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新闻理论名词解释(4)
>31、新闻理论(2004)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应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32
-
>21、隐私权(1998)隐私,是指在自己的私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不愿为他人所知或不愿被他人所干涉的私人事项,隐私权就是个人按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22、新闻自由(199
-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11、接近性(1993)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12、时新性(1993)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的新近程度和新闻
-
>1、新闻与信息(1991)(1993)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2、“有偿新
-
>根据近几年考研新闻学专业考研的试卷分析,其考试更注重了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面的考查。因此,不论考生是否跨专业都要牢牢把握专业课的强化复习,并且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和详细的学习计划。下面为2
-
>一、学习目标通读该专业阶段的核心课程: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采写编评;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基本了解该专业的知识框架和理念,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夯实基础;平时每周一份南方周末了解社会
-
《新闻学概论》新版本新增知识点
>一、媒体融合(补充在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1.定义:媒体融合狭义上就是指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广义的媒体融合,还包括着媒体所
-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
-
>对于考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来说,人民大学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因为它的新闻传播学院是数一数二的院校。那么,为了帮助2015年想要报考该学校的同学们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复习,辅导老师在此给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备考建议供同学们参考!一、新闻史论新闻史论大家基本上要看四本书,包括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方汉奇等的《中新史》和陈力丹的《世新史》。杨保军老师的那本理论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刚开始看,因为杨老师原来是学哲学的,所以会感觉那本书的体系也有点绕,但是多看几遍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理论体系很多地方都很精辟。当然,提醒大家重要的是这本书里边的很多东西都会考到,像今年专硕的客观性原则,去年的学硕就已经考过了,在这本书上有现成的。去年和今年的传播学相关内容都大体能够在这本书里面找到,而且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能背下来。然后还推荐阅读刘海龙老师的那本传播学。然后是《中新史》,《中新史》最近两年都考得很少了,但是《中新史》的线索其实很复杂,要真正做到全盘掌握非常难,所以建议2015年的考生如果时间不够的话,首先舍弃《中新史》的复习。人大近年来的倾向就是《中新史》考得内容逐渐减少,甚至是完全不考。最值得推荐的是陈力丹老师的《世新史》,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线索很乱很复杂,多看几遍就会发现陈老师才是新闻传播学第一人啊,这么乱的线索让他整理得清清楚楚,即使是不考研的同学,看看这本书都会受益不浅的。而且,这本书里面的中新史章节的风格可以借鉴到你的答题里面,毕竟,绝大部分的中新史都是以党史为背景的。此外,还推荐阅读陈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当然,如果只看这四本书也是不够的,还是要做笔记。到最后就不用再看书了,直接看笔记就可以了。这样往往一个晚上就能将四门专业课都过一遍。这对于在职考研的来讲非常重要,因为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要记忆的内容也非常突出,效率很高。二、新闻实务很多人都不知道实务从何入手,在这里给大家的经验是看报纸,每一天的《南方都市报》都要花时间去读,可能短期来看效果不明显,但是这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等你看过的报纸达到一定数量,相信你的实务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的。对于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来说,不仅包括理论的考查,还有实务的考查。所以,2015年的考生们在复习新闻理论、新闻史的时候,也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