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育学家范先佐教授来校交流
应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邀请,著名教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范先佐教授6月20日来校交流,与师生座谈并作学术报告。院领导王德连、赵晓峰及各系、所(中心)20余名教师参加座谈,院长朱宏斌教授主持。朱宏斌代表学院欢迎范先佐教授来院指导工作,希望范先佐教授能对学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多提指导意见,特别是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类高校人文类学院发展问题提出指导。范先佐教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我校特色提出:“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应办出特色,学院在农林类大学发展中须围绕学校发展方向,提出符合学校发展方向又保持人文学科本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目标,才能体现农林院校人文学院的特色。王德连就高水平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问题与范先佐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范先佐教授结合工作经历及华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情况提出,校院两级管理改革重点在于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关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他提出,审核评估的重点在于日常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而评估是教学工作质量的总结性评价,建议学院一级教学工作应抓平时,确保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质量。与会教师围绕“双一流”建设与人文学科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等问题,与范先佐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整个座谈交流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大家畅所欲言,气氛活跃。6月20日晚,范先佐教授做客第四十期“人文讲坛”,为60余名师生做了“怎样才能做好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伊始,范先佐教授指出了目前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研究水准偏低,成果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由此引入对“什么是好的研究?”“怎样才能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问题的解答。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指出做好研究首先要有好的选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一手的数据和案例,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一体。他以农村基础设施均等化等现实案例为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方式,为在场师生一一阐释理论研究“四个结合”的观点,即坚持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专门化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与实际部门相结合。他强调,高校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发挥其智囊咨政、服务社会的作用,而同学们亦应发扬农林高校的特色,做好农村基层研究,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如何在科研中保持思想独立性”、“如何权衡各种资料收集方法”、“我国目前乡村教育如何补足短板”等问题进行提问,范老师以社会现实为基础,提出个人见解,为同学们一一答疑解惑,整个会场响起阵阵掌声。
-
6月20日下午,动科学院201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学术论坛在107学术报告厅举行。山东农业大学李福昌教授,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陶士珩教授,动物医学院王华岩教授、杨鸣歧教授、童德文教授担任论坛评委。院领导
-
【生命学院】剑桥校友分享成长感悟
“我们青年人的发展要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应该利用好大学四年的时间,不断提升自我。”近日,生命学院邀请2006届优秀校友徐波为学生们分享成长感悟。徐波是2006届毕业生,先
-
【食品学院】校企共商产学研合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期间,食品学院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共商产学研紧密合作。学院领导、教授代表及来自省内外12家企业代表、校友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党委书记张振华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致辞
-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第七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日前举办,来自研究院作物需水调控、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水土资源管理4个研究所的师生代表60多人参加。论坛共14名博士生作报告,最后选出一等奖
-
【园林学院】耄耋教授做讲座
5月3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年逾八十的向其柏教授为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木犀属品种国际登陆和桂花产业发展”的学术讲座,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百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向
-
【动医学院】举办校园有毒植物科普展
为增强团队协作、传递科普知识、丰富校园文化,近期,动物有毒植物中毒与防控课题组11名硕士研究生在南北校区举办了校园有毒植物科普展活动,累计展出7场次,参与互动的教职工及学生超过500人次。整个
-
9月17日,资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自发组织在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观看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中报道的《2018—雷霆行动》有关视频。2016级植物营养学博士、预备党员高晶波表示:&ldqu
-
教育部党组关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相关要求指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的基础上,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
【创新学院】三学院导师来院宣讲招揽拔尖创新型人才
为帮助创新学院本科毕业生选择研究生导师,做好拔尖创新人才本硕博连续培养,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近期,生命学院、动科学院、动医学院到创新学院开展学科介绍及招生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