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传媒大学课程研修班付晓光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付老师在中传新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讲授《新媒体编辑》。新媒体的历史短、更新快,被同学们称为“最新最潮的课”。当谈及为什么选择走上大学讲台上时,付老师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

  • 北京外国语大学白刚: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顾问白刚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性”的讲座。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匈牙

  •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学术规范教育报告会

    大学 学术 学术研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研究生学术研究与学术规范教育报告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余东华教授出席并作报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下设经济学系、财政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等5个系,

  • 浙江大学余光中:美感经验之互通

    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的演讲录音整理:我今天的讲题刚才胡院长(胡志毅,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编者注)也报告过了,是《美感经验之互通》,也可以说是《艺术经验之转化》,从A转到B从B转到C。写实主义在文

  • 中山大学花威博士主讲德性与信仰学术报告

    应中山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学科的邀请,华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花威博士在锡昌堂211室做了题为“德性与信仰: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阿利比”的学术报告。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郝亿春博士主持报告会。在报告中,花威博

  • 档案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趋势档案学在职研究生知识

    专业 专业在职研 专业在职研究生

    档案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就业趋势-档案学在职研究生知识档案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和方向性比较明确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适用领域应为各类图书馆及各级文献、资料研究部门,以及有关有需求单位的内部图书资料库等工作岗位。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盘局下的适应关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邀请RicardGil作了一场题为“RelationalAdaptationUnderReelAuthority(盘局下的适应关系)”的讲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有8个系,

  • 西北政法大学李生荣: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愿景与行动讲座

    西北政法大学邀请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生荣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愿景与行动》的主题讲座。一带一路在职研究生论坛的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李生荣副厅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银幕上的莎士比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邀请MartinButler教授作了题为“银幕上的莎士比亚”的讲座,英语学院下设语言文学系、翻译学系、商务英语学系和通用英语学系4个系;此外,还设有理论语言学习究所、应用语言学习究所、英美文学习究所、翻译研究所、英语国别文化研究所、商务英语研究所6个研究所。MartinButler,中学就读彼得伯勒的邓肯男子文法学校,本科求学剑桥大学三一学堂。此后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剑桥三一学堂和英国人文社科院研究员。MartinButler自1984年起就于职利兹大学英语学院,目前是该院的教授。2013年马丁•巴特勒当选为英国人文社科院院士,并已获得华盛顿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和伍德罗•威尔逊中心访问学者资格。他的著作包括《剧院与危机1632-1642》(1984年),《斯图尔特宫廷假面舞会与政治文化》(2008年)和《本•琼生,文人》(即将出版)。同时他也编撰了莎士比亚的《辛白林》(2004年)和《暴风雨》(2007年),此后以主编身份编撰了《本•琼生作品》(剑桥版,共7卷,2012年出版,2014年推出在线版本)。他现在正为《约翰•马斯顿全集》(牛津版)项目从事主编的工作。该书预定将于2020年出版。MartinButler教授首先为我们分享了莎士比亚戏剧从文艺复兴到二战再到当代社会的历史沿革,以及莎翁戏剧登上大荧屏的时代背景。二战之后,美国好莱坞电影业急速发展,逐渐占据了西方世界的荧屏。英国戏剧受此冲击,一段时间内暂时淡出文艺市场。英国文艺呈现出一派萧条的状态,为了捍卫英国文艺在二战后的地位,人们想到了莎士比亚。这位活跃了近四百年的文艺巨匠再次被推上历史的前台,成为宣传英伦文艺的使者。莎翁的作品也因此得到了重点保护与复兴。在这样一个契机,莎翁的作品被试着搬上了大荧幕,BBCTV也开始不断制作莎士比亚系列电视节目。《亨利五世》是第一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莎士比亚题材电影。后期很多公司都对《亨利五世》进行了翻拍,每次翻拍都体现了不同年代人们对战争的思索与关注。随着莎士比亚戏剧题材电影逐步获得观众的认可,莎翁戏剧的内容也逐渐被应用、被改编到以当代社会为背景的电影中。《0》、《Macbeth》、《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电影就是很鲜明的例子。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为例,就是对莎士比亚戏剧在现代背景下的一次再创作。电影中的两人无法在一起,不再仅仅是因为两家的仇恨,还融入了人种、社会等级的差异矛盾,使电影更加丰满,也使得电影与当代背景结合的更加紧密。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也是对莎翁戏剧精神的创新诠释。比如两人只有在电梯间里的短暂相会,电梯门一开,又会被重新分开,预示着二人爱情的难以实现。舞会中两人所穿着的戏服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骑士,其实正是两人本应成为的角色。但这样的装扮在出了舞厅之外就变得十分怪诞,也预示着二人的爱情是短暂的,不被别人认可的。同时,莎士比亚戏剧元素也逐渐趋于全球化,更多西方世界以外的国家开始发掘莎士比亚的戏剧宝藏,同样将莎士比亚元素诸如自己的电影中,比如日本、泰国、印度。莎士比亚戏剧是当代电影市场取之不尽的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断被改写、被融合、被翻译、被注入新的元素,但始终都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宝库。现代电影对莎士比亚戏剧的重新诠释,虽然不能取代在剧院直接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但也确实使得大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莎士比亚想要传递的思想理念。每部电影其实都在为莎士比亚之魂的传承创造空间,也让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依然意蕴悠长、历久弥新。在听众提问环节,Martin教授也为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当被问到电影的观众号召力是不是评判莎翁题材电影好坏的标准时,他回答道,大多数改编电影被制作出来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这也是商业电影的本质。但是我们更希望能够吸引到那一小部分对莎士比亚戏剧有强烈兴趣以及深度思考的观众。电影导演应该在商业利润和经典诠释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最好能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而被问到是什么让莎士比亚戏剧脱颖而出,进而被一次又一次被改编成电影,在现代社会中继续被传唱时。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才,他的作品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很容易地被改编成其他表演形式,甚至是被融入到其他语言的作品中去。

  •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在职研究生教学大纲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在职研究生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育在职研究生课程为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它试图以法理学为基础,围绕教育事业这个特殊领域的个体特征,探讨教育法的创制、体系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