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经济林学专业目录

  • 建校时间:1958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 院系所
  • 考试科目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指导老师
  • 拟招人数
  • (015)(泡桐中心(2))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4)仁用杏育种栽培(待定)
  • 乌云塔娜(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15)(泡桐中心(2))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3)杜仲育种栽培(待定)
  • 杜红岩(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2)(亚林所(8))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2)木本油料育种(待定)
  • 姚小华(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1)(林业所(23))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1)林木生物技术(待定)
  • 裴东(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15)(泡桐中心(2))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4)仁用杏育种栽培(待定)
  • 乌云塔娜(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15)(泡桐中心(2))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3)杜仲育种栽培(待定)
  • 杜红岩(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2)(亚林所(8))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2)木本油料育种(待定)
  • 姚小华(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 (001)(林业所(23))
  • ①1100申请考核英语②2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一③3100申请考核专业综合测试二
  • 全日制
  • (0907Z1)经济林学(1)
  • (01)林木生物技术(待定)
  • 裴东(待定)
  • 专业:(不含推免)
热门问答 热门资讯
  • 王志刚的人物简介
    王志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林学)带头人,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习工作经历:1981年1月毕业于原河北林业专科学校留校……展开
    王志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林学)带头人,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习工作经历:1981年1月毕业于原河北林业专科学校留校任教。1982年8月至1985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回河北林学院任教。1988年5月任河北林学院工会副主席,1989年4月任河北林学院经济林系副主任,1992年1月任经济林系主任(正处级)、1995年4月兼任阜城县科技副县长。1995年5月至2007年1月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年1月至今任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1年9月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在职攻读森林保护方向博士学位研究生。2004年6月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学术任职:现兼任中国林学会理事、 河北省昆虫学会理事长、河北省蚕桑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河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教育部高校评估专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收起
  • 申报林业工程师的条件有那些,可以直接报考中级职称吗?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行业工作七年专以上,任助理工程属师三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行业工作九年以上,任助理工程师三年以上。3、35岁以上含35岁,具备中专学历。……展开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行业工作七年专以上,任助理工程属师三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行业工作九年以上,任助理工程师三年以上。3、35岁以上含35岁,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本行业工作十五年以上,任助理工程四年以上。其次、对于你想报考中级职称考试,那么就需要看你文凭的专业是否符合相关报考专业收起
  • 急求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考研专业课:环境科学概论近三年复习资料及真题
    建议你报考园林专业,或者食品科学,不高,农林类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三志愿的,连二志愿的都少,生源一般,老师更一般。从南林到北林都这样。 我是北方某重点林业高校的,我们学校招林学研究生还可……展开
    建议你报考园林专业,或者食品科学,不高,农林类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三志愿的,连二志愿的都少,生源一般,老师更一般。从南林到北林都这样。 我是北方某重点林业高校的,我们学校招林学研究生还可以不考数学那。但我是工程类专业的,对林学院那头不大了解。好像不学物理,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化学是要学的。你可以上北林或者东林网站看一看他们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就明白了。 以下是南林的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9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招生计划 2009年我校招生规模约为712,其中国家计划内(公费)数约为630,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含推免生、计划内、计划外名额)仅供参考,在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 我校接收各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考生可于2008年9月中旬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页查询有关申请手续。 三、 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1. 报考条件 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历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自筹或委培生;报考委培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2. 同等学力报考相关要求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 毕业后工作须满两年, 2007年9月前毕业)、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同等学力报考,但原则上不得跨专业报考。 注意: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同等学力”。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课程,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栏(任选两门)。 3. 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08年10月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或)。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 地点及手续:在南京市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到江苏教育考试院指定报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军官证)、毕业证书(应届生持学生证),并办理交费和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 4. 报考类别 (1) 非定向研究生 报考非定向研究生一经录取即可将户口档案转入本校,毕业后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由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2) 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在正式录取前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合同。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参加我校单独考试 对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后,在本专业或邻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到2009年8月31日止)者,可以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研究生。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网报后在现场确认阶段须持考生本人学历证书及两份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书到我校研招办资格审查,然后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属委托培养研究生,在正式录取前考生所在单位和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 五、考试时间及地点 2009年1月(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考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另行通知。 六、关于学费、助学金、奖学金的说明: 1、学费: 国家计划内(公费)录取的考生不需缴纳培养费,我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国家计划内(公费)比例达到90%。各专业自费生和委培生的培养费标准如下: 学科门类及学科代码 设计艺术学(0504) 城市规划与设(081303) 哲学(01)、文学(05)、理学(07)、工学(08) 农学(09)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经济(02)、管理(12) 自筹(万元/人) 2.1 2.1 1.5 0.9 1.5 1.5 委培\破格(万元/人) 2.4 2.4 1.8 1.8 1.8 1.8 2、助学金:非定向(公费)研究生每人每月240元的国家助学金;非定向、自筹经费研究生每人每月200元的学校助学金;同时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勤工助学机会,参加三助的同学每月可获200—600元的劳务报酬。 3、奖学金: 学校设有各类学术奖学金、优秀论文奖学金、名人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三好优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30多项,获奖面达40%,最高单项奖6000元/人。 4、贷学金:我校向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国家助学贷款,根据目前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每年可贷款额最高为6000元/年。 七、其它 1. 复试时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具体审查办法将在2009年4月初另行公布。 2. 新生入学报到时审查大学应届毕业考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3. 凡考取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均可在入学后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博连读研究生。 4.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电话(025)85427772 E-mail:grad2@njfu.e.cn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Ⅱ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院系、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071001▲植物学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12植物学④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7植物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植物胚胎学、生物化学、植物分类学 01树木学 02植物资源学 03植物系统与进化 04结构植物学 05植物发育学 06植物生理生化学 071002动物学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4动物学④816普通昆虫学或819动物生态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或508森林昆虫学 01昆虫生理生化 02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71005微生物学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2植物学或616生物化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5分子生物学 复试:516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真菌学 01真菌学 02森林微生物 03微生物分子遗传学 04资源微生物 05工业微生物 071007遗传学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 01细胞遗传学 02分子遗传学 03数量遗传学 04群体遗传学 05进化遗传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 01植物染色体结构与功能 02植物细胞与细胞周期调控 03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04植物细胞工程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14现代分子生物学 01植物重组DNA与基因操作 02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03植物基因与发育(从基因到表型) 071012★生态学 3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611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④811植物生理学或812土壤学(含地质)或813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505普通生态学;同等学力加试:森林生态学、初试未考科目,07方向: 环境科学概论、科学技术哲学 01林业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 02生态系统生态学 03城市生态与城市林业 04群落与种群生态学 05竹林生态及竹林培育 06环境生态 07社会生态与市场生态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④814社会学原理 077501环境科学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1植物生理学或813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506环境科学综合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 01环境生态学 02环境生物学 03土壤环境学 04环境化学 05环境规划与管理 090301土壤学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3环境科学概论或817土壤农化分析 复试:511土壤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01亚热带森林土壤 02林木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03土壤与环境 090701★林木遗传育种 1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或510林木遗传育种学 01森林遗传学 02林木遗传改良 03林业生物技术 090702▲森林培育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12森林培育学或519经济林栽培学或515食品工艺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土壤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苗圃学 01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02经济林培育 03林木种苗 04林农复合经营 05经济植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090703★森林保护学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13森林病理学或508森林昆虫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 01森林病理学 02森林昆虫学 03森林有害生物系统管理 090704森林经理学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8测树学或809C程序设计 复试:518森林经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地理信息系统、林业遥感 0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 0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03遥感与GIS应用技术 04统计预测与控制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生物统计 01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2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 复试: 517林业生态工程学;同等学力加试:水土保持规划、流域管理学 01林业生态工程 02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 03城市林业与水土保持 04流域治理 090720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1生物信息学或509现代遗传学 01生物信息学(核酸、蛋白质序列数据挖掘) 02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预测 南林和我们学校一样,林学院考研不考数学,你说他招研究生都不考数学,他对数学要求能高吗,你当他是南航计算机专业那。收起
  • 中国林业大学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展开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校设有21个研究所、中心,拥有19个江苏省或国家林业局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每年开展课题研究400多项,共承担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0余项,其中包括“973”、“863”在内的国家攻关和部省重点项目6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项。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云南省会昆明市,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起始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原林业部直属的六所区域性林业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该校博士授权前):学校的林学并列全国第5位、林业工程位居全国第5位,风景园林学(博士授权前)并列全国第6位。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校园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1958年8月,农学系与林学系从云南大学分出,成立昆明农林学院,校址在昆明北郊黑龙潭。历经几次分合,以搬迁到云南的北京林学院为基础,于1973年组建云南林业学院,属原林业部直接领导,面向全国招生,校址在安宁市温泉镇。北京林学院于1978年确定迁回北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林学院在原校址独立建校,继续办学。经原林业部批准,云南林学院于1983年10月改名为西南林学院。原林业部于1985年批复同意西南林学院搬迁,1990年迁至现校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自2000年9月起,西南林学院实行以云南省为主管理,纳入云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省属地方高校享受同等政策和有关待遇。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文支持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2009年,国家教育部同意在西南林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3月18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同意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5月18日,西南林业大学正式成立。 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学院 开设专业林学院 林学、林学(经济林)、林学(双外语)、植物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农学(药用植物)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动物科学、应用生物科学、化学生物学园林学院 园林、园艺、城乡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机械与交通学院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工程学院 包装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工程)、林产化工(生物质化学工程)、林产化工(精细化工)生态旅游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旅游地产)、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森林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消防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人文学院 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通信工程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泰语、越南语体育部 体育教育国际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1178人。其中专任教师818 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48人,博士生导师18名,硕士生导师有345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国家林业局突出贡献专家5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享受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18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6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15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突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李根前、邱坚、陈玉惠、文冰、王锦、杜凡、支玲、伍建榕、周伟、王克勤、胥辉、潘涌智。 树木树人、至真至善“树木树人”集中体现了学校作为林业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树木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木”是林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科特色,“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和根本任务。无论是“树木”还是“树人”,都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树木”要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树人”要经得住社会实践的检验。“树木”是西林孕育成长的根基,没有1938年成立的云南大学森林学系,就没有现在的西南林业大学。“树人”是西林发展壮大的体现,没有1978年独立建校以来几代西林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拼搏奉献、团结进取”的艰苦创业,就没有今天学科多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才辈出的西南林业大学。“树木树人”,既能较好地体现林业高等教育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还蕴含着学校孕育生成、几经分合,从立校、迁校、建校到强校的发展历程。“至真至善”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学理在于求真,事理在于求善。“至真”就是要追求真理、学做真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至善”是指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追求,旨在要我们善待万物、追求和谐,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真至善”就是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然、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相结合,是做学问与做人的最高境界。“至真至善”,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只有博学笃行,锲而不舍,才能最终达到至真至善。至真、至善则至美,至美则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共建文明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协调发展,是西林师生的共同心愿。“至真至善”,既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广大师生的行为规范。校训“树木树人 至真至善”,前后呼应,相辅相成。“树木树人”是办学宗旨和目标,“至真至善”是办学理念和手段。“树木树人至真至善”,既有学校定位、办学特色的凝练和概括,又体现出学校所承载的历史责任和西林精神,还融会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精神。 说明:图案由内外两部分结合构成,外环内容为学校中英文对照规范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图形。基本图形由上下两部分共同构成一棵“智慧之树”,凸显西林以林学学科为主干、以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的大学风貌,上半部分云状造型的树冠,象征西林位于“彩云之南”的地域特征,下半部分由五本打开的书组成,象征西林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校徽的颜色采用代表生命的绿色,象征西林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寓意:图案简洁大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象征西林以林学和生物环境类学科为根基的学科优势,象征西林以培养绿色人才为己任的办学特色,象征西林在“彩云之南”红土高原上的巨大发展潜力,它是知识的阶梯,是飞翔的鸿鹄,是绿色的希望,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智慧之树”。 《林业大学生之歌》是一首由学校教师姚宁华(已离校)作词、王红兵(笔名碧波)作曲,歌颂林业大学生的原创歌曲。从1986年至1990年每年的植树节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都把这首歌作为专题节目中的歌曲进行连续介绍和播出。歌词:我们是青松 我们是白杨 理想的根须扎在祖国的土地上太阳给予智慧 春雨给予营养我们在黄金时代中茁壮成长啊......啊......太阳给予智慧 春雨给予营养我们在黄金时代中 茁壮成长我们在黄金时代中茁壮成长成长...我们是青松 我们是白杨 要把那绿色染遍祖国的山岗千山林涛翻滚 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啊......啊...... 千山林涛翻滚 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我们要为中华增添春光增添春光......收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几本学校
    中南抄林业科技大学是袭湖南省重点本科院校,在全国招生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比如在北京是本科二批招生,在江苏省是本科一批招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展开
    中南抄林业科技大学是袭湖南省重点本科院校,在全国招生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比如在北京是本科二批招生,在江苏省是本科一批招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学校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扩展资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计划根据湖南省下达的招生计划,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人才市场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学校本专科招生分委员会审定。毕业学历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学校对具有正式学籍,德智体美等方面考核合格,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且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相应层次的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证书颁发学校名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收起
  • 考扬州大学研究生专业的问题,十万火急
    扬大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是前年从扬大农学院分出去的。农学院设有农学、3236396436农村区域发展2个本科专业和农学(农业信息技术)1个专业方向;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设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展开
    扬大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是前年从扬大农学院分出去的。农学院设有农学、3236396436农村区域发展2个本科专业和农学(农业信息技术)1个专业方向;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设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本科专业和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与营销)1个专业方向。农学院的作物栽培学科实力强,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的植物病理也许就业情况稍好。你自己选择,政治、外语没问题的话,还是有希望的。祝成功!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1117090101@yzu.e.cn01作物高效清洁栽培耕作理论与技术02作物生长发育机理及调控03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理论及其应用04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农业信息技术05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06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复试科目:作物栽培学090401植物病理学 11117090401@yzu.e.cn01植物病原真菌学02植物病毒学03分子植物病理学04杀菌剂毒理和病菌抗药性05病害生物防治机制与应用06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理及病害控制技术07作物病害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复试科目:植物病理学(普病与农病)扬州大学农学院前身为江苏农学院,1992年与驻扬其它6所院校合并组建为扬州大学,更名扬州大学农学院。1998年8月,扬州大学按学科群重组二级学院,成立扬州大学农学院。该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 目前,该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食品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等5个系科,涉及4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其中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与开发机构18个;有博士点、硕士点11个;有江苏省成教特色专业1个。 该院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7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有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88人。全院目前承担着21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600多名本科生与2000多名成教生的教学任务。学院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和中国银杏研究会的挂靠单位;与美国、日本、德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荷兰、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该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主动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显著成绩,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建院以来,学院教学教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有省一类优秀课程2门,省二类优秀课程2门;先后取得各类教学成果奖20余项,承担国家、省和学校教研教改项目10多项;编著出版研究生教材近10部,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和农业部副部长刘坚作序的《作物群体质量》一书已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用书。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在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植物生理、植物保护、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培育出水稻新品种6个、玉米新品种4个、大麦新品种4个、蔬菜新品种21个、果树新品种2个,研制复配农药新品种28个,创立江苏粮经饲多元结构种植模式与轻型耕作栽培技术、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水稻源库调控、水稻节水栽培、水稻抛秧、小麦产量生理调控、稻田套播麦、偏迟熟水稻北移、玉米乳苗栽培等100余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面积生产发展的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6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其中省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0余项)。目前,该院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948”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国家农业跨越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50多项。在作物遗传工程、高新技术育种、精确农业新技术、作物优质调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又获得重要新进展。 学院办学始终能坚持联系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切实为农业发展服务。学院先后与响水、高邮两个县(市)结成对子,实行产学联合,共同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在响水县的老舍、六套地区和高邮市的司徒乡建成了相对稳定的科技推广校外基地。在这两个基地上,学院先后与当地共同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江苏省第一、二、三期农业资源开发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的开发工作。学院在形成响水、高邮两个重点基地的基础上,并加强了苏中、苏南地区基地的建设。以科技项目的开发与推广为纽带,与锡山、昆山、东台、泰州、灌云、灌南、洪泽、涟水等广大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推广工作,与日本最大农药企业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姜堰明珠米厂、扬子江制药厂、高邮红太阳集团、泰州红旗良种场、盐城麦芽厂、临海农场、大中农场、方强农场等30多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办学效益,为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农业面貌得到了改造,农业大幅度增产,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响水基地为例,根据第三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期结束时统计,实验区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入比开发前分别增长189.5%、71.3%和393.6%.实验区连续荣获江苏省一、二、三期农业科技开发一等奖,被中央和省、市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是2006年9月学校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组建而成的二级学院,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海农学堂。1971年原江苏农学院调整设立植物保护、果树、蔬菜专业,1982年在全国农业院校中最早将果树、蔬菜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1987年增设观赏园艺专业。学院现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本科专业和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与营销)1个专业方向。学院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点1个,植物保护和园艺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拥有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蔬菜学、果树学、农药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省级研究机构1个,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室、扬州大学经济林研究所和风景园林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和扬州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有植物保护、园艺与园林2个校级教学实验室,有实验农牧场、智能温室等校内实习场所及中国农科院等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是中国银杏研究会挂靠单位。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9人(含校外)。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博、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外国留学生数名,成教生300多人。学院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现有省级一类优秀课程2门(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省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1个,校特色专业2个(园艺、园林)。“十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部省级科研项目36项,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不少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科技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共承担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6项,先后取得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20多项。学院一直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荷兰、香港、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与科研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物栽培学给大家的印象是种地的科学,但现实中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较少,许多专家,认为作物栽培技术真正走到农民手中,必需通过模型或系统。比如说,我以前做的肥料试验,今年可以设是2个水平,明年可以再增加1个水平,研究不同肥料对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到了后年我就可以换个品种,重新证实2个或3个肥料水平对该品种的影响。那么我真的要这样重复下去嘛?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肥料和品种研究彻底呢?南农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如果找出不同肥料水平和品种的参数,我们就可准确预测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这样就避免每年做相同的试验设计,所不同的只是增加了几个水平或换了新品种。国际水稻所的专家指出,目前基因是研究是热门,但大量基因序列测出后,需要找出基因的相应功能,而是恰恰是栽培学专家的专长,让栽培学也加入到国际研究的前沿。现在生命科学有2大研究方向,生物技术和作息技术,从1和2可以看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与作物栽培学的结合。个人感觉这个方向发展前景更好一些 只是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收起
  • 林学考研的专业课考什么?
    题主你好,对于考研,每个学校因为专业设置的原因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我就我所知道的来回答一下吧。政治,英语,高数或数理统计(学校不同数学版本可能不同)这几门公共课必考。专业课的话会考植物生……展开
    题主你好,对于考研,每个学校因为专业设置的原因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我就我所知道的来回答一下吧。政治,英语,高数或数理统计(学校不同数学版本可能不同)这几门公共课必考。专业课的话会考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学。这些课程记忆内容较多,需要静下心且耗费较多精力。生理学可能会较难一些,所以不懂的要及时询问学姐学长和老师,不要太钻牛角尖,费时费力。备考初期过程中,可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植物学可选用收录植物类别较多的书籍,如《中国植物志》;其中植物生理学推荐:《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史 《植物生理学》,武维华主编(中国农大),科学出版社 在对课本知识理解比较熟悉后,即可攻克重难点。通过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对重难点重点复习,同时多练习课后习题、习题册、历年真题,夯实基础,训练思维,就不用担心太难啦!还要说的是,林学考研还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就业质量会明显提升,所以题主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就需要尽早做准备,植物心理学理解性强打好基础,不然现学太难了,记忆性科目最好理解记忆,避免遗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收起
  • 浙江农林大学怎么样
    我说些作为学生的感受:学校环境是很好的 学风也不错 不过宿舍没空调没热水器专 食堂还可以价格实属惠 大一六人一间 大二以后四人一间 门口小吃餐馆很多很方便 去杭州40-50分钟 坐车较方便 就是时间……展开
    我说些作为学生的感受:学校环境是很好的 学风也不错 不过宿舍没空调没热水器专 食堂还可以价格实属惠 大一六人一间 大二以后四人一间 门口小吃餐馆很多很方便 去杭州40-50分钟 坐车较方便 就是时间久 林业专业都不错 老师还都是蛮好的 主要是看你抱什么专业浙江理科603能投吗收起
  • 浙江林学院硕士点
    2005年招生学科专业简介森林培育 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竹林培育、用材与生态公益林培育、经济林培育、林木改良与生物技术和园林植物培育五……展开
    2005年招生学科专业简介森林培育 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竹林培育、用材与生态公益林培育、经济林培育、林木改良与生物技术和园林植物培育五个稳定研究方向。学科现有26人,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政府特聘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水平较高的导师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11人,硕士7人。学科建有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基地、现代森林培育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2300 ㎡,万元以上仪器61件,资产总值1600多万元。学科目前主持研究各类课题6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科研总经费1314.7万元;近5年来,已发表论文160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EI收录2篇,出版专著16部;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木材科学与技术 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木材科学、人造板、室内与家具设计、木材加工装备与自动化、竹材工业化利用等。学科目前共有32名成员,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8名,副教授10名,讲师14名,博士12名和硕士13名。拥有3290 m2实验大楼一座及木工和金工车间,仪器设备总值750多万元。学科目前承担课题30余项,总经费810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重大项目2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近5年来学科共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1篇,ISTP 3篇,出版科技著作3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技术转让16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森林保护学 该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重点扶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生物农药、森林昆虫学、森林微生物、森林病理、动物生态等。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士6人,硕士6人。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960 ㎡,仪器设备总值450多万元。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207篇,其中学术刊物185篇,学术会议22篇,被SCI收录12篇,出版专著18部;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成果转让或被采用3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元。林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于2003年2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2003年9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共有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11人(含在读),硕士8人(含在读)。 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森林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工程、林业经济与山区可持续发展、林产品贸易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3个主要研究方向,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72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3万元。学科目前承担课题40余项,总经费17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林业厅重大招标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生命科学学院▲森林培育 01竹林培育与利用02名优果林03观赏植物04生态公益林培育05林木生物技术森林保护学 01森林昆虫学02有害生物治理03生物农药04森林微生物05动物生态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 01木材科学与材质改良02人造板工艺技术03竹材工业化利用04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05室内与家具设计经济管理学院 ▲林业经济管理0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02区域可持续发展03资源与环境经济04林产品贸易05林业企业管理 以上是05年浙江林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仅供参考!参考资料:浙江林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收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怎么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等学府。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巍巍绿色学府 辉……展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等学府。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 巍巍绿色学府 辉煌五十春秋 学校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下设19院2系1部。校园占地面积2230亩,建筑面积101.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8亿元,设备总值3.18亿元,藏书277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出版刊物。办学54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现已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中南、面向全国,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4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 梯队结构合理 学校现有教授202人,副教授577人;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485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3人,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1人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8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名单,1人获“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学科优势明显 科研成果丰厚 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9个湖南省重点学科、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1个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1个竹业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48”计划、国家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项目522项;其它项目1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00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228部。已推广和转化的成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增产值达200亿元。 人才培养优良 教学效果显著 学校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63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4万人,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十一五”期间,学生在各类活动、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47项,省部级奖励1066项。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与珠江三角洲一带,他们现已成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国际合作广泛 交流活动频繁 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来校学习外国留学生283人次,向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韩国输送了450余名留学生。我是艺术文 如果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需要文化课成绩多少 专业成绩呢 谢谢我是山东省的野鸡大学吧,没听过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