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21考研法硕:刑法总则知识点17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刑法总则知识点17",一起来看。一、犯罪

  • 2016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典型案例赏析(二)

    >案例辈分不同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继承张富与妻子在农村务农,独生儿子张利志已婚,与妻子杨静及小孙子小宝住在城里。1998年2月,恰逢农闲时节,张利志夫妇经商议,决定开车把父母从乡下接来小住数月,

  • 2016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典型案例赏析(一)

    >案例遗嘱的效力及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条件刘天顺老伴去世早,膝下无子女。因考虑其身体欠佳,其兄刘天德经常让自己的儿子刘二和女儿刘兰照顾刘天顺的生活。刘天顺很是感动,就立下亲笔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在死后

  • 法律硕士考研备考重点探究

    >一、把握教材、认真复习教材是考研指定用书,法律硕士联考指定用书都c不会超出教材范围。教材是复习的根本材料,也是答题的根本依据。复习时应以教材为根本,要、牢固地掌握教材内容,不可本末倒置,以自己选

  • 2016考研民法学考查重点: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已经成为近现代以来民法领域的一项至为重要的民事物权制度。由于善意取得制度在解决民法中财产所有权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的同时,还涉及法律上的利益衡量以及价值判断,因此在理论和实务方面,该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刑法记忆口诀

    >可从轻、减轻处罚病叫自立——未遂;精神病人;教唆未遂;自首;立功应从轻、减轻处罚4、8应从减——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人可从轻、减轻、免除处罚

  • 2016法硕备考:教材两手抓

    法硕 法硕备考

    >一、以教材为主教材是复习的根本材料,也是答题的根本依据,考生在选择教材时应参照两个标准:一要准确。这里所说的准确不单指知识点无误,而且还指该教材为报考院校所指定的教材,或是有关导师主编、参与编写的教

  • 2016法硕考试法制史复习指导:清末法律

    >1、《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是1914年5月由袁世凯公布、实施,正式确立其独裁统治的宪法性文件。虽然在表面上该约法保留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主权在民&r

  • 2016法硕考试法制史复习指导:清朝法律2

    >1、摊丁入地“摊丁入地”是清代的一项财税政策,即将人丁应纳丁银按照土地数量平均分配到田赋之中,不再按人头征税。这是古代财税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摊丁入地&rdqu

  • 2016法硕考试法制史复习指导:清朝法律1

    >1、清代“律”与“例”的关系“律垂邦法为不易之常经,例准民情因时以制宜”(1)律、例都是国家重要的法律规范,二者同时规定在国家的基本法典之中,同样对现实社会起实际的调节作用。(2)律是国家根本的规范,是法律的主体。而“例以辅律”,是对律文的进一步充实、补充。(3)在不违背“律”所确立的大的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新的规定,以补律之不足。(4)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以例破律”,即“例”的规定与律文相出入的情况,但大多仅是轻重之分,而非是非之别。2、热审是清朝实行的一种复审形式,于每年小满后10日至立秋前1日举行,由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官员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目的是加快笞杖刑案件的审理判决,疏通监狱,以防在暑热天气庾毙狱囚。3、清秋审、朝审的结果清朝经秋审或朝审的案件,一般分为四种情况处理:(1)“情实”,是指案情属实、适用法律并无不当,这种情况是“奉旨勾决”,下令执行死刑。(2)“缓决”,是指案情尚有疑问,暂时将人犯再行监禁,留待下一年秋审或朝审再行审理。(3)“可矜”,是指案情虽属实,但有可以宽恕的情节,此种情形大多可以免予处死改判其他刑罚。(4)“留养承嗣”,是在符合“孀妇独子”等留养条件的情形下,经刑部提出留养申请,获得皇帝首肯后,免予死刑,在施以一定处罚后准其留养。4、刑部职责(1)在皇帝之下行使国家主要的审判权,具体审理京师百官犯罪、京畿地区大小刑案,核定全国的死刑案件,批结全国军流案件,并负责办理每年的秋审、朝审大典。(2)作为主要的机构参与或主持国家的重要立法,主持律例的修订工作。(3)负责全国的司法行政工作。5、朝审是清朝秋审以外的另一重要的会审形式。朝审所复审的案件,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举行朝审的时间略迟于秋审,于每年霜降以后10日进行。朝审的程序,与秋审基本相同。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324943679,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zgkaoyan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