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中国药科大学

211
  • 建校时间:1936年
  • 招生简章:共0份简章
  • 院校类型:医药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尤启冬

尤启冬,男,1955年12月出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原南京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1985年和1989年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李志裕

    李志裕教授博士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1991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Universityde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李玉艳

    姓名:李玉艳专业学科:药物化学导师简介:李玉艳,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获制药工程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周金培

    周金培,博士,教授。1965、12出生。1986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化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药物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至今年在药化教研室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与新药的研究和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徐进宜

    个人情况简介徐进宜,教授,博导,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1)心血管新药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2)天然活性产物的结构修饰、半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担任国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向华

    向华,女,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甾体药物研究、老年病药物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与性激素平衡紊乱有关的肿瘤和老年性疾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姚其正

    姚其正,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在南京理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0多年,研究领域:氮杂环化学和含能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陈国华

    基本信息:陈国华,男,1963.5.10,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硕士生导师;招生专业:100701药物化学、100720制药工程;学职务职称:副研究员;最高学历:博士,毕业时间:1991.6;指导博士生总数1人,指导硕士生总数76人,目前指导硕士生人数25人。个人简介:陈国华,男,1963年生,福建莆田人。博士,副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前身)化学制药专业。1983年-1985年在兰州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进修,1985-1991年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廖清江教授,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8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福建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专利特等奖,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科技先进集体称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培养了硕士生数近80名。陈国华老师长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并注重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开发了25个3.1类新药,部分品种已获国家批准上市。为了寻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设计合成了大量的新化合物,已经筛选到广生地平与cgh-112两个活性较好的新化合物,其中广生地平的体外活性比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强10倍,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在核心期刊、SCI发表的研究论文近40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项、世界专利1项,已有10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授权。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主要从事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心脑血管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近年主持项目:国家科委项目“异三尖杉酯碱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一类新药哺乳期避孕药ST-1435及衍生物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抗早孕药米非司酮的合成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β-受体阻断剂羟氢萘心胺的合成研究”、江苏省科委攻关项目“孕酮受体拮抗剂ZK98299及类似物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抗哮喘药塞曲司特的合成研究抗糖尿病药那格列奈的合成研究抗高血压创新药广生地平的合成研究获奖情况:2011年福建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福建省专利特等奖199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科技先进集体称号199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近期代表性论文及专利:近年发表的部分论文:1)潘瑜群,陈国华*,江传亮,中国药物化学杂志,在排版2)李素义,钟启星,陈国华*,李楠,盐酸决奈达隆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3):161-1643)吴燕,陈国华*,胡杨等,富马酸泰诺福韦酯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42(2):81-834)尹玲丽,陈国华*,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1,21(1):37-395)杨尚彦,陈国华,尹玲丽,胡杨,普乐沙福的合成工艺改进,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6):511-5136)谢之丽,陈国华﹡,胡杨,钟启星,洪玉,(E)-1,2-二芳基取代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41(5):419-4237)李素义,梁艳霞,陈国华*,盐酸普拉格雷合成路线图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11),869-872.8)GuoHuaChen,ShengWang,FeiHuaWu,Apracticalsynthesisofsarpogrelatehydrochlorideandinvitroplateletaggregationinhibitoryactivitiesofitsanalogues,ChineseChemicalLetters,2010,21(3):287-2899)陈国华,罗小川,任重等,硫酸头孢匹罗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3):197-201.10)陈国华,曹一帆,刘昭文等,抗病毒药替比夫定衍生物的合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20(1):36-39.11)陈国华,罗小川,张江波,黄文龙,1-乙酰基-5-取代吲哚啉类α1-AR拮抗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5):970-97512)陈国华,王丽,姚秀梅,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有机化学,2010,30(7):997–100413) 陈国华、任重、杨阳等,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9,40(5):300–30314)陈国华、任重、杨阳,盐酸头孢唑兰的合成,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8):479-480,49215)陈国华、杨阳、任重等,7β-[2-(2-取代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氨乙酰氨基]-3-季铵基甲基头孢菌素的合成及抗菌活性,药学学报,2009,44(4):366-37016)陈国华、姚秀梅、柴雨柱等,普瑞巴林的合成工艺改进及还原副产物的分离鉴定,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6):439-44117)曹秀芝、陈国华*、张明亮等,氯维地平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3):170-17218)居文建、陈国华*、胡杨、张明亮等,卢非酰胺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4):247-24819)XiaoChuanLuo,GuoHuaChen*,HuiBinZhang,WenLongHuang, Anovelsyntheticroutefor2-[2-(2,2,2-trifluoroethoxy)phenoxy]ethanamine,ChineseChemicalLetters ,200819(1):59-6020)张江波、陈国华*、罗小川等,吲哚啉类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9,40(3):200-20421)胡杨、陈国华*、吴燕等,伏立诺他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7):481-48322)刘昭文、陈国华*、曹一帆,抗病毒药替比夫定的合成工艺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9,19(1):39-4123)刘昭文、曹一帆、陈国华*,替比夫定合成路线图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2):146-15124)王生、陈国华*、张海军,盐酸沙格雷酯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12):885-88725)杨阳、陈国华*、罗小川等,硫酸头孢匹罗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7):483-49626)姚秀梅、陈国华*、王先登,普瑞巴林衍生物的合成及镇痛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39(3):200–20327)王先登、陈国华*、熊成文,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改进,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3):203-20528)郭晓敏、陈国华*、王生,阿德福韦酯合成路线图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9):707-70929)王丽、陈国华*,盐酸巴尼地平的合成,化工时刊,2007,21(6):27-2930)柴雨柱、陈国华*、王丽等,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3):209-21131)范琳、陈国华*、王先登,头孢唑肟丙匹酯类似物的合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3):199-20232)王海琴、朱航昌、陈国华*,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的合成工艺改进,药学与临床研究,2007,15(4):282-28433)张海军、陈国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研究现状,海峡药学,2007,19(6):8-1134)朱航昌、陈国华*、张军忍等,阿立哌唑的合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6,116(12):108-10935)向伟国、陈国华*、吴斐华等,西洛司特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4):297–30036)陈国华、向伟国、李强,1-硝基-2-(2,6-二氨基-4(3H)-氧代嘧啶-5-基)-4-(4-乙氧甲酰苯基)丁烷的合成,化工时刊,2006,20(5):27-2937)金波、陈国华*、邹爱峰等,吉非替尼的合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1):92-9438)龙绪江、陈国华*、朱航昌等,米格列奈类似物的合成及其降血糖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5):398-401代表性专利:1)陈国华、罗小川、李强、王先登、黄文龙.200610098100.8/ CN1962603,2-(2,2,2-三氟乙氧基)苯酚的制备方法(已获中国专利授权)2)陈国华、罗小川、陈颖、黄文龙.200710023638.7/ CN101066930,2-[2-(2,2,2-三氟乙氧基)]苯氧基乙胺的制备方法(已获中国专利授权)3)陈国华、王含建.200710025342.9/CN101121675,一种他米巴罗汀的合成新工艺(已获中国专利授权)4)陈国华、王丽.200810018711.6/ CN101215258,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已申请世界专利)5)陈国华、姚秀梅.200810020642.2/ CN101230016,普瑞巴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治疗神经性疼痛中的应用6)陈国华、王生、张海军.200810024970.X/CN101279899,2-[2-(3-甲氧基苯基)乙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已获中国专利授权)7)陈国华、罗小川、陈颖.200810122837.8/CN101302183, 5-取代-1-(3-羟丙基)-7-氨甲酰基吲哚啉的制备方法(已获中国专利授权)8)陈国华、杨阳、任重.200810022883.0/CN101323623,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制备方法及应用(已获中国专利授权)9)陈国华、罗小川、张江波.200810243704.6/CN101417971,一种吲哚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已获中国专利授权)10)陈国华、王生.200910027801.6,一种新型取代哌嗪基烷氧基联苄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已获中国专利授权)11)陈国华、罗小川、张江波.200910027118.2,一种多取代吲哚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已获中国专利授权)12)陈国华、郭晓敏、吴燕.200910183101.6,新型核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13)陈国华、曹秀芝、张明亮.200910027765.3,一种丁酸氯维地平关键中间体的新的制备方法14)陈国华、张明亮.200910027118.2,二氢吡啶类肿瘤化疗增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已获中国专利授权)15)陈国华、谢之丽.200910234990.4,一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6)陈国华钟启星.200910264397.4,一种(7-甲氧基-1-萘基)乙酸酯的合成方法联系电话:025-8324124613851509586电子邮件:cgh63@163.com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计生中心中心173信箱,邮编:210009*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王进欣

    王进欣,女,1971年出生,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European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ActaChimicaSinica等杂志审稿人。

  •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导师介绍:薛晓文

    简历:薛晓文,博士,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以及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2005年毕业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Ph.D.)。20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