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湿地生态学专业目录

  • 建校时间:1958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 (018)(湿地所(1))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713Z3)湿地生态学(1)
  • (01)湿地保护与恢复(待定)
  • 崔丽娟(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2)(亚林所(8))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713Z3)湿地生态学(1)
  • (01)湿地生态系统过程(待定)
  • 吴明(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18)(湿地所(1))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713Z3)湿地生态学(1)
  • (01)湿地保护与恢复(待定)
  • 崔丽娟(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2)(亚林所(8))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713Z3)湿地生态学(1)
  • (01)湿地生态系统过程(待定)
  • 吴明(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全中国有几个叫刘贵华的
    名人的话有两个一个是刘贵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回授,教育学答博士。研究领域与方向:教育生态、学术生态、学校管理、大学学术评价。另一个是刘贵华男,1968年7月出生,博士……展开
    名人的话有两个一个是刘贵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回授,教育学答博士。研究领域与方向:教育生态、学术生态、学校管理、大学学术评价。另一个是刘贵华男,1968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学科组负责人。2000年获武汉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湿地生态学研究,近期研究重点为湿地植物的传粉生物学与迁地保护、湿地植物的繁殖对策与种子生态学、淡水湿地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自组织过程和湿地恢复与生态工程。要是连普通人算上的话那只有请公安局民事科内部人员通过资料库去查了。收起
  • 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 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海之滨,始建于1986年,总面积40000亩,是世界第一3262343135个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保护区在核心区内辟地300亩,建成一个集动物保护、生态旅游、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科普……展开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海之滨,始建于1986年,总面积40000亩,是世界第一3262343135个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保护区在核心区内辟地300亩,建成一个集动物保护、生态旅游、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几年来,保护区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近1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国内外青少年38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40%,为开展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科普 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保护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有鸟类315种、鱼类150种、兽类12 种、两栖爬行类27种、昆虫599种及植物499种。除麋鹿外,有丹顶鹤、天鹅、牙獐等国家一 、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14年来,保护区与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科研课题11个。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32篇,取得成果30多项。其中3项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8年, 保护区主持的\"麋鹿野生放养生态模式及茸角、血液有效成份测定\"的科研课题又通过省级鉴定,该课题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成为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的基本保障。自1986年, 发展到今年的408头,其产仔率、成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拯救世界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区多方集资,兴建了科研培训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建立\"大丰麋鹿苑\"。苑内建造了仿古牌楼大门,动物群雕、钩 鱼台、孔雀园、跑马场、仙鹤园、太公亭、望滩亭、休闲亭、曲廊、观鹿塔、仙人桥、电教 馆、展览馆、模拟生态标本馆、会议室、接待室、购物中心、宾馆、餐厅等旅游景点及科普宣教、接待服务设施,配备具有大、中专文化的专职讲解员、导游员、接待员,编写了麋鹿回归、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详细而又深动的科普宣讲材料。通过那一幕幕野生动 物的行为画面,一幅幅人与自然、动物与环境和谐的美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及蔚为壮观的蓝天白云、绿林清水、鸟翔兽奔、花艳蝶舞,鸟语花香等独特的生态景观,每年吸引着10多 万中外游客、青少年学生前来观光,在此陶冶情操,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自1990年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来,保护区坚持节假日专人值班,专人讲解,保证工作政常进行。10年来,保护区采取多种形式,极为广泛地开展以\"野生物保护\"为主题的科普宣传 活动。通过\"大丰麋鹿节\",\"麋鹿杯\"、\"故乡的麋鹿节\"征文、朗颂会、放幻灯、看录相、展图片等活动,宣传了科学保护知识,提高了公众的科技素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科学、爱自然、爱祖国的热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随着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保护区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已建成一个集保护、科研、旅游、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宣传教育基地,1995年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建立江苏省北珍稀动物救护中心,1997年被国务院秋晋升为国家级麋鹿保护区网络,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定为保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实验基地,1999年被六所大中小学校定为环境保护、科普宣 传教育基地。 保护区的科普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事业,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长期不懈 的共同努力。保护区将一如往、持之以恒地干好工作,继续发所保护区人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把保护区建成全国有名的公众科痰教育基地,为精神文明建设、全民科普教育,提高科技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收起
  • 急需鄱阳湖生态破坏案例(最好包括采砂,捕鱼,围堰堑湖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的)谢谢!
    (新华调查)非法围堰,鄱阳湖生态环境遭破坏新华社记者郭远明 黄和逊 去年以来,我国最大的淡3262363633水湖鄱阳湖长时间处于极端低水位。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借机在鄱阳湖区擅自修筑矮堤,非法围堰……展开
    (新华调查)非法围堰,鄱阳湖生态环境遭破坏新华社记者郭远明 黄和逊 去年以来,我国最大的淡3262363633水湖鄱阳湖长时间处于极端低水位。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借机在鄱阳湖区擅自修筑矮堤,非法围堰,大量干涸的湖底被人为地用湖坝围堰分割,鄱阳湖生态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有关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治理鄱阳湖非法围堰现象就必须对鄱阳湖实行有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湖床筑堰 瓜分水域 围堰就是利用鄱阳湖枯水位湖底露出时机,在湖底筑起1米-5米高的围堰圈占河湖水域,枯水期围堰外的湖水退却后,承包人将在围堰里的大量渔业资源蓄水放养一段时间后,放闸排水,"竭泽而渔"。 因破坏渔业资源和水生态,鄱阳湖非法围堰一直被严令禁止。但近来记者在沿湖地区采访发现,非法围堰活动在鄱阳湖区迅速抬头。 余干县瑞洪镇傅家塘村渔民张国环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后鄱阳湖渔业捕捞开禁不足一个月,水位就迅速下降。大量挖掘机开到干涸的湖底进行围堰作业。我们连最后的渔业捕捞水面都失去了。" 在渔民的带领下,记者先后来到几处围堰严重的水域。在鄱阳湖外湖的余干县瑞洪镇沙塘池水域草洲上,新堆起的1米来高的小围堰有10多公里长,一片三四千亩的湖底被瓜分。而2006年10月开始,在南昌县蒋巷镇的梅家坟湖水域就出现大规模围堰,陆续出现20多公里长、2米-5米高的围堰,圈占了近五千亩水域。在鄱阳县莲湖乡匡山洲水域,莲湖乡茭溪村10多名村民在去年底开始合伙修建了几个大围堰,干涸的湖底密布着一道道3米高的大围堰,将近五千亩的湖底分割成三大片,占了莲湖乡朱家村专业渔民的捕捞场所。 鄱阳县、余干县等鄱阳湖周边地区的渔政部门证实,去年底以来,鄱阳湖水域非法围堰不断发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风潮。2006年以来鄱阳县渔政部门发出了11份禁止非法围堰的通知书,而在2004年至2005年,才发出两份禁止非法围堰的通知书。由于围堰多是利用挖掘机进行,速度非常快,往往没等执法人员发觉,几十公里长的围堰就在七八天里冒了出来。一些围堰者甚至与执法人员打起"游击战",白天休息晚上作业。 余干县渔政部门透露,目前看到的围堰还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众多小围堰建在浅滩草洲上或偏僻地区,难以被发现和统计。 非法围堰湖泊受到威胁 鄱阳湖周边地区有围堰的历史。一般围堰者多是湖区种田的一些农民,而发包水面者是周边的村委会。鄱阳县渔政局局长张继林告诉记者,以前鄱阳湖非法围堰基本停顿在围个几十、上百亩的小打小闹状态。但从去年8月开始,鄱阳湖水位就一直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大面积的湖底长时间裸露,有利于大型机械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非法围堰作业。 非法围堰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是湖面承包期普遍延长。鄱阳湖渔民张元凡等人介绍,原来各地湖面承包期只有两三年,遇到哪年渔业资源少,收回本钱的机会都没有。近年来鄱阳湖沿湖各村村委会普遍将非法霸占的湖面承包期延长到10年以上,非法围堰者收益有了长期保障。而一个上千亩的大围堰,每年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收入。 非法围堰现象抬头严重影响鄱阳湖渔业生态环境,并威胁即将到来的防汛安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水产科研人员认为,非法围堰对鄱阳湖野生渔业资源是一种野蛮的掠夺方式,将鱼子鱼孙捞尽,破坏了野生鱼类的正常洄游繁衍和鄱阳湖候鸟的食物源;挖掘机在湖底就近挖掘取土,对鄱阳湖水底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也会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 江西省防汛部门介绍,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蓄滞洪区。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出巨资在鄱阳湖地区实施"平垸行洪"工程,鄱阳湖大量圩垸被平毁,为洪水让道。非法围堰抢占行洪场所,将削弱"平垸行洪" 工程的防汛成效。 打击非法围堰需堵漏洞 湖泊亟待集中管理 目前鄱阳湖非法围堰行为引起了江西省渔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江西省渔政管理局局长钱新娥介绍,鄱阳县、余干县等地政府已联合渔政部门成立专门整治领导小组进行专项清理,炸毁了10多处非法围堰水闸。江西省水利厅建管处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鄱阳湖周边非法围堰情况进行防汛大排查,及时平毁非法围堰。在非法围堰情况相对突出的余干县瑞洪镇,镇长吴永东告诉记者,地方将配合水利部门打击非法围堰行为。 但余干、鄱阳等地渔政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整治非法围堰工作亟待堵漏洞。鄱阳湖管理工作涉及水利、渔政、林业、环保、国土以及沿湖地方乡镇。针对日益突出的围堰情况,一个部门出一个文件办法,只管自己相关领域,结果评估某些非法围堰危害程度和处置意见时,渔政部门认为只需部分拆除,水利部门却要彻底平毁。同时鄱阳湖区各地执法力量太薄弱,面对不断出现的非法围堰行为,基层渔政部门只能疲于应付。 捉襟见肘的执法经费也让执法人员望着围堰无可奈何。鄱阳县渔政局局长王兴干透露,基层渔政部门没有专项执法经费,由于非法围堰人员见到执法人员就逃跑躲避,在责任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渔政部门不得不承担平毁围堰的开支。面对几十公里的非法围堰,执法人员也是有心无力。 江西省生态学会生态专家戴年华认为,加强执法力度和执法力量是整治鄱阳湖非法围堰的当务之急。但要从根本上治理鄱阳湖非法围堰现象就必须对鄱阳湖实行有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完)过度挖砂破坏生态 鄱阳湖变成“死湖”?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26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疯狂无序地挖砂正在使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渔业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采砂船水下采砂,破坏鱼类生存环境,致使渔民收入骤减,生活非常困难“从前用箩筐抬(鱼),用汽车拉,现在用篮子拎就不错了。”6月21日,鄱阳湖春季禁渔开禁第二天,江西省星子县南康镇蓼池村老渔民张乙林出湖捕鱼归来。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他还是有些沮丧:忙活了十六七个小时,才捕到百来斤虾,两百来斤鱼。张乙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998年、1999年那会儿,每年出湖捕鱼有3万多元的收入,刨去柴油、渔具、税费,可落个2万多元。但2004年以来就不行了,当年毛收入才1.4万元,而开支并没有减少,因此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困难。禁渔的3个月,要靠民政部门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这些都是滥挖湖砂惹的祸!”江西省渔政局局长钱新娥说,“近年来,无序、过度地挖砂正在使鄱阳湖的渔业资源日益枯竭。”6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北鄱阳湖交界的松门山。只见几十艘功率几千马力、两三层高的大型“吸砂王”正在加紧作业,轰鸣喧嚣,震耳欲聋。周围数公里的水域浑浊不堪,与远处的青水碧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吸砂王’一次作业可在水底吸出一个60米宽的大坑,功率大的可将水底30米深、100米范围内的砂石吸个精光。”船老大告诉记者。南昌航空学院环境化学学院的陈素华博士说,采砂船水下采砂,将扰动湖底底泥,使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增加,从而破坏了鱼类主要饵料的繁殖场所,破坏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产卵场所及其宁静的生存环境,导致渔业资源日渐衰竭。全世界有95%以上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乱采滥挖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照现在这样挖下去,将把鄱阳湖底挖得千疮百孔,使鱼虾失去生存之地。鱼没了,候鸟就没了食物,湿地的生态食物链将被打断。不出几年,鄱阳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将会变成‘死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领导忧心如焚。6月16日,记者经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王家洲和令公洲两个草洲。只见王家洲大片的草洲已滑入水中,整个坍塌岸线绵延数公里,甚至连“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界标也东倒西歪,周边水体一片浑浊。一位长期从事鄱阳湖研究的专家对记者说,在湿地水生生物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消失将对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极端重要的鱼虾,其数量的急剧减少将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面貌。而草洲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洲没了,候鸟觅食栖息的场所也将不复存在。江西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龚三堂也痛心疾首地说:“采砂区往往是候鸟和国家级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无序的、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采砂对鄱阳湖是灾难性的破坏。目前,全世界有95%以上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鄱阳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鹤之王国’。如果乱采滥挖行为不加以制止,其生态后果将十分严重!”采砂利益太大,各部门都在管,但管不住鄱阳湖从1998年开始有零星挖砂,2001年,挖砂已全湖开花,2002年,挖砂的后果开始显现。2003年,有关部门开始作规划,情况有所控制,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这种无序的状况。6月17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口县屏风山、星子县南门码头、都昌县老爷庙等采砂区,所到之处的水域一片浑浊。从湖口县屏风山到永修县吴城60多公里的水域上,运砂船川流不息,往来如梭。在砂石交易市场庐山区蛤蟆石,几百艘运砂船正在紧张作业,将1000吨及小吨位运砂船上的砂石转到4000吨至8000吨的大运砂船上,然后再转运到外地。“保守估算,今年江西省水利部门共发放了39个挖砂大泵船证,一年挖砂6个月,共挖掉1.4亿多吨砂石。以每吨7元计算,一年仅挖砂的产值就有9.8亿元之多。砂石运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价格要翻几倍甚至十几倍。”一位挖砂业主道出了鄱阳湖挖砂的惊人暴利。“收钱的部门多着呢。工商、公安、渔政、环保一般向每艘运砂船收50元至100元,其中,渔政和公安由采砂船代收,然后分成;港航和海事对每吨砂石收1元到1.3元。”一位知情者对记者一语道破天机,“这还是明的,暗的就了。一些部门和地方实权人物在采砂船上都是有股份的。沿湖区某县副县长等官员因收受挖砂业主贿赂还被判过刑。”“各部门都在管,但都管不住。利益太大,管理难度非常大。”江西省水利厅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江西省水利厅法规处处长傅国儒认为:“江西有砂石资源,可以开发它来发展经济。关键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采砂秩序,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因采砂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下降到最低限度。”要规范采砂秩序,就必须剖析管理和体制方面的漏洞。首先,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在《水法》、《河道管理条例》、《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矿产资源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都对采砂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管理效率比较低。其次,以收费代许可,以罚款代管理,存在“重利轻管”现象。此外,执法保障建设滞后,缺乏专门的执法机构、人员、装备和经费,使得禁采区管理和可采区现场监管很难到位。只有在这些方面真正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无序采砂的态势。江西省渔政部门负责人则认为:“如果目前暂时无力阻止无序采砂,那么,采砂所得的收益,首先要对渔民的损失进行补偿;其次要对渔业资源进行补偿,每年,渔政部门都会组织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仅2005年就放流各种规格的鱼苗近4000万尾,耗资巨大。”人们期待着,还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一泓清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壮丽景象也能重现鄱阳湖。(任江华 )新华网南昌3月12日电(记者郭远明 黄和逊)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2006年以来长期处于极端低水位。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在鄱阳湖区擅自修筑矮堤,非法围堰,大量干涸的湖底被人为地用湖坝围堰分割,鄱阳湖生态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正在遭到破坏。鄱阳湖周边地区一直有围湖堵河的历史。围湖堵河就是利用鄱阳湖枯水位湖底露出时机,在湖底筑起1-5米高的围堰,围堵圈占河湖水域,从而“竭泽而渔”式地占有留在围堰里的大量渔业资源。 由于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水生态,围湖堵河一直被严令禁止。但非法围湖堵河活动近来在鄱阳湖区迅速抬头。 鄱阳县、余干县等鄱阳湖周边地区的渔政部门证实,2006年年底以来,鄱阳湖水域非法围湖堵河不断发生,一些地方形成了一股风潮。 “水低好分湖”是近期鄱阳湖非法围湖堵河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去年8月开始,鄱阳湖水位就一直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大面积的湖底长时间裸露,有利于大型机械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非法围堰作业。 记者调查发现,鄱阳湖非法围湖堵河现象抬头正在给鄱阳湖湖区生态和经济造成破坏。围湖堵河大量圈占了鄱阳湖野生渔业资源,不仅中断了野生鱼类的正常洄游,更破坏了鄱阳湖水底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围湖等不法行为的泛滥将夺去渔民大部分捕捞场所。而且,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蓄滞洪区,非法围湖堵河也抢占了一些重要的行洪场所。 目前,鄱阳湖非法的围湖堵河行为已经引起了江西省渔政管理部门的重视。鄱阳县、余干县等地政府联合渔政部门成立专门整治领导小组进行专项清理,炸毁了十多处非法围堰水闸。 但整治非法围堰中存在的执法弱化和法律漏洞削弱了打击成效,而捉襟见肘的执法经费更让执法人员望着高大的围堰无可奈何。平毁稍大点的非法围堰,每500米的费用支出就要1万元,面对几十公里的围堰,执法人员也是有心无力。收起
  • 上海师范大学收加生物的学生吗?
    1954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正3332633630式成立,生物科(即生物系的前身)也随之诞生,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1958年第一师范学院和第二师范学院的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学院生物系,1984……展开
    1954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正3332633630式成立,生物科(即生物系的前身)也随之诞生,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1958年第一师范学院和第二师范学院的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学院生物系,1984年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1997年建制两级学院后,生物系隶属于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从建科(系)至今,生物系已整整走过了五十个春秋,五十年来 ,经过几代教师、职工的艰苦努力,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发展,生物系已形成了一个学科分布更为合理、多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已成为上海市培养生物教育和其他应用生物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五十年来,生物系已先后培养了各类本、专科毕业生近四千多人、研究生百余人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教育战线和其它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十年来,生物系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和学科分布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目前,拥有生物科学(师范与非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园艺、科学教育五个本科专业,此外还招收成人教育学生和研究生课程班,在校学生超过2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600多人;1990年生物系首先获得了“水生生物学”硕士授予权,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后来相继又获得了“遗传学、微生物学”等硕士点,2000年又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拥有水生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五个硕士点,在校研究生已达到150多人;生物系现设“动物与人体生理学”、“植物与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与生化”、“微生物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园艺”六个教研室,“水生生物学”是校重点学科,下设“微藻生物技术与环境生物学”、“苔藓植物生物学”、“湿地生态学”、“动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环境昆虫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五个研究室,一个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基本建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五十年来生物系一贯重视实验室的建设,至今生物系已拥有现代生物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人体解剖与生理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园艺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实验室和研究室的面积达到约1万平方米,近年来年学校投巨资对生物系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增加了许多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此外,学校还投资对动物标本馆进行了改建,面积扩大到200多平米,目前已拥有各种脊椎动物标本750多种,共计2600多号,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生物系资料室的书刊也不断得到充实,目前已拥有各类图书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余种,并配备先进的网络检索系统。 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生物系紧跟形势,及时更新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和行课程建设。由我系教师主编和参编的优秀教材相继出版,据统计,生物系教师出版的各类教材达50多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科研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生物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0多项,2004年的科研经费已突破200万元。其中不少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的奖励,其中由 曹同 教授主持完成的“苔藓植物区系、生态和分类学研究”项目,获2002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由 王全喜 教授完成的“中国孢子植物志”获2001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由 李利珍 教授主持完成的“尖腹隐翅虫分类研究”获200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由 虞快 教授主持完成的“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鸟类资源及生活环境调查”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李建粤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高蛋白水稻的选育和利用”,通过市科委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几年来获专利近10多项,2001年到2003年的三年内,生物系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随着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系在国内外的影响也逐渐扩大,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近年来由曹同、王全喜、李利珍、杨仲南、陈德辉等教授联系来我系访问和学术交流的国外专家累计达200多人次,我系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研修活动也极其频繁。 五十年来,生物系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生物系现有教职工82人,教师4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8人。 生物系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年的历史是几代人艰苦创业的历史,是用辛勤和汗水共同浇灌而成的历史,更是继往开来的历史;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我们将团结一致、抓住机遇、一如既往,勤奋工作,为生物系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收起
  • 蚊子存在的生态学意义?
    必须3335326131明确的是,蚊子是生物链或者说食物链的必然产物,但没有依据是必要产物! 蚊子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这种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还能像其他生物一样适应环境,大自然并没有淘汰它。……展开
    必须3335326131明确的是,蚊子是生物链或者说食物链的必然产物,但没有依据是必要产物! 蚊子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这种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还能像其他生物一样适应环境,大自然并没有淘汰它。它就像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充当了生物链中的一环,但是它的这一环并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当蚊子消失、灭绝的时候,会影响一些生物,但是生物链不会断开。 《纽约时报》曾有一篇文章,生物学家讨论了蚊子存在的意义,详情如下: 丽莎白·魏洛特是亚利桑那大学的昆虫学家和环境伦理学家,她写过一篇有关生态重建的文章,名字叫“重建自然,可以没有蚊子吗?” 在这篇文章中她注意到,在重建湿地的计划中,人们有时会忽略了湿地重建的一个必然结果———的蚊子。过去很多湿地被排干用于建造宾馆,一个动机就是因为人们害怕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和死亡。 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从生态系统中去掉一个物种,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那么蚊子呢?当我们除掉蚊子时,一切真的会崩溃吗?魏洛特博士回答说,不,不会,生命之网并不是那么脆弱,“当你剪掉一环,生命之网不会就此散架”。 事实上,目前有一些生态学的研究显示,去除一个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各种蚊子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灭绝蚊子,可能对生态系统有一些干扰,但“也许不会导致什么大灾难”。 那么,蚊子毕竟还是有一些益处的,是吗?那取决于你如何看,博士说。关于内在价值和器用价值的哲学争论可以变得非常复杂。试问:一只蚊子,一棵树,或者任何其他生命,从本质上来说,在人类的功利目的之外,有没有它自己固有的价值呢? 在有空调的舒适教室里,这种讨论可能是耐人寻味的;但是如果在沼泽边的黄昏里,讨论这个问题是不可理喻的。当我们的孩子可能感染脑炎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将蚊子从地球上赶走。 但是,跳出自我中心主义来思考一下,蚊子对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这种价值还不是物种自身的内在价值,因为生态平衡对人类也是有益的,只不过我们看这个问题时需要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蚊子一种可能的价值也许正是控制人口。在历史上蚊子曾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减少,现在在第三世界蚊子仍然起到这样的作用。问题是它们通过传播瘟疫和死亡来达到这一目的。 蚊子也通过传播疾病来控制其他一些动物的种群数量。还有一些生物———一些鱼类、蛙类、鸟类和蝙蝠等,以蚊子为食。如果我们灭绝蚊子,那么一些相关物种可能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另一些物种则可能因为减少了传染病而数量暴增。 蚊子的另一种有争议的价值,可能是通过将“破坏性的人类”隔离在外而有效保护了一些荒野地带。一种能够使人畜患上昏睡病的采采蝇使人类对某些野生动物避难所望而生畏,不敢靠近,这种采采蝇因此被称为“非洲最好的动物保护管理者”。当然,这种观点也被人描述为“生态帝国主义”。 魏洛特博士说,无论如何,实际上,“我们不打算消灭蚊子”。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只杀死蚊子,而不会伤及其他任何生命。DDT对控制蚊子非常有效,但它会给鸟类造成灾难性后果。 假使我们能够做到不伤害其他生命的话,是否灭绝一个物种是不道德的?她认为这个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命题。“与其费力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当我们知道对一个物种赶尽杀绝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那么,更合理的做法是寻找另外的解决之道。”换句话说,不要做蠢事。 她建议我们采取中庸之道,在某些时候杀死某些蚊子就行了。收起
  • 去昆明麦冲村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怎么走
    首先到金殿,从金殿公交车站到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有四站路。坐车可以坐公交车,面包车,走路顺着金殿水库大坝往前走40分钟左右就到了。溱湖农业湿地生态园 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由泰州市中……展开
    首先到金殿,从金殿公交车站到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有四站路。坐车可以坐公交车,面包车,走路顺着金殿水库大坝往前走40分钟左右就到了。溱湖农业湿地生态园 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由泰州市中艺农业生态园园艺有限公司独家投资。位于江苏泰州姜堰溱潼古镇,东临国家4A级湿地公园,西与千亩果林接壤。于2007年11月15日正式动工新建,占地300余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园区共分为两大区域,以沈马公路为分界,以南是蔬菜新品种研发,深加工及餐饮、休闲、商务、生活区,以北为旅游观光、种苗种植推广、采摘、生产示范区。 路北占地200余亩,建有连栋温室27000平方米,各类钢架大棚约6万平方米,2万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农技与农艺两大主题进行了栽培种植施工。农技厅分蔬菜栽培区、水生栽培区、无土基质栽培区、菌种繁植培育区等十六个分区,重点展示了省农科院、南农大和南京蔬菜研究所等新研究的高产高效品种和苏北农科院、杨农大等提供的新、奇、特农作物品种,共三百多种作物;农艺厅主要以农作物、花卉和种子相结合,运用各种栽培手段,营造了“龙凤门”、“水乡儿女想北京”和“龙船”、“人与自然”等十八个景点。 以科技为先导,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依靠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目前,已与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农大等七家省内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省农科院率先派出了三个博士生小组,携带了二十八个蔬菜品种来我园培植、试种、研究。 引进先进的设施,智能育苗温室,除自行可进行温控处理外,遥控式可变轨移动喷灌设备的安装,其自动化程度设施规模不仅在全省第一,而且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多途径,多渠道引进高产、优质高效品种试种,试种成功且适合我们里下河地区种植的品种,进行推广,即将风险留给自己,让广大的农户一“触”即“发”,这是生态园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受农户欢迎之处。生态园现已在七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引进各类高产、优质品种一百多个,试种三十多个,推广七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生态园的发展理念:以科学种植引领高效农业发展,以农业观光引领乡村旅游发展,为千家万户致富做好带头羊,为中外游客度假构筑新天地。 生态园的发展目标:继续建好连栋智能温室、控温组培温室、高效经济林、农产品深加工车间、蔬菜种苗培训中心、蔬菜检测中心、并配套建设农家四合院、生态餐厅、组建乡村俱乐部,打造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高效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农业科普教育实验培训基地、苏中、苏北规模最大的工厂化育苗基地;研究、优化地方传统农作物,实现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地标性”产品,增强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致力让每位游客在这里做一天农民,坐一次农家屋,吃三餐农家菜,提供周末举家休闲和商务、政务集会服务。参考资料:摘自 百度百科收起
  •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评论1 ┆ 举报回答:开心智多星智者9月30日 11:20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Universiti Malaysia http://ums.chuguo.org.cn/study_abroad/school/my/ums/default.htm 大学概况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建于19……展开
    评论1 ┆ 举报回答:开心智多星智者9月30日 11:20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Universiti Malaysia http://ums.chuguo.org.cn/study_abroad/school/my/ums/default.htm 大学概况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建于1994年11月24日,是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位于美丽的马来西亚东马,沙巴洲的首府-哥打京那巴鲁又称亚庇。其主校园坐落于沿海的绵延山峦之间,占地面积999英亩。学校不仅拥有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因为UMS推崇自由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开设了各种于时代同步且极具发展前景的课程(其中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相应的学位课程)。沙巴大学现提供涉及43个学科的1200余种课程,涵盖了基础及应用科学、地质学、营养学、林业学、工程学与信息技术、商业金融与经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 留学优势 建校于马来西亚美丽的东海岸---沙巴洲,校园坐落于山海之滨,占地面积999英亩,享有世界上最美丽大学的美誉。 国立大学,英联邦教育体系,国际认可的学历,可轻松转签其他国家,无指定院校限制。 办理签证无须出示单位工作证明,家庭收入,银行存款等资金担保,节省了复杂的办理手续。 申请人不需要提供雅思、托福的成绩,只许参加大学内部的英文考试。 国内高中毕业生免修大学预科,可直接进入本科课程的学习。 纯正的英文教学,良好的语言环境。 低廉的学费(本科3年,全部学费约4-5万元人民币;研究生1-2年,全部学费低于3万元人民币;MBA全部课程费用约为4.5万元人民币)及生活费(约1.2-1.5万元人民币/年) 课程设置 本科课程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食品科学及营养学 食品工艺和生物加工学) 自然科学系(水产学 生物工艺 守衡生物学 环境科学 地质学 工业化学 海洋科学 植物工艺学 电子物理学 经济数学) 世界热带森林系(世界热带森林 自然公园及娱乐 木质纤维工艺及工业 种植园及农业森林) 通讯科学系(多媒体技术 电子商务) 工程与信息系统系(土木工程学 化学工程学 电子工程学 机械工程学 计算机科学 系统工程学) 心理学及社会服务系(工业组织心理学 青年及社会发展学 咨询心理学 儿童及家庭心理学) 教育和社会发展系(科学教育 经济学教育 社会学教育 英语学教育) 社会学系(历史 地理 社会学及人类学 信息学 劳资关系 国际关系) 商业与经济学系(国际商务 企业家职能 金融管理与银行学 酒店管理 市场学 会计学 人类资源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经济规划与发展学) 国际商业与金融系(国际金融 国际市场学 国际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学 境外银行学) 艺术研究系(创造艺术 音乐研究) 研究生课程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食品加工学 营养学 饮食科学) 自然科学系(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遗传学 环境科学 植物工艺学 昆虫学/微生物学 地质学与岩石学 能量学/物理学 样品采集学 应用数学 应用统计学 决策科学) 世界热带森林系(森林学 农业森林学 木材工业学) 信息科学系(多媒体技术 电子商务) 工程与信息系统系(制造智能学 通讯学 高级制造学 信息技术 机器人技术 建筑工程学 地球技术工程学 高级原料学 制造应用学) 心理学及社会工作学系(社会/工业/组织心理学 比较文化心理学 多元文化咨询心理学 社会服务/社会健康) 教育及社会发展系(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 教师教育 组织发展学教育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 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教育) 社会学系(历史 社会学及人类学) 商业与经济学系(电子商务/银行学 会计学 管理/统计管理 公司策略/经营 国际商务学 人类资源管理 旅游学/酒店管理 人类资源经济学) 国际商业与金融系(国际金融 国际市场学 国际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学 境外银行学) 艺术研究系(创造艺术 音乐 舞蹈) 婆罗洲海洋研究学院(海洋生物差异 沿海区自然海洋学 海洋水产业 海洋生物工艺学) 热带生物研究学院(生态旅游学 森林资源差异 热带森林生态学 强湿地生态学 自然化工产品 种族动物学) 生物工艺研究学院(水产生物工艺学 生物制药学 海洋自然产品开发 发酵生物工艺学 生物传感器) 入学条件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本科入学条件: 1.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 2.通过沙巴大学的入学英语考试 3.本科课程时间:3年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硕士入学条件: 1.本科或同等学历以上 2.通过沙巴大学的入学英语考试 3.硕士课程时间:1年-2年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博士入学条件: 1.硕士或同等学历以上 2.通过沙巴大学的入学英语考试 3.博士研究时间:3年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MBA入学条件: 1.本科或同等学历以上 2.通过沙巴大学的入学英语考试 3.MBA课程时间:1.5年 注:高中/大学/硕士的成绩单原件,高中/大学/硕士的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原件及其他相关资料,要求申请人到达学校进行注册时出示给校方。 学生生活 沙巴大学为在校学生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宿舍楼整洁、舒适而且经济,公寓和各个房屋的装饰都是简单大方,为学生求学和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沙巴大学有许多俱乐部和社团,一些是学院级的,其他是大学级的。这些社团和俱乐部为互相交流、社交、发展创新意识、提高演讲水平和写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沙巴大学会为学生提供财政帮助和奖学金。为此,学校从国家单位和私营单位获得了各种基金用于帮助学生的学习。学校也给那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优秀学生授予奖学金。学校还会资助一些优秀学生到国外的著名院校学习交流。 Tel: 6088-438440Email: ppps@ums.e.myURL: http:\\www.ums.e.my揪错 ┆ 评论1 ┆ 举报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建于1994年11月24日,是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位于美丽的马来回西亚东马,沙巴洲答的首府-哥打京那巴鲁又称亚庇。其主校园坐落于沿海的绵延山峦之间,占地面积999英亩。学校不仅拥有旖旎、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因为UMS推崇自由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开设了各种于时代同步且极具发展前景的课程(其中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相应的学位课程)。沙巴大学现提供涉及43个学科的1200余种课程,涵盖了基础及应用科学、地质学、营养学、林业学、工程学与信息技术、商业金融与经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收起
  • 林鹏的个人资料
      林鹏(Lin Peng.1931.12- 2007.5.12)  植物生态学3234306364家,男,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院士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原籍福建省龙岩市。1955年……展开
      林鹏(Lin Peng.1931.12- 2007.5.12)  植物生态学3234306364家,男,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院士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原籍福建省龙岩市。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林鹏长期从事河口海岸红树林和陆地植被生态学研究,率先对中国六省区(包括台湾)红树林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是中国红树林生物量、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研究的开拓者。专著《中国红树林生态系》填补了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学科的空白,为中国红树林的研究和生态恢复工程起到奠基作用。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07年5月12日20时45分因公车祸,经全力组织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6岁。  历任厦门大学助教(1955.8)、讲师(1962.11)、副教授(1981.4)、博士生导师(1986.6)、教授(1986.8);厦门大学生物系副主任(1984-1992)、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82-1992);国家教委理科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0-1995)副主任兼生态学教学指导组组长(1996-200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委会委员(1995-1998)、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学会(ISME)理事会第一.二届理事(1993-1999)、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福建生态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林鹏教授从事海岸湿地红树林和陆地植被生态学研究40余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他在红树林湿地生态领域系统的创造性成就,使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跨入当前世界海岸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其主要成就有:  1.建立海岸红树林湿地定位研究基地,揭示红树林的“三高”(高生产率、高归还率、高分解率)特性,为发展河口海湾大农业提供基础。2.建立红树林修复生态工程体系。3.建立九龙江口红树林种质基地。4.揭示红树林具有抵御全球变化、防灾减灾效益。首次发现红海榄等红树植物体有甲烷负通量作用。5.应用分子生态学技术,揭示中国红树种群遗传特性。6.建立红树抗胁迫、胎生和陆海迁移进化新观点。7.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红树林宪章”制定,界定了中国真红树种类标准。8.参与编撰《中国植被》巨著,其中编撰了南亚热带植被类型、区划和红树林三部分,并主编《福建植被》和参与编撰“福建综合农业区划”等。9.主持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及其专著主编工作等。  林鹏教授独立撰写和参加编写出版著作共14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10多篇。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与外单位合作),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共14项。  主要论著  1. 林鹏,1984,红树林,北京:海洋出版社,1-104。  2. Lin, P.,1988,Mangrove vegetation,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1-74。  3. 林鹏,1997,中国红树林生态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380。  4. Lin, P., 1999, Mangrove Ecosystem in China, Beijing:New York:Science Press, 1-271  5. 林鹏、傅勤,1995,中国红树林环境生态及经济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  6. Lin,P.and Fu,Q, 2000,Environmental Ecology and Economic Utilization of Mangroves in China. Beijing; Berlin Heidelberg CHEP & Springer Verlag.  7. 林鹏,1986,植物群落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290。  8. .林鹏主编,1990,福建植被,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350。  9. 林鹏,红树林研究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一集(1990)、第二集(1993)、第三集(1999)、第四集(2000)。  10. Lin P and Wang WQ, 2001, Changes in the leaf composition, leaf mass and leaf area ring leaf senescence in three species of mangrove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6(3): 415-424。收起
  • 厦门大学的生物系怎么样?在全国排名如何?
      厦大生物学系  Department of Biology  生物学系创立于 1922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享誉海内外。生物学也是厦门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生物学系现有教师39人,其中院士2名,博士生导……展开
      厦大生物学系  Department of Biology  生物学系创立于 1922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享誉海内外。生物学也是厦门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生物学系现有教师39人,其中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  生物学系设有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首批),现代动植物学国家 “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寄生动物学研究室;厦大湿地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设有生物科学和生态学2个本科专业,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等5个博士和硕士招生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  寄生动物学研究: 主要从事(1) 研究与人类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类经济动物(尤其是家畜、家禽、养殖的经济鱼类和贝类等)及经济植物资源的重要寄生虫病害问题;( 2)研究各重要寄生虫病病原的生命规律(包括宏观和微观)及流行传播规律,要使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各病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3)重要寄生虫病害的防治研究。 曾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的奖励有: 1978年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与外单位合作);1990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桨;1980 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二等奖;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一等奖,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二项。  生态学研究: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建设、污染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其中重点是红树林湿地生态学尤其是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红树植物生理生态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生态恢复、红树植物系统演化、红树林与全球变化等方面。另一个重点是亚热带植物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6部,编著4部,教材2部。  亚热带资源动物研究: 主要从事( 1)动物遗传育种。(2)动物的营养和消化情况。(3)鸟类生态。在家禽遗传育种方面已有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承担农业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金定鸭培育”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家禽育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植物基因与基因技术研究: 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优良基因的筛选克隆,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现已具备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的全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  如果你喜欢生物学,厦大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其学科实力在全国高校前列。并且我认识的生物系的同学,大都学习刻苦,学风严谨,环境这对于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所以欢迎报考厦门大学生物系。收起
  • 厦门大学环境教育简介50字
    厦门大学环境3339656535与生态学院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是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的环境与工程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科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现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研究……展开
    厦门大学环境3339656535与生态学院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是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的环境与工程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科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现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三个机构。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环境科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和环境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根据2012年“Web of Science”最新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统计,我校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该学科领域全球研究机构国际上排名前1%。    本学科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滨海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个校级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并拥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学院瞄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下近海-流域与湿地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的重大科学前沿,同时针对国家与地方对近海-流域-湿地生态安全和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本学科群(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将以亚热带水域生态系统(流域-河口-近海)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攻水域和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演变过程与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建立生态系统水平的海陆统筹管理的理论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和环境评价等相关应用类学科的发展。    2012年9月,学院搬迁至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环境与生态学院大楼,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