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以同等学力报考南开大学研究生,好处多多!德自此衰

以同等学力报考南开大学研究生,好处多多!

南开大学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入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项目。也是考研时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所以报考人数多,难度大。但是若采用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则会轻松很多。同等学力为什么轻松选择同等学力申硕报考南开大学研究生之所以入学轻松,有两个原因,一是免试入学,二是报考条件低。所谓免试入学是指报名人员符合招生单位的要求,然后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给院校,院校经过审核无误后,就可以进入课程研修班学习。并且没有其他任何考试或面试。而且还有一点也极为重要就是,南开大学同等学力相关课程的要求也不高,一般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就可以报名,而若是申请硕士学位,则需要报名人员具有学士学位且满3年。同等学力有何好处其实入学轻松可以说是同等学力的好处之一,还有一点上面也有所提及,那就是可以取得硕士学位证书。而取得硕士学位证书的过程也并不复杂,就是通过申硕考试及论文答辩,两者相对来说都不是十分困难。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容易取得就含金量不高,事实上通过该方式取得的证书是能够受到国家及社会的认可,并且能够帮助学员在求职就业、升职加薪、继续深造等方面取得优势。南开大学有哪些专业在招生目前,南开大学多个专业开设有同等学力相关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金融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民商法学、国际贸易学、应用经济学、世界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等。虽然开设的课程较多,但是相关课程的学费却并不是很高,多数课程的学费不超过3万元,而学习时长则是2年,因此综合来说性价比相对较高。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同等学力是免试入学,因此是没有固定的报名时间,只要学员符合要求就可向院校提出申请,并进入到相关专业的课程班学习。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成绩查询通道已开放!

礼法数度

2022考研必看!南开大学考研报录比出炉,等额复试保你上岸

我们国家总共有39所985大学,其中,34组在考研的时候是自划线的学校,也就是说这34所自划线的特权,他可以不按照国家线的分数线来划定自己学校的分数线,对于很多报考这样的学校同学来说国家线没有太大意义了很多人想考北京市,但是北京市难度比较大高校云集,毕业以后的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当地的人才是非常充足的,那么很多人就想到了北京市旁边的天津市,在天津市有两所双子星高校,分别是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其中,南开大学的考研难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伸手可以够到的,也是每个人可以努力奋斗到的目标2021年南开大学的考研的拟录取名单全部已经出来,基本上每个学院我看到的进入复试的名额基本上都是1:1的比例,也就是等额复试,这对于很多本科不好的同学来说,或者是面试能力不是太好,同学来说绝对一个重大消息和重大福利,这就保证你只要能够进入复试,觉得能够被录取,南开大学这一点做的还是非常良心的当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021年,南开大学各个专业的报录比哪些专业好考一些?哪些专业不太好考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比较多?这都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南开大学2021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了5000人左右,所以对于想考名校同学来说,想考985大学同学来说,南开大学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从上图的报录比可以来看,基本上都固定在3比1左右,对于这个水平的报录比来说,这样的985大学很难找到就连上海大学这样顶尖的211大学随便一个专业基本上报录比都在十比一左右,南开大学,绝对对于普通学生是非常良心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够考上南开大学的话,尼玛,你以后的就业的选择或者是考公务员,或者是考定向选调生,那么都是非常顺利的,拿到这个顶尖985的学历,去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被歧视,你现在的努力却能够决定你以后的人生高度每天一篇教育干货,点点关注,带你少走弯路

克利夏

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越来越难了?

邻近2020年考研报名,各大高校也开始公布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南开大学最新出炉的招生计划,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目前研究生招生的形势。南开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推免生比例达57%,考研党:我太难了。南开大学发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1902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076人,总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人数达2978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305人,推免生占比为69%,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406人,推免生比例为38%。总体来看,南开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接收推免生人数为1711人,推免生比例为57%。南开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推免比例特别高,达到了近7成,专业学位硕士的推免比例相对低很多,但也近4成。具体到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总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和专业学生58人,其中推免生人数达54人,留给考研党的名额仅有4个。计算机学院招收推免生的比例更高,总共招全日制学生51人,推免生就有49个,只是“象征性”地给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的考研党各留了1个席位。推免生比例较小的学院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党考这些学院考上的机会更大,但是这些学院都相对偏冷门。从南开大学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就能看出目前考研的形势,那就是985名校更倾向于招收推免生,一般比例都在50%以上。留给考研党的是热门学院数量比较少的名额和冷门学院相对多一点的名额,而热门学院名额少意味着竞争大,考上难度非常大,冷门学院好考,但是考上后的就业前景肯定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一句老话,那就是“高考没考好,考研徒伤悲”。高考如果能考一个211层次的学校,保研率高,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保研机会进入985高校就读,而如果高考考上二三本院校,没有保研资格,只能考,而顶尖名校留给考研党的名额少,考上很难。随着本科生的增加和本科率的提高,就业变得不那么轻松,可以想象,以后考研只会更难,考名校更是难上加难。你怎么看?

将赏从者

盘点南开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平均分十大低分考生

初试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南开大学2020年全校专业课平均分十大低分排名。第1名: 报考计算机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94.0分第2名: 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94.48分第3名: 报考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02.0分第4名: 报考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04.0分第5名: 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105.1分第6名: 报考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108.23分第7名: 报考人工智能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11.4分第8名: 报考日本研究院 理论经济学专业 112.0分第9名: 报考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 112.75分第10名: 报考化学学院 材料与化工专业 112.95分

猫狗

南开大学研究生考研经验之谈

付璐(原南极光考研学生)南开大学(现任研究生)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管理类联考经验贴介绍篇:管理类联考考试适用于选择报考会计专硕(MPACC)、审计专硕(MAUD)、图书情报(MLIS)等专业的考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一项比较特殊的考试。特殊在以下四个方面:1.初试不考专业课,报名人数多,跨专业选手众多。报录比1:10属于正常范围。很多学校,甚至名校复试本专业和跨专业考生比例都能达到1:1。2.初试复习难度相对较易。初试知识点比较少,复习时间因人而异,从三个月速成250到复习一年才220的都有,非常考验个人基础、学习方法、临场发挥能力。3.调剂全日制可能性非常小,选学校选专业都非常重要。全日制还是非全?选财经类院校还是985?选MPACC还是MLIS?4.大多数学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划线,复试人数录取比可能达到1:5甚至1:10。选择篇:城市,学校,专业。1.城市:很明显北京上海的985、211比其他非一线城市同类型学校竞争要更加激烈,个人认为,其优势在于:工作和实习的机会更多。MPACC、MAUD恰好是非常需要实践的专业型硕士(MLIS网查信息太少不了解不评价)。2.学校:选择综合性985院校还是财经类211院校?或者其他211院校?还是普通一本院校?其他城市不了解,北京是北大>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财科所,北国会)>其他211或者一本普通院校。3.专业,整体难度情况是MPACC>MUAD>MLIS,当然招收MPACC的院校也远多于招收其他两个的。PS:对比分数线来参考报名的,注意,改分比较严的叫旱区,改分比较松的叫水区。北京上海是旱区,广东省是水区(其他省市不了解)。旱区和水区改分的相差程度可大可小,具体请自行百度。复习篇: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英语二(100分)综合能力考试(200分):数学、逻辑、写作。推荐老师:英语二:阅读新东方唐迟、翻译新东方唐静、写作新东方王江涛。综合能力考试:数学没看过网课,不推荐;逻辑王诚;写作王诚。推荐用书:英语二:《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唐静、真题随便买一本就行。综合能力考试:《老吕数学要点精编》吕建刚、《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陈剑、《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王诚、《写作攻略》王诚、《写作历年真题全解》王诚。复习建议:英语单词和作文好好背,真题多做几遍。综合不要瞎做模拟题,真题才有参考价值,真题多做几遍,注意提高选择题速度和准确度。

尝又与来

考研难度比较高的6类专业排名,考生要把握3种技巧,别盲目跟风

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研究生招生考试,与当年的高考心情差不多。如果要考上双一流大学的顶尖一流专业,比如南开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同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等等,其考研的难度甚至超过了高考。根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来看,今年考研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三十万,而双一流大学的招生数量有限,进一步加剧了报考名校的考研竞争程度。考生对待今年的考研初试和面试,备考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夯实。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是:认清考研的目标院校与专业形势,不盲目跟风备考;保持考研的信心,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轻言放弃,即使面临考研调剂,也要全心全意去准备。根据近五年的考研规律来看,有6类专业的考研难度系数持续排在前十名的行列,如果你报考了这6类专业,并且还是要考双一流大学,那一定要掌握3种备考技巧,防止考研的进度在细节上受到影响。持续排在前列的难考专业之一就是建筑学,尤其是建筑老八校的建筑学专业,其报录比例可能会达到70:1,也就是说70个考生竞争一个研究生名额。众所周知,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排在顶尖位置,但是考生也要量力而行。假如你是东南大学或者天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本科生,那可以再往上争取一步,向清华和同济的建筑学迈进。假如你是普通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不要只盯着建筑学老八校,能够考入双一流大学的相关专业,也是一种学业上的成功飞跃。考研难度系数比较高的第二类专业则是法学。在司法考试调整以后,法学专业学生考研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法学本科专业扩招以后,法律人考研的热情空前高涨。大部分考研学生决定报考法学研究生,肯定会把目光聚焦到“五院四系”。但是在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之前,千万不要扎堆报考。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讲,选择地处一线区域的双一流院校比“五院四系”更值得重视。当你毕业之时就能体会到大学的平台和区域位置,比专业排名更重要。而考研难度系数排在第三位的专业则是临床医学。作为一个医学专业学生,如果不读完研究生,其学业似乎是不完整的。医学本身就是一个看重学历和经验的高层次专业,这也决定了医学专业学生的漫长求学之路。如果你的临床医学专业实力足够拔尖,首选的目标当然是知名的双一流院校,比如上海交大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北大医学部,四川大学的华西医学院,中山大学的中山医学院等等。通常来说,毕业于此类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工作上的起步点普遍比较高。考研难度系数排在第四位的专业是经济学,尤其财经类知名院校的经济学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等。从考研招生人数上来讲,备考底气不足的学生尽量选择财经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毕竟此类院校的专业招生数量比较大。考研难度系数排在第五位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经常自嘲:拿不到管理学硕士学历,当领导都底气不足。现实确实如此,能够真正做到管理层的精英人士,履历上几乎都有硕士或博士的标签。考研难度系数排名第六位的专业是哲学。如果你的成绩足够拔尖,并且决定继续走在哲学的道路上,那就不能错过双一流大学。在分析了专业难度以后,考生还需要掌握备考的3种技巧。第一个备考技巧是“认真做好阶段总结”,不论你的学习基础强弱,在复习的过程中都要根据记忆规律,定期总结自己的复习成果,按时回顾重点内容。同时,在总结知识点的时候,还要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内容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的考核,也注重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考生需要掌握的第二种备考技巧则是“用好考研的真题”。考研复习不能只看书不做题,更不能忽视真题的作用。在研究生考试之前的一周内,你必须要把真题再做一次,保持良好的考试感觉。考生需要掌握的第三种备考技巧是“向成功上岸的往届考研学生学习经验。虽然成功之道不可复制,但是考研成功者的经验,能让你在备考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也能增强你的考研信心。

奚之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

19考研到底有多难?看最新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 、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18考研(238万)较17考研(201万)直增37万考生,增长率达到18.4%,有人预计说19考研有可能达到270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呢?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原因有: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其中占绝大多数的为以下三个方面:1. 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2. 名校情结;3. 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你考研的原因是哪一个呢?欢迎留言哦~)二 、多省市研究生考试报名持续增长1、山东:山东作为生源大省,2018年考研人数达213803人,同比增长14.54%,为历年最多。其中,2018全国报考山东大学的考生共23018人,突破两万,创下历史新高。2、四川: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去年四川报考点一度爆满,导致一部分考生无法在本地报名,最后增加考点才得以解决。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到报名时,尽量不要往后拖,每个报考点所能容纳考生数量有限,确定了之后就尽早提交,以防带来不便。3、黑龙江: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79242人,比2017年增加了12053人,增幅为17.9%,这是该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三年增长。4、河北: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除以上地区外,安徽、湖北、江苏、内蒙古、重庆、辽宁、河南、天津等多地,报考人数均创下新高。三 、往届生报名增幅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显示:238万考生中,应届考生131万,比17年增加18万,往届考生107万,比去年增加19万人。以湖北和河北地区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往届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原因是因为从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不少在职人员为提升自身竞争力或工作需要,也加入考研大军。湖北河北四、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随着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提升,瞄准专硕的考生比例逐年提升。以北京为例,北京2015年为43%,2016年为46.3%,2017则首次超过50%,达到52.2%,到了2018年,这个比例则高达54.7%。其中,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以湖北和河北为例:河 北湖 北2019年考研的人数将继续增加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保持持续增长。在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概率为0.27,学术学位考取概率为0.35。从这分析来看,同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态势。五 、女生读研占比超过半数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六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自2016年9月起,在职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统考。这对于在职考研人来说,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以北京、河北为例:七 、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八 、热门高校各专业报录比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研招网给出了4所热门高校(人大、复旦、南开、浙大)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

见谒者曰

2020心理学考研院校考情分析南开大学

天津地区心理学考研院校推荐南开大学,院校隶属于教育部直属,可以满足你的名校情结,211,985,自主划线院校。本文会对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专业从招生情况,参考书目,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录取情况进行分析。1.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学硕040201 基础心理学01人格心理学02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史03认知心理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01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02健康与临床心理学0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学04市场营销与广告心理学05社会心理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0心理学专业基础2.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专硕045400应用心理(1)全日制(2)非全日制00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学费学制学制: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年,应用心理专硕2年学费: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0.8万元/年,应用心理(全日制应届,自2019级新生起)1万元/年,应用心理(全日制非应届)1.5万元/年,应用心理(非全日制)3.4万元/年4.报考条件专业学位硕士: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国防生报考同等学力:a.获得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25分以上。b.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当于报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5.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图,心理学考研学硕710参考书目和有一小块考研专硕347参考书目6.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2017年-2019年分数线2019年,学硕心理学:55 55 170 325,专硕应用心理:55 55 180 3252018年,学硕心理学:60 60 180 335,专硕应用心理:50 50 170 3152017年,学硕心理学:55 60 180 330,专硕应用心理:50 50 180 3207.复试录取情况以上就是文都比邻整理的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的考情分析,学生们可以参考。

爱未知

全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考研难度分析:这4所最容易!

考研倒计时:134天。来了!小编来了!小编又带着新一期"考研特辑"来了!距离2020届研究生考试报名也不远了,考研选学校,大概是最令人头疼的事了。很多考研鹅们在择校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名校情结"。有些同学可能要反驳了:那也得实力允许啊~诚然,实力决定择校结果,但是哪个寒窗苦过来的学子不想考名校啊!不想考名校的同学就不是一个好的考研鹅!名校考研难度确实大,但难度总归也有大有小,说不定同学们一努力,一不小心就冲上了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报考难度盘点,针对这34所高校进行难度划分、分析。注意!前方干货预警!自主划线高校是指学校自己划分的分数线,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而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自主划定分数线是2002年开始。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原意是让学校自己选择人才培养。具体的方式就是,初试的分数线由各个有自主划线权的学校自己划定,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就是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定好后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是像以前,等教育部的国家线出来了,在国家线基础上涨多少分予以通过。现今能自主划线的学校有34所。34所自主划线院校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湖南大学 武汉大学 兰州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难度分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难度系数:☆☆☆☆☆难度系数最大的,无疑是清华、北大两大"巨头"。上一期关于保研率的推送中已经提到过,这两所高校的推免生比例超过50%,这样近似"夸张"的数据,却也保证了清华、北大优质的研究生生源。根据北京大学的官方数据,北大2019年推免生共有2174人;保研到北大的本科生中,有超过95%的学生毕业于双一流高校,非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数量微乎其微。下面为大家列举部分的专业推免生占比情况:经济史:计划招生: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10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7人;世界经济:计划招生:全日制23人, 非全日制10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17人;应用统计:计划招生:全日制92人,非全日制1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58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计划招生:全日制60人,拟接收推免人数40人;更多详细数据,可查看北京大学2019年推免生录取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难度系数:☆☆☆☆这几所大学的难度虽不及清北,但是也不低,因为这些学校优势学科的考研难度都非常大。而且,这些高校的热门专业的推免生占比较高,所以留给统招生的名额就更少,考研er的竞争就更大了。数据显示,2019年复旦大学考研的报考人数近28000人,南京大学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7000人。既然有热门专业爆满,自然也会有冷门专业报考人数缺口的情况,有意愿的同学可以去相应的学校官网了解具体信息。从图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民大学近几年接收推免生的比例逐年攀升。2015年有1242人,占比34.50%;2016年是1419人,比例是38.35%;2017年有1566人,比例上升到47.60%;到2018年,就有1650人,占比已达到一半。单从图表数据来看,考研er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看到南京大学的这部分数据,小编着实吓了一跳。这些院系的推免生占比都已经超过了70%之多,这还是在南京大学当时调整过招生计划的情况下。数学系招生计划数是52人,推免生占了39人,占比75.00%,留给统考生的名额仅有13个,其中应用统计专业全部为推免生。这可不是"僧多肉少"能形容的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难度系数:☆☆☆这一档次的13所高校实力相当,难度也相当。除天大和哈工大的推免人数达到半数,其余高校的统招名额相比之下都比较"富余"。依旧是那句话,实力允许且有意愿的同学,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了解更为详尽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更能多一些胜算。如果考生本科是985、211高校或者双一流高校,那么在考研过程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考生本身的实力,初试看成绩,复试看专业素质。很多时候,"出身"不会成为阻碍。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难度系数:☆☆这些高校难度等级降了一个档次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坐标都不在北上广吧,多数都坐落在非一线城市。虽然所处城市不是一线,但是学校的实力不是虚的,相信考研er很明白这些学校的实力和水平。热门专业的竞争难度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在每个学校,优势和热门学科的竞争激烈程度都大同小异,大家也是要谨慎分析,谨慎选择。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难度系数:☆这四所高校,大概是34所中难度等级较低的了。前3所吃亏在地理位置,中国农大吃亏在专业方向。其中,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都是双一流B类高校,兰大是双一流A类高校,同时比东部的同等级高校都要容易一些。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而划分的院校区域。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类(A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二类(B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兰州大学是B区唯一一所自主划线的院校。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类高校,还是985、211、双一流高校,农业类的学科优势可想而知,那么除特色专业外的专业复试分数会比其他自划线稍低些。将34所自主划线院校划分为五个档次,主要是从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出发点。比如,北上广地区的高校竞争压力自然大一些,而非一线城市的高校竞争力就相对好一些,但是实力强的高校考研难度并不会降低很多。2018年考研人数为238万人,2019年激增至290万人。眼看着考研人数逐年上涨,20考研er们的压力估计也不会小。考研人数无情攀升,但招生人数不会明显增长,分数线也不会大幅度跳水,所以就要靠同学们自己的努力了!既然说到本期34所难度的划分是从就业方面考虑,那么下一期,"在言高校"会为大家推出一些高校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内容,敬请期待~关注"在言高校",小编将为你带来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其一人恶

重磅!南开大学2020年考研管理学校线预测(内含福利)

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应该发布的考研复试分数线的34所也延迟了发布日期,据推测,大概率在3月23日——3月27日,这对于绝大部分考研学子尤为煎熬,恨不得早日发榜复试,一日看尽长安花。虽然34所更多是看学院与专业线,但作为基础的校线也是能给总体分数段定一个基调,有预测的价值。对于2020年南开管理学校线的预测,主要是结合近几年的分数趋势与报录人数进行推测,还有宏观趋势的预测。下面就近10年南开管理学校线的涨幅情况与2020年各管理学专业考研分数的情况进行评估,再结合宏观疫情的变化给出预测答案。南开管理学历年校线:(由于考研于2010年以后开始改革,所以只选取2010年以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南开管理学分数线整体维持在365分,2010年——2016年的涨幅在【350—360这个区间】,在2017年——2019年基本稳定在360分左右,涨幅区间在5分以内,可以由近三年的分数线看出,360分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基本分,以此上下波动,所以就以360为基准分数进行预测。下面就为大家整理出来南开管理学各专业分数档情况作为2020年考生与下届考生作为参考报考的数据,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福利,具体情况请看【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点击→硕士成绩查询。南开各学院管理学专业分数段汇总:有研友可能会问,南开大学作为自划线的34所之一,是不是注重学院线与专业线,以及由预计录取人数决定进入复试的范围。情况确实如所,最终有决定意义的还是学院分数线与专业分数线,但从专业得分情况来看,除图书馆学、情报学这两个专业360—370分数段考生分布比例较少,社会保障360—370分数段占比不是最高,其他专业360—370分数段都存在相当占比学生分布,所以管理学校线的涨幅对于他们能否进入复试是第一关也是关键一环。结合图中数据来看,以360作为管理学基准分数线,下调的趋势不是很明显,因为各专业在360分数段以上的考上有相当数量的分布,与招录人数相比,人数比例基本饱和,下调分数线概率不大。如果上调分数线,以上调5分与上调10分作为两种情况,由于上述关于360—370考生人数的占比分析,上涨的370的概率较低,上涨到370分可能会造成考生人数与录取人数的失调,再加上分数段内少数民族计划、退伍大学生计划的计划名额单列外的考生再分走一部分学生,也可能对整体复试人才的可选择性有所降低。结合整体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加趋势,有上涨5分顺应趋势可能性,但结合疫情环境下,保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政策来看,保持360分是对学校选才与给予学生机会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