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科大再次霸榜,化学领域论文TOP 1%高校排名!性善

国科大再次霸榜,化学领域论文TOP 1%高校排名!

本期我们整理了2018-2020年间,中国大陆高校在化学领域TOP 1%论文数的排名,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各个高校化学学科研究质量的情况。说明: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类型文章,以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本次共计有325所大学上榜(非高校研究机构未纳入),即至少有1篇TOP 1%论文。中国科学院大学继材料学科榜单勇夺第一之后,在本期的化学榜单中再次拿下第一,以180篇遥遥领先。在发文总数方面,国科大也是高居第一,共计发文9122篇,而发文量第二的浙江大学才3987篇。中科大以130篇位居第二,总发文居于第五(3822)。但是这个总发文量和前面的浙江大学(3987),吉林大学(3871),四川大学(3842)差距非常小。总体来说,中科大在发文总量和TOP 1%论文方面实现了较好的平衡。清华大学在材料榜单上名列第二,本次化学榜单以110篇位居第三。总发文量3557篇,位居第七。随后4-10名分别是湖南大学(101篇)、华南理工大学(80篇)、天津大学(78篇)、苏州大学(77篇)、福州大学(71篇)、电子科大(68篇)和南开大学(67篇)。具有100+篇TOP 1%的高校仅4所,50-100篇的有15所,20-50篇的有41所,10-20篇的有49所,10篇以下的有216所,其中78所高校仅1篇。更多高校情况请参见下表。版权声明:本文转自“学之策”,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圣人不出

东华大学师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JACS发表高质量论文

近日,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高质量论文《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余威,张灯青副教授和易涛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光捕获体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的天线分子通过高度有序的排列把吸收的能量高效地传递给受体。人工光捕获体系的构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模拟光合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易涛教授、张灯青副教授基于铂基大环化合物构筑了具有多步能量转移过程的高效光捕获体系。论文报道了一个含有四苯乙烯单元的四边形铂(II)金属环(M1)作为一个光捕获平台,由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M1组装体是理想的供体,实现了从M1组装体到曙红Y(ESY)和磺基罗丹明(SR101)的两步连续能量转移。在此过程中,ESY被用作连续能量转移中的桥接器。为了更好地模拟自然光合作用,M1-ESY-SR101体系被用作水溶液中C-H键烷基化的光化学催化,与M1-ESY体系或ESY/SR101体系相比,表现出更强的催化活性。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顶级期刊JACS上,题目为“Artificial Light-Harvesting Metallacycle System with Sequential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chemical Catalysis”。来源:东华大学撰写|张灯青、余威责编|裴逸斐、蔡志杰、徐敖指导老师 | 况晨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东华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不得复使

百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大24,东大14,其它19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教育评估项目的通知》和《省学位办关于开展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培养单位初评推荐、研究生教指委复评、合规审核、综合组专家复核投票、评选委员会审定评选结果等评选程序,共产生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150篇。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序号 培养单位 作者 论文题目 导师1 南京大学 张福公 基于MEGA2的马克思工艺学笔记及其哲学效应研究 张异宾2 南京大学 安志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 洪银兴3 南京大学 束锦 “理想国”的魅力: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运用 闾小波4 南京大学 刘雅萌 《周易正义》与唐初经学体制的构建 徐兴无5 南京大学 熊永 秦代郡县制的展开 颜世安6 南京大学 徐侥 具有分层或局部周期结构的偏微分方程的定量均匀化 钟承奎 申仲伟7 南京大学 高安远 纳米尺度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学与光电子学特性研究 缪峰 王伯根8 南京大学 张目亮 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羧酸脱氧转化反应研究 朱成建9 南京大学 赵天翔 新型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酸性气体转化中的应用 吴有庭 胡兴邦10 南京大学 余海 暂现源和其他观测在宇宙学中的应用 王发印11 南京大学 刘磊 全球陆地大气无机氮沉降的遥感估算研究 陈镜明张秀英12 南京大学 魏广祎 新元古代晚期到古生代早期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变 凌洪飞13 南京大学 赵凯 华南早中生代过铝质紫苏花岗岩成因:从深部源区部分熔融到浅部岩浆房结晶 徐夕生14 南京大学 王凯标 汉城霉素生物合成中[6+4]和[4+2]环加成酶的研究 戈惠明15 南京大学 陈鹏 基于光控液晶畴结构产生和检测涡旋光 陆延青 胡伟16 南京大学 王楚豫 基于RFID 标签阵列的跨域感知技术研究 陆桑璐 谢磊17 南京大学 夏普 基于功能组学的化学品毒性筛选与预测研究 张效伟18 南京大学 陈志豪 氮族和卤族无机含氧酸盐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转化动力学和机理 张淑娟19 南京大学 袁欣然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治疗SLE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孙凌云20 南京大学 丁乃清 iRGD介导的肿瘤靶向高穿透性T淋巴细胞的构建及联合PD-1敲除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刘宝瑞21 南京大学 陶莎 考虑空间资源约束的工程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盛昭瀚22 南京大学 熊烨 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研究——基于河长制转移的“结构-过程”分析周建国23 南京大学 韩玺 在线医评信息的用户采纳、查寻和决策研究 朱庆华24 南京大学 熊海洋 罗曼英伽登的艺术理论研究 周宪25 东南大学 李松林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格局及形成机制研究 刘修岩26 东南大学 赵浩 “天”的伦理精神气质 樊和平27 东南大学 王和 有向通信拓扑下几类受扰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研究 虞文武28 东南大学 曾德望 基于化学链氧传递的铁基纳米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肖睿29 东南大学 楼冠男 对等模式下独立微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研究 顾伟30 东南大学 全相军 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型接口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胡敏强31 东南大学 范奎奎 宽带毫米波平面天线与太赫兹天线的研究 郝张成32 东南大学 张铖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黄永明33 东南大学 时欣利 基于网络动力学理论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及应用 曹进德34 东南大学 王震 自复位预制拼装UHPC空心墩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王景全 赵国堂35 东南大学 蒋继望 多尺度视角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及细观结构研究 倪富健36 东南大学 刘小将 激光直写三维微结构与液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顾忠泽 肖鹏峰37 东南大学 杨光 行为决策理论在投资组合与概率销售中的应用研究 刘新旺38 东南大学 鄢小安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贾民平3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竟辉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思潮比较研究 王岩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周迪 叶轮机械非定常流动及气动弹性计算 陆志良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升阳 钠(钾)离子电容器的构建及储荷机制研究 张校刚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郑 Ma0-6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徐惊雷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宏田 基于数据驱动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微小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姜斌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葛永成 高温合金机匣电解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朱增伟45 南京理工大学 徐小川 Schrdinger算子的逆谱与逆散射问题 杨传富46 南京理工大学 高强 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力学特性与汽车负泊松比吸能装置研究 王良模47 南京理工大学 刘冠楠 基于辐射反问题的复杂燃烧体系多颗粒温度场和浓度场同时重建研究 刘冬48 南京理工大学 闵惠芳 具有不确定扰动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研究 徐胜元49 南京理工大学 张恒敏 非凸低秩矩阵恢复模型与算法研究 杨健50 南京理工大学 范孟孟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生物电极材料与电催化性能研究 孙东平51 南京理工大学 欧慢 具有高暴露活性晶面的BiVO4晶体合成、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钟秦52 南京理工大学 薛涛 发射瞬态载荷下火炮身管广义传热和热接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张小兵53 南京理工大学 周清清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图书影响力评价研究 章成志54 河海大学 李嘉谊 马克思现实观研究 黄明理55 河海大学 顾鑫 非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建模及其微分算子重构 章青56 河海大学 陈胜 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 卫志农57 河海大学 闫龙 高坝坝基岩石渗流流变耦合力学特性及工程安全研究徐卫亚58 河海大学 朱非林 水库实时防洪调度过程链风险动态演化与决策方法钟平安59 河海大学 李江夏 中国近岸海域极值波高和增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联合概率陈永平60 河海大学 吕玉平 控制灌溉稻田多尺度水碳通量特征与耦合模拟 徐俊增61 南京农业大学 龚鑫 不同生境下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机理研究 胡锋62 南京农业大学 王建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作物风险及材料阻控和内生细菌减毒技术研究 凌婉婷63 南京农业大学 唐伟杰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功能验证 王春明64 南京农业大学 乔鑫 梨等植物基因组中重复基因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张绍铃65 南京农业大学 王慧东 棉铃虫CYP6AE基因簇对异源化合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吴益东66 南京农业大学 李昱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鼻腔入侵引起肠道致病机制的研究 杨倩67 中国药科大学 张文松 NF-κB2(p52)调控肝糖异生的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齐炼文68 中国药科大学 刘飞岩 γ-谷氨酰转肽酶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罗建光69 南京师范大学 汪家焰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化研究 钱再见70 南京师范大学 杜连森 结构规制与个体洞察:职校生为何背离工厂之路 吴康宁71 南京师范大学 傅绪荣 大学生智慧的测量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 汪凤炎72 南京师范大学 刘晓兴 敦煌歌辞词汇专题研究 董志翘73 南京师范大学 袁红梅 中美主流媒体南海问题话语架构策略的批评认知对比研究 汪少华74 南京师范大学 孙启彪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矿物风化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连宾75 南京师范大学 谢文娟 随机系统的稳定与状态反馈控制研究 朱全新76 南京工业大学 曹雨 基于自组装亚微米结构的高效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黄维 王建浦77 南京工业大学 张梦辰 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设计与制备 金万勤78 南京工业大学 邱益彬 构建菊粉利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细胞工厂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 徐虹79 南京邮电大学 唐玉富 病理微环境智能响应的光基诊疗剂研究 范曲立80 南京邮电大学 夏文超 云无线接入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理论与方法 朱洪波81 南京林业大学 黄晨 麦草制浆废弃物生物加工的研究 勇强82 南京林业大学 张小标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收支与碳减排贡献——基于CBM-MRIO模型的构建与实证 杨红强83 南京医科大学 唐欣 MLP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对心肌肥厚的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 季勇84 南京医科大学 范燚 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揭示 CHK1激酶通过mTORC1促进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 王连生85 南京医科大学 颜财旺 染色体1p35.2和5p13.1区域遗传变异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及其机制研究 靳光付86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自力 双氢青蒿素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与衰老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郑仕中87 南京艺术学院 王宇 明清笺纸研究 孔庆茂88 江苏大学 张飞飞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驱动人脸表情识别研究 毛启容89 江苏大学 朱志 氮化碳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硫醇类污染物的 性能机理研究 李春香90 江南大学 吕鹏飞 纳米碳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 魏取福91 江南大学 李斯 DNA分子介导的自组装纳米结构与重金属离子及microRNA的原位定量检测 胥传来92 苏州大学 曹国洋 低维光电转换器件光子学与电动力学研究 李孝峰93 苏州大学 胡俊蝶 石墨相氮化碳、铋系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氮氧化物的研究 路建美94 苏州大学 张浩 聚焦超声辅助超小纳米颗粒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 李桢95 南通大学 秦婧 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生长相关基因的调控网络分析 顾晓松96 南通大学 黄 小鼠iPS细胞体外分化胰岛类β细胞的机制研究 王志伟97 中国矿业大学 赵佳腾 面向储热的脉动热管流动与传热特性及强化机理研究 段雄98 中国矿业大学 黄国栋 碱激发MSWI底灰的改性增强与抗碳化能力研究 姬永生99 中国矿业大学 孙强 充填开采再造隔水关键层机理及方法研究 张吉雄100 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郭克锋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策略与性能分析 张邦宁

播鼗

厉害啊!临沂大学这名研究生发表SCI一区高质量论文

近日,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化分析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宋宇涵同学,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创办的SCI一区期刊Lab on a Chip上,发表 “Reusable Single-Cell Patterning Strategy Based on Ultrathin Metal Microstencil”学术论文。临沂大学张书圣教授、孙英男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论文是关于一种基于超薄金属通孔芯片(5μm,UTmS)简单、快速且高效地制备高通量单细胞图案的新策略,巧妙利用通孔深度仅为亚细胞尺寸的超薄金属芯片所特有的柔性和刚性,使其能够像“贴膜”一样直接通过按压紧贴至细胞生长的平板基片上,进而借助于细胞自然沉降过程即可实现单细胞进孔定位,从而完成高通量单细胞的图案化,进一步基于此装置实现了单细胞阵列实时凋亡与钙释放的检测研究。因此UTmS新方法无需夹具、样品池、键合、离心等操作,制备效率高,且可重复利用,极大地降低了芯片成本与操作难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普适性。

非知失也

他们是湖大2020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发论文、拿国奖、申请专利……

六月份的尾巴,我们送走了2020届的学子。在小贝的日记里,有他们的笑容,有他们的歌声,还有他们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在此,小贝向大家今年毕业研究生中的优秀代表,以此纪念这个不平凡的毕业季,也祝愿所有的毕业生鹏程万里,不负芳华。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晓娜张晓娜,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研究生。参与分级诊疗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评价项目(市级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发表SSCI期刊论文 2篇、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参编国家绿皮书《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7版)部分章节、《中国健康政策与新医改研究丛书》及本科教材等。哲学学院 张迪张迪,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国内各类学术会议,在业内权威著作《德国哲学》上发表了《论康德世界理论的超越意义》,参与了湖北省自然辩证法年会的论文投稿,并获得了二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省级优秀论文。作为院兼职辅导员,参与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多项工作,协助专职辅导员老师开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奖助学金评定、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工作等工作。文学院 张义明张义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湖北大学文艺学专业,在校期间两次获得校级学业奖学金,并于2019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省厅级、市级课题项目3项,参与《曹禺资料汇编·原野卷》《湖北文化产业蓝皮书》等著作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参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2次并担任队长,赴武汉市特色小镇、省内外农村“时间银行”调研。体育学院 黎萍黎萍,体育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学习生涯共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五类。研究生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其中专业课成绩排名第一,专业综合成绩排名第三,三年共获得科研成果两项,院级以上荣誉四项。先后参与了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宜昌国际马拉松等赛事的筹备工作,并被多次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骞张骞,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专项、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主持了湖北省2018年度数字化纺织装备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在英文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6篇SCI学术论文,截止目前其影响因子累计高达50,另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授权。同时,其“垂直阵列灯芯草基全方位太阳能水蒸发器件”在2020“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中被评审专家组推荐为二等奖。新闻传播学院 徐琳徐琳,中共党员,2017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曾担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辅导员;曾荣获“探究问题,启迪思想,交流碰撞,激荡智慧”研究生论坛提名优秀奖、湖北大学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颂与您听”朗读活动三等奖、湖北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导师省环境部项目,带领小组成员将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为省教育厅高校育人项目并展开调研。三年期间,共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篇专业论文,专业成绩排名前5%,连续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教育学院 邢晓邢晓,中共党员,教育学院2018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已被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录取为2020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她勤勉努力,学业成绩年级排名第一,被评2018年度湖北大学“读书之星”,2019年获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考取雅思7.0,获湖北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截止2020年6月已发表8篇学术论文。硕士期间主持1项个人省级课题,并参与导师4项课题研究,论文《CIS在中小学校文化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被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历史文化学院 邓磊邓磊,中共党员,2017级历史文献学研究生。综合测评成绩位列全院前列,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历史文化学院2017—2018学年度“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和2018—2019学年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参与教育部课题项目《江汉关与晚清湖北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和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场景理论视角下武汉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路径研究》,在《文化创新蓝皮书》上与导师联合发表论文一篇,并独自发表普通期刊论文三篇。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赵兴辉赵兴辉,中共预备党员,2017级应用统计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二区文章一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三区文章一篇。获风云卫星创新算法大赛三等奖(9/508),湖北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奖等。生命科学学院 龚德勇龚德勇,2017级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其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以优异的成绩在年度五四评优中荣获“优秀研究生会”称号。他在本科毕业的暑假就进入实验室开始学习做实验并参与了武陵山区蜘蛛多样性调查、庐山山地艾蛛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曾在Functional Ecology、Behavioural Processes等优秀杂志上发表SCI论文数篇。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动当地大约100多农民种植辣椒,面积将近达到300亩。他满怀家国情怀,是首批参加抗击疫情的志愿者。资源环境学院 郑粮郑粮,资源环境学院农业信息化专业,中共党员。硕士期间综合成绩排名班级第一,获得2018年学业一等奖学金、2019年国家奖学金、湖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湖北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EI 1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其中一篇SCI发表在1区杂志 《Journal of Hydrology》上。2018年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参加“Esri 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遥感应用组”,参赛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毕业之际,拿到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初试免试资格和一份工作offer。化学化工学院 伍忠汉伍忠汉,中共党员,化学工程专业2017级研究生。硕士三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英语成绩尤其突出,并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在校期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先后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二区期刊《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上发表科研论文一篇,并在中文核心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参加国家级以及省级学术会议,并发表相关会议论文。外国语学院 陈绍琦陈绍琦,男,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MTI2018级硕士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学业奖学金,GPA位列专业第二,硕士期间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篇,被评为“2020届外国语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2019年经新华社选拔,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官方新闻团队,与外籍专家合作,负责官方新闻团队信息服务部分中英稿件翻译,个人完成稿件达80份,期间信息服务团队受到国际军体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慰问。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小冉王小冉,中共预备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荣获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在第三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比赛—英译汉组别(决赛阶段)获“优秀奖”;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青少年思想道德理论研讨会论文比赛获“二等奖”;在《教育》期刊、湖北大学研究生论坛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艺术学院 李安琪李安琪,中共党员,2017级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作品《白瑶印象》获“湖北高校第七届美术与设计作品展”优秀奖;《首义魂》获“梦的起点”全国首届学院派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启航奖学金;获“第三届湖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8年获湖北省第三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2019年《大武汉小市民》入选“光辉历程·红色经典: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作品展”并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史智明史智明,中共党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2篇,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计信学院“学术之星”。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热心待人、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商学院 骆康骆康,中共党员,2017级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友旺奖助学金、二等学业奖学金三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三次,现已通过“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考试。截至目前在中国软科学、地理科学进展、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已发表或录用CSSCI、SSCI论文9篇;已参与课题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项;参加社会实践调研项目4项。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檀秋阳檀秋阳,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7级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硕士期间担任过校羽毛球队队长与院研究生会体育部部长,2018年7月获得全国师范院校羽毛球团体赛团体第四名。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两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江湖路远,一路珍重。来源:湖北大学 文图/ 湖北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刘曦

大剑

毕业季,论文重合率一不小心就高了,专家给出锦囊!

毕业季一大批同学要提交毕业论文。写论文的时候,总会听到有同学说:世界的文章一大抄。快捷键“复制、粘贴”被同学们把自己电脑键盘都磨淡了。专家提醒各位同学,要注意积累,注意总结,写出自己的东西。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看看专家给您的锦囊妙计。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参加教师职称评审和特级教师等荣誉评审,总要提交论文,提交论文,总要查重(就是查查文章的自我成色,防止抄袭等)。重复比例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晋升,太高了,就会直接被否定。有的还会影响今后的申报。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论文查重不过关的不仅多,而且重合率高得吓人,有的居然达到98%以上。除了作者名字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别人的。这中间不排除:有的文章是自己的,是重合了自己的文章。有的自己的文章发表了,后被转摘了。有的是获奖了,后来又拿去发表。有的是出版社出版了,后来又拿去发表了。有的是先发表在了内部刊物,后又发表在公开刊物。有的是自己发表了,别的地方拿去转发了。有的是发表心切,一稿两投了。有的是获奖出版交流的文章,可能有价值有影响,还没正式发表,就被有关网站网络收入,无辜地造成了自己抄袭了自己的文章。总之,这些都是自己重了自己的文章,但机器也许有时间还存在缺陷,不能分清先发后发。真是有些乱,所以,也不太容易说清。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写一篇文章,要慎重,投稿也好,参编也好,交流也好,获奖也好,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产权和成果,一篇文章真有价值,就要选择好呈现的方式,确保文章适得其所。还有一点可以说清楚,不要动不动就大段大段的引用,连个出处也没有,连个引号也没有,造成了抄袭的嫌疑。引用文献资料和别人的东西,是个技术活,是个学术问题,要谨慎,要科学,要规范。不要动不动就引用,哪有那么多可以照搬的东西。还有一点不言自明,坚决别抄袭。抄袭,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事情。就像拿了别人家的东西,自己肯定是知道的。不能等到查重了,才说自己不知道,不要说此地无银。与其抄袭别人的,或者出现论文中明显不该有的失误,不如趁这些天都在家里封闭者,看看,写写,管他写成什么样子呢,就算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对以后教学的展望,不管发不发表,对工作总有好处。现在很多评审,连发表文章也不要了,只要一两篇随手写的,只要有一些质量和价值,就过关了。所以,抄袭,基本上一点必要也没有了,冒着风险,冒着学术不端,那么多的查重,真的没有必要。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连小梅:2年发13篇SCI论文,第一作者就有5篇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上发光发热,成就不比男性差。甚至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女性研究者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斩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然而今天介绍的是,浙大的一名2017级硕士在读生连小梅。她不仅在读研两年间,获得不少的成就,还得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赞扬。读研两年的成果: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获评优秀实习生;荣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以上仅一个成就,都足以让她成为实至名归的学霸,然而她都占全了。那么,她的学霸之路,是如何造就的呢?钟情数学的学霸,高考失利改学化学连小梅出生于1993年,是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北洋自然村人,父亲在凤山村村委会工作,而母亲是家庭妇女。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展露出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写完作业就自觉看书。尤其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数学考试基本都是满分。2009年,连小梅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并获得福建省赛区二等奖。高中考入泉州实验中学并留校住宿,因为成绩好有奖学金,所以三年高中基本是免费的。然而高考失利,连小梅只能放弃心爱的数学专业,在家人的劝说下,选择了湖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穿实验服泡实验室,忘我研究斩获专利上大学后,小梅依旧保持高中的学习态度。而且,拥有较好数学思维的她,在化学研究上,一路攻城掠阵,收获匪浅。“针对一个实验,我能想到别人考虑不到的方面。”2017年,连小梅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真正的科研之路。此时,同龄的女生大都醉心于化妆打扮和约会。小梅则不然,她喜欢做实验,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穿着实验服,泡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而且每天不少于12小时,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通宵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研的两年时间里,她总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而且,她的论文还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同时,她还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拿下浙大最高奖学金,考虑读博今年暑假期间,连小梅获得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机会,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华为内部的研究项目,还参加了多个国内外知名会议。在今年十月份,连小梅作为研究生,获得浙大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3万元)。“原本我想硕士毕业后工作,但发现自己更喜欢科研,会继续读下去。”虽然连小敏的团队,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她表示还要继续努力,接下来会去以色列做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困在爱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连续发表研究论文

近期,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万重庆教授团队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薛文龙以首都师大为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1290–1297)上发表题为《具质子导电增强效应的晶态离子液的MOF诱导制备》文章。该工作在继前期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主客体非晶态固体离子液的研究基础上,实现离子液体的晶态有序化、性能大幅提升、构效关系明确的固态离子液体制备,打破困扰固态衍生物导电性能低于母体液态离子液体的魔咒。该论文被该期刊选为VIP文章,并同时被Chem. Views亮点报道:对解决锂电池低温离子液体导电性差、易骤变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期,万重庆教授团队研究生秦召贤以首都师大为第一单位和第一作者身份在《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970–975)上发表题为《均炔保护具有催化活性的八电子[Au13Ag16L24]3-簇合物超原子》研究成果。报道首次利用非苯基炔的炔衍生物保护制备金银异核同簇纳米簇合物,属目前仅有的第二例均炔基保护金银同簇化合物,为具有稳定特性、特异光电和催化性能的币金属异核簇合物设计制备提供崭新思路。该工作是秦召贤同学、万重庆教授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2020, 11, 6019)发表《原子级纳米簇合物的可逆异构扭转的纳米马达》后的又一力作。《德国应用化学》由Wiley出版社出版,是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自然通讯》是英国自然(Nature)集团旗下的综合类子刊,属于综合领域的顶级刊物之一。以上工作是万重庆教授分别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芬兰捷瓦斯基拉大学合作共同通讯发表。近年来,化该校学系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号召,凝心聚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注重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下针对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实质创新性研究。(通讯员:首都师范大学牛焕双)

大玩笑

2019届硕士化学教师求职经历分享

时间真快,去年自己求职时的一幕幕都还在眼前,新的求职季已经即将开始。非常感谢在我求职过程中给我帮助的每一位师兄师姐以及同侪。是你们的帮助,让我的求职之路少了很多坎坷,多了很多收获。现在,我也将自己去年的求职经历分享出来,期待能够让即将踏上化学教师之路的你,求职之路多一点点顺利,多一点点启发,最终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根据求职时的面试情况,我将分为以下三个板块来讲【我的基本情况】【求职准备建议】【面试学校分享】01、我的基本情况本科华东师大,硕士保送至北师大。坚定地要当老师。有教师资格证。大学拿过国家奖学金、在上海一个很好的中学实习两个月,硕士期间在北京八中带选修课,这几点是我在求职时比较加分的几点。有点爱读书应该也算是一点(不接受反驳)而京外生源、不是清北复交,不是博士、没有竞赛经历、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是我不占优势的地方。02、求职准备建议一般学校比较在意三个板块:基础教学,竞赛,选修课@专业知识过关①熟悉中学教材,备好重点课(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律,物质的量,化学键,,原电池,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初中的分子和原子)②熟悉高考题。深圳和北京的学校笔试基本是高考题。【最好10月份前完全熟悉!】③在此基础上,有空的话看看四大化学。十一学校,清华附中,深圳实验中学,重庆八中都考了竞赛难度的题目。@多多沟通交流①蛋蛋网——教师求职板块是个宝藏。好好利用。②师兄师姐,尤其是本专业的师兄师姐的分享更值得借鉴。③一同找工作的小伙伴之间的交流,会给你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及时留意求职信息①招聘类相关的公号②网站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高校人才网③各个中学的网站@准备好自我介绍(找差异,即自身与众不同点)就像写文章要写创新点一样,自我介绍一定要突出自身与众不同处。不然几十个人,怎么记得住你……调换下角色,你是评委的话,你会对什么样的人有影响?建议说自我介绍时把你应聘的学校的相关信息加进去。例如,除了说自己为什么想当老师外,也可以说我为什么想在这个学校当老师。(如果你一点不想在这个学校工作,那估计都不会去面试了,所以还都是可以找到一两点的)此外,在自我介绍部分,也可以说一说如果你去了这个学校,你能够给这个学校带来什么。@教姿教态和教学语言这是教学最基础的部分,但有些我们平常习惯的小动作不太适合出现在讲台上。建议大家可以用手机或者单反之类的录一个小片段试讲(如10min),然后看视频,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的。@备课或者准备自我介绍时站在评委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介绍或讲课。@强大内心我是一个心态容易崩掉的人。但后面经历多了也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也可以承受。你比自己想象的强大很多!做好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生的必修课!)多交流多吐槽,多跑步多游泳,嗯,开心就自然而然来了。@多关注、思考教育相关问题。这些会在面试以及校长面时被问到。@对于很多实验室来说,不会拿出时间来专门给你找工作。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每天拿出一个集中时间来记录相应求职信息,其他时间还是忙好论文或者毕业的其他事情。03、面试学校分享深圳+重庆深圳的学校来的比较早(九月底开始,持续到春招),效率超高。深圳四大名校是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深圳实验中学深圳高级中学市属学校还有深圳第二高级中学区属学校较多,工资也相对高一些,但一般不如市属学校强。待遇约25w+,区属学校更高。1.深圳实验中学20190926 他们来北师大招聘,流程是简历——笔试——群面——说课讲课—?因为我当时还未开始准备,专业知识不过关,导致笔试未过。他们笔试是高考内容+一部分竞赛题(无机化学结构化学部分)无缘后面的群面和说课讲课(这是一个过的同学分享的),也不知最后是否有校长面。这是第一个深圳四大名校来京,很多清北的博士师兄师姐们或者硕士们也来参加招聘。竞争比较激烈。2.深圳外国语20191020 深外来北师大招聘。流程为:简历——笔试——面试(片段教学元素周期律,晚上告知题目,翌日早上试讲)深外笔试我通过了,但是面试并不理想。一方面是我准备不够充分,站在台上比较紧张,眼睛只盯着一处看,另一方面是我很着急,当时有另一个活动必须参加。但这次给我的教训就是如果下一个活动已经被耽误了,那就没必要因为下面的活动而影响到其他安排,否则是一场空。区分事情的可改变和不可控,真的是一生的必修课。3.深圳中学流程简历——笔试——试讲——校长面20191022 深中在清华开宣讲会,我参加的是这场。之前我在网上已经给深中投过简历。深中的化学教研组长人很和善,在我去交纸质版简历时,给我说:“我在网上看到你的简历了,挺好的,你直接去参加笔试就好”。深中的简历筛选比深圳实验中学要更严格一些,据我不完全了解,化学学科是博士以及本硕985的同学收到了笔试通知。奈何,还未曾刷过几套高考题、找不到题感、专业知识的确有待提升的我,笔试没过。后来在公众号上看到了深中今年招的教师情况,知道即使笔试过了,他们的校长面我也过不了。不是博士,非清北复交,他们校长关难过。后来忙于论文,以及北京的中学求职,深圳其他学校我就没参加了。深圳的学校给我的影响就是年薪很高(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教师薪资),老师也都挺好的。但这几所深圳名校本部名额一般饱和,大多是给分校招聘。这一点求职时要问清楚。如果想去,最晚一定要在十月份刷好高考题!熟悉好中学教材!此外,深圳是真的好美好美!宜居之地。重庆八中1min自我介绍——30min准备——片段教学5~6min——直接给结果或者去重庆进班试讲(若有本学科老师,一般可以直接给结果。否则要再去八中进班试讲)20181016重庆八中来清华招聘。他们校长一行带队,八中的老师们气质很棒。试讲前,八中校长提醒了好教师的多元性,可以是幽默型,专业型或者其他类型。他们欢迎各种类型的好老师。也请大家思考你将来要成为什么类型的老师。我试讲的部分是VSEPR,选修三的内容。给一页教材。之后是飞去重庆进班试讲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后面有化学组的几位老师以及校长听讲,讲完后直接给结果。因为自身原因并未去重庆,但重庆的火锅,八中好看、懂礼貌、知识面广的学生,善解人意的老师,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影响。注意:重庆老师的编制是要考试的(至少一中,八中都是这样)北京北京是我求职的主战场。面试了很多学校,接下来我将逐一分享。1.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20190919流程:投简历——试讲——?是最早来招聘的学校,招聘会现场人很多。也有很多清北的小伙伴来参加。这是和十一学校共用校园的一个私立学校,(意味着择优解决户口,而非全部解决户口,没有编制),他们在亦庄要建新校区,亦庄这个是公立学校,有户口指标。学校的办学理念很新也很吸引人。尤其是他们的以学生人生发展为中心构建教育,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年薪硕士15w。会根据你的简历把你分到中学组或是小学组。提前一两天给你发短信通知片段教学试讲题目,要做ppt。我们的是第一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这部分我是引导大家设计实验,这一设计被听课老师批评,因为老师认为这是学生的第一课,还未有那么深的化学知识和思维,不应当设计这么难。现在想想的确是,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最后,建华面试止于试讲。2.十一学校十一学校一直走在课改的最前沿,关于这一部分的求职请参考我之前所写的这篇《2019年十一学校化学学科回忆》。3.清华附中20181109上午投简历——下午收到笔试通知——之后几天收到了试讲通知——?止于试讲清华附中的笔试除了一道高考题外,其他均为竞赛难度题目。试讲为“离子反应”。因为我是从电导率引出的,因此老师是让我画出两溶质混合后溶液电导率变化趋势。清华附中的老师跟十一学校老师风格不同。十一学校老师提问会问四大化学的内容,而清华附中老师会在高中内容的深度上提问,问的很深。可以看出来他们思考的很深入。如在问道如何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中和反应?如果你回答看试管温度是否上升(因为中和反应放热),他们会,如果酸碱浓度很稀,那就感知不出温度变化。这样的话该怎么办?此外,他们也还问道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要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的计算标准呢?在清华附中的面试给我的启发就是:一定要多为什么,而不是只是知道是什么的表象。4.北京十二中流程:8:00到——8:20~9:20笔试——9:20~9:50写教案(会给一页教材)——试讲(~10min)——校长面笔试内容:高考题+竞赛题目试讲:元素及其化合物试讲前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后面就是试讲,化学组的这几位老师都非常好。我在试讲时有个地方写错了,老师也很和善地指出来了。此外,会针对你的试讲进行提问,会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校长面会再有一个自我介绍,以及问你觉得你作为一个硕士有什么优势和别的校长感兴趣的随机提问。5.首师大附中首师大附中这次是给西北旺校区招一位初中老师。待遇和本部相同。因为是新建校,他们有一点倾向于要在职老师,但如果是非常优秀的应届生,当然也是可以的。首师大附中的面试特色之一就是有很多在职老师与你一起竞争,而其他学校都是应届生一起竞争。流程:面试(化学教研组老师考察)——笔试——通知试讲——进班试讲——校长面面试时是12人,首先是自我介绍,其次是对应聘者提了两个问题,请大家想好后回答。问题如下:①你作为化学老师的优势和劣势②你接到家长电话,家长说老师孩子只听您的,不听我的,您管管他,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针对第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提前想想,但在说缺点时建议不要说硬伤,例如说自己不靠谱之类的。可以说经验不足,教学理论还有点改进等可以学习改善的地方。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当时的主线是是什么(这是一种求助,是信任)——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家长孩子之间沟通不畅)——怎么办(观念层面是家校社三位一体努力,再具体实践层面如何操作).进班试讲时还剩4位求职者,内容均为《分子与原子》(第一课时),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之后通知校长面(还有两位)。校长面是问了基本情况,以及简历上的一些信息,有一部分是涉及到了批判性思维,我是以读书会刚刚读过的书《龙:一种未名的动物》为依据来分享自己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以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这部分的分享我看到了校长们的肯定,但也有回答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此外,也问了我实习过的北京八中和北京47中,这两所学校有什么区别,我有什么感悟之类的。首师大附中校长是一位数学老师,温婉恬静,气质也很好。期待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智慧气质兼具的老师。6.101中学怀柔校区流程:简历——自我介绍——试讲(片段教学)——答辩101怀柔的效率也是奇高,早上宣讲会收简历,之后就开始通知部分同学试讲,题目是《物质的量》,有大约30min准备,之后就去班里试讲,试讲前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试讲时随时打断,但试讲时间不超过10min,试讲后老师问了几个问题。①教材设置这一节课的目的是什么?②你觉得学生学习这部分的难点在哪里?原因何在?如何解决?下午就打电话通知了结果。101怀柔可以说是怀柔最好的学校了,但是怀柔实在是有点偏远。工资待遇不错(去听他们宣讲会的同学说有约18w)。校长也是一名化学老师。7.汇文中学汇文的大游泳池真是一直让我心心念念。流程:面试——进班试讲面试团队是校领导加化学教研组长,在自我介绍后,其中一个校领导提问①请说一下你实习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件事让你对教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②作为化学老师的优势劣势。除了上课外,你还可以开设什么选修课?面试后通知进班试讲,硫酸的强氧化性。汇文的校领导和教研组长也都很好,极具亲和力。8.人大附通州校区流程:笔试——笔试过的人参加试讲——校长面由于通州变成了城市副中心,地理位置优势显著,相对于其他郊区,人通招聘更为严格。笔试部分是90min高考题+120min英语考试(嗯,还考英语==涉及概括文章内容,评判文章写作优劣,写英语作文)。试讲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给2h备课,可以看课本,不可以上网。抽签决定试讲顺序(1min自我介绍+8min片段教学+5min答辩),其中片段教学部分严格计时。校长面是1min中文自我介绍+1min英文自我介绍+回答校长提问的问题(偶尔提问)9.人大附经济开发区流程:去人大校内面试——笔试+心理测试+校长面——(记不清楚了)通知——再次笔试+专家聊天——通知消息人开在亦庄开发区,之前是北京二中,后来改名为人开。12.15早上7点-8点备课,发一页教材+对应教参部分,是化学键部分。抽签决定试讲顺序。有两位人大附中本部老师做点评,他们的提问风格和清华附中有点像,老师们真的是深入思考者,对比之下显得自己真的是像没动过脑子一样。路漫漫,也要沉下心来思考和钻研呐!当天通知面试结果,进入下一轮。12.18通知是校长面,实际去了才发现还有笔试以及心理测试。笔试涉及到国家领导人立德树人的讲话+另一个开放的问题+几道高考题);之后是校长面,校长看起来十分和善。只有就是逛校园,逛亦庄。据人力老师说是人开教工子女在初中排名前几名的话可以进入人大附中本部就读,2年后可以申请人公租房,好像是三四年就下来了。三月还是四月通知通过了通知再去校长面试,其实去了之后是让做了一套二模卷以及和一个专家聊了聊,每个人聊60min以上。这个专家是很有水平的,可以挖掘出你想隐藏的很多点。当然,也会很大方地给予鼓励。跟他聊天,被夸了一个多小时,说我当老师有天赋,会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也真是受宠若惊。对于站了十几天竞赛课讲台,挫败感极强的我来说,想起和这位老师的聊天,内心充满了感动。在此再次感谢这个老师的鼓励和信任。此外也感谢人开校长的信任和鼓励!10.北京八中流程:沟通见面会——通知说课,0117说课——?沟通见面会是2min自我介绍+提问(是否愿意教初中?+认为自己教初中的优势)八中面试的人也好多,三五十个?最后面试时只剩下6个。因此自我介绍部分好好打磨还是很有必要的。说课时,由于当时自身原因,一方面由于忙于回复审稿意见和准备组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已经有了一个倾向的offer,就觉得这个可有可无。此外,也认为自己肯定是分母,也不用好好努力了。这些原因都导致我是在去八中面试的出租车上简单备了课,说课时的确不够流畅,也止步于此。后来了解到一些消息,觉得自己真是放弃的太早了。启示自己不到最后一定不要放弃!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应该全力以赴的!期待看到这个文字的你,和写下这段话的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要当老师时,自己的回答中曾提到择其所长。现在我很怀疑这一点。可当自己被学生问倒,当自己发现还有很多知识空白,当自己对很多问题都还是思考不清时,我有了深深的挫败感,并一直萦绕于心。但求不要辣手摧花。转念又一想,虽然之前准备不足,导致现在的不尽如人意。可是苛求也没用了,接下来再继续努力。也只能这么做了。你可以和你带的学生共同进步。还好,来日方长,作为老师和竞赛教练,你都要更加倍努力!最后,再次感谢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所有师兄师姐,感谢和我一起求职时的战友们,感谢读书会的小伙伴的启发,感谢即使是不当老师的小伙伴就我求职困惑中的很多建议,以及一同求职的战友们。也祝福大家顺利拿到满意的offer。(今天是正式开学的第二天。竞赛课也已经开学一段时间,真的越来越觉得老师也非常需要终身学习,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在这个时间节点,记录下这些,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看自己哪些方面有所进步。)本文转载自化学老师日记 | 作者: Rachel(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仅做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山歌恋

近两年化学两刊论文篇数统计:中科大北大南开南大清华居前五!

TOP前言“TOP大学来了”小编按,众所周知化学两刊《Angew》和《Jacs》对文章质量有及其严苛的要求,能在两刊上发文代表着文章作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今天我们就来统计下,近两年国内高校两刊的发文数量吧!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榜首“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来看,近两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化学两刊的发文量达到了历史新高共有166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有123篇文章发表,位居全国第二;南开大学以113篇文章排全国第三位。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获四、五位,两校的发文数量相差不大,南大共发文104篇,清华大学发文100篇。上海交通大学位居第六,发文量达到97篇;浙江大学以90篇的发文量位居全国第七;厦门大学以86篇的发文量排全国第八。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发文数量接近,复旦发文量为81篇,天津大学发文量为79篇,两校分居第九、十位!02苏大、南科大、南工大表现优异“TOP大学来了”小编统计来看,苏州大学和中山大学分别发文78篇,并列全国第十一位,苏州大学也是前十一名中唯一的一所211高校。紧随其后的是吉林大学,有75文章发表,位居全国第十三。四川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以58篇、57篇文章分获全国第十四位、第十五位!华东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并列全国第十六位,华东师范大学位居第十八味,发文量达到52篇;南京工业大学以50篇的发文量位居全国第十九位;湖南大学以49篇的发文量排全国第二十位。综合榜单可以看出:进入前十二名的高校基本老牌化学名校,依然雄风不减,南方科技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是仅有的两所“双非”高校,相比较而言南方科技大学属于新贵,南京工业大学是老牌化工强校。TOP大学来了(ID:topuniversity) 审核、撰稿:TOP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