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经典研读:慢起来了,深下去了茫焉异之

经典研读:慢起来了,深下去了

4月14日星期日,午后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车来车往,一派热闹。不远处的北京社科书店,闹中取静,一群年轻人如约而至。他们围坐在一起,打开各种语言版本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开启新一轮的经典研读。作为“知止”中外经典读书会的成员,他们已经用七年时间读完了三部经典,对亚里士多德的精读,可能要持续两年,或许更久。像“知止”这样的读书会正在悄然增多。读书会的成员,多则数十人,少则三五人,他们在书店,在咖啡馆,或者在某人家里的客厅,捧起书来,慢慢阅读,细细思考。1.静下心来,从原典出发2016年9月,许鑫辉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后,终于张罗起了他心心念念的读书会——《文选》研究交流会。读《文选》,是班主任蔡丹君的建议。蔡丹君的主攻方向是汉魏六朝文学,对《文选》这部南朝人编选的诗文总集的价值有切身体会,但读书会的成员并不局限于研究这个时段的学生,他们当中有的学先秦,有的学唐宋,许鑫辉则是研究明清文学方向。“参加读书会的同学,底子都很不错,但他们过去大多没有深入阅读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的认知,基本来自于教材。到了研究生阶段,他们想静下心来,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真正从原典出发进入学术之门。”蔡丹君说。“在第一学期,我们根据选好的篇目,规定每次读一篇,却发现效果不太好。到了第二学期,就从头开始读,整整一个学期只读了班固的《两都赋》。”许鑫辉说,没有了对阅读速度的限制,大家把几种不同版本的《文选》逐字逐句地对读,分析其中的差异,读到不明白的历法、官职、地理等问题,就分头查考,再互相释疑解惑,“一次3小时的读书会,每个人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准备。在某种程度上,《文选》成为我们完善知识结构的一个平台。”在“知止”,阅读一部书的周期更长,准备的时间也更长。“比如,在读《理想国》之前,我们首先要物色国内研究柏拉图的一线学者,邀请他们作为导读老师参加读书会,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把从古到今各种语言版本的《理想国》以及重要的参考书、论文做成一个参考书目,再根据这个书目,给成员分配任务,前后要经历好几个月的时间。角色分配停当后,就开始从不间歇的两年精读。”作为知止的发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国鹏曾为读书会拟过一个书单,从孔子、柏拉图到朱熹、康德,包含20种经典。“我们最初的设计是每种书读半年,读完这20种后,再拟第二批书目。但实际情况是,像现在这种‘较真’的精读,读完20种书至少需要40年,根本不可能拿下来。”刘国鹏说。当需要在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之间做取舍的时候,刘国鹏和他的伙伴们同样选择了质量。读每一种经典,“知止”都采用多种语言、多种版本的比对阅读,7种语言的《论语》,6种语言的《理想国》,5种语言的《道德经》,最多的时候,一段经典文本对读的版本多达50种。“我们不是一个谈感受、谈印象的松散的读书会。每期精读大概有二三十人参与,读书会前,每个人都必须预习和思考,读书会后,还要撰写综述。”刘国鹏说,阅读每部经典所花费的精力,都不亚于一个博士生所经受的训练。2.同仁同道,少长咸集2015年,三四十位热爱古籍的年轻人陆续加入了一个叫“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的微信群,还草拟了一份“宣言”:“中华文明肇自册典,洎乎今日;文脉维系,而古籍赖焉。缘此而有古籍工作青年同仁联谊之议,幸得同道襄助,渐开端绪。重在古籍实践,借以提炼学术,兼涉域外汉籍,熔古纳新。故期冀以本群为平台,交流心得,互通有无,开阔视域,而能相互砥砺,联谊群之宗旨实系乎此。”第一期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沙龙在北京琉璃厂的一峰书店举办,国家图书馆马学良讲“明内府刻本的特征与鉴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谢辉讲“欧洲图书馆的汉籍收藏与汉籍目录的编纂”,中华书局王水涣讲“古籍经典普及层次与对象问题的几点体会”,这些来自高校、出版文博单位的年轻人,分享的都是自己最熟悉、最有兴趣的内容。3年多的时间里,微信群中的群友已经扩充到200多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宗友曾两次专程赴京参加沙龙,往来路费和住宿费都自己承担。“同调共鸣,切磋新知,我本人教古籍目录之学,当然十分欢喜,虽千里而必至。”对于主事者的眼光和担当,张宗友非常敬佩。这些以年轻人为主的读书会,除了彼此间的交流切磋,也常常会得到来自前辈学者的指导。为了不干扰同学们的自由讨论,蔡丹君到现场参与《文选》读书会的次数并不算多。同学们遇到读不懂的地方,会把问题集中发给她,她再一一解答。《文选》中有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同学们说,“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一句中的“生尘”二字不知道应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认为是“水上涟漪”的意思,对不对呢?蔡丹君答:“生尘,就是沾上了尘埃。”同学们又问,《洛神赋》文本中,“赋”前还有“序”,如何区分哪些是“序”,哪些是“赋”呢?蔡丹君答:“‘赋’的语言和‘序’所使用的散文体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你们多读赋,慢慢就明白了。”“有的回答是直接解决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有的回答是希望启发他们的思考,体会读书的方法。”蔡丹君认为,对于这些处于学术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做好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知止”请到的最为年长的导读老师,是清华大学教授钱逊。2012年,当时已经79岁的钱逊,每星期坐地铁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大家一起读了一年《论语》。在“知止”正式成立之前,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的卓新平就积极出谋划策。他告诉年轻的同事们,读书会可以有三种类型:一是“会馆”加“沙龙”,成员之间轮流坐庄;二是文化补课,参与者交流读书感受,邀请专家答疑解惑;三是交流信息,成员之间就彼此的阅读经验、新书信息等展开交流。如今,知止读书会,不仅有每周一次的精读,每月还在美术馆、画廊等场所举办一次气氛更为轻松的沙龙,除了邀请专家讲座,还有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3.面向当下,面向大众“《认知天性》中说,学习之后的测验,如同给串上了珠子的绳子打结,可以不让珠子散落。这和我们的理解差不多。我们每周都有周练,作为对学习内容的阶段性检测。如果不测验,就留不下什么。”“书中提到的‘暂时性优势’和‘潜在性优势’理论,对我们未来选拔超常儿童有一定指导意义。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其实经历过大量重复性训练,获得了暂时性优势。而他们的潜在性优势,需要我们在更复杂的情况下去考察。”2018年12月,辽宁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的几位青年教师自发成立了一个读书会。这些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十五六岁就要考大学的孩子。读书会的第一本书,他们选择了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布朗的著作《认知天性》,第二本书《思考,快与慢》也是心理学著作。从书目的选择上,不难看出这个读书会的目标:结合心理学研究,寻求更适合超常儿童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更好成长。既要有为了求知而读的纯粹,又要有为了使命而读的担当,这是很多读书会参与者的共同追求。知止读书会的骨干成员大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周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很多研究所的“返所日”,因此,几年来读书会的精读一直安排在每周二下午。但为了方便公众参与,从今年4月14日起,知止读书会把精读的时间改到了周日下午。“作为学者,我们应该把学术成果和探索学问的经验与大众分享。读书会要面向大众。”刘国鹏介绍,读书会在进行精读和沙龙讨论的同时,也一直邀请学者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经典,并通过音频网站免费向大众传播,几年来,这样地讲读《论语》做了511讲,《理想国》做了169讲。古籍研究青年同仁联谊群沙龙同样对大众开放。举办沙龙前,读书会成员会通过各种自媒体发布消息,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古籍爱好者来到现场旁听,与主讲人对话。同时,也有很多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主动伸出橄榄枝,为举办读书会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对于读书会与大众的关系,刘国鹏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源:光明日报

道不可有

读这三本书,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木心先生说,“有的书,读了便成了文盲”。王力曾有言:“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个民族的语言对这个民族来说是生死攸关,极为重要的,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正是因为每天都在发生,人们自然会习以为常、自然也就不当回事了,其实它很重要。”看这三本王力先生的书,找寻自己血脉里流传的文化底蕴吧。1.《诗词格律》一本爱诗人必看的好书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例证详实。书中引用大量古人、伟人的诗句,结合基本的知识,把诗词的奥秘和美毫无遗漏的拆分、展示给读者。有人说,所有看了这本《诗词格律》的人,看完都可以写诗。书中把诗词中涉及到的平仄、对仗、用韵、节奏等问题,都逐一做了详解。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看完这样简单明了的解释,一下就明白了韵脚的奥妙和规律所在。而在同类诗词入门书籍中,也很难再找到能如此细致简明的书籍了。这本书是爱诗与学写诗的人,要人手一本的书籍。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看到古人真正平常生活的好书学古诗词、文言文,许多人都说内容晦涩,读不懂。不懂大都是对于古代文化的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是涵盖全面,考订较精;有最基础的常识,最详尽的解读,却不失趣味。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室、这些你想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书中无所不包,堪称一本古代详尽的常识宝典。3.《语文讲话》深入了解汉语,喜欢汉语言读书人的福音《语文讲话》是王力先生编写的一部语文学经典著作,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汉语的特性、方言分类,汉语与四声、各地语音的异同、古今语音的演变,词的构成、各地语法的异同,以及词汇和文字方面的知识。还收录了《古代汉语常识》、《文言学习》、《漫谈古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文言语法鸟瞰》等四篇著作,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古代汉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言里不仅蕴含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影,更包括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传承。作为炎黄子孙,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与汉语言的承传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

今则不然

关于中国文化的几本书

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作为周传统的守护人,他们亦成为中华文明的捍卫者。……儒学将它的所有一般观念根植于对已存的习俗、学问和历史先例的缜密的研究之中,它独自许诺将个体完全一体化于它的文化、社会和宇宙之中,这一定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秘密之一。——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江蓝生1《国学读本》任继愈 主编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生前主编的最后一部著作,以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展示国学精华为宗旨,全书分为文学、史学、哲学主编,以阅读学习经典为主,加以导读、注释、评析,辅以中外名家的相关评论,配有参考书目与思考题,普及与提高并重,方便适用,对提高读者的国学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大有裨益。2《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徐中舒 著1947年中研院第一届院士评选,徐中舒先生以“用古文字与古器物研究古代文化制度”之重大贡献获得候选人资格,本书以“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为题,酌选徐先生在古器物方面的经典文章,重编一册,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延伸阅读《古代器物溯源》宋兆麟 著本书为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先生四十多年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生活劳作工具研究成果的集成,作者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曾经被广泛使用的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3《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钱穆 著本书主要专论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古代观念与古代生活、社会主义与经济政策、中西接触与文化更新等10章。 4《烽火薪传——抗战时期文化机构大迁移》孟国祥 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战时博物馆、图书馆、出版机构、艺术团体等文化机构从谋划、准备到实施搬迁的全过程及特点,以及大批学人烽火战乱之际的社会担当,呵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守与情怀。5《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 著本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册,考察了从上古到近古的中国文化的生成、定型、发展的历史。全书以资料丰富见长,立论也颇有深度。为当时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书。曾被列为大学教材。延伸阅读“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任继愈 主编本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6《山西文明史(全三卷)》杨茂林 等著本书力图把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基本区域,把山西区域文明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文化繁荣、集体心理在内的六个维度进行探讨,以理清山西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呈现其演化图景,展示其重要成果,突出反映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7《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唐力行 著本书在综合作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最新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徽州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了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点。8《华夏饮食文化》王学泰 著本书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饌、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9《从中医看中国文化》李建民 著本书探讨中国历史中的医学知识及身体建构,及其衍生的文化、政治、社会与性别意义。10《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007年卷)》朱大可 张闳 主编该书集中展示2007年度中国内地的文化状况,是对当代文化思潮及现象的实录。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诸部分。文章涉及文学、影视、音乐、绘画、舞蹈等各个领域。11《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周晓虹 著本书以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反哺”为核心概念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或文明的积累方式。

诗云

这三本书是中国文化的最深精髓 至今仍有一本书无人能够参透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蕴含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更为世界的璀璨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都知道,在目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明早已在经历各种战争之后,彻底断绝,唯有中国的华夏文明延续至今。今天,笔者就给所有的历史迷朋友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三本最奇特的书籍,这三本书籍堪称世界文明的惊叹之作,甚至有一本书籍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完全看懂。其中《山海经》是我国具有很高文献价值记述古代志怪的一部奇书。大约是战国时期一直到汉朝时期的著作,但是具体的作者是谁根本没有办法考证。《山海经》对我国研究古代的风土人情、地理文化、神话传说等等具有非凡的价值。包括对矿物的记录更是全球最早的神作。《山海经》充满了神奇色彩,内容无比丰富包容万象,包括神话学、地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还有科学。可以说《山海经》的文献价值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说《山海经》绝对是我国文化最深的精髓之一。还有就是《黄帝内经》,这是一部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极大的医学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医学界的鼻祖。《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首,据历史传承的说法《黄帝内经》应该是黄帝所作。其实这部著作应该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富含的医学内容太多太多,从先秦到西汉人们不断的往里面增加内容,最后《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始祖著作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文化最深精髓的医学著作。最后这部古籍可以说得上是最具研究价值并且至今无人能参透的文学巨作。它就是《易经》。这部巨作包罗万象,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它包含了哲学、生活、文学、科学、政治等等很多的领域。《易经》是我国历史上所有经书的鼻祖。说起《易经》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些古代占卜的大师肯定都精通易经,其实不是的。他们连最基本的皮毛都没有看透,《易经》所涵盖的内容至今也没有人可以参透。它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可以说至今是任何一部著作也无法超越的。我们的先辈能写出这样让世界都为之侧目的巨作,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骄傲。这部神奇的著作真的期待有人可以参透它,这样它的价值就不会被埋没了。以上这三部著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最深精髓,其实我们华夏文明还有很多书籍需要我们后人去研究的。归根结底我们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让我们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和先辈们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

毛公

「教学」阅读文选201812说明

阅读文选201812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编的主要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第8章各显神通,节选的是黄蓉卸下男装初露真容与郭靖相见的一部分,侧重在人物描写;《射雕英雄传》第30章一灯大师,节选的是黄蓉智对书生朱子柳的一部分,侧重在人物描写和传统文化;《笑傲江湖》第13章学琴,节选的是任盈盈弹奏《笑傲江湖曲》的一部分,侧重在音乐描写。金庸小说曾入选内地、港台、新加坡等中学教学用书,引发了一些争议。这次选用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切实探讨其教学价值,并纪念刚刚辞世的作者。此外,河南作家王剑冰的散文选编了一篇《小沟背》,写的是焦作附近的风景,可以作为焦作读本的补充。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的时评分别关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俞敏洪演讲的争议、对互联网算法的反思等。时评《“劳苦”还要“功高”》与社科文《“吃苦耐劳”的内涵及其时代挑战》虽然文体、内容均不相同,但话题有一定的相关性。专题阅读选编的是一组“基因编辑”相关文章,有《新京报》的新闻特写,有《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也有新媒体的相关介绍。这一组文章既可以作为梳理整合信息的阅读材料,也可以作为开展科学与伦理思辨探讨的阅读参考。古代诗文阅读选编了儒、道经典篇目,所有内容均为课程标准所列背诵篇目,也可作为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教学补充。来吾语文这次推介的好书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本书的部分内容选入了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我们的必学内容。《2018年十大流行语》既是时代发展的文字呈现,也是我们语文学习值得关注的现象。《成语近义辨析》建议要求学生分批分阶段阅读梳理。

虎姑婆

中国文化经典《百喻经》的幽默式比喻

《百喻经》是大藏经譬喻类经典中流通最广的一部,其规格的统一、文风的优美被誉为佛教文学寓言宝典,也是鲁迅一生中唯一为之断句、捐印,并且赠人的一部佛经。《百喻经》的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系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本书的原名《痴花鬘》,译后改为《百喻经》。所谓“百喻”,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现存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喻”,有两种说法,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四卷(或作五卷),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四卷本《百喻经》中,第一卷二十一喻,第二卷二十喻,第三卷二十四喻,第四卷三十三喻,共九十八喻。各喻的意趣可概括为三类:一、其中对治烦恼的,有十种:(一)治贪方面的,有第十六灌甘蔗喻、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二)治嗔方面的,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第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等四喻,(三)治痴方面的,有第八山羌偷官库喻、第九叹父德行喻等十九喻,(四)治慢方面的,有第二十八为妇贸鼻喻、第四十三磨大石喻等四喻,(五)治疑方面的,有第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第七十尝庵婆罗果喻两喻,(六)治身见方面的,有第三十牧羊人喻、第三十五宝箧镜喻等四喻,(七)治边见方面的,有第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第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两喻,(八)治邪见方面的,有第五十八两子分财喻、第九十四摩尼水窦喻两喻,(九)治见取方面的,有第四妇诈称死喻、第五渴见水喻等三喻,(十)治戒禁取方面的,有第一愚人食盐喻、第十二煮黑石蜜浆喻等八喻。二、其中对治恶行的,有四种:(一)治悭吝方面的,有第二愚人集牛乳喻、第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等四喻,(二)治犯戒方面的,有第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第十四杀商主祀天喻等十八喻,(三)治邪命方面的,有第三以梨打头破喻、第七认人为兄喻等七喻,(四)治懈怠方面的,有第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第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等五喻。三、其中开示法义的,有二种:(一)开示空义的,有第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第五十二伎儿作乐喻等五喻,(二)开示一乘的,有第二十二入海取沉水喻、第二十四种熬胡麻子喻等四喻。在写法上,本书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有很犀利的讽刺性,也可以作笑话看。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百喻经》作为源于印度的汉译佛经,讲一些幽默故事,堪称一部笑话集。印度民间从很古老的时候就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故事,比如《比尔巴尔故事集》和《谢赫·奇里的故事》,等等。而《百喻经》与之不同的是,则是以比喻的方式来体现幽默。从另一角度说,是一种幽默式比喻。这种幽默式比喻,多半是用一种语用预设背离而产生的幽默效应。语用预设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话语触发的预设内容也可能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认识或说话人对事态的主观看法。当话语信息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或人们普遍的认识与立场时,就会显示出可笑的一面。例如《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就以一个已经死了一个孩子,又杀了一个孩子的愚人,来比喻一再犯戒,不及时阡悔的比丘。故事讲了一个人,养育了七个儿子,结果其中一个儿子不幸离世。愚人把孩子的尸体停放在家中,自己则离家出走。有人看到愚人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就劝说他生死各安其所,应该把死者埋葬好。愚人想如果要挑担子把尸体运到远处,不平衡,于是就再杀掉一个儿子,使担子两头保持重量平衡,易于行走。如此愚昧荒唐的行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忍俊不禁。这种发笑,病非因为人性的灭绝,而是读者都知道这只是个夸张的比喻,不是真人真事,然而这个故事却喻示生活中有些人未必与这个杀子的愚人有别。我们常一错再错,为自己的错找借口,找理由拒绝醒悟、悔改,结果铸成大错,难以回头。再如《奴守门喻》,说的是一个家奴的愚笨。主人出远门前吩咐家奴说:“好好看管大门、驴子和绳索。”主人出门后,邻居家有人弹奏乐曲,家奴很想去听,但又不敢违背主人的吩咐。于是,他用绳索把门板捆了起来,再放到驴背上,牵着驴去听乐曲了。正在此时,盗贼入屋行窃,偷走了主人家中的财宝。主人回来见状,便问家奴具体情况。没想到家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您出门时候,吩咐我要看管好大门、驴及绳索,现在这三样东西都还在啊!”主人顿时无语。大家知道,所谓“看门”,就是为了看管好家里的财物,如果财物全没了,留着“大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由于家奴应答的语言背离一般的逻辑常识而充满幽默。其实,故事中的“大门”比喻“六根”,“驴子”象征“烦恼”,“绳索”就如“情爱”。愚钝的家奴为“声”所诱惑,不能专一,导致失责,佛用来比喻诸比丘因贪著于五欲与六尘境界,未能守住六根,而被无明烦恼与情爱的绳索束缚着,结果导致本身的修行功亏一篑,消失殆尽。百喻经》也有以动物作为故事主角的。如《蛇头尾共争在前喻》,说是有一条蛇,尾巴争着在前面,蛇头则对尾巴说:“我一直都在前面的,怎么可能到后面去呢?”蛇尾却很不服气,于是就缠住了树干,使身体动弹不得。蛇头无奈,只好应允让尾巴在前面。结果,蛇尾看不见路,掉进了火坑,被火烧烂而死。佛用这个故事比喻师徒俩的关系,暗喻年轻徒弟切记骄纵气盛,常认为自己有资格代替年长的师父能起带头作用,结果误人误己。为了使故事更具幽默特色,《百喻经》往往将比喻与夸张两种手法结合使用。例如《三重楼喻》,讲一个关于人性急的故事。故事中的愚人是一个富人,身份尊贵、崇高,行为却愚钝不堪。有一天,这个愚笨的富人到另一个有钱人家去做客,看见这个主人家的房舍有三层楼高,十分宽敞、庄严、美丽。愚人当下起了念头,请了木匠要盖一栋一样的三重楼。于是,木匠就从地面垒砖,开始造楼。愚人对此心生疑惑,质问木匠的行径,并指示木匠道:“我不要下面的两层屋子,你们只需要为我建造最上面的那一层屋子。”木匠回应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愚人仍然坚持己见。人们听闻此事,都嘲笑这个愚蠢的富人。这个幽默故事的魅力,在于寄寓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不变至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一步登天,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它提醒世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所建树。再如《人说王纵暴喻》,讲一个性格暴戾的国王,因听信谗言错抓了一位贤臣,并让人将贤臣的背脊剖开,取了他的一百两肉作为惩罚。事后,知道是自己错怪了贤臣,非常后悔,就取了一千两肉,用来弥补他失去的百两脊肉,这让贤臣更是痛苦不堪。国王对此很纳闷,问道:“你为什么那么苦恼呢?我剥取了你一百两肉,但已经十倍偿还给你了,你难道还不满意吗?”旁边的人于是回应国王:“大王,就好像你砍掉一个人的脑袋,就算事后再给他一千个头作为补偿,也避免不了他死亡的结果;虽然大王现在用十倍的肉偿还给他,但他也免不了难忍的苦痛啊!”佛用国王暴戾、愚昧的行为来比喻世间愚人,不畏惧后世果报,贪图享乐,把痛苦施压在别人身上,后来又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以此获得福报,不仅徒劳无功,反倒增加别人的痛苦。这个国王的行为可笑至极。生活中的人们,有时何尝不是国王的化身?人们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事情,即使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也常常是按照自己的主观看法行事,而没有充分考虑他人的实际需求。如果自己的好意成了别人的痛苦和麻烦,那就是好心做坏事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做呢?总之,比喻是《百喻经》的一大特色,而让故事深入人心的,还在于故事中的比喻手法与人们的惯常思维逻辑相悖,从而使这种相悖产生幽默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喻经》堪称是讲故事艺术中的佼佼者,因为作者懂得用人们普遍喜欢的幽默比喻来讲故事。(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六则》一课)(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中国文化就是智慧!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在一念之间得到这三种体会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已经热了三十多年了,新华书店里的国学类书柜上,摆满了众多文化名人的著作,网络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和讨论,更是层出不穷,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社会上仍然还有不少的争论。大家都在说中国文化好、传统文化高,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好?又有多少高呢?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高明的方法和方术,有着种种的高招和妙招,只要学会了其中的几招,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甚至还有人举例说,屠呦呦就是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谋略,就是纵横捭阖的兵法,里面有着比三十六计还要厉害的计谋,学了传统文化,就可以像苏秦张仪一样,靠着嘴巴也能出将入相,也可以像诸葛亮一样智计过人,还可以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劝人为善,就是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提倡仁义礼智信,说白了,中国文化就是劝善文化,无论说得多么深奥,无非就是劝人要做个好人。还有人认为,学了中国文化非但可以延年益寿,还能够长生不老;非但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够知道过去未来;非但可以修炼气功武功,还能够得道成仙。更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心灵鸡汤,是失败者的自我慰籍,是对现实社会的消极逃避。当然,以上的这些说法,肯定都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完整的。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方法招术来学习,虽然无可厚非,但只要对照一下现代的高新科学技术,就可以发现,古代的方法技术再高明,终究比不过现代的科技,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治疗效果,又怎能跟双氢青蒿素相比!如果把传统文化理解成计谋兵法,虽然不能说这样的理解不对,但古代的计谋兵法,又怎么能适用现代的战争?诸葛亮的料事如神,又怎么能比得上现代的侦察情报手段?如果把传统文化当成是一种品德修养,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品德修养并不是中国文化所独有,古希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也对人品道德的修养提出过很高的要求,而且现代社会对于文明道德的培养,只会比古代更全面。至于有人把传统文化当作心灵鸡汤,这无疑是太小瞧中国文化了;若是把中国文化加以神化,显然是很不现实的;若是把传统文化解释为消极逃避,则纯粹是恶意诋毁。要看一门文化到底好不好?不能只看过去有多少辉煌,而必须要看现在的价值和作用,如果一门文化只适用于过去,而不能适用于现在,只能说明这是一门过时的文化。要看一门文化到底高不高?那就要看这门文化有没有高人一筹的独到之处,如果只是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说,就表示这门文化高不到那里去;如果这门文化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独到之处,有着别人还想不到的独到见解,那才是一门高明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门高明的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一门独到的智慧之学。纵观现代的所有大学,无论是中国的还是欧美的,所开设的课程全部都是知识类的学科,还没有一门是研究如何开发智慧的智慧之学。那么,什么才是智慧呢?智慧又是什么东西呢?举个例子说吧,同样的两个初中生,同样都学了几何学的基本原理,面对同一道都没有做过的平面几何证明题,一名学生能很快的想到方法做出来,另一名学生却半天也做不出来,这就是有没有智慧的差别。又比如两名同一段位的棋手,一名正在比赛,另一名在旁观,往往是旁观的棋手对棋局分析得更清楚,下法更精妙,这就是“旁观者清”,而正在比赛的棋手往往“当局者迷”了。可见,智慧不是知识,不是技术技能,不是计谋谋略,也不单纯是品德修养,更不是心灵鸡汤。智慧,就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领悟能力的综合,是一门纯心灵的综合能力,也称之为智力、脑力、心力,也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脑子好使、脑子管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就是能够有效地开发人的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完整的开发智慧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这是以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化为基础的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起码是不完整的。虽然在古印度文化中,也有着开发智慧的论述,但早已经在印度失传了,反而在中国还保留着这门高深的文化,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佛学。那么,中国文化是如何开发人的智慧的呢?中国文化认为,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一混成之物,宇宙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人也是道所生的,所以天地万物和人都是后天的,在后天的人看来,先天的道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的;又因为一切都是道所生的,所以道对天地万物和人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所以,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道德经》,就反复强调了人要效法道的虚无,就是人要努力做到无为、处下、若谷、不争,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也能达到虚无的境界,如果能够让心灵也像道一样的虚无空灵,心灵也就得到了道的生生不息,也就得到了智慧。中国文化就是依靠这一套理论,来开发人的智慧,并在开发智慧的实践过程中,创建了一套非常完整有效的练习方法,利用这套方法来开发智慧,就是人们常说的修行。在开发智慧的过程中,任何人只要认真按照这套理论进行练习,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几乎可以在一念之间,就有以下三种体会:一,只要能够认识到道是先天的,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在宇宙天地产生之前就存在的,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如果能够这样来理解道,我们的心灵就能跑出自己的身体,非但能突破自己的身体,还能突破宇宙天地,似乎自己的心能够跑到天地的外面,跑到宇宙未生之前。如果自己的心,能够跑到宇宙天地的外面和前面,就会觉得自己的心好大好大,大得能够包住宇宙。二,这时候还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心并不是一种想像,而是仿佛真有这么一个东西,但又是虚无的、空灵的、似有似无的,非常符合老子《道德经》中“窈兮冥兮、恍兮惚兮”的描写。三,如果能够体会到,自己还有一个无比广大的、虚无空灵的、似有似无的、窈冥恍惚的心,而且还包着宇宙天地,则就能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心,跟先天的道很接近,但还不是道。因为道能生万物,而自己的那个心,显然还不能生什么东西,虽然那个心非常广大,也很虚无缥缈,但只能说接近于道,还不是真正的道。如果能够意识到道是生生不息的,自己的心也应该生养万物和人类,只有让自己的心也具有道的生生不息,才能让自己的心更加接近于道,并最终与道合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得道。当自己具有了这样的心愿之后,立马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也有了好生之德,一股慈爱之心从胸口升起,这股慈爱之心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义,也就是佛学的慈悲,在道家则称为生生不息的生力。只要真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要认真按中国文化的理论来练习,根本用不着别人所说的十年八年,几乎可以在一念之间,就具有以上这三种体会。当有了以上三种体会之后,再来看自己的所作所为,再来看自己对别人的言行,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些言行是对的,哪些言行是错的,这就相当于一名棋手在观看自己队友的比赛时,“旁观者清”的那种感觉。能够让自己也达到“旁观者清”,能够让自己看清自己,这不是智慧又是什么?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一门智慧之学,而且一点也不难,要学这门学问,并不存在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认真学习,都可以在一念之间就有以上这三种体会。在实修中达不到一心不乱?请补习这个理论和法门,可有效清除杂念读了多年的《道德经》,却感受不到智慧,这三个根本原因值得深思《道德经》的道,到底有什么用?又该如何来利用?再答网友的提问《道德经》:对于道,必须从道的本身和道的作用,这两方面来理解

多信者显

余秋雨新书《中国文化课》,讲述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

屡屡提到要“封笔”的余秋雨又出新书了。近日,余秋雨携新作《中国文化课》出现在上海。《中国文化课》将余秋雨近年来在喜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频课程整理成文,对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作出系统梳理。在自序中,余秋雨写道,出版此书缘由是想把在“秋雨书院”主持的博士生专业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包括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历史、精神主干等五大单元内容。在9月的讲座现场,他与观众分享了心中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以及新时代下的个人体悟。讲座现场 主办方供图谈学历: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在余秋雨眼中,学历并非指的是毕业文凭,而是求学的经历。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在录取研究生的过程中,他时常感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在专业上表现平平,而一些背景普通的学生,却常有惊艳的表现。他以自己为例,在年轻时候,他曾有在农场劳动的经历,在空暇时间才能读书,“由于劳动之后产生只要空下来就看看书的动力,看书的效果又很好,也不在乎学历。自我选择的个人化学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结果反而成了成绩特别好的。”在他看来,学习的本质在于有自主权地求道问学。“新学历的三个标准在于高度、完整、入心。”余秋雨表示,只要将一门课程完整、系统地阐述,并将它和接受者的生命连接在一起,进入他们的心扉,它就能成为全新的学历。对于大众推荐的经典名著,余秋雨的观点是,应尊重自我的选择。不管是古代的作家还是现在的作家,都有一个心理结构,喜欢的作家,本质是和自己的心理结构悄然重合,“我有权利坚持我的不喜欢。一个作品魅力不在于其他,在于被接受状态,作为一个接受体,你在这方面最有权利做出评判的。”在学习时,不能全盘接受而丢弃自我,似少而多,关键在于选择。谈中国文化:长寿基因在于“中庸”在讲座中,余秋雨提到,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农耕文明,尽管有着反反复复的内战,但没有侵略性,亦少被外族侵略,因此文化的基底保留得较为完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不走极端,总是用一种有弹性的灰色哲学来解答问题。“极端主义分子像英雄一样,站在悬崖绝壁上,许多人认为他们是英雄。但是作为真正的思想引领者不可以这样,你在悬崖上大家参观,了不起的肌肉都被人家看到了。但是如果民众跟了你,民众也就站在悬崖绝壁上,太危险了。中国的哲学就是中国文化要求把大多数中国人带离悬崖,带到一条安全的路上。如果有的时候路不安全,就要在尽量安全的路上,这是中国的中庸之道的思维。”在他眼中,中庸之道看上去不鲜明,不强烈,说出来的话口号不响亮,句子不漂亮,但是却保全了多数人的生存,也保全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另一重要长寿基因在于科举制度。世界上许多重要文化没有建立代代延续的选拔机制,几代之后就难以为继,科举制度保证每隔三年提供大量管理人才,源源不断,这是中华文化保持有序延续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余秋雨说,中国文化对应的关键词并非是保守和陈腐,而是开放和青春,以唐代最为显著,“真正的诗化人生实际上是充满想象力的,在马背上打猎、走各式各样风景好的地方,穿不同的服装,到玉门关、沙漠、阳关,这个时候就充满了诗意的青春气息。大漠进入他们的视野,千里草原进入他们的文笔,所以他们的青春气息是和诗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唐代、特别是初唐,是最青春、开放最充满活力的一种集体人格。”谈成长经历:挫折就是财富对于人文学科,余秋雨也提到了自己的观点:文学不应是专业,而应成为素养。“文学的魅力在于创造,而不在于研究。研究文学已经研究的人太多了。”他感慨,少数人可以进入文学专业,多数人尽量不要进入那个领域,它不够专业。谈到最欣赏的中国古代文人,余秋雨提到苏东坡。“值得尊敬的人很多,值得喜欢的人不多。只有苏东坡全方位让我觉得喜欢,也全方位觉得有才华。散文、医药、佛学、绘画、书法都好,而且几乎绝大多数中国文人都对他表示亲切,他有非常好的平常心。我个人比较贴近苏东坡,也比较温和。”令他感慨良多的是苏东坡所面临的挫折。“年轻的时候如果不经历一些挫折,以后就很难担当重任。在文化上更是如此,没有遇到过挫折的文人是平淡无奇的。我还找不到一个文人没有受到巨大挫折,却名留青史。我很想找一个,却从未找到。”即便在年轻时遭遇巨大的磨难,亦不需担忧。 “我肩上的肌肉,伤口从来没有弥合过,是被扁担磨破的。”余秋雨说。在他眼中,所有的挫折必将沉淀,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空印盒

文化中国,从阅读开始

今天的中国,阅读风气渐浓,国民阅读量逐年增加,以深圳读书月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已成燎原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读书经历、推荐书单,他在接受俄罗斯媒体专访时说道:“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不仅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素养,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阅读的推崇和重视。中华文明何以历久不衰并且日益壮大?这与中华民族对学习、阅读的推崇有关。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发轫之词,绝非偶然。“好学”对于中国文化之传续、发达,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亦有重要的塑造作用。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个人的幸福之时,也是社会的和谐之声,是民族的复兴之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更需“以读攻毒”。读书是抵抗疫病,提升人们充实感和幸福感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带给我们智慧之乐、心灵之乐、和美之乐,赋予我们创新、智慧、包容和力量。亲近阅读就是亲近文明。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疫情防控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与中华文明中的坚韧、仁爱等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真正的复兴是文明和文化的复兴。2016年2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6年,无形资产资本化支出在全球总营收中的占比从5.4%增加到13.1%,知识和无形资产越来越得到重视,全球价值链的知识密集度不断提高。在全球竞争迈入价值链重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今天,文化中国必须唤起以阅读为基本的更大的学习热情,唯此,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进步。全民阅读是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于塑造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推动民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是国家走向复兴的基本战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凡是创新能力强盛的民族和国家,也一定是阅读学习杰出的民族和国家。所有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对知识的拥有和重新认识。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寻求突破,正是创新的思想逻辑,创新与阅读本就相伴而生。因此,要像重视创新一样高度重视阅读。文化中国,从阅读开始。阅读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凝聚民族精神,形塑民族品格至关重要 (一)阅读是构建中华民族基本素质的优良传统,彰显了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几千年来,中国人勤学善学的精神一脉相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国人把阅读当作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人们崇学善学,认为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阅读传统和好学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到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凿壁借光”到“囊萤映雪”,中国人对书本的热情、对阅读的推崇以及读书之刻苦、学习之勤奋,可见一斑。孔子认为好学是非常重要而难得的品质和美德。他最赞赏的弟子颜渊不仅以好学出名,而且品性高洁,是士大夫和君子的楷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好学善思不仅让人思想聪慧,也给人带来坚定的信念、端正的行为品德,形成一个人基本的道德素养。孔子曾提出“六言六弊”: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写道:“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仁、智、信、直、勇、刚是孔子推崇的美德,然而如果不加以认真学习,知晓其中的道理,则很可能走向德行的反面。换言之,知之无涯,行之有度,是为好学。好学是阅读的动机,也是阅读的目的。好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要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让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也将让中华文明延续下去,汇入世界文明的广阔流域。(二)阅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规范文化人类学家怀特认为“人类行为是文化的函数”,在构成决定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吸收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创造性地继承和转化,形成了更符合当代中国语境和更适应当下世界竞争格局的新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重塑新的文化传统。强国自国民始,高文化素质的国民自教育始,教育自读书始。阅读是教育的重要途径,阅读造就专业和卓越,为国富民强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推动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阅读唤起文化自觉,重建一种社会责任。随着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也更加旺盛。无论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在国家和民族层面,有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才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文化自觉是自醒,也是自省。有了深刻的文化自觉,才带来坚定的文化自信,确立和明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阅读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阅读经典、博览群书,能净化心灵,明理修身,提升文化水平以及人的思想和智慧。个人阅读能力和文明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善读书必然博学、善思、卓尔不群,而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必然也深谙阅读之道和阅读之美。当一种价值观上升为个人的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塑造一个文明社会。(三)阅读是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素,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文明范式“文化”一词最早源于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向度和精神高度,决定了人的精神生活。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他在地狱看到荷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贤圣哲,由衷地感到荣幸和自豪,不吝赞颂和溢美之词,认为他们代表了人类精神和思想巅峰的智慧和才华。文化和智性的光辉昭示了代表最高文明的生活方式,诗人引领的西方人文主义打破封建神学的世界观,打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大门。无论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还是源于古希腊思想的欧洲文明,都十分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在文化耕种的土地上,阅读带来源源不断的给养。在联合国2019年《世界幸福报告》中,北欧五国占据前10名的半壁江山。这和北欧人热爱阅读有着必然联系。北欧五国是当今全球图书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在不足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约8000座图书馆。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的芬兰则有2500余座,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图书馆最多的国家,平均每2000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是田园牧歌的原始主义,也不是娱乐至上的精致利己主义,是一种沉思而昂扬的、饱满而轻盈的智性生活。柏拉图有一句名言,我知我无知。求知使人无限接近生命的本质,是最高级的文明样式。阅读则是通往文明生活的捷径,是美好生活构成的必然要素,也是塑造国人精神气质的最佳手段。深圳读书月有一个年度主题是“阅读筑梦 阅读圆梦”。筑梦,是构建和寻找梦想;圆梦,是完成和实现梦想。梦是我们在精神世界构建的理想国,每个人的梦想如何产生和实现,阅读都是很重要的途径。阅读潜移默化雕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通过阅读,尊重知识、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文化气象正在升腾;通过阅读,积极乐观、与人为善、和睦和谐的社会氛围日渐形成;通过阅读,知书达理、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中国人将进一步夯实民族的文化根基,创造着一种高尚的文明样式。我们要从阅读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实现中国梦,从阅读开始。阅读培育强大的学习能力,对提升民族素质,促进文化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一)阅读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中华文明历经流变从未中断,在于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撑。文化复兴的前提是尊重历史,延续好的传统,传播好的文化,让民族精神的根脉在文化的土壤里越扎越深。鉴往知来使我们明于事理。“学于古训乃有获。”孔子教人亦曰:“好古,敏以求之。”学习古人留下的训诲,一定会有收获。古训有益,如何传习?朱熹云:“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春秋》。”圣贤之道形之于文字,体现在经书典籍之中,传于后世子孙,施行教化,影响深远。文字记载历史,阅读传播文明。2019年,我国共有501家出版社的24168种图书进入海外图书馆系统永久收藏。中国图书迎来了世界出版时代,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著作,大批中文主题图书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很容易通过阅读实现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互通,打破语言文字的壁垒,把世界带到自己面前。书籍记录了文明成果,书写了文明发展史。阅读建立了我们与历史、与世界对话的通道。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核心文化价值,是民族素质增强,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中华文化通过阅读活动而世代沿袭,并将继续发扬光大。(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核心策略阅读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满足全体人民读书看报等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以阅读为抓手,建立全覆盖、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实在的惠民工程、多样的利民举措、丰富的便民活动,能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化、均等化,使每个公民都拥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文化选择的权利。我国扶贫工作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阅读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学习权利,通过阅读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学习条件,营造文化环境,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当前,阅读已纳入国家立法,从文化建设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阅读成为重要的政府保障民生工程,各省区市也纷纷出台阅读立法文件。立法之后,全民阅读促进工作有了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重要的就是如何执行,如何把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推动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作为法律的旨归,不断丰富和完善法律实践。阅读是千秋大业,不仅需要政府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和顶层规划设计,更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巨大的耐力切实推进,勉力促进全民阅读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公民的文化权利。(三)推动全民终身学习,阅读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大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把全民终身学习列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发展愿景包含了要成为“一个人人都识字的世界”。朱熹《性理精义·行宫便殿奏札二》有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人的可持续发展靠阅读和学习,阅读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阅读启迪人的思想。康德提出,启蒙的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人变得成熟而有文化,所谓不成熟的状态即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亚里士多德一生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内容涉及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人们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阅读带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指引和教导人们如何选择生活。第二,阅读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合格的公民。一个人阅读什么,他就变成什么。阅读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文化的发展不总是向前的,人们对阅读习惯的放弃也将造成人类社会的退化。一个忽视阅读的社会必然消费主义盛行,滋生怠惰和野蛮,走向文明的反面。而一个重视阅读的社会,则不断积累优质人才与高素质公民,共同塑造理想社会与理想生活。第三,阅读培养学习能力,为发展注入动力。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目标4”中的教育指标(SDG4-Ecation),对阅读能力提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阅读能力是通往知识世界的入口,也是通向真理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个民族的阅读状况和学习能力,是民族素质的最直接体现。文化中国,不仅是知识中国,也必然是学习型中国。打造一个崇学善学、充满书香的社会,是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的共同愿景。书香中国是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最诗意的表达。建设书香中国,从阅读开始。阅读激发强大的创造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内生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9》显示,2018年,全球创新者共提交了330万件专利申请,连续9年实现增长,涨幅为5.2%。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到创纪录的15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6.4%。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表现强劲,带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创新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阅读锤炼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也激发了强大的创造力。阅读驱动创新,不仅转化为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成为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国家创新战略涉及全方位创新,尤其需要观念的引领,如此才能使民族创新形成汪洋恣肆之势,而不是局限于个别领域,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铁律。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是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本身也是与时俱进、思想解放的产物。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异军突起、大放异彩,首要原因是新观念的引领。这里首先生长观念,然后才生长高楼大厦,百业兴旺。以深圳读书月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是深圳观念的文化摇篮。“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由阅读引发的文化思考和发展理念逐渐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与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创新精神一脉相承,相辅相生。“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这些观念也不断产生并越来越深入人心。阅读培育创新观念,阅读驱动创新发展。放眼世界,创新最强的国家往往是国民阅读最普及的国家。在全球创新指数(GII)排行榜,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前10的国家中,北欧占了3席,其中瑞士连续7年名列第一。可见,国民阅读率决定国家创新力,阅读指数和创新指数高度重合。当前,我国国民阅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到5本。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阅读,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文化战略。研究表明,全球城市竞争力强劲的世界级城市通常是人们公认的爱读书的城市。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了《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全球产业链:塑造群网化城市星球》,全球城市竞争力前十强的城市里深圳位居第5,成为中国唯一跻身前10名的城市。深圳作为建市时间仅有40年的年轻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唯一“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不仅在阅读方面颇有建树,创新能力也是首屈一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将创新力列为深圳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深圳赢得了创新之城、全球最佳创客中心等美誉。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因经济腾飞声名鹊起,又因阅读文化令世界瞩目。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40年。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强起来”,深圳即是这段改革发展历程的缩影。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为深圳颁发“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证书时说:“深圳是全球唯一获得这个荣誉的城市,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视和热爱。这个荣誉代表了中国人民热爱读书的形象。”阅读成为深圳城市文化名片,也成为中国形象的文化名片。深圳在拼经济的同时,一直不忘拼文化。2000年深圳读书月创立后,全市范围内掀起一股全民阅读的风潮,城市文化振兴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密码正来源于此。对于一个国家和城市,经济硬实力的强大能引来钦羡,文化软实力的深远影响则赢得尊重。深圳曾提出“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值得自豪的是,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深圳不仅以经济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还以热爱读书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深圳有一个城市观念,“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这是2011年深圳读书月活动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班德林曾参观深圳最大的书城——中心书城,与市民热情交谈,连说了3遍“文化决定未来”。他说:“当我来到深圳,来到中心书城,我问自己身处何方?我发现我身处未来,所以我的脑海里就有了‘文化决定未来’的感慨。在这里,我看到了如此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专注在一本本书中,为知识而着迷,这表明这座城市有力量、有希望、有未来。”阅读不仅是眼前的繁荣,也是传统的承续,更是未来的希冀。从阅读开始,我们塑造一个文化的城市,一个文化的中国,必然是能拥有未来并决胜未来的中国。热爱读书的民族必将自强于天下。文化中国,从阅读开始。(作者王京生,系国务院参事、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来源:中国文化报)

不顾于虑

把握研读经典的基本要领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掌握基本方法非常必要。方法得当,才能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基本原理,把握经典的精髓,从而使自己得到丰厚滋养,获取智慧、信心和力量。结合历史读。经典是历史的产物,理论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而产生的。每一部经典著作的诞生,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相关的历史事件。经典著作与历史这种密不可分的特点,决定了研读经典著作必须了解其酝酿、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经济社会条件,了解经典著作产生过程中相关联的人物、事件,从历史中了解思想革命、理论创新的艰辛历程,以及经典作家的伟大人格力量。只有把这些都搞清楚了,才能消除阅读经典著作的障碍,真正弄清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观点的具体内涵和文本原意,进一步掌握经典著作的普遍价值和当代意义。同时,结合历史研读经典著作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原原本本读。习主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辅导教材、参考资料、拓展材料这些书籍,无论怎样忠于原著,都不能代替原著。恩格斯指出:“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因为只有研究“原著本身”,才“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经典的精华、精髓和灵魂都附着在原著的字里行间,只有原原本本地细心研读,用心体味,才可能得其要领。经典原著的基础性、原创性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在非原著辅导读物里有时是无法充分体现的。辅导读物仅仅是辅助“引路”而已,真正要“上道”“入行”,还是要原原本本读原著,从而取得“真经”。精读和深读。经典著作由于其思想的深刻性、内容的深邃性、背景的复杂性、价值的恒久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精读和深读。经典著作的思想水平远远高于常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为什么相对难懂?首先,经典都是人类历史的传承,其中有着伟大传统的结晶,“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自然富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其次,经典的目的性都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历史上引领一个时代。因此,经典为了表达它的革命性思想和创造性理念,往往在研究方法和表达形式上不拘一格。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指望能够轻而易举地把那些经典读懂。人们有时候把读书叫做啃书,就是这个道理。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精读和深读,也越见读者的精神和修养。列宁说:“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精读和深读,才能读出经典的深刻内涵,读出经典蕴含的价值观,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熟读加精思。宋代教育家朱熹一向倡导熟读精思,他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应当熟读精思。经典著作蕴含的思想和智慧非常深刻,读一两次不一定能读出它的真谛,只有长期反复阅读,才能读懂它,体悟它的内在底蕴。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经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熟读精思,方能晓经典之意、明经典之理、通经典之神。联系实际读。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经典著作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研读经典著作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必须联系社会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进行研读。毛泽东曾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所谓“工具”,又叫思想武器,也就是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研读经典也是这样,不仅是为了增进自身知识和理论修养,也是为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工具”来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同时还为了对照检查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当然,经典的应用并不全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多的是把经典中的智慧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把经典中蕴藏的深邃思想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动力。(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