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百所大学考研难易排行榜,985反而更好考,这是什么情况?!童史

百所大学考研难易排行榜,985反而更好考,这是什么情况?!

考研到底有多难?从不断升高的报考人数中就能看出,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由177万人增长至341万人,近乎翻倍,可是院校扩招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考研人彼此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报考人数众多的心理学、会计学、教育学、翻译、管理学等热门专业上,更是难上加难。2021考研的同学选定学校了吗?快来看看你的目标院校究竟有多难考呢?下面就来看一看全国100所大学考研的难易排名吧!TOP1~TOP50院校难度分析第一梯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难考)。 考研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它们都是我国TOP级高校,另一方面它们的推免比例基本上超过50%,同时其考察试题的难度,灵活度和广度都首屈一指。统考生想要报考,难度系数很高。第二梯队: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 前10的高校,人大 + C9的组合。选择这类的高校的考生,需要你实力过硬,运气也要好,最后还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争取也是可以过的哦。第三队列: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个梯队的高校都是各自省市的名校,整体实力伯仲之间,各有各的特色和擅长领域,甚至有些专业跟上面梯队的一样难考。第四队列: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而言,要容易一些,难度也就相对而言弱一些,不过想考上还是会有些压力的。第五队列: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整体实力较前面低不少,这个梯队的高校是比较偏远些地区的名校老校,但国防科大要单拎出来,国防科大比较低调,实力比较强,军校背景,没有这个方面念想的考生还是不要报考了。独秀型: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难度堪比985。之所以被称为独秀型,是因为这几所院校有些专业实力堪比清华北大,难度很大,业内名声又很好,所以难度就不小了。 其他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如语言类的北外、上外都是地域好+专业强导致难考,并且未来就业不差也是原因之一,再者如财经类也都是选择的热门大学,难度也是只高不下。TOP51-100院校难度分析其实这后半部分高校中,也不乏一些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但与前面差些的原因,小编觉得可能与地域经济及本校发展还有关系。总体上讲,985高校的考研难度一直是很大的,考上确实不容易。但也不全是985/211的院校才榜上有名。反倒是很多有突出专业的财经类、医科类高校也十分受欢迎。外语类高校的考研难度也较大。例如:双非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一哥,金融、财政也超牛,在行业内名气大。报考人数多,考研难度自然不小。双非重庆医科大学,重医的四大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特别是儿科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前面分析的,大家也不要因此觉得所有院校都很难考上,以下3类还是相对好考些哦~第一,一般而言,985学校里面排名靠后的学校比较容易考一些;第二,在985学校里面,非自划线高校要比自划线高校要相对容易考些,非自划线的5所985高校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一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不作范围内;第三,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更多的考生趋向于北京、上海、东部沿海,这也导致了西部地区高校要比北京、上海、东部沿海地区高校要相对好考一些,比如西部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大、重庆大学要比东部地区的同济、厦大的竞争难度相对小很多。权衡院校竞争态势各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大,特别是自主划线的高校。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第一是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考研院校报考难度评估8个数据1、计划招生人数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为了保险起见,不要只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了解院校大致的趋势是在缩招还是扩招。2、报考人数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该院校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是要谨慎报考。3、实际录取人数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4、报录比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要想报考这些院校和专业,最好要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和成千上万的学子们一起竞争。5、推免人数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6、复试分数线要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7、复试比例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说明两个问题:①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②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8、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就不看重复试,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甚至10%。

夫子有乎

2020考研:从19报考数据看 这些院校是“重灾区”!

2019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有290万,战况比往年都要激烈,2020年的考生应该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其实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做好一个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020年考研同学在备考的同时可以做好院校信息的收集,认真选择。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9年部分院校的报考人数,大家可以先简单做下参考。小编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出:复旦大学2019年报考人数将近2.8万,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有6300人,推免人数大约有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7:1;南京大学报考人数接近2.7万,计划招生人数大约在5400人,推免生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8:1;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同样接近2.7万,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大约是5000人,其中包括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推免人数1300人左右,报录比在7:1。上面列举的三所高校是已知数据,还有很多“重灾区”(北京、上海等地区)没有公布数据,像一些其他的34所高校,每年报考人数过万的情况也有很多。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考研人数这么多,考生该如何选择院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选择院校。认清自己实力,选择一所踮起脚尖能够得着的学校谁都想上名校,但不是谁都能考的上,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有很强的意志力、自控力、学习能力,发表过相应论文、有着丰富的经历。根据自己的大学成绩、大学经历以及报考院校排名等综合选择。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锁定院校目标你打算未来毕业之后在哪上学,在哪里就业,打算在哪生活?如果你有目标有理想的就业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地域来选择院校,对你未来的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热门地点考研竞争力度还是比较激烈的,同时这些地方的报考人数多,公共课评卷比较严格,专业课也会比较压分,所以考研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放低院校档次。多方面掌自己目标院校专业报考信息考研初期面对择校的问题,我们一般建议考生先暂时确定几所院校,不断搜集信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其中一所自己把握比较大的院校。考研复习阶段考生要多关注考研复试、调剂、录取信息,适当听下学长学姐的建议,再结合自己对目标院校的了解,做下理性分析选择。要不要随大流报考热门院校考研“重灾区”是一些报考的院校实力比较强,不是985、211就是双一流。如果你的目标感特别强,即使二战、三战也要考上这所高校,那么就勇敢向前冲、鼓足干劲,相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这种情况,只是为了考上研,有一个研究生学历,那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实力等情况好好考虑,理性选择。考生需要在上面列举的因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自己实力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所以,择校这个问题别人只能给你一定的建议,最终选择权还是靠你自己。当然每年都有一些专升本或者是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逆袭考上985、211高校。其实考研的真实难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相信大家踏实下来拼一把,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也能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赅而存焉

厦门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厦门大学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情况汇总已经公布,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厦门大学各院系专业2020年硕士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表文章数据来源: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厦门大学2020考研报录情况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厦门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刘基

考研:别扎堆报考啦!这6所211大学考研报录比很低,特别好考

在考研择校时,我们习惯于聚焦全国排名前列的顶级名校,憧憬其中的领先热门专业。但要知道的是,这些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特别高,有些甚至达到了20:1,30:1。很多人可能二战、三战甚至四战也没能如愿考上。考研择校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此,考研择校首选211、985院校毋庸置疑,那么考研难度小的211学校有哪些?由于名校考研报录比不是均等的,某些学校不是特别受青睐,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考研:别扎堆报考啦!这6所211大学考研报录比很低,特别好考!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座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拥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1万余人。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简称“西大”,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 设有研究生院,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这所大学地处B区,录取分数相对较低。拥有国家级的特色文科专业:新闻学、英语。而且是传说的调剂中的“清华北大”,可见其学校实力非同一般。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简称“东财”,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大学。这所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一起并称财经院校的“老四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4个;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报录比比较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位列国家“211工程”,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科学、风景园林、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英语、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福州大学福州大学,简称福大,创建于1958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全国14个化学“理科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内桥梁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共同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福州大学与厦门大学一起是福建省的两所“211工程”院校;调剂名额多,特色院系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和特色专业工业催化专业第一志愿未招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是隶属于河北省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高校,地处天津,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和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项目,纳入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内,是全国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211大学。这所大学拥有国家品牌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代码:、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部重点专业有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河北工业大学重点学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是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211高校;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异地办学"的211大学;因区位优势,毗邻首都北京,实习、就业机会多。而且大量特色专业的第一志愿均未招满,如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对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小倩

风雨考研路:普通一本,死磕名校985,最终成功考上厦门大学

梦要够疯,够疯才能变成英雄!所以,不要被名校的光环吓住了,要勇敢往前飞!01基本情况本科安徽省内某普通一本,专业:中药;一志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学(学硕),初试总分372,具体如下:(831)生物化学 128,(616)分子生物学 121,英语64,政治59;因总分未达到上交复试线(379)调剂到厦大,最终也算是波折上岸了。回想自己整个的考研期间,不管是初试还是调剂复试,都收到过很多陌生学姐学长的帮助,所以也希望通过篇帖子能给到正在备考的你一些帮助,也给我的考研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吧。02学校专业怎么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和专业确实很重要,因为你后续所有的努力都为之所展开。那影响选择的因素又有很多,城市、计划招生名额、报录比、专业课科目、复试方式等,可以通过查询历年的相关通知(有些会被删掉的,找不到也很正常);于我而言,先决定了专业,本身学中药的人又为何要跨到生物呢?相信对每一个跨考生来说,很大程度是基于热爱,要不然会很难坚持下去的。注:我不是完全没基础的,考试的两门课我是学过的(考查课),此外还学过生物技术等课程(感谢学的课多,虽然期末考试累死人),不过对于我们专业来说没有重视生物方向的培养,但我就是挺喜欢的。想说明的是跨考一定要慎重,别盲目,光有热爱是不行的,要衡量自身,如果完全没基础,就要早早做准备了;然后锁定城市,因为我的老姐在上海发展,所以想投奔她么,相互照应,好吧,是混点吃喝(邪恶的想法最终破灭了); 最后确定院校,双非怎敢跨到985的?一开始我也没打算考交大,毕竟我双非,且都没有系统地学过生物学,因为听了一些所谓的逆袭励志故事,一下子被打了鸡血,上就上有啥了不起,我下定决心就干了!总结:衡量自身,别盲目,名校有难度的。通过四年的学习,你的思维方式是否有所改变,学习能力有没有提升,有没有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我觉得每一次的期末考试真的是一个好机会!此外你需要去衡量在本科期间的表现(六级、国二、奖学金、比赛项目、实验技能、发表文章等),虽然这些东西不会影响你的初试成绩,对于复试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很加分的,联系导师也方便,所以如果你现在是大一大二的话,可以试想着如何丰富自己未来的简历,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锻炼自身能力。03调剂到厦大说到这,还是有点小心伤的,原本初试成绩出来,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我甚至已经联系好了导师,满脑子想着要努力备考上交复试。上交出复试名单比较早4.27出,但国家的调剂系统开放是5.20,我是在5.24进行的厦大生科院调剂复试,当天晚上就发了拟录取通知。选择调剂可以是校内调,也可是校外调,要看院校的官网。就上交而言,生物学专业校内可调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以及医学院,及时关注,对照它们发布的计划招生数及上线人数,初步判断一下是否还有缺额,然后打电话问。我一开始是想调到海洋学院生物方向,但调剂通知出来后明确要求要考“数学一”的,没办法只能走校外。校外调剂,在我联系的院校中, 985院校大都不接收校外调剂,但也有一些是可以的,如中国海大、中国农大、华东师范、武大、山大、厦大等。 厦门大学其实按往年生科院调剂只收985/211背景的考生,但今年没有,我真是感恩。最后的结果就是,厦大生科院调剂招11人,按4:1的复试比,总共进了44人(但有少数几个人弃考了),调剂考生按复试成绩排名,我以复试第5的成绩上了。04最后的话这就是我2020年考研全部经历,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能死磕985,虽然没成功录取一志愿的上海交大,但是最终也录取到了厦门大学。所以,同学们,希望我的例子能给更多考研人激励,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吧!

谷神

对于2020年340万考研学生来说,17%的录取率并不可怕,这个才可怕

考虑到就业压力、提升能力等各种综合因素,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读研。的确,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环境下,拥有研究生身份自然就能拥有更大的优势,在就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种优势往往会是你取得心仪单位offer 的关键,除此之外,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等均是人们选择考研的重要理由,因此考研人数呈几何式爆炸增长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尽管今年的考研英语一度难到上热搜,可是仍然阻挡不住莘莘学子逐鹿考研“战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了创下历史新高的341万,与2019年考研人数相比,2020年考研人数激增50余万人,当然了,这也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有关。2020年考研人数创新高,那又有多少学生能成功“上岸”呢?从往年考研数据来看,全国综合录取率为17%,也就是说今年340万考生里,大概有57万人能成功“上岸”,当然了,真实的录取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因为除了要看报录比之外,还得考虑全国各地的报录状态,比如考生生源地最集中的省市为山东、河南等地,而招生人数最多的则是北京、江苏、湖北等地,换句话说考研人数最多的地方招生人数却不是最多的,这就导致了每个省市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失衡状态,因此各地考研录取率救就会在17%上下浮动。如果说17%的综合录取率还不可怕,那么厦门大学在其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则算是2020年考研学生的“噩耗”,因为在该项通知里,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明确规定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对该校每一篇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进行严格的查重检验,其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不得超过“10%”,并且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还将送往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位论文送审平台’送审。或许很多人会说这只是厦门大学这一所大学的做法而已,事实上,论文抄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管是本科生论文还是硕士生论文,都存在有论文抄袭情况,不过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早在今年2月份,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对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通知要求下,各大高校对于学位论文的审核和查重越来越严格,毕竟哪所大学都不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里出现第二个”翟天临“。因此,厦门大学如此严苛的学位论文要求,难保不被其他高校所参考,这么看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复制比红线不断下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对一些”划水“的研究生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噩耗“,厦门大学严查论文质量的新规,也意味着今后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将越来越难。

狂风沙

考研院校分析 —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大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被称为南方最强。厦大外临白城海滩,内拥芙蓉湖、棕榈树林荫道、情人谷,是名副其实的山海花园,被誉为厦门人民公园。在厦大有一句话,只有经管和其他院系之分,但是经管类专业难度也水涨船高,极容易成为炮灰。下面研研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些经管类的专业吧!经济/金融系厦大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十。经济类专业国内的好学校很多,像清北复交人,南大浙大武大这些学校的理论经济学都是很强的,而厦大的理论经济学能排在前十,足见实力之强!表格里的经济类专业都是属于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专业,统招人数都很少,而且有些专业的推免比例特别高,具体的报录比大家可以参考表格的数据算出来,有些专业高,有些专业低。18年各专业报名人数都有下降,但都只下降了几个人,除了政治经济学报名人数上升到110人。从收分看,除了个别专业,17考研均分一般不会低于380分。其实18考研的数据也出来了,收分低了很多,很多理论经济学专业均分都是350多分,但是这是因为今年数学比较难,总体分数都比较低,但是19考研预计难度没有那么大,所以分数还是推荐大家参考17年的数据。金融系的学硕17考研竞争特别激烈,大神一堆。有些专业报录比甚至高达70:1难度很大。18考研这三个学硕的报名人数都有大幅度下降,热度下降了很多。从收分看也是很高的,17考研均分一般都在410分以上,18考研大概在370分左右,19考研预计会上升很多。金融和保险专硕17考研报录比就没有那么高了。但是18年金融专硕的报考人数是665人,均分406分。保险则是呈现下降趋势,均分370多分。具体18年的考研情况会在以后详细分析。统计/财政/国贸系统计学17年的考研难度要比应用统计大很多,无论是报录比,还是录取分数上都可以看出来。统计学18考研难度都有下降,无论是人数还是收分,均分390分左右,应用统计18考研难度反而上升了很多。财政系去年的那几个专业除了劳动经济学全部保录,另外三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10几个。报录比大家自己可以算出来,去年均分都390分以上,18考研的均分都是360分左右。国际经济和贸易系去年有四个专业招生,报录比都在10+(不包括国际商务)均分都在390+(不包括世界经济)18考研均分大部分都是在360多分。经济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招生人数很少,都是个位数,各位宝宝们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17考研报录比在经济学这个热门专业里还算是比较正常,应用经济学的分数要比理论经济学高些,应用经济学一般都要390分以上,理论经济学分数一般在380多分。从考研竞争上看18考研的竞争要比17考研大,因为这些专业的报考人数普遍都是处在上升状态,虽然分数低了点,但是18考研难啊。具体专业18年的考研情况大家有想了解的可以私下问我。管理类专业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排名前五。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工商管理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是一级学科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而专硕就是大家俗称的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基本没有,但是学费很贵,而且越好的学校学费越贵,像南大两年半的学费要20几万,专硕应届毕业生不可以考,必须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所以会计学 、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都是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工商管理这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优势明显。会计学去年虽然录取44人,但其中有32人是保录的,统招只招12人,报录比20+,均分401分。会计专硕也是考研的大热门专业,主要是考试的难度比较小(199管理类联考)即使你的基础再差,也可以通过比较短的时间考上,因为管理类联考是最简单的,更多的拼的是技巧。会计专硕去年全日制和非全的竞争都还行,还是比较推荐考的,去年我们南京很多211的均分都比厦大高。18考研的竞争比较激烈,报名人数飙升到1200,统招的人数还减少了,均分248分。企业管理也是很热门的专业,厦大去年报录比超过20+的报录比,但是你要说难吧,其实还好,作为一个顶尖的985院校还是可以接受的,去年均分387分,分数也不是很高,当然这个要参考历年真题评估专业课的难度。技术经济及管理去年统招人数6人,报录比不高,均分379分;18考研人数略有上升,但是统招只录取了两个人,均分367分。海洋科学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力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厦大海洋科学的很多硕导是海洋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国际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被誉为我国海洋科学的摇篮。海洋科学是属于理科类的专业,研究方向也是蛮有意思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厦大的官网了解下。这些专业考研竞争不是很激烈,但厦门大学毕竟是顶尖985院校,考生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分数普遍都比较高,尤其是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这些优势学科,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18年的考研情况也简单介绍下,报录比变化不大,分数普遍低点,但是数据还没有做的那么精确,先给大家参考下,大部分均分都是在350分左右,像海洋化学这个别专业均分也在370分左右。生物学也介绍下,厦大的生物学还是很好的,虽然不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像动物学、水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这些二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考研中没有划分的那么细致。具体的研究方向大家去厦大的研究生院的专业目录里去找,难度也不是很大。化学专业厦大的化学专业是王牌专业之一,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很多同学之前有问到。厦大化院有8个院士,行业大牛很多,尤其是的是物化和分析化学,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厦大化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不是很大,毕竟化学专业不是考研的热门专业。报录比大家都可以从表格中算出来。和18年对比看报考人数看的话除了物化人数增长了20多个人以外,其他专业的报考都是处在下降或者持平的趋势,未来预计也是这样,不会有明显的增长。从收分看分数也都有下降,除了无机化学均分持平,其他专业都有10-20分不等的下降。这里再介绍下化工专业,因为有同学让我说下化工专硕的考研情况。厦门大学的化工专硕考研难度不大,去年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1左右,均分360分,今年报名人数增长了将近一倍,但是还是比较推荐考的。厦门大学的化工专业还是很好的,全国排名前十,而且厦大也是985学校,面子也够响。顺便说下化工学硕不是很推荐考,推免比例极高,去年才招了3个人,报录比20:1以上,均分396,今年也有51人报名。数学/环境科学数学专业放上来也是应广大的同学的要求,其实从学科优势和性价比上看,有很多学校比厦门大学好。但是没办法,你们非要考,那就写喽,嘻嘻,而且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也是厦门大学毕业哦,以后你可以骄傲的和朋友说我和陈景润是校友,还是一个系的。从录取人数上看,数学专业招生的人数都很少,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最多的基础数学这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才统招6人,其他专业都是一两个人,尤其是运筹学去年才招两个人,但是都已经有三个同学向我咨询厦大的运筹学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无奈。但是幸运的是18考研除了基础数学增加了几个人报考外,其他专业报考人数都减少了,运筹学报考了两人。环境科学也是很好的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去年统招19人,报录比不是很高,但是均分很高,达到了393分,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环境工程招生人数很少,不推荐报考。厦门大学作为优势比较明显的985综合类高校,还有很多热门专业。比如说中国语言文学,虽然不是国内顶尖,但是也有很多著名的校友,比如说:北村、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相信大家都学过这首诗吧。还有物理专业,也是很好的,凝态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创始人之一, 就是厦大校友。物理系出过很多大牛级人物。当然还有很多专业大家可以考虑,比如建筑类、土木类、电子类、自动化、机械类、教育类、哲学、法学、宗教学等等。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私下问我。总结:厦门是不错的城市,风景优美,今年刚评上20大最美城市。厦门的鼓浪屿也是研研很想去旅游的地方。厦大南方最强,如果打算留在厦门发展,考厦大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厦大的考研难度总体还是比较大,尤其是对于自考的同学来说,如果不好好准备一两年的话,考上的难度很大。厦大是一所很公平的学校,不要在意什么歧视,基本不会在乎你的学校出身,对所有同学都是同等对待。

砂器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难度排行:厦大排在第三档?

每年的自划线院校的复试分数线一般会比考研国家线先出,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自划线都会高于国家线,而每一所考取的难易程度也是有区别的,下面聚英考研网小编与大家聊一聊34所自划线院校录取难度档次排名,供大家2019考研复习参考~考试历来是中国教育评定学习的标准,而考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难的六大考试之一,接下来,我们根据高校所在地的就业问题,将34所自划线院校的考研难度分为以下五档:考研难度第一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档考研难度是最大的,虽然各大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都在上升,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其余高校也是有档次之间的差别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里,保送生比例都超过了50%,这也保证了清北的研究生生源保持领先。考研难度第二档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这六所大学考研难度仅次于清华和北大,因为它们的优势专业录取难度很大,很多都是招收保送生,留给统招生的名额多为个位数。但一些冷门专业有时候也会存在招不满的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等去查找一下。考研难度第三档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第三档的高校实力都相差不大,属于同一层级的高校。这些高校除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推免生人数达到50%以外,其余高校留给统招生的名额还是相对较多的。当然这些学校都是985高校,且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每年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因此考研任何阶段都要用心准备!竞争,让人居安思危考研难度第四档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这一层次的高校有个特点,那就是都不在北上广,相对于位居北上广地区的重点高校而言,录取难度低了不少。毕竟这些高校所在的城市多为二线城市,而毕业后的就业地区是同学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但也不乏一些热门专业报考的难度很大,而且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大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慎重考虑。考研难度第五档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其中,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属双一流B类,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兰州大学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会比东部学校好考一些。而中国农业大学作为34所自主划线院校之一,学科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复试分数线会比其他自划线低一些。我们将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难度大致分为以上五档,主要是涉及到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问题,例如位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考研竞争会更激烈一些,因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会考虑在高校所在地就业,毕竟人脉资源等都在那里。而二线城市的重点高校竞争相对小一些,但并不意味考研难度低的就一定好考,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以上34所自划线学校考研难度分档,如果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麻婆岛

厦门大学这个专业考研虽然有点难考,但性价比贼高!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怎么样?考研好考吗?分享君想说: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性价比较高。为了让小伙伴们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该专业信息,分享君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小伙伴们进行详细分析。学科排名情况根据2017年教育部学科教学评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被评为B+,全国排名第15名,学科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近几年也是报考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竞争异常激烈。历年招生报考情况厦门大学该专业近几年报考人数还是非常多的。分享君整理了该专业近几年的招生录取情况,详情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该专业今年报考人数有所降低,并且有大幅度的扩招。这导致今年报录比下降到11:1,对比同等院校来说可以说是比较低了。根据厦门大学2021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今年计划招生65人,招生人数对比今年有所下降,竞争激烈程度升高。该专业17年接收过学院内调剂,但随着报考人数的上升,完全能够满足招生计划,不再接收调解书,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志愿。该专业接收推免生,占比约五分之二,推免生名额还是非常多的,对统考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分享君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了该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给小伙伴们作为参考,详情如下:该专业近几年录取分数呈上升趋势,录取最低分和最高分逐渐拉开差距,可以看得出一般不存在压分现象。为了让小伙伴们能够详细了解复试线,分享君整理了该专业近几年复试分数线,详细数据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专业近几年复试线一直高于国家线,但差距不是太大,进复试不算太难。该专业复试按照1:1.5的差额比进行,初试分数相对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分数排名在不在差额比的范围内。另外,该专业存在擦线逆袭的现象,所以小伙伴们不能轻视复试。参考书目及大纲该专业初试有两门专业课,初试备考压力一般。详细情况如下:复试方面,该专业一门专业课笔试,一般是五题自选一题模式。根据学长学姐分享,复试难度不高,面试和笔试的问题考察都比结合专业时事,所以说还是要多多积累。另外,厦门大学不会公布大纲,只会给一个考试范围,备考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历年真题厦门大学近几年不公布真题,小伙伴可以自行到网上查看学长学姐的回忆版真题作为参考。综合以上分析,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想上岸还是有难度的,但与其他院校相比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厦门大学该专业还是比较香的!该专业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今年报录比达到了11:1,热度相比其他院校来看,不是很高。根据2021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招生人数有一定的缩减,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热度相比于其他院校还是比较低。该专业初复试难度一般,该专业按照1:1.5的差额比进行复试,给予考生更多上岸的机会。整体来看,分享君比较建议有实力的小伙伴们报考。当然,小伙伴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断刀客

厦门大学近五年考研报录比分析,如何获得目标院校的报录比数据?

考研报学校怎么判断某一专业的报考难度?有人说看录取分数,对于录取人数多的专业看录取分数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如果某一专业一直都是只招一人,看录取分数则没有意义。今年最高分考401,录取分数就是401,明年最高考359,录取分数就是359,这就会导致录取分数偏差很大。那类似这种情况看什么呢?看报录比!报录比是考研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遗憾的是很多学校都不公布,如果报考学校有公布,一定要好好利用。厦门大学2015-2019考研报录比图中是厦门大学2015年-2019年的考研报录比数据,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模板,今年考研的同学要记得收集报录比的数据,尤其要注意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推免录取人数)。除了要看报录比外,最低录取分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尤其是录取人数很多的专业,结合近5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就可以大致的评估出考上这个专业至少需要考多少分。上图是经济学专业的录取数据,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的录取人数仅有个位数,如果减去推免录取人数,有许多专业根本没有录取统考生。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最低录取分数都在370分380分,这也足以见得这一专业的热门。如果仔细分析上面的数据也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经济学类的统计学,2019年录取6人推免4人 ;2018年录取8人推免6人;2017年录取13人推免10人;2016年录取13人推免5人,2015年录取12人推免3人。从这里能看出什么呢?说明有些专业不但录取人数越来越少,而且推免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样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专业的竞争是非常大的,比如图中的神经病学专业学位一共有31个人报考,最终只录取了一个人,而且没有推免生,这个人的分数刚好就是384分。当然了,也有一些方向就没有人报考。比如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只有一个人报考,最终录取了4 个人,说明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报录比确实是考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是有很多学校都不公布,如果没有公布很多情况考生只能去猜。对于2021年考研的同学要注意各个学校官网公布的考研录取名单公示期过后一般都会删除,要记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