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30%以上都会选择考研,有你的省份吗?饮水

考研人数最多的5个省份:30%以上都会选择考研,有你的省份吗?

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01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人;2019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90万。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统一招生),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将越来越大,尤其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考研当然考研总人数的暴涨相对应的则是各个省份考研人数的增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个省份的考生“最喜欢”考研?第一名:山东省素有“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在大多山东人心中,上学就是最好的出路。据数据显示:山东省连续3年在全国各省报考人数上位列榜首。其中2019年全省报考人数达25万之多,2018年报考人数也在22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每12个考生中就有一个考生是山东籍。网上流传的曲阜师范大学考研率居各个高校的榜首。第二名:河南省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河南省,虽然在历史文化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优质高校数量上却短板突出。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省内只有一所211高校,考生的竞争可想而知。在2019年的考研人数上,河南省共有24万左右考生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相对于2018年的19万人,增幅高达25%。第三名:江苏省考研说起江苏,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江苏省的高考。如果说山东和河南的高考难,我们想到的原因就是人数多,但江苏省明显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是因为难度大啊!据数据显示,2019年江苏省的考研人数为21万人,也突破了20万大关。所以说江苏省考生躲不过高考,也躲不过考研,与河南省、山东省可谓是难兄难弟。第四名:河北省河北省的考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名校那么近,名校又是那么的远。因为紧靠北京,众多的知名院校就在眼前,但省内唯一的211大学却在天津。在2019年的研究生报名中,河北省以15万考生位列全国前列,以增幅22%破河北省历史新高。虽然衡水精闻名全国,但河北考生考研的痛却没多少人知道。第五名:四川省四川省在过去根本不算是一个考研大省,但在最近几年,四川省的考研人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2015年的6万人,到2019年的14万人,实现了接近140%的飞跃,毫无疑问这样的增长率位列全国第一。去年的研究生考试考场选择就可见一斑,即使四川省加设考场,可能有的考生也需要奔赴外地参加研究生考试。对于以上,你怎么看呢?以上有没有你的省份呢?你认为你们省考研难吗?

继承人

考研即将结束!现在准备2021年的省考还来得及吗?

时光荏苒,不少小伙伴们今天就能结束考研,甚至有的小伙伴上午考完专业课就可以暂停考研之路,还没考完的小伙伴们要继续加油啊!真的像极了考场上的你考研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学姐身边也有不少小伙伴是二战,对于考研有种自然的“执拗”,想考研的小伙伴们无非是有这两种考虑,一是本科学校或者专业可能不太好,想考研提升学历;二是对自身有要求,想通过考研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你是属于那种呢?能够选择并且坚持下来学习考研的小伙伴们真的很棒,老学姐在这里为你们点赞,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你的考研之路也会越走越好,当然还有不少小伙伴们说今天考研即将暂停一段时间,现在心里空落落的,一下子没什么事情做,爸妈又催着自己准备一下公务员考试,自己呢,又很苦恼,毕竟公务员考试竞争很激烈,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不少小伙伴们的心里肯定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心里在反复思考思量着,并且也询问了不少朋友,但也得到了不一样的回答,今天老学姐就用实际案例来告诉你现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到底来不来得及,希望可以帮助到优秀的你。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其他考试,只要你想,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老学姐在这里有以下几点分享,可以让你的考试之路更加通畅,帮助你快速找到状态。一、对自己清晰的认知。小伙伴们,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在这里可能要有不少小伙伴们反驳老学姐了,我难道不比你了解我自己吗?是啊,小伙伴们,相对于老学姐来说,你是更为了解你自己,但是那远远不够,因为人都会潜意识弱化自己的短板,所以,小伙伴们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多跟同学、朋友、父母交流一下,听听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观点,真的没有很多时间交流的小伙伴们可以选择一些公考机构来进行一些免费的测试,也能对你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有一定帮助。只有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你在准备起来,才更加有针对性,备考起来会更加顺畅。二、调整到良好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个就不用老学姐说了,能够继续考研的你们一定很优秀,不管你是应届生还是二战生,坚持到现在,你们都很棒,但考研跟考公又有些不太一样,复习备考起来的方式方法有所差别,可能有的同学考研只需要多记多背,坚持下来就可以,但是考公除了要坚持,思维也要灵活多变,这个主要是跟公考命题有所不同的结果,对于想要备考公考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快速调整到自己最佳的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老学姐现身说法,公考路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领路人”,这个真的很重要!老学姐刚开始准备公考的时候,真的是年少无知,还一心想自己“大展身手”,靠自己就可以考上,什么培训机构、学长学姐经验说都不需要,后来真实啪啪打脸,学习一段时间成绩真的提高不上去,自己还找不到问题所在,后来也是认识了一位成功上岸的学长,在他给我分析指导下笔试才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真的,小伙伴们,可以找一下自己专业或者一个学校的学长学姐们,看一下他们的学习方法,多听听他们说的,对照自己,你会有很大收获的。三、坚定意志。可能有些小伙伴们不理解,老学姐怎么说的这么空啊,其实一点都不,小伙伴们,考研结束,一切都有可能,但是既然你选择了备考公考,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开始的,一定要坚持,等到考研成功出来的那一刻,如果考的还不错,你想继续准备复试,OK,没问题,你可以继续,但真的,小伙伴们,只要开始了公考准备就别停下来,不要觉得万一我考研成绩还不错,学习这个是不是就亏了啊,其实只要学习就没什么亏不亏的,心态还是要放端正的,只要心态放稳,你才能安心备考,坚定意志,相信结果也不会太差,你才能占主动权,有选择权,而不是处于被动状态。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刚结束和即将结束考研的你们辛苦了,适当休息放松一下自己,多和朋友交流一下,多喝热水,静待结果!当然,小伙伴们要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评论区留言,我是你们的老学姐,公考路上老学姐相伴不孤单!

旋爱

今天很多省份考研成绩出来出来了,听说数学很难?

今天公布2020年考研成绩的省份还真不少,部分网友查到自己的分数后高兴的哭了,部分网友查到自己分数后伤心的哭了,虽然大家都哭了,但是原因不一样啊!但不管怎么样考研算是完了第一步。记得当年考研的时候,由于高数是短板,最后选了一个不考高数的学校,轻松了很多,第一年一次通过,顺利的上岸了。听说今年考研数学难,特别是数一很难,很多同学由于数学成绩不好被拉下了水,最终再也上不了岸。但是网上看了部分学霸君,数一也有考130多分的,真的是会者不难。考研成绩既然出来了,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正确的对待吧。顺利上岸的好好为接下来的复试做准备,复试也会有部分同学上不了岸的,所以你们得认真去对待,期待你们三年后能像正常毕业。没有上岸的,好好想想明年还要不要再来一次,如果感觉考研付出太多,不甘心的,如果还想继续考的,再来一年好好把自己的短板补上。不想再考的好好找工作了,毕竟考研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不要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那种用三年、四年甚至五年考研的真的不值得。大家认为呢?

海石湾

考研“最难”的几个省,报考人数多,考生很心累,但又不得不考?

考研作为一次升学考试,其难度与高考想必有过之而无不及,与高考雷同的是,考研难度也是有梯度之分,全国所有省份的考研学子,考研所面临的竞争来自于不断上升的参考人数,但纵观所有省份的考研难度,以下这几个省堪称“最难”,不仅报考人数多,考生心也累,但是又不得不考研,只有考研才有出路,了解一下这几个省的考研情况吧。山东省山东是孔孟之乡,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在山东有俗语称:“不考研则是大不孝”,这种教育精神由来已久,在重视教育的同时,山东省的考研学子面临的竞争也非常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200多万考研人数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是山东学子,2019年山东总共参考人数达25万,每年几万人的增长,不出意料的是,2020年考研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因此,山东省考研的难度比较大。河南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口不仅创中国人口之最,每年高考人数也是第一,在考研人数上,2019年也直逼山东省,人数高达23万余人,非常尴尬的是:河南省境内没有985高校,只有一所211郑州大学,因此,河南省考生大部分都要往省外考,参与省外的竞争,这难度可想而知。江苏省众所周知,江苏省的高考难度全国第一,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江苏省的考研难度也是名列前茅,许多有志向江苏高考学子高考失利之后,不得不选择继续考研升学,然而等待这群江苏考研学子的是难度更大的考试,江苏省考研人数也在不断激增,从2015年的10万考生,到2019年猛增到了21万人,这增幅估计2020年也挺大。湖北省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教育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湖北省内高校林立,重视教育,但湖北省的考研难度也极大,不仅是因为湖北省内每年增长考研人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湖北省被几个考研大省所包围,东有江西省,南有湖南省,北有河南省,对于被考研大省团团围住的湖北省,湖北省内的考研学子压力倍增,但又不得不考,不提升学历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以上四个省的考生考研难度是比较大的,不仅是因为参考人数众多,而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还有来自外省的考研竞争,总体而言有难度,但考生们心累归心累,考研毕竟是一条提升学历的最佳路线,好好把握,不怨天尤人才是正经。

非洲人

考研最热5个省,山东考生:不孝有三,不考研为大

考研热,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考研人数的水涨船高,在2019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而预计在2020年的考研时,人数应该会妥妥的突破300万人。究其原因,考研热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的扩招导致学历的贬值,另一方面是工作难找,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对招聘有太多的要求,比如学历,因此,很多人都把考研当做了救命稻草。其实考研热的背后,更多折射出的是毕业生对未来的迷茫和前途的不知所措。考研学子千千万,哪个省市最强悍?今天带大家一起看一下中国最热衷考研的5个省份。1、山东省在山东省的考生中间,有这么一句话被广为流传:不孝有三,不考研为大。山东考生对考研的热衷,真的令人感到佩服。据统计,今年全国考生规模达290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21.8%,创历史新高。而作为考研大省的山东,考研人数同样刷新记录,达254486人,较上年增加40683人,增幅为19%。之前有一个很火的新闻:一对山东情侣相约考研,失败了就分手,不过好在双双都考上了,否则事业爱情双双都没了,不过说实话这事儿也就山东考生能做出来,不得不说山东考生对考研真的是有魔之执念。2、河南省。比起山东考生的考研热,河南的考生表示一点不虚。一方面,河南的考生人数也多。另一方面,河南的学霸也是真的多。2019年的河南地区考研报名人数则已达23.36万人,增幅突破25%。记得某网红考研名师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珍惜你身边的河南研究生同学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对于河南考生儿研,高考难,考研更难,没有最难,只有更3、江苏省江苏省的高校资源算是非常丰富的了,但是奈何高考太难,同学做不到啊!很多江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都折戟沉沙,没有考取理想的院校,对于他们来说,考研,是为了弥补四年前的实力和不甘心,是为了圆自己当初的未竟之梦。2019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也达到了21.2万人,创历史新高。4、河北省河南河北,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两个省都是高校资源贫瘠,985/211院校稀少,但是考生人数却很多。对于河北考生来讲,北京、天津近在咫尺,高校林立,资源丰富,但是却离他们很远,高考和考研都算是跨区域考试。但是,最起码也是能够看到希望的,基于这一点,河北考生心中的执念不亚于山东考生,对于考研,他们的努力程度不比当初的高考差。2019年考研,河北省共报考147188人,比去年增加26608人,增幅为22.1%。5、北京北京的考生热衷考研?这话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不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非要理解的话,那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北京名校资源中多,但是由于全国考生都热衷于往北京报考,对于本地考生来讲危机感还是很强的。近年来,北京的考研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考虑到北京的考生人数,这个比例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算是相当的庞大了。对于考研,小编想说的是,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意愿和决心,如果半途而废,只为考研陪跑的话那就不要考虑了,其次是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谋求工作岗位。深造自己,还是人云亦云,盲目考研,两种情况最后的产出是完全不同的。想明白了这两点,大家再决定是否考研吧。一旦决定了,希望大家咬牙坚持,高考,是一群人的战斗,而考研,则是一个人的战斗!所以,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浑论

考研也疯狂,你报考的省市上榜了吗?

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研招报考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而2020考研报考人数就有341万人,也就是说,有近三成以上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考研也越来越成为趋势,大家都了解,我国有许多考试大省,这些考试内容不仅仅是高考,公考,也包括考研。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一些考研报名大热的省市,快来看你报考的城市有没有上榜!山东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人数共313190人,比去年增加58704人,增幅为23.1%。河南同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河南历年考研人数向来紧追山东。河南211院校只有郑州大学一所,想要个好学历,真的很不容易。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地区考研报名人数达23.36万人,增幅突破25%。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珍惜你身边的河南同学吧,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了来到你的身边,他们啊,都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江苏高考难度年年创新高莫属江苏省了,高考也太难了,多路英雄纷纷在高考线前折腰。高考没考好,就只能通过考研来改变了。江苏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20年的24.9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河北从2020报名情况看,河北共报考147188人,比2019年增加26608人,增幅为22.1%。北京北京高校资源集中,要想继续这一优势,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更加努力才行!2020年考研报考北京的人数约46万,比2019年增加了6万人,增幅达到18.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国科大、中央财经等院校报考人数均超过1.5万人。另外根据北京市2018公务员招考公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700多个岗位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四川四川人基数大,考生基数也大,而且就两所985、211院校,考本省的难,考外省的也不简单,真的太难了!尤其是近五年的考研报考人数,简直是飞一般的速度。从2015年到底5.96万增加到2020年的17.48万,实现了近3倍的增长。广东和四川省差不多,广东近些年考研报考人数也是飞速增长。报名通道开启后,各个报考点没多久就爆满。从2015年的5.16万到2020年的17.4万,五年基本上涨了3倍多。另据深圳市统计的数据,2020考研共有13424名考生选择在深圳办报考点报考,比去年大幅增加50%。湖北湖北的高校资源和科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还是相当不错的,武汉共有84所高校,其中包括两所985大学和七所211大学。这么好的条件不仅吸引本地学子,对外省考生来说,也是个香饽饽。更何况,湖北省周边就是河南、江西、湖南这些考研大省,湖北同学的压力也很大啊!2019年,湖北报考人数为144086,比去年增加了23312人,增幅为19.3%。据湖北大学的统计:报考湖北大学人数为906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980人,同比增加12.12%。江西据不完全统计:江西2020报考考生96505人,较2019年增加17988人,增幅22.89%。当然,人多并不是判断考研难度的指标!大家报考的是全国各地不同的学校/专业,真正的对手还是自己。考研本就是选拔性考试,无论你的对手有多少,你最后需要战胜和超越的,只有你自己。

画中人

喜提最热!这五个省份成为考研热门地区!有你的所在地吗?

大家都知道20考研人数已经高达341万!考研人数水涨船高,那2021年考研呢呢?能否突破400万大关?一般人考研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大学的扩招导致学历贬值,很多同学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凭,二是工作不是很好找,企业对于工作岗位招聘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很多人把考研当作了救命稻草。其实考研热的背后,更多折射出的是毕业生对未来的迷茫和前途的不知所措。考研学子千千万,哪个省市最强悍?快来和辽小都一起看看考研最热地区!一、山东省在山东省的考生中间,有这么一句话被广为流传:不孝有三,不考研为大。山东考生对考研的热衷,真的令人感到佩服。据统计,今年全国考生规模达340万人,较上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21.8%,创历史新高。而作为考研大省的山东,考研人数同样刷新记录,达254486人,较上年增加40683人,增幅为19%。光看数据就能明白了吧二、河南省比起山东考生的考研热,河南的考生真的是微微一笑。一方面,河南的考生人数也多。另一方面,河南的学霸也是真的多。2020年的河南地区考研报名人数则已达33.36万人,增幅突破35%。河南省真的是考试一霸,高考就能够看得出,所以对于河南考生来说,高考难,考研更难,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三、江苏省江苏省的高校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奈何高考太难,很多江苏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可能都不是很理想,没有考取理想的院校,对于他们来说,考研,是为了弥补四年前的实力和不甘心,是为了圆自己当初的梦。2020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也达到了28.2万人,创历史新高。四、河北省河北河南怎么可能分家呢?真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了,两个省都是高校资源贫瘠,985/211院校稀少,但是考生人数却很多。对于河北考生来讲,北京、天津近在咫尺,但高考和考研都算是跨区域考试。大家毕竟都是从小在激烈的竞争中长大学习,对于考研,努力程度不比当初的高考差。2020年考研,河北省共报考17万人,比去年增加3.05万人,增幅为27.1%。五、北京市是的你没看错,优秀的北京市也是考研热区,北京的考生也热衷考研?大家似乎都不太相信,但非要理解的话,那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北京名校资源众多,但是由于全国考生都热衷于往北京报考,对于本地考生来讲危机感还是很强的。近年来,北京的考研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考虑到北京的考生人数,这个比例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算是相当的庞大了。辽小都想说,考研不是一朝一夕随便复习就能考上的,尤其是考研热门大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规划考研,不要半途而废!不要盲目考研!希望大家都能够加油!成功上岸

道器

全国哪些省份是考研热区?看完发现南北差异真不小!

了解考研的同学,肯定都听说过:学校,有985、211和普通高校之分;专业,有热门、冷门之分。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考研的世界里,目标院校所在的地区,有旱区和水区之分。那么究竟什么是考研的旱区,是什么考研的水区,考研应该选择哪个区呢?所谓的考研旱区和水区,翻译过来,其实就是考研难度高的地区和考研难度低的地区。在传统的认知当中,可能大家的目光只会关注在院校和专业上,很多人会忽视地区的差异。结果,考了极高的分数,却因为选了旱区,失败二战;考了擦边的分,却因为选了水区,成功上岸。上面说的这种情况,只是目标院校所在地区产生影响的一方面。并不意味着,选简单的而不选困难的。关键在于,你要知道困难和简单的地区有哪些,两者的差异会影响什么?01认清实际——招收的多,考的就多在中国,研究生招生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江苏和上海,因为这里的学校也多,供大家选择的空间很多。但是,当招生数目上来的时候,报考数目也紧着上来了。我们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北京地区的考研人数为38.3万人,而20年报考北京地区考研的人数上升至42.5万人,占当年总报考人数的12%。简单地说,每十个考研人,至少有一个是报考北京地区的,所以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除了北京、江苏和上海,湖北、四川、山东、河南、广东和安徽,也都是报考人数超过十万以上的地区。所以相对来说,竞争压力都不小。反观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报考人数相对来说比较正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对于准备充分,实力强劲的考研人来说,无所谓考研旱区或是水区,所以这些人我们也没什么建议。但是对于大多数准备一般,本科院校也比较普通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与其冒着风险冲击这些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地区的211,不如仔细盘算一下要不要试试东北或者中西部地区的985,211高校,也许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城市虽二线,人才无极限。02看透未来——辛苦地对,挣得就多当然,很多人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希望去一线大城市工作,所以把考研的目标地区选在了北上广江浙一带,毕竟,现实摆在这里,这些地方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机会相对较多。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在大城市肯吃辛苦,之后收入的也不会少,所以拼了命也要去到大城市去读研,哪怕只是读一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大城市工作机会的确很多,而且平均薪资很高,但是,请大家注意,是平均薪资,并不是中位数工资,也就是说,工资的平均值之所以高,是因为高等学历,名校背景,能力出众的一群人,把平均值拉上来的,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拿到这样的工资,而且更大的现实是,很多人在一线城市,过的并不好。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想问,难道真的只有到这些地方读研,才能在这里工作吗?答案显然不是,大城市的知名企业,会到全国各地的知名高校招聘,所以只要你符合门槛要求,考核通过,你就可以从一个三四线城市的高校走进一流大城市的名企。相反,你即使在一线城市,但因为学校背景问题,可能那些知名企业也不会过来招聘。03把握现在——选择的对,赢的就多网上一直流传一个很著名的段子,叫做:’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有谁不想,选择著名高校,选择热门专业,选择发达地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运气最终实现大满贯。所以更多的人纠结的是,如何在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甚至是只能选择一个的情况下,做出对未来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选择。我做了很多年相关的工作,所以在这里传递给大家一个经验,如果你能从中有所收获,那再好不过。我们一切的前提都是,你本科学校一般,非211,然后是一名普通的考生。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考一所普通地区的211甚至是985,其次的选择,是考一所北上的普通高校,这样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你才能把读研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考研难度分地区,北上广苏很艰巨。辛苦考研本不易,方向正确赢收益。选择必然最重要,想赢必先决断好。一场读研一场梦,大梦初醒迎春风。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电车狂

最爱考研的几大省份,有你的家乡吗?第四天

近几年,考研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在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增加51万人。预计2021年考研人数将达到近400万。那么考研人数比较多的几大省份你知道吗?图片来源网络考研人数第一名:山东省每10个研究生考试中,就有一个是山东考生,真不愧孔孟之乡。据说,在山东不孝有三:“一不考研,而不考公,三不考教师”。(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考研人数第二名:河南省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考生最多的省份,但河南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不仅高考人多,考研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每年人数紧随山东。为了上一所好学校,河南的考生也是拼了。考研那几天,20届还在考研,21届就开始占座了。图片来源网络考研人数第三名:江苏省江苏省可谓高考最难的省份,什么样的难度没见过?同时江苏省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学的省份,且质量很高。江苏省有2所985,11所211,一些双非院校实力也非常不错,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考研学子喜欢去江苏地区了。图片来源网络考研人数第四名:四川省从2015年到2019年,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5.96万增加到14.18万,实现了138%的飞跃。之前听说四川省不是非常重视教育,现在看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四川的莘莘学子也是希望通过考试走出大山。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近几年考研人数增加如此之多。原因是往届生越来越爱读研了,这其中还不乏已经在职工作、已经是为人父母的都投入了考研当中,不难看出当今社会学历的重要性。图片来源网络还有,近几年,专硕越来越受到考生的欢迎。这其中不乏以下原因:其一,专硕考研难度要低于学硕,自然很多考生会考虑相对适合自己的;其二,对于很多已经进入社会的人,专硕是他们最好的在职研究生读书选择;其三,专硕的培养方向是技术性人才,很多人是希望学习一门技能,自然也会选择专硕。图片来源网络最后是,搁以前,老一辈传统认为: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而当今女生读研越来越多,可看出在这个包容的社会中,很多家长是越来越开明。图片来源网络考研也是一种相对其它更加公平的机会,也许通过了考研,人生就有了很大转机,因此很多人会加入这场比赛。你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积极留言!

连环骗

考研出分了!有超过十个省份已出成绩,查完成绩后要注意些什么?

#考研成绩#26号从凌晨12点开始就有很多学校陆续出成绩了,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云南、青海等13个省份的考生率先就可以查成绩了。那么初试成绩出来后,国家线出来前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找到正确的查询入口各个省份的查成绩入口都是不同的,很多考生回因为查询入口没找对而着急和担忧,第一个正确的渠道就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就是大家研究生考试报名的入口,另外一个就是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官网主页,另外像内蒙古自治区的考生可以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单科成绩与预估出现较大差异查到成绩后与预估的单科成绩出现较大差异的时候,要立马提出复查,具体复查办法官网会发布公告,按照流程提交材料即可。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复查仅仅是把所有成绩进行叠加,检查是否漏登某一题目的分数,而不是重新批阅试卷。积极联系导师查到成绩后先与去年国家线做一个比较,如果成绩高于去年国家线就应该积极去联系导师,一般情况发邮件或者短信都是可以的。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联系导师,都要让导师知道你报考他研究生的信心以及决心,同时在给导师留下好印象的同时,也要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可塑性。不要太在意历年的成绩很多考生查到成绩以后很喜欢与历年作比较,其实往年的个人成绩参考性并不大,很多学校为了保护自己招生的热度选择不公布排名,大家是在想知道的话可以通过一些社群、贴吧等做一个参考,但是浑水摸鱼的往往不在少数,有希望的话好好准备复试才是王道。预估刚过分数线或一志愿排名不理想近几年来,考研总分400多的同学越来越多,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400分以上的考生一共有416名,总分399分只能排到第417位。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当机立断,如果一志愿院校不是非上不可那早一点准备调剂,不要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在复试中逆袭。当然每年还有很多同学都是刚过线还都有学上,如果你预估自己的成绩也是上述两种情况,这个时候是着手准备调剂的最佳时段,可以从研招网、目标院校官网等提前查询往年和今年的信息进行比对,在别人还摇摆不定的时候你要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成绩稳定的同学专心准备复试首先祝贺初试成绩不错的学弟学妹们,各位学弟学妹这个时候要准备号复试科目和材料,准考证一定要保存好,另外成绩单、四六级成绩单、获奖证书、学籍卡、绩点成绩、获奖证书都打印好,免得复试的时候手忙脚乱,复试比重一般都是30%到50%。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努力学习虽然辛苦,但后悔更让人痛苦,既然选择寒窗苦读,又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考研大军,那又怎愿甘拜下风呢?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祝愿大家都能在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