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河海大学

  • 建校时间:1915年
  • 招生简章:共3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徐卫亚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徐卫亚简介1962年生于江苏张家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现任河海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19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洪宝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洪宝宁,1960年生,江苏南京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中国河海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施建勇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施建勇,男,1965年1月生,汉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1年同济大学地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199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软基加固及基础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主讲课程土力学(本科生),高等土力学(部分,硕士),土工数值分析(部分,硕士)·学术兼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地基基础专委会副主任,国际土协会员(CHN050091),TC-17委员。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主要成果研究课题95-9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土的一种双屈服面粘弹塑性损伤模型96年主持池州电厂灰坝地基处理试验研究96-97年主持淮阴广场人防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研究96-97年参加淮阴广场人防工程支护结构施工监测97年参加南京绕城公路二期工程板桥段地基处理研究97年参加南京坚强皮革厂基础工程设计研究97年主持长江二桥路基吹填试验研究97-98年参加国投大厦深基坑监测研究99年主持雍六公路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99年主持江西省湖口双钟圩防洪堤地基加固研究2000-2001年主持南京地铁三山车站施工监测研究2000-2001年主持深圳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试验研究2000-2004年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2007-2009主持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基金。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施建勇,孙钧,研究土工织物加固机理的一种新方法.同济大学学报,1992,20(4):387-393.J.Y.ShiandJ.Sun.Studyonreinforcingmechanismofwovengeotextilefromthreemethods.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arthReinforcementPractice.Fukuoka,Kyushu,Japan,11-13November,1992PP299-303.施建勇.土工织物加筋砂性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全国首届岩土工程博士学术研讨会.1990.6.上海.PP185-189.施建勇、俞仲泉.土工织物性能测试.第三届全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1992.仪征.施建勇、俞仲泉.土工织物加固海堤的有限元分析.同上.施建勇.弹性薄膜理论及其应用.河海大学学报,21(1),1993,PP98-101.施建勇.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固结问题及其解.河海大学学报,22(1),1994,PP95-98.施建勇等.某专用公路现场试验分析.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1994.10.西安.PP464-469.施建勇、赵维炳.钢桩负摩擦分析.岩土工程学,17(2),1995.PP53-59.赵维炳、施建勇等.砂井地基预压加固的粘弹塑性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3(6),1195,pp34-38.施建勇、赵维炳、曾三平.土工织物加固加筋研究现状.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5(4),1995PP8-11施建勇等.高等级公路工后沉降的粘弹塑性分析.第二届全国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5.9.大连.施建勇、孙钧等.土工织物加筋机理的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4(4),1996,pp30-35.施建勇、赵维炳等.考虑砂井施工初始损伤路基沉降的粘弹塑性分析研究.岩土工程师,8(3),1996,pp13-16.施建勇、梁素兰.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土力学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河海大学高等教育学报,1996年第3期(总第53),pp17-18.Shi,J.Y.andZhao,W.B.Settlementanalysisofembankmentconsidereddamageofsoftclay.ProceedingsofDeformationandprogressivefailureingeomechanics,IS-NAGOYA’1997,433-436.施建勇等.路基沉降的粘弹塑性损上分析.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No.2,pp1-4.施建勇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的设计与研究概况.岩土工程青年专家学术论坛文集(武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pp273-278.施建勇等.固体废弃物填埋场边坡稳定分析.同上.279-290.赵维炳,施建勇等.卫生填埋中的沉降计算及参数确定方法.同上.291-303.施建勇等.土体变形规律研究。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1:24-26.施建勇等.海相沉积粘土的变形和压缩特性试验研究。第八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0月,南京:169-172.施建勇等.雍六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地基基础年会论文集.1999年10月,苏州.pp350-357.施建勇等.深前趾挡墙承载力公式的推导.河海大学学报.1999年,No.6.ShiJ.Y.etal,Thesettlementanalysisofanexpresswayconsideringvisco-elasto-plasticcharacteristics.ChinaOceanEngineering.2000,14(3),349-360.(SCI)施建勇等.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初步研究.2000年Vol.21,No.3岩土力学,209-212。陈文,施建勇等.软土中桩基静力贯入的空间分析(Ⅰ):土体侧向位移.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NO.3A,15-21.施建勇,陈文等.软土中桩基静力贯入的空间分析(Ⅱ):初始超孔压.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NO.3A,22-27.施建勇等.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及计算方法讨论.建筑技术,2000年增刊,129-131.施建勇等.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分析研究.第六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2000年11月1-3日,温州.615-618.Shi,Jianyongetal.Researchofconstitutivemodelinanisotropicandsmall-straincondition(ASM).Geotechn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1,No.8,83-90.施建勇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人工水平防渗衬垫特性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国际会议论文集,广州,2001年5月,415-421。施建勇等,沉桩挤土作用的有限元分析,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NO.1,109-114.施建勇等,隧道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半解析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2,NO.6,48-51.施建勇等,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研究,岩土力学,2002,NO.3,309-315.施建勇等,土工合成粘土衬垫的工程特性,第一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17-19,(水平报告),99-104。施建勇等,深厚粉细砂地基上的大型维护工程,海峡两岸岩土工程与地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4月22-24,上海,人民交通出版社,171-174。施建勇,城市卫生填埋工程有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环境岩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6月15-18,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特邀报告)42-47。施建勇、陈文、彭杰,沉桩挤土效应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3年,Vol.31,No.4,pp415--418。施建勇、彭功勋、刘荣,固体废弃物室内沉降试验问题初探,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Vol.6,No.3,pp75—78。施建勇、赵维炳、基坑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北京,pp887—890。施建勇,雷国辉,宋雄伟等,初始各向异性的边界面方程,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34(3),379-381。施建勇,问延煦,雷国辉等,固结试验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河海大学学报,2004年,32(2),213-215。施建勇等,预压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地基处理理论与实新进展,第八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10月,长沙,72-75。J.Y.Shi,etal,Compressionbehaviorofartificialmunicipalsolidwastefromsoilcolumntests,ProceedingsoftheFifteenthSoutheastAsianGeotechnicalConference,Bangkok,Thailand,22-26,November2004,631-634.施建勇,雷国辉,艾英钵,宋雄伟,土压力变化规律的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11):1700-1704。施建勇,雷国辉,艾英钵,关于真空预压沉降计算的研究,岩土力学,2006,27(3):1673-1677。施建勇,雷国辉,艾英钵等,考虑有机物降解的变形试验和计算方法研究,岩土力学,2006,27(10):365-368。施建勇,朱俊高,彭功勋,垃圾土变形特性及防渗膜受力的试验研究,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2),144-172。施建勇等,标准砂小应变特性的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7,28(4):717-722。施建勇等,考虑砂土地基预制桩侧向挤土影响的单桩承载力分析研究,岩土力学,2008,29(1):125-129。施建勇,冒俊,水泥垃圾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9,30(7):1951-1954,1966。施建勇,付磊,朱宁,水泥垃圾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9,30(8):2331-2336。Jian-YongSHI,Xue-DeQIAN,Jun-GaoZHU,Yu-PingLI.APPLICATIONOFSHEARSTRENGTHOFSOLIDWASTEANDMULTILAYERLINERINLANDFILLS[J].ProcofIntonGeoenvironmentalEng,ISGE2009:286-294出版专著赵维炳,施建勇:软土固结与流变,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2,南京;施建勇参编: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应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北京;施建勇等: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4,南京。孙钧,施建勇等:新型土工材料与工程整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1,北京;赵维炳,施建勇: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2000年10月,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钱学德,郭志平,施建勇,卢廷浩,现代卫生填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2001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施建勇,地基基础理论及应用,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南京。施建勇等,SoilMechanics,本科生双语教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7月,北京。·获奖情况1996年度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6年获河海大学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有功人员称号1997年度被授予“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1996-1997年度河海大学青年岗位标兵1998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南京市“十大青年科技之星”1999年度水利部优秀教师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奖励2007年“控制工后沉降地基处理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7/14)2008年“SMW工法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14)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委员会.·研究生培养在读硕士生12人,博士生6人。·联系方式办公室:岩土楼301-1电话:025-83787216,83787378手机:13805152963邮箱:soft-ground@hhu.e.cn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汪基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汪基伟,男,1962.4出生,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土结构专业(本科);198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建筑工程结构工程专业(硕士);1990年毕业于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中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中,男,1964.01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8到河海大学海工所工作,从事实验室仪器研制和开发,不规划生波机引进和开发;1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胜兴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胜兴,1963年生,江苏靖江人,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曾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担任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教育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余湘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余湘娟简介1984年河海大学农水系本科毕业,1991至1996年在职进修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在职博士。1984年8月至1990年3月河海大学农水系助教1990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阮怀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阮怀宁,男,1959年10月生,南京市人。1982年1月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1984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1991年6月在河海大学获博士,1999年10月至2001年6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珍德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珍德,男,河北省盐山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19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俊高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俊高,男,江苏兴化人,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