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5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暑期备考计划

>从考研趋势看,新闻与传播学一向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而暑期又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研同学更好地复习专业知识,切实地利用好暑期时间,根据历年新闻与传播的考试情况,为大家暑

  • 复旦新闻学考研复习策略:借鉴,把握基础分

    学考研 新闻学考研 新闻学考研复习

    >相信我,复旦新院出题的重复性很高。于是,就是所有考生都知道的重点。暑假刚开始看第一遍专业课的时候,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抓不住重点,似懂非懂。看过之后,再反馈到书上的知识点,很快就能发现参考书目中常

  • 分享我的中传路——中传新专考研经验

    专考研考研 考研经验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的,可大可小,当你选择看我写的这篇文章,或许你已经踏上了中传的复习之旅,或许,你还在迷茫,是不是考中传,能不能考上,考什么专业,这个专业好不好……等等一

  • 2015考研人大新专专业课复习参考书建议

    >我是人大本校但非新闻学院学生,但从大二下开始辅修人大新闻学,所以说对新闻并不算完全隔行,算个半跨生。考研是从大二末决定的,不算平时上课,认认真真准备是在大三上半学期的后期。我只能告诉大家,早点准

  • 2015考研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得分计划

    >对于考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来说,人民大学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因为它的新闻传播学院是数一数二的院校。那么,为了帮助2015年想要报考该学校的同学们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复习,在此给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备考建议供同学们使用。一、新闻史论新闻史论大家基本上要看四本书,包括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方汉奇等的《中新史》和陈力丹的《世新史》。杨保军老师的那本理论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刚开始看,因为杨老师原来是学哲学的,所以会感觉那本书的体系也有点绕,但是多看几遍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理论体系很多地方都很精辟。然后是《中新史》,《中新史》最近两年都考得很少了,但是《中新史》的线索其实很复杂,要真正做到全盘掌握非常难,所以建议2012年的考生如果时间不够的话,首先舍弃《中新史》的复习。人大近年来的倾向就是《中新史》考得内容逐渐减少,甚至是完全不考。最值得推荐的是陈力丹老师的《世新史》,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线索很乱很复杂,多看几遍就会发现陈老师才是新闻传播学第一人啊,这么乱的线索让他整理得清清楚楚,即使是不考研的同学,看看这本书都会受益不浅的。而且,这本书里面的中新史章节的风格可以借鉴到你的答题里面,毕竟,绝大部分的中新史都是以党史为背景的。此外,还推荐阅读陈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当然,如果只看这四本书也是不够的,还是要做笔记。到最后就不用再看书了,直接看笔记就可以了。这样往往一个晚上就能将四门专业课都过一遍。这对于在职考研的来讲非常重要,因为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要记忆的内容也非常突出,效率很高。二、新闻实务很多人都不知道实务从何入手,给大家的经验是看报纸,每一天的《南方都市报》都要花时间去读,可能短期来看效果不明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等你看过的报纸达到一定数量,相信你的实务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的。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来说,不仅包括理论的考查,还有实务的考查。所以,2015年的考生们在复习新闻理论、新闻史的时候,也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是会取得理想成绩的。询师兄,询师姐,找研友,找资料,求指导,谈经验,请加QQ群部落:116054000>

  • 2015考研新闻传播专硕分阶段复习效率高

    2015考研 专硕 新闻传播专硕

    >新闻学目前已经成为热门学科,君不见国家宣传部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大量的优秀新闻学专业人才,各大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也是对相关的人才求贤若渴。微学考研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闻学专

  • 2020考研法律硕士:考试各题型解答技巧(上)

    2020 2020考研 2020考研法律硕士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理想让人与众不同——中传新传专硕录取经验分享

    >中传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学校,成绩出的特别晚,终于在2012年5月4号查到拟录取,使之成为了有生以来最值得庆祝的五四青年节,应该也可以拿到全额,心里顿时释然。终于结束了反复算自己的可能的分数、反

  • 2015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传播理论笔记3

    >9.公众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何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

  • 2015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传播理论笔记2

    >6.传媒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麦克卢汉等)陈力丹:传媒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由于习以为常,人们常常忽略了不同形态的传播媒介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影响,误把传媒视为中性的传送载体。传播学曾把重点放在对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