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教之

教之

专栏作者

36

推荐

3

最新

1640

查看

  •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这对于2020考研学子们而言是好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小编整理了“2020考研复试材料问题汇总!”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考研复试要带上简历吗?尽管没有硬性要求,但最好附上个人简历,给老师最快了解你的机会。二、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怎么获取?可以向档案所在单位申请,复印档案中的本科成绩单也可以从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成绩单。三、政审表去哪里盖章?交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应届生由考生所在院系填写并盖章。四、从哪获得学校考研复试通知?复试通知学校会通过官网、电话等途径通知。五、奖学金类型怎么能够得知呢?学校研究生奖学金的类型一般会和复试结果一块出,或者跟录取通知书一块寄送。六、考研复试需要带四六级证书吗?需要,四六级等相关证书可以在复试中加分,但每个学校比例不一样,有的学校比较少,而有的院校这部分的比例却可以占到复试总分的百分之十左右。七、考研复试结果什么时候出?看学校规定,有的学校当天就会公布,有的学校会推迟几天。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考研复试材料问题汇总!”,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希望对考生有帮助!更多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尽在复试频道。相关推荐:2020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后,复试材料清单要这样准备2020考研复试:复试分数线敲定前,积极备考不坐等 更多

  • >在考研冲刺阶段,各位计算机学科的考研er在根据自己的进度按部就班进行复习的同时,也需要这样一份冲刺复习计划,今天小编大家整理的“2021计算机考研冲刺要点:指令和数据的区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计算机硬件主要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取指周期(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既为指令,执行周期(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既为数据。另外也可过地址来源区分,从PC指出的存储单元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操作数地址。问题讨论:×由控制器分析是指令还是数据;数据进控制器?×指令由指令寄存器存取指令寄存器有控制功能?×指令和数据的格式不一样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两者的二进制代码形式不一样?×指令顺序存放,而数据不是;数据为什么不能顺序存放?×MAR放地址,MDR放数据;取指时MDR中也是数据?×存取数据和存取指令的操作在机器中完全一样;无法区分?×指令和数据的地址不一样;某一存储单元只能放数据(或指令)?×指令放在ROM中,数据放在RAM中;用户程序放在哪?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计算机考研冲刺要点:指令和数据的区分”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更多计算机考研信息尽在计算机频道!相关推荐:2021考研:计算机考研难度排行榜2021考研: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2021考研计算机复习备考:PPP协议备考小知识点> 更多

  •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章)/中国古代教”,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A2.C3.C4.A5.B6.A7.B8.A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答: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西周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已形成这种“学在官府”、“官安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设在都城以外的地方。“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西周教育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以上是为大家准备整理的“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一章)/中国古代教”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教育学,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名校推免精品班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更多

  • 徐卫亚简介1962年生于江苏张家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现任河海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1982年本科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硕士研究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1992年3月经能源部破格评聘为副教授,1994年4月经电力部破格评聘为教授。1994年在法国瓦郎谢纳大学计算机科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1999学年、2003~2007、2009学年被聘为法国里尔科技大学(USTL)一级邀请教授2001年被聘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尔力学研究所(LML,CNRS)客座主任研究员2002年在香港大学(HKU)访问教授2006、2007年在法国综合理工大学(EcolePolytechnique)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讲学和学术访问。2008、2009学年被聘为法国杜威矿业工程师学校(EcoledesMinesdeDouai)邀请教授、客座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081401岩石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岩石力学本构关系及其基本理论研究岩石饱和非饱和渗流岩石塑性力学及破坏力学高坝坝基岩石力学与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及可持续发展信息岩土力学2防灾减灾工程及其防护工程081405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病险库坝诊断及治理重大工程耐久性及灾害环境下的安全性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3水安全与水灾害081523岩石高边坡工程安全监控水灾害防治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主讲课程博士生及硕士生课程1现代岩土力学2高等岩石力学3非饱和岩土力学3AdvancedRockMechanics4岩石边坡工程及地下工程5博士导师讲座本科生课程1岩石力学2土力学3工程地质学·学术兼职现任教育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水利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提名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物理及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岩土力学》编委,《岩土工程学报》编委,《工程地质学报》编委等。·主要成果研究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9110):岩石高边坡失稳的大型滑坡预警和防治。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法国国家科研署联合基金项目(50911130366):各向异性岩石力学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9030):柱状节理各向异性岩石力学特性及模型研究。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B29B01)专题:高陡边坡、超大洞室群安全监测技术与预警方法。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4A06)专题: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研究。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4A02)专题:大型渠道设计与施工新技术研究:大型渠道土质边坡变形控制技术。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第七课题(2002CB412700)子题: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地质工程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研究。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50128908):岩石多孔介质渗流及塑性力学研究。9.中法先进研究计划项目PRAE02-03:固体废弃物填埋非饱和土壤渗流研究-应用于垃圾填埋与防渗体系。10.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点0394):巨型水电工程安全超高边坡环境岩石力学研究。11.水利部科技创新基金(SCX200055):病险库坝诊断及治理理论方法研究。12.国家电力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及围岩稳定研究(专题)。13.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岩溶地区大型水电工程防渗帷幕优化研究。14.重大工程科技项目:长江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正反分析研究。15.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向家坝水电站高边坡稳定性研究。16.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向家坝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流变力学实验和长期稳定性研究。17.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挤压破碎带岩石流变试验研究。18.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水布垭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流变稳定性研究。19.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水布垭工程雾雨作用下边坡及滑坡稳定性研究。20.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右岸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21.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白鹤滩水电站上中坝线双曲拱坝左坝肩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22.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白鹤滩水电站各向异性岩体力学分析及坝基岩体稳定研究。23.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糯扎渡水电站枢纽区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措施研究。24.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糯扎渡水电站导流隧洞三维非线性反演及优化研究。25.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糯扎渡水电站尾水调压室复杂结构有限元分析研究。26.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构皮滩水电站右岸拱肩槽下游山体边坡长期稳定性及雾雨作用下稳定研究。27.重大工程科技项目: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变形及坝坡联合变形稳定研究。28.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古水水电站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及开挖支护分析研究。29.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及防治研究。30.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及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31.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景洪水电站坝基G23断层破碎带处理分析研究。32.重大工程科技项目: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岩石流变特性及参数取值研究。33.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大花水水电站坝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34.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光照水电站坝基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35.重大工程科技项目:洛古水电站坝基及边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36.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坝肩流变力学实验和长期稳定性分析研究。37.重大工程科技项目:两家人水电站高地震烈度区深埋地下洞室稳定性三维非线性研究。发表论文近五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徐卫亚,张贵科.正交各向异性剪切屈服准则研究及其数值实现[J].岩土力学,2008,29(5):1164-11682.徐卫亚,周家文,石崇,李明卫,赵谊,黄旺祥,何铮.滑石板顺层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及加固措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7):1423-14353.徐卫亚,周家文,邓俊晔,石崇,张宗亮.基于Dijkstra算法的边坡极限平衡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7,(8).1159-11724.徐卫亚,谈小龙,蒋中明.节理岩体边坡模糊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6).1232-12365.徐卫亚,肖武.基于强度折减和重度增加的边坡破坏判据研究[J].岩土力学,2007,(3).505-5116.徐卫亚,周家文,石崇,郑文棠.极限平衡分析中加固力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7,(9).1056-10657.徐卫亚,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强度参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6).806-8108.徐卫亚,邓俊晔,于清波.两种减少无单元法计算中数值误差的方法[J].工程力学,2007,(5).72-789.徐卫亚,江涛,赵志峰,龙起煌,雷声军.光照重力坝坝基断层影响及处理的三维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6).1099-110510.徐卫亚,杨圣奇,褚卫江.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河海模型)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3).433-44711.徐卫亚,杨圣奇,杨松林等.绿片岩三轴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I):试验结果[J].岩土力学,2005,26(4):531-53712.徐卫亚,杨圣奇,谢守益等.绿片岩三轴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II):模型分析[J].岩土力学,2005,26(5):693-69813.徐卫亚,邢万波,魏文白等.堤防失事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3):47-5514.徐卫亚,刘世君.岩石力学参数反分析的变分伴随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203-20615.S.Q.Yang,Y.Z.Jiang,W.Y.Xu,X.Q.Che.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nstrengthandfailurebehaviorofpre-crackedmarbleunderconventionaltriaxialcompress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lidsandStructures2008(45):4796-481916.金海元,徐卫亚,孟永东,张金龙,何涛.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综合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0):2058-206317.郑文棠,徐卫亚,张治亮,曾涛,吴关叶,徐建强.复杂楔形体组合下的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5):115-11918.宁宇,徐卫亚,郑文棠,石安池,吴关叶.白鹤滩水电站拱坝及坝肩加固效果分析及整体安全度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9):1890-189819.梁桂兰,徐卫亚,谈小龙,刘大文,蔡德文.岩石高边坡安全监测数据的小波变换去噪处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9):1837-184420.石崇,徐卫亚,周家文,张金龙.节理面非线性变形对SV波透反射性能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S1):2661-266821.周家文,徐卫亚,邓俊晔,刘兴宁.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水利学报,2008,39(9):1065-107322.宁宇,徐卫亚,郑文棠,孟国涛,石安池,吴关叶.柱状节理岩体随机模拟及其表征单元体尺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6):1202-120823.张贵科,徐卫亚.裂隙网络模拟与REV尺度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6):1675-168024.梁桂兰,徐卫亚,何育智,赵志峰,谈小龙.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J].岩土力学,2008,29(3):849-85325.蒋中明,徐卫亚,张新敏,冯树荣.弹性介质边坡模糊有限元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5):1169-117326.梁桂兰,徐卫亚,何育智,赵延喜.PSO-RBFNN模型及其在岩土工程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8,29(2):995-100027.洪海春,徐卫亚.全长粘结式预应力锚索锈胀开裂时服务年限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4):949-95328.任强,徐卫亚.基于均匀化方法的节理岩体等效弹性性能预测[J].工程力学,2008,25(4):75-7929.郑文棠,徐卫亚,童富果,石安池.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构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8).1633-164430.周家文,徐卫亚,石崇.基于3DEC的节理岩体边坡地震影响下的楔体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1).3402-340931.赵志峰,徐卫亚.基于突变理论的边坡安全稳定性综合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1).2707-271232.Wang,H.B.,Sassa,KandXu,W.Y.Analysisonaspatialdistributionoflandslidestriggeredbythe2004ChuetsuearthquakeofNiigata-ken,Japan[J]NaturalHazards,2007,41:43-6033.Wang,H.B.,Sassa,KandXu,W.Y.Assessmentoflandslidesusceptibilitybasedonaerialphotographs,statisticalanalysisandGIStechnique:AcasestudyinsouthernJapan.[J].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Geosciencey,2007,13:183-19234.H.B.Wang,W.Y.XU.R.C.XU.Q.H.JIANG.J.H.LIU.Hazardassessmentby3Dstabilityanalysisoflandslidesetoreservoirimpounding.[J].Landslide(2007)4:381-38835.赵志峰,徐卫亚.基于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98-40336.邓俊晔,徐卫亚,.无单元法布点优化的一种新方法[J].岩土力学,2007,(9).1841-184737.TaoJiang,WeiyaXu,J.F.Shao,ShengqiYang.MicromechanicalCouplingModelBetweenStress-BasedAnisotropicDamageandPermeabilityinBrittleRocks.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37-4338.ZhifengZhao,WeiyaXu,QiangRen.CoupledHydraulic-MechanicalStabilityAnalysisofUnsaturatedSolSlopeUnderRainfallInfiltration.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520-52539.FuguoTong,WeiyaXuandShengqiYang.HMcoupling3DFEManalysisoftheDongqingdam.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540-54540.FuguoTong,WeiyaXu&YuNing.HMcouplinganalysisofGushubaolandslide.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583-58741.WentangZheng,WeiyaXu,ShengqiYang.Water-reserviorcouplingstabilityanalysisofJinghongconcretegravitydam.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571-57642.GuotaoMeng,WeiyaXu,ShengqiYang&YuNing.Genesismechanismanalysisandcoupledhydraulic-mechanicalsimulationoflandsubsidence.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2007,609-61343.褚卫江,徐卫亚.分形介质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S1).2641-264744.周家文,徐卫亚,童富果,褚卫江,刘兴宁.糯扎渡水电站-#2导流洞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7,(10).1527-153545.石崇,徐卫亚,周家文.二维波穿过非线性节理面的透射性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8).1645-165246.褚卫江,徐卫亚,苏静波.变形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力学,2007,(9)47.梁桂兰,徐卫亚,韦杰,张明鸣.位移反分析的APSO-WNN模型研究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6).1251-125748.周家文,徐卫亚,石崇.基于破坏准则的岩石压剪断裂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6).1194-120149.杨圣奇,徐卫亚,杨松林.龙滩水电站泥板岩剪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7,(5).895-90250.谢守益,徐卫亚,贾赟,邵建富.饱和多孔白垩岩的孔隙力学性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4).804-81051.孟国涛,徐卫亚,郑文棠,石安池.岩质高边坡开挖变形的三维离散单元法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93-39752.宗全兵,徐卫亚.非均质地层中压力集中型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4):414-41953.石崇,徐卫亚,周家文.小波包分析在节理岩体动力计算中的应用研究.2007,振动与冲击.26(11):1-454.赵志峰,徐卫亚.基于盲数理论的边坡安全稳定分析研究.岩土力学,2007,28(11):2401-240455.梁桂兰,徐卫亚.模糊马尔科夫链状模型在斜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4).64-6756.王环玲,徐卫亚,杨圣奇.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10),1703-170857.杨圣奇,徐卫亚,谢守益,邵建富.饱和状态下硬岩三轴流变变形与破裂机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8).962-96958.周家文,徐卫亚,杨圣奇.改进的广义Bingham岩石蠕变模型[J].水利学报,2006,(7).827-83759.石安池,徐卫亚,张贵科.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06,(5).723-72960.石安池,徐卫亚,周家文,张明鸣,张贵科.边坡弹性模量反分析的模拟退火BP网络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9-7361.J.JZhou,J.FShao,W.YXu.Coupledmodelingofdamagegrowthandpermeabilityvariationinbrittlerocks[J].Mechanics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662.杨圣奇,徐卫亚,谢守益等.饱和状态下硬岩三轴流变变形与破裂机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28(8):962-96963.XUWei-ya,YANGSheng-qi,SHAOJian-fu,etal.Experimentalandmodelinginvestigationonshearcreepbehaviorofjointrock.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Eurock2005.Brno,2005.5.697-70464.江涛,徐卫亚,陈宏等.受断层切割影响的拱坝坝肩岩体三维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加固措施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Supp2):5840-584465.王环玲,徐卫亚.高烈度区水电工程岩石高边坡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Supp2):5890-589566.Wang,H.B.,Xu,W.Y.,Xu,R.C.Stabilityevaluationusing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basedonthemechanismanalysis:acasestudyinShuibuyadamregion[J].EngineeringGeology,200667.WangH.B.,LiuG.J.,XuW.Y.,WangG.H..GIS-basedlandslidehazardassessment:Anoverview.ProgressinPhysicalGeography,200668.蒋中明,徐卫亚,张新敏.弹性介质模糊有限元控制方程的快速解法[J].工程力学,2006,23(7):25-3069.喻和平,徐卫亚.用区间有限元计算边坡荷载组合效应[J].岩土力学,2006,27(6):899-90270.张贵金,徐卫亚.岩溶坝区溶蚀岩体的渗透性变异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9):1527-153371.张贵金,徐卫亚.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综述[J].岩土力学,2005,26(9):1508-151672.巫德斌,徐卫亚.岩石边坡力学参数取值的GSMR法[J].岩土力学,2005,26(9):1421-142673.王环玲,徐卫亚,余宏明.岩溶地区岩体裂隙网洛渗流分析[J].岩土力学,2005,26(7):1080-108474.张贵科,徐卫亚.重力坝纵缝非连续接触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5,36(8):982-98775.张贵金,徐卫亚.考虑渗流和应力相互作用下高坝坝基参数的相关性[J].水利学报,2005,36(8):961-96576.冯玉勇,徐卫亚,王思敬等.南阳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填筑适宜性[J].岩土力学,2005,26(10):1645-1651出版专著近年出版的著作1.XU.W.Y(徐卫亚),YANG,S.,TAN,X.AdvancesonCoupled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ProcessesinGeo-systemsandEngineering,SciencePress:Beijing,20072.徐卫亚,杨松林.断续结构岩体流变力学分析.见王思敬主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世纪成就>>第12章,262-277.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3.徐卫亚,边坡及滑坡环境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4.徐卫亚,边坡分析数值方法新进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岩石高边坡的变形与稳定》第六章,189-20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5.徐卫亚,刘德富,清江水布垭库首及坝址若干重大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6.徐卫亚,许兵,张年学,李兴唐,长江三峡工程工程地质力学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1998·获奖情况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996年确认为电力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科研类)1996年获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1.大型水电工程岩石高边坡工程安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2010年度大禹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重大水电工程岩石高边坡安全监控分析理论及其应用,2010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渠道边坡优化技术,2010年度山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复杂高陡边坡稳定控制技术,2010年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5.糯扎渡水电站导截流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大跨度浅埋深隧洞洞口平顶开挖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2008年度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宁杭高速公路岩石高边坡稳定和防护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及围岩稳定研究,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究生培养指导的博士后1.杨松林:不连续岩体弹粘性力学研究;2.郭海庆:岩质坝基渗流、流变及其耦合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3.汪华斌:区域降雨地震型滑坡灾害综合评价;4.冯玉勇:青藏铁路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观测试验研究;5.杨圣奇:复杂状态下岩石流变损伤断裂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吴中如院士联合指导);6.郑惠峰: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分析与加固处理研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院博士后,协助吴关叶教授指导);7.邢万波: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坝岩石高边坡反馈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院博士后,协助周钟教授指导);8.侯哲生:与王思敬院士联合指导。指导的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刘世君:岩土力学反问题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2.江涛:基于细观力学的脆性岩石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3.褚卫江:低孔隙度岩石细观本构模型及损伤-渗流耦合研究;4.张贵科: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力学参数与屈服准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5.孟国涛: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分析及其工程应用;6.王小平:岩土材料应变局部化问题非局部化方法研究及应用;7.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8.杨圣奇: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9.谢守益:多孔岩石力学性质实验研究和模拟;10.宋晓晨:裂隙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非连续介质数值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11.巫德斌:层状岩体边坡工程力学参数研究;12.王环玲:高坝泄洪雾雨作用下饱和非饱和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13.喻和平: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14.赵志峰: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岩石高边坡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15.洪海春:边坡岩体锚固性能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与蔡耀军教授、刘志明教授联合指导,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石安池:岩石高边坡工程反馈设计实践与方法研究;17.朱晟:沥青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研究与三峡茅坪溪土石坝安全分析;(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阿里木:坝基老化岩-水-化学作用数值模拟研究;19.邢万波:堤防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研究;20.连传杰:深埋巷道预应力让压锚杆支护技术及应用研究;21.蒋中明:重大工程岩石力学模糊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22.张贵金:岩溶地区重大水电工程防渗帷幕的风险研究;23.周先齐:大型地下洞室围岩流变力学特性与长期稳定性研究(与钮新祥教授联合指导);24.蒋昱州:高拱坝拱肩槽岩石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长期稳定性分析;25.任强:高边坡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研究及其工程应用;26.石崇:含弱面岩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工程应用;27.梁桂兰:岩石高边坡安全监控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28.谈小龙:基于安全监测的岩石高边坡变形预测和可拓评价研究--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为例;29.宗全兵: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及框架地梁复合加固理论研究30.王义峰:西南高坝典型岩体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与王思敬院士联合指导);31.郑文堂:不规则柱状节理岩石力学及在高边坡坝基岩石工程中的应用;32.宁宇: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等效强度与屈服准则研究;33.赵海滨:层状岩体力学参数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与王思敬院士联合指导);34.李金凤:高面板堆石坝堆石体力学参数反演及变形控制研究(与杨启贵教授联合指导);35.高德军: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锚固段力学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36.周家文:大型地下洞室脆性围岩断裂损伤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7.金海元:高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及应用--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联系方式办公室:岩土楼303电话:025-83787379,83787028手机:13951016278邮箱:wyxu@hhu.e.cn  更多

  • 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上国家线人数录取人数004文学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