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河海大学

  • 建校时间:1915年
  • 招生简章:共32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徐卫亚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徐卫亚简介1962年生于江苏张家港,理学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现任河海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19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洪宝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洪宝宁,1960年生,江苏南京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中国河海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与交通学院学科科研办公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交通厅科学基金、“211”工程建设项目(“土体微细结构光学观测系统”、“微细结构试验多功能加载系统”)、工程技术咨询等4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专利6项,待批专利4项,先后指导和培养硕士生、博士生40余名。·研究方向1.微细结构试验及理论研究2.工程问题的反分析研究3.城市地下工程·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土力学》《地下建筑设计》硕士生课程:《城市地下工程》博士生课程:《现代岩土力学》(部分)·学术兼职江苏省力学学会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成果研究课题1.“粘性土压缩过程微细结构连续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279008)(2003.1-2005.12)(主持)2.“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特征与结构强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374047)(2004.1-2006.12)(主持)3.“岩土材料微细结构全自动三维跟踪采集分析系统开发”,国家“十五”期间河海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XK2.1.3)(主持)4.“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土工动静三轴试验机开发”,国家“十五”期间河海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XK2.1.3)(主持)5.“软基结构物施工监控研究”,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编号:2002-06)(主持)6.“江苏省高速公路合理降低路基填土高度综合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04Y006)(主持)7.“地场温度及土层变化对湿喷桩成桩质量影响研究”,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YKJ2004002)(主持)8.“广东省高液限土施工技术地方规定研究”,广东省交通厅基金(编号:200903005)(主持)9.“细观实验力学光学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主研.10.“光-电子方法测量高温下三维变形与形貌研究”,国家基金项目,主研.11.“实验细观力学研究”,江苏省基金项目,主研.12.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基处理技术咨询及工后沉降预测,1999.07.13.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基处理监控及稳定性分析,1999.06.1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高速公路软基机理和试验研究,1998.05.15.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高速公路软基试验段,1998.05.16.广东省新台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试验段,1999.08.17.广东新台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咨询和稳定性分析,2000.09.18.广东省金鸿公路软基处理科研和技术合作,1998.02.19.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服务,2000.08.20.堤坝在地基液化后土体稳定性分析,水利部重点科技基金项目,1998.03.21.绿色生态水渠边坡工程变形稳定系统反馈信息设计方法研究,1998.09.22.延长软基处理技术咨询服务补充协议,广东省交通厅基金,2002.12.23.佛山市和顺至北窖公路主干线工程软基监控技术开发研究,2006.03.24.佛山市北窖至乐从公路主干线工程软基危险断面现场监控,2006.03.25.佛山“一环”东、西、南、北线软基路段二次超载处理及卸载阶段地质勘探,2006.01.26.南京市玄武湖疏浚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2007.03.27.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不良土工程特性研究,2007.01.28.佛山市“一环”路面施工阶段软基动态监控系统开发,2008.05.29.惠莞高速公路(惠州段)特殊路段现场监测,2006.12.30.佛山“一环”软基路段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08.06.31.佛山“一环”城市快速路开放交通后软基路段质量评估,2009.01.32.广东省高液限土新施工技术开发研究,2009.10.33.惠莞高速公路惠州段隧道风机悬挂件承载力试验咨询,2009.12.发表论文[1]重构正交各向异性应力场和应变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01):63-66.[2]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数学模型及研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1-4.[3]夹杂物附近萌生疲劳裂纹过程的细观力学实验研究.江苏力学,1996,(11):72-80.[4]非线性动态应力应变场的数值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02):41-47.[5]正交各向异性应力应变场的重构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2(05):483-488.[6]夹杂物附近循环塑性应变场的细观力学实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04):126-130.[7]夹杂物附近萌生疲劳裂纹过程的实验观测与分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4):14-17.[8]一种土体固结变形的数值计算方法.岩土力学,1998,19(03):33-37.[9]三维形貌自动化测量的程序设计.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1):11-15.[10]利用重构原理计算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方法.岩土力学,1999,20(02):46-51.[11]利用图象序列测量土工模型位移场的数学模型.土木工程学报,1999,32(3):61-65.[12]弯曲疲劳裂纹萌生过程的细观实验与分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01):116-118.[13]Ⅰ型裂纹尖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02):28-31.[14]自动化测量三维形貌的程序设计.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0,(04):47-49.[15]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过程的数值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05):457-461.[16]真空预压加固软基的实用设计方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3):285-288.EI检索[17]高速公路软基段路床预抛高问题研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100-104.[18]高速公路各种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37-42.[19]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水运工程,2002,(04):9-12.[20]高速公路软基土体固结变形的数值计算方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87-91.[21]一个考虑土体流变的修正剑桥粘弹塑性模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44-47.[22]不良地质条件引起高速公路软基病害的分析与防治.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63-67.[23]塑料排水板在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中的作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68-71.[24]沉降动态预估方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湖南交通科技,2002,(03):10-11.[25]真空预压法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岩土力学,2002,(03):382-386.[26]高速公路软基加固施工中小滑坡的分析和处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04):61-63.[27]土体微细结构变化过程的试验研究方法.岩土力学,2003,(05):744-747.[28]数字图像相关计算中的识别函数构造.实验力学,2003,(01):80-85.[29]CFG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建筑技术,2003,(02):108-109.[30]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数值分析.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61-64.[31]CFG桩在高速公路滑塌路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04,(03):18-21.[32]一种土体微细结构连续变化过程的试验方法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4,(10):59-62.[33]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作用机理研究.岩土力学,2004,(10):1663-1666.[34]桥头过渡段软基处理对桥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交通科技,2004,(05):45-47.[35]考虑过渡区影响的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有限元数值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03):289-292.[36]粘性土压缩过程中的微细结构变化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S1):82-86.[37]三轴压缩条件下黏性土微细结构随荷载变化动态调整的定量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38(06):57-62.[38]三轴应力下黏性土微细结构试验.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06):47-50.[39]土层温度变化与湿喷桩荷载沉降关系的模型研究.勘察科学技术,2006,(06):10-13.[40]某黏性土压缩性与微细结构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工程勘察,2006,(11):22-24.[41]CFG桩复合地基加固高速公路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03):305-309.[42]从微细结构方面解释某黏性土压缩特性的差异.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01):31-33.[43]三轴压缩条件下黏性土微细结构变化的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6,27(增刊1):505-510.[44]单轴压缩条件下水泥土细观结构的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6,27(增刊1):529-533.[45]图像分析法在岩土结构中的应用.岩土力学,2006,27(增刊1):598-602.[46]一种自动跟踪土微观变形的试验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增刊):126-129.[47]路基水泥稳定碎石的压缩特性试验与分析.低温建筑技术,2007,(1):9-11.[48]地基土层与含水率变化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1):107-111.[49]单轴应力下水泥土细观结构的演化特性.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59-62.[50]三轴应力下黏性土的微结构及其演化规律.中国铁道科学,2007,28(3):6-11.[51]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及其最优组合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运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2):192-196.[52]温度变化对水泥土强度特性和破坏性状的影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3):339-343.[53]土层变化对湿喷桩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工程勘察,2007,(8):1-3.[54]交通荷载下低路堤高速公路路面路基振动测试与分析.公路工程,2007,32(4):113-117.[55]单轴压缩条件下红砂岩微细结构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4):64-68.[56]交通荷载下路面振动响应信号的时频特征分析.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29(4):105-109.[57]考虑含水率影响的红砂岩损伤统计模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5):609-613.[58]从微结构分析温度对水泥土强度形成的影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5):628-634.[59]红砂岩强度特性的微结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8(10):2141-2147.[60]湿喷桩强度的含水率及土层影响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58-62.[61]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2):10-14.[62]Cl1-和SO42-对生态土侵蚀作用的试验研究.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24(4):368-372.[63]湛江海湾大桥桩基成孔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公路工程,2008,33(1):118-121.[64]水泥砂浆固化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8,30(4):605-610.[65]软基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治方法.华东公路,2008,(2):38-41.[66]旧路加宽段处理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公路工程,2008,33(2):146-149.[67]交通荷载下低路堤路基的动力响应.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264-268.[68]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稳定性实例分析.中外公路,2008,28(4):31-33.[69]岩土微结构试验研究综述.土工基础,200822(4):49-52.[70]Teststudyofhighliquidlimitclaymodifiedbyquicklimeusedassub-gradematerial.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8,15(s2):126−130.[71]新的锚固体抗拔力测试系统及应用.岩土力学.2008,29(S1):385-388.[72]含水率对煤系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岩土力学.2009,30(8):2291-2293.[73]道路工程风险决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岩土力学.2009,37(7):21-25.[74]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岩土力学.2009,30(5):1317-1322.[75]广东云浮砾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36(1):86-89.[76]基于ANSYS对基坑不同支护结构的计算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1):152-156.[77]岩土材料微结构图像预处理方法.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1):91-95.[78]由路面振动响应反分析识别交通荷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3(3):600-603.[79]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路基的质量改善措施优选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2):223-226.[80]降雨作用下煤系土路堑边坡稳定分析.岩土力学.2009,30(4):1035-1040.[81]基于灰色理论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监测数据插补研究.中外公路.2010,30(1):51-56.出版专著1.洪宝宁,刘鑫.土体微细结构理论与试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04.2.陈冠雄,黄国宣,洪宝宁.广东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用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6.授权专利1.发明专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施工方法,(第一完成人),2003,专利批准号:03112852.12.发明专利:塑料排水板测深方法,(第五完成人),2005,专利批准号:200410065396.43.实用新型专利:岩土力学微观结构光学测试系统,(第一完成人),2003,专利批准号:02219334.04.实用新型专利:地下温度场测试装置,(第二完成人),2006,专利批准号:200520071617.95.实用新型专利:塑料排水板测深仪,(第五完成人),2006,专利批准号:200420109312.86.实用新型专利:模型湿喷桩自动成桩机,(第二完成人),2007,专利批准号:200520071618.3·获奖情况1.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及高速公路深厚软基中应用研究,2003年中国公路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深厚软基处理中应用,2003年河海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生培养已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31名正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8名·联系方式办公室:科学馆516,岩土楼302,电话:025-83787176手机:13338625226,邮箱:hongbaoning24@sohu.com.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施建勇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施建勇,男,1965年1月生,汉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5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河海大学农水系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汪基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汪基伟,男,1962.4出生,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土结构专业(本科);1986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建筑工程结构工程专业(硕士);1990年毕业于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中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中,男,1964.01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8到河海大学海工所工作,从事实验室仪器研制和开发,不规划生波机引进和开发;1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吴胜兴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吴胜兴,1963年生,江苏靖江人,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曾任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担任民盟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教育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余湘娟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余湘娟简介1984年河海大学农水系本科毕业,1991至1996年在职进修硕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在职博士。1984年8月至1990年3月河海大学农水系助教1990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阮怀宁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阮怀宁,男,1959年10月生,南京市人。1982年1月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学士,1984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1991年6月在河海大学获博士,1999年10月至2001年6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珍德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珍德,男,河北省盐山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19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导师介绍:朱俊高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大学

    简介朱俊高,男,江苏兴化人,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工测试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