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法硕考研宪法学复习重点分析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基本法、母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加之宪法条文本身晦涩难懂,更增添了这门学科的神秘性。不过依据2014年法律硕士大纲分析,中国宪法学的考试内容其实仍然比较简单,除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以外,剩下的章节全部都是关于国家机构的划分和职能、公民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内容均能够从我国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条文中找到答案。究竟如何高效复习宪法?笔者建议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多翻看和记忆宪法及其相关法律的相关法条。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哪些属于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根据历年和多年辅导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立法法》、《选举法》等法律。其次,应当翻看和记忆法律条文?笔者认为应采取比较方法来记忆法律条文。例如,笔者经常在面授班提示同学在掌握宪法条文时要注意多比较。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等属于我国中央国家机构,但它们之间仍存在隶属关系。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构,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家主席(含副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均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务院及其组成人员均是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决定。这种横向比较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若是学生们能够联系实际则可能印象更深。如每年全国人大只在每年三月开一次会,而剩下的事均是常设机构来处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除了存在全国人大,还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原因。再次,复习宪法条文需要格外细致和小心。宪法既然属于一国根本大法,这就意味着宪法条文的表述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最终确定的。宪法条文表述的精确性也可以经过修宪的难度看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对待宪法条文时尤其关注每个法律条文的定语和谓语,谨防命题老师在设计选项时对这些条文进行偷梁换柱。比如:“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适当补偿。”这句话虽然与宪法法律条文表述几乎一致,但是并非“适当”补偿,而是仅有“补偿”二字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宪法相关法律的法律条文,如《立法法》和《选举法》。《立法法》是关于我国立法机关立法权限、内容、法律之间冲突和备案等问题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性法律。这部法每年的分值约4分左右。而《选举法》被誉为“鸡肋”,每年分值约2分左右,但是考生在看过该法后普遍感觉偏难。笔者认为若是考生感觉《选举法》看后仍然难以掌握,建议考生放弃《选举法》的复习。总之,针对中国宪法学的复习,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大纲分析和法条进行复习,而尽量避免狂看大纲分析而带来的复习不真实感。>
-
2015法律硕士考研复习建议
>1.结合题目理解制度。民法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较强,仅仅看书很难理解部分民事法律制度,比如善意取得,原始取得,抗辩权,缔约过失、预期违约、无过错原则、效力待定合同、定金原则、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
-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20)”,一起来看
-
>1、选择题:做题的时候要想一下出考题老师的出发点,比如附条件或者附时间的解除和成立这种考题,出题老师一般会考解除和成立,还有迷惑考生的地方就是需要大家注意小小的短句和题目的中心。2、简答题:简单
-
>主要针对民法部分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一、民法的单选题与往年一样,难度不大。1、相应来说,直接考察法条的试题比较多(1)比如,34、根据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时间是A、承包合同生效时B、
-
>法律硕士考试在英语上不易得分,很难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政治一般考生也都是差不多,呈现低分高分两头小,中间分数大的态势而专业课不同,两门专业课占300分,高分可以拿到270左右,低分也许就是160,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能最大限度的指导各位战友的法硕复习,特提出以下专业课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信息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了解法律硕士相关知识,主要有:什么是法律硕士(特别注意区分
-
>简答题1.表见代理和无权代理的区别(本代理和再代理及表见代理)(代理及表见代理的概念和特征);2.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区别3.简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3.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和
-
>■民法的概念【分析】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
>1.民法的本质。经过了解民法的起源可以有效地掌握民法的本质,洞悉民法的概念与特征,进而对我国民事立法有正确的认识。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