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第五街

北京理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2020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注1. 照顾学科:力学[08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2.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 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条件的考生,按教育部加分政策执行。咸阳南极光二战考研基地符合以上照顾和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我校复试具体安排公布后,向我校研招办和报考学院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证明材料。复试安排我校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制定硕士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研究生院网站和报考学院网站及时对外发布。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耐心等待通知。今年考研国家线出得很晚,很多大公司都招完了人,而且疫情期间各种裁员。对于应届生来说,找工作会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二战和参加公务员考试及事业编考试的人数应该会增加。所以要抓紧了,找工作的赶紧去投简历,二战的赶紧看书,考公的也马上要开始准备,为时还不晚分享一句话,与君共勉:积极主动的人是没有失败的,因为若有成果,就收获了成果;若无成果,亦收获了经验。加油!求上则可能居中,而求中则可能居下。20在战的考研人,和你一起加油!总而言之,不管成功仍是失利,不管开始还是结束,好的心态必须贯穿始终。人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打败了自己的负面心情,你就拥有了打败其它一切的力气。加油ヾ(°°)!(本文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南极光考研)

此三言者

00后已读博……北理工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大揭秘

北京理工大学公众号ID:BIT_1940关注秋风送爽,树叶微黄阔别数月之后,书声琅琅重返校园金秋九月,学校里即将迎来新一批北理工人这些“萌新”们来自哪里?男女比例是否如传闻一样相差悬殊?最小的研究生难道已经是“00后”了吗?......官微君为你揭晓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快来围观!2020年研究生新生共计607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4955人确认过眼神,是北理的人!95后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军入学年纪最小的博士生来自00后,年仅20岁!大家最关注的男女比例来啦!整体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是1.6:1。各学院的男女新生比例各有特点其中男生比例最高的学院当属机电学院而外国语学院位居女生比例的榜首不知道这两个学院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校园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硕士新生中“王”姓拔得头筹成为姓氏之“王”。“刘畅”、“王鑫”、“王旭”成为重名率最高的三个名字同名同姓又同时进入北理工在缘分的奇妙作用下不知道这些同学会不会在学校的课堂上或图书馆里相遇呢?研究生新生少数民族人数排行满族、蒙古族、回族人数较多在北理工的大家庭中无论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一家人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期待他们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籍贯排行中山东人和河北人占据了北理工的半壁江山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跨越千山万水在此相遇有没有在学校里遇到自己的老乡呢?快看看这些学校里有你的母校吗?中关村校区的新生进驻率最高超过70%的新生在此报到今年还有一对双胞胎一同考入北理工!点击上方图片 一睹她们真容吧!这对“姐妹花“在机缘巧合之下双双进入自动化学院希望她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奋斗共进!欢迎2020级新同学加入BIT大家庭80岁的北理工因你们的到来更加朝气蓬勃官微推荐出品:党委宣传部来源:研究生院设计:苏远思、张楠、李罗海摄影:韩学礼、郭洛宁、祝德刚、马宁编辑:徐梦姗、苏远思#我在北理工等你#点分享点赞点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乃下求之

北京理工大学,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它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管副部级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6年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功用

从校园到白头!北理工研究生毕业生举行集体婚礼

今天上午,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该校10对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新人在导师、亲友和同学们的共同见证下,在母校的校园里完成隆重的结婚仪式,许下爱的誓言。据了解,这是北理工首次举行研究生集体婚礼,是学校精准定位在校师生文化需求,推出的一个新颖的活动品牌。精美的现场布置,精巧的仪式环节,热烈的气氛,校园婚礼对于即将离开母校的毕业生来说,既是校园生活的纪念,也是浪漫爱情的见证,在毕业季给毕业生们留下一份衷心的祝福和深刻的纪念。(北青报记者 王晓芸)

非常美

实锤!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落地秀水新区

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席工作会在北京召开。联席工作会的召开,也意味着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按照计划,今年9月,秀洲区将迎来首批约250人左右的导师和研究生团队入驻。北京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的延安。长期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研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红船精神”,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注重实效、合作共赢”的宗旨,2020年8月21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交流会召开。会上,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同年11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建长三角研究生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随后,嘉兴市、秀洲区两级工作专班会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积极抓好各项筹备工作,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正式启动建设创造条件。“去年12月9日至10日,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还带队来到秀洲商议筹备工作,并实地踏看过渡校区备选场地。”秀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推进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建设,嘉兴市、秀洲区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组建了筹建工作组织框架,并制定了推进工作时间安排。据了解,北理工长三角研究生院选址秀水新区,预计将在7月完成校园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而这也是2021年开年以来秀洲区在校地合作上又一实质性进展。1月4日,秀洲区与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协议,校地合作共建启动新进程。2020年7月14日,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秀洲区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关于共建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合作协议》同步签订。这标志着,秀洲区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研究院,共同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按照协议,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下设三大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三个学院科研、人才优势,通过建立基础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开展基础创新研究,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支持秀洲区企业与中心、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秀洲产业创新发展。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近年来,秀洲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创新发展最优平台,大力营造人才创业最优生态。2020年12月31日召开的区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开展创新驱动争先竞赛,将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放在首位。据统计,截至目前,秀洲区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关系,建立中科院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新能源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人才引育上,秀洲区出台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累计引育市级精英引领计划人才100多人,国家及省级高端人才50多人;在外资集聚上,吸引了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外资企业。(图片由区传媒中心提供)【来源:嘉兴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断魂咒

北理工学生研发灯光秀“祝福祖国”

9月25日晚,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关村校区举办了“祝福祖国”灯光秀活动。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丽霞)9月25日晚,“我爱中国”“70周年”“祖国万岁,人民万岁”等动态变化的巨幅字体,展示在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1号公寓楼北侧楼面,学生自主研发灯光控制及显示装置,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诚挚祝福。当日,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关村校区举办了“祝福祖国”灯光秀,该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自动化学院联合举办。活动现场,“红色基因,奋斗传统,薪火相传,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飞扬”等动态变化的巨幅字体以“灯光秀”的形式滚动、闪现在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1号公寓楼北侧楼面。“2007年毕业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就住在这个楼里。当时和其他同学一起通过手动控制灯光拼出‘再见北理工’,那次‘灯光秀’活动在毕业生中广泛流传,很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依然对那个画面印象深刻。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便想到了用‘灯光秀’活动来调动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想法一提出,学生便积极响应,觉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团委书记金林剑说。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的“灯光秀”活动由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潘淼鑫、王向阳等6位学生自主研发灯光控制及显示装置。6位学生运用专业学科中学到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知识设计了整套的灯光系统,整套系统不需要手动操作,而是通过机器自动控制进行灯光展示。经历了硬件设计、购买物资、软件调试等多个环节,历时近三个月完成了此次“灯光秀”活动的准备工作。“特别开心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参与到为祖国庆生的活动中,感觉很有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一学生王向阳说。另外,此次“灯光秀”活动中,除了“70周年,祖国华诞,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矢志强国,爱国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字样外,还融合了“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等游戏因素。“我们想通过学生熟知的小游戏来增加本次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更能调动大家的热情。”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一学生潘淼鑫说。值得注意的是,“灯光秀”活动的结尾还设计了彩蛋环节,即通过36幅画面拼图的方式展现“中国地图”,活动结束后将在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平台为大家进行揭秘,呈现出“中国地图拼图”的完整拼成画面效果图。新京报记者 李丽霞 校对 贾宁

捉放爱

选择北京理工大学读研,感受“延安根、军工魂”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开始叫“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学校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很多工学院改名,都是后来所谓的985大学。其中,北京工业学院改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改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朴初老先生题写了校名。同年,大连工学院改名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改名华中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改名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改名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究竟有多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北京理工大学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第一台 20 公里远程照相机等。去年,“北理工1号”卫星成功发射,首次验证了空间帆球技术,自此,浩瀚宇宙中有了一颗来自北理工的科学之星。北理工和北航都曾为“国防七子”的院校,且都在北京,人们喜欢把两者作比较也是必然的。客观讲,北航近几年的发展,确实比北理工好。这是基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北京的几所学校以前在不同时代都风光过。以前钢铁行业好,北京钢铁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火过。互联网火的年代,北邮也跟着火,近几年北邮的分数已经慢慢降下去。北京理工大学现设有18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北理工“一门三院士”,徐更光院士,与他同届的董海山院士、崔国良院士,三位中国含能材料的领军者,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投身研制“142工程”近二十年光景。如今,以庞思平教授为代表的北理工含能材料“国家队”,握紧先生们的接力棒,突破能量最高的单质炸药CL-20制造技术,正在为中国含能材料事业续写新的辉煌!现在,学校汇聚了26名两院院士、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还有三十余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研究中心。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在精确打击、高效毁伤、机动突防、远程压制、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历次阅兵场上装备方阵威武检阅,苍茫宇宙“神舟”对接“天宫”,遥远深空“嫦娥”绕月飞行……,这些耀眼的科技成就,蕴藏着北理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精彩笔触,更饱含着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心血智慧。“延安根、军工魂”,是镌刻进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其牵头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5位,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获奖数目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总数、授权国防专利数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位。选择北京理工大学读研,需要时刻自励自省,在考研的大潮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并且拥有高贵的灵魂,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叟何人邪

北理工迎来5000余名研究生 “00后”硕博出现

北京理工大学9月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供图 摄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马海燕)北京理工大学6日举行2019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4482名硕士研究生和1046名博士研究生中,超过70%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最年轻的硕士只有18岁,最年轻的博士只有19岁。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们讲解“求学之道”时表示,求学之道,要进德修业,开创新境界;要求精求是,提升新高度;要领异标新,焕发新光彩;要兼收并蓄,展现新气象。师生们高唱《歌唱祖国》。 供图 摄张军举例说,“中国预警机之父”、该校1956级校友王小谟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第一位完全由国内培养的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69年,王小谟响应国家号召,从大城市赶赴贵州,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中低空雷达,使我国在该领域与美、英等强国同台竞技。和当年的王小谟一样,在今年的毕业求职季,北理工57位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去基层、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其中大半为研究生。北理工“80后”教授王博执着科研,从2004年接触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到把MOF材料广泛应用于大气治理、污染物降解等领域,王博率领团队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最终实现该材料对PM2.5的滤除达到99.5%,研制成功“防霾利器”。两个月前,一场新车发布会在北理工人的朋友圈刷屏,纯电动方程式赛车“银鲨Ⅷ”与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灰鲨Ⅲ”正式亮相。这背后,是一个成立十年、披荆斩棘的国际化专业赛车团队——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他们获得过全国总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最高水平比赛。十年,十多个学院,本硕博三个层次,近500名队员,他们通力合作,战胜了发动机受损、电池自燃、赛车焚毁无数打击,协作精神深植于每位队员心中。“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张军用这些例子勉励同学们读研期间学会创新思维、批判思维、颠覆性思维,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力学笃行,敢为人先,在协同共进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完)

莫为则虚

北京师范和北京理工哪个好?考生如何选择,看完对比一目了然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范大学”,是国内师范大学的顶尖,师范类专业相当牛,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北理工”,形成了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三所“鼎力之势”,工科大学的王牌战斗机,师范大学将来可能会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北京师范和北京理工哪个好呢?一起看看吧。1、未来职业在于当下选择像北师大、北理工大学这样,这两个专业都很明确的大学和大学,一旦选择其中一个,很有可能决定你将来的职业,北师大以师资类专业为主,教育学、心理学、中文语言文学、中国史、地理学、戏剧和影视学六个学科为A+学科,国内实力第一,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文学、数学、生态学、统计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公共管理的9个学科被选为A等级,专业、实力也在国内排名靠前,所以一般选择北师范大学。北理工以工科为主,武器科学与工程A+学科,国内实力第一,机械工程学、光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8个学科被评为A级学科,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也相当不错,是B+学科,北理工主要以工科为主,是理科生的天下!如果选择北理工的话,也许会选择科学研究的工作。2、两所院校录取分数不同兴趣决定了你的专业,分数决定着上哪个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喜欢的高中,北京理工大学最喜欢理科的学生,文科的学生很少,近年北理工招收四川理科生最低651分,文科生最低614分,招生只有3人,北师范大学的四川理科生最低分是659分,文科生最低分是622分,近年北理工录用陕西理科生最低分数644分,文科生623分,6人,北师范大学陕西理科生最低录取663分,文科录取645分。北师大和北理工各有特色,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实力非常强,要说进哪所大学,首先看你的专业,如果想学习师范类、人文、理学的话,选择了北师大,如果想学习工科、电子、信息的话,就报考北理工学,只有看清分数,好好考虑专业方向,才能更好地申报考,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的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北理工校长致2018年毕业研究生:一切,请从今天开始

关注小编,一起观热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赵长禄书记和全校教职员工,对你们学成毕业,从校园走向世界,开启新的人生旅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永远给予你们支持,永远为你们骄傲!也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以及你们的家人,长期以来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的理解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要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中付出卓绝努力的北理工全体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是你们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北理工人。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欢迎大家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今天共有1740名同学光荣毕业,其中183名同学获得博士学位,1557名同学获得硕士学位,有的矢志科技创新、投身国防事业,有的海外学习深造、实现创业梦想,更有的远赴边疆、扎根基层工作。你们在校学习的这些年,母校有教无类、倾囊相授;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求学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今天,你们即将远行,母校对大家还有太多的不舍,还有太多的叮咛与祝福。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还能最后拿出些什么,来盈手相赠?我想,不如再次和大家分享几则故事,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和事。关注小编,一起观热点[一]第一位,是一位历史老人。这位老人大家应该非常熟悉。1877年生,我们的老院长——徐特立先生。我国杰出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革命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徐特立教育思想。大概在去年底、今年初,2018年元旦左右,微信朋友圈被一波“18岁”照片刷屏了,估计不少同学也都晒了“18岁”,大家都在感叹时光飞逝。我就在想,徐老18岁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大家也一定很想看看徐老18岁时的英姿。很遗憾,当年没发“朋友圈”,我没找到。但是我在校史馆和网上查到,徐老在18岁时,立志从文,投身教育事业,开始逐步形成教育救国的思想;20岁时卖田买书,制定十年读书计划;30岁时已成名师,抽刀断指痛陈国事,名噪一时;43岁赴法国考察,勤工俭学;50岁时参加南昌起义,革命救国;51岁赴苏联求学;63岁参与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我们北理工也由此而诞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72岁高龄的徐老不但没有功成身退、颐养天年,而是制定了“二十年学习工作计划”,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究竟是什么激励着徐老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终其一生,不辍学习、不懈奋斗?是什么激励着志士先贤,在风雨如晦的年代,舍生忘死、特立独行?我想是这个词:梦想!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梦想,是为民族谋复兴的梦想,是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这是徐老的梦想。梦想就是力量,梦想就是方向。希望同学们在出发的行囊里,也一定要满载梦想。人各有志,每个人有不同的梦想,梦想因此而多彩。有“高大上”的梦想,也有“小确幸”的梦想,母校支持你们去热情拥抱每一个梦想。你们的梦,汇聚成母校的梦,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梦想与这伟大的时代同向同行!关注小编,一起观热点[二]有了梦想,靠什么来实现?我想分享第二个故事,一位时代新人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武大靖,1994年出生,基本是同学们的同龄人,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当家一哥。他一骑绝尘,国人为之沸腾;他身披五星红旗,国歌为之奏响,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阐述什么叫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来告诉我们如何实现梦想。他靠的是这个词:执着!武大靖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奥运冠军,行业内世界顶尖人才,成为国人之骄傲。他靠的是十余年的坚守和执着。武大靖10岁开始练习短道速滑,室外冰场零下30多度,早晨4点多起床上冰,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持之以恒,愈挫愈勇,永不言败,铸就成功!今天参加毕业典礼的同学中,有一位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张大奎博士,要说坚毅执着,我觉得他比武大靖更牛!他没有武大靖那样的强健体魄,由于身体障碍,他几乎难以行走、甚至无法写字,但是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搏击命运的勇气,永不放弃,为常人所不能,实现了自己的博士梦。我提议,让我们一起为张大奎同学鼓掌,感谢他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的榜样!同学们,人贵有志,志贵有恒。希望你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向武大靖和张大奎一样,坚守这份执着。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没有平坦的“阳关道”,只有曲折的“荆棘路”,要把困难和磨砺转化成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执着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锲而不舍,破茧成蝶。[三]第三个故事,一位科技大侠。这位大侠1971年出生于南非,在年龄上和学科上算是我们许多同学们的大师兄。他大学本科学习经济学和物理学;后来与我们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软件学院的同学们成了同行;再后来又与我们宇航学院的同学们成了同行;再后来又成了机械与车辆学院同学们的同行;他还在不停向其他的科技领域迈进。他是埃隆·马斯克。这是一个广受赞誉又饱受争议的人物。今年“重型猎鹰”的发射使他再次成为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红人。他的创新精神、颠覆性思维,宏伟的万星网链计划、星际移民计划,对科学和生命的疯狂梦想和极致追求,使他成为科技创新名副其实的“大侠”。这种“创新”的品质也是我们北理工人的精神坐标。但是今天我不想再和大家谈他的“创新”,而是想说今天的第三个词:合作!其实有很多人批评马斯克性格古怪、难以交往。但是他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取得成功,必须善于合作。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交叉融合、共赢并进,没有人能够靠单打独斗来成为行业领袖。领袖的艺术,就是合作的艺术。马斯克的每一项事业都是在与他人的深度合作中实现的。1995年,他的事业起点,是与弟弟合作获得硅谷的投资。2008年,他的事业低谷,火箭三次发射失败,特斯拉也濒临破产,支持他度过危机、绝地求生的,是“队友”的不离不弃,是“大咖”的信任支持,是“老铁”的雪中送炭。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希望同学们在执着于梦想的奋斗中,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找好“队友”、找准“大咖”、广结“老铁”,抱团打天下,为事业和人生打开广阔天地。[四]最后给大家发个福利,我们来看一位时尚帅哥——王俊凯。我之前对王俊凯并不了解,是看了近期央视的一期综艺文化节目,叫《经典咏流传》,用歌曲传唱经典。王俊凯在第一期第一个登场,演唱了一首“明日歌”。这首明日歌估计大家都会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这枚“小鲜肉”,1999年出生,现在正是18岁,已就读北京电影学院,与你们距离不到5公里。你们的师弟师妹,去年入学和今年即将入学的本科生,基本也和他一样,是2000年左右出生。00后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而且已经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他们奋发进取、活力四射、潜力无限,而且他们还在咏叹光阴寸短!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对于《明日歌》作者,未来已成为历史;对于我们,今天是未来的开始!面对这一批“18岁”的朋友圈,大家是否该有一种压力感?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感?那么,送给你们最后一个词:开始!刚刚我们说了一首明代的《明日歌》,我再送同学们一首同是明代的《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同学们,梦想、担当、坚守、执着、创新、合作……,今天聊了很多,在你们即将远行之时,我真诚地相信,中国和世界将会因为你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我祝愿我亲爱的毕业生们此生的成功与幸福,我期待你们从日月山川、江河湖海拼搏实践后的凯旋!一切,请从今天开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