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地藏王

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

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宁 昕10月9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批试飞员博士生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学习,在未来的4至5年中,学员们将重点围绕大型飞机多学科综合设计、先进气动布局与流动控制、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等多个方向深入研究学习。这标志着西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试飞员博士生的高校。“博士级别”的试飞员,引起了网络热议。其实,这只是我国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缩影。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要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设置标准和程序,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博士专业学位是什么?为何要设立博士专业学位?《方案》指导下的博士专业学位未来将如何发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92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博士专业学位。我国博士专业学位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逐步开始尝试。目前,我国的博士专业学位仅有6种,分别为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工程博士和中医博士。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已累计授予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为何要在博士培养计划中设立专业学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索涛教授表示,从大环境来看,随着世界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G、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改写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加大了对人才专业性、实践性以及综合素质的考量与需求;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大力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和类型上进行专业化细分,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更精准地进行人才培养;从宏观角度出发,则是为了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博士专业学位的创立,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及、并将培养目标表述统一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案出台的第二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25所工程博士招生院校之一。”中国试飞员学院副院长丁团结表示,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工程领域最高层次专业型领军人才。不同于学术型博士,在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入口—出口”全链条中,要始终贯穿“应用型”要求。西北工业大学面向国家和国防重点建设领域设立“未来飞行器”“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智能无人机系统”等15个工程博士专项班,此次全国首批试飞员工程博士便在其列。学校聚焦重大项目、培养高端人才,兼顾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在实践中瞄准国家重大项目及国防重大建设项目需求,培养工程领域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正是西北工业大学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定位明确: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虽然专业学位博士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也日渐成熟,但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高层次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整体规模相比,还远远不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还不够清楚。”索涛坦言道。2019年,一份关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等问题,其中有43.1%的学生认为博士专业学位远不如或稍逊于学术学位。索涛表示,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意味着相对应的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以及评价标准等也应有所不同。然而“重学术、轻专业”的思想无论是在高校里还是社会中都算不上少数。“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这是《方案》给出的问题所在,也是许多高校的现实情况。有些高校在专业学位博士与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方案上几乎没有差别,相同的教师资源、相同的授课内容以及相同的考核方式,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清晰让专业学位的博士生难以找到自身定位。正因如此,《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专业学位发展理念,完善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权标准,规范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此前,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高校或研究机构作为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前沿科技领域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博士生在企业中就职的比例逐年增高。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改变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从国外已成熟的专业博士培养体系来看,专业教育往往与职业资格接轨,一些职业领域将专业博士学位作为执业许可的前置条件。例如,要成为执业医师必须在经过认证的医学院获得医学领域专业博士学位;要成为律师则必须在经过认证的高校获得法律领域专业博士学位。“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方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多主体联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体现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专业’二字。”索涛表示,西北工业大学超过80%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型飞机、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超过80%学生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工作。该校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编辑:房家梁】【来源:中新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田鸠

专业型博士扩招 量质并举关键是“定位”

原标题:专业型博士要扩招 量质并举的关键是“定位”10月9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批试飞员博士生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学习,在未来的4至5年中,学员们将重点围绕大型飞机多学科综合设计、先进气动布局与流动控制、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等多个方向深入研究学习。这标志着西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试飞员博士生的高校。“博士级别”的试飞员,引起了网络热议。其实,这只是我国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缩影。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要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设置标准和程序,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博士专业学位是什么?为何要设立博士专业学位?《方案》指导下的博士专业学位未来将如何发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战略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92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博士专业学位。我国博士专业学位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逐步开始尝试。目前,我国的博士专业学位仅有6种,分别为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工程博士和中医博士。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已累计授予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为何要在博士培养计划中设立专业学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索涛教授表示,从大环境来看,随着世界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G、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改写着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加大了对人才专业性、实践性以及综合素质的考量与需求;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大力推动博士专业学位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和类型上进行专业化细分,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更精准地进行人才培养;从宏观角度出发,则是为了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博士专业学位的创立,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及、并将培养目标表述统一为: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案出台的第二年,西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25所工程博士招生院校之一。”中国试飞员学院副院长丁团结表示,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工程领域最高层次专业型领军人才。不同于学术型博士,在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入口—出口”全链条中,要始终贯穿“应用型”要求。西北工业大学面向国家和国防重点建设领域设立“未来飞行器”“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智能无人机系统”等15个工程博士专项班,此次全国首批试飞员工程博士便在其列。学校聚焦重大项目、培养高端人才,兼顾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在实践中瞄准国家重大项目及国防重大建设项目需求,培养工程领域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正是西北工业大学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定位明确: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虽然专业学位博士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也日渐成熟,但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高层次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整体规模相比,还远远不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还不够清楚。”索涛坦言道。2019年,一份关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等问题,其中有43.1%的学生认为博士专业学位远不如或稍逊于学术学位。索涛表示,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意味着相对应的培养模式、培养体系以及评价标准等也应有所不同。然而“重学术、轻专业”的思想无论是在高校里还是社会中都算不上少数。“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这是《方案》给出的问题所在,也是许多高校的现实情况。有些高校在专业学位博士与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方案上几乎没有差别,相同的教师资源、相同的授课内容以及相同的考核方式,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清晰让专业学位的博士生难以找到自身定位。正因如此,《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专业学位发展理念,完善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和授权标准,规范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程序,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此前,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高校或研究机构作为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前沿科技领域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博士生在企业中就职的比例逐年增高。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改变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从国外已成熟的专业博士培养体系来看,专业教育往往与职业资格接轨,一些职业领域将专业博士学位作为执业许可的前置条件。例如,要成为执业医师必须在经过认证的医学院获得医学领域专业博士学位;要成为律师则必须在经过认证的高校获得法律领域专业博士学位。“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方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多主体联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体现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专业’二字。”索涛表示,西北工业大学超过80%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型飞机、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超过80%学生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工作。该校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科技日报记者史俊斌 通讯员 宁昕)【来源:科技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武夷

专业博士扩招!与学术博士有何不同?

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图片:教育部官网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本报记者 陈鹏)

青云曲

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怎么选 两者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

原标题:专业博士扩招,数量和质量如何保证“并驾齐驱”从今往后,报考博士的考生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考学术博士,还是专业博士?尽管考生个体选择存在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专博招生,将在最近几年迎来高峰。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专业硕士学位321.8万人、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有专家预测,大幅扩招后,专业博士年均授予量将达到2万人以上,接近当前博士规模的三分之一。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今年起,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调整和优化政策不断出台,“扩招”是其中一个明显的信号。这次《方案》又明确提出,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事实上,2017年专业硕士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业硕士招生提高至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不存在问题。换句话说,这一《方案》对于博士培养,特别是专业博士的发展呈现出最意味深长、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何谓专业博士?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究竟有多大区别?“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都处于博士教育层次,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学术博士更强调‘顶天’,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专业博士着眼于‘立地’,强调对复杂工程技术或管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武汉大学教授刘亚敏这样描述两者的差别。1920年,哈佛大学最早启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博士项目,设立教育博士,旨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在实践领域寻求职业发展”;而学术博士作为“学科守护者”,仍以学术性研究为价值取向。“从设立之初,这就是两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学位。”在兰州大学教授包水梅看来,“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具体地看,学术博士培养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博士主要培养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培养目的重在应用技术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博士考生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工作经验。考生于丽报考专业博士前,已经在北京某高校行政岗位工作了7年。她选择报考了专业博士,原因是想“带着问题去读”。专业博士占比小,学术博士面临“市场错位”1997年,我国专业博士首次设立于临床医学领域,次年共招生436人。截至目前,已设立工程、口腔医学、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六种专业博士类型,2018年共招收专业博士6784人。专业博士招生规模年年增长。即便是这样,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专业博士的培养规模仍有可扩大的空间。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在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里,专业博士占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一半以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王坦的一份研究显示:这20年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扩大约16倍,而同期博士招生总数仅扩大6.4倍。“2018年,我国专业博士招生数量处在历史最高位,依然只占当年博士招生总数95502人的7.1%。”王坦告诉记者,“不管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比上看,我国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相比,差距巨大。”专业博士发展驶入快车道,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市场的需求。《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看,学术博士所占比例过高,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的传统就业渠道,如去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学术研究工作的通道越来越窄。”刘亚敏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术博士到行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现实供给和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设专业博士类型,扩大专业博士招生规模,以满足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博士就业走出‘象牙塔’是全球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针对毕业5至25年的博士的追踪调查显示,仅有约一半的博士在大学或四年制学院任教。这一比例在我国更低。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博士毕业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比例仅约38%。王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趋势,“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学术劳动力岗位的逐步饱和,博士毕业生去向呈多元化趋势,博士学位和学术职位间的传统联系开始脱钩,我国的博士毕业生已越来越多地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对于专业博士招生规模的增幅,刘亚敏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她坦言,“新增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主要用于专业博士”。她预计,专业博士近几年将以增量调整为主,逐步过渡到存量调整为主,“10年后,我国专业博士很可能与学术博士将并驾齐驱”。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的刘艺南正准备考博。她并未受到“专业博士扩招”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各高校对于专业博士招生的具体计划还未出台,另一方面,在新闻学领域,并未设置专业博士。到底哪些领域要增设专业博士?标准又是什么?《方案》提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理论上,大幅扩招,要通过增设专业博士类别来达到。目前,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硕士尚无相应的专业博士类型。在设置专业博士时,是否应该存在与之对应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成熟的专业硕士向专业博士过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趋势,但并不表明所有的专业硕士都一定会有与之对应衔接的专业博士。刘亚敏表示,“这既取决于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的培养条件”。我国在专业博士点审批、类型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调节显得相对弱化。王坦建议,专业博士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类别增设、布点增加和数量扩张。专业博士与学术博士须避免同质化记者调查发现,前些年,拥有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申请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重要支撑,学术博士的博导数量是申请专业博士点的必要条件,但问题随之而来。王传毅坦言,专业博士入校后,如果沿用培养学术博士的条件与方法,可能会陷入一个困境——即若在降低学术要求的同时,没有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导向,既不“学”,也不“专”,专业博士很容易沦为学术博士的次等品。类似的问题在专业硕士层面已然存在。按照相同逻辑,近十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学生们对专业硕士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专业硕士一样,专业博士对专业实践基地、校外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求颇高,很多高校依然困在“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之中。王坦发现,专业博士培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将其视为“编外人员”,既把它排除在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之外,又未形成较为成熟独立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将其视为“附属品”,几乎照搬学术博士培养模式,与“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专业博士的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寻找一条避免与学术博士同质化发展的路径,即如何加强实践性。”包水梅建议,这种实践性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可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改革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等形式,同时,将专业博士教育与相应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期,但仍然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并且随着规模增长,培养条件的优化更为紧迫,产教融合基地和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都必须尽快推进。”王传毅说。(陈鹏)[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古德]

天人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学长精心收集,非常全面

刚准备考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该选择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呢?对此很多同学其实都不了解,当初学长其实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以前我的学长学姐都报的是学硕,因此我也选择了学硕,直到这两天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关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系统了解一下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6个差别,可以硕士学长的吐血收集,非常全面,大家可以收藏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到哦。第一个差别:培养目标不一样学术型硕士目的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人才,而专业型硕士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实际操作型人才。那具体是怎样的呢?首先和大家讲一讲学术型人才培养吧!学术型硕士读研时间一般为三年,在研一期间基本上都是在上课,需要把你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全部上完,所以课有多少你可想而知。而且一起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得hi几个或者十几个,所以逃课很困难。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正在读研的学姐发的朋友圈,她说上了一天的课了下午就半个小时时间吃饭,晚上还得继续上课。可见,研一的时候课程是有多么的繁忙。研二的时候主要是做项目做实验,说白了就是给导师打工,对于文科类专业可能没什么实验,但是自己也要专研课题。对于理学类专业那就实验非常多,因为导师会承接很多大项目,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而招来的研究生就是用来帮助导师完成这些大项目的。除此之外学长还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是读的理科,那么因为老师接的项目大,科研经费比较多,那么导师大多数情况下每个月都会给你一些补助哦!但是对于文科类专业,因为老师科研经费比较少,所以这项福利可能会比理科差那么一些。到了研三上学期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写开题报告了,列出自己毕业论文的提纲,然后就开始跑实验室,泡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论文,写好论文交给老师修改,一般来说刚开始一两次都不会通过的,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合格。在研三的下学期会组织一次毕业答辩,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比较严格要求更高。很多人会担心自己因为论文写不好会不会毕不了业,这个完全可以放心,读研和读大学都是一样的,都是严进宽出,只要你不是非常得罪老师,老师都不会为难你的。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校是三年。在第一年其实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样的,就是每天上课,而且你会发现同一个专业上的课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专业型硕士会去企业实习,并且在企业会有另一个校外指导导师,在企业主要就是让大家多学习一些实际性操作,成为该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第二个差别:考试难度有差别一般来说呢,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会比考学术型硕士的难度要低,但是有少数专业是专业型硕士反而更难,就比如说医学专业,反正就是竞争很激烈。学长查到了2014年的数据,大家看到数据应该会很明白。中国2014年考研人数是17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8万,也就是近40%的人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余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占60%。而那年考研录取比例约为3:1,录取的研究生总共是57万左右,专业硕士录取比例接近50%。也就是说,加入现在有100人考研,其中有60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人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最后总共录取33人,学术型录取17个,专业型录取16个。通过这些数据,大家应该能够看明白那个录取率高了吧?第三个差别:考试科目不一样这一点学弟学妹们都应该注意一下,一定要到你报考学校的官网查清楚你考的是哪一门。大多数专业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中政治和专业课考试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差别其实有点大。一般来说,学术型考试的英语考的基本上是英语一,但是专业型考试考的英语基本为英语二,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啊,最后还需要参考你们报考学校的官网。数学有些也有不同,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大家要注意了,因为虽然同为数学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复习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去复习。有一种考试心态是很忌讳的:我把全部的都学会,管它考什么。这种心态最后只有失败,当然你特别牛除外。第四个差别:学费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学费大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较多,很多学校都是全面覆盖,也就是说所有学生都会有奖学金,只是有的多有的少,一般奖学金就够你一年的学费了,平常生活费也有补助,基本不需要父母出钱。但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比较高,大约为12000元/年左右,平常奖学金也比较少,所以想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们还是得准备一些钱哦!第五个差别:学位证不一样如果你读的是专业硕士是全日制得专业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但是如果你读的是在职专业硕士,那确实只有单证。另外,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得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一样吗?答案是,毕业证是一样的,学位证不一样。具体差别在于学术型硕士的学位证会细到你所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学科门类名称,而你如果报考的是专业硕士,你的学位证将会细到你所报考专业硕士的专业硕士名称!看着很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是会计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专业型硕士则会授予“会计硕士学位”。第六个差别:考博士不一样中国的博士生招生实际也分为两种: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只不过专业型博士在国内没发展那么快,专业硕士现在是39种,专业博士现在是10种都不到。也就是说想读博的最好读学术型硕士!

是羊

什么是MPhil研究型硕士?和PHD博士有什么区别?

对于研究型硕士是市面上的信息比较少。读博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或者背景相对较弱,或分数不理想,直接申请博士会很困难的同学来说,MPhil是你进入博士的一个有效过渡方式,因为从MPhil申请到博士比从授课型硕士申请进入博士阶段容易更多。什么是MPhil研究型硕士?研究型硕士(Master of Philosophy)简称MPhil。学制一般是2年,你可以理解为博士的前奏和预科。与Taught 型研究生课程不同,MPhil不是想通过授课教学和评估完成学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独立研究项目,MPhil更像是高端的研究培训课程。MPhil研究型硕士的费用更高吗?费用方面,研究型硕士会比Taught Postgraate的学费费用低很多,同时,很多研究型硕士项目会和博士项目一样提供奖学金支持;其次,你还可以申请教师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或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每月有可观的工资,完全可以自己负担留学费用。与大多数其他硕士学位不同,MPhil是一个纯粹的研究型学位。MRes理工科专业开放的比较多,会包括一些授课教学单元,MRes则表现为较MSc更多的课业量,并且课程的专业性、深度和针对性更强,但MPhil完全基于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学生将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任务,但通常不会有任何安排好的固定课程或评估。MPhil是硕士学位吗?从全称来看,Master of Philosophy表明它是一个硕士学位,在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MPhil被认为是一种“硕士水平”的学位。在欧洲,MPhil是硕士水平学位;在英国,MPhil可以作为进入博士课程的一个途径,或者作为一个较短的独立学位认证,NFQ将MA、MSc和MRes,MPhil这些硕士学位同时列为level 7;这两种体系都将MPhil规定为低于博士学位(Level 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以这种方式提供MPhil;MPhil在美国并不常见。因为美式博士课程的第一部分侧重于教学,而不是研究。MPhil 和 PhD的不同?Mphil更像一个Mini博士学位。MPhil和PhD在其他方面也有联系。根据你的研究进展,在MPhil和博士学位之间进行转换是很常见的。在MPhil阶段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旦你的研究达到了PhD的要求,你就可以升到博士。如果成绩不够优秀,或错过了转PhD的机会也不要担心,MPhil阶段的研究经验对你未来进入心仪大学都是极有帮助的。MPhil如何申请?MPhil和PhD的申请过程几乎是一模一样,套磁,网申,提交文书材料(RP/CV/PS等)。MPhil和PhD不同的是,MPhil的存在就是面向没有过多研究背景的人士的,所以对同学们最担心的RP的要求也会稍低一些,你的RP需要展示预期研究的项目或说明你打算如何研究你的项目。

恶人之天

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

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称,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一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学位类别不断丰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方案》提到,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质量问题并存,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个别类别发展缓慢,培养规模仍需扩大,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对博士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向重点领域倾斜《方案》提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方案》明确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方案》提出,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标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个、论证一个的原则,在其他行业产业或专门领域中设置,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同时,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向专业学位倾斜,每年常规增量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专业学位发展。在科研经费博士专项计划中探索招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步扩大规模。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方案》要求,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导师育人职责;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方案》提出,强化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同时,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方案》还提出,要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在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此外,《方案》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本报记者 陈鹏)

青蝇

大幅增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今天正式发布。《方案》印发的背景是什么?对今后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改革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有力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统计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期,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负责人表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着力破解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国家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以来,在总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职业变化新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情况比较分析,先后征求了31个省(区、市)学位主管部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研究提出了这一《方案》。”该负责人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案》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了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等角度,《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方案》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该负责人解读。对于什么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方案》作了明确回答。“《方案》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定位内涵。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明确了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更高,程序更加严格,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更为灵活,给予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更大的探索空间,以便及时响应社会需求。”该负责人说。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要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该负责人从《方案》中总结了4个方面。第一,稳健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学位授权以硕士专业学位为主,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第二,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出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第三,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要求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要求强化行业产业协同作用,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提升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第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本报北京9月30日电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01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乱莫大焉

我国将设立法律专业学位博士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一般只在已形成相对独立专业技术标准的职业领域中设置,该职业领域应具有成熟的职业规范和特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且具有较大的博士层次人才需求。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设置的重点是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对知识、技术、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攻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方案》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由此可见,未来五年国家将大力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相对于学术型博士(PHD),专业博士更多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的是企业实际需求和工作,而不在于在某领域的研究成果,它更多的是一种高端技能的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博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目前我国专业博士主要有工程、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暂无法律博士学位。预计未来五年,国内部分法学名校会先行试点设立法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继而会在各大法学院推广,这将是广大法律实务工作者的福音和机遇,尤其对于从事法律工作的在职员工继续深造很有帮助,不需要辞掉工作去读全日制法学博士,有利于克服工学矛盾、提升专业技能和学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柄

最新全国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名单公布!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名单的通知》。本次都调整了哪些学位授权点,一起来看看↓↓↓来源: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