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考研专业课伦理学之论述题(10)

 19、论道德评价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善与恶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范畴。一个行为或事件的道德价值是借助于善恶范畴来表达的,所以善与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分析善恶的绝对

  • 考研专业课伦理学之论述题(9)

     18、论道德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及其统一社会评价与自我表现评价是道德评价的两种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内外两方面,两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1)自我评价。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行为所作的一种

  • 考研专业课伦理学之论述题(8)

     16、论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1)意志自由从消极意义看,就是先天的不正确性,从积极意义上看就是主体自主自觉的能力,是主体具体的,现实的自由。(2)意志自由是特殊性普遍性的统一,又是主观与

  • 2020考研准考证号什么时候出来?

    2020考研即将进入打印准考证阶段,2020考研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 考研:如何摆脱考研路上十六大拦路虎

    1.那本又大又厚的数学复习全书(一定要注意)解决办法:最好9月份之前要把它啃掉两遍,最晚千万别超过10月份,不然后面很被动很被动,切记切记。2.背了又忘的英语单词怎么办?解决办法:最好是每天抽出一点零

  • 2016考研:一张表了解考研整体复习规划

    考研 了解考研2016考研

    考研阶段时间内容 准备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考研选专业、选学校。了解2016年考研初试第一手资料,试题的新变化。每年都有考生

  • 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汇编(四)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典型之作《新唯识论》之中。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熊氏认为,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生化出整个人文世界。他高扬了仁心本体刚健、创生的特质,实际上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去面对世界,创造世界,同时又主张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与程朱“体用一源”的不同在于:程朱虽然肯定体在用中,体不离用,但体是存藏于用之中的,与用不离不杂的一种抽象实体。熊十力坚持实体不在功用之外、肯定精神对于物质的主导、认定实体自身是变动生生的,他的体用论可视为儒家刚健、崇德、用世等价值的本体论基础。(现代心学与理学)2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共20篇,492章,《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26、正名: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27、不忍人之心: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28、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合各种矛盾,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但与此同时,当自己的意见不同于别人的意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 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汇编(三)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

  • 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汇编(二)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汇编(一)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