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2)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2)”,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三章儒学

  • 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答案(1)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答案(1)”,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受教育对象的增加是私学兴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2.D3.C4.D5.C6.C7.C8.B9.A10.D11.B12.D13.B14.C15.A16.C17.D18.C19.B20.A21.C22.B23.B24.A(解析:孔子主张对古人的东西“述而不作”,只继承不创新,墨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25.B26.A27.C(解析:法家发扬了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性利己说”)28.D29.B30.C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还规定了教育猪肚和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规定视学与考试。《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总之,《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面、严整的教育专著,值得我们不断研习。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答:私学兴起的原因:1.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这就促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这就是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兴起的意义: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1)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①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②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③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①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②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3)历史地位:①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②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③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④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答: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实用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答:(1)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像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2)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3.存心养性。孟子指出,虽然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答:孟子的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其教学原则如下: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他说:“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2.盈科而进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3.教亦多术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这是一种激励他人奋发的方式。4.专心致志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答:《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典型,提高自身素质。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答:《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学制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2)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3.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7)“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以上是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答案(1)”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教育学,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名校推免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 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1)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教育学练习题(1)”,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二章私人

  • 2016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16年考研 2016年考研 2016年考研英语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6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PartC

  • 2015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15年考研 2015年考研 2015年考研英语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5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Sectio

  • 2014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2014年考研英语年考研 研英语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4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Direct

  • 2013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2013年考研英语年考研 研英语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3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PartC

  • 2021考研教育学复习重点:早期的迁移理论

    教育专硕和学硕分别考察311和333,虽然代码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但是考察的内容有部分是相同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教育学相关知识点,供教育专硕和学硕的考生在零碎时间学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早期的迁

  • 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2012年考研英语年考研 研英语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2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PartC

  • 2011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

    2011年考研英语 2011年考研英语翻译年考研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1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2011年考研英语翻译及答案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