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通联数据:智能投研重新定义宏观经济研究风不止

通联数据:智能投研重新定义宏观经济研究

来源:时刻头条开源证券资本市场峰会近日举行,通联数据算法专家王伟在峰会上表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宏观要素投研框架,帮助投研人员更加系统化的感知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动。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往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不仅关注供给端的变化,也需要看到总量需求端的变化,这里面又细分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动,包括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在经济基本面之外,还有一些金融维度的数据,对做经济周期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在做宏观经济研究时,变量的相关性是非常强的。通联数据认为,为避免使用带有强噪声干扰、或者说用了一些比较假的因素影响研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把复杂的宏观体系进行抽象,从而反映成了资产真正的驱动要素。这里面包括几个主要的描述维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有了这些维度以后,大家就对每类资产背后所处环境建立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能够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通联数据建立的结合基本面逻辑和大数据分析的投研框架,不仅能为量化研究生成更加合理可用的宏观因子,用于资产配置或者资产择时;而且也能提升基本面主观研究的能力,能够让宏观研究员更高频感知经济背后的周期变动。据王伟介绍,建立投研框架首先把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发布时间、不同历史长度的信息做整体的对齐,然后才能够用预测模型来体现出大量数据背后的公共运行规律。在做数据对齐的时候,对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度量是很难的,因为数据的发布时间不尽相同,导致难以像处理价格数据那样直接建立相关矩阵。通联数据研发了一种数据弱相关影响的度量方法,这是一项核心技术。借助这种弱相关性的度量,让我们能够实时的捕捉到宏观周期的变动。据了解,通联数据已打造了一套智能的投研框架工具,从量化角度来看,提供了充分借鉴基本面投研逻辑的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基本面进行量化、对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对基本面研究进行赋能。目前,智能投研框架已经在多家金融机构部署上线。通联数据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专业的投资理念相结合,打造下一代投资平台。

夏梨

「招银研究|宏观月报」入冬不寒——2020年11月宏观经济月报

自9月以来,美国疫情持续反弹,对其经济修复斜率构成压制。目前全球新冠日均新增确诊病例已超 50万例。受疫情和财政刺激缺位影响,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降至63.8万,尽管累计已修复超一半因疫情损失的工作岗位,但当月增量再创新低。前瞻地看,美国就业修复速度短期内或难改善。货币政策上,11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维持政策立场不变,即保持零利率及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节奏,但可能视疫情及经济走势对购债方案进行调整。欧洲方面,确诊病例已高位回落,但德法英的全面封锁使其经济活动再度下探。图1:美国失业率连续六个月下降资料来源:BLS、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2:美联储资债表近期扩张放缓资料来源:Fed、Macrobond、招商银行研究院10月我国经济延续回升态势,且增长动力向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切换。10月工业生产继续高位运行,其中制造业生产是主要推动因素;且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服务业生产继续加速扩张。基建、房地产投资依旧发挥对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房地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韧性较强;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5-8月的中枢水平,逆转了6月以来连续下跌的形势。在需求回暖、企业利润增长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亦稳步上行。消费近3个月以来呈现加速回升的趋势,10月社零当月同比增速达到4.3%,环比增加1pct;结构上,必选消费品维持高增长,部分可选消费品销售快速反弹,反映居民收入回升使消费支出的能力和意愿有所增长。外贸方面,出口受圣诞订单和发达国家供需缺口提振,维持较高增速;进口增速在内需修复和中美贸易协议的双重支撑下温和修复;年内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价格上,猪肉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年内CPI同比将延续下行态势;受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价低迷的拖累,10月PPI同比回升放缓,但后续仍将趋于回升。前瞻地看,消费、制造业投资有望取代基建、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上行,并回升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图3: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4:消费持续回升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社融增速高点已于10月出现,后续将步入下行期。10月信贷社融增长回归温和区间。由于实体融资需求改善,企业中长贷表现依然强劲;房地产销售疲态渐显,导致居民短贷/中长贷增长大幅放缓。受到10月财政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结构性存款压降的负面影响,M2增速有所回落。货币政策正从应对疫情冲击的偏宽松状态向后疫情时代的稳健中性取向回归。“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基调预计将延续至明年初,结构上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和中小企业信用问题。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大幅“跳升”,但货币政策立场无需因此骤然变化。由于经济修复是连续的,政策变化也应保持连续。图5:10月信贷增长低于预期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6:10月社融季节性回落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财政收支持续向好。10月,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恢复,财政收支矛盾继续缓解,随后两个月,随着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增速将继续回升,财政收入累计降幅也会逐步收窄。而基于财政一般会在年底加大支出力度的特点,预计后两个月财政支出增速会继续回升,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也将继续得到保障。图7: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改善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图8:公共财政支出增速小幅反弹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海外宏观:阴霾再现(一) 美国非农:修复持续放缓10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新增63.8万,失业率下降至6.9%,均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一方面,在新一轮财政刺激缺位和疫情传播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就业修复再次放缓;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已回补因疫情损失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0月美国永久性失业人数超出临时性失业人数,成为主要失业类型。前瞻的看,尽管10月非农就业放缓幅度好于预期,但修复进一步放缓的趋势没有改变。(二)美联储:按兵不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11月议息会议后发表声明,宣布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区间及目前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节奏不变。总体来看,会议决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未来可能视疫情和经济修复情况调整购债方案。调整的方向可能在购买规模和持有债券的久期结构上。实体经济:入冬不寒,延续回暖(一)PMI:持续扩张10月PMI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小幅回落,但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显示出经济活动回升的强劲势头。整体来看经济在供需两端的恢复情况均持续向好,前期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逐渐走出低谷。但制造业小企业经营情况再次恶化,就业指数未走出收缩区间,导致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受限,未来扩大消费和稳定就业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二)经济数据:上行趋势不变当前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的过程中,整体延续回升态势,工业生产高位运行,服务业生产加速扩张,基建、房地产投资依旧发挥对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消费和制造业投资进一步上行。前瞻地看,短期内需求回暖,生产扩张,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改善,制造业和消费等内生增长动力走强的逻辑不变,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上行,回升至潜在增长水平附近。(三)贸易: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10月我国出口高景气度延续,累计同比增速年内首度转正(0.5%)。考虑到四季度圣诞订单旺季和欧洲疫情反弹、防疫再度趋严,发达国家供需缺口延续,我国出口有望维持较高增速,但年底受到高基数拖累或将有所回落。进口增速仍将在内需修复和中美贸易协议的双重支撑下温和修复。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净出口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拉动。(四)物价:CPI持续下行 PPI保持稳定10月CPI同比继续下行,PPI同比与上月持平。CPI方面,基数效应和猪肉价格下降驱动增速下滑。未来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加快,供给增加叠加高基数效应,猪肉价格下跌将进一步驱动CPI中枢下行。PPI方面,石油价格驱动增速下行。未来外需进一步回暖,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疫苗取得新进展,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升,将带动原油价格上涨。内需方面房地产投资需求依旧旺盛,制造业全面恢复,将会持续对PPI构成提振。(五)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势头不减10月,在经济回暖趋势延续的背景下,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在低基数的影响下大幅上升,但绝对量保持稳定,且上中下游行业普遍好转,整体利润结构更加均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供需两端持续向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仍将继续保持上行。货币金融:信用周期拐点已至(一)10月金融数据在“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组合下,10月信贷社融增长回归温和区间,M2增速亦有所回落。其中企业中长贷的强势表现有望延续,居民中长贷的韧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前瞻地看,综合考虑政府债券发行高峰已过、财政支出继续发力、基数效应的影响,预计社融增速年内高点已现,后续将步入下行周期;而M2增速在年内有望重新上行,明年则将面临回落压力。(二)《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节奏,注重结构货币政策正从应对疫情冲击的偏宽松状态向后疫情时代的稳健中性取向回归。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力度较弱,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仍需警惕未来的不良贷款压力。“稳货币、稳信用”的政策基调预计将延续至明年初,结构上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和中小企业信用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明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将大幅“跳升”,但货币政策立场无需因此骤然变化。疫情造成的低基数下,旨在季节性调整的同比指标将“失真”,政策更应关注经济修复的“动能”,或环比变化。由于经济修复是连续的,政策变化也应保持连续。财政:经济修复支撑财政收支改善10月,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恢复,财政收支矛盾继续缓解,随后两个月,随着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的进一步巩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增速将继续回升,财政收入累计降幅也会逐步收窄。而基于财政一般会在年底加大支出力度的特点,预计后两个月财政支出增速会继续回升,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也将继续得到保障。热点跟踪:“双循环”格局的新部署(一)以科技创新畅通“内循环”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际政治经济摩擦加剧,我国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五中全会以及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十二个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的主线和方向已经明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安全”成为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中长期目标框架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未来仍需关注2021年两会之后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具体的量化目标。相关文章:《统筹发展与安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简评》《以科技创新畅通“内循环”——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简评》(二)亚太经贸“朋友圈”助力“双循环”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我国与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近20年来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立,并将重构全球经贸格局。对中国来讲,RCEP的签署在外经贸领域是仅次于WTO的标志性事件,将助力我国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END-本期作者谭卓 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zhuotan@cmbchina.com韩剑宏观研究员hanjian_work@cmbchina.com杨薛融宏观研究员yangxuerong@cmbchina.com王炳宏观研究员wbing@cmbchina.com田地宏观研究员andrewtian@cmbchina.com黄翰庭宏观研究员huanght@cmbchina.com颜琰宏观研究员freyayan@cmbchina.com转载声明:1、原创文章在推送一天后才可进行转载。2、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转载时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3、授权方式:一般转载只需要正常标注信息即可。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毕竟原创不易,感谢您对招商银行研究的认可和理解。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责任编辑|余然

老地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报告:投资逐月恢复态势已形成 三季度可结束下降局面

来源: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e公司讯,8月5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投资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潜力还在。虽然投资仍未回到往年的正常水平,但逐月恢复的态势已经形成。按照已有趋势判断,三季度投资即可结束下降局面,重新实现增长,全年投资增速可能只略低于上年水平。

势荣

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四季度保6压力不大

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会破6吗?据国家统计局在10月18日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增速略有放缓,处于6%―6.5%的年度预期目标区间内。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底线6%,引发外界担忧:第四季度GDP增速是否面临“破6”之虞?“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新低6%,接下来的四季度,因为去年基期较低,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全年GDP增速更不会破6。”中国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Q:时代周报A:张斌)6%低于潜在增速Q:作为长期跟踪和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你如何研判当前中国经济形势?A: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不会破6。考验是明年怎么办,会不会破6?经济增长不是越快越好,GDP增速不是6%比5%就好。判断合意经济增速的依据在于通胀水平:在2%―3%的通胀水平上,经济景气程度、企业盈利、劳动力市场均不冷不热,对应的GDP增速最贴近潜在经济增速。现在世界各国货币当局都把2%―3%的通胀作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这个目标中同时蕴含与这一通胀水平相一致的潜在经济增速。通胀指标选取的是涵盖普遍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方向的价格指数,而不是被个别商品和服务剧烈波动主导的价格指数,货币当局经常使用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三季度CPI同比增速3%。除了猪肉和其他肉类蛋白价格上涨,其他商品价格增速都在持续下跌,核心CPI自2018年中期以来持续下跌,一直低于2%,目前为1.5%。再加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占比较大,PPI更值得关注。三季度PPI与核心CPI走势高度一致,也是持续下行走势,目前为-1.2%。再看看其他辅助指标,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当中的就业分项指数都是近10年来的低位,非耐用消费品大幅下行等。这些指标放在一起,结论很清晰:三季度6%的GDP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明年初如果再破6,与潜在经济增速距离更大、福利损失更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保持经济稳在6%以上。Q:如何从内外两个不同维度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A:目前内外需都处于疲弱状态。外部环境上,2018年三四月份至今,全球经济环境都处于下行通道,不利于外需。目前还在探底过程中,虽然已处较低位置,但还是在往下走,没有到底。出口跟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度呈下降态势,贸易出口也都在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很难有太大起色。内部环境上,主要还是需求不足,这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常面临的问题。整个经济要冷很容易,要热却很难。经济容易偏冷与结构转型有关系。大家的支出意愿较弱,尤其是投资意愿不强。投资支出弱,最直观原因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情况不是太好,未来预期不是特别明确。需要逆周期政策发力,把总需求尽量稳住。三季度广义信贷和广义政府支出增速都在下降,市场内发动力比较弱。政府支出虽然起托底作用,但边际的支持力度也较弱,整个经济内需不足。五大政策力保稳增长 Q:在你看来,第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将如何发力?A:物价水平偏低,经济运行低于潜在增速,问题出在需求方,扩大需求才能解决问题。扩大需求就需要增加信贷。信贷不增长,购买力上不去,扩大需求就是一句空话。目前制约信贷增长的主因不是金融机构不愿贷款,而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孱弱,预期不明朗,信贷需求不足。欲激发企业信贷需求,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及时调整利率。不能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上涨而绑架货币政策。非洲猪瘟带来的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让居民部门要为此多负担接近万亿元的生活成本支出,如果逆周期政策不到位,居民部门的收入增长还要承担新的损失。及时调整利率是世界各国应对需求不足的头号政策工具,在中国也不能缺位。二是对房地产企业和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正常化。遏制房价上涨的长久之计是大幅提高住宅用地供给和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能靠抑制需求。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被压下去的需求以后还会更猛烈地反弹。退一步说,即便是抑制需求,选取的时点也应该是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上升通道,而不是当前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的下行通道。房地产信贷在当前社会融资总额增量当中占三成比例,经济下行期打压房地产相关信贷,不仅造成房地产行业压力巨大,全社会信贷也会再下台阶,全社会购买力跟着下台阶。三是确保广义政府债务和基建投资的合理增长,发挥好其熨平经济波动的缓冲器作用。专项债扩容对地方政府融资和基建有一定帮助,但规模上还远远不够。专项债需要扩容,但还不足以满足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投资需求。一般预算则需要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增加对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公益类基建资金的安排。四是帮助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家的相关政策安排。巨大的流动人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没有被释放的消费潜力。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家电、汽车等工业品消费过早地进入了饱和期。如果能让更多流动人口在工作地城市安家落户,对增加消费有巨大潜力。五是坚持当前汇率改革方向,发挥好汇率浮动对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Q:自8月中旬央行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市场降息预期此起彼伏。四季度是否有降息或降准可能?A:降准有时候是中性的,算不上刺激政策。降息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宽松信号。现在监管层一直比较谨慎,不愿意给市场留下货币政策宽松的印象,担心被说大水漫灌。尽管现在经济其实需要货币政策宽松支持,但四季度同比数不会太差,四季度未必会马上改口径,将政策往宽松上定调,最起码不会那么明确地去说。当然也有可能通过降低MLF利率方式引导LPR下降,但不一定发生在四季度,也可能到明年初。金融改革破旧待立新Q: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将对宏观经济带来什么影响?金融去杠杆会否拖累经济进一步下行?A:金融业治理整顿一些高风险机构和行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原来确实有很多风险过高、对投资者保护不利的业务和机构。破旧是正确的,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立新不够,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包括金融机构在立新方面进展较慢。金融领域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是一方面,但要把短板补齐。破旧但没有立新,对经济肯定有影响,资金短期的需求肯定会受到一些负面冲击。具体而言,金融立新需要满足经济转型及发展需要。首先,对居民而言养老保险金融服务还很不够。现在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每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平均大概有30万元,不可能都放在银行存款理财,其中一些人愿意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也希望长期投资,特别是养老有保障。国外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基本上是银行存款占1/3,证券类资产占1/3,养老保险占1/3,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局限很大,养老只占10%。个人养老金账户一直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实际上这块需求很强。养老金作为长期的权益类产品,除了股市,还有不动产信托基金。不动产信托基金的想法已经提出很久,但阻力很大,一直推不出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设立,需要一些相关政策的支持,包括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的配套。其次,对企业而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完全依靠银行贷款,产业转型的企业跟银行贷款对接不到一块,更多需要一些权益类的融资或愿意从事高风险的融资,证券市场发展做得还不够。最后,对政府而言,国债、普通债这些工具用得太少。实际上很少有国家做公益和准公益的项目,去找商业银行机构借那么贵的钱。总而言之,在金融领域,不管是对政府、居民还是企业,很多金融服务都不到位。当然已经都在改,但做得还是不够,新的工具、产品和机构应该加快发展,这样才能对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形成支持而不是遏制。四季度基建增速将增长Q:基建投资和消费是今年我国稳增长的两大支柱。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要在四季度实现稳增长,是否依然必须依靠大规模基建?A:什么叫大规模?怎样的基建增速算合理?过去很多的基建增速都是20%多,去年直接降到个位数。我的理解是,基建增速下降是自然趋势,但降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水平?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定。就目前情况而言,内需不足,整个市场动力较弱,基建在稳定总需求方面就要发挥作用。另外,从中长期看,基建有很多短板待补,增速太低也不好。在日本、韩国,城市化率达到70%以前,基建增速要高于名义GDP增速,我国现在低于这个数。当然不是说中国基建增速一定要到8%―10%,毕竟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但在现阶段,基建增速再往上抬升一点是有必要的。总量上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结构设计上还要再优化,同时需要把基建的区域分布和项目设计做得更合理一些,更好地服务解决经济发展的短板。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上升至5%,四季度基建增速肯定还会增长,尤其是同比增速会往上走,中长期贷款往上冒一些。用专项债做资本金的,还可以做一些配套资金,具体数据需要进一步测算。Q:如果四季度要维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投资必然要继续扮演关键角色,但金融去杠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政府融资,影响基建投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A:首先,我认为四季度保6的压力不大,前面已详细说过。不过,既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投资增速,资金配套又跟不上,这一矛盾确实长期存在。关键要看什么类型的项目,公益跟准公益的项目最好从一般预算出,政府预算内直接拿钱,而不是通过发专项债。但现在因为3%的预算不能破,预算内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公益跟准公益项目的投资缺口摆在那,就只能依靠专项债了。专项债的盘子,其实也接不住基建规模了。所以现在出现另一种方式,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再从商业金融机构里拿钱,这可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做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来源: 时代财经

魂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臧跃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标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望海楼)臧跃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23日 第 01 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明年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大内需的目的和落脚点在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家庭已达1.4亿,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动力将更为强劲。中国还有一定比例低收入人口,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将大大改善他们的收入水平,其基本需求和潜在需求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所带来的消费空间和消费能力提升也将远超预期。为此,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提高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完善激励社会资本参与机制,更好地支撑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稳定消费预期。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扩大内需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从实际消费水平来看,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突破40万亿元,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但是,中国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仍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服务消费水平未来还有很大拓展空间。从消费支出规模来看,国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需要进一步释放。从消费环境看,随着本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相关市场基础设施升级和竞争秩序的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新型消费加速兴起,海外消费回流的潜力也很大。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保障机制。要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缓解群众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迅速上升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减轻居民家庭消费的后顾之忧,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意愿。要继续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与人直接有关的“两个比重”,即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和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市民化质量,加速消费潜力释放,增强内需动能。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提供需求结构升级所需的特别是与扩大服务消费相关的制度供给,推动教育、医疗、养老领域改革,提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制度保障。要创新和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坚决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监管体制,显著提升国内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公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不预设GDP增速目标 “十四五”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发展

本文转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过7万字的草案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为什么不预设“十四五”期间具体的GDP 增速目标?城镇化率增幅放缓有哪些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一起来读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吧。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持人婉莹(图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图右) 不预设GDP具体增速目标 这是近年来规划中的“最大变化”针对备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没有设定明确的数字,而是表述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这是近年来规划中“最大的变化”。 王昌林:在我的印象里,规划当中这还是第一次没有提定量的目标,所以说大家比较关注。我个人理解,一方面,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变化,我们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我们不要以GDP论英雄,引导大家不要去强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把质量和效益提高,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包括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样(不设定明确数字)给我们也留点余地,这种比较科学的表述,保持合理增长,根据我们实际需要到年度再确定,这样好。 至于对未来5年经济的总体预期,以及如何看待今年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王昌林介绍:“我们定经济增速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叫合理增长。什么是合理增长?就是我们在经济学当中说的潜在增长率。从目前阶段来看,从我们的条件来看,我们的潜力还很大。(GDP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是符合我们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另外,看今年的经济增长不能单看,因为我们去年的基数太低,你比如说一季度去年因为是负增长。所以我觉得要结合去年来看今年的增长。那么从未来5年看,总体上应该说中国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只要我们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能够保持正常的政策措施,我们应该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未来“十四五”期间的一个发展趋势。” 城镇化增幅放缓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十四五”纲要草案中设定的目标任务,与“十三五”相比,有一些变和不变,比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幅放缓。 “城镇化率应该是不断提高后在趋缓。总体上进入到提高质量为主的一个阶段。总体上应该说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快速地发展。”王昌林说,“当然,城镇化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城镇化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比如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比较大。比如说在一些城市建设方面,超大城市核心问题要瘦身健体,解决城市病的问题;大城市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完善它的功能,更加宜居宜业;县城的核心问题是要强功能、补短板,让一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和城市化,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 而人均预期寿命,“十四五”的目标和“十三五”一样:提高一岁。不过王昌林表示,实现的难度会增加:“我看了数据,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6岁,到2019年已经是77.3岁。这个预期寿命水平在国际上算高的了。前些年我们都提高得快一点,因为60多岁,基数低,但越往后就越来越难。像考试一样,从60分到90分简单,但90分以上就每增加一分都不容易。”王昌林说,“因此,我们“十四五”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岁,其实也挺难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努力来完成的指标。当然,这应该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等等。”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升至95% 民生科创更受重视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相关,“十四五”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要提高到95%,王昌林引述统计数据介绍,2019年参保率是93.2%,覆盖13亿人,“下一步要提高到95%,我觉得有难度,但是不大,也是能完成的。核心问题主要还是进一步扩大基数,应保尽保,更多地覆盖全民,并不断地、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超过7万字,共19篇,65章,设置5个方面20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其中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包含内容最多,共6章。王昌林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更重视“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体现创新、科技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则是从“十三五”的“强度达到2.5%”,提升为“十四五”的“年均增长7%以上”。 记者丨白杰戈 张棉棉

地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依靠创新驱动需从三方面着力

来源:经济日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特点。首先,实体经济的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三跑并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通过引进技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再改进,推广很快,在此过程中,一些领域有所创新,有所领先。比如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二是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2019年的投入超过2万亿,从投入总量来说,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位列居第2。三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8年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8.5%,按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三分之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第一位。 尽管我们在创新领域取得很多成绩,也存在很多短板,未来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该从三方面努力。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要尽量利用全球的资源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是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环节,还是要进一步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同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市场化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持之以恒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同时也防止产业链过于依赖外部。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集中攻关、解决技术性难题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的前提是知道路径在哪里,目标在什么地方。如果真正要实现领跑,还是要依靠市场,靠大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由政府组织在短时间内攻克有共性的核心技术,然后带动产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创新活动的财税支持,使得企业和个人有内在动力去创新。创新不仅仅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还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没有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就不可能看到科技发展未来的趋势。

麦德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深挖供需潜力 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

权威访谈·专家话新发展格局(八)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什么?制约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瓶颈是什么?如何深挖供给和需求的潜力,尽快巩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张立群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思想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坚持抓牢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坚持谋划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充实起来,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张立群强调,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考验,但形势越是严峻,机遇就越会凸显。面对疫情这一重大灾难,中国率先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中国在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为率先恢复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克服困难,率先巩固持续增长势头,则不仅对第一个百年的圆满收官和第二个百年的良好开局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对经济全球化战胜逆流也至关重要。“尽管外部环境错综复杂,风险增大,但中国仍然具备巩固经济增长势头的充要条件。”张立群指出,从必要性看,中国国内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仍然很大;大城市人满为患而中小城市人气不足。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就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面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仍然需要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他同时指出,从可能性看,中国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强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比较充裕的人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有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以及巨大的投资需求。只要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潜力充分动员起来,就可以形成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的运转格局,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国内大循环全面畅通、并有力带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良性互动,确立起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制约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问题是需求不足。”张立群认为,今年疫情对出口、投资和消费等三大需求造成了严重冲击,需求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他指出,需求对供给能力释放和国内经济大循环顺畅运转有决定性作用。需求不足,微观看会恶化企业市场预期、抑制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宏观看会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源利用效率下降。因此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内外双循环、巩固经济增长势头的关键,是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尽快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市场不好时,企业不会扩大投资;在就业和收入情况不好时,居民不会扩大消费。”张立群表示,企业和居民等市场主体具有顺周期的行为特点。面对需求不足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有效提振政府投资,进而带动市场需求好转,带动企业、居民行为特点转变。张立群指出,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高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设施的任务迫在眉睫。要把提振政府投资与补短板、强基础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长远综合规划大量增加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形成的充沛资金,尽快启动补短板、强基础的宏大工程,巩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来源:经济参考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君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立足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抓实抓好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单独成篇,提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未来五年,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是什么?发力点有哪些?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把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重点围绕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政府投资形成高水平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进而带动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带动就业、收入和消费。张立群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落实好“十四五”规划任务对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重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作出的重大战略性安排,既针对当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形势,也对我国第二个百年的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这一战略安排最重要的还是立足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通过这个重要举措,使得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张立群指出,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具有长期的高成长性,是世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泉。中国经济有非常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即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强,自我循环的能力强。依靠我国的生产能力与国内市场的对接,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对我国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对促进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克服空前困难、继续保持和平发展态势,也具有全局和战略性意义。“当前,要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有效投资,使得企业的订单显著增加,销售形势显著好转,社会资金的周转、循环全面畅通。”张立群表示,围绕这样一个目标,还是要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把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充分发挥好。要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通过形成高水平供给,来创造有效需求。在他看来,要把政府投资这个手段用好,要围绕面向第二个百年的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启动强劲的政府投资。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领域补短板、强基础,启动大量的重大工程项目。具体而言,比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设施的保障水平要全面提高。政府必须从过去“有没有”的理念转向“好不好”的理念。在城市地下管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大江大河水利治理体系,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都要高标准高水平起步,把这些工程建设做好,为第二个百年的现代化建设奠定高水平基础。他指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提高,有效带动企业投资、居民就业和消费,进而使得国内市场进入持续回暖和活跃的态势。“从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带动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也将对世界经济形成有力拉动,成为世界经济摆脱困境的重要动力源泉。”【来源:经济参考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蓝浮

通联数据:智能投研重新定义宏观经济研究

来源:时刻头条开源证券资本市场峰会近日举行,通联数据算法专家王伟在峰会上表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建立宏观要素投研框架,帮助投研人员更加系统化的感知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动。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往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不仅关注供给端的变化,也需要看到总量需求端的变化,这里面又细分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动,包括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在经济基本面之外,还有一些金融维度的数据,对做经济周期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在做宏观经济研究时,变量的相关性是非常强的。通联数据认为,为避免使用带有强噪声干扰、或者说用了一些比较假的因素影响研究,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把复杂的宏观体系进行抽象,从而反映成了资产真正的驱动要素。这里面包括几个主要的描述维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有了这些维度以后,大家就对每类资产背后所处环境建立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能够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通联数据建立的结合基本面逻辑和大数据分析的投研框架,不仅能为量化研究生成更加合理可用的宏观因子,用于资产配置或者资产择时;而且也能提升基本面主观研究的能力,能够让宏观研究员更高频感知经济背后的周期变动。据王伟介绍,建立投研框架首先把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发布时间、不同历史长度的信息做整体的对齐,然后才能够用预测模型来体现出大量数据背后的公共运行规律。在做数据对齐的时候,对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度量是很难的,因为数据的发布时间不尽相同,导致难以像处理价格数据那样直接建立相关矩阵。通联数据研发了一种数据弱相关影响的度量方法,这是一项核心技术。借助这种弱相关性的度量,让我们能够实时的捕捉到宏观周期的变动。据了解,通联数据已打造了一套智能的投研框架工具,从量化角度来看,提供了充分借鉴基本面投研逻辑的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基本面进行量化、对数据进行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对基本面研究进行赋能。目前,智能投研框架已经在多家金融机构部署上线。通联数据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专业的投资理念相结合,打造下一代投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