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初探小学阶段的师生关系问题飞燕曲

初探小学阶段的师生关系问题

一、前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保障,优质教学效果的达到也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学生就会身心愉悦,同时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入校初期都存在情绪焦虑的问题,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学生也能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充分的关爱与安全感,从而在学校中能自由、自主、愉快的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为学生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关系建立示范,学生与教师能保持良好关系,那么在处理同伴关系中,也同样能得心应手,他们在与教师的良好交往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的技能。在现今小学的实践教学中,不少教师会以强制、管教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表现出不平等、不民主、不和谐等不良好的状态。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加重学生在校的情绪焦虑,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所以师生关系对于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保障,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认知、社会性的发展。因而,对于小学阶段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小学 师生关系二、相关的基本概念(一)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在小学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亲密、最重要、最深切的人际关系。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并且将进一步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也包括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和伦理关系。将这四种关系再进行分类,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以完成教育任务为目的的工作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而发生的组织关系、为满足交往需要的人际关系和以情感、认知为表现形式的情感关系。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在一定的人际互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的关系。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师生关系就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的由工作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构成的动态系统。(二)师幼关系的基本类型许多研究显示,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使得现实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模式。斯若弗和他的同事在对师生关系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在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师生关系时,也有一些鲜明的类型区别,具体表现为:①温暖型的,②参与型的,③支持型的,④冲突型的,⑤控制型的。Brophy 从教师角度出发,将师生关系分为亲近性、关心型、漠不关心型与拒绝型。柳淑玲结合教师的个性特征将教师指向学生的行为类型分为严爱型、慈爱型、一般型。豪斯·C 等研究者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师生在互动中的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将师生关系分为安全型、依赖型、积极调适型与消极调适型四种。Pianta 从情感与行为两个维度将师生关系分成两种模式:积极的关系与有障碍的关系。在积极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待学生比较热情、关爱,并跟孩子密切交流;在有障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很冷淡,经常性的与学生发生冲突。结合以上文献,小学的师生关系可以分为亲密型、一般型、疏远型。三、小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在我国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里教师既承担着教育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安全保育任务。安斯莉和安德森在研究报告中(1984)指出,教师或其他养护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但有时可以被视为如同儿童与父母之间那样的一种情感依恋型关系。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在长时间相处之后,所建立起来的感情更不容忽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成人的依恋感很强,所以在学校中他们会像依恋父母一样依恋着教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情感维度。初入小学的学生在这点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往往对更关注自己,能及时提供帮助与关怀的教师更亲近友好,更依恋。对于其它教师的情感表现则不那么明显。学生在初入小学时很容易将对父母的依恋情感转移在带班教师身上而与教师形成新的情感依恋关系—似“亲子”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亲子”关系与真正的亲子关系不同,亲子关系是家长与孩子间的代际血缘关系,它既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也是最密切、最稳固的一种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很深远。而师生关系由于社会角色的规定,除了承接父母对幼儿实施保育,扮演好养护者这一角色外,也体现为对学生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支持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完全像亲子关系那样具有一对一的特点,有时呈现的是一对多的局面。四、我国师幼关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一)在角色定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师和学生都是互动的主体。但无论是在发起环节还是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在互动的环节上,教师多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发起的比例远远高于学生;在实际互动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学生发起的互动信号注意不到或反应淡漠,这种经常的低敏感性反应会抑制学生与教师深入互动的动机和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师生互动的整体性质。(二)在互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出现了“几多几少”的现象:由学生发起的下对上的请求、征询、展示、汇报、寻求帮助和告状等较多,具有明显的上行型特点,而平等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如发表个人见解、与教师共同游戏,主动替教师做事等较少;由教师发起的上对下的要求、提醒、帮助、指导较多,具有明显的下行型特点,而对学生的关心、抚慰、平等的交流、征询和让学生帮助做事较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照顾较多,留给学生自理、自立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独立、自主较少;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较多,适时、灵活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转变为教育内容,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建构较少;在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互动较多,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生的互动较少;教师与学生集体发生的互动较多,与小组和个别学生发生的互动较少等。五、有关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及其发展方向在传统的教育领域里,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客体,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操纵、控制着学生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执行,没有任何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师生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小学阶段的教育呼唤新型优质的师生关系,迫切需要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互动的师生关系,以避免传统教育中的弊端。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的建构需要建立优质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教师应重新定位,以新的身份投入到教育中,本着尊重、平等、自主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感受,支持学生的探索和操作。同样,在校本课程建构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教师和学生形成了自由表达、通融理解、开放民主的氛围,就有助于探索建构校本课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由此我们意识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六、建立新型、优质的师幼关系的策略(一)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奠定积极、有效师生互动的基础。在师生互动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把自己过多地定位于学生的管理者、环境的控制者、知识的传授者,那么就会重纪律约束,少征询建议;重知识传授,少情感交流。所以教师们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一名好的小学教师应该是:1.学生心声的倾听者: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学生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的积极的反馈。2.学生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以观察家的态度,悉心观察并领悟学生的言行,分析了解其普遍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良好环境的创造者: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愉快、宽松的精神氛围。4.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和教师、同伴进行平等的、自由的交往。5.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现有的水平以及教育目标的要求来制定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并适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生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二)创设愉快、宽松、丰富、能动的环境,营造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氛围和条件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情感上的抚慰和关心,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之后,教师从站着要求、指令和指导学生,逐步过渡到蹲下来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需要;做学生的大朋友、教师们更多地、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互动信号,并积极地给予反馈和应答,使学生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支持、鼓励和吸引学生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和互动。七、小结近年来,师生关系问题成为了教育界人士探讨的热点问题。各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与分析。而本文则从师生关系的基本概念、本质;师生关系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发展方向;建立优质师生关系的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小学教师岗位的人,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用无私的爱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尊重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系统,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全体小学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本文作者系沅江市泗湖山镇中心小学 张睿娟 黄桂)

尝试与来

【光明时评】正确的论文指导也是师生关系的关键一环

作者:陈兮 学位论文是学生学位获取的重要凭证,每年的四五月往往成为高校论文答辩的关键时期。学位论文影响毕业生的命运,从近些年的新闻看,有的引发了学生抑郁,有的导致了抄袭丑闻。因此有必要提醒一句:师生之间的论文指导关系,需要建立正确的关系式。导师对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指导不足。学生由于学识有限、学术经历限制以及对学术规范的陌生,需要作为“过来人”的导师予以指导。学位论文的选题价值不高、规范性欠缺、文献综述质量较低、“同题现象”甚至抄袭,往往源于导师指导和把关缺乏。二是指导过度。为了论文指导的优秀率和通过率,对缺乏学术能力或为考研究生而没有时间写作的学生,老师往往从选题、框架、观点、词句、格式等,全程修改完善甚至亲自查找资料、直接撰写,越俎代庖,甚至传授技巧和经验——如何规避学术“查重”、如何博取同情得以通过等。导致指导失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生而言,高校就业、推优、保研往往以学业成绩为主,与学位论文关系不大。在学位论文整体不受重视、就业和考研等重要性远远超过学位论文的格局下,花费大量时间去写作完成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而错失其他机遇的逆“势”选择,容易得不偿失。“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普遍对研究对象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整理和深入思考,草率对待论文。就导师而言,除博士论文外,硕士和本科论文的指导主体是副教授和毕业不久的博士。而这个群体恰好处于经济上为小康奋斗、学业上未入堂奥、科研上为职称打拼、教学上竭力出特色的关键阶段,在论文指导上难以做到心到力到。面对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在指导精力和时间上难以一视同仁,容易出现指导失度。论文指导必须有一个限度的考量。论文指导应该来源于师生对学术的共同尊崇和敬畏,自觉达到对学术及其能力的传承和接续。论文指导不必成为师生之间情如父子(母女)的亲密关系,不能成为道德沦丧的不正常两性关系;不能让学生沦为导师的学术“打工崽”,更不能成为导师随意差遣的生活“奴仆”。学位论文如何 “适度” 指导,关键在于把握好两个方面。第一,从学位论文的设置目标来看,需要利用好学位论文的撰写,强化多种价值的实现。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论文本身所决定的; 学位论文的训练价值、选拔价值和激励价值是通过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所体现的。前者一般强调较多,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后者往往被忽视,需要加强。第二,从学位论文的指导结果来讲,需要确保导师指导的“度”与学生学位论文完成的“独立”性。学位论文从其提纲、思路、观点到最后定稿以及答辩等环节,肯定凝聚了导师大量的心血。但是,不管导师付出多少劳动,他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导师不属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著作权不应该属于导师与研究生共有,而应该属于研究生本人所有。另外,从第三方来讲,需要加强对指导行为和指导关系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建设予以约束。如遴选的指导老师必须常年坚持科研和熟悉学术前沿;合理安排导师的指导数量;强化“痕迹管理”,对指导进程可以核查;参照学生原创承诺书形式,增加指导老师承诺书(如要求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发表时导师不署名等);在计取指导报酬时参照指导质量打破平均化,等等。总之,只要指导思想是端正的,指导方法是科学的,指导行为是有效的,指导过程是融洽的,指导风气是清廉的,这种论文指导关系就是成功的指导关系。构建和谐型的论文指导关系,才能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强化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作者系长沙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湖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海石湾

青听|“毕业论文是师生关系的检验”

二O一九年六月二十四日青·听今日配乐《没有什么不同》欢迎到网易云音乐,关注@共青团中央收听更多团团推荐的歌儿论文大家好,欢迎来到周一晚上的青听,我是团团小姐姐王慕清,今晚我想跟你分享一位教师朋友的故事。“你会打我的”,交完初稿的学生,在微信里这么跟我留言。都是严禁体罚的“公元9012年”了,我当然不会打他,他在撒娇。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跟老师撒娇。比如我同事上一年级的儿子,从不跟他的老师撒娇,在新环境里,他总是时刻紧绷着神经。班主任轻声问他:你害怕我吗?他低着头说,我怕犯错。对,没有人喜欢犯错,我的学生也是。即便我已多次强调,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无可避免地犯错改错、再犯错再改错的循环,但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是犯错的那一个。到了交二稿的时间,学生在群里问我,“周一论文是投到信箱还是交到办公室来?”我赶紧回复:都可以,除了上课和午餐时间,我都在办公室。于是我陆续收到消息:“老师,我的二稿放到您三楼的信箱了。”我从四楼下到三楼,取走厚厚一叠论文,心里有一个困惑,怎么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当面交给我呢?他们逃避的,是我,还是写论文的自己?今天一早,一个崩溃的老师在朋友圈里转了一篇文章,附言,同学们,文献研究是研究方法吗?你怎么不写导师发飙法、通宵熬夜法、冥思苦想法和闭门造车法呢?!这种“说出惹你发毛的学生,让别的老师开开心”的朋友圈,深受毕业季老师们的喜爱。有时候会觉得,一切问题都是关系问题,学生和论文的关系,你和学生的关系,你和学生的论文的关系。就像抚养孩子是对夫妻关系的考验一样,毕业论文某种程度上也是师生关系的检验。“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丧偶式育儿的妈妈们如此控诉家中云丈夫的不作为;“这又不是我的毕业论文,”老师们如此抗议。有学生说,指导老师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否定否定再否定,然后让你通过答辩”。这句总结未免太过真实了,师生情的极致就是,你比你的学生更希望他能顺利毕业。而如果是全程不作为的老师放水让学生通过答辩,学生也并不会觉得是老师开恩,反而只剩下对学术的轻蔑。对老师们来说,即便高校师生关系现在整体走向一种“敬而远之”“尊重学生”开始成为一种政治正确,那种无论见到多么稀烂的论文,都能一句狠话都不说的老师,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吗?成绩越好的学生,容错率越低,他们在相信“优秀是一种习惯”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强迫症般的完美主义追求。有的学霸的写作是一种防御式写作,仿佛一个举着盾牌的小人儿,时刻提防老师的红笔。我有一个学生研究土味视频,长期蹲守直播间,为了赢得访谈机会,一次次地给主播们打赏。第三次组会时,我一边分析她的论文一边说,“这样去参加答辩可不行”,她抬起头小声说,“老师,我写论文也不是为了参加答辩”我哭笑不得。撒娇、逃跑还是一点点苦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份答卷。毕业论文是他们最重要的但又绝不是唯一要去完成的事情,他们忙着呢,忙着找工作,忙着告别,忙着分手。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过高期待,但也绝不冷眼旁观,陪着学生从一个个错误熬到可以安心地参加答辩。在他们想要逃跑放弃的时候扮红脸鼓励加油,在他们想要敷衍了事的时候扮黑脸生气发飙,不求学生谢师恩,也不要害怕得罪人,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在多年以后再看到这篇论文时的尴尬、不安和后悔,就是存在的价值吧。周六、周日主播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 发送内容:个人简历+音频小样邮件标题请注明“青听-主播”陪你·成长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有人说老师辅导论文就是否定否定在否定然后再让你去答辩通过陪你青听|葛 颖编  辑|曾令建(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主  播|王慕清制  图|曾令建(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剪  辑|刘星辰(长春师范大学)投稿邮箱|tuantuanFM@163.com来  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作  者|张 晨图片来源|千库网

超级爱

何为理想的高校师生关系:从如何做一个好的导师谈起

【编者按】“在任何学科领域,是否有一个好导师将决定学生的研究生涯初期的成败。”在高校师生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鱼宏亮从自己指导研究生的切身经验出发,从专业选择、学术训练、导学关系、情怀与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如何培养研究生给出了一整套深入而具体的建议。鱼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社科院撰五卷本《中国通史》(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作者之一。本文为2017年10月鱼宏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晋导师培训会上的讲话,据录音整理,有删节,经本人审定。在大学与研究生教育问题上,过去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好学业,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研究生。探讨如何做一个称职、合格的导师,或者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听到的很少。实际上,这个问题中外大学与科研机构都很重视。《自然》杂志2005年设立了一项旨在表彰指导研究生方面卓有成效的导师的奖项。该杂志还收集了学生们对其导师的评价,总结成给导师的16条建议,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尊重、对学生职业发展和选择的尊重等方面。就我的专业来讲,近年来也有许多知名学者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台湾中研院的王汎森院士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假如我再做一次研究生》,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荣新江教授也写过一本《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史入门》的著作,对于导师和研究生都非常有价值。《自然》杂志给导师的建议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任何学科领域,是否有一个好导师将决定学生的研究生涯初期的成败。”(Adrian Lee, Carina Denis and Philip Campbell. Nature's guide for mentors. Nature 447, 791-797,14th June 2007)这说明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却是学生进入学术研究或者从事其它职业至关重要的时期,导师肩上的责任重大。更何况,在我们这个崇尚尊师重教的国度,许多学生将与导师建立一种终生的联系。所以我愿意就我个人的一点儿经验与思考与大家交流一下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在专业选择上尊重个体差异《自然》杂志总结的其中一条准则是:“每个学生想要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私生活。”因此,每个导师都需要一种与每个学生形成一种独特专业方向关系的能力。导师并不需要强制将学生的专业方向设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某些情况下,鼓励学生的专业兴趣,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会使得研究生更快地进入专业学习状态,甚至有更具创造性的想法出现。以我的个人经验为例,中国史研究第一考虑的当然是深厚的制度史研究传统,所以我当初也为学生设计了制度史的方向。但在几个星期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位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异乎寻常的兴趣,相关的文献基础也不错,于是正式和他讨论,调整了培养方向,允许他选择十七世纪以来的北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研究的题目。这样的调整看似简单,实际上后面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就是导师的工作重心的转换,导师在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后,也需要在相关领域做大量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焦点;其次是学生面临的问题。选择一个主流的方向意味着可以集中精力将中国史学科的文献基础都打扎实,而选择一个交叉性学科无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我们对学科基础的要求;第三就是探索新领域带来的挑战。交叉学科和新兴领域的研究,能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文献方面,如果相关材料短缺,那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发掘材料,以达到研究的最低要求。众所周知,关于十七世纪以来的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的文献资料非常匮乏,有关生态、气候、环境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另外,交叉学科的范式大多还不成熟,需要学生对多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认真学习领会,才能在方法上站得住脚。而选择主流方向则很容易确立一个中规中矩的研究题目,在方法上会少很多困扰。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创新意识的教育,但实际上,一个比较有创新的方向的选定,需要导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艰辛。我希望导师们在确定学生的选题的时候,都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学术训练研究生教育最基础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规范的专业训练。这种专业训练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今天讲的是另一个问题,经过专业训练的学者和业余的爱好者应该有什么区别?作为导师,要让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和社会上的业余爱好者、甚至我们所说的“民科”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不仅学生自己的观点、意见甚至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应该显示一种专业素养,也包括他本人能够对业余的、非专业式的、民科式的所谓研究、观点有一眼鉴别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众文化甚至专业领域经常会充斥一些看上去惊人高妙的宏论,但往往经不起专业的推敲,甚至是完全虚假和作伪的东西。据说手机上有一个应用软件,叫“一眼卸妆”,说能够将PS或者美颜过的照片还原回原照。我要求经过专业训练的研究生能够对某些非专业的观点或者民科式的研究具有“一眼卸装”的能力,这个“装”是装神弄鬼的装。如果读了几年研究生,或者再读几年博士,还形不成对学术性文体、表述、思维特点的敏感的话,我觉得他的专业素养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最近某知名大学一知名教授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声称对比了宋代至清代中国与西方的GDP并得出了若干结论,且不说这结论有没有价值,那经过中国古代史专业训练的学生应该第一反应就是你那gdp数据哪来的?古代有关经济、货币、贸易的数据都分布在什么样的文献中,使用起来要注意哪些问题?从而不是盲目相信什么大牌教授的什么大数据结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要在学生的知识范围、逻辑思辨能力方面给于足够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快速识别什么是专业的意见,什么是值得怀疑的意见。这正是我们强调规范的学术训练的原因。学术训练主要分为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对于研究者来讲,阅读是一项最基本的功夫。每个导师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的书目。通过阅读训练,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即在面对某一个问题是,只有对有关的专业文献有足够、全面的了解,才可以谈论自己的看法,否则他应该选择闭嘴,作为一个学习者学会倾听。这往往是我们引导学生进入学术领域的第一课。我们一般将研究生的阅读文献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专业文献的阅读,第二层次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我印象最深的是台湾“中研院”的黄一农院士在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生的授课中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建立你的知识地图。”他认为我们现在具有了广泛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世界以一个普遍联系的网络存在,我们的认识也需要进入一张关系网。今后的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呈现为网格化的学习。在你填充了某个网格的知识空白后,它的周边立即就会出现新的空白网格,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空白,就无法理解单一网格的知识。这个思想我非常赞成,我们现在的学生培养中存在严重的学科分割和碎片化知识的倾向。过度强调专业导致学生在相关问题上的知识非常薄弱,大大局限了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如果说第一更层次的阅读范围决定了你能否进入专业领域的话,那第二个层次的阅读将决定你专业水平的高下。第三个层次的阅读,就我们历史所中古史专业的领域来讲,也很值得重视,这就是一些经典和与专业无关的阅读。无论是学者还是其它从业者,都生活在一个充满价值评估和意义解释的世界。离开专业,他们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人、事、生活。研究生也处于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也经常推荐一些经典名著和纯粹好玩的书籍给学生,也鼓励他们休假、放松的时候阅读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成为一个“书呆子”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人。除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导师还应锻炼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直到写“好”文章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学术写作与普通写作、甚至作家的作品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要能明确的进行指出。我们对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术回顾与文献综述;完整的引用、注释;严密的逻辑;审慎而明确的结论,一针见血的内容提要。经过这样一套看似“套式”的程序写出来的论文,能够从根本上与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的文章区分开来,这正是我们要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注重导与学的平衡在老师与学生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中,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导师是占据了主动的一方,主导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实的情况是,学生往往主导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引导与研究关系的质量和走向。我记得社科院哲学所的李泽厚先生曾经给他的博士赵士林先生的专著写过一个“著名”的序言,这个序言说:“赵士林是我的学生,这本书是他完全瞒着我写的。因为他知道,我不会同意他在准备博士论文的时候弄这些东西。他写完后告诉我,我当然没办法了,总不能叫他去烧掉。但我拒绝看这本书的任何一个字,也不对这本书负任何责任。”我想说,这样的学生请来上一打。如果我们能碰上这样的学生,你不用负任何责任,他还能写出专著,这不正是我们所有导师的梦想嘛!哈哈!回到现实,我们还是有操不尽的心来辅助学生确定培养目标,甚至考试、作业、论文等事无巨细的问题。一.先定一个“小目标”研究生教育有很明确的阶段性。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除过完成论文、毕业、考试甚至找工作的时间,学生能够集中学习、讨论问题的时间基本上不到两年。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培养目标上设定一个有限的目标。比如除了研究生院所要求的专业学分和课程外,论文与研究方面,我只要求学生做到尽量自己提出一个大小适中、或者比较具体的问题,然后用比较扎实的材料和逻辑论证将其解决,这是基本要求。最终衡量论文的高下的,是你提出问题的水平和解决方案的依据是否充分。这样一个有限目标的设定,可以避免学生在短短的两年中在选题方面走弯路,要么太过宏大,导致自己难以驾驭,要么又太过琐细,达不到建立基本学术素养的目标。二.有教无类我们实际上很少有机会主动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既定的范围内挑选或者被分配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秉承一种古老的“有教无类”教育道德与教育智慧,默认所有的学生都是值得教导的,对他们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关键在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所以,衡量一个导师的付出和成绩,有时候并不完全以学生取得的成绩的高下来比较。许多情况下,也许某个学生毕业的时候还是表现平平,但是可能他的老师在他身上付出的更多。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并不指盯着光彩夺目的取得成就的学生,而是一种更普遍的事业。三.再定一个大目标不管学生的方向是多么小,多么具体,但有一点是要给交待的。导师应当给一个一步站在学术前沿的问题,让学生去琢磨、锻炼;同时也要用专业方向最前沿的进展加以提示,要求学生去了解,至少能读懂问题所在。例如,我现在基本上建议学生不要轻易拿笔写论文。达到基本的学术训练目标后,就会鼓励他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有一次谈话后,学生提出想写一篇论文,我说那个主题的不是写了两篇了吗?他说又发现一些新材料,有点新想法。我说你先不着急写,再读一段文献再说。他答应了,但有些不理解,我就问他,环境生态史研究中“原生态—人活动—环境破坏—灾害周期—尝试恢复”,这样的模式有什么问题?如果你的论文只是为这个模式增加一个案例,那你的创新价值在哪里?你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只是跟随一个现成的结论来亦步亦趋吗?多读书,是为了让你跳出这个模式,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环境问题。土地大量开垦导致植被破坏,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这是公认的结论。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取代游牧文明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田园牧歌式的游牧生活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欧洲许多地区中世纪都是游牧区,现在都变成了发达的农业和工业国家,比如法国和荷兰,这个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怎么考虑?经过一系列这样的讨论,学生终于跳出了传统模式,开始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方面,导师有着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影响。我们社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还采用传统的师徒制,这是个非常好的模式。在这样互相切磋砥砺的过程中,我培养的这个学生在两年多的时间中,独立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有四篇所谓的核心期刊,一篇权威期刊。这样的成绩,可能算是对我们贯彻这样的教育理念的一个小小的肯定吧。为适应变革而做准备抛开社会经济方面剧烈的变化,就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范式而言,我们也正在面临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成就在许多方面将产生影响。即便是我们历史学这样的冷门学科,也催生了所谓数位人文学、数据库方法等学问。这些科技成就对每个学科的影响都是看得见的。今天我想谈一谈更为深刻的变化。由于我们现在采用和身在其中的学科体系是百年前中国近代建立起来的,过去我们习惯于谈论传统与现代的话题,讨论什么样的传统学科转向了现代,其中有什么样的断裂与传承关系。但是,近二三十年的全球性信息流通与资料开放,使得我们进入了得以从更为广阔的背景来看待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问题。过去我们认为的现代中国学科体系、学术概念、学术话语等等,现在都面临着重新审视和反思的境地。我在两年前《中国史研究动态》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讨论就历史学、社会学中使用的国家、族群、民族、帝国等概念在中国史的认知中所产生的种种歧义和问题,也讨论了西方社会学、包括年鉴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解释中国问题上的一些局限。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族属的考古》,令我吃惊的是,考古学上的有关各种“文化”、“族群”的种种认定和划分理论,与殖民主义、经济利益、文化霸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连考古学这样的传统上远离现代社会的学科都与现实有着如此紧密而隐晦的关系。我想其它学科,比如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就更面临着整个概念体系与学术话语的重新检讨的问题。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我们过去熟悉的马克斯·韦伯的有关“祛魅”的理论,认为现代性建立在人们从宗教的迷信和蒙昧中解脱的基础之上。而最新的宗教社会学的观察却是我们正在重新面对大量现象,宗教社会学称为“复魅”现象。这很容易理解,弥漫世界的各种原教旨主义、灵修活动、散布在北京的几万“朝阳区仁波切”,一方面科技高度发达迅猛,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大量复活,种种社会现象都在冲击着传统的宗教、历史、思想、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我们面临的这个大变动的时代,对学术研究来说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很难做一个判断。但是,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待传统学术范式中的提问、设问、处理方式,我想是我们每个学科都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无疑要将这种趋势和发掘出来的问题加以点明和重视,否则面对未来的变革将会落伍或束手无策。陈寅恪先生曾经说,一代有一代的新材料,有一代的新学术。能够进入这种新学术的,叫作预流或者入流。不能够进入这种新学术的,叫作“不入流”。这样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导师有责任关注这种变化,更有责任引导学生入流。责任与情怀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在经历着严重的病诟。这几年,媒体上广泛流传着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论调。无非是说教育在传授知识技能与养成人格方面的不平衡。这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越来越艰难、发展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导致学生采取短平快的模式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希望能尽快的出成果、出成绩,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自由思考、安静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对打好基本的学术基础是不利的。在这方面,我想有两个问题要强调一下。一为适当的安排或者指引学生读一些离专业相对较远的名著,拓展他们的思想范围与视野。比如我给学生买了一套布罗代尔的《菲利普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三卷本,让他有空可以读读。学生觉得很有感觉,一个周后就要找我谈感受。我说这个你不着急,你可以慢慢品,一个月后你再跟我谈。我的方向是中国古代史的清史,我也经常提醒他们抽空读《左传》、《礼记》、《前四史》等先秦文献,培养他们的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源头有一种感受,而不是只停留在“流”的末端来看问题。第二个方面,我觉得研究生也罢,学者也罢,经过这样的训练,从事了这样的事业,更为重要的东西,是得有一种超越你自身所处的境遇和时代的品质和关怀,往小了说,你能够跳出一己的局限来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往大了说对人类社会过去和未来有某种关怀。就我们专业来说,我常推荐两部书请他们一定在未来慢慢品味。学历史的,容易沉湎于帝王将相的故事中产生某种权力崇拜的意识,但历史中超越这种权力结构和个人命运的伟大作品也很多。比如《史记》,司马迁从上古写到他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生活中的帝王、将相有大量的第一手的记录,但史记体现出的是历史学家一种纵横古今、气吞山河的气势,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帝王将相有时候也像蝼蚁一样,有各种各样不得已的命运安排,这就是历史学家的超越性。还有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这部书写伏尔泰生活中的法国皇帝,他也是伏尔泰的朋友。伏尔泰对他有称赞,有批评,有挖苦讽刺,这是一种跳出了时代和自身的环境来审视这个时代的气魄。这才是我们学术研究、学者、未来从事这一职业的青年们更应该拥有的一种专业素质。陈寅恪说“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勤奋当作一种学术品质并不是说从科研成果的数量就可以来衡量一个学生或者老师的付出指数。在许多情况下,某些专业、某些老师可能会较早的、短期涌现较多的科研成果。而有些专业、有些学者可能需要更长期的、艰苦的积累,才会解决比较重要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勤奋一直是一项最为重要的非学术品质。鉴于现在的研究生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与他们的成长环境的不同,有必要至始至终引导他们形成勤奋的习惯。我们在衡量从古到今众多在历史上留下踪迹、能够进入历史书写的那些有成就的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中,勤奋甚至单独可以导致最终的成功。哪怕你各方面资质平平,但你也可以因勤奋而日积月累而到达某个高度。微博上最近经常流传一些段子,比如“世界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世界在偷偷奖励孝敬父母的人”、“世界在偷偷奖励对老婆好的人”……各种各样的鸡汤,我就在想,那么“世界明目张胆地奖励”什么呢?我想勤奋在其中会占据重要的位置。总之,在教与学的这一不对等的关系中,导师总是被寄予厚望,被抬到了似乎具有主宰学生生杀大权的地位。但是你知道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觉。你可能付出很多,制定了完美的培养计划,但最后实现了60%你就会觉得谢天谢地。有的学生迫于现实会从事其它职业。有的学生可能转投他师,你会觉得为人作嫁白辛苦一场……无论如何,教师也许已经不是金字塔顶尖的高尚职业,只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但是,一切依然值得期待。如果你能建立一种创造性的师生关系,那你依然会在一个年轻的未来之星的身上涂抹上浓重的一笔,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打上你的思想的烙印,甚至,决定他的未来。

囧哥们

师生对话:我们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编者按:近期发生在高校的几起新闻事件备受关注,也引发了导师权力和师生关系的讨论。师生之间是怎样的“权力关系”,为什么会形成“权力差”,师生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六位来自高校的导师和学生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眼中的师生关系。本文图片均为视觉中国 资料图“师生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讲述者:赵显 性别 :男 国内某985高校工科专业硕士毕业生我当时是通过一个已经保研的同学联系的导师,我们都不了解他,见面后的第一印象还可以,感觉他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导师学术造诣还可以,但是因为本校大牛比较多,他就不那么突出了。入学后我们基本上是导师给选课,研一前半学期上课,然后进入教研室学习,基本上就是帮导师做项目、写论文等。一般的实验室是学生在一起,导师偶尔过来看一下,每周一次汇报。我们导师要求比较严,和互联网公司加班时间类似,早上9点工作,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老师规定,一天中9:00-12:00,15:00-18:00,21:00-24:00,三个时间段必须在,一般夜里都会被导师留下来加班。导师是夜猫子,我一般走的时候到凌晨两三点,只有每周六晚上和每周日上午休息,偶尔还有加班。基本上休息不过来。最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导师会一直在教研室盯着你,就像在工作时老板坐在你旁边监工一样。当然,我们导师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极端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做项目,一周汇报一次。导师会让我们做两种项目,一种是研究所或者公司的项目,一种是国家的科学研究基金。第一种项目是有实物或者其他软件要交付,学生要不停地调试出差;第二种基金主要就是写论文和相关的一些实验,一直在教研室坐着不出门,不过论文有SCI或者EI的要求,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导师也是经常潜在研究室,他租住学校的宿舍,平时基本上是教研室-食堂-宿舍,基本不出校门。他对学生到岗的规定特别严。有一次十一假期, 我的姥姥去世了,当时没来得及和导师请假就回家奔丧了,在家待了五天,刚到学校就接到电话被骂了一顿,可是我当时还在假期啊,为了不耽误进度我八号就返校了。这件事之后,我就预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可能会很苦。导师基本上除了上课,就是在教研室盯着,我和师兄弟在教研室基本是零交流,一言不发地盯着电脑,不是看论文就是编程序,环境特别压抑。导师对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差,基本上就是讽刺加吵,平时没有交流。有一次,一名同学骑自行车被摩托车撞了,找导师请病假,他很不屑地对那个女孩说,为什么那个摩托车只撞你不撞别人? 因为长期压抑,有两个学生因一些小矛盾和导师爆发冲突,相继离开了实验室。教研室是一个导师独裁的空间,学生要去适应老师,我的一名本科同学因为项目延期,被迫留级半年,完全是导师决定的。我也只能平时和同学吐槽倾诉一下,但是交流也不多,因为教研室工作太忙,我回宿舍的时候别人都睡了,也想过退学或者换导师,但是所有人都劝我忍忍就毕业了,不要冲动。后来我忍不住,还是和导师爆发了冲突,当时就想干脆退学算了,之后和同学商量,找学院领导反映情况,领导说“你不是第一个离开这个导师的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同学们的支持下,我最终换了导师。我是近几年第一个成功换导师的,之后几年也有同学更换导师,然后学校反复和他谈话,听说这两年已经有所改观。导师对我的监督比较严格,学术上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回头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工作环境过于压抑,而不是工作强度大。我关注了最近几起高校事件,我觉得学生自杀并不是某件事情直接引起的,而是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对等,学生对导师的恐惧心理强烈,长期以往,个别人会有一些极端的选择。高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和老师之间地位不对等的关系。“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姓名:喻玉 性别:女 国内某高校医科专业硕士在读我2015年从外地考过来,导师是学院直接安排的,我事先对他一无所知。导师在我们这个领域很有名气,他确实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刚开始我觉得他挺好的,很喜欢他的课,会给他发微信讲我最近遇到了什么新鲜事儿,有什么问题也会去问他。他很有爱心,有的病人家庭条件特别差,他会主动减免费用、给病人捐款。过年回家时,他会给我们一些路费。入学第一个月,我的手机丢了。导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手机丢了,饭还是要吃的,就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有800块钱。我推辞了好几次,他一直说没事没事,你就拿着吧。我当时觉得这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会发微信提醒导师注意身体,会使用喵、啦等语音词,或许是我没表达好,让导师产生了误会。有一次下课以后,导师把我叫去他办公室,询问了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事,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即表示没干活不能要钱。导师说他喜欢我,愿意照顾我。我从小被家人疼爱,以为长辈对我的喜欢只是单纯地疼爱。况且导师都五十岁了,我怎么也没有往男女之间的喜欢那方面想。在我弯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他突然过来,亲了一下我的额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退了回去。导师以前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我以为这是他表达亲昵的方式,仍然没有多想。我和导师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12月份。一天,我因事去找导师,路上很冷,手快冻僵了。他说来我给你暖暖,我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他就直接握住了我的手。他力气很大,我没能把手抽出来。然后他又摸了摸我的头发,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这就结束了,他却说亲一下,我没有多想就低头把额头给了他。导师吻了一下额头,然后居然亲了我的嘴,连舌头都伸进来了一半,这也太恶心了吧!我马上推开他,大喊,老师这太过了!死一般地沉默。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直接傻掉了。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旁人眼中事业有成、疼爱妻女的模范老公,居然会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舌吻。导师问是不是吓到我了,问有没有人喜欢我。他让我笑一笑,我僵硬地扯了一下嘴角,转身走了,没走两步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回去以后我给导师发了一条微信,说您今天的行为实在是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范围,我是您的学生,请您以正常的师生关系对待我。然后我把导师曾经给过我的钱都转了过去。他表示自己很内疚,说不要钱,这不是交易。自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有所防备,如果单独见他,我就把手背在后面,站得离他很远。这段时间要修改毕业论文,需要经常去找他。你知道每次去我心里有多慌吗?我连门都不敢关,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当时我想的是,如果他继续侵犯我,我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哪怕是退学,我也不能让他把我怎么样。所幸他还没有坏透,那之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过分的事了,平时拍拍肩膀我就忍了,毕业之后我赶紧滚蛋就好。他以前从来不骂我,从那以后就开始骂我了,我犯一点错,他就说你不要来上班了,你出去吧。还有一次,我男朋友来科室接我,被他看见了,回去以后他就给我发微信,说我很讨厌,不要我了,让我休学。刚开始我还打算读博,现在我靠自己已经找好了工作。即使以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博,我也不会读跟他相关的专业,他在我们这个领域算是大咖,我不想和他再有任何接触,毕业之后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就好了。“评判学生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讲述者:李立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理科专业博士在读当时考上硕士后,我刚开始进行本科的毕业设计,那天老师还没到办公室,我在研究生办公室等待,旁边的师兄师姐们跟我搭话,问我考研了吗?选好导师了吗?我稀里糊涂地啥都不知道,他们就推荐我选现在的导师,说他很年轻、比较容易沟通。第一次见到导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有气场,说话也比较严肃,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就是专业,然后问我对于他的了解(网上有资料),还问有没有感兴趣的课题。我觉得他给学生的选择挺多的,给人感觉很开明,于是坚定地选他了。之前我没有想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带着做事学技能;现在觉得其实也差不多,导师指导做课题、提点需要注意的方向,额外也就是做项目跟偶尔跑下腿,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我的导师要求每周发报告,所以和他沟通是最少一周一次,内容都是课题方面的。有解决不了和需要确认的问题都直接找导师,他一般都在办公室。平时都是学术研究,需要合作的项目是找好了相关的学生,安排好各自的工作然后去做。频率不好说,要是外面自己接的项目一般都是合作完成,抽空做,最后大家分成,国家项目就是当课题做,这些行政上都有分配。实际情况自己分配时间,时间最久的从早9点到晚11点,有些科研任务客观要求比较高也可能需要通宵。虽然自己的时间不够了会不舒服,但是为了实验和工作也可以接受,毕竟完成项目确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的。而且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解释。实验室的工作是比较累,但自己的课题做出成果也会很开心。工作的理由最主要还是想要毕业,当然也想学到东西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觉得我的导师还是不错,硕士毕业的时候论文抽到盲审,我担心论文写不完于是向他求助,老师熬夜到凌晨三点多帮我改论文。如果我延期其实还能帮老师至少多做半年的事,但是老师更希望我顺利毕业。他能给指导的都给了,不能的大概率会提供一个思考方向,让自己去摸索。有时候导师比较严格,每个微小的方面都要我们去深究其原因,工作量大的时候会觉得顾及不过来,我会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他也让我帮他做过私人事情,比如取过工厂的样品,然后转手就让我做相关分析了;还办过个人信息,用于参加会议等。有一些学生可能会经常帮导师跑腿甚至做家务,这个情况看导师个人,如果双方平时沟通比较多,有这种信赖感,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只是导师单方面要求的话,就很不合适了。我觉得师生之间相处首先大前提是双方都觉得OK,比如我的导师几乎只关心学生工作方面的事,学生也从导师这里学到了很多科研的思路。有的导师会与学生走得比较近,邀请学生一起吃饭,同时也互相分享各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挺好,主要就是要规避其他不健康的关系,比如处理涉及个人生活的私人问题或者是单方面的索取而另一方忍气吞声等。相比遇见过的很多正常的导师,我觉得近段时间这些高校事件中导师自身思想行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任何人有这种不好的特质都容易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群担当导师这个职位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反差,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形象一直都被要求光明与正直,然而个人特质与其学历或者某方面的思想深度无关,人很复杂。我和同学有讨论过,按照现行的导师制,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导师最了解学生的学术能力,因此评判学生毕业相关问题的最大权限都给了导师,但权力过于集中就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人提出过释放这些权力,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硕士毕业时,学院给的各种要求也挺让人喘不过气的,我的导师也感叹毕业怎么这么麻烦。所以事情还是要专业的来做,权力需要监管。“师生之间的界限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讲述者:张晶 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士在读我是自己选的导师。第一印象是老师很可爱又温柔,会很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讲话,也会很兴奋的讨论他钟爱的哲学,没有一点点的架子,很有耐心。我咨询过师哥师姐的建议,觉得老师的性格和自己更合拍,个人更加偏爱这种暖心型老师。之前在准备读研前读了许多导师写得书,他擅长用最简洁的文字阐释清楚复杂的理论,觉得更适合跨专业的自己。我觉得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上也会有关心和慰问。课程多的时候我和导师沟通比较频繁,特别是老师在学校时,都会和我们沟通一下最近的学习状况,及时予以指导。开始实习后我由于经常不在学校,沟通频率降低,我和导师沟通方式主要通过微信。沟通的内容主要有最近的学习状况,论文准备,生活状态,实习进度。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在学业上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讨论如何读书写论文,了解学生对学术生涯的整体规划并予以指导。硕士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学生找到好而且可行的题目,并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的导师会分阶段对我们看书论文做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耐心的传授自己读书教学的一些感悟,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与导师研究方向有些偏差,老师也会在和自己沟通过题目可行性后宽容地鼓励自己去探索。他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人,对教过的每个学生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非常认真的倾听你的问题给出反馈。印象最深的一次便是期末复习焦头烂额时,导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橙子,希望我们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他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早起和跑步,他也会把他的生活理念传达给我们,在微信群里早起打卡,言传身教,每天看到老师的早安打卡都会觉得既温暖,又是自己的榜样。导师有什么困难,学生提出帮忙,分担自己能分担的工作,自然是皆大欢喜。作为学生,我觉得帮老师干活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我的导师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分摊琐碎的杂事,连报账这些都身体力行,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好好读书。可能工科研究生需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等,师生见面机会更多,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在生活上有些接触也是很正常的。但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边界,绝对不能把家里的琐事让学生去承担。我觉得老师关心学生的个人生活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有量和适度的要求,中间的界限是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的。师生关系应当保持在正规的轨道上,尽量拒绝导师在学生职责之外的要求,不要把师生关系变成主奴式人身依附关系。“导师没有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讲述者:郑淑 性别 :女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硕导我在高校工作有17年了,当硕导有10年时间。我每年会带2名学生,是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方式筛选的。学校研究生选择导师原则上以学生的想法为主,学生填表格申请导师,有三个志愿,原则上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由研究生院统一调度。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是不愿意选择高分低能的学生。所谓导师,就是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老师。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要的,至于其他角色如生活顾问等则不是必要的。当然,这也不排除和反对导师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这种关心和爱护是要有度的。我带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面授读书和研究方法;一是修改学生的论文。我对他们没有太高和太多的要求和期待,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就够了。作为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回事,但师生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我并不主张导师要当学生的生活顾问,更不希望老师扮演学生家长或保姆的角色。我之所以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是觉得通过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师生之间的严肃的“高级政治”关系,缓和其“官方”色彩。从客观上讲,正如家庭里面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学校里的师生之间是存在权力差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的权力关系会必然地产生老师对学生的剥削和压迫,因为师生之间的这种权力关系不同于政治权力关系,它是自然生成的,是隐性的,它隐秘得几乎让老师与学生双方都感受不到。如果师生之间的权力差引发了灾难,那一定是老师有意地“滥用”权力了。我不会过于亲近学生,不会与学生称兄道弟,因为不希望师生关系发生变异。健康合理的师生关系就是——学问上,学生有求,导师必应。近期媒体曝光了很多起高校中师生关系的负面新闻,我关注了。我觉得导致这些极端事件的根源不完全是制度上的,主要还是人性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修为和价值观。导师应只有学术指导上的职责,没有判定学生学术水平和决定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垄断权。“如果导师有坏心思,学生容易成为牺牲品”讲述者:孙彬 性别 :男 国内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博导我在2016年招了三个学生,平均每年招收两个,现在手下就是五个研究生。我会不定时和他们见面,一般都是指导学术论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做一篇论文,需要看大量英文文献,国外的文献确实在我们专业方面做得比较好。做一篇论文下来实际上也是一个学术的指导。他们要看书,我就让他们用我的课题经费订,因为他们的生活费本来就不多,想买什么书就用我的课题经费买,到我这里报销就行了。平时,我和学生很少聚餐,一般一个学期一次,我不会单独和任何学生吃饭。私生活方面的话,硕士生我一般没有怎么管,博士生的话有两个一年级的女生都已经成家了,她们一般时间抓得紧,大事会主动告诉我,比如要生孩子了,小事的话我就没怎么管了。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学术研究之外,我唯一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报账。报账是很麻烦的,所以每年我是指定一个博士生,但也不会只让一个博士生做,会有分工,不然会让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国内的导师制是搬国外的,学生跟老师做实验,称老师为老板。但中国的导师制还有他的独特性,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对老师会更加尊重,服从,这样会加深导师的这种权力。如果导师有坏心思,那么学生确实容易成为牺牲品。各个学校可以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规范导师的行为。比如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如果导师觉得学生的论文不行,那还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如果他们都觉得可以,导师觉得不行那肯定也没办法。此外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申诉投诉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向学院、学校直接反映。尽管学校有申请换导师的政策,但是学生很怕老师的话,就不敢提出这个要求。比如我们学院就有一个教授,15年六个博士生联名告到了党委书记那里,最后他们是换了导师。那是学生比较多,但是单个人的话,我觉得学生就不敢。 高校师生之间当然是以学术为主,其他个人的事不要去掺和。过于公私不分的话,就会很容易出现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明确的政策,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学生到自己家里去,以前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需要到老师家里去。但现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学生有什么事就在办公室去谈,没必要公私夹在一起。我在美国做过教授,知道(和学生谈话)老师办公室的门都是敞开着的。说事情我也一般倾向在微信群里说,可以让其他同学都知道。因为是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学习。今年1月19日,我提出了《全国高校教师反性骚扰宣言》。国内高校性骚扰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受害的学生整个人生都是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文化环境下,女生遇到这种事可能不会说出来,但如果有老师站出来支持学生的话,实际上对于性骚扰者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国外对性骚扰的界定很清晰,比如你经常约一个女学生出去喝酒,就已经属于性骚扰的范畴了,我在国外读书和工作时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培训,而在国内,目前这块并没有培训,还存在制度性的空白。 国内很多老师也都不知道性骚扰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警醒,知道性骚扰的范畴是什么。(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夺命锁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视觉中国供图漫画:徐简人非生而知之者。在求索的漫漫长路上,每个人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引。以导师的身份传道授业,也充实着学者的学术生命。从“如师如父”到“老板主事”,抑或从“师门一家”到“平淡如水”,导生关系形态正发生巨大的改变。良性的导生关系能使双方共赢互利,反之只会两败俱伤。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的变化,又该如何寻求理想的导生关系?在讨论中,或许能洞见这些问题的答案。-----------------国内的导师和国外的supervisor:殊途而同归郭佳今年2月,在国内硕士毕业8个月后,我从隆冬中的北京来到了盛夏里的悉尼,在陌生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博士学习。澳大利亚学制和英国相似,博士没有必修的课程,再加上文科博士往往都是独立研究,导师是博士生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的来源。我所在的系,一名博士生有2-3名导师,根据学生与导师研究方向上的匹配程度,系里会明确每位导师负责的比重,一个学生有来自不同系的导师也很常见。我的两位导师有主副之分,主导师算不上“大牛”,但是在其领域内也小有名气;副导师则是一位工作热情十足的“青椒”。导师的英文是supervisor,直接翻译是“监督人”,字面上并没有“教”和“师”的含义;在这里,如果想问对方的导师是谁,很普遍的方式是“Who are you working with?”(你和谁一起工作)。这是我体验到的澳大利亚师生关系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导师更像同事,是工作上的前辈,明确地处于“公私界限”中“公”的那一边。在国内攻读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对“师门”这个词想必不会陌生,同一位导师的学生之间互称“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是十分普遍的事。“师门”暗含的意思,是一个“家庭”,导师的身份酷似“家长”,“如师如父”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师生关系的出发点。对我来说,硕士时期的“师门”在承担学习、学术上的角色之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我的导师在学术上极其严格,在生活中则真诚地关心着每一个学生。我们“师门”不仅每周有读书会,还经常聚餐、一起出游。同学们大多数是异地求学,老师还邀请我们去家中过元旦、过中秋节,大家的关系非常好,称得上亲密。在博士阶段,虽然我的两位导师非常关心独自离家生活的我,但更多时候,他们都是以一种非常“职业”的方式和我相处交流。我与导师有固定的见面时间,每次见面都会约定下次见面讨论的内容,并且他们都会询问我需要什么帮助。导师的指导以我的需求为主,而不是他们主动去“教”,这种指导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进展,其背后是导师与学生的平等工作关系。至于“师门”的概念,似乎并不存在,第一次与导师见面,导师完全没有提到她的其他学生。我们系每周有固定的社交时间,大家一起喝酒谈天、交流感情,但这是整个系的活动,并不限于哪个“门”。虽然在西方文化中,导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但导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上级”、掌握着更大的权力也是事实。如何保障学生与导师相处时的权利、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获取帮助,是澳大利亚高校非常重视的事情。每年的博士生年审在审核学生的同时,也在审核学生对于导师的满意程度;如果学生对导师有任何不满,更换导师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并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情。这种将师生关系纳入规则和程序之中的做法,也进一步去除了师生关系中的“人情”纠缠。从各个方面来说,我都是非常幸运的。我在硕士期间接受了非常规范的学术训练,我的导师在学术上公正,在生活中亲切;现在的两位导师认真负责,同时总是给我积极的反馈和充足的支持,他们并不是刻板印象中严厉刻薄、毫无人情味的supervisor。然而,我个人的幸运并不代表这两种师生关系都是完美的,国内部分导师公私不分,以“家长”自居,无限度地支配学生的自由,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外国导师中则有不少人在指导方式上缺少人情味,导致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很难建立起信赖关系,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然而,在我看来,无论是导师还是supervisor,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学术上指导学生,师生关系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的学术研究。无论是亲密的师门,还是专业的“监督人”,文化差异不应该影响导师指导的最终结果,即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顺利毕业,拿到学位。我想念我硕士时期的师门“家庭”,也享受我现在的博士生活,我知道,当我陷入思考困境,或者论文写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随时向我的导师们求助,他们也愿意时刻做我求学路上的掌灯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胡波之前,我在一所独立学院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每学期至少带两个大班,每班将近120人,而每学期都要重新分班。因为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为了方便联系,开学初建立班级群就很有必要。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除了面对面授课,通过社交软件在线交流,就是我近些年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我注意到,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最密集的交流时间就是开学初的第1-2周,他们会咨询很多细节问题,包括教室在哪里、上课带哪本书、考试考证的信息,还有部分学生会在群里询问眼镜店、打印店在哪里等生活问题。因为不少大一新生还保留着高中阶段的思维方式,还有同事收到学生私发的诸如“老师,现在能上厕所吗”之类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然而,一旦适应了大学生活,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就会减少。等到了高年级阶段,少部分学生又会主动联系老师,询问一些考试、就业、出国等方面的问题。换言之,不同年级的学生,跟教师沟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主动与否的差别,不少性格内敛的学生并不愿意和教师主动交流。当下,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专业分工,也使得不同身份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频率、沟通内容不尽相同。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内容往往事无巨细,学习、生活、个人感情、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无所不包。我作为任课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问题以学业、就业为主。部分与我较熟悉的高年级学生,偶尔也会谈及一些个人情感问题,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前提是他们对老师拥有绝对的信任。总体而言,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大多局限于专业知识,少部分和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教师,了解和关注学生可能更多一些。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层。但是,这种关系的拉近,并不代表师生边界的模糊。我以为,仍然需要以学业、论文指导为重心。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有:让学生长期帮助教师完成个人私事,彻底沦为导师的“佣人”,利用手里的掌控权谋取私利,让学生成为自己科研项目的“打工仔”,甚至侵占学生的科研成果,故意延长学生的毕业年限。所幸的是,这样的“黑心”导师往往出现在新闻里,属于少数的“奇葩”。我自读博一年多以来,身边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案例。跟工科生不同,作为文科生,我们依然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师”,而不是变了味的“老板”。因为多数文科博士生并没有实验室,也不需要在导师的监控下,天天打卡、坐班。我们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以在线交流居多,面对面沟通相对较少,但这并不影响沟通的效果。导师应该怎样关心学生,对学生关心哪些方面,不同性格的导师,其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此外,在研究生群体中,有从没离开校园的应届本科生,有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校园的学生;有未婚的,也有已婚的。面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导师与其交流的内容和频率,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以我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为例,我与导师沟通的内容还是以论文写作为主。因为我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又是辞职来读博的,平时偶尔也会谈及家庭、工作和就业的问题。至于在沟通和回复的方式上,有的老师会“秒回”,有的老师会“佛系”,这也是由其性格特点、个人习惯、工作效率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导师还将自己所有指导过的研究生(包括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和在校生)建了一个将近100人的群,他经常会在群里主动转发一些就业、学术信息及论文写作的建议等。在科研上,他也会帮助一些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这些无疑都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说到底,师生之间的交往始终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平等关系,是上下级关系,还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直接体现出教师所秉持的教育观念。导师在和研究生交往的过程中,都应当有相应的边界意识。总之,对学生严格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对合格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而要成为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便是更高境界的追求了。或许缺少温情 可我觉得“老板”导师没什么不好薄世笙有人说,当下的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授业师徒”,变得越来越像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对此,我深以为然。我对这个问题算得上有发言权——因为我便是一个每天都把“老板”挂在嘴边,跟着导师做实验、搞科研的在读博士生。实事求是地讲,我对人文社科领域的情况几乎毫不了解,因此不敢妄加评判。但是,对于理工领域的导生关系,我还是相当熟悉的。每天早上起床抵达实验室,于我而言仿佛打卡上班;晚上整理数据,锁门离开时,则酷似下班回家;每周的导生组会,如同定期召开的员工例会;而导师定期分发给我们的劳务报酬,更像工资的变种翻版。不论从哪个细节上看,我们所处的科研团队都像极了一个小小的公司,领导团队的导师自然要扮演“老板”的角色,而我们这群博士生,自然也就成了“雇员”。在我身边一些并未读博从事科研的朋友眼里,这样的导生关系,让他们颇有一种不适感。相比于“授业师徒”之间的脉脉温情,这种类似雇主与雇员的工作关系,似乎显得冰冷、坚硬而不近人情,以至于让他们发出“人心不古”之类的感慨。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们善意的出发点,但在很多问题上,作为“局内人”的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造成这种认知差别的原因,是我对当下科研工作的大环境与大背景的了解与理解。从事科研工作,是我自小以来的理想。尽管理想从未改变,但伴随着阅历的丰富,我对科研工作的理解却产生了不少深刻的变化。小时候,我想象中的科学家,都是如同牛顿、爱因斯坦一般,能够以一己之力发现一套理论,颠覆整个学科的“牛人”。然而,当我进入大学之后,我很快便发现了今日之科研与往日的不同。牛顿与爱因斯坦固然伟大,但他们所处的那个粗放、基础的科研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任何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要在今天的环境下有所成就,都离不开大量的经费与人力投入,以及高效、有序的团队合作。在大学里,一个导师及其带领的博士生,乃是最核心也最基本的科研团队,而“准工作化”的管理方式,正是让团队能够高效、有序运行的最优模式。对于导师而言,学生不仅仅是他们科研事业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也是为其科研项目添柴助力的重要人力资源;而对学生而言,导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学术引路人,也是为其提供重要物质条件,使其能够做出成果的平台搭建者。导师与学生之间各取所需,构成了维系这种“类工作关系”的基础,只要这种关系能够处在校方有效的监管之下,不至于扭曲失衡,双方便能同时从中获益。科研团队高效运行,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这对国家的科研事业与科学发展也大有裨益。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这样的导生关系,其正面意义远大于负面。尽管我不得不承认:“老板”的称谓听起来确实没有“师父”温暖,为“老板”工作时也难免心生疲惫,但与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相比,这些缺憾都只能说是某种“必要的代价”。或许过去的导生关系更加私人化、更显温情,但在今天的科研形势之下,这种准工作化的导生关系,无疑最能适应现实情况。达尔文通过进化论指出:是环境选择了生物演化的方向,而很多社会现象的变化,其实也是外部环境的选择,而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作为一个“高产”实验室的一员,我既是这种新型导生关系的亲历者,也是其受益者。因此,即便我有时也会心生怨气,但还是会坚定地履行自己在实验室里的职责,对“老板”安排的科研任务负责到底。当然,这种体制也存在弊端,我身边也发生过个别导师利用手中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压榨”的不良现象,但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性地保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对不良导师加以处理,而不应把批判的枪口对准导生关系本身。既然教学相长就尽量不要耳提面命王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各方面成长,有其自身特质。对大学老师们来说,如何与研究生沟通?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之中,这是一门艺术,也是挑战。难点有二。一是如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如何找到95后研究生的有效沟通方式。说实话,我自己仍处于摸索中。既然是教学相长,就要避免强迫,尽量不要耳提面命。教师并非无所用心,相反,这是教师的用心之处。最佳情况,也许是在沟通的时候,连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教育正在发生,但思路、观念、启发,已经悄悄然进入头脑,成为其“私有财产”而毫无“违和感”。实事求是地说,我本人很难做到这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总体来说,研究生比本科生处于更高一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从最直觉的感性层面仔细观察本科生的行为举止,就会发现有趣的不同。比如,本科生在等人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在几级台阶之间挪动跳跃,研究生则会静立不动。从穿着方面看,研究生阶段已经步入“消费秩序”,男女生皆然。以我们文科院系为例,本科女生特别在低年级,往往背着双肩背包,而研究生女生则多携文艺帆布袋或“包包”了。我之前在大学中文系任教,5年间眼看着几批本科生从幼稚走向成熟。2013年年底,当我要奔赴另一所大学工作的时候,有几位研究生请我吃饭。按照古今中外的标准,她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是看着她们从本科阶段成长起来的,但在那天之前一直没有留意到她们从谈吐到思维以及个人风格,都已经与本科生时代很不同了。再一想,这不是很正常吗?本科4年,正是一个人从中学时代向成年过渡的阶段。而且,研究生对教师的依赖比本科生要少。此时,一个人的人生观已经趋于定型,思维方式乃至于学术倾向也日益明显,生活习惯也趋于固化。他们面临的生活世界比本科生要广阔复杂得多,与各种抉择不期而遇,焦虑与疑惑并存。处于此阶段的他们,很难从空前的复杂世界中提炼出清晰的问题,遑论答案了。此时教师若不明就里地指手画脚,只会招致敷衍与躲避,甚至给对方带来伤害。此正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即前面说的两大难点: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如何找到有效沟通方式?对我来说,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难题。社会生活与学术生活的年龄差、时代差,使得每一位教师的洞见和教训,都不可能原样复制到目前以95后为主体的研究生心里。拿我本人来说,我没有在国内读研究生的经验,硕博都是在国外读的,还曾在央企工作多年,这些经历与学生们截然不同。而且,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需要在不经意的“各言其志”的交流之中,寻找针对不同个体的有效、具体又特殊的沟通方式,殊为不易。正如教育学者丛日云所说:“生活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我自己也时常感到迷茫,不知该怎样活着,怎样做人,我又拿什么去教学生呢?……况且,人生有不同的道路,生活有不同的模式,这需要学生自己去作抉择。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他诚然可以向老师求教,但更需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学习,向同伴学习,而教师也需要向学生学习。”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说法。说到底,科学与理性带给人谦卑,和认真为上。对学生宁可拘谨慎言,也不要过于自信地耳提面命。摒弃门户之见 让学生自由飞翔曹东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而开展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掀起一场课堂革命,大体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教育界的一个基本趋势,也与全国高校本科教育会议提出的“以本为本,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要求相契合。不过,同样的道理,到了研究生培养阶段,面对的则是另一种情境。研究生教育通常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的师门组织。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从本科传导到研究生,本科扩招过程中陆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显现。一个突出问题是“生师比”的失调,导致导师的指导不到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校教师在面临沉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之余,能够指导带教和承受的研究生规模、数量,也存在一个最优边际。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新晋硕导、博导,在其指导学生的最初几年,尚能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优长开展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大约3年左右,当他所带的学生覆盖到全部年级阶段并稳定到一个较高规模水平后,就不免力不从心、渐露疲态,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其关注和指导的力度就会下降,学生的获得感也会下降。从我个人指导研究生的情况来看,大约硕士生是每年2-3人,博士生每年1人。如果满负荷工作的话,所指导的研究生规模就达到7-9人。如何确保培养的质量,对每位学生负责?导师对学生是一种“一对多”的局面,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却是“一对一”的——每位学生只有一个导师。这是一对矛盾。所以,我一方面提醒自己作为导师,要时刻注意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尽最大努力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沟通;另一方面,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建议他们“反周期调节”。对硕士生来说,在图书馆读书的时间会更多,相对于博士生而言,被导师找去讨论的机会更少,那么有时就需要更为主动地与导师沟通交流;而对博士生来说,要反过来去增加自己沉下心来坐冷板凳、研读经典的时间,形成一种对冲。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形成一种基于“学生、学习、学术”的开放式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可以包容传统的“师门”所内涵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应当有一种相互砥砺、促进共同成长的愿景。须知,到了研究生教育阶段,其基本的组织方式早已不再是本科生的班级制,但独行快、众行远,每个研究生仍然有构建新的集体认同的强烈需求。开展读书会,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开展集体学术项目,到乡村田野、工厂车间进行社会调研。这些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有效手段。强调上述方面,绝非为导师松绑、卸责,而是要促使导师把心思真正聚焦在“引导”“塑造”上。相当数量的导师也比较认同的一种流俗见解是,把导师的工作仅仅局限于指导论文写作,甚至个别导师连这一点都做得不到位。等而下之者,则把“导师—学生”的关系异化为“老板—雇工”关系。实际上,导师更重要的工作在于“导学”,在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在于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分享体验、触发灵感、激励创新,构成不可分割、互为助力、相互成全、互相成就的学术共同体。导师不仅是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老师,还应该是研究生科学研究上的合作伙伴、思想修养上的主要责任人、健康生活上的重要监督者。到了特定的抉择时刻,导师还要学会“放手”——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摒弃那些“拱卫山头”的“门户之见”和留用身边的私心杂念,放他们“自由飞翔”。这样的定位,是对传统意义上完成任务型的“导师—学生”关系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更值得追求的高质量“师生关系”。教育是一个慢变量,教书、育人从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导师需要在实践摸索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像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那样,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渭阳

令人羡慕的师生关系!这是“我们家”的老师

三十余载情系草原尽心尽力立德树人一个人往往有多重身份。对沈禹颖来说,1989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30余载坚守西部是她;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是她;农区草业研究所所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牧草栽培岗位科学家也是她。这些身份都很重要,但在师生之间,导师这一身份,有着不一样的份量。学生眼里的导师是什么样的?这或许是每个导师都想知道的;导师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和选择,也是学生们所好奇的。以下师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源自记者对沈禹颖师门部分学生的采访,沈禹颖会针对小故事坦言自己的所思所想,对学生们抛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让我们走进一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沈禹颖和学生在青海海晏县试验地01 “有一种冷是沈老师觉得你冷”“开会时常常是一群男教授,中间只有沈老师一个女教授,这时候我就觉得沈老师特别霸气,但她在平时对我们生活中又是无微不至地照顾。”2018级硕士研究生倪红说。穿。在四川阿坝州的青藏高原野外考察站,沈禹颖看望完学生准备坐车返回时,把自己的围巾、外套脱下来,给学生王慧穿戴好,然后穿着一件毛衫,钻进了车里。说到自己的老师,这是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慧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帽子、围巾、棉服……不只是王慧,有很多学生手里都有几件沈老师“觉得他们穿的少”,亲自给他们穿戴的服饰。吃。“一人端一盘沈老师做的煲仔饭埋头吃。”这是2010级博士生杨倩品尝过的“沈老师的味道”。“沈老师做的炖牛腩,大到一块就可以填饱肚子。”王慧回忆。在沈老师家,享受她亲自下厨做的饭,既温暖了漂泊异乡的肠胃,又犒劳了为科研努力的自己。用。2000元——是沈老师每月给2016级博士生曹铨发放的生活补助。曹铨因为毕业论文没有完成,已经延迟毕业一年多。“博士生延期前半年还有国家助学金,半年后就没有了,老师为了让我安心写文章,每月给我发生活补助,这让我深受感动。”曹铨说,“沈老师对我们每个学生就如她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此,我们都如敬重母亲一样敬重老师。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只要来兰州,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看她。”学。沈老师结合学生不同的本科背景、学习能力,制定个人研究方向,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王慧今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甘肃省选调生,现就职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因为王慧本科是管理类专业,沈老师帮她确定了农村入户调查的社会科学类毕业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她多次下乡入户调研,这样的经历,让她对基层多了份了解与共情。沈老师与2020届毕业生合影对话沈老师Q1:学生们想问问您是如何看待女性身份的?沈禹颖:现在我发现行业里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与我当年不同。其实这没什么特别的,但的确男女有别,女性在事业家庭兼顾方面是比较困难的,我现在孩子大了,有越来越多自己的时间。但是女性和男性相比,情感方面往往更加细腻。“娃娃们”“孩子们”,我经常这么叫学生,当学生们犯了错,我也会称呼他们“兔崽子”,这其实也是爱称,这种如母爱一般的感情,可能是女性荷尔蒙决定的。我也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我理解学生,我认为在求学期间犯的错误都能被理解和原谅,我这不是“护犊子”,我还是会把他们的错误点出来,让他们改正,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我能理解那些延迟毕业的学生。因为科研有自身的基本规律,有时不能按期完成,使得有的学生延迟毕业。我们要宽容,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挫折,培养他们的耐心,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支持。02 “沈老师最喜欢的地方是办公室”深夜的灯。几乎每个学生在接受采访时都会说到沈老师对办公室的“钟情”。早上6点多到办公室,晚上11点多才离开,出差回来一下飞机就钻进办公室,大年初二就来办公室……有时学生们会跟沈老师“竞赛”,看谁来得早;有时学生们下了晚自习,看到沈老师还没走,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偷偷绕过那间还亮着灯的办公室。凌晨的信息。“我好不容易等到早晨7点才给你打电话。”学生都被这个“等”字逗笑了。沈老师不仅起得早,晚上也会忙到很晚,学生们早晨打开手机,经常发现沈老师回复微信和邮件的时间是半夜3、4点。放松的出差。对于别人来说奔波劳碌的出差,对于沈禹颖却是难得的放松,“只有出差,才能闲下来敷敷面膜。”不仅如此,甚至还能治病。王慧记得,有次沈老师重感冒,卧床一天很难受,但还是如约赴甘南草原为全省草原基层干部业务素质培训班讲课。她慷慨激昂地讲了一节课后,重感冒竟然好了大半。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为论文而论文,做科研要强调研究的意义”,这是沈禹颖在科研方面对学生的要求。2014级博士生薛冉曾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培养,研究草类作物抗旱机制与碳氮养分利用。他在国外期间对方导师因经费调配出现问题,沈老师立即提供了必要经费,支持他完成了剩余的研究计划。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沈老师帮助他逐字逐句地推敲文字。正如此,薛冉博士在读发表SCI论文4篇,博士后期间继续发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后基金的资助。对话沈老师Q2:学生们很好奇您持续不断的工作热情是从哪里来?沈禹颖:我脑海里一直都有我小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父亲经常伏案工作的画面。我工作之后,亲眼看到任继周先生出差时,飞机一平稳飞行,他就进入工作状态。96岁高龄的任先生至今每天还笔耕不辍,南志标院士眼疾下依然高强度工作。这些榜样的力量和故事一直影响激励着我。更重要的是草业本身的价值。草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草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都有很重要的价值。种草有利于净化空气、固土护坡,维护土壤肥力,有好草才能有好畜,才能有好肉和好奶,增加经济收益。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国家牧草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我要把草学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推广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拿定西市鸿德畜牧专业合作社来说,通过人工草地种植、草地划区轮牧,合作社从50只羊发展到现在的3000只羊,合作社社员由当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110户,真正实现了科技扶贫。Q3:学生们还想知道您除了工作还有没有爱好?沈禹颖:其实我最大的爱好是旅游,我们从事农业科学,学习草业这个专业很大的好处就是能一边科研,一边饱览祖国的草原美景,而不用挤出专门时间去旅游。纵览延绵不断的草原,面对广阔的天地。人心胸会更加开阔。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阅读小说,尤其是能够帮助自己培养逻辑思维的侦探推理小说。我们这代人和现在的孩子们不同,这代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了乐器、美术这些爱好,我们那代人主要就是亲近自然,没有那么专业的爱好。03 准确使用“微笑表情”的沈老师“沈老师比我大两轮,是我母亲的年龄,但没感觉到有代沟,她完全能融入到我们中来。”曹铨说。表情包使用无代沟。微信的“微笑”表情在90后、00后眼中多是冷漠、嘲讽的意思,但在60后、70后眼中多理解为愉悦高兴。一次微信聊天过程中,一位同学为了贴合60后的语境,对沈老师表达喜悦,就发送了“微笑表情”。结果沈老师回复了一句:“你为什么用这个表情,不用带红脸蛋的?”之后学生们再也不给她发“微笑表情”了。语音助手小达人。“小度小度……”有一段时间,从沈老师办公室里不断传来操控手机语音助手的声音。沈老师看到学生在用语音助手,就主动要学生教她,最后这个功能比学生使用得都自如,还连连赞叹手机助手很方便。不仅如此,学生们掌握的新鲜事物,沈老师都愿意“凑”上去请教。聊到一起的知心朋友。现在沈禹颖师门一共有27个学生,如果每人与沈老师聊20分钟,一共加起来需要9个小时,相当于一天的工作时间。学生一般不舍得耽误她的时间,但实在遇到困难,甚至有不愿意跟家人朋友讨论的话题,都会找沈老师倾诉,听听她的意见。No Difference.尼日利亚籍学生Samaila Usman 对一年前刚来兰州时的情境历历在目。沈老师为他从机场打车、请他吃牛肉面、提醒他 " Safety First"、聚餐时预定清真餐馆……“沈老师和尼日利亚那边的老师对我没什么不同,唯一一点就是语言不同,但沈老师英语还特别好,所以‘No Difference’。”2019年沈禹颖与学生的教师节合影对话沈老师Q4:在您眼中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沈禹颖:我不想通过板着脸说事儿来建立自己的威严,我们真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将来走向社会就是同事,两者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我不能光想我怎么想的,还要站在他们角度考虑他们是怎么想的,不断调整自己的做法。当老师真的很幸福,你能一直接触到最新鲜、最阳光的一批批新生,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新的能量。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互相包容、不计较。学生的话“我们每个学生都深爱着沈老师,难忘我们和沈老师一起种地,一起收获,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美好回忆。”——2016级博士生曹铨“平凡的日子没有那么波澜起伏,就是我们有问题找沈老师,她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循环上升、都在进步。”——2017级博士生邓建强“我已经毕业了,但今年教师节我一定要到沈老师办公室,提醒沈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多多注意身体。”——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慧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文字 | 李晖 法伊莎编辑 | 吴新月责任编辑 | 苏晓程主编 | 肖坤

赵同

研究生们的“后师生关系”

  视觉中国供图  “当我找到女朋友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带给我的导师看看。”  这是首都师范大学的2002届硕士毕业生温先生20年前的回忆。而当世界运转到2017年,温先生越来越不理解的就是如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从“相爱”变成“相杀”的关系。  当网络上开始充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狗血故事”,当媒体开始关注高校师生之间比“爱情还要复杂”的恩怨情仇,当一枚又一枚点名道姓的“自爆炸弹”进入公众视野,曾经“亦师亦父”“亲如一家”的师生关系仿佛成为老一代研究生们与90后、95后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  为何那些年“和平美好”的师生关系变成了这样?  当“第二父母”变成“冷面老板”  温先生研究生毕业已经15年了,当他回忆起当年与导师的点点滴滴时,眼神充满了温暖,言语之间流露出不尽的感激。  “我们和老师带的博士生们一起,每周都要开一次主题会,先由一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准备,讨论时为大家讲解,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温先生说,雷打不动的一周一次主题讨论,让他在研究生阶段进步很快。  “她真的可以说是‘亦师亦母’。”温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温先生在毕业找工作时,曾遇到不少麻烦,甚至已经签好合同了突然被告知不让再去上班。“那时候还是个学生,遇到这种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导师,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她让我不要急,先去她家吃饭”。  温先生说,那时候到老师家吃饭属于家常便饭。  当曾经的“小鲜肉”们变成了“拿着保温瓶泡着枸杞”的中年男女后,他们对于导师和同门的真挚感情仍然延续着。  直到现在,温先生和导师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么多年有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成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自己的老师。”温先生认为,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凝聚力。  而当中年人说起这些“鸡汤故事”,当下的研究生们总显得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大人们太天真”了。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捷枚在2015年发布的名为《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调查与启示》的学术论文显示,在生活困难时,被调查研究生首先选择求助导师的仅占9%,远低于选择“父母”的51%和“朋友”的34%。  刚刚从北京市某高校生物类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徐英曾经历和目睹了一系列师生之间的“狗血剧”。研究生的3年,徐英几乎没有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因为自己要“帮老板干活儿”。  “每天都是宿舍实验室两点一线,我们所有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要参加导师的课题项目,有时为了观察一个实验结果,我需要一直等到半夜。”徐英表示,因为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毕业时她放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知识,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  说起形同上下级的师生关系,徐英表示,“在理科类学校里,按职场作息‘打卡’帮导师干活儿是很常见的。我比较幸运,在为导师‘打工’3年后顺利毕业了,但是我周围还有同学因为没有帮导师完成项目,而影响毕业论文进度、被导师暂扣毕业证、延期毕业等情况发生,那样的师生关系可就是‘敌人’关系了。”  从“定期见面”变成“形同路人”  “这种关系是会传承的,包括我和我的同门师兄弟之间,都是非常亲密的。”  1989年硕士毕业,曾经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尹先生已经离开北京生活了20多年。前几年,当尹先生的女儿考到北京上大学时,尹先生第一个想到的是带着妻女到导师家做客。  于是,女儿报到时,多年没见的同门师兄弟一起帮忙搬东西、安排食宿。当见到导师时,尹先生也像当年汇报研究进展一样告诉导师,如今生活怎么样,女儿在哪上大学,未来有何规划,等等。  “这些年因为工作太忙,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见导师了,但是他告诉我,他和我在北京的同学们会好好照顾我的女儿。这让我特别感动。有他们在,我对女儿就放心了。”尹先生说。  然而,这种关系真的可以传承吗?  李捷枚的调查显示,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度中,74%的被调查者认为师生关系“融洽”,26%的人对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够满意。在与导师的学习指导方面,仅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随时联系导师,有20%的研究生“很少与导师见面”。  的确,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研二的吴优已经半年多没见过他的导师了。  “她去国外做项目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师兄师姐们毕业答辩她也没有回来。”吴优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论文,如何写才能达到发表水平?如何找杂志发表?他有很多疑问却不知道找谁指导。  “她说论文问题发邮件沟通,但是离得太远了,有时候邮件也不能及时回复,而且我在邮件中提的问题也没解答清楚,只让我去找相关文献。”用吴优的话说,现在就等着“自生自灭了”,几乎完全靠自己学习的方式他从研一就已经领教到了。  “老师项目多,很少才能见到,只有在开题之前组会是两周一次,其他时候基本一学期见一次。开组会也都是在办公室,而且每次去见她都诚惶诚恐。”吴优的师兄张康说,研究生3年,和导师只吃过一次饭,就是开学刚选导师的时候,更别提去导师家里了。  张康这样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他的导师,她是“谜一样的存在”。  来自西北某高校的2014级研究生王彬情况差不多。研究生3年来,他获得了“身心上的自由和学术上的悲哀”。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导师,因为他“太忙了,见他都要提前好久排队预约,也不一定能见到”。  从开题到最终论文答辩,王彬的论文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次组会都没有开过,自己写完主动去找他或者发邮件给他,希望他能指导一下,但是也少有指导意见。”王彬说,虽然这让我很自由,但是3年下来,我真正收获到的指导和知识很少。  对此,王彬直言“选错了导师”。最初王彬选择这位导师是因为他深厚的学术背景,那时候王彬很想考博,想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关系”帮自己走学术之路。但现实是他见导师都很难,曾经对导师提起过考博想法的时候,导师只说了4个字“好好复习”,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组会”在淡出今天研究生的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变了,或许不能说是人都变了,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新的信赖关系的成本变得高昂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也是一样。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蔡茂华在今年发表的名为《大众化教育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调查与分析》的学术论文中指出,“导师与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属性认识存在明显差异”。  文中指出,导师认为师生关系中,师徒关系和家长与子女关系是主要关系,占70%以上。但是,研究生认为师生关系中,普通师生关系和老板员工关系是主要关系,占50%以上。师徒关系、家长子女关系、朋友关系占不到50%。  邓女士一直很欣赏自己父亲和他的学生们的关系。她的父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今年年初,父亲走了,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了。上百名学生让告别仪式的房间都站不下。  “父亲在世时,每周都会有他的学生来家里吃饭,陪着退休的父亲聊聊天,帮我父母打扫卫生,他们有什么工作生活上的疑惑也很乐意听取父亲的意见。父亲的生日接近春节,每年年前,大家都会找个日子为父亲祝寿。”邓女士说。  如今,随着80岁父亲的逝去,邓女士发现,旧式如父如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正在走向终结。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变了。  曾经,几乎所有导师都会定期给自己的研究生开“组会”,这种每周一次的会议从学术交流延伸到生活指导,成了那个年代远离家乡的研究生们获取信息和人生方向的唯一来源。然而对于90后研究生来说,导师已经变得不再是“导师”了。  《调查》显示,曾经遍布校园的“组会”如今只有50%的被调查研究生还在进行,其他的导师指导方式包括实验指导(30%),另外还有邮件指导、电话指导、个别交谈等。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个别交谈仅占被调查者的10%。  王彬说,曾经对研究生的生活充满憧憬,以为研究生导师是一对一的,无论学术还是生活,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但真正读了研之后,发现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不如大学老师时亲密,“我是第一次当他的学生,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当导师了,可能没有激情了。”王彬无奈地说。  不知从何时开始,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责任”与“义务”,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就是老师的责任,学生的义务也就是按时完成论文要求,导师不再负责其他方面的教导。  邓女士感慨:“以前,导师会用亲情来辐射你,导师就像一颗恒星,永远散发着光芒,学生们会自发地围着导师。现在,导师不发光了,师生这段原本可以维系一生的感情也变成了一个为文凭而生的旅程。”  “你说,是导师变了,学生变了,还是这个时代变了?”邓女士问。  (采访对象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蔡宁宁

地藏王

赞美师娘论文作者称 涉事文章发表后师生关系受影响

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发表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大篇幅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引发关注。该论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中民,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今日(1月13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了解到,目前该办已关注到此事:“具体情况与宣传处联系。”随后,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但均无人接听。徐中民1月13日下午回应新京报记者,涉事文章发表后,师生关系受到了影响,但他再度否认自己的论文是“拍马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冰川冻土》原编委、徐中民同事金会军则对徐中民评价说:“不管程院士也好,同事也好,现在只能说是痛心疾首……”《冰川冻土》封面。 官网图论文内英文语法错误明显新京报此前报道,引发关注的论文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2013年10月,上述论文分两部分刊发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第五期上,一共占据该期杂志35页。论文摘要写道:“以导师程国栋院士夫妇的事迹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该论文中充斥着对作者导师和师娘的赞美,如“我的师娘……雍容华贵,仪态大方……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导师……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有不少网友质疑此篇论文审稿不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篇论文中亦存在英文语法错误,正文第25页,徐中民使用了一个表格来进一步阐释“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统一”,中文表格名称的下方系英文版的表格名称“Unification of the feeling of Mr. Cheng’s sublime with Mrs.Cheng’s beautiful”,此句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beautiful”应为“beauty”。公开资料显示,徐中民的导师程国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川冻土》主编。此前,程国栋任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新京报此前报道,此次论文风波发生后,《冰川冻土》编辑部对此致歉并决定撤稿,程国栋曾亲自回应媒体并致歉,随后请辞《冰川冻土》的主编职务。1月12日晚间,《冰川冻土》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对此事回应称,对这一情况高度重视,经认真调查,认为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问题,该刊编辑部存在学术把关不严问题。我院已接受该刊主编请辞申请,暂停该刊专职副主编职务,并着手尽快启动该刊编委会、编辑部整改工作。撤稿声明。 冰川冻土微信公众号图作者表示涉事论文发表后师生关系受影响1月12日,论文作者徐中民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写作的初衷,“不只是自然表达,有更深层的含义”,并否认刻意吹捧导师。1月13日,新京报记者再度联系到徐中民。他表示,论文一事发生后,自己没有心思看网上的议论,只是发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书味香”涨到了两千多个粉丝,吓了一跳。徐中民回忆,2013年文章发表后,已经在科技圈引起过讨论,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这时又被翻出来热议:“好久没联系程老师了,那个文章(当年)发了以后,师生关系并不太好,影响很大。”他向新京报记者诉说,自己36岁时就是研究员,文章发布后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被压了六七年,我现在才46岁,看起来却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有时候去北京开会,别人都以为我退休了。都没有办法吃(这碗)饭了。”徐中民重申,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论文是拍马屁:“那些人是看不懂,他们能写得出来吗?那些都是我对师娘师父的真情实感……有几个人能写出来啊,程老师和师娘都跟我的父母一样,不真诚能写得出来吗?”对于将感谢部分放入文章主体部分而非最后的致谢部分,并占用了大量篇幅是否不妥,徐中民说,“文章论的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是人生的哲理,篇幅多了,共同的发展之路,就是看到未来的途径。”2018年10月,徐中民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自己可以付费修改科学基金申报材料,付费标准为基金金额的10%。涉事论文对导师及师娘的介绍。 论文截图有人曾对涉事论文提出异议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12日晚间通报,《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沈永平被暂停职务。1月13日,沈永平告诉新京报记者,涉事论文是徐中民自投稿件,写了一年多,刊发过程中多次修改:“有一些话,让他修改,他也没修改,后来我们尊重作者的思路,因为它这个体系要完整,所有好多也就没有删掉,这个也是我们编辑部的责任。”他表示,目前已启动编委会、编辑部整改工作,相关问题正在调查处理中。1月13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徐中民同事金会军。涉事论文发表时,他是《冰川冻土》编委。金会军表示,徐中民确实是程国栋倾注心血培养的,亦出过不少重要成果。他说:“不管程院士也好,同事也好,现在只能说是痛心疾首、仁至义尽。当初发现他(徐中民)的这些问题,也是本着治病救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喻文兵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他和徐中民没有交集,并不了解,两人研究方向也不同。他认为,涉事论文的发表,程国栋不知情,“虽然是期刊主编,国内这种情况很多,主编不会亲自处理每一篇稿件”。他回忆,曾听说2013年徐中民在《冰川冻土》上发表一篇文章,有人曾提出异议。

善哉汝问

与导师沟通不畅,高职学生提交论文后服毒自尽,毕业论文很难吗?

文|冷丝栏目|丝说大学校园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赵磊,4月19日递交论文后失联,4月22遗体被人发现,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目前被判定为服毒自尽。据赵磊同学介绍,他的论文提交多次未能通过,论文指导老师拒绝沟通指导,提交论文当日与导师也有过短暂交流,而4月20日就是学校论文报审的截止日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正值毕业季,也是各个高校毕业论文提交的时间节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这起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也给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真的有那么难吗?大学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毕业生缺乏主动性,不够积极,毕业论文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大学里,部分专业要想有研究成果需要长时间去研究去探索,但是在论文写作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积极性必然下降,一部分毕业生很难按时完成。高校过度关注论文的查重率而忽视论文的质量,所以,学生在态度上不重视论文的写作而只重视查重率,这也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存在欠缺。其二,很多毕业生的论文内容不恰当,结构松散。比如表达不恰当,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全篇都是介绍性的文字,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文字较多,给人感觉像流水账一样,参考价值较低,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再如写作的思路不够清晰。文中重点内容不够充实,而有些可以一笔带过的却浪费了大量的笔墨去研究;在同一个段落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中心思想词,同时全文当中主次不分,不能突出重点,不能明确主旨思想。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其三,毕业论文选题不恰当,定位不准。有的学生选题太大,没有从小的角度去研究深挖,而只是从表面上去研究研究而已;有的同学所选的题目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相关性不强;有的学生对于研究的内容不了解,并不知道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知道如何写作,只是靠自己的兴趣就定题;还有的同学所选的题太旧,已经是过时的,没有创新点。这些都是选题不切合实际的表现,这些学生都没有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没有从实际出发,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当然也是一大堆毛病。毕业论文为何显得很难?哪些因素造成毕业论文问题百出?首先是指导教师因素,这也是首要的因素。有的教师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 , 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 , 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环境条件 , 以致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另外 ,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短缺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其次才是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很关键的因素。正值毕业季,应该是快乐的时节在毕业设计中,反映出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 语句不通 , 错别字多 , 外语阅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 ; 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 对所学专业领域发展方向了解不多 , 对选题不研究、不请教 , 盲目性大 , 科学性差 , 毕业设计的质量当然得不到保证。三是高校管理机制因素,也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很多高校对指导教师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学校缺乏对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致使部分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低、科研能力差、知识结构老化,对毕业设计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把握所选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另外,高校没有对学生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四是就业制度因素,导致毕业生没有经历静下心写毕业论文。毕业季,也应是开心的季节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也被提早,正常的教学、学习秩序受到干扰,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解决毕业论文难题,避免悲剧发生,需要三方共同努力。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毕业生都应该激发自身对所研究题目的兴趣。选题要以学生为主,如果选题不恰当老师再对其进行修改,而不是老师直接定题。论文指导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更好地为论文写作服务。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办板报、开讲座、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诚信的校风。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大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顺利毕业时欢乐瞬间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赵磊同学的悲剧值得惋惜,也是让各方都感到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其中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包括毕业论文在内的各项学业,只要你肯努力,教师认真负责,类似因毕业论文而自杀身亡的悲剧一定能够避免。单选|你觉得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沟通怎样?沟通顺利沟通不顺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