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复旦大学博士人类生物学专业目录

  • 建校时间:1905年
  • 招生简章:共38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上海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招生专业

人类生物学 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临床口腔医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网络空间安全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 护理学 临床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生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医学系统生物学 医学系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微生物学 大气科学 化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学生物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 数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基础数学 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基础数学 世界史 考古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心理学 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 政治学理论 法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 统计学 金融学 应用经济学 政治哲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外国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 (070)(生命科学学院(114))
  • ①1101英语②2200专业基础③3300专业课
  • 全日制
  • (0710Z2)人类生物学(3)
  • (05)语言人类学(待定)
  • 博士生指导小组(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70)(生命科学学院(114))
  • ①1101英语②2200专业基础③3300专业课
  • 全日制
  • (0710Z2)人类生物学(3)
  • (04)历史人类学(待定)
  • 博士生指导小组(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70)(生命科学学院(114))
  • ①1101英语②2200专业基础③3300专业课
  • 全日制
  • (0710Z2)人类生物学(3)
  • (03)考古与体质人类学(待定)
  • 博士生指导小组(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70)(生命科学学院(114))
  • ①1101英语②2200专业基础③3300专业课
  • 全日制
  • (0710Z2)人类生物学(3)
  • (02)进化人类学(待定)
  • 博士生指导小组(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70)(生命科学学院(114))
  • ①1101英语②2200专业基础③3300专业课
  • 全日制
  • (0710Z2)人类生物学(3)
  • (01)分子人类学(待定)
  • 博士生指导小组(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申请香港生物学博士需要准备什么?
    每所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建议去各个学校的招生页面获取详细信息。以香专港大学为例简单说属一下:学位:正规大学学位或相应等级研究机构的学位英语:TOEFL 550/机考80,或者IELTS 6,或者GCE高于C,……展开
    每所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建议去各个学校的招生页面获取详细信息。以香专港大学为例简单说属一下:学位:正规大学学位或相应等级研究机构的学位英语:TOEFL 550/机考80,或者IELTS 6,或者GCE高于C,或者IGCSE高于C,或者CPE高于C以下文档:Certificates and complete transcripts of undergraate and postgraate studies, Statement of research interest or research proposal , Two academic referee's reports , Official score report of one of the following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就是我上面说的那几种之一)参考资料:http://www.hku.hk/gradsch/web/apply/guide1112/5.html收起
  • 你好!请问在新西兰生物医学博士好就业吗
    生物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3337623434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展开
    生物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3337623434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生物医学家研究领域广阔,癌症、糖尿病、毒物学研究、输血、贫血症、髓膜炎、肝炎、艾滋病,这些都是他们探究的医学领域。此外,在病毒及病症确认、监测药物治疗及其他诊治方案的效果方面,生物医学家也起着关键作用。  就业方向:  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推荐院校  1、奥克兰大学  奥克兰大学始创于1883年,是新西兰规模最大、科系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新西兰排名第一的大学。奥克兰大学是国际教学中心和学术精英聚集之地。奥克兰大学的生物医学专业世界排名33位。  专业名称:Th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Honour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学制:4年  英语要求: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  开学日期:2月  专业名称:Bachelor of Science in Biomedical Science  学制:3年  英语要求:雅思6.5分,单项不低于6.0分       开学日期:2月  2、奥塔哥大学  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位于新西兰南岛奥塔哥省首府达尼丁市的奥塔哥大学成立于1869年,是新西兰最早成立的大学,多年来,学校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许多方面已达到卓越的水准。奥塔哥大学有全新西兰第一所医学院,并且是南岛的医学研究中心,奥塔哥大学也有全新西兰唯一的牙医学校,其国际排名更是在前十名内,且为大洋洲第一名。此外,本校也是南岛唯一有药学、理疗、医学实验等科系的学校。  专业名称:Bachelor of Biomedical Sciences  学制:3年  英语要求:雅思6.0分,单项不低于6.0分  开学日期:2月收起
  • 20世纪生物学 成就
    20世纪生物学最大的成就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沃森3234326364、克里克沃森 Watson, James Dewey 美国生物学家 克里克 Crick, Francis Harry Compton 英国生物物理学家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展开
    20世纪生物学最大的成就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沃森3234326364、克里克沃森 Watson, James Dewey 美国生物学家 克里克 Crick, Francis Harry Compton 英国生物物理学家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结构潜心研究了3年,意识到DNA是一种螺旋结构。女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1951年底拍到了一张十分清晰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5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发表了关于DNA三链模型的研究报告,这种模型被称为α螺旋。沃森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讨论了鲍林的模型。威尔金斯出示了富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D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极力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马上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从1953年2月22日起开始奋战,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3月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美丽无比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 沃森、克里克的这个模型正确地反映出DNA的分子结构。此后,遗传学的历史和生物学的历史都从细胞阶段进入了分子阶段。 由于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在DNA分子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他们分享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詹姆斯·沃森 沃森(出生于1928年)美国生物学家. 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在DNA被确认为遗传物质之后,生物学家们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难题:DNA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担当遗传的重任?它必须能够携带遗传信息,能够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能够让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以控制细胞活动,并且能够突变并保留突变。这4点,缺一不可,如何建构一个DNA分子模型解释这一切? 当时主要有三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在研究DNA分子模型。第一个实验室是伦敦国王学院的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实验室,他们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当X射线照射到生物大分子的晶体时,晶格中的原子或分子会使射线发生偏转,根据得到的衍射图像,可以推测分子大致的结构和形状。第二个实验室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大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实验室。在此之前,鲍林已发现了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第三个则是个非正式的研究小组,事实上他们可说是不务正业。23岁的年轻的遗传学家沃森于1951年从美国到剑桥大学做博士后时,虽然其真实意图是要研究DNA分子结构,挂着的课题项目却是研究烟草花叶病毒。比他年长12岁的克里克当时正在做博士论文,论文题目是“多肽和蛋白质:X射线研究”。沃森说服与他分享同一个办公室的克里克一起研究DNA分子模型,他需要克里克在X射线晶体衍射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从1951年10月开始拼凑模型,几经尝试,终于在1953年3月获得了正确的模型。关于这三个实验室如何明争暗斗,互相竞争,由于沃森一本风靡全球的自传《双螺旋》而广为人知。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沃森和克里克既不像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那样拥有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又不像鲍林那样有建构分子模型的丰富经验(他们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建构分子模型),却能在这场竞赛中获胜? 这些人中,除了沃森,都不是遗传学家,而是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威尔金斯虽然在1950年最早研究DNA的晶体结构,当时却对DNA究竟在细胞中干什么一无所知,在1951年才觉得DNA可能参与了核蛋白所控制的遗传。弗兰克林也不了解DNA在生物细胞中的重要性。鲍林研究DNA分子,则纯属偶然。他在1951年11月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看到一篇核酸结构的论文,觉得荒唐可笑,为了反驳这篇论文,才着手建立DNA分子模型。他是把DNA分子当作化合物,而不是遗传物质来研究的。这两个研究小组完全根据晶体衍射图建构模型,鲍林甚至根据的是30年代拍摄的模糊不清的衍射照片。不理解DNA的生物学功能,单纯根据晶体衍射图,有太多的可能性供选择,是很难得出正确的模型的。 沃森在1951年到剑桥之前,曾经做过用同位素标记追踪噬菌体DNA的实验,坚信DNA就是遗传物质。据他的回忆,他到剑桥后发现克里克也是“知道DNA比蛋白质更为重要的人”。但是按克里克本人的说法,他当时对DNA所知不多,并未觉得它在遗传上比蛋白质更重要,只是认为DNA作为与核蛋白结合的物质,值得研究。对一名研究生来说,确定一种未知分子的结构,就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课题。在确信了DNA是遗传物质之后,还必须理解遗传物质需要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发挥基因的功能。像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沃森后来也强调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对他的重要影响,他甚至说他在芝加哥大学时读了这本书之后,就立志要破解基因的奥秘。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很难明白,为什么沃森向印第安那大学申请研究生时,申请的是鸟类学。由于印第安那大学动物系没有鸟类学专业,在系主任的建议下,沃森才转而从事遗传学研究。当时大遗传学家赫尔曼·缪勒(Hermann Muller)恰好正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授,沃森不仅上过缪勒关于“突变和基因”的课(分数得A),而且考虑过要当他的研究生。但觉得缪勒研究的果蝇在遗传学上已过了辉煌时期,才改拜研究噬菌体遗传的萨尔瓦多·卢里亚(Salvador Luria)为师。但是,缪勒关于遗传物质必须具有自催化、异催化和突变三重性的观念,想必对沃森有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沃森和克里克坚信DNA是遗传物质,并且理解遗传物质应该有什么样的特性,才能根据如此少的数据,做出如此重大的发现。 他们根据的数据仅有三条:第一条是当时已广为人知的,即DNA由6种小分子组成: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碱基(A、G、T、C),由这些小分子组成了4种核苷酸,这4种核苷酸组成了DNA.第二条证据是最新的,弗兰克林得到的衍射照片表明,DNA是由两条长链组成的双螺旋,宽度为20埃。第三条证据是最为关键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埃尔文·查戈夫(Erwin Chargaff)测定DNA的分子组成,发现DNA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等量的,虽然在不同物种中4种碱基的含量不同,但是A和T的含量总是相等,G和C的含量也相等。 查加夫早在1950年就已发布了这个重要结果,但奇怪的是,研究DNA分子结构的这三个实验室都将它忽略了。甚至在查加夫1951年春天亲访剑桥,与沃森和克里克见面后,沃森和克里克对他的结果也不加重视。在沃森和克里克终于意识到查加夫比值的重要性,并请剑桥的青年数学家约翰·格里菲斯(John Griffith)计算出A吸引T,G吸引C,A+T的宽度与G+C的宽度相等之后,很快就拼凑出了DNA分子的正确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一、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Matthew Meselson)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Stahl)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二、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三、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可以通过复制而得到保留。 但是遗传物质的第四个特征,即遗传信息怎样得到表达以控制细胞活动呢?这个模型无法解释,沃森和克里克当时也公开承认他们不知道DNA如何能“对细胞有高度特殊的作用”。不过,这时,基因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种观点已成为一个共识。那么基因又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呢?有没有可能以DNA为模板,直接在DNA上面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有人如此假设,认为DNA结构中,在不同的碱基对之间形成形状不同的“窟窿”,不同的氨基酸插在这些窟窿中,就能连成特定序列的蛋白质。但是这个假说,面临着一大难题:染色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由大分子无法通过的核膜隔离开,如果由DNA直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无法跑到细胞质。另一类核酸RNA倒是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和DNA的成分很相似,只有两点不同,它有核糖而没有脱氧核糖,有尿嘧啶(U)而没有胸腺嘧啶(T)。早在1952年,在提出DNA双螺旋模型之前,沃森就已设想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由DNA传到RNA,再由RNA传到蛋白质。在1953~1954年间,沃森进一步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基因表达时,DNA从细胞核转移到了细胞质,其脱氧核糖转变成核糖,变成了双链RNA,然后再以碱基对之间的窟窿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这个过于离奇的设想在提交发表之前被克里克否决了。克里克指出,DNA和RNA本身都不可能直接充当连接氨基酸的模板。遗传信息仅仅体现在DNA的碱基序列上,还需要一种连接物将碱基序列和氨基酸连接起来。这个“连接物假说”,很快就被实验证实了。 1958年,克里克提出了两个学说,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基础。第一个学说是“序列假说”,它认为一段核酸的特殊性完全由它的碱基序列所决定,碱基序列编码一个特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第二个学说是“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只能从核酸传递给核酸,或核酸传递给蛋白质,而不能从蛋白质传递给蛋白质,或从蛋白质传回核酸。沃森后来把中心法则更明确地表示为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到RNA,再由RNA传到蛋白质,以致在1970年发现了病毒中存在由RNA合成DNA的反转录现象后,人们都说中心法则需要修正,要加一条遗传信息也能从RNA传到DNA.事实上,根据克里克原来的说法,中心法则并无修正的必要。 碱基序列是如何编码氨基酸的呢?克里克在这个破译这个遗传密码的问题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而碱基只有4种,显然,不可能由1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如果由2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只有16种(4的2次方)组合,也还不够。因此,至少由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共有64种组合,才能满足需要。1961年,克里克等人在噬菌体T4中用遗传学方法证明了蛋白质中1个氨基酸的顺序是由3个碱基编码的(称为1个密码子)。同一年,两位美国分子遗传学家马歇尔·尼伦伯格(Marshall Nirenberg)和约翰·马特哈伊(John Matthaei)破解了第一个密码子。到1966年,全部64个密码子(包括3个合成终止信号)被鉴定出来。作为所有生物来自同一个祖先的证据之一,密码子在所有生物中都是基本相同的。人类从此有了一张破解遗传奥秘的密码表。 DNA双螺旋模型(包括中心法则)的发现,是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生物学历史上惟一可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的最重大的发现,它与自然选择一起,统一了生物学的大概念,标志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这门综合了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信息学,主宰了生物学所有学科研究的新生学科的诞生,是许多人共同奋斗的结果,而克里克、威尔金斯、弗兰克林和沃森,特别是克里克,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英雄。 克里克 弗朗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16.6.8——2004.7.28) 生于英格兰中南部一个郡的首府北安普敦。小时酷爱物理学。1934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伦敦大学物理系,3年后大学毕业,随即攻读博士学位。然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业,他进入海军部门研究鱼雷,也没有什么成就。待战争结束,步入"而立之年"的克里克在事业上仍一事无成。1950年,也就是他34岁时考入剑桥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学位,想在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研究基本粒子。 这时,克里克读到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的一本书《生命是什么》,书中预言一个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即将开始,并指出生物问题最终要靠物理学和化学去说明,而且很可能从生物学研究中发现新的物理学定律。克里克深信自己的物理学知识有助于生物学的研究,但化学知识缺乏,于是开始发愤攻读有机化学、X射线衍射理论和技术,准备探索蛋白质结构问题。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什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予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经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且,克里克以其深邃的科学洞察力,不顾沃森的犹豫态度,坚持在他们合作的第一篇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使他们不仅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而且丛结构与功能的角度作出了解释。 1962年,46岁的克里克同沃森、威尔金斯一道荣获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后来,克里克又单独首次提出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即遗传密码的走向是:DNA→RNA→蛋白质。他在遗传密码的比例和翻译机制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贡献。1977年,克里克离开了剑桥,前往加州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研究院担任教授。 2004年7月28日深夜,弗朗西斯·克里克在与结肠癌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之后,在加州圣地亚哥的桑顿医院里逝世,享年88岁。被遗忘的英格兰玫瑰 很多人都知道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更进一步,有人还可能知道他们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因此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有多少人记得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以及她在这一历史性的发现中做出的贡献? 富兰克林1920年生于伦敦,15岁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但父亲并不支持她这样做。她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专业是物理化学。1945年,当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前往法国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她深受法国同事的喜爱,有人评价她“从来没有见到法语讲的这么好的外国人”。1951年,她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取得了一个职位。 在那时候,人们已经知道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是对于DNA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甚了解。就在这时,富兰克林加入了研究DNA结构的行列——在相当不友善的环境下。她负责起实验室的DNA项目时,有好几个月没有人干活。同事威尔金斯不喜欢她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但他在研究上却又离不开她。他把她看作搞技术的副手,她却认为自己与他地位同等,两人的私交恶劣到几乎不讲话。在那时的科学界,对女科学家的歧视处处存在,女性甚至不被准许在大学的高级休息室里用午餐。她们无形中被排除在科学家间的联系网络之外,而这种联系对了解新的研究动态、交换新理念、触发灵感极为重要。 富兰克林在法国学习的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中派上了用场。X射线是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医生通常用它来透视,而物理学家用它来分析晶体的结构。当X射线穿过晶体之后,会形成衍射图样——一种特定的明暗交替的图形。不同的晶体产生不同的衍射图样,仔细分析这种图形人们就能知道组成晶体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富兰克林精于此道,她成功的拍摄了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这张照片正是发现DNA结构的关键 此时,沃森和克里克也在剑桥大学进行DNA结构的研究,威尔金斯在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DNA的结构——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相互缠绕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氢键把它们连结在一起。他们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这是生物学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 当沃森等人的论文发表的时候,富兰克林已经离开了国王学院,威尔金斯似乎很庆幸这个不讨他喜欢的伙伴的离去。然而富兰克林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的拍摄了它的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未经她的许可使用了这张照片,但她不以为忤,反而为他们的发现感到高兴,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 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些伤感。当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富兰克林已经在4年前因为卵巢癌而去世。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此外,同一奖项至多只能由3个人分享,假如富兰克林活着,她会得奖吗?性别差异是否会成为公平竞争的障碍?后人为了这个永远不能有答案的问题进行过许多猜测与争论。 与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相比,富兰克林的早逝更加令人惋惜。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科学家,然而知道她和她的贡献的人寥寥无几。沃森在《双螺旋》(1968年出版)一书中甚至公开诋毁富兰克林的形象与功绩,歪曲她与威尔金斯之间的恩怨。许多关于双螺旋的书籍和文章根本不提及富兰克林,尽管克里克在很多年后承认“她离真相已经只有两步”。富兰克林始终相信人们对才能和专业水准的尊重会与性别无关,但她正是这倾斜的世界中女科学家命运的代表。如果她是男性则可能如何,这种假设固然没有意义,但性别的确一直是她在科研领域发挥才能的绊脚石,并使她的成就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收起
  • 中科院生物学博士李雷的粉丝们为什么关注他
    怎么说呢 其实学生物的就业前景基本上都差不多 清华的和普通版一本就业应该说差不权多的 区别在哪呢 清华的大多会读博然后出国 普通一本也有部分会读博 出国 但没清华那么多  大家都说学生……展开
    怎么说呢 其实学生物的就业前景基本上都差不多 清华的和普通版一本就业应该说差不权多的 区别在哪呢 清华的大多会读博然后出国 普通一本也有部分会读博 出国 但没清华那么多  大家都说学生物是不归路 的确如此 如果你真想在生物这条路上走下去  那就在中科院跟着导师做项目吧 到博士毕业 运气好呢 你可以去大学当讲师但一定不是重点大学 也可能留下了当研究员助理 或者出国继续深造 但你的英语得非常好  所以研究生出来基本干不了本职工作的 除非去中学当老师吧  如果你有别的技能那最好 这么说吧 如果你想靠生物赚大钱 基本不可能  你只要查一下 目前中国一线研究员的收入就知道啦 但是收入3000到5000应该是没问题的 反正中科院基本都是硕博连读的 如果你真的热爱生物 就加油吧!收起
  •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就业前景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专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属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生物科学专业研究对象由生物科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展开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专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属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生物科学专业研究对象由生物科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5界系统。他将细菌、蓝菌等原核生物划为原核生物界,将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划为原生生物界,将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按营养方式划分为营光合自养的植物界、营吸收异养的真菌界和营吞食异养的动物界。中国生物科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6界系统。这个系统由非细胞总界、原核总界和真核总界3个总界组成,代表生物进化的3个阶段。非细胞总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总界分为细菌界和蓝菌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它们代表真核生物进化的3条主要路线。收起
  • 生物学中哪一个专业最容易就业或者比较有前途
    除非你很喜欢生物学,否则不建议报生物学专业,虽然确实它会在未来很有前途,但中国版生物权产业不是很强,主要分布在有限的几个大城市,你要知道中国人很多的,每年也要毕业很多生物学毕业生。如果……展开
    除非你很喜欢生物学,否则不建议报生物学专业,虽然确实它会在未来很有前途,但中国版生物权产业不是很强,主要分布在有限的几个大城市,你要知道中国人很多的,每年也要毕业很多生物学毕业生。如果是考虑就业,建议你考虑一下生物工科方面,涉及分子技术,生化分离提取技术,细胞技术领域都较实用,不仅是理论科学实验所需,而且也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基础。你也可以到生物谷、生物通网站看看一些生物公司的招聘要求,自会有了解。如果你爱生物学研究,则可以报理论性的专业,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以后出国深造,研究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领域,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应该会不错。不过搞研究需要耐得住性子,善于思考问题。收起
  • 转专业申请国外博士(生物医学工程转电气或者电动汽车,本科背景自动化)
    可行,大部分学来校招自EE的博士要求都是本科,研究生读的是EE或其他工程类专业。很多好的学校还有其他的课程要求,比如说修过一年的物理实验课程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学校去他们官网上看要求……展开
    可行,大部分学来校招自EE的博士要求都是本科,研究生读的是EE或其他工程类专业。很多好的学校还有其他的课程要求,比如说修过一年的物理实验课程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学校去他们官网上看要求。还有就是好的博士项目成绩一定要过硬哦,还要有点实验室,实习经验之类的。论文发表也会加分。收起
  •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你的将来,3332636333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展开
    你的将来,3332636333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是associate professor,也就是终身教授,拿到铁饭碗了,不会失业,这辈子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小学校一般工资比较低,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成为tenure之前不容易。要上很多课,要应付一些难缠的小本科生的疑问甚至是无理纠缠,每天光是中国人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 J, 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funding带学生做科研写paper;极少数很变态的学校,tenure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累死。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feedback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如果你很ambitious,要去很好的学校,那肯定累,otherwise,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比较ambitious的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混混,会过的很爽的。过了6年,你的铁饭碗就到手了,以后不怎么作research也可以。tenure以后,每个第七年是sabbatical,也就是一年的假期,你可以不工作,工资照拿。助理教授(AP)工资根据专业和学校性质(公立私立,学校声誉)在6-9万之间的居多,正教授一般有个11-12万就到顶了。当然,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招你当顾问,或者你在全国各地给别人training上课,也可以另收钱。此外,sabbatical期间,如果可以在公司干一年活,等于是双份收入。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二》Instry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或者是自身背景不强,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所以很多博士生过于专了,少数人的理论研究在instry的人看来,甚至是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硕士生主要就是广泛的选课,有的人还作个thesis,短时间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或者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从需求来说,工业界最需要的是本科,其次是硕士,最后是博士。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technology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去google的,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我的几个朋友,同样的去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非常的match,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公司工资一般比较高,上不封顶。sorry, Oracle的CEO的工资好像是世界第一,也就是顶了。中国人挣到20多万一年的很少很少,大多数人到了15万就到头了,因为作不了manager或者其他管理层的职位。在公司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裁员的风险大,尤其是在拿到绿卡以前,选择稳定和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很重要。《三》科研机构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但是少数公司里,也有很牛的research lab,比如IBM TJ Watson,Microsoft, HP等等都有,他们雇佣一帮科研牛人专门做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ACM Turing Award(图灵奖)得主。这样的地方非常难进去。我也知道一些小学校毕业的,自身实力强也去了research lab,不过公司要差一些,比如去NEC或者三菱。其他理工科专业,有的也有类似的公司。有些这样的科研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自己独立经营,靠各种军方资助,民间捐款,NSF或者风险投资生存;Harvard也有DFCI这样的科研机构, 哈佛周围还有children’s hospital or Brigham and Woman’s hospital这些医院,里面有以作research为主的职位,我这里说的不是年薪最多4-5万美元的博士后post-doc or research associate,而是怎么地也是7-8万一年的职位,这样职位的名称比较杂乱,我就不细谈了。总的来说,拿着博士学位找个高薪工作,继续作博士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科研发paper,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很多专业都可以选择作post doc,生物类专业最典型,绝大多数phd毕业以后都要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做几年post doctor再说。《四》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accounting之类或者IT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有退休金,假期非常多,赶得上教授了,工作也很轻松很稳定。我的一个朋友,Public Health相关专业的,毕业之后去了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物管理局),这个也是美国的要害部门了,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雇主。FDA绝大多数职位原则上说是不招没有绿卡的人,但是这个朋友是牛校phd,背景很强,又善于交流,最终还是去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要求security clearance,军工性质的单位更是如此。要取得security clearance,你得是背景清白的美国公民。这条路子,大多数人行不通。《五》Summary很明显,EE/CS或者其他Engineering专业的博士们可以至少有上面第一和第二两种选择,行业越好,第二种机会就越多。公司职位多,需要的人多,这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数量众多的老师教学生,也就是第一种机会多。工程类专业的,去第三种地方,非常难。去第三类地方的,大多是跟医药沾边的专业比如生物,医学,生物统计,或者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专业的居多;如果你学政府部门可能需要的专业,也可以考虑第四种,尽管这种机会很少。如果是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比如数学,人类学,应用语言等等,第一类就是主要出路了。比如说读个比较文学之类的专业,如果找不到学校当老师,基本就得改行或者饿死了 J。不过这种专业的就业问题,不在于博士学位,而是整个专业都很差,包括本科和硕士。有的美国人读完文科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要去做小秘书或者去美国北京驻华使馆当签证官,看到未来的富有中产阶级,就给来个check为难一下出出气~~~收起
  • 读了博士PHD有什么出路
    你的将来,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3361306362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展开
    你的将来,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和一些外部因素。phd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3361306362上远小于四种)。此外,我说的是刚毕业的博士找工作的问题。《一》Professor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是associate professor,也就是终身教授,拿到铁饭碗了,不会失业,这辈子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小学校一般工资比较低,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成为tenure之前不容易。要上很多课,要应付一些难缠的小本科生的疑问甚至是无理纠缠,每天光是中国人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 J, 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funding带学生做科研写paper;极少数很变态的学校,tenure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累死。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feedback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如果你很ambitious,要去很好的学校,那肯定累,otherwise,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比较ambitious的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混混,会过的很爽的。过了6年,你的铁饭碗就到手了,以后不怎么作research也可以。tenure以后,每个第七年是sabbatical,也就是一年的假期,你可以不工作,工资照拿。助理教授(AP)工资根据专业和学校性质(公立私立,学校声誉)在6-9万之间的居多,正教授一般有个11-12万就到顶了。当然,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招你当顾问,或者你在全国各地给别人training上课,也可以另收钱。此外,sabbatical期间,如果可以在公司干一年活,等于是双份收入。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二》Instry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或者是自身背景不强,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所以很多博士生过于专了,少数人的理论研究在instry的人看来,甚至是屠龙之技,毫无用处。硕士生主要就是广泛的选课,有的人还作个thesis,短时间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或者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从需求来说,工业界最需要的是本科,其次是硕士,最后是博士。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technology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去google的,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我的几个朋友,同样的去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非常的match,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公司工资一般比较高,上不封顶。sorry, Oracle的CEO的工资好像是世界第一,也就是顶了。中国人挣到20多万一年的很少很少,大多数人到了15万就到头了,因为作不了manager或者其他管理层的职位。在公司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裁员的风险大,尤其是在拿到绿卡以前,选择稳定和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很重要。《三》科研机构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但是少数公司里,也有很牛的research lab,比如IBM TJ Watson,Microsoft, HP等等都有,他们雇佣一帮科研牛人专门做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ACM Turing Award(图灵奖)得主。这样的地方非常难进去。我也知道一些小学校毕业的,自身实力强也去了research lab,不过公司要差一些,比如去NEC或者三菱。其他理工科专业,有的也有类似的公司。有些这样的科研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自己独立经营,靠各种军方资助,民间捐款,NSF或者风险投资生存;Harvard也有DFCI这样的科研机构, 哈佛周围还有children’s hospital or Brigham and Woman’s hospital这些医院,里面有以作research为主的职位,我这里说的不是年薪最多4-5万美元的博士后post-doc or research associate,而是怎么地也是7-8万一年的职位,这样职位的名称比较杂乱,我就不细谈了。总的来说,拿着博士学位找个高薪工作,继续作博士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科研发paper,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很多专业都可以选择作post doc,生物类专业最典型,绝大多数phd毕业以后都要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做几年post doctor再说。《四》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accounting之类或者IT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有退休金,假期非常多,赶得上教授了,工作也很轻松很稳定。我的一个朋友,Public Health相关专业的,毕业之后去了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物管理局),这个也是美国的要害部门了,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雇主。FDA绝大多数职位原则上说是不招没有绿卡的人,但是这个朋友是牛校phd,背景很强,又善于交流,最终还是去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要求security clearance,军工性质的单位更是如此。要取得security clearance,你得是背景清白的美国公民。这条路子,大多数人行不通。《五》Summary很明显,EE/CS或者其他Engineering专业的博士们可以至少有上面第一和第二两种选择,行业越好,第二种机会就越多。公司职位多,需要的人多,这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数量众多的老师教学生,也就是第一种机会多。工程类专业的,去第三种地方,非常难。去第三类地方的,大多是跟医药沾边的专业比如生物,医学,生物统计,或者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专业的居多;如果你学政府部门可能需要的专业,也可以考虑第四种,尽管这种机会很少。如果是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比如数学,人类学,应用语言等等,第一类就是主要出路了。比如说读个比较文学之类的专业,如果找不到学校当老师,基本就得改行或者饿死了 J。不过这种专业的就业问题,不在于博士学位,而是整个专业都很差,包括本科和硕士。有的美国人读完文科博士找不到工作,只要去做小秘书或者去美国北京驻华使馆当签证官,看到未来的富有中产阶级,就给来个check为难一下出出气~~~收起
  • 本人今年国内985硕士毕业,生物学专业,托福考试88分,没有GRE成绩,有3篇SCI文章,能申请哪些国家的博士
    这有点难啊,没有GRE的话北美的博士基本不太可能申下来的。而且没有GRE不仅仅是个考专试问题,学校属看到你没GRE成绩就会问你为什么不考,如果你回答没有时间了,那对方会认为这个申请是缺乏长期准备……展开
    这有点难啊,没有GRE的话北美的博士基本不太可能申下来的。而且没有GRE不仅仅是个考专试问题,学校属看到你没GRE成绩就会问你为什么不考,如果你回答没有时间了,那对方会认为这个申请是缺乏长期准备的,是临时起意的,如果给对方留下这种印象就那很被动。其实很多学校是有春季学期甚至夏季招生的的,可以先等一等,把GRE考了,顺便收集信息,具体哪些学校有这些政策还是要看官网,这些事真的走不了捷径,别人推荐一般都不靠谱,还是要自己慢慢找,或者向中介咨询。出国这么大事,真不在晚个几个月,做好准备比匆忙出走要重要,所以我不建议这种情况下硬申,因为即便是申到了也很有可能白瞎你的资历,错过更好的大学。而且托福也可以刷一刷,一般GRE考完了托福也会觉得简单一些。全奖涉及到硕士期间做过的论文,课业成绩,个人陈述,实习等等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遇不可求。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