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育学家范先佐教授来校交流
应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邀请,著名教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范先佐教授6月20日来校交流,与师生座谈并作学术报告。院领导王德连、赵晓峰及各系、所(中心)20余名教师参加座谈,院长朱宏斌教授
-
6月20日下午,动科学院201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107学术报告厅举行。山东农业大学李福昌教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陶士珩教授,动物医学院王华岩教授、杨鸣歧教授、童德文教授担任论坛评委。院领导
-
【生命学院】剑桥校友分享成长感悟
“我们青年人的发展要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应该利用好大学四年的时间,不断提升自我。”近日,生命学院邀请2006届优秀校友徐波为学生们分享成长感悟。徐波是2006届毕业生,先赴日本留学,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现为剑桥大学博士后,2014年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理想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徐波首先介绍了自己从西农到国外留学的经历,回顾了科研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艰辛历程。他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事,只有兴趣能让人坚持下去。在谈到如何选择自己未来方向时,他向在座的学子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尽快地认清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在科研路上要学会坚持,不能轻易放弃,坚持自己想做的方向并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其次,要学会整合资源、学会变通、借助学校的平台提高自己;对于大学生而言,要珍惜这四年的时间,多锻炼,多思考,勤动手,善总结。想要学什么东西就先去对这个方向进行了解,避免走弯路。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听的说的,不如自己看的。”谈到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徐波讲到当初正是因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自己最终决定走出去。日本七年,英国两年,国外的科研生活简单而清贫,一方面要适应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想做出成绩,这是每一个留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徐波从出国申请、选择导师、国外的科研环境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当被问到今后的打算时,他强调每一代人都要承担起每一代的责任,要懂得感恩。正是这种爱国之心和强国的使命感,驱使他不断向前。他提到作为大学生,不要只想到个人,应该想到一个国家。所以在大学里,不应该碌碌无为,而应该接受教育,提升思想,调整好自己的姿态和方向,不断向前。不忘母校培养之恩“在西农学习四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让我在之后的科研生涯中获益匪浅。所以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学校。”谈到母校,徐波打开了话匣子。利用这次“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周”的机会,徐波再一次回到了母校,尽管毕业已经十年了,但是对母校的感情却越发深厚。交流会上,徐波谈到:“在西农生活的四年让我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但我从高铁站出来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对青年人才的和学生的培养与关心让我特别感动。作为母校的一员,不管身在何处,希望西农越来越好,同时希望每一个同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成绩回报母校、为母校争光。”
-
【食品学院】校企共商产学研合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期间,食品学院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共商产学研紧密合作。学院领导、教授代表及来自省内外12家企业代表、校友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党委书记张振华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致辞
-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第七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日前举办,来自研究院作物需水调控、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水土资源管理4个研究所的师生代表60多人参加。论坛共14名博士生作报告,最后选出一等奖
-
【园林学院】耄耋教授做讲座
5月3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年逾八十的向其柏教授为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木犀属品种国际登陆和桂花产业发展”的学术讲座,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百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向
-
【动医学院】举办校园有毒植物科普展
为增强团队协作、传递科普知识、丰富校园文化,近期,动物有毒植物中毒与防控课题组11名硕士研究生在南北校区举办了校园有毒植物科普展活动,累计展出7场次,参与互动的教职工及学生超过500人次。整个
-
9月17日,资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自发组织在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中报道的《2018—雷霆行动》有关视频。2016级植物营养学博士、预备党员高晶波表示:&ldqu
-
教育部党组关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相关要求指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基础上,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
【创新学院】三学院导师来院宣讲招揽拔尖创新型人才
为帮助创新学院本科毕业生选择研究生导师,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连续培养,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近期,生命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到创新学院开展学科介绍及招生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