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推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在人们心中是个很神秘的学科。通常的问题是学了心理学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可以不可以催眠别人?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学的定义。一、心理学的含义(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那么心理学家们到底研究人的什么东西呢?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一)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行为体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罗盘经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做出了研究和解释,并把这些研究广泛应用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为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服务。这样,现代心理学就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学科体系,包含有多种心理学分支。根据这些分支担负的任务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学科主要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心理统计学、理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幼儿、儿童、青年、成年、老年心理学等;应用研究学科主要有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那么,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家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般来说,人类渴望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行为,希望通过探索找出如下问题的答案:一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描述行为)这种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解释行为)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发生呢?(预测行为)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包括哪些?(控制行为)怎样才能使这种行为发生变化呢?(改善行为)所以,基础心理学家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应用心理学家研究的目的还包括改善人的行为,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在研究考试压力时,基础心理学家研究的是“考试压力如何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而应用心理学家则会思考“怎样利用关于考试压力的知识来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1.描述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行为进行观察,描述行为就是指在对典型行为的精确观察和详细记录的基础上,对行为进行命名和分类。例如,小丽发脾气的行为是指小丽对她的丈夫闹情绪,冲他大喊,走进卧室摔门,或者当他说出阻止她的话时,她对他大声说:“你闭嘴!2.解释行为解释行为是指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如你摔倒在乡间的小道上比摔倒在繁忙的公路上更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为什么呢?因为有他人在场,每个人都会出现“责任扩散”的心理,现场潜在的救助者越多,人们等着别人救助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救助人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在本章开头提到的报道中,那位中年男子身边有无酒瓶子,也是一个影响救助行为的因素,因为人们付出的代价越小,就越有可能救助。3.预测行为预测行为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要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如根据“责任扩散”的研究,倘若你摔倒在繁忙的公路上,你可以预测,即使人来人往,可能也不会有人很快来帮你。4.控制行为行为控制指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例如,把电视机包起来或不把遥控器放在眼皮底下,都会增加看电视的难度,这样孩子们更有可能看手头的书而不是看电视娱乐节目。5.改善行为毫无疑问,心理学知识可以用来控制人的行为,但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行为,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吸烟的危害性大家是清楚的,戒烟的行为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水平。

而犹喜之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心理学有很多分类,比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恋爱心理学,那么很多很多的分类。普通心理学呢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的。那么生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什么呢?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也就是说外部事物重于我们的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这样一个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是以我们的脑为中心的,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注意的神经过程,大家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注意,我们从小到大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呀?上课要注意力集中是吧,大家注意了,我下面要讲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或者我要讲一个很重要的题目,你看看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要讲的这样一个关键内容上来,那么这个注意的神经过程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学习和记忆是我们人类很好奇的一个东西啊,比如说我们大家在高三的时候可能我们都会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某一个题目某一个老师布置的这样一个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记得很好学的很快的时候,那你就会想为什么她会学得很快啊,为什么我学的没有他那么快啊,或者说当某一个问题我解释得很好的时候,为什么我把这个东西记下来了啊,学得很好,而别人没有我学得这么快啊。语言与思维,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说话说的很快,说得很溜,那么他的这样一个思维,他脑子的活动也会非常的敏捷,这个说法是非常对的,因为语言就是思维的玩意,所以有很多同学就说这个主持人的事挺好玩啊,我可以主持一个什么小型的会议啊,一个座谈会啊,或者主持一个什么节目啊啊,但是主持人这个事可不是那么好干的,因为你要有准确的语言,把你的这样一个思维的东西反映出来,而且要那么迅速,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情绪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前沿的东西,那么情绪的研究实际上在生理心理学里面或者在心理学里面它是比较困难的,啊,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要用动物来研究情绪的话,那么动物呢?它不会说话是吧?你问一个狗,你说你高兴不高兴啊,你是高兴还是痛苦啊?那狗是不会说话的,你怎么问他他就是汪汪汪几下对吧,那么人是可以说的,给人可以用语言去描述自己的情绪,但是大家要知道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候人经常会不说真话,这个时候他会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啊。觉醒与睡眠也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嗯,在科学界曾经有一段时间争议过啊,就是人是不是需要睡眠的,从现在来看,我们知道人是需要睡眠的,睡眠对人非常重要的。以上内容是生理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

同乎无知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二:人格

在上篇文章中讲到了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同时说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过程。本文来讲一讲人格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2.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们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对象。人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一个集合,但是这个集合是稳定的,在各种情况下都会表现出同样的特征,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

皆重失之

教招每日一学,带你上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5:33每日一练,一起上岸让每一天的努力和坚持,成为我们上岸的脚印。

可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6、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8、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9、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11、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2、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13、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5、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1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1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1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1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2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21、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22、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23、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24、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6、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27、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28、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9、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30、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31、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32、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3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34、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35、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36、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37、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8、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9、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40、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4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42、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43、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44、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45、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46、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47、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48、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49、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50、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51、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52、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53、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54、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55、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56、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57、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58、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59、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60、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61、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62、创造性——是产生独特非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63、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64、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65、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66、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67、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68、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69、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帮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安徽大科教师二、简述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2、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的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4、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2)有意后注意得到较快的发展(3)注意的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4)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6、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干扰。合理地组织活动。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8、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状况;对象和背景的组合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情绪状态9、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的适应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10、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对象各部分的依存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经验、知识水平。11、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衰退说;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干扰是主要原因。12、简述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13、简述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14、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1)对原有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15、简述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过程(2)比较与分类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4)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16、简述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21、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何区别?(1)含义不同;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根据责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2)二者内容的创造性程度不同,再造想象的创造性在程度上不如创造想象。22、情感的功能有哪些?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23、初中学生情感的特点有哪些?(1)情绪情感的半外露、半隐蔽性特点(2)情绪和情感不够稳定,存在明显的两极性(3)高级情感得到迅速发展24、情感调控的方式有哪些?理智调控、转移调控、激励调控。25、意志有哪些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26、初中生意志的特点有哪些?近景动机占主导地位,意志行动的动机容易动摇;说和做相脱离;克服困难的毅力逐步增强;在意志品质上的特点:自觉性和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状态:果断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自制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不高:坚持性还很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2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哪些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可分为三个环节,即动机斗争、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2)执行决定阶段。28、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哪些?自觉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29、个性有哪些基本特征?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社会制约性30、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1、简述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的心理结构就是个性的构成。个性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统一体,它一般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32、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先天因素、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社会环境又可分为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个体的社会实践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方面因素,(1)先天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2)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3)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体主观能动性。3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怎样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离开了学习和训练,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也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依赖于能力的发展。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联系紧密,但是它们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34、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怎样?气质与性格关系密切,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1)气质可以影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气质虽然是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它仍受到后天生活实践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性格特征可以克制气质类型中的某些特征。35、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性格形成的影响:要点:(1)家庭影响:家庭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父母的性格和思想作风、对子女的期望;家庭的教育方式。(2)学校文化;教育内容:教师的性格和思想;学生集体。(3)社会影响(4)自我教育。36、制定学习目的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舍远求近。即要完成的某项学习任务就是眼前的事,而不是指向遥远的未来的目标。(2)具体明确。具体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建立在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上。(3)非难非易。具有适中的挑战性37、简述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1)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2)正视度接受现实(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4)善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6)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特征与年龄特点相符合38、学生心理健康有何重要意义(影响)?(1)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条件。(2)心理健康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保障(3)心理健康是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和途径有哪些?(1)指导学生自觉遵循心理规律,了解心理保健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接纳“现实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文体活动。(2)对少年期学生进行必要的性教育(3)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4)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5)教学中讲究的心理卫生40、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的预防(2)开展心理咨询工作(3)诊断生评价(4)行为矫正5)学习指导(6)职业指导。三、填空、选择题1、《绪论》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心理现象(又被称为心理活动)不仅人有,动物也有,我们所学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最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2、《心理实质》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上有三条显著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区,称为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条件反射的原理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反射活动。3、《注意》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与注意的稳定生相反的品质是分心。正在上课时突然的事件引起学生产生的是无意注意。老师讲课时,, 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广度的的表现,“一心二用”是注意的分配的表现。专心做功课是有意注意,人的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听课又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分散,听课做笔记是注意的分配,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刺激物的强度一般是指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4、《感觉》一般地,微弱刺激物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的关系,根据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的特点,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有视觉、听、嗅和味觉。内部感觉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和运动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以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知觉的整体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适应现象,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错觉,人们往往把相似的,接近的,连续的事物知觉视为一个整体,这是由于知觉的选择性。由于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反映头部运动频率和方向的感觉叫做平衡觉,对自己的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叫做动觉。5、《记忆》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意义识记的条件是理解;机械识记的条件是多次重复。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对人类记忆进行科学实验的人,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秒,表象和词语是记忆的主要形式。6、《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反映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两个重要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在整个思维过程之中,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做动作思维。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创造想象。有意想象按内容的新颖程度不同,可分为再创想象和创造想象。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功能、补充功能和代替功能。思维的品质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有分析无综合。想象的特点是新形象,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科学家计算出地月之间的距离是四十万公里,这一活动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7、《情感》人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三种。情感的功能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三方面。按情绪状态分类。情感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热情四种,情感的产生常以需要为中介。“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心境的特征。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8、《意志》意志行动对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意志行动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大的阶段。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四个方面。按趋避方向,动机冲突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种。采取决定阶段可分为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三个环节。意志行动的几个特征中,最能体现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征是克服困难。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优柔寡断”与意志的果断性品质相反,“人云亦云”是缺乏意志自觉性的体现。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的特征之一,动摇、顽固是与坚持性相反的不良品质。9、《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制约性。动机意向、意图信念都是人的个性倾向性的表现式。人的个性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信念、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制约着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直接推动人产生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叫动机。个性具有稳定性特征,说明人的个性特征是相对的,在评述个性的本质时,主要标志是社会。自我意识在个性中的作用是调控。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叫间接兴趣。10、《个性心理》气质类型首先是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抽出,后被古罗马医生盖伦继承,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型、胆汁型、粘液质、抑郁质。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五种基本能力。1905年,法国的心理学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智力测验也称一般能力测验,比较著名的广泛使用的量表有斯坦福-比纳量表、韦氏量表。气质是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过程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的特征。“大器晚成”与“早慧”是能力发展时间差异的表现。直率、易冲动心理活动突发外倾气质属于胆汁质。安静、稳定、反映迟缓内倾的气质属于粘液质,强-不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兴奋型。学生马虎粗心或细致认真,反映的是其性格的对待现实特征。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勇敢、勤劳、朴素的特征主要属于性格。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是创造能力的特征。11、《学习心理》人类的学习是自觉能动地以语言为中介,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发展认识能力和培养品德的过程。学习理论主要有三大派别,联结学说、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师、练习律、效果律。奥苏贝尔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类;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学习动机变量对学习的作用犹如“催化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学习需要。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特久的行为变化。12、《学习心理2》以是否找到具体事物来表示概念作标准,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概念可分为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华莱士提出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为: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概念形成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从学习方法上看概念形成属于发现学习。概念同化具有不同的模式,一般可以概括为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智力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定势属于顺向迁移。官能心理学是形式训练说的思想基础。共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桑代克,学生的创造性有三次下降,6岁入学的时候,9岁左右,14岁左右。13、《品德心理》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改变经历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和内化。品德一般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唯智派认为,人的确品德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主张进行伦理谈话和系统讲授道德知识。行为派认为,人的品德是我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他们重视行为方式的训练,行为习惯的培养。14、《心理健康》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学习的情绪障碍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异常情绪状态,主要有厌学、考试焦虑症、学校恐怖症等。心理咨询以其方式划分,有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尊重信任的原则、预防性原则、长善救失和保密原则。心理咨询是帮助情绪自我提高、健康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替来访者作决定。

可谓疾矣

教师招聘考试热点题型每日一练——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我们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型,大家要努力学习,充分准备。25:16(一)、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1 认识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2 情感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这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被统称为心理过程。(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的原则。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在人的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研究人的心理,就是要从这些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进行检查的活动中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如何复杂或作出何种假象与掩饰,都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或在内部的神经生理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切忌采取主观臆测和单纯内省的方法,应根据客观事实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2.联系性原则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人的第一心理现象的产生都要受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某种刺激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主体状况下,反应往往不相同。因此,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研究和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条件。不仅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真正规律。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要从心理史前发展、意识发展、个性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条件变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教育性原则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要在课题选择上考虑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和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这个道理极易明白,而常为研究者所忽视,因此研究者应时刻保持“自己是教育者”的意识,把促进学生成长的任务与研究任务协调一致起来。5.分析与综合的原则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和把各部分联合成为统一的整体,是任何科学深入认识其对象的有力手段。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分析与综合的原则,至少包括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心理、意识虽然是很复杂的现象,但可以通过剖析将其分解为各种形式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而后通过综合将其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理解;其二,在研究某一种心理形式与现实条件的依存关系时,也可以分别地考察某一条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后将其揭示的各种规律加以综合运用。综合的观点在心理学中也可以称之为系统论的观点,因此这个原则也被叫做系统性原则。调查法是一类方法的总称,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一)谈话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研究对象的看法、态度;或让他们做一个简单演示,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心理的特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在他的《儿童的思维起源》一书中有一段与儿童的谈话记录,从中研究儿童思维的情况。瓦龙问:“现在是白天,到了晚上怎么就变成黑黢黢的呢?”儿童P(9岁)答:“太阳躺下了。”问:“这是什么意思?”答:“云把它遮住了。”问:“当有云的时候就是黑夜吗?”答:“是。”问:“那么现在是黑夜吗?”答:“不是。”问:“既然云遮住了太阳,怎么不是黑夜呢?黑夜过去了怎么又成白天呢?”答:“太阳起床了。”问:“太阳起床了是什么意思?”答:“太阳遮住了乌云。”(二)问卷法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试(即被研究的对象,这是一个常用的概念)回答。更为常用的形式是将一个问题回答范围的各种可能性都列在问卷上,让被试圈定,研究者根据被试的回答,分析整理结果。(三)测验法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被试的某一种行为,然后将测得的数值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在心理学中,常用来测量智力和个性特征。(四)产品分析法研究者从被试的作业、日记、考卷或艺术作品中分析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或兴趣、能力、性格等特点。

花生帮

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将潜意识带入意识即为疗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于1982年创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并担任主席至今,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认为,有意识的思维对于我们在无意识中所做出来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可以重新界定我们都做过事情的看法,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在人生的每一天中,所说所感和所做的事情多少是由自己潜意识控制的,更重要的是又有多少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大脑里面的行为99%发生在意识之外。换句话说我们对事情所做出的反应以及所作出的决定,大部分是凭着我们之前在头脑里面形成的经验跟思维的惯性,在惯性的作用下,思维好比是阳光下的喷泉,但是在空中做了短暂停留以后,再次回落到意识所产生的池塘。早在2500年前,古埃及人就展开了对于意识的探索,在当时的人们的认知里面。认为思维是头脑的产物,只要头脑停止了运作,即脑死亡那一刻起,思维就不复存在了,直到灵魂的概念出现,慢慢地改变了这种认知,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会详细的描述某种神奇的体验,他们会感觉自己从手术台的躯体里面漂浮出来,在天花板上看着正在手术当中的自己。还可以详细地复述出医生当时的一些举动。包括Facebook以及Google在内的前沿科技企业,都在想着如何控制意识,一个失去胳膊的人如何通过意识控制机械臂跟光标。当一个人失去了他的胳膊的时候,他失去胳膊部分的意识还存在,同样当这部分受到攻击的时候也会有相应的痛感传入到大脑,这在仿生学当中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有意识选择的产物,但实际上我们的经验只局限于我们所知道的事情,想要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意识到的内容和同时刻发生在我们意识之外的内容有一个巨大的裂缝。那好像我们人类的眼睛只能看到光谱当中其中一小段的波长,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光波并不存在,而蜜蜂就可以意识到人类不能看到的红外线,因此能够感知到比人类更多的颜色!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当中,主张人完全是作为环境的产物,因为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接触到的决定了我们的所作所为。意识的研究在此刻被传统的心理学排除。亚瑟库斯勒在1967年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做了强烈的批判,认为他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逻辑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流行起来,才将自由意志归还给我们。但同时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我们人类的行为只是受到我们意志的控制,而不受环境的影响,即便偏瘫的人,靠自己的意志的力量也可以重新站起来,这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上体现得尤为极端。爱因斯坦所说的宇宙真相存在于过去,现在跟未来,但是我们有意识的经验是这三者的总和,它是人类大脑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当我们被某一个场景所触动的时候,就会主动地从大脑巨大的档案库里提取记忆,以思维的形式展开画面。以便我们能更有效地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作出明智的行为跟决策。这种有意识的觉知为我们提供了精神的食粮,但意识内发生的事情远比当下可见的内容多得多。

兼怀万物

人学研究的对象探讨

对于人学,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人学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它的研究对象当然是人。但不是有关人的一切问题都是人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一切以人为对象的科学都是人学。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这就是说,人学作为一门正在建设中的新兴学科,有其独立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在人类科学知识系统中占有特殊的、其他科学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位置。人学(hominology)不同于人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an)。人的科学是泛指一切以人为对象的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人类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医学,到文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管理学、人才学、新阳学,等等。而人学是从哲学这个思维的最高层次上对人自己的反思。它要求在概括和总结当代有关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的基础上,阐明“什么是人”和"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其中至少包含有这样一系列重大课题,如: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现代图景;人性和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人的共性和个性,人的活动和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人的理性和非理性,人的情感和意志,人的交往、竞争和合作,以及人的“异化”,等等。又如,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平等、权利和责任,人的自由,以及人道主义问题,等等。再如,人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如何改变、发展自己,这里涉及怎样确立正确的目的、信仰和理想,怎样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群体(从家庭、社团、阶级到民族、国家、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怎样实现人的价值,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一系列怎样做人的人生哲学问题。因此,人学的内容几乎涉及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技术,和它们相互交叉但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属于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的基础理论。所以,人学需要广泛吸收与人有关的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资料和立论的根据,而与人有关的各门科学也需要人学为它们提供研究人的问题的理论指导。人学和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实质上都是从某个方面研究人的特性、本质、关系和活动规律,它们为人学从人类实践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上,全面地揭示人的本质、探索人的发展提供了实证的资料和科学的根据。因而人学研究必须吸取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正因为人学是在各门人文社会科学从各方面对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而形成的关于整体的人的基本理论,因而转过来它又能为各门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一个科学理论前提。事实上,无论研究哪一种人文社会科学,都有一个以什么人为研究前提,选择哪一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为理论指导的问题。当代西方人学,大多是以某种抽象的人性假设作为全部立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然后进行推论,结果是导致各种错误的结论和思潮。如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唯意志论,杜威的实用主义,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等等,它们都曾对我国一些学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过影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建设真正科学的人学的重要性。所以,从科学发展的规律来看,当代人学是思想家、科学家们对人的研究进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的、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一门新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光之梦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可以是自己?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作者:我最厉害最近,台湾艺人徐若瑄又一次成为了热点,原因是她的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自己。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嘲亦有赞。有人认为研究对象是自己,绝对原创,这种行为so cool;也有人认为这或许又是娱乐圈另一起“翟天临”事件。我们先来看看徐若瑄的硕士论文里写了什么吧。徐若瑄的方向是公共关系及广告学系,毕业论文题目是《互联网时代艺人转型策略之初探性研究——以徐若瑄为例》。其摘要如下所示:她以自己出道近30年的自我观察为基础,实证如何转型追求进化,结合广告主的数位行销策略借力使力创造双赢,并专访两个合作品牌提出市场观察反馈。并得出来三点结论,第三点结论“流量不是绝对”,后面那个感叹号“!”仿佛有了自己的灵魂。这种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并非孤证,著名运动员们的毕业论文也常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如陈一冰体育运动心理学方向的毕业论文《陈一冰重大比赛心理准备与应用研究》,孙杨毕业论文也是研究自己,即《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等。能不能以自己为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事实可知,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多数是名人,普通人有这种想法的,只能在这种想法前加“如果”二字。如果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自己的话,会研究些什么呢?说实话,有时候我也非常想撬开自己的小脑袋瓜看看里面装了些啥,或许是水,或许是垃圾,或许是你(有nei土味儿了)。如果研究对象是自己,研究范围或许涉及学术、感情、日常生活诸方面。一、研究对象:自己;研究范围:学术;关键词:拖延症、“摸鱼”、焦虑、兴趣、论文数量、拒稿心态、deadline、垃圾、毕业等。学术与拖延症:《莫比乌斯带——拖延症的不可治愈性及其影响下的论文写作》;学术与“摸鱼”:《论文写作中“摸鱼”的108种方式》《“划水”的正确姿势及其在组会中的适用性研究》学术与焦虑:《影响的焦虑——同学太牛我太菜的体验》《当代女研究生面对学术的应激反应及创伤修复过程》学术与兴趣:《兴趣的起源——除论文外的其他事情为何有趣的原因探析》《解构与祛魅——当代研究生学术热情的幻灭》学术与论文数量:《当代研究生脱发程度与学术成果之间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学术与拒稿心态:《从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论文被拒稿的心路历程》学术与deadline:《ddl前研究生能量爆发曲线分析》学术与垃圾:《论学术垃圾的成份、成因及处理——以自己为例》学术与毕业:《当代博士生延毕原因分析———以本人为例》二、研究对象:自己;研究范围:感情;关键词:心理、追星、社会、实验。感情与心理:《单身至今的心理活动与恋爱行动》《母胎solo对女性性格的影响》《性取向的不可逆性》《生气的边缘——女朋友她为何那样》《多学科角度分析“我为何找不到对象”》感情与追星:《关于嗑CP的多种性格养成与实践操作》《CP文化的心理学分析》《论我能娶到刘亦菲的可行性研究》感情与社会:《当代社会的结构性单身成因探析》感情与数学:《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理工科单身狗情感状况预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大龄男博士脱单决策研究》《实验室师妹与不同师兄间的好感度建模分析》三、研究对象:自己;研究范围:日常生活;关键词:睡眠、体质、饮食、减肥、仙女、自信、落差、运气日常生活与睡眠:《人类睡眠时长的极限——以xxx寒假的睡眠时长统计为例》日常生活与体质:《多领域“干啥啥不行体质研究》日常生活与饮食:《乳糖不耐与奶茶饥渴的矛盾与自洽》《人类食量的潜能——以本人吃火锅为例》日常生活与减肥:《“美腿”与A4腰时代下肥胖女孩生存策略研究——以本人郝肚腩为例》日常生活与仙女:《自我认知障碍的实证研究——以自我时常声称自己“仙女”为例》日常生活与自信:《从玻璃心到厚脸皮——论本人自信心的建构、修炼与膨胀》日常生活与落差:《从“天选之子”到“平庸凡人”——论本人自我认知的逐步清晰》《褒义词与贬义词的转化——如何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别人家的孩子”》日常生活与运气:《好运与霉运的分布——论本人在本命年的遭遇》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正经的论文研究对象?若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得从论文的本质说起(导师严肃脸·jpg)。论文中的研究对象一般应该在相关领域具有研究价值,那么研究自己能否对该领域做出贡献呢?换言之,真要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话,可能还得想想自己“配不配”被研究。也因此,现在能看到的许多以自己为研究对象的例子都是各行各业的名人,在他们所研究的范畴内,他们本人都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对自己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很可能对他人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毕竟,论文不同于日常聊天,其严谨的表述方式与较大的信息量更容易被业内的专业人士接受。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仅研究自己则没有那么强的代表性:游泳运动员里比孙杨技术高的没几个人,艺人里比徐若瑄名气大的没几个人,而和你一样有拖延症、难以毕业、没有对象、爱喝奶茶的博士生们则有千千万万。如果真的要做类似的研究,恐怕需要很多的样本调查然后分析得出结论,只写自己的话大概开题就会被毙掉了。而如果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自己的话,那由自己来研究也是再合适不过的——自己研究自己,数据极易获取,方法合适与否由自己拿捏,并且能够在此领域保证绝对权威,毕竟Nobody knows me better than myself.至于有人担心研究自己可能造成的学术不端问题,如果论文公开发表,自然会受到同行与大众的关注,只要研究者本人能回应得起质疑就无需职责。而且除了研究对象以外,论文的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就算是研究自己,只要方法原创并且恰当,得到的结论有意义,便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