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什么层次的大学?黑杰克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什么层次的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一直被外界称为航海家的摇篮。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均属于航运界名校,很多航运界大佬基本上都出自这四所高校,堪称航运界“四小龙”。主要院系有:主要院系:商船学院、法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荷机电工程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科学研究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学科设置,目前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8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师资力量,在近13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约69.2%。上海海事一直被广大网友称为录取分数虚高的大学,可人家的航运管理,物流,海商法,轮机工程等专业也确实足够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总而言之,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不错的航运大学,而且这所院校有着一流的师资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所学校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考上这所院校也会不错的选择,这里拥有优良的教育环境,人文底蕴,相信在这里你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学以致用。

闻所未闻

上海海事大学录取分高吗?就业冷门和热门专业有哪些?

一、院校介绍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首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证书与挪威船级社颁发的ISO9001质量保证书的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8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二、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上海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国际法学(海商法)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上海高校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上海高校高原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B类培育)三、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四、2018年在本市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特别声明:以下为优志愿原创,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五、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上海海事大学2016-2018年本科就业率维持在97%以上,其中55%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派遣就业,2018年派遣就业率较2016年略有减少。近年来上海海事本科毕业生升学的需求增加,其中出国(境)留学率3年间上涨了约6.1%,国内升学率上涨了约2.4%。合同就业率三年间增加了7.2%,灵活就业的本科生人数大幅下跌,灵活就业率下降了约15.6%。图 1 上海海事大学2016-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数据来源:《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注:1.上海海事大学2019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暂未公布;2.派遣就业为普通全日制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就业方式。 上海海事大学2016-2018年的本科平均就业率达到98.27%,该院校约78%的本科专业就业率超过全校本科就业平均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会计)、英语(翻译)、英语(航运)、机械电子工程(港口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网络工程、会计学(ACCA)专业的三年平均就业率为100%。全校仅有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低于全校本科平均水平,其中工业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海洋管理)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低于90%,这三个专业在2016和2017年的就业情况较差,2018年就业情况有所好转。图2上海海事大学2016-2018年本科冷门就业专业(TOP10)数据来源:《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注:1.以上各专业就业率和平均就业率为三年(2017年-2019年)的平均值;2.以上各专业仅包括2017年-2019年均开放招生的专业。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祈雨

上海一所低调的小规模大学,就业形势非常好

上海海事大学是上海市一所普通的高校,既不是“211”也没能入选“双一流”,顶多算是上海市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大学吧,这样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能够被考生所重视,就是学校的每年超高的就业率,也就是说,上海海事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起其他的高校,甚至是同城的“双一流”或者“211”院校都要容易得多,根据学校的统计,上海海事大学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看仔细了,是始终保持在95%以上,而不是近几年或者连续几年。这说明,学校的就业形势是又好又稳定,也可以这么说,如果能够考上上海海事大学,那么,学生毕业后相当于包分配了,这样的好事,在现在的高校中,真是不多见了。上海海事大学,实际上在国内的航海教育领域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的,属于领航者,它是最先在国内开设航海专业的高等教育的大学,学校早先是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后来,划归了上海市管理,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学校没能进入“211”行列,比较遗憾。大家都知道在辽宁省也有一所以“海事”命名的大学,就是“大连海事大学”,这所大学一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也就成功进入了“211工程”院校行列,现在又被选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队伍里。可能在政策上或者财政上差别,这两所的大学的实力档次也就拉开了距离,不过,上海海事大学的地理位置要好的多,所以,那些喜爱航海专业的考生更青睐于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属于那种专业少而精的大学,自然整体实力就要比那些综合性的高校要弱一些,在全国的高校范围内,上海海事大学可以排在180名左右,在上海的高校中,实力在第10名左右,应该属于中上等的实力水平,也是非常不错的了。学校主要以航运、物流、海洋等学科专业为特色,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进入了B级,考生在报考上海海事大学填报专业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这几个学科专业。上海海事大学是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考生也可以在该校本科毕业后,选择在本校读研究生,这样的话,在专业的选择上,就要优先考虑上海海事大学的博士点学科或硕士点学科的专业来报考。上海海事大学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别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就是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选择这些学科专业,在考研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再转专业了,要相对容易一些。上海海事大学的开设的本科专业比其他的高校要少很多,总共有48个本科专业,涉及到的学科门类也不多,包括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所以,对于考生来讲,在报考该校的时候,可能你喜爱的专业没有,那么,在报考时要慎重一些,还是建议考生尽量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在这48个本科专业中,教学水平最好的专业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分别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法学、物流工程、工业工程。考生可以优先选择这几个专业填报,另外,也可以考虑学校的就业率一直很高的专业,比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国际会计)、工商管理、机械电子工程(港口机械)、英语等。上海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轮机工程三个专业是每年录取分数最低的,在上海的录取分数,文理综合分比上海本科控制线高出30多分就可以考上,这个可能与今后的工作有关系吧,是需要上船的专业,不过,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可以非常好的。其他的专业的录取分数就要比这三个专业高出很多,在上海的录取分数,文理综合的录取分数要比本科控制线高出90多分才能考上。

辩护人

2021在职备考非全电子信息专硕(上海地区)院校分析-2

2021在职备考非全电子信息专硕(上海地区)院校分析-2之前分析了上海地区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非全电子信息专业分析,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回看前文。接下来,必尚考研带同学们继续了解上海地区其他高校的非全电子信息的考研情况吧!1、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上海海事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实力一般,考研难度也不大,往年还接受大量调剂,分数线在310以上即可调剂,网上没有更详细的关于上海海事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的考研内容,具体的考研去官网上进行详细了解。或咨询必尚考研的老师。2、东华大学东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东华大学的非全电子信息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一824自动控制理论或825电路原理或836信号与系统。复试考试科目为综合面试、笔试(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通信原理)。东华大学的服装设计和纺织学比较好,不过作为上海211高校,电子信息专业考研也是性价比很高的。3、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上海电力大学非全电子信息的初试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一、电路。考研难度不大,往年还有部分调剂,招生人数也是比较多的,往年都是四五十人,培养方式也是结合上海电力大学的特色来进行培养的,也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所院校哦!4、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华东师范大学往年计算机考研也接受调剂,接受调剂专业:专业学位(085400)电子信息;研究领域:08(非全日制)软件工程,调剂指标约为168名。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领域为电子与通信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初试范围就是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TTL、CMOS门电路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参数、使用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时序电路的设计及脉冲电路的应用,数字电路系统设计。复试的笔试主要内容和范围就是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参考《双极型与MOS半导体器件原理》黄均鼐、汤庭鳌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综合面试含普通物理,半导体物理,电路原理,集成电路原理,学生实际科研能力等。 英语面试各个学校差不多,这里不具体说明。不过作为上海地区的985/211高校,华师大的电子信息专业也是很好的。5、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大学的电子信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为2-3年,电子信息位于材料科学与自动化学院,初试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923固体物理(专);复试科目为半导体物理(一)或 量子力学 或 固体化学。考研难度不大,往年也有部分调剂,上海大学是上海211高校,就业认可度也比较高,性价比很高,学习方式主要就是利用周末上课,小班培养。关于上海地区的非全电子信息院校分析差不多就是这些了,有很多实力强的高校,也有很多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不论择校的出发点是什么,最好还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对于不知道如何择校或者择专业的考生都可以来咨询必尚考研。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百忧解

历史悠久,快来看看上海海事大学各大学院都是怎么来的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学科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9年7月的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历经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吴淞商船学校、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航务学院、上海海运学院等时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那么,海大各学院的历史和专业沿革是怎样的呢?快随小编一同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学院的历史吧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59年 学院成立时间:1995年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09年成立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船政科(航海科)及其后发展而成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海运学院成立航海系,设海船驾驶和轮机管理2个专业,1961年,海船驾驶专业更名为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62年,交通部部属院校专业调整,海洋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专业调往大连海运学院。1971年,上海海运学院恢复设置海洋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专业。1972年,恢复设立航海系。1973年,轮机管理专业从航海系分出设立轮机系。1978年,轮机系增设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1988年,轮机电气工程系成立,下辖船舶电气管理专业,后改名“电气工程系”。1991年,轮机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合并为轮机与电气工程系。1992年,航海系新增船舶通信导航专业。1993年,船舶通信导航专业更名为电子工程专业,成立“电子工程系”。1995年,航海系、轮机与电气自动化系合并组建成立商船学院。1997年,电子工程系由商船学院划入新成立的工学院。1999年,商船学院设置电气自动化系。2002年,电气自动化系由商船学院归入工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50年 学院成立时间:2001年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创建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学院之一,开创了新中国航运管理人才培养的先河。学院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大连海运学院海运管理系和建于1952年的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航运系。1950年,东北航海专科学校成立航务管理科。1951年,东北航海专科学校更名为东北航海学院,设航运管理系。1952年,中南交通学院航运系设水运管理专业。1953年,东北航海学院更名为大连海运学院,设海运管理系。1954年,中南交通学院更名为武汉河运学院,设航运系。1957年,武汉河运学院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设水运管理系。1958年,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举办远洋运输业务专业。1962年,上海海运学院设海运管理系,后更名为水运管理系。1962年和1963年,交通部专业调整,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水运管理相关专业调入上海,组建成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1962 年,上海海运学院在航海系筹建远洋运输业务专业,后转入水运经济系。1965年,远洋运输专业从水运经济系分出成立远洋运输业务系(国航系前身)。1978年,水运经济管理、水运财务会计两个专业恢复,并招收4年制本科生,隶属远洋运输系。1979年,水运经济管理专业名称改为水运经济专业。1980年,水运管理系建立。水运经济、水运财务会计两个专业隶属该系。1993年,水运经济系更名为国际经济贸易系。1991年,水运管理系、国际航运系、水运经济系组建管理学院。2000年9月,管理学院管理系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1年9月,管理学院管理系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年12月,管理学院分拆,交通运输学院成立,下设管理系、国航系、法律系;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08年,法律系整体划出组建法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组建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2013年改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新增设交通工程系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56年 学院成立时间:2001年1956年,武汉河运学院航运系创设水运经济与组织五年制本科专业。1957年,武汉河运学院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设水运经济系,与水运管理系互为姊妹系。1960年,上海海运学院数理力学(转财会)三年制专业入学。1962年,上海海运学院创设交通财务会计五年制本科专业。1963年,交通部部属院校专业调整,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的经管类相关专业专业整体调入上海海运学院,组建水运经济系、水运管理系。1965年,远洋运输专业从水运经济系分出成立远洋运输业务系。1978年,水运经济管理、水运财务会计两个专业恢复,并招收4年制本科生,隶属水运管理系。1979年,水运经济管理专业名称改为水运经济专业。1987年,水运经济、水运财务会计专业从水运管理系分出,重设水运经济系。1991年,水运经济系、水运管理系、国际航运系组建管理学院1993年,水运经济系更名为国际经济贸易系,水运管理系更名为管理系。1994年,财务与会计学系建立。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联合举办MBA学位教育,获得中外合作办学MBA学位授予权,首开中国航海院校MBA教育先河。1997年,成立旅游管理系,与管理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1年,管理学院一分为二,成立经济管理学院,设置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2002年,交通运输学院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并入组建成立工商管理系。2007年,经济管理学院再次进行学科与专业资源整合,设置物流经济系、国际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学系、工商与旅游管理系、管理科学系。2017年,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自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整体划转至经济管理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58年 学院成立时间:2003年1958年,大连海运学院海管系创办港口装卸组织及机械化专业。1960年,上海海运学院创办船舶机械制造与修理专业。1962年,交通部部属高校专业调整,大连海运学院港口装卸组织及机械化专业整体调至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船舶机械制造与修理专业调至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63年,港口装卸工作组织及机械化专业并入水运技术管理专业。同年增设港口装卸机械专业,设“港口机械系”。1965年,交通部部属高校专业调整,港口装卸机械专业调整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71年,恢复设置港口起重运输机械专业,设置“起重运输机械系”(简称“起运系”)。1975年,起运系设置力学专业。1977年,起运系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恢复招生。1978年,起运系增设机械制图专业;轮机系增设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1979年,起运系增设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专业。1985年,起运系更名为“机械系”,港口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更名为“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分出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88年,轮机电气工程系成立,下辖船舶电气管理专业,后更名为“电气自动化系”。1992年,新增船舶通信导航专业,后成立“电子工程系”。1995年,新增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96年,机械系改名为“机械工程系”。1997年,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工学院。2002年,电气自动化系由商船学院归入工学院。2002年,创办工业设计专业。2003年,工学院一分为二,成立物流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划出成立信息工程学院。2006年,成立中荷机电工程学院,设置机械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个本科专业。2008年,工业设计专业分出,成立徐悲鸿艺术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65年,学院成立时间:2002年1965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系增设英语专业和法语本科专业,开创了在理工科院校开办外语专业本科的先河。1972年,远洋系开办国际邮政英语班。1978年,英语专业正式恢复招生。1978年,上海海运学院外语系成立。1979年,创建我国第一个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专业。1986年,获得“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首批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两家单位之一(另一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000年,创立日语本科专业。1996年,外语系成立对外汉语中心2002年,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09年,成立商务英语系2011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专业(MTI)研究生2015年,英语二系正式更名为翻译系2013年,设“海事语言及应用”博士点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获批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2018年,外国语学院整合师资及相关资源,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62年,学院成立时间:2008年1962年,魏文翰教授、魏文达教授在上海海运学院创始新中国海商法学科1962年,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远洋运输业务专业设立,设有海商法系列课程。1965年,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成立,远洋运输业务专业划归远洋运输业务系,设有海商法系列课程1965年,魏文翰著、魏文达代讲《海商法讲座》一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海商法学专著,影响深远。1979年,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海商法教研室设立。1979年,上海海运学院开始招收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国际经济法(海商法)专业硕士点设立,为全国首批经国务院批准有权授予法学硕士学位的高校。1982年,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法学教研室设立。1985年,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本科国际经济法(海商法)专业设立。1997年,上海海运学院管理学院法律系成立。2000年,上海海运学院海商法研究中心成立,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海商法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8年,法律系从交通运输学院分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成立。2010年,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立。2011年,航运管理与法律专业博士点设立。2017年,招收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1979年,学院成立时间:2003年1979年,上海海运学院起运系增设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本科专业。1985年,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技术专业从起运系分出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90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航海系新增船舶通信导航专业1993年,船舶通信导航专业更名为电子工程专业,成立“电子工程系”。1997年,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工学院。2003年,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从工学院中分出,成立信息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2000年,学院成立时间:2013年2000年9月,上海海运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系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1年9月,上海海运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系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1年12月,交通运输学院成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隶属于管理系。2005年12月,新成立海洋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06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8年4月,海洋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名为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2008年4月,交通运输学院港工、船舶海工专业并入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2008年,设置安全工程专业2013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海洋文化研究所合并组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前身成立时间:1959年,学院成立时间:2008年1959年,上海海运学院成立基础学部1992年,由基础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体育教学部组合成立的基础教学部。2000年,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创办,学生由管理学院托管。2001年,行政管理专业划出给经济管理学院2001年,创办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2006年,化学学科从基础教学部划出2008年,工业设计专业由物流工程学院调整到文理学院2008年,行政管理专业由经济管理学院调整到文理学院2008年,撤销基础教学部,成立文理学院。下设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和社会科学部3部、数学系、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3系。2009年,艺术学院成立,下设艺术设计系和工业设计系,由文理学院托管。2016年,徐悲鸿艺术学院行政单独建制,从文理学院脱离2016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理学院合署,撤销社会科学部。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前身专业成立时间:2002年,学院成立时间:2009年徐悲鸿艺术学院是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立起来的。2002年,上海海运学院机械系创办工业设计专业。2006年,工业设计专业通过上海市教委专业评估。2008年,工业设计专业由物流工程学院转至文理学院。2008年,视觉传达专业创办,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9年,徐悲鸿艺术学院挂牌成立,由文理学院托管。2016年,徐悲鸿艺术学院脱离文理学院,同年开始筹备绘画专业的申报工作2017年,绘画专业获批并开始招生。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而游无朕

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留上海65%,供需比1:9

一、概况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2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1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 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 个工程硕士点,47 个本科专业。拥有 11 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两万余人。网红:被录取的咕咕鹅二、就业率2017 年度,上海海事大学实际毕业生共计 5489 人。①研究生1337人,就业率 99.40%。签约86%。灵活就业:10%。合同就业:3%。待业:1%。②本科生4152人,就业率为 97.25 %。 本科生生源:上海37.1%、安徽8.2%、浙江5.5%、河南4.2%、江苏4.1%。派遣就业:56%。国内升学:11%。出国:10%。灵活就业:18%。待业:3%。三、深造情况①硕士毕业生情况: 硕士研究生有 30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升学率为 2.24%。出国人数为 4 人,出国率为 0.30%。②本科毕业生情况:深造率:21.8%。国内升学率: 11.56%。出国留学率: 10.19%。2017届本科生深造情况如下:四、研究生就业情况——就业单位:国企27.8%,中小企业26.1%,三资企业10.2%,灵活就业10.5%,机关事业3.3%,高校2.6%,中初教育1.2%,科研0.5%。——就业地点:上海69.6%,广东2.2%,北京2%,江苏6.8%,浙江4.8%,山东3.3%。——就业行业:研究生就业质量较高,专业特色较为明显。其中,物流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理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四个学院在一个行业领域内的就业集中度较高,超过了 50%,而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六个学院的就业行业流向较为均衡。五、本科生就业情况——就业单位:中小企业21.5%,国企17.6%,三资企业8%,灵活就业16.2%,机关事业1.7%,教育0.4%。——就业地点:上海64.7%,广东3.2%,北京2.2%,境外11.4%,浙江4.2%,江苏2%。——就业行业:商船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54.80%,制造业占 14.52%,等等。合计有 69.32%的商船学院毕业生流向与航运、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体现出商船学院专业设置的较强工作对口性。交通运输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54.19%,制造业占 6.70%。合计有 60.89%的毕业生流向与航运、交通运输相关的行业。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金融业占 19.62%,制造业占 14.7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 13.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 12.45%,交通运输业占 10.76%,。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学院就业以金融行业居多,就业流向较为多元。物流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制造业占 45.70%,交通运输业占 11.68%。总体而言,物流工程学院以在制造行业就业为主,与学院培养学生的专业目标较为符合。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信息服务业占 44.61%,制造业占 20.96%。综合来看,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到信息相关行业就业的人数比超过 65%,专业对口度较高,与学院的专业特色较为一致。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行业流向排名占比前三的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占比 23.08%,教育业和服务业各占比 13.46% 。综合看来,外国语学院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较为广泛。法学院 2017 届毕业生行业流向为:交通运输业占 23.21%,金融业占 17.86%,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各占 8.93%,就业较为多元。 文理学院 2017 届毕业生行业流向为:制造业占 21.13%,信息服务业占 16.90,教育业和文体娱乐业各占 8.45%,就业流向较为广泛。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于建筑业最多,占比 21.78%,其次是制造业,占比 16.83%,排在第三的是交通运输业,达 11.88%。六、其他情况毕业生供不应求:参与学校 2017 届毕业生招聘的企业合计 1665 家,其中航运及相关企业303 家;线上线下提供的就业岗位合计约 15772 个,需求总量达 50297 人,供需比1:9.2。上海地区用人单位共计 885 家,上海地区就业市场与航运发达地区就业市场成为学校就业资源的主渠道。毕业生的行业需求,以教育类、金融类、IT 类和航运类为主,分别占学校总需求的 35.7%、10.87%、8.60%和 8.34%,此外制造类也是我校毕业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类占到了总需求的6.24%。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2017 年毕业生中有 28.03%的学生通过学院辅导员获取就业信息,13.49%通过就业指导中心获取其发布的就业信息,26.49%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媒体方式获取就业信息。

桀溺

上海海事大学当年差一点就更名为“浦东大学”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出于高校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和改名之风。由于专业学科性质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上海海运学院避免了被合并的命运,但更名是势在必行的事了!这主要有下列原因:一是更名之风到处蔓延,海运学院不能免俗。在那段时期,不要说在上海与海运学院差不多性质和规模的学院都更名大学,如铁道学院改名铁道大学、机械学院改名华东工业大学、水产学院改名水产大学等等,就是同属交通部的四所老校,也都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海运学院作为地处上海的百年老校,不更名就有落后时代或本身存有问题之嫌疑了。二是更重要的是不及时更名就意味着办学层次低人一等。本来,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外国,大学和学院没有本质区别,可能也就是专业面或办学规模有所不同。好的学院可能比一般大学还好。如北京著名的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等“八大”学院;上海的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等,再比如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工学院、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等。但在中国,在一窝风升格、更名的情况下,你如坚守,不仅得不到理解,学院师生员工有意见,而且,在中国当时的语境下和人们的潜意识中,学院就是比大学低一个档次。加之新建院校一般都冠名学院,如不及时更名,就会被社会误认为是新办高校,甚至是民办高校呢!上海海运学院老校园三是更名可以带来发展的契机。因为,当时教育部对学院更名大学,有一套评价指标,达到了才能更名。这就意味着,同意更名就等于学校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条件暂不具备,正好可以以此为时机,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争取资源,加速发展。在上海市和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加上天时地利,学校的努力争取,上海海运学院终于于2004年5月,正式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老校园说起学校更名,还有两件往事值得一提,都是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是把上海运学院改名为浦东大学。主要想法是呼应党中央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认为,上海的高校都集中在浦西,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文化和科技必将也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想仿照深圳建立深圳大学的做法,以上海海运学院为基础,设立浦东大学。一批中青年教师为此奔走呼号,四处游说,千方百计想促成此事。据说,此事已获得上海的高层领导的重视,但是,不知何故,最后无疾而终。我猜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新区和特区的具体情况有别吧。另一件与更名相关的是,为了恢复曾经一度中断了上海高等航海教育,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友会,曾多次正式向交通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发函,要求将上海海运学院改名为吴淞商船大学,或者将学校的商船学院改称吴淞商船学院。不知何因,这个要求也未能实现。后来,新校落成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作为中国航海高等教育之源的纪念碑落成校园,学校的化学品运输多功能教学实验船命名“吴淞”号,也是对“吴淞”老校友的拳拳之心的补偿和慰藉吧!来源:上海海事大学微信公共账号

不能让名

我为什么要劝你来上海读大学

作为一名上海人,自豪地说:上海是一座一级棒的城市,上海是一座友善的城市,最关键的是,如果你要考大学,那上海的高校可以说是首选。倒不是王婆卖瓜,上海的学校确实给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插班生考试,就秒杀了大批外地高校了。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不过没关系,说了你就心动了。上海插班生考试今年高考不是复读没有优势嘛,但有的同学确实是考试的时候因为各种因素,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实力,导致C9的水平进了普通985,985进211,211进双非,一本掉进二本。或者有的同学接受调剂后发现专业超级不喜欢。总之就是特别别扭:复读吧,不想复读,不复读吧,又不甘心。那怎么办?来上海啊!上海给了你二次高考的机会。只要你过了本科线,管你一本、二本还是三本都有机会报考上海市12所重点高校的插班生。大学都可以转学是什么概念?不管你是因为高考的时候来大姨妈,还是贪凉吃坏了拉肚子,只要你觉得高考没有发挥出你全部的实力,还想再要一次机会,那就报上海的本科。上海插班生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在读生,要求一年级没有挂科。招生的12所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都是真香高校。当然,既然称为小高考,那竞争也很激烈的,但总是多了一次机会。比起复读,考这个是没有任何风险的。考上了,鱼跃龙门,考不上,你还在本科,而且该升二年级照升二年级。之前有个三本的学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考复旦,很可惜,没考上。但是人家考上瘾了(大雾),最后研究生考上了一所很出名的985高校,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其实是延续了努力学习这股劲儿,同时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所以你们看,上海插班生考试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不过要求是:你本科得在上海读。对了,一旦考上,你的毕业证就是你考上学校的毕业证了。比如你从三本考到复旦,你的毕业证就是复旦的了。当然,难度也是不小的,考上也真是不容易。还是那句话,高考失手不甘心,再给你一次机会,再抓不住,就……准备考研吧。奖学金丰厚作为中国的金融之都,上海的奖学金应该是全中国排名前三的。各种上海市奖学金,各种企业单位赞助的奖学金,总之只要你学习好,在上海读书钱是不会少的。曾经有网友说在上海读书,连奖学金带打工的钱,还掉助学贷款,还剩3万。当然上海打工的机会也要比别的地方多一些。如果你努力读书,参加插班生考试,再努力考研,一路用功,奖学金都够你生活费了。各种跨校交流机会上海跨校、跨国交流机会也很多。这也很好理解嘛,别的地方的同学都想来魔都体验生活,魔都的学生自然也就有机会出去看看了。这是2018年各校深造率表:别的不敢说,跟全国大部分高校比起来还是占优势的。(当然北大、清华还是要更牛的)就业机会这点其实不用多说。一线城市机会总要更多一些。每年春秋校招,上海的各个学校都是挤得水泄不通。就不说就业,光是实习机会上海都要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一个彩蛋如果你有当兵的想法,那当然是在上海高校当兵啊。在上海当兵优惠政策多到你可能本来不想当兵,都咬咬牙去当兵了。三大优惠政策,导致当兵名额需要竞争:1、上海落户。2、补贴20-30万,不是一次性补贴,名目比较多,有兴趣自己去查。3、考研加10分。上海高校盘点看了这么多优惠条件,是不是已经心动了。盘点一下上海高校,你们可以自己查一下各省分数线,看看哪一所能够上。第一档:关键词:C9联盟,复旦,交大,同济。没什么可说的,北大清华之下,上海占据半壁江山。复旦、交大是同一等级,排名不分先后,复旦偏文科,交大偏理科。同济要靠后一点,但都是顶呱呱的牛校。第二档:华师大、财大、上外这三所学校各有侧重,但都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好学校。上外是语言类牛校,财大是财经类牛校,华师大出来,重点中学抢着当老师。第三档:华理、华政、上大这里需要说一下上大,上大虽然是211,但是偏远地区的985还真不如上大。因为上大有不少政府补贴,政策支持。未来再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同学们要记住一句话:上海大学不是上海最好的大学,上海中学却是上海最好的中学。第四档:东华、上理工、上师大、上外贸、海事大学别的不多说,都是上海的一本学校,就凭这,就值得一报。第五档:上中医、上师大、上音、上体、上交大医学院这些都是特殊类学校,其实都是除了北京之外这个专业最好的学校了。当然,排名这个东西,各人有各人的排法。比如我也可以按照985、211,这些去排,或者按照分数线去排,不用过于纠结,你们对照手里的分数去报就可以了。最后再来说一点上海的缺点。上海的气候偏潮湿。我去北方玩,回来到飞机场一落地,就感到一股湿气扑面而来。上海的雨季总是下雨,弄不好墙皮都要鼓起来。上海冬天湿冷湿冷的,夏天闷热闷热的,饮食偏甜。这些都是事实,很多人过不惯。但是比起来,在上海读大学是真的不错,哪怕读完了回老家,至少也曾有过一段青春热血的经历,就不会总惦记着要往外蹦跶了。仅供你们填志愿做个参考。

全矣

预估帖:上海海事大学2020年会计(MPAcc)考研分数线与报录比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8个本科专业。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一、上海海事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非全日制招生):01(全日制)财务会计02(全日制)财务管理03(全日制)管理会计04(全日制)交通运输行业财务与会计01(非全日制)财务会计02(非全日制)财务管理03(非全日制)管理会计04(非全日制)交通运输行业财务与会计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科目:581财务会计582财务管理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41人二、上海海事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200分。育明考研点评:上海海事大学是第一年招收会计专业,而且全日制和非全一起招生。相比来说2019年非全的划线还是挺高的。2020年我估计会和上海的其他很多学校一样,分开划线;非全划线会低一些,可能和国家线差不多;全日制的划线可能会高一些,估计要210分左右了吧。三、上海海事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专业课指导性大纲(2016)》,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官方指定):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最新版),1-15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最新版),1-15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

妇产科

从上海海事大学保研到中科大!除了努力学习,其他时间做科创实验

沈树阳,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52班学生。1、个人成绩平均学分绩点:3.89,(其中大二下,大三一学年均为4)排名:1/53 ;连续三年综合测评均为专业第一,曾获特等奖学金三次,国家奖学金,NYK企业奖学金,获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顺利获得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共参与两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已结题并获优秀项目,另一项即将结题,一篇一作中文核心文章在投。目前已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个人故事与感悟制定一个小目标,这会让你离成功更进一步四年前,懵懂的少年步入了大学的校园,没有为自己制定什么目标,只知道重要的课听听,完成各项作业就行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学期。大一下学期的自己在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中了解到奖学金,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个小目标,争取能拿到奖学金。于是开始有意识<要去认真学习,这其中帮助自己最大的可能就是沿袭了高中_学习方法。自己有记笔记-习惯,上课记笔记,下课根据笔记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独立完成,其他时间就是可以自由分配的了。大一结束,我意料之外地拿到了专业第一的成绩,当看到那一笔巨款奖学金进入自己的银行卡,那可能是我真正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的道理。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自己开始意识到我可以让自己做当更优秀。既然有了不错,成绩做基础,为何不继续前进,让自己做得更好?确定读研,享受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大二的学习中,公共课还是占了很大的部分,像大学物理这种课自己还是会有预习的习惯,上课前复习以下之前学习的内容,这样对自己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其次自己开始更频繁的去图书馆,59号楼到图书馆的距离很远,有段时间自己也是懒得去,但事实告诉我,在图书馆学习的效率远比在寝室高的多得多,从一开始半强迫让自己去图书馆学,到后来喜欢上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往返于寝室与图书馆的路上,自己总是会听着歌,想着自己完成了哪些任务,就顿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进入大三,专业课很多,课程任务开始繁重,同时很多同学也开始确定了自己考研或是工作的想法。经过一番考虑后自己还是要继续读研。在与老师的沟通后,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保研的,因此也就坚定了读研的目标。大三有一门五学分的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自己买了一本配套的习题书,在时间空余的情况下会去做题,订正,找老师答疑,复习。也是感谢这扎实的专业知识为自己后续参加暑期夏令营成功保送研究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找对方法,把握时间;自我定位,劳逸结合在我看来,学习还是要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并且能够良好的规划时间安排。上课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同样的知识点自己在课上就能学会的完全没必要上课不听,下课自己钻研。高中遗留下的习惯,自己上课喜欢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就完全适用于我,上课时认真听,做好笔记,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再多一些新题提升下自己,基本最终都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其次就是一个时间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休闲娱乐时间能够规划清楚,每天除了上课以外,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课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身体等,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学习之余,勇敢尝试,找寻自我锻炼除了在课程学习以外,自己另一部时间会放在科创实验上。大二的时候有幸参与到一项科创项目中,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后来导师建议自己作为负责人申请一项科创项目,对自己会有较大的帮助。当自己作为负责人开始试验后,才知道万事开头难。在确定低温钢摩擦腐蚀性能这个方向后,导师要求自己做出一份详细的实验方案。那时自己对于这一块研究简直是一穷二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于是我开始阅读文献,先读硕博论文,学习这一块的专业知识,接着查找中文文献,看这一领域相关实验研究方法,然后又找英文文献看着一块最新的研究进展,一些比较好的思路。在和老师确定了实验计划后,到了实际动手层面,问题又来了,很多仪器的操作不会,数据分析的软件不会用,于是就又跟着学长学习相关的操作,如何使用仪器,数据处理软件,在学会这些内容后才算是真正入门了。开始进行实验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记得有一次在测定钢样摩擦腐蚀相关数据时,一共有16个样,自己从早上九点测试到下午三点,测了八个样,然后自己将已经测好的数据放入分析软件中,却发现有一个数据都没测出来,这就意味这一天的实验都白做了,当时自己内心是崩溃的,然后找来导师帮我看问题在哪,在和老师的沟通中老师感觉出了我的失望和烦躁,这时候老师用那种十分温柔的语气告诉我:这就是实验嘛,不行就再来呗,相信自己。老师的话真的给我了很大的鼓励,他让我明天再来测,我当时就心里想不能让老师失望,坚持要把数据都测完,然后我重新检查问题,发现是一个地方接触不良导致,于是继续重复实验,最后晚上测到11点多把数据测完,最终结果也是成功的。事后晚上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自己心里满是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与成就感。科研实验中,总是会有遇到各种问题,这时候需要你的耐心与毅力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有一天自己完成了第一篇论文投稿,并且后来收到编辑部修改后可发表的邮件时心中满是成就感。那时,我明白了打不到你的苦难才会让你变得更坚强!享受你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的故事,比大家多一些的付出,你总能比大家多获得一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四年的大学时光,每个人对于大学的生活总会有不同感悟,当即将毕业的自己再回首这大学生涯时,我可以开心的说到,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充实。所以,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奋斗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3、人生格言越努力越幸运4、对学弟学妹的赠语珍惜在校的每一刻时光,永远不要丢下学习不管,永远不要相信没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话,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努力奋斗,少做咸鱼告别肥宅,在最好的年华做让自己最无悔的事!来源:上海海事大学千帆通讯社 编辑:符溢 策划:宣传部(新闻中心)千帆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