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若愚若昏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大学

01院校简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02近三年历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f04参考用书627:1. 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2005年。2. 李宏编著:《西方美术理论简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新编艺术概论》林少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金丹元,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5.《艺术历史空间的哲学思考》蓝凡,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6.《艺术哲学》 丹纳著,傅雷译,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7.《艺术》贝尔著,马钟元、周金环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852:1、《中国艺术史》迈克尔·苏立文,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中国艺术:牛津艺术史》 柯律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856:1.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2.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652:《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 钱亦平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年《中国音乐简史》陈应时 陈聆群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西方音乐史习题集》王丹丹编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6年893:《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杨儒怀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作曲基本原理》勋伯格著 吴佩华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中国传统音乐导学》黄允箴等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 谷文娴 陶辛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艺术管理概论》郑新文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年《管理学》罗宾斯等著 李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642:《西方剧论选》周靖波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643:《影视批评:实践与理论》陈犀禾 吴小丽 上海大学出版社《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电影艺术词典》许南明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 李少白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 大卫·波德维尔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外国电影史教程》黄文达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644:《电影美学导论》金丹元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影视艺术概论》曲春景 程波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11月《影视美学导论》金丹元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年《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电视与审美》金丹元著 学林出版社 2005年《电视艺术通论》蓝凡 学林出版社 2005年877:《中国戏曲通史》张庚 郭汉城主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俞为民 孙蓉蓉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6年878:《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陈犀禾 聂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饶曙光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李道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产业史》沈芸 中国电影出版社《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理查德·麦特白 华夏出版社《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亨利·詹金斯 商务印书馆《香港电影产业流变》赵卫防 中国电影出版社《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影经济学》洛朗·克勒通 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879:《电视研究读本》张斌 蒋宁平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郭镇之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仲呈祥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仲呈祥 陈友军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电视批评史》欧阳宏生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美电视艺术比较》苗棣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美电视艺术比较》曲春景主编 上海三联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分析06知名导师王晴川: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影视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全媒体应用与发展基地主任,上海市演讲学会理事。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奖、安徽电视奖、安徽新闻奖、第四届中国电视“南方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上海市闸北区“优秀青年人才”等荣誉。邢虹文:教授,硕士生导师。求学期间,先后获社会学学士学位,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学位,传播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社会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影视节目制作方向为电视纪录片及电视栏目制作。1999年始,先后担任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经典重访》、外语频道《华夏新纪录》等栏目的策划、编导,制作完成三十余部电视作品。单林: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中国民族音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方音乐。狄其安: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江苏盐城佛教梵呗研究会顾问。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中西方音乐理论,汉传佛教梵呗。阳军: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作曲理论、音乐分析、音乐教育学、爵士乐与流行音乐。

蓝银

2021年上海大学研究生网上报名需要注意什么?上大考生看过来!

2021年上海大学报考点(代码:3112)网报公告一、网上报名1.上海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3112)仅接收报考上海大学的上海考生报考,含下列4种情况:a) 报考我校且就读上海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b) 户口在上海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本人本市户口簿或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有效户籍证明;c) 非沪户籍往届上海考生:须提供2020年连续6个月在上海的社保缴费情况,2020届毕业生需提供本人最近3个月的本市社保缴纳证明。d) 报考我校美术学(130400)专业(02—07研究方向)、设计学(130500)专业(01研究方向、03—08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130200)专业、美术(135107)、艺术设计(135108)的考生以及按同等学力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受社保记录限制)特别提醒:除上述情况的考生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因不符合本考点选择报考条件而不能进行确认和参加考试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网上报名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报考信息两大步骤。填写考生信息已于9月16日开通,填写报考信息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有效信息。3.网上报名时必须在相应的栏目内正确填写报考院系、专业和研究方向、选考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凡未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网报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网报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4.考生须牢记报名号和登录密码,并于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须使用A4纸,《准考证》正反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参加初试和复试)。5.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6.网报时,报名网站不会对考生是否符合招生单位和报考点的报考要求作出校验。因此,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招生单位招生章程,如不符合报考条件,将无法进行后续确认和考试。7.按照上海市规定,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缴费,选择本考点的考生均须在网上报名期间完成缴费,网报期间未缴费将无法进行后续确认和考试。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预计:2020年11月5日至11月9日。具体安排以网报期间上海大学研招网公布的考点确认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2.所有选择本考点(考点代码3112)的考生必须准备以下材料:(1)有效居民身份证;(2)《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样张见附件1);(3)《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提供,样张见附件2);(4)在读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生需提供现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需写明:知晓并同意该生报考我校研究生);(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需有国防部征兵办用章,样张见附件3)及《退出现役证》(样张见附件4);(6)户口在上海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本人本市户口簿或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有效户籍证明;(7)非沪户籍往届上海考生须提供2020年连续6个月在上海的社保缴费情况[需至社保网点打印《参保个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缴费状态:已缴费,视同缴费,补缴亦可),样张见附件5];(8)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三、重要事项1.《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需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进行申请和下载打印。2.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学位证书须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见附件6)。3.网报期间请随时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jszs。shu。e。cn/)最新公告。

上海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上线了吗?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目前有宝山、延长、嘉定三个校区,创办于1994年,是“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高校”,“211工程”高校。上海大学近日公布了各二级学院公布了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上线了吗?理学院数学:328分、物理:327分。文学院文化研究:390分、中国语言文学(01-中国现当代文学 方向):388分、中国语言文学(08-创意写作 方向):382分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386分、英语笔译:371分、日语笔译:371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363分、企业管理:359分、会计学:354分法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329分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电子信息:346分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能源动力:356分、机械电子工程:335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330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315分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学(02-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4-油画 方向):381分、艺术设计(01-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方向):381分上海电影学院悉尼工商学院、社会学科学部(筹)、中欧工程技术学院社会学院微电子学院、力学工程科学学院MBA中心、微电子研究与开发中心、音乐学院经济学院图书情报档案系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以上资料整理于上海大学官网,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本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河海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上线了吗?西南财经大学各学院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看看你的分数够吗?上海已公布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院校汇总,有没有你报考的学校?这些自划线高校已公布2021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有你报考学校吗?重庆九龙坡区热门中学介绍,看看有你喜欢的学校吗?

进于知矣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大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9大学科。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高校中的“潜力股”。机械/电子类专业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但是理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业强些。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还蛮激烈的。17年统招人数33人,报考人数218人,报考人数包括推免的同学。报录比6:1左右,去年复试线344分,最低收分351,但是这些同学的平均分高达382分,对于考数一的工科类专业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和车辆工程这三个专业的平均分都在350分以上,最低收分320分左右。至于报录比的计算方法:[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统招人数)] / 统招人数。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除了复试线,其他数据都是统计在一起的。比如说电工理论、电机和电器这些,是属于电气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至于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参考复试线,复试线越高的竞争越激烈,平均分就会高点,复试线低的平均分就会低点。机械/电子类专业控制科学和工程也是一级学科,上海大学这个专业有六个二级学科,不同专业的复试线也不一样,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按照我之前分析电气工程的方法分析,虽然会有些误差,但是这些数据也都只是一个参考,因为明年你的考研情况和今年肯定不一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最后三个专业都是专硕,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专硕考研的报录比都接近10:1或者超过10:1的,也侧面反映出专硕近几年考研的热门程度,而且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增强。当然由于专硕的考试难度比较低,所以基本上每个学校的电气、机械这类热门工科专业平均分都比学硕要高。通信与信息专业通信类专业也是工科类考研的热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但是考研的竞争难度也没有比其他专业大。五个学硕专业平均收分都在355-360分左右,最低收分330分左右,还是比较稳定的。推荐大家考研的目标分数就是平均分,因为考到平均分就比较稳了。实在考不到,就以最低收分到平均分之间的分数为目标。这些专业的报录比也都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在5:1左右,具体专业的报录比大家用我之前给大家的公式去算去,其实就算我不说大家也可以算出来,现在的同学聪明着呢,哈哈。电子与通信工程分数要高点,平均分要373,毕竟是专硕,考试题目的难度小很多。计算机和土木专业计算机专业也是每年竞争很激烈的专业,报考的大热门。这里我们分析计算机学院的专业,材料基因研究所也有,但是招生人数很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统招达到70人,推免28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去年最低收分326分,平均分352分,报录比7:1。软件工程学硕招生人数比较少,统招仅3人。报录比很高超过10+,平均收分345。软件工程专硕报录比也是7:1,分数比较高,平均收分要370分。这里也解释一下上海大学的录取人数是推免生和统招生加在一起的。大家想知道推免了几个同学的话就用录取人数减去统招人数就行。土木工程的专业主要就是081400的土木工程学硕的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的专硕。学硕由四个二级学科组成,总体的报录比也是在7:1左右,这些专业可以放在一起看,因为复试线都一样290分,均分334分。专硕和学硕的竞争情况差不多,但是分数稍微高点,均分358分。经济学专业理论经济学没有划分二级学科,按统一标准来招生的。复试线335,最低收分342,均分352,招生人数12人,报录比9:1左右,难度适中。应用经济学倒是分了很多二级学科,复试分数线也不一样,主要是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难度比较大,复试线都很高。应用经济学5个专业总共招生36人,报录比24:1,平均分364分。统计学录取人数10人,统招5人,报录比也接近20:1,最低收分359,平均分370分。金融专硕招生人数也是蛮多的,统招69人,复试线346,均分367分。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科班出身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上大的学生就业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国际商务就业前景也很好,上大的考研难度也不是很大,报录比4:1不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管理类专业管科这个数据很奇葩,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还多,推免了100人。相信很多同学要有疑问,还是把问题在这里就解决吧,不然又要有很多同学问了。这种情况就是调剂扩招的情况,有很多有能力的同学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调剂到上海大学,而这部分学生能力很强,就扩招了。而相对的报录比就没法看了,不要以为这个专业容易考,毕竟分数线摆在这个地方。悉尼工商学院管科也招生。会计学的专业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之前有很多同学咨询我的时候说想考会计学,但江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会计学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难度合适的上海大学。报录比15:1,复试线349,平均分369分。企业管理和管科类似,也会推免了接近100人,统招人数才7人,均分378。旅游管理的招生人数就更少了,一个同学考了357分,一个378分。专硕有三个专业,其中物流工程是工程类专硕,统招24人,最低分298,均分336,难度不大。会计专硕和工商管理都是管理类专硕,会计专硕还有一个学院招生,是悉尼工商学院,招生人数也是挺多的,全日制36人,非全75人,难度要比管院的小很多,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私我。管院会计专硕的这些数据都是全日制的,非全的数据我没有列举出来,也招71人。上海大学的会计专硕均分才230分,虽然上海地区改试卷的时候压分,但是对比南京地区的学校难度还是要小,毕竟均分普遍要240多。MPACC另聘请了来自于实务界的兼职导师25名,严格实行“双导师制”。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的学硕和专硕,老生常谈的专业了,江浙沪地区211没有考380分的能力就不要考虑了这个专业了,甚至就算考了380分,也有很有可能淘汰。这个专业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报辅导班学习。数字媒体创意工程倒是蛮简单的。下面的专业就都是艺术类的专业了,不是常规的音乐、美术专业,而是影视戏剧专业。这些专业研研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下。上海大学这些专业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电影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研表示也想学啊。总体上看招生人数都不是很多,报录比10+,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进娱乐圈的啊,哈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考的,主要是不考数学,可惜招生人数都不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两位数,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除了行管的报录比是10+以外,其他专业的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但是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收分都是要的挺高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上大现设有27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其中像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的院系研研就不一一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在留言区关注下。总结:上海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及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相比毫不逊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海大学与苏州大学并列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仅为4个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只有3个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地区高校中的潜力股。其中设计学、机械类、经管类专业竞争压力较大,考生及早准备。同档次院校推荐苏州大学。

北极雪

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考生须知

根据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招生复试要求,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预计在5月中下旬,具体以各院系发布时间为准,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一、复试网络平台我校网络远程复试采用主平台+备用平台方案,主平台推荐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研究生招生远程面试系统”(https://bm.chsi.com.cn),备用平台推荐使用 “Zoom”远程会议系统。复试前学生需根据院(系)复试办法对使用平台提前测试,具体相关操作流程请参见(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考生操作手册及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Zoom平台操作手册。(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考生操作手册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Zoom平台操作手册http://yjszs.shu.e.cn/Zoompingtai.pdf二、设备及环境要求请考生提前准备好远程复试所需的软硬件设备,复试前按招生院系通知要求进行测试,以确保复试正常进行。1、用于面试的设备【主机位】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需带有摄像头、麦克风功能)。2、用于监控面试环境的设备【辅机位】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或pad等平板设备(需带有摄像头功能)。3、网络通畅、流量充足,能满足复试要求建议主机位使用有线网络,使用谷歌Chrome最新浏览器。4、独立、无干扰的复试房间,光线适宜,安静,不逆光可视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复试相关资料,不得有其他人在场。5、特殊情况因环境、条件所限,网络复试确有困难的考生,需提前向报考院(系)反映,与之沟通确认,听从院(系)安排。三、考生需准备的用品1、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2、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纸若干。3、报考院(系)要求准备的其他考试用品。四、提交复试相关材料1、资格审查相关材料提交请参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通知》。《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通知》http://yjszs.shu.e.cn/info/1004/5171.htm2、其余复试材料,包括《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签字扫描件或清晰照片版,必须提交)、本科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设计)摘要、科研成果、获奖证明及其他能反映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材料等。请考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及院系要求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提交。登录名为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密码为考生身份证号。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系统http://202.121.199.142/Other/ZS/五、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的注意事项1、诚信复试a) 考生须提前认真阅读《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及上海大学和报考院(系)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清楚了解相关规定,及时填写《2020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并提交。b) 研究生复试内容属于国家机密级。复试过程禁止录音、录像和录屏,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面试房间,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2、面试设备调试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正常。考生端两台设备均开启摄像头。【主机位】:考生本人正对设备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面部、上半身及双手在画面中清晰可见。不得遮挡面部、耳朵等部位,不得戴帽子、墨镜、口罩等,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不得中途离场。【辅机位】:设备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45°拍摄,要保证考生主机位屏幕清晰地被复试专家组看到。关闭该设备通话、录音、录屏、直播、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并保持平台软件静音。3、突发情况若遇网络或信号等原因造成的通信效果不佳时,考生须立即联系院系复试工作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缓考或重考。请保持本人联系手机及紧急联系人手机的畅通。附件双机位复试过程中监控(辅助)机位手机的设置提示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0年5月7日

毒气室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大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9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还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各类重点学科超过15个。上海大学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高校中的“潜力股”。文学院文学专业是考研热门专业之一,上海大学虽然文学专业不是很强,但是依托211学校平台和上海的地区优势还是吸引了众多外地考生报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8考研统招43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稳定的。总体的报录比也比较稳定,都是在8:1左右。作为一个211学校这个报录比还是可以接受的,收分也不是很高,最低收分和复试线一样,均分也才366分,比17考研的均分低了接近20分。19考研的收分可能会增加很多,因为考研人数增加太多,不知道对这个专业会不会有比较大影响。等数据出来,研研会及时更新,如果19考研收分增加很多,对20考研的同学而言反而是个好消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两个学院招生,一个是文学院一个是国际交流学院。但是这两个学院的专业却很迷,文学院的报录比远远低于国际交流学院,但是收分却高出来很多,不符合正常的规律。按道理应该竞争激烈的收分才高。建议大家去文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看看这两个学院的这个专业具体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报考要求。两个历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总体的报录比都是7:1多点。中国史的收分比17考研低了很多。19考研预计会上涨,世界史由于招生人数增多导致18考研的报考人数增加很多,收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机电双控专业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但是理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业强些。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机械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还蛮激烈的。18考研的推免比例比较高,统招只招收了17人,对比17考研少了接近一半。当然报考人数也少了接近四分之一。总体来看这个专业的考研竞争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18考研的报录比超过8:1,在工科类的专业里算是一个很高的报录比了。甚至能赶上很多985。18考研均分335分,当然比17考研的话要低了50分,19考研这个分数估计得加个30分左右。机械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这三个专业考研报录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毕竟都是属于双一流学科群的专业,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考研难度不是很大,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推荐报考。电气工程的专业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来统计的,比如说电工理论、电机和电器这些,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电气工程专业算是工科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了,考研的竞争会比较激烈。18考研的报录比8:1左右,均分达到了337分。双控专业同样也是一级学科,虽然考研均分比较高,但是报录比才4:1,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机械,电气和控制工程专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多,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专硕考研的话要比学硕简单很多,一般专硕的分数都会比学硕高,主要是考试科目,数一和英一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数二和英二。但是上海大学的这些专硕的收分也没有特别高,而且报录比也不是很高。所以专硕大家还是可以考虑下的。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类专业也是工科类考研的热门专业,毕竟以后就业的话都是和电信移动这样的巨头通信公司联系比较紧密的,发展前景比较好。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18考研复试线320,比17年低了5分,均分352分,报录比5:1左右。收分的话没有受到18考研大环境太大的影响,还是比较稳定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也是属于电子通信工程的一级学科,比通信与信息系统竞争略微简单点。电子科学技术的两个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还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考研就要好好分析下了。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不是很多,但是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差别蛮大的,从报录比上看电路与系统的考研竞争要激烈很多。但是如果从收分上看的话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均分365分,远远高于电路与系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家去对比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情况了。如果专业课不同,那应该就是专业课难度差距比较大。如果专业课考试内容相同,那就是属于特殊情况,优先参考报录情况。电子与通信工程毕竟是专硕,考试题目的难度小很多。数学和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考虑专硕。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院还是有很多热门专业在里面的,主要是媒体行业和艺术行业。当前娱乐圈辣么火,所有很多同学对这些行业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先来看看新闻专业。新闻传播的学硕和专硕,老生常谈的专业了,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江浙沪地区211想考这个专业的话一般都要具备考380分的能力,甚至就算考了380分,也有很有可能淘汰。18考研的新闻传播专硕复试线就要390分,虽然学硕的收分不是很高,但是报录比高达34:1。这个专业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报辅导班学习。数字媒体创意工程倒是蛮简单的。电影学院艺术类的专业了,不是常规的音乐、美术专业,而是影视戏剧专业。这些专业研研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下。上海大学这些专业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电影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艺术学理论就不推荐考了,18考研统招只招了一个人。戏剧与影视学倒是可以考虑下,虽然报录比也高的不像话,但是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外语学院外语学院的招生专业只有5个,三个学硕和两个专硕。学硕的话招生人数都是比较少的统招人数最多就7人,最少的才三人。除了日语专业其他两个学硕的报录比都是14:1。收分的话这种招几个人的专业也必要太在意,太不稳定。可能今年这个专业高了,可能明年这个专业低了。但是211学硕的话360分这个最基本的是要达到的。英语的翻译招生人数很多,但是主要是笔译。报录比9:1左右也就是热门地区正常的211水平。收分的话去年研研说基本能上350就差不多了。但是由于这几年的考研人数增加实在太快了,350是估计保不住了,要360了。日语专业就不分析了,不喜欢一切带日的专业,不要问我为什么,任性。哈哈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考的,主要是不考数学,可惜招生人数都不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比如统计学3人计划全部保录的,但是还有其他同学报名,辛苦一年全白费了,所以说择校很重要呢。如果早人数了我,就会让你在报名前去看看他的招生计划和推免名单再报名。还有一个人口学,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同学报考了,都是调剂来的。20考研的同学可以试试这个专业。这个学院还有一个BUG专业,那就是行政管理。这个是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了。第一管理类的专业是很热门的,热门也就算了,其他管理类的比如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和工程还要考数学,这个专业不要考数学。简直就是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同学的福音。所以18考研的报录比是35:1,而且招生人数极少,统招只有两个人。其他专业的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但是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收分都是要的挺高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上大现设有27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其中像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专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的院系研研就不一一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在留言区关注下。总结:上海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及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相比毫不逊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海大学与苏州大学并列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仅为4个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只有3个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地区高校中的潜力股。其中设计学、机械类、经管类专业竞争压力较大,考生及早准备。同档次院校推荐苏州大学。

可谓畏矣

3月15日开考,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公布2021年音乐表演校考复试安排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校考复试(线上考试)工作安排根据《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关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音乐学院2021年艺术类专业校考调整的公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考生初试情况,现将音乐表演专业初试结果及复试(线上考试)工作安排公告如下:一、复试资格查询(全文所指时间均为北京时间)经专家评审,考生即日起可登录报名系统(“艺术升”APP→报考→成绩查询→上海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查询初试成绩及是否获得复试资格。获得复试资格考生名单(见附件)。考生若需申请初试成绩复核,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3月12日24时发送邮件至zbb @ oa.shu.e.cn。邮件标题请注明“申请音乐表演专业初试成绩复核”,邮件内容应包括:姓名、准考证号、报考专业、身份证正面照片。成绩复核仅限复核是否存在漏评、加分错、登分错情况,不重新评分。复核结果将在3个工作日内以邮件形式反馈。二、复试报名、缴费、确认及打印准考证参加复试的考生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3月12日24时登录报名系统(“艺术升”APP)选择相应专业(方向),完成复试报名、缴纳复试费用100元、在线确认、并下载打印准考证(操作流程与初试相同)。三、复试(线上考试)时间及科目1.考前练习时间:3月13日—3月15日2.正式考试时间及科目:三门科目的考试分别在3月15日、3月16日规定时间内进行,请考生务必按以下规定准时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凡有科目缺考,校考成绩视为无效。(1)科目一:乐理(采用在线答题的方式,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作为主要题型)考试时间:3月15日 09:00—10:30①考生务必于3月15日08:45进入考试系统(“艺术升”APP),并于09:00前完成所有考前准备工作,包括:进入考试系统(“艺术升”APP),点击“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模块下的“正式考试”按钮,点击确认“考试承诺书”后,阅读考生须知,选择“科目一 乐理”,点击“开始考试”按钮。考前准备完成后,请勿退出或离开线上环境,以免错过考试时间。如因未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影响考试者,后果由考生自负。②正式考试于3月15日09:00准时开始。3月15日09:00后,考生将无法点击“开始考试”进入考试环节,迟到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进入考试环节的考生,在09:00手动点击“录制视频开始考试”按钮,扫码架设好“辅机位”,按照语音提示在“主机位”前展示草稿纸(草稿纸为空白五线谱纸)正反面,展示完毕后,开始答题,每道题目答完后无法退回修改。考试全程,考生务必处于“主机位”、“辅机位”监控之下,不得随意走动,不得离开视频监控环境,否则视为违纪,后果由考生自负。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考试中断,考生须迅速重新登录考试系统继续考试(最多有两次重新登录机会),考试时间不予延长。中断超过指定次数将导致考试失败,后果由考生自负。③考试于3月15日10:30结束,届时系统将自动结束考试。提前交卷者,考生需自行点击“考试结束”按钮结束考试。考试结束后,所有考生务必于3月15日24:00前点击“视频提交”按钮,提交考试视频。(2)科目二:演唱/演奏(采用线上录制视频的方式,视频时长在30分钟以内)考试时间:3月15日(科目一乐理考试结束后)—3月15日24:00请考生务必在完成科目一乐理考试后,再进行科目二演唱/演奏考试(否则有可能错过科目一的考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模块,选择“科目二 演唱/演奏”进行考试。考生进入正式考试后的3小时内完成视频录制提交,期间有3次录制机会,选择最满意的一次在3月15日24:00前进行提交,完成考试。(3)科目三:视唱(采用线上录制视频的方式,视频时长在3分钟以内)考试时间:3月16日 09:00—09:30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音乐表演(视唱科目)”模块进行考试。考生进入正式考试后,须在3月16日09:30前完成视频录制提交,期间有3次录制机会,选择最满意的一次进行提交,完成考试。特别提醒:每科满分100分。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拍摄或提交考试视频不成功,考试无效。四、复试(线上考试)要求1.复试考生应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网或“艺术升”APP考试页面,认真阅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校考复试(线上考试)考生须知》及《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校考复试(线上考试)操作流程》(3月12日前发布)操作。考生在3月13日开始进行考前练习,考前练习视频不作为评分的依据,但请考生务必在正式考试之前进行考前练习,否则将无法进行正式考试,考生须观看上海大学提供的视频录制样片(该样片仅针对科目二“演唱/演奏”考试,其他科目考试无视频录制样片),待熟悉录制要求和流程后,再进行正式考试视频的录制和提交。2.考生需要准备两部智能手机,双机位拍摄录制,两部手机均需要提前下载“艺术升”APP。手机A(登录“艺术升”APP)应作为主机,用于录制网络考试全部内容和流程的操作;手机B(打开“艺术升”APP,无需登录,扫描主机生成的二维码,进入录制界面)应作为辅机,用于监考考试过程(具体机位摆放要求详见《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复试)线上考试操作流程》)。考试前务必保持两部手机的电量和内存充足,以免因电量不足、内存不足导致视频录制中断,影响考试结果。建议手机空余内存至少在20G以上。请考生提前检查WiFi网络信号,确保网络稳定畅通。同时务必提前移除两部手机的SIM卡,确保无法通话(中途接到来电,会直接中断录制);此外,外放音乐、闹钟等其他应用程序也请提前关闭,避免外界干扰。考试结束后,“主机位”和“辅机位”录制的视频必须全部提交,否则考试无效。3.确保录制现场光线充足,场地空间能够满足完成所展示考试内容的需要;建议考生采用三脚支架等,保持画面稳定,声像清晰。4.乐理考试正式开始后,考生须按照语音提示在“主机位”前展示草稿纸(草稿纸为空白五线谱纸)正反面,考生桌面除笔、橡皮、草稿纸外,不得出现任何其他物品。考试全程考生不得离开拍摄画面,不得与他人交流,不得查阅各类资料,不得佩戴耳机,视频中只允许出现考生本人,不得出现其他人员、设施、设备等,违反者将被视为违规并取消考试成绩。5.演唱/演奏考试视频中只允许出现考生本人,不得出现任何其他人员(声乐演唱专业钢琴伴奏除外),声音和图像需同步录制,期间不得转切画面,不得采用任何视频编辑手段美化处理画面,不得采用任何音频编辑手段美化编辑音频,只能使用考试软件自带拍摄功能。违反者将被视为违规并取消考试成绩。录像时要求全景全身。要求画面保持稳定、声像清晰、音画同步,将考生全貌清晰展现。6.声乐演唱专业若无钢琴伴奏,可使用音频伴奏或者清唱,不影响考试成绩。7.视唱考试期间,视频中只允许出现考生本人,除考生和“主机位”、“辅机位”设备外,不得出现其他人员、设施、设备;考生只允许参照系统播放的标准音进行演唱,不得使用除考试系统外的其他任何设施、设备播放标准音。8.考试期间禁止透露考生姓名、考生号、就读学校等与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以作弊处理。9.考生完成复试报名、网上确认、打印准考证相关手续后,请用报名账号登录“艺术升”APP(网页端不支持),在【报考】页进入“网络考试”入口,选择上海大学报考专业进行线上考试。考生在“艺术升”APP网络考试页面点击“正式考试”按钮按照规定完成各科目考试。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拍摄或提交考试视频不成功,考试无效。五、特别说明如有摄录条件不足等特殊困难,可拨打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咨询电话(电话接听时间为:工作日8:30—11:00,13:00—16:30)提出相关说明,由学校协调考生所在地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为困难考生提供帮助。六、复试结果查询复试结果请考生密切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网发布的公告。附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进入复试名单(按准考证号排序)

生不布施

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上,一首首由学生原创的歌曲在此唱响

“青春放歌——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在复旦大学举办。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青春的光芒它将我照亮,感谢这片土壤,将心的种子和伟大梦想,挑战在肩上建筑我的力量……”11月18日晚,一首由上海大学生作词作曲的歌曲《青春之光》在舞台上唱响。当晚,“青春放歌——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在复旦大学举办,“牢记时代使命 唱响青春旋律”校园歌曲创作活动推出的优秀原创歌曲在此唱响。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上海19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精心编排演绎了一批校园歌曲创作活动入选歌曲,展演了近年来由上海高校师生创作的部分优秀校园原创歌曲。上海大学带队老师陈汀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青春之光》是上海大学研究生王铭作词作曲的原创校园歌曲,由徐梦韵、张君玮、蔡海萍、颜超、李晓彤、Manish Styles Eastwood Kumar(美国)演唱。“歌曲展现出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们敢为人先、斗志昂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拼搏中追逐青春梦想的良好精神。” 陈汀滢说道。“With all my friends, For the dreams I have, Look into the futures, The world is in my hands…”《青春之光》的表演者之一,来自于美国的上海大学留学生Manish Styles Eastwood Kumar告诉记者,“我能够看到每个人投入了多少努力。我很荣幸能有机会成为这个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的一部分。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令人振奋。”马杰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领队老师,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带来了歌曲《眺望》。“《眺望》描述了大家在课堂上等的经历,表现大学生有梦想、有追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歌曲曲调流畅,主歌副歌有层次,易于传唱,贴近大学生校园生活。”马杰称,歌曲的表演者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领唱是音乐戏剧系应届毕业生徐均朔,合唱的80名学生来自音乐教育系和声乐歌剧系。上海音乐学院带来了歌曲《眺望》。徐均朔参加过《中国梦之声》大型偶像选秀活动,曾与歌手李健同台合唱,此前已收获不少歌迷。他告诉记者,“与以往的更多的以音乐剧演员等代表个人的表演相比,参加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与同学们一起以学校身份参与其中,感觉更兴奋、更光荣。”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指导老师陈瑜是歌曲《青春无悔》的指挥,50名复旦大学学生参加了这首歌曲的合唱。陈瑜对记者说,“这首歌曲的舞台设计由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比如在演唱的同时展演了医学院的学生穿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的学习生活,以及大学生舞蹈兴趣爱好等,体现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朝气,学生间的友谊。”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师高涵则表示,上海理工大学葛藤同学本次歌会与海事大学的创乐团合作演唱歌曲《创梦》,表达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创造、突破自我、勇敢追梦的心声。本场校园歌会是继今年5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场校园青春歌会之后的第二场演出,再次对优秀校园原创歌曲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牢记时代使命 唱响青春旋律”校园歌曲创作活动于2017年底启动,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师生征集原创歌曲。第一批共选出《畅想新时代》《创梦》《今天和明天》《无畏》《眺望》《曾经的模样》《我的故事》《未来的声音》等8首优秀原创校园歌曲。第二批原创歌曲也将于近日推出。为进一步推广传播优秀校园原创歌曲,本次校园歌会后,上海市还将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歌曲演唱会、全媒体推送等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多频次地进行展示推介,为广大青年学生他们扬帆未来、放飞梦想搭建舞台。据了解,歌会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播出。

空霸

上海大学举行2020年开学典礼:青春追梦,自强卓越!

9月13日上午,上海大学举行2020年开学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刘人怀;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龚振邦、董远达;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校领导成旦红、刘昌胜、段勇、龚思怡、欧阳华、吴明红、聂清、汪小帆、苟燕楠、胡大伟、曹为民、张洁,以及来自各部处、各学院和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各成员学校的领导老师与来自五洲四海的1.1万余名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国际留学生新生,齐聚上海大学校本部体育场,共同见证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学典礼。典礼由副校长汪小帆教授主持。全体新生身着主题分别为“青春”“追梦”“自强”“卓越”八种颜色的服装,带着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即将在上海大学开启一段全新的求学之旅。典礼采用5G无人机室外航拍技术,通过央视频、人民日报人民号、抖音、快手、微博、哔哩哔哩等多家媒体平台面向全国进行视频同步直播。庄严的升旗仪式之后,现场播放了由十余位院士、专家学者参与拍摄的主题视频《追梦·在上大》。短片由“红色学府岁月峥嵘”“方兴未艾薪火相传”“乘势而上大有可为”三个篇章组成,展现了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改革基因,见证了上大学子在砥砺奋斗中践行青春誓言。新时代的上大学子应赓续红色基因,找准人生航向,勇担时代重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黄晓春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表了题为《在巨变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的发言。他对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要以兴趣推动求知欲,而非在精致的计算中走向平庸。时刻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无畏探索才能助力实现自身价值,放飞自己的梦想。二是在公共生活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而非封闭于自我的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未必是最佳状态,更好的自己并非追求私人生活的极致体验,而是在增进整个社会的普遍福祉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更吸引人的精神气质。三是要以开放精神面对专业学习,而非墨守成规。本专业学习需要深耕,其他领域的知识也需要保持兴趣。借助新的学科知识有助于理解知识体系的互相关联,进一步拓宽研究的视野。黄晓春教授的谆谆教诲让新生们受益匪浅,努力在巨变的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成就属于每一个上大人的最美人生。来自湖北黄冈的战疫志愿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硕博连读博士生新生林文浩,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科研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他将自己的心得总结为三点与新生共勉:一是要热爱专业,坚持梦想;二是要扛得住失败,耐得住寂寞;三是要心怀家国,勇担使命。10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新生作为新生代表参与了互动环节《封再启时》,在档案馆馆长金波教授的见证下,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大学心愿,他们期待着在大学里与良师益友的思想“碰撞”,在所学领域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希望能积极奉献社会,以毅然不屈的精神追逐明日的梦想;期盼可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和上大一起共创辉煌。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教授向四位本、硕、博和留学生新生代表赠送校徽,全体新生也纷纷将校徽佩戴至胸前。徽章不仅代表着“上大人”的身份,更承载着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承载着全体上大人的使命与荣光。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谌稳帅的带领下,全体新生郑重宣誓,他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言表明了“新上大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矢志奋斗的毅力与决心。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院士,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2020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今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大家正常的学习生活,同学们坚持梦想,不懈奋斗,以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积极应对挑战,经受住了疫情和升学的双重考验,彰显出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和过人的实力。他指出,择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上大的荣幸;育天下英才而成之,是上大的责任。上海大学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践行育人育才使命,以自己的奋发进取坚定践行着“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刘昌胜校长对广大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勇担时代重任。志向首在爱国,意在高远,成在坚韧。作为时代新人,同学们必须永葆赤子之心、砥砺高远之志、挚守坚韧之道,方能行稳致远,不负韶华;二是自主学习,激扬青春力量。学习重在自主,重在融会,重在践行。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为应对未来挑战积蓄力量;三是秉承创新,实干赢得未来。创新贵在葆有好奇,贵在敢为人先,贵在持之以恒。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是把握先机、赢得未来的金钥匙。无论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还是上大“求实创新”的校风,都激励着上大学子始终将创新作为躬身践行的决胜利器。刘校长希望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始于志向、长于学习、成于创新,有敢于同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勇气、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的朝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奏响出一曲不同凡响、激情豪迈的青春之歌!开学典礼在全场雄壮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愿每一位上大学子将自己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在未来可期的上大时光中筑梦前行,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去书写无尽的可能!“音”你而来 “新”动上大。今晚,学校还举办了2020迎新季“泮池新声”草坪音乐会来欢迎新生。来源: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办公室 摄影:韦明其 朱坤 部分图片来自照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