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在德国读医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六号门

在德国读医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读德国医学博士是指医学生为了拿到博士学术头衔而进行一些学术研究,完成一本博士论文,进行口头答辩(根据不同的学校而定)。德国医学教育不分本科、硕士、博士,而是要参加国家考试,通过了你就可以当医生了,当然也就可以称为Dr. Yang啥的了,但不代表你是医学博士,如果想拿到医学博士这个学术头衔必须参与某项研究,写一本医学博士论文,水平参差不齐30页到130页都有,一般德国医学生在第8,第9学期做一年实验室或者临床病例收集研究工作,便于参加第二次医学考试前顺便把论文写完,然后就是去临床实习了。一般中国学生来德国读医学博士都是医学硕士学位后来德国实验室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可以不会德语,毕竟英语也是实验室的工作语言,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来德国后是不带工资或者带国家、国内单位的资助,因为读博士教授还是把你当成学生来培养,并不算工作性质。一般在三年后完成一本医学博士论文,完成答辩可以拿到德国为医生准备的医学博士学术头衔。现在也有一些中国学生为了逃避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医患关系、没有竞争力的薪水,而在做博士研究工作的同时学习德语,申请参加德国的医师考试,如果有中国医师资格证,德语过关只需要临床口试就能拿到德国医师资格证,在欧盟大多数国家都可以行医的。但这条路是一个艰辛、曲折、痛苦的过程,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但当拿到德国行医资格时,你一定为自己的坚持而感到欣慰,德国医生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博士这个头衔会伴随你在德国的一生!大多是拿到博士学位的医学生还是选择回国,毕竟来德国读个学位只是为了以后在医院工作升职称方便些,总之,来德国读博士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困难指数根据个人的基础,实验室情况,导师变态程度,同事相处融洽度而定。Keep calm and get a MD in Germany!英国留学申请误区解析

傅嘏

想去德国读医学博士的同学欢迎提问

德国医学的博士的申请要求是什么?答:德国医学博士的硬性要求是本科临床医学,硕士已毕业或在读硕士(研三)。德国能读临床方向的医学博士吗?答:可以。德国医学博士有MD和PHD,如果本科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可以读临床方向的MD,一般是2到3年。也可以读PhD,一般3到4年。MD要进实验室吗?答:要的,出国读博不管是MD还是PhD都是要进实验室的。具体看研究项目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有些MD学生在做基础研究,也有些PhD学生在做临床研究。基础医学能读MD吗?答:不能。如果本科是基础医学或者生物医学生物工程这些专业,去德国只能读PhD。为什么要去德国读医学博士?第一,德国读博学费是免费的第二,德国一个月生活费是5千人民到1万左右,在发达国家里,消费不算很高,基本能负担得起。第三,德国可以读MD,也可以读PhD。第四,德国的教育资源是比较平均的,所以德国的医学院还不错,基本在世界排名前500以内。第五,德国医学是独立的体系,没有本硕之分。第六,德国有36所医学院是欧洲最多医学院的国家,qs排名都很前。其中柏林夏瑞蒂医科大学是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和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来,所以毕业的时候会盖两个学校的章。实力非常强。第七,在职硕士也可以申请德国医学博士。

怎么去德国读医学博士

德国是唯一一个可以攻读医学MD的国家,并且医学教育质量很高,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医学院,比如海德堡,汉诺威等等,在国内医院里面都是鼎鼎有名的。想去德国读医学博士(MD),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途径:1、通过大学的网站进行申请这种方法又被称之为“统一招生”,学生进行申请,学校或者科研院所根据需要进行筛选,然后面试。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截止日期,大家一定要在DDL之前完成申请。2、自己寻找感兴趣的项目科室进行联络这种方法又被称之为“直接联系”。通过平常对专业的了解,在网上或者通过介绍了解与感兴趣专业相关的教授,直接发信,表示自己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感兴趣,希望能进入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读博。“直接联系”的申请模式,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能不能进入实验室主要取决于导师。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第一种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作为导师的学生可以得到定期指导,有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因为博士项目由国家或者科研院所负责,所以资金充裕,奖学金有保障。第二种的好处在于,大家有自主权申请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项目,或者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进行研究。自我选择的权利更大一些。一般来说,申请德国医学博士,走“直接联系”这条路的同学要多一些。对学历的要求是:国内医学类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有些学校(比如海德堡大学)就要求学生提交IELTS成绩,但有些学校就无须提交。其他要求:能够体现你学术水平的高质量文章、大牛的推荐等。

海猿

华人讲述⑨丨德国神经生物学在读博士眼中的“德式防疫”

疫情期间医院工作人员的免费午餐封面新闻记者 汤晨“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止4月2日,远在欧洲的德国确诊病例数已超84000例,超过中国,仅次于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但德国却有着极低的死亡率,死亡病例占比不到1.5%。小袁来自中国南方某海滨城市,目前正在德国拜仁州的一所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虽然说是博士阶段的学习,但在德国,博士学习阶段等同于一份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尽管现在德国已经实行了比较严苛的“禁足令”,但还是会偶尔去实验室进行必要实验。因为专业和医学科研有关,小袁所在的实验室就在大学医院内,目前也收治了一些新冠肺炎的确诊病患。医院第一时间的重视“作为一个人在医院但不在一线的科研人员,看到医院随时都能有病毒信息的及时通告,我觉得很安心。”小袁表示,相对德国当地普通人而言,医院对于病毒的认知要超前一些。在1月30日,德国出现零星病例的时候,普通人可能不太重视,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家,但医院很快就成立了专门新冠病毒小组,并且会不定时的给医院所有人员发邮件通报。每天都会收到医院的邮件通告到2月底意大利开始爆发的时候,医院邮件的更新就开始频繁了起来。随着德国疫情的升级,邮件也越来越多。3月中旬,小袁所在的医院取消了所有非必要的手术,为可能增长的病例腾出床位。此外,医院还召集了退休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生,为可能的人手短缺做准备。“所有的信息都会通过邮件抄送给每一位医院的人员,信息归纳很细致,包括会公布所在城市的病例数,周边区县的病例数,每日医院的检测数量,以及检测呈阳性的数量。”“德式防疫”关键是检测力度“检测率高带来的是更加真实的数字,比较能够反应真实情况,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德国留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原因。”小袁读过关于德国死亡率低的一些报道,她认为,德国的死亡率低,与德国的检测率高有很大的关系。不是说德国人体质多好,主要是德国的地方上一直有检测权。其他重灾区例如美国,CDC会独占这个检测权,直到疫情全面蔓延了才放权。德国一开始就没有这种状况,虽然上涨的新增确诊病例很多,数字很令人心惊,但是较低的死亡率反映出医疗体系可以支撑的情况。医院张贴的“如何佩戴口罩”此外德国的医疗资源确实很雄厚。比如小袁所在医院就有病毒所,并且有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虽然这家医院是所在城市最大的医院,但城市常住人口也就只有十多万。此外,医院甚至还配有专门的ECMO中心以备不时之需。目前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医院已开始收治一些意大利的重症病患。小袁认为德国的医疗体系设置也比较合理。德国的看病转诊制度很严格,一般由家庭医生先做初步判断,大家不会一窝蜂地去医院,医院资源不会被严重挤兑。疫情升级之后,医院和政府开通了非常多的热线。如果你觉得出现疑似症状,就可以拨打这些电话,然后会有医疗人员会上门测试。不会让潜在的感染者大规模地暴露在医院,防止出现交叉感染。除特殊情况外,医院已禁止探视希望归国留学生得到理解“很多留学生年纪很小,一个人远离家人,在国外读书本就不易,疫情严重后可能会面临更窘迫的状况。”当前,国内对于海外留学生是否应该赶在疫情期间回国有着不同的声音。“在不一样的立场下会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小袁对记者表示,她还是比较同情那些年纪较小的海外留学生,“很多学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时同样很关心国内情况,也会为国内疫情感到焦急。他们现在遇到了不理解的声音,内心应该挺难过的。留学生回国的初衷肯定不是“投毒”心态,很多人确实担心国外疫情失去控制,有的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下,只身一人在海外比较无助,想和家人在一起吧。”不过小袁也表示,自己可能稍微年长一些,没有特别焦虑,也可以维持现阶段的生活,所以在家待着是她认为更稳妥的选择。大街上空荡荡“很多留学生的签证银行卡也存在到期注销的情况。他们确实也挺不容易的,这么多的辗转回到中国。现在回国人员的隔离流程也开始规范统一了,我也希望这能够为两边不同的声音的和解带来一些可能吧。”大约是在春节前后,小袁说当时自己看到关于国内疫情的新闻时特别担心,每天都在群里叮嘱家人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安全。“现在他们反过来叮嘱我,我还有点儿‘不耐烦’啦!”家人和朋友都会来关心我一个人在国外居家不出门会不会太闷。“其实还好,人在国外,家人和国内美食是我最惦记的,像是火锅、椒麻鸡、蒜泥白肉这些……”

虞卿

火速支援!曾研发出全球首个冠状病毒抑制剂的德国教授正赶往中国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叶峰北京时间1月24日,据德国媒体HL-live报道,随着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德国吕贝克大学(Universitt zu Lübeck)教授、该校生物化学教研所所长、全球知名生物化学专家罗尔夫·希根费德(Rolf Hilgenfeld)正在前往中国的飞机上。希根费德教授是全球知名生物化学专家,在冠状病毒阻滞药物方面是知名专家。图片来源:HL-live希根费德教授1954年4月出生于德国哥廷根,1981年从哥廷根大学取得化学专业硕士文凭,并在该校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相关研究,后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博士文凭。1995年,他被任命为耶拿大学生物化学结构研究教授。 2003年,他转任吕贝克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希根费德教授在病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著名,2016年,他和团队解析出2003年中国SARS疫情冠状病毒的三维立体蛋白酶结构,并研发出全球首个病毒抑制剂。2016年,希根费德教授和团队解析出寨卡病毒的三维立体蛋白酶结构。多年以来,希根费德教授也与中国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媒体报道称,希根费德教授此行携带了两种抑制剂,以测试它们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虽然大型的制药公司对这种鲜为人知的病毒不感兴趣,但吕贝克大学及希根费德教授已经在这一小众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据公开资料,德国吕贝克大学创立于1964年,是一所位于德国北部的研究型大学,该校几乎完全专注于医学和具有医学应用的科学。截至最近一个学年,吕贝克大学共有2154名学术人员和4945名学生。在2006年、2009年和2016年,吕贝克大学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所有大学中,医学排名第一。在2009年的评估中,吕贝克大学在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命学领域排名第二。另外,瑞士日内瓦时间本周四晚间、北京时间今日(24日)凌晨,尽管危险的呼吸道感染已从中国蔓延至其他至少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但世界卫生组织(下称WHO)还是决定暂时不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WHO的官员称,尽管疫情已经蔓延到中国以外,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病例数量相对较少,而且新型冠状病毒似乎没有在中国以外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根据WHO的数据,在目前报告的584例病例中,有575例发生在中国,并且所有死亡的病例都发生在中国。WHO总干事谭德赛博士(Dr.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周四在日内瓦总部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会以人传人的形式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传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会发生。”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每日经济新闻

又一年

他是中国口罩发明第一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

口罩,成为了2020年最火爆的‘单品’,如今也成为了生活必需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因为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的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次扮演着重要角色。1897年3月,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使用时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用带子系在耳朵上的方法,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1910年,我国哈尔滨爆发鼠疫,临危受命,辞别妻儿,年仅31岁的他,只带着一个助手就抵达哈尔滨。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氏口罩”。临危受命的伍连德,从天津一路北上,成功扑灭了一度令人绝望的瘟疫,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为防止飞沫传播,伍连德发明了中国第一款口罩。伍连德其人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其先后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德国科赫实验室从事传染病病源学和疫苗学研究,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香港大学和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不仅发明了中国第一款口罩——“伍氏口罩”,还提出旋转餐盘倡导分餐制的第一人,并推动中国现代医学体系的建立。1937年日本攻占上海后赴香港,1946年回到马来西亚,在那里创办了吉隆坡医学研究中心。1960年1月21日逝世于马来西亚。伍连德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伍连德是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从学习时代开始,伍连德就开启学霸模式,17岁考取了英国女皇奖学金,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在剑桥读书的五年零三个月里,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的奖项。1899年6月,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并考取圣玛丽医院奖学金,成为该院的第一个中国人实习生。1902年,取得剑桥大学医学士学位1903年,年仅24岁的他,被剑桥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申请条件研究生1、学术背景要求: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最好是211或985大学(Recognised and competitive University)2、本科平均分要求:国内学生:非学术成绩的项目要求85-90分以上;学术成绩的项目要求90-95分以上3、语言要求:绝大多数项目的语言要求为:IELTS总分7.5以上,单项不低于7.0分;TOEFL总分100分以上,单项不低于25分4、条件录取:如申请者最后的语言成绩仍然略低于学校的分数要求,学校将会给予学生语言条件录取,可以通过在暑期参加为期5周的Pre-sessional语言课程。伍连德博士,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他专注于中国医学的发展。1914年,伍连德提出在北京建一所现代化医学院和医院的建议被采纳——这便是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同时,在他主持下建成的北京中央医院,成为中国人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医院,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26年,他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并任第一任校长。后来,这个学校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合并,成为了今天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就是这所大学创办的几家医院,尤其在外科和心血管领域名誉海内外。哈医大附属的几个医院,代表了哈尔滨,乃至于东北地区的最高医疗水平。在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在全国的排名高,全国排第6名,仅次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由哈医大出资,在道外区保障街140号建立了“伍连德纪念馆”,纪念这位传奇医生的丰功伟绩。)可能大家会说,他出生于马来西亚,不是中国人,应该算华侨。但是这个华侨很不同,无论他身处满清中国、 英伦剑桥,还是在南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他都说自己是中国人。如今于2020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伍连德的“伍氏口罩”,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宝贵经验。‘古有伍连德,今有钟南山’,希望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在一线抗“疫”的科学家,医生和护士,他们值得尊重,战时更应感恩。有些事我们也许会遗忘,但是有些人我们必须铭记。

神狱

德国高等教育为何优秀?宽松的博士申请制,分级的博士毕业生!

打不倒的德国科技德国高等教育值得中国学习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德国的高校似乎排名并不高,但是整体的排名都很靠前,德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直保持强势,甚至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瓜分德国科技遗产,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建的德国,经过多年后又成为世界工业科技强国,这和德国人的高等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德国高校不看重高校的排名,而是在乎高校的名誉,在思维严谨行为刻板的德国,高校和教授们更看重质量和名誉,因此德国科研界很少出现科研造假的丑闻,当德国教授出现名誉受损时,他的生涯也将结束!在德国也像中国一样,鼓励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却又59%的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德国高等教育虽然容易进,但是非常难毕业,每年仅有50%的学生正常毕业,而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度,深受很多留学生的喜欢,但是毕业难却让很多人逃离德国。保守的德国坚持信念的德国人,申请博士很简单在德国旅游,你会发现很多的古建筑,其实这些建筑物早已在二战中被摧毁,保守的德国人,目前的大量的古建筑是在原址上按照1:1重新恢复旧貌修建的。正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性,很多人都会流传申请德国博士很难的传闻,其实德国的博士申请非常的简单,只要教授同意接收,那么你就可以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想要得到德国教授们的认可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国目前宽松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机制,如果没有好的推荐信,对于不熟悉的学生,严谨的德国教授们不会轻易接收这些申请,因为在德国,博士学位属于学徒制度,教授们需要给博士发工资,如果想要申请德国的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最好考取公派留学生,毕竟不需要老板出钱,这些刻板的德国教授对于免费的博士生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能不能毕业,就需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德国博士好毕业德国博士毕业没有SCI论文要求在德国,博士毕业生没有对SCI论文数量有要求,只要教授觉得你科研工作量和经验达标了,符合他认为的毕业要求了,就会让学生写毕业论文,只要博士毕业答辩考核通过,那么就可以顺利毕业,看着似乎比国内要简单很多,但是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并不简单,一篇博士论文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没有3~5箱的一手实验数据资料垫底,根本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论文,有很多德国人选择便参加工作边写毕业论文,因此在德国很多人最后放弃了博士毕业答辩,还有延期8~10年才毕业,因为博士论文需要外审,然后通过严格的评审打分,德国博士毕业学位证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毕业成绩单,因此德国博士毕业,有两份证明,一份是证明该学生在某高校从事博士生涯,另一份就是他的博士毕业成绩单,德国的博士分等级,其中0分的博士毕业论文最优,需要学校的特批,如果遇到0分的德国博士毕业生,那么一定是非常优秀的科研博士,1分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数量极少,属于得到普遍认可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而2~3分则是大量刚达标准的博士毕业论文,4~5分则是不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相反中国的博士毕业生看似要求严格,但是只是SCI数量的要求,在德国看似没有SCI数量的要求,但是对毕业论文有很高的要求,就算你在实验室遇到好的课题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但是工作量和毕业论文和答辩表现不好,依然不能正常毕业!这既是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教授不同于中国的教授,德国教授更重视名誉,而中国教授更重视利益

爱旬

德国博士长期坐诊,德式好牙种1送2

Dr.Ute Margraf博士 德国种植名医Prof.Dr.Wolfgang Zivny教授 德国特邀顾问专题最近,德国博士领衔的医疗团队,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自一位美国旧金山华侨。这封从美国旧金山邮寄而来的信中写道:“我是一位特殊的患者,此次在广州只有两周的停留时间,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出了我的种牙要求。在李颖婷助理的积极安排下,在种植科玛格哈夫博士、何荣冰主任的综合会诊后,同意加插种植手术,并利用午休时间加班种牙。在两位医生的辛勤努力下,帮我成功种下4颗牙齿,大大缓解了我的缺牙痛苦,如今回到美国旧金山,一切良好,我很满意。另外七颗牙齿的固定牙冠以及一颗牙齿的根管治疗,也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治疗、取模、种牙、戴牙,在有限时间顺利完成。我在这里由衷地感谢玛格哈夫医生、何荣冰医生以及其他的医疗人员,祝你们工作顺利,健康愉快,再造福社会。”德国种植博士长期坐诊不出国门享德式好牙1.德式高端植牙种1颗送2颗;2.瑞士高端植牙4600元/颗;3.德国无种植仿生牙8150元半口;4.德国微种植9100元/半口;5.50岁以上享免费或半免费种牙;——所有补贴由口福公益基金提供

彼哉

德国设立博士项目培养癌症研究数字化人才

新华社柏林11月13日电德国研究基金会日前批准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新设博士研究生项目——“计算机癌症学-癌症个性化治疗的计算机方法”,目标是培养能够用计算机研究方法从事癌症研究的专业人才。据悉,这个新设的博士项目将于明年4月正式启动。德国研究基金会将在为期4年半的时间里为该项目提供逾450万欧元的资助,来自德国洪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将加入该项目。项目由多个学科导师指导,导师来自计算机科学、数据建模、临床研究、基因学等多个领域。在博士就读期间,学生将就重要的癌症研究课题开发计算机研究方法并进行应用。沙里泰大学医院13日在其官网发布一份声明说,近年来癌症研究出现了一个范式的转变。过去研究肿瘤主要基于肿瘤组织的外在特性,如今已经能够从肿瘤的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并获得大量相关数据。由于数据之巨大,整合并解释复杂数据便成为挑战。声明说:“我们需要创新的计算机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目前非常匮乏。”(记者 田颖)

乡愿

录取捷报:柏林夏瑞蒂医学院博士录取

夏瑞蒂夏瑞蒂附属医院全德权威排名连续七年德国第一,QS2018医学专业排名全德第一,2019全德第二。德国超过50%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来自该医学院,如细菌学专家和免疫学奠基人之一Emil von Behring, 微生物研究专家Robert Koch, 以及免疫学家Paul Ehrlich等。选择张同学是一位非常理智的医学生,在选择佑途之前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基本上将市面上所有的医学留学机构都了解了一遍,同时自己还亲自进行了尝试与导师联系,但考虑到时间宝贵,同时专业的机构具有专业的积累,因此在跟佑途的老师接触几天后,就迅速敲定了委托我们进行申请。准备考虑到英语对于申请的重要性,在加入服务时,我们就督促张同学好好准备英语,为此他不惜购买了网络外教课程,全心全意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在2月底进行了第一次考试,拿到了6分的成绩。看到这个分数,我们仍然有些担心,故后期在面试前,对张同学进行了两轮接近2小时的培训,为他介绍了一些同学面试实战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其后期拿到面试机会时能完美表现。由于近期疫情严重,我们多次强调要准备一些关于疫情的问题答案,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正确,面试中,教授一上来就是关于疫情的问题,而张同学由于做过充分的准备,也处变不惊的进行了答复,这直接为后面的录取奠定了基调。加入服务后,我们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大部分资料的收集和文书的整理,并开始向德国最优秀的教授们推荐张同学。前期的过程非常难熬,因为很多有职位的老师觉得不是很匹配。这里要提到德国肿瘤专业的特点,德国的肿瘤大部分在做血癌,以及基础研究,包括免疫疗法,基因疗法,靶向疗法,肿瘤的微环境,表观遗传等等,而针对特定癌症的研究一般归到特定的科室里面去,比如做乳腺癌或者宫颈癌的在妇科,做肝癌,肺癌的在内科,而不全在肿瘤科,因此就出现了导师大量分散不集中的问题。国内学生在联系导师时,往往不能全面的得到导师的信息。而实际上我们专业机构在做申请时,也付出了极大的心力来整理和收集所有教授的信息,形成数据库,从而保障为每一个学生尝试最多的机会。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于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需求的学生越来越多,后期如果有想出国深造读博的同学,应当考虑这一点,进行侧重性研究和背景提升准备。在申请中,有很多老师不经常看邮件,或者不招生,或者受过中国学生的伤,会直接删中国学生的邮件,因此我们在不间断的持续的努力下,联系了接近100个教授,终于为张同学匹配到一个大牛老师。在经历了三轮面试以后,老师痛快地发放了邀请函。下面是张同学收到的邀请函(为了保护张同学的隐私,隐去了部分)介绍柏林夏瑞蒂医学院是一所极具有历史感的医学院(下一期我们会重点讲述这所医学院的历史感和申请情况),它的演变与柏林的变化或者德国的变化密不可分。夏瑞蒂附属医院全德权威排名连续七年德国第一,QS2018医学专业排名全德第一,2019全德第二。德国超过50%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来自该医学院,如细菌学专家和免疫学奠基人之一Emil von Behring, 微生物研究专家Robert Koch, 以及免疫学家Paul Ehrlich等。它由柏林联邦政府筹建,为欧洲最大的医学院之一,校训是“研究、教学、治愈、帮助”。2003年6月1日,柏林市和州议院通过的法令生效,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的医学院合二为一,成为柏林夏瑞蒂医学院,该医学院继承了所有两校之前的医学院和牙医学院的院系和教研职责。夏瑞蒂有四个校区,分别为夏瑞蒂米特校区,柏林布赫校园,本杰明·富兰克林大学校区,Rudolf Virchow院区。拥有近100个不同的系和研究所,它们组成了夏瑞蒂的17个研究中心。还想了解更多,欢饮与我们一起讨论。本文版权为佑途教育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