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河海大学

  • 建校时间:1915年
  • 招生简章:共3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徐卫亚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徐卫亚简介1962年生于江苏张家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现任河海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19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洪宝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洪宝宁,1960年生,江苏南京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中国河海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施建勇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施建勇,男,1965年1月生,汉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汪基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汪基伟,男,1962.4出生,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土结构专业(本科);198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建筑工程结构工程专业(硕士);1990年毕业于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中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中,男,1964.01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8到河海大学海工所工作,从事实验室仪器研制和开发,不规划生波机引进和开发;1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胜兴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胜兴,1963年生,江苏靖江人,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曾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担任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教育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余湘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余湘娟简介1984年河海大学农水系本科毕业,1991至1996年在职进修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在职博士。1984年8月至1990年3月河海大学农水系助教1990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阮怀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阮怀宁,男,1959年10月生,南京市人。1982年1月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1984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1991年6月在河海大学获博士,1999年10月至2001年6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珍德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珍德,男,河北省盐山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1987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矿井建设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矿井建设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四川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0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子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重大基金1项、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2项、河海大学科技创新重大基金2项、四川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各1项。主持和参加岩石高边坡、地下洞室群、桥梁、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等40多项重大工程。先后发表有关科技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共58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2部。研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研究方向岩石力学本构关系及计算方法研究;水岩耦合宏细观损伤破坏机理耗散分析;岩质高陡边坡反馈设计与加固理论研究;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研究·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岩石力学》、《地基处理与地基工程》、《土力学》;研究生课程:《高等岩石力学》、《岩石边坡力学与工程》;·学术兼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专家小组成员;国际土力学学会会员中国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主要成果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埋软弱裂隙岩体非定常“渗透压-热力”耦合流变模型研究及其应用(50674040)”;2007~20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和洞室群的安全与预测研究(50539090)”;2006~20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渗透压作用下裂隙岩体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研究(50479021)”;2005~20074、浙江省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双向隧道开挖步序优化及支护结构安全评价关键技术研究(2009C33049)”;2010-20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法国国家科研署联合基金项目(50911130366):“各向异性岩石力学研究(50911130366)”;2010-20136、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深埋地下洞室软弱围岩卸荷变形破坏过程细观试验研究(SKLGDUEK0902)”,2010-20117、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基金项目:“岩石裂隙的张开滑移和扩展规律的研究(CX07B_128z)”;2008~20098、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考虑渗透压力影响裂隙岩体损伤断裂机理研究(Z1103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研究基金项目:“岩石多孔介质渗流及塑性力学研究(50128908)”;10、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渗透压力作用时裂隙岩体损伤机理的研究(199910)”;11、国家电力公司“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及围岩稳定研究KJ00-03-23-03-03(1)”;12、国家电力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区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条件下遂洞围岩稳定性分析”;13、南京水利局重大科技项目:“南京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膨胀岩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研究”;14、南京水利局重大科技项目:“南京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风化砂岩膨胀性实验研究”;15、深圳市重大科技项目:“罗湖建成区岩土体变形破坏特征及对工程建筑物安全性影响研究”。16、国家电力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续):“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区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条件下遂洞围岩稳定性分析”;17、国家电力公司“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小湾左岸坝肩堆积体高边坡稳定性研究(96-221-05-04-01)”;18、国家交通部重大科技项目:“润扬大桥锚碇基础摩阻力研究”;19、长科委重大科技项目:“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流变稳定性研究”;20、国家电力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及坝坡联合作用研究”;发表论文(近五年发表的论文)1、朱明礼,朱珍德,唐胡丹,陈卫忠,冯夏庭.深埋隧洞围岩双向流变特性试验,煤炭学报,2010,35(2):208-212(EI检索)2、朱珍德,李道伟,蒋志坚,刘金辉,杨永杰.温度循环作用下深埋隧洞围岩细观结构的定量描述。岩土力学,2009,30(11):3237-3241(EI检索)3、倪骁慧,朱珍德,赵杰,李道伟,冯夏庭.岩石破裂全程数字化细观损伤力学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9,30(11):3283-3290(EI检索)4、朱明礼,朱珍德,不同频率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动力特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2):2520-2526(EI检索)5、朱珍德,李志敬,朱明礼,王青.岩体结构面剪切流变试验及模型参数反演分析,岩土力学,2009,30(1):99~104(EI检索:20090811917600)6、ZHUZhen-de(朱珍德),NIXiao-hui,WANGWei,ZHAOJie,WUYi-quan.Dynamicexperimentalstudyonrockmeso-cracksgrowthbasedondigitalimageprocessingtechnique.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8,15(Suppl.2):114-120(SCI检索:000270267700019)7、BaochengWei(魏宝成),ZhendeZhu(朱珍德)andQingwang.TheVisualizationStudyofaGreenSlopeSystem.GeotechnicalEngineeringforDisasterMitigationandRehabilitation,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GEDMAR08,Nanjing,China,2008:585~590;SciencePress/Beijing,Springer/ISBN978-7-03-021634-2//ISBN978-3-540-79845-3(EI检索:20091111957798)8、李志敬,朱珍德,朱明礼,阮怀宁,冯夏庭.大理岩硬性结构面剪切流变及粗糙度效应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0(Suppl.1):2605-2611(EI检索:20092712163589)9、ZHEDDEZHU(朱珍德),XIAOHUINI,WEIWANG,JIEZHAO,XIATINGFENG.DIGITALMESOSTRUCTURALINVESTIGATIONOFROCKSBASEDONDAMAGETHEORY.NEWDEVELOPMENTIN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TheProceedings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24-26May2009,Sanya,P.R.China.33~46;LibertycultureandtechnicalpublishingHouse;ISBN0-9755068-1-1(ISTP检索:)10、倪骁慧,朱珍德,武沂泉.基于SEM的大理岩单轴受压全过程细观损伤量化研究.金属矿山,2009,9:929-32+8811、李志敬,朱珍德,施毅,倪骁慧,高围压高水压条件下岩石卸荷强度特性试验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2):162-16512、倪骁慧,朱珍德.大理岩单轴受压全过程细观损伤量化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1(4):666-66913、李志敬,朱珍德,周伟华.基于CPSO算法的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反演分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46~34914、王青,朱珍德,朱江棚,刘金辉.长大隧洞岩爆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63~36615、李道伟,朱珍德,蒋志坚,渠文平.温度对大理岩力学性质影响的细观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75~37816、朱明礼,朱珍德,秦玉春,陈卫忠,朱杰兵.深埋长大隧洞围岩非定常剪切流变模型初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7):1436~1441(EI检索号:083111424667)17、朱珍德,李道伟,李术才,施毅,冯夏庭.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深埋隧洞围岩卸荷劣化破坏机理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7):1396~1401(EI检索号:083111424672)18、朱珍德,朱明礼,杨子良,张勇,王思敬.红山窑船闸红砂岩初始损伤细观特征量化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4(4):630-63419、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王凤娥.一种新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4):53-5520、朱珍德,方荣,朱明礼,渠文平,阮怀宁.高温周期变化与高围压作用下大理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7,28(11):2279~2283+2290;(EI检索号:074910962717)21、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岩石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8,30(10):1510-1513(EI检索)22、施毅,朱珍德,李志敬,考虑温度效应的深埋洞室围岩变形特性,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3):33-3623、朱珍德,渠文平,蒋志坚.岩石细观结构量化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7):1313~1324(EI检索号:073210754183)24、朱珍德,杨永杰,蒋志坚,王春娟,朱明礼,陈卫忠.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进行膨胀红砂岩细观结构动态裂变特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0):2007~2013(EI检索号:074610915242)25、朱珍德,王战鹏,朱明礼.锦屏电站深埋隧洞大理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6,27(增刊上卷):487~492(EI检索号:070610414914)26、蒋志坚,朱珍德,渠文平,王春娟.基于SEM图像的岩石细观结构特征研究.岩土力学,2006,27(增刊上卷):544~548(EI检索号:070610414926)27、秦玉春,朱珍德,王战鹏.锦屏水电站引水隧洞大理岩卸荷变形特征试验.岩土力学,岩土力学2006,27(增刊下卷):1084~1088(EI检索号:070610415041)28、朱珍德,邢福东,渠文平,陈卫忠.岩石-混凝土两相介质胶结面粗糙系数的分形描述.煤炭学报,2006,31(1):20~26(EI检索号:06119761050)29、朱珍德,邢福东,渠文平,陈卫忠.岩石-混凝土两相介质胶结面抗剪强度分形描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supp1):4735~4739;(EI检索号:063310068754)30、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围岩蠕变特性仿真分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921-925;31、Z.D.Zhu,Y.Zhang,Z.J.Jiang,Z.P.Wang,andR.Fang.DamageAnalysisofRedSandstoneDynamicDeformationwithDigitalImageTechnique.Authors’GuideforSubmittingFullPapertoGeoShanghai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06.:112-118(SCI、EI检索)32、朱珍德,邢福东,刘阜羊.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围岩力学变形特性试验研究.第五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台北,A1833、刘阜羊,朱珍德,孙少锐.块体理论及其在洞室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1107-1111;34、何山,朱珍德,王思敬.红山窑风化红砂岩膨胀特性试验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5):557-560;35、何山,朱珍德,王思敬.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方法探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4):62-64+8636、罗润林,阮怀宁,朱珍德,朱昌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石夹层非定常剪切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岩土力学,2006,27(增刊2):239~243(EI检索)37、朱珍德,张勇,徐卫亚,王思敬.高围压高水压条件下大理岩断口微观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44~51;(EI检索)38、朱珍德,张爱军,邢福东.红山窑膨胀岩的膨胀和软化特性及模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3):389~393;(EI检索)39、朱珍德,张勇,陈卫忠.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法评价红砂岩渐进损伤破坏特性.岩土力学,2005,26(2):203~208;(EI检索)40、朱珍德,张勇,王春娟.大理岩脆-延性转化的微观机理研究.煤炭学报,2005,30(1):31~35;(EI检索)41、朱珍德,邢福东,刘汉龙,王思敬.红山窑膨胀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4):596~600;(EI检索)42、朱珍德,张勇,李术才,陈卫忠.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进行红砂岩细观裂纹损伤特性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7):1123~1128;(EI检索)43、朱珍德,邢福东,王军,张爱军,基于灰色理论的脆性岩石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4,25(8):1234~1238;(EI检索)44、朱珍德,邢福东,刘汉龙,张勇,南京红山窑第三系红砂岩膨胀变形性质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4,25(7):1041~1044;(EI检索)45、朱珍德,张爱军,张勇,邢福东,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膨胀岩弹塑性本构关系,岩土力学,2004,25(5):700~703;(EI检索)46、朱珍德,邢福东,王思敬,徐卫亚,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41):4739~4743;(EI检索)47、zhuzhen-de,zhangyong,xingfu-dong,liuhan-long.ExperimentalstudyontheexpansivedeformationofredsandstoneofHongshanyao,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英文版),2004,10(1):20~23;(EI检索)48、巫德斌,徐卫亚,朱珍德,泥板岩流变试验与粘弹性本构模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242~1246;(EI检索)49、王保田,朱珍德,张福海,张文慧.花岗岩与混凝土胶结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4,25(11):1717~1721;(EI检索)50、Liu,Limin;Lian,Chuanjie;Liu,Hanlong;Zhu,Zhende;Zhang,Liangui.Finiteprismelementmethonforminingsubsidencedamageevaluationand3DdatemodelbasedonGIS.ProgressinSafetyScienceangTechnologyVolume4:Proceedingsofthe2004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nPARTB,ProgressinSafetyScienceangTechnologyVolume4:Proceedingsofthe2004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2004,p1896-1901;(EI检索)51、朱珍德,邢福东,王保田,张福海,王军,考虑多因素的基岩与混凝土胶结面抗剪强度确定,工程勘察,2004,2:8~10,1552、邢福东,朱珍德,刘汉龙,阮怀宁,王军.高围压高水压作用下脆性岩石强度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184~18753、朱珍德,邢福东,张勇,陈卫忠.红山窑膨胀红砂岩湿化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7):1104~1108(EI检索)出版专著1、易顺民、朱珍德著.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2、朱珍德著.裂隙岩体水力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7;·获奖情况1、“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和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研究”2005年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基于GIS的地表塌陷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及其应用”2003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基于GIS的地表塌陷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2003年荣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4、“组合式高效矿井水自动化净化装置及应用”2002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生培养一、博士研究生已毕业:何山、朱明礼、李志敬、倪骁慧;在读生:刘明亮、赵长冰、程实;二、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张爱军、梁旺祥、王军、邢福东、张勇、许抒;方荣、王战鹏、渠文平;朱江棚、蒋志坚、秦玉春、朱明礼、刘阜羊;施毅、李道伟、杨进军、杨子良、刘明亮、魏宝成、王青;赵杰、杨喜庆、李红波、王艳红、宋京雷;尚剑飞、秦天昊、李刚、武沂泉、邱玉华、程实;在读生:唐胡丹、廖勇攀、蒋新兴、郝振群、朱亮;刘刚、吴方宁、张慧慧、黄强、吴磊磊、吴俊涛、周楫、欧阳昆森;一、博士研究生已毕业:何山、朱明礼、李志敬、倪骁慧;在读生:刘明亮、赵长冰、程实;二、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张爱军、梁旺祥、王军、邢福东、张勇、许抒;方荣、王战鹏、渠文平;朱江棚、蒋志坚、秦玉春、朱明礼、刘阜羊;施毅、李道伟、杨进军、杨子良、刘明亮、魏宝成、王青;赵杰、杨喜庆、李红波、王艳红、宋京雷;尚剑飞、秦天昊、李刚、武沂泉、邱玉华、程实;在读生:唐胡丹、廖勇攀、蒋新兴、郝振群、朱亮;刘刚、吴方宁、张慧慧、黄强、吴磊磊、吴俊涛、周楫、欧阳昆森;·联系方式办公室:岩土楼311电话:025-83787175邮箱:zhendezhunj@163.com;orzzdnj@hhu.e.cn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俊高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俊高,男,江苏兴化人,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