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扩招遭遇挑战 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歧视如何破?皆原于一

研究生扩招遭遇挑战 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歧视如何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研究生扩招遭遇挑战: 宿舍不够住怎么办,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歧视如何破?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30公里。实际上,尽管2020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64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9253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 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8.1%,比总体满意率低4.6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8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按照国际惯例”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1.2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4700人,增加600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7500人,增加1100人,该校从2019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30%-50%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2020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曲丽丽说。“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作者:王峰)

二手烟

副部级沈中阳,被免职

5月21日,据《天津日报》消息,政协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免去沈中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职务、撤销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资格。据新华社5月19日报道,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19日在京闭幕。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免去沈中阳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职务、撤销其委员资格的决定。据公开简历,沈中阳生于1962年11月,1984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外科任医师、主治医师。1996年赴日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部长、市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2007年10月起,先后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常委。2011年6月当选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同年10月当选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2013年1月当选天津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2018年1月当选天津市第十四届政协副主席。据《光明日报》报道,有人曾问沈中阳,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医生,沈中阳坦诚地回答:刚开始想成名,后来意识到这想法太幼稚了,一个好医生,不能光是手术匠,而要做一个科学家,要对医学某一领域有所贡献,我立志做一个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医学科学家。沈中阳说,器官移植医生十分辛苦,每台手术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甚至二十小时,而且,器官捐献数量远远达不到等待进行移植的患者数量,而器官保存时间又很短,这都需要医生不辞辛苦,以崇高的医德修养,争分夺秒积极救治患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九条规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严重违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或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由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分别依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撤销其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的资格。沈中阳简历沈中阳,男,汉族,1962年11月生,辽宁沈阳人,农工党成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1996年赴日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部长、移植研究所所长,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2007年任院长、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2011年当选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2011年10月,当选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2013年1月,当选天津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2017年6月,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天津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2020年5月19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免去沈中阳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职务、撤销其委员资格的决定。

曼德勒

重要人事任免来了〔2020.05.21〕

李仰哲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仰哲,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陕西合阳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助理调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副处级干部、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正处级),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正处级干部、分析预测处调研员、办公厅正处级秘书。2002年9月起先后担任原国家经贸委办公厅、经济运行局助理巡视员,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助理巡视员、副局长、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2009年5月任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正司级),兼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主任。2014年4月任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2016年5月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16年8月起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2017年4月任中央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2018年6月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商务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2020年5月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刘学新简历刘学新,男,汉族,1963年12月生,山东泰安人(山东青岛出生),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2001年1月起任国务院办公厅副局级秘书;2001年6月起任海关总署副局级干部;2003年4月起任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副司长(2001.04—2003.11挂职任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2003.09明确为正局级);2004年7月起任天津海关副关长(正局级)、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2008年7月起任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兼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正局级);2009年4月起任海关总署政治部副主任、人事教育司司长,2014年4月兼海关总署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2015年9月起任中央纪委第九纪检监察室主任;2016年10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2018年1月起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至2020年5月)、省监委主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共十九大代表。沈中阳简历沈中阳,男,汉族,1962年11月生,辽宁沈阳人,农工党成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外科任医师、主治医师。1996年赴日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部长、市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2007年10月起,先后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常委。2011年6月当选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2011年10月至2020年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会主委,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童建明任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正部长级)童建明,男,汉族,1963年6月生,浙江淳安人,1985年11月入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一级大检察官。历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办公厅主任等职务。2009年9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2012年12月任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党组书记,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2013年1月任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代理检察长、检察长、党组书记,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2017年7月任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2018年6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2020年5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正部长级)。来源:人事前沿 责编:陕西法制网 高宝祥

莫迪斯

研究生扩招遭遇挑战:宿舍不够住怎么办,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歧视如何破?

2021 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 2021 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 30 公里。实际上,尽管 2020 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 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 112 所高校超 10 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 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 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 64 所 " 双一流 " 高校在内的 109253 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 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 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 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 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 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 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 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 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 78.1%,比总体满意率低 4.6 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 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 8 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 " 按照国际惯例 " 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 1.2 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 2021 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4700 人,增加 600 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 2021 年硕士生招生计划 7500 人,增加 1100 人,该校从 2019 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 9 月 22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 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 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 30%-50% 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 " 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 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 " 产业(行业)导师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 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 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 9 月 22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 1601 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4361 家,每年吸引 6000 多名高校导师、8000 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 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 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 9 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 " 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 " 的理由拒绝。" 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 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 年 9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 2020 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 2 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 2021 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 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 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 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 曲丽丽说。" 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 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 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 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 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谴告

3个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助教师提升、晋级职称,特适合在职教师

3个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助教师提升、晋级职称,特适合在职教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本身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历提升就成了无论是农村老师还是城市老师,无论是从幼儿园老师到大学老师的刚需。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了教师们提高学历的首选,因为做好合理安排,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教师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日益增长。教师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还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帮助自己加薪评职称,可谓一举两得。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专业都适合教师报考。今天,介绍3个对教师晋级职称、自我提升有帮助,适合在职教师报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跟着小吧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01教育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是最适合在职教师考研的专业,被称为在职教师学历提升的“万金油”专业,可以说是专门为教师设置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适合任教各个学科、各个级别的老师,尤其适合学校领导。招收教育学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校很多,基本上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师范类院校,每年都会招收该专业的研究生,学费也不是很高,每年学费从10000——30000不等,学制2.5年。温馨提示:教育学专业对于教师来说是“万金油”专业,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竞争激烈,所以报考这个专业的老师一定要有充分的考前准备才行。02心理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心理学专业对于在职教师来说,是最实用的,尤其是和学生接触较多的一线教师,研修心理学专业硕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更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根据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课,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因此,心理学当仁不让地成为除教育学专业外最适合教师读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和教育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相比,招收心理学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校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不乏有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这样的985高校,学费1——5万左右不等。03英语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双语制教学在一些学校试行,因此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专职英语教师来说,只有自身的英语水平高,英语文学底蕴深厚,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带学生对西方文化事物有更好地了解。除此之外,在很多省市,教师职称晋级评定时,也对英语水平有相应的要求,需要通过测试,有了英语专业研究生学历的话,这种英语测试是可以免考的,这也是很多在职教师选择考读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原因。因此,无论是为了自身提升,更好适应地教育教学,还是为了职称晋级评定,攻读英语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不错的选择。英语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的学校很多,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院校只招收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的英语专业研究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本科不是英语专业,很可能就没有机会报考了。还有一些学校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有第二外语的要求。因此,在决定报考之前,一定要了解好各院校的招生要求。04谈一点个人建议因为是在职教师,平时是要正常上班的,不能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在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一定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授课形式和授课时间,确保出勤率,这样才能顺利按时毕业。个人建议就近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院校,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班一般都是周末或是寒暑假上课。选择考取就近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可以避免长途奔波,节省时间和金钱,也方便工作和学习。除教育学、心理学、英语3个专业之外,还有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各自身的教学科目,选择合适的专业,不但可以拿到硕士研究生学历,助力晋级职称,还可以提高自身素养、教学能力,一举两得。好文回顾:辽吉黑手拉手,说说东北三省以“省命名”的三所大学,三省三档湖北省最好的5所专科学校,实力不输二本,找工作容易,供参考吉林省这几所专科院校实力强,分数不高,好就业,将来不会吃亏辽宁最好的4所专科学校,实力碾压众多二本,分数不高,好就业除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另外一所“国字号”学院,就业率高到吓人

冬之梦

省管干部任前公示〔2020.06.13〕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现对省委研究拟任职干部予以公示。 王琳,现任省文旅厅副厅长,拟任省管企业正职。1973年1月生,山西晋城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省旅游局副局长,省旅发委副主任,2018年10月任现职。 王世杰,现任朔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拟任县(市、区)委书记。1969年1月生,山西朔州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朔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平鲁区委常委、副区长,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局长,2019年1月任现职。 张宇光,现任五寨县委副书记、县长、二级巡视员,拟任县(市、区)委书记。1968年3月生,山西保德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保德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副县长,五寨县县长,2019年10月任现职级。 ● 公示时间:从2020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8日。 公示期间,可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 来信地址: 太原市迎泽大街369号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编:030071 ● 联系电话: 0351—12380, 0351—4045211(传真) ● 省委组织部电子邮箱: sxswzzbgbgsxx@189.cn ● 12380举报网站: www.sx12380.gov.cn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 2020年6月11日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2020年第32号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发〔2019〕8号)精神,现将拟任领导职务人选公示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冰,男,汉族,1971年7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拟任辽宁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辽宁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选梁,男,汉族,1969年12月生,1988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王振宁,男,满族,1972年8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一临床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拟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亓伟鑫,男,汉族,1969年10月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巡视组正处级巡视专员、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司军校,男,蒙古族,1962年4月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正厅级巡视专员。刘鑫,男,汉族,1972年11月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北镇市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辽阳市委委员、常委。孙永东,男,汉族,1968年2月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铁岭县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提名为朝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张迎,男,汉族,1971年3月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拟任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委员。张云阳,男,汉族,1970年9月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主任(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周鹏举,男,汉族,1973年10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新民市委书记、一级巡视员,拟任鞍山市委委员、常委、一级巡视员,并提名为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郑滨,女,汉族,1972年5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致公党成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拟提名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赵桂贤,女,满族,1964年2月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拟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姜涛,男,汉族,1966年9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宫良学,男,汉族,1962年10月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副厅长级),拟任辽宁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戚宇,男,汉族,1973年3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盘锦市兴隆台区委书记(副厅长级),拟任盘锦市委委员、常委。戚国强,男,汉族,1973年2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民建成员,在职大学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拟任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康冰,女,汉族,1965年4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丹东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拟任辽宁省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副厅长级)。本公告发布后,社会各界人士对以上人选如有不同意见,请在2020年6月19日前以电话、信函、、网上举报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信函和网上举报应署真实姓名。信访的有效时间以发信时的当地邮戳为准。联系电话:024-12380(1)举报网站:www.ln12380.gov.cn通信地址: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举报中心(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10822)2020年6月13日四川省干部任前公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管理办法》等规定,为进一步减少用人失察失误,把干部选好选准,现将孙树学等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孙树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3月生,党校研究生,现任省委台办(省政府台办)人事处处长、一级调研员,2019年1月任现职,2004年3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许磊,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3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现任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正处级)、一级调研员,2018年12月任现职,2013年11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彭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6月生,大学、在职硕士,现任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正处级)、一级调研员,2018年7月任现职,2014年4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帅旭,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7月生,博士研究生,现任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监管二处(保险业协调服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2019年1月任现职,2014年12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戴林莉,女,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0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省商务厅法规与贸易救济处处长,2014年11月任现职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彭波,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11月生,在职大学、在职硕士,现任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与招标采购处处长、一级调研员,2019年3月任现职,2012年10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谢兵,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大学、在职硕士,现任省地矿局二○二地质队队长、党委副书记,2018年4月任现职,2016年3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余常燕,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生,在职大学、在职硕士,现任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融资工作部)总经理、四川和信振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3月任现职,2013年7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任建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8月生,大学,现任省供销社人事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9年9月任现职,2006年10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刘世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现任省供销社经济发展处处长、一级调研员,2019年9月任现职,2007年5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何健,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生,大学,现任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新闻中心主任,2018年2月任现职,2005年11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马元,男,回族,中共党员,1968年9月生,大学,现任省对国外藏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2018年2月任现职,2014年5月任现级。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卢艳丽,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2月生,博士研究生,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玉米研究所所长,2016年8月任现职级。拟任省属高校副职。李方裕,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9月生,大学、在职硕士,现任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9年7月任现职,2012年7月任现级。拟任省属高校副职。张旭辉,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6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攀枝花学院党委委员、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2012年6月任现职,2010年3月任现级。拟任省属高校副职。干部群众如对人选有不同意见,或认为人选在德的方面有不良反映,或有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以及违反廉洁自律的行为,请于5个工作日内(6月13日至6月19日)通过信函、电话和网络举报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反映。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便调查核实。举报电话:028--12380,028--86602574(传真),举报网站:http://sc12380.gcdr.gov.cn。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2020年6月12日青海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根据《青海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规定,现将拟提任的干部公示如下:梁彦国,男,汉族,1964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共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拟提任正厅级领导干部。尼玛才仁,男,藏族,1971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中共称多县委书记,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阿琼,男,蒙古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中共河南县委副书记、县长、二级巡视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李玉斌,男,汉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黄南州纪委副书记、州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才让索南,男,藏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就业和收入分配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崔廷辉,男,汉族,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德措,女,藏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经济发展处处长,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陈亮,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政治部主任、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贾志勇,男,汉族,1968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财政厅行政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王昆,男,汉族,1969年2月生,农工党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院长(正处级),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赵海平,男,汉族,1975年7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正处级)、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卓玛才让,女,藏族,1969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主任(处长),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张莉,女,汉族,1964年6月生,农工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农工青海省秘书长、组织部部长、一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厅级领导干部。贠红卫,男,汉族,1968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拟提任省管企业正职。梁鸿,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拟提任省管企业正职。周戈,男,汉族,1966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共西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王剑锋,男,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西宁市委常委、副市长,拟晋升一级巡视员。王元斌,男,汉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拟晋升一级巡视员。孙立明,男,汉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海西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汪山泉,男,土族,1968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共格尔木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厅级),拟晋升一级巡视员。李廷祥,男,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海南州委副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马占德,男,回族,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拟晋升一级巡视员。党国,男,藏族,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果洛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拟晋升一级巡视员。马明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黄南州委副书记,拟晋升一级巡视员。先巴,男,藏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黄南州副州长,拟晋升一级巡视员。何永奎,男,土族,1960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政委(副厅级)、二级警务专员,拟晋升一级警务专员。杨洪武,男,汉族,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公安厅国内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副厅级)、二级警务专员,拟晋升一级警务专员。李晓东,男,汉族,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副厅级),拟晋升一级巡视员。何刚,男,汉族,1962年3月生,农工党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农工青海省专职副主委(副厅级),拟晋升一级巡视员。公示时间为2020年6月13日至19日。公示期间,请各界干部群众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网上举报等形式,署名对公示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地址: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政编码810000)举报电话:(0971)12380举报网址:http://www.qh12380.gov.cn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2020年6月12日来源:人事前沿陕西法制网编辑:高宝祥 郑黎波

浑浑沌沌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发〔2019〕8号)精神,现将拟任领导职务人选公示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冰,男,汉族,1971年7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拟任辽宁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辽宁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选梁,男,汉族,1969年12月生,1988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王振宁,男,满族,1972年8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一临床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拟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亓伟鑫,男,汉族,1969年10月生,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巡视组正处级巡视专员、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司军校,男,蒙古族,1962年4月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正厅级巡视专员。刘鑫,男,汉族,1972年11月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北镇市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辽阳市委委员、常委。孙永东,男,汉族,1968年2月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铁岭县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提名为朝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张迎,男,汉族,1971年3月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拟任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委员。张云阳,男,汉族,1970年9月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主任(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周鹏举,男,汉族,1973年10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新民市委书记、一级巡视员,拟任鞍山市委委员、常委、一级巡视员,并提名为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郑滨,女,汉族,1972年5月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致公党成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拟提名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赵桂贤,女,满族,1964年2月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拟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姜涛,男,汉族,1966年9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拟任辽宁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宫良学,男,汉族,1962年10月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现任辽宁省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副厅长级),拟任辽宁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戚宇,男,汉族,1973年3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盘锦市兴隆台区委书记(副厅长级),拟任盘锦市委委员、常委。戚国强,男,汉族,1973年2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民建成员,在职大学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拟任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康冰,女,汉族,1965年4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丹东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拟任辽宁省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副厅长级)。本公告发布后,社会各界人士对以上人选如有不同意见,请在2020年6月19日前以电话、信函、亲访、网上举报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信函和网上举报应署真实姓名。信访的有效时间以发信时的当地邮戳为准。联系电话:024-12380(1)举报网站:www.ln12380.gov.cn通信地址: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举报中心(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10822)2020年6月13日

神童

沈中阳被免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职务、被撤销市政协委员资格(图|简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21日综合报道 政协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免去沈中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职务、撤销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资格。沈中阳简历  沈中阳,男,汉族,1962年11月生,辽宁沈阳人,农工党成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外科任医师、主治医师。1996年赴日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研究生,1998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学部部长、市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副主委。2007年10月起,先后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农工党中央常委。2011年6月当选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2011年10月至2020年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会主委,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四毋

北大、复旦等高校研究生扩招,宿舍不够住怎么办?

导读: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表示:“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记 者丨王峰编 辑丨李博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新生们恐怕不能住在未名湖畔了。北大近日发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介绍,硕士研究生宿舍区中的燕园已改为昌平新校区,昌平新校区为原北京吉利学院旧址,距离北京大学本部约30公里。实际上,尽管2020年北大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硕士生宿舍区还包括燕园,但入学后申请住宿时,可选择的只有距离校园几公里的万柳公寓。随着每年录取的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已不再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安排住宿,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过60%。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校园的环境和氛围,扩招之下研究生们的学习满意度又会怎样?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万名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公布,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82.7%,达到历年最高。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宿舍,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时学历不被承认等现象,调查结果与现实情况是否出现了偏差?教育学研究生满意度最低这份调查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今年已是连续第八次开展。2020年的调查收回了包括64所“双一流”高校在内的109253份有效问卷。在各学科门类学术学位研究生中:军事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满意率达到94.4%;其次为历史学,满意率为86.7%;教育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满意率只有78.3%;排在倒数第二的是经济学,满意率为79.1%。调查显示,博士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总体满意率为84.7%,硕士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2.3%。据介绍,该调查分为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校内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等维度,其中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90.2%,远高于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其他三个维度。这项调查中,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相对较高,对导师的指导能力也较为认可,对导师指导频率的评价相对较低,但满意率也达到了83.7%。住宿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是研究生们关注的切身问题。调查显示,研究生对学校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8.1%,比总体满意率低4.6个百分点,也是四个维度中最低的。其中,对住宿满意度又最低,只有64.9%。连年扩招下,一些名校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人数动辄五六千人,已经超过了本科新生的人数,这确实给住宿带来了挑战。没能被统一安排住宿的学生只好在校外租房,今年8月底,一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全日制学术研究生因为住宿问题,在人民网留言向辽宁省省长求助。该学生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对该专业的研究生仅提供一年住宿,后两年住宿“按照国际惯例”需个人解决。而在外租房每年至少花费1.2万元,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这笔支出,有可能放弃入学机会,明年再考一个负担得起的学校。不管怎样,研究生扩招仍在继续。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4700人,增加600人,只有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安排住宿。复旦大学202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7500人,增加1100人,该校从2019级起,就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专硕与学硕课程应不同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享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校内住宿的待遇,但在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连续七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教学、指导教师、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仅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即将进入改革赛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当前的实践课程无论是从学生的参与度、实习实践的时长,还是高校对于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说都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专硕和学硕有些课程可以是相同的,比如思政课、外语课、数理基础课等,而30%-50%的课程应当有所区别。”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说。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意见》提出,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目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软肋。上述调查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分别只有56.2%、65.9%。《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招生类型和导师自身能力要匹配,有的导师研究方向偏理论基础,有的偏技术应用,如果一个导师二者的能力都具备,可以同时招学硕、专硕,但如果只具备一种能力,就只能带一种类型,否则可能会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四不像’。”王军政说。这方面,江苏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江苏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上述调查还显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6.4%,高于全日制研究生的82.3%。这又与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实遭遇出现了偏差。据报道,今年9月,一批非全日制硕士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古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以“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感觉非全日制学生受到了歧视。”北京市某高校一名在读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曲丽丽(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曲丽丽考入研究生以前,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而不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她因为没有被报考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录取,而被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两类研究生都需要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入学,从而抬高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门槛,也提升了含金量。这吸引大量应届本科毕业生愿意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述西部地区一所师范类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的专业招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中超过一半是应届本科生。他们与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是,毕业后面临就业问题。到了2020年,当首届并轨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在一些地区遭遇了对其学历的不公正对待。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和落户机会。或许正是因此,目前陆续发布的各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学生。“也就是录取后,需要工作单位、录取学校、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学校不会给学生发派遣证和报到证。一些学生在签订协议时并没有工作,而是临时找了公司来盖章,甚至有的学校不需要工作单位签约,只要考生同意即可。”曲丽丽说。现实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也存在弱项。“有的学生甚至连论文的规范格式都不懂,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也不如全日制研究生多。”曲丽丽说。“有的高校没有给非全日制研究生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职人员,平时在单位工作,所以很少能享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今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仍会以在职人员为主,因此应该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对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可以低一些。”上述研究生管理人员说,“或许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强调理论传授,这正好符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所以他们的满意度更高”。(责任编辑:李剑华 实习生:郭金文)

亚矢

他被破格提拔任哈医大校长,上任前省委书记专门找其谈话

据《黑龙江日报》10月17日报道,15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宣布张学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根据上述报道,此前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党委常委的张学已通过任前公示,被破格提拔。此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于9月30日至10月11日对张学了进行公示:张学,男,汉族,1964年7月生,54岁,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入党,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党委常委,拟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提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省医学科学院院长。该同志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任副厅级时间不满2年,属破格提拔。官方简历显示,张学是黑龙江省肇州县人,他主要从事单基因病和基因组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多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和基因组病的致病DNA重排,在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先后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和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等8家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在张学正式任职前,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还与他进行了任职谈话。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张庆伟指出,省委高度重视全省高等教育和人才工作,张学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充分体现出省委对人才引进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深切关怀。省委欢迎张学到黑龙江工作。报道还称,张学出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是黑龙江省引进人才战略的一次积极尝试和重要突破。稍早前,澎湃新闻还报道了一起高校界“破格提拔”案例:此前任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黄桂田出任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桂田是从“正处级”直接上升至“正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