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深度有广度!潍坊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签约合作那好吧

有深度有广度!潍坊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签约合作

1月7日下午,潍坊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薛惠锋,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出席仪式并致辞。市领导刘建国、刘国伟出席。1月7日下午,潍坊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薛惠锋在致辞中对潍坊党政领导带队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加快推动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水动力实验室等双方合作的重点项目,是锻造未来中国工程科技脊梁的重要实验平台,是赢得未来科技竞争优势的重要阵地。惠新安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航天系统院各位领导对潍坊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航天系统院是我国载人航天的原始创新单位,肩负着建设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和转化应用航天先进技术的重大使命。潍坊产业基础厚实,拥有潍柴、歌尔等一大批科研实力雄厚的行业龙头企业,为有关科研项目的开展、产业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新阶段、站在了新起点。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水动力实验室、航天科普体验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钱学森系列工程技术成果与潍坊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着力在举办“钱学森论坛”、“钱学森培训学校”及培养科创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航天航空产业和潍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市政府将竭尽全力做好服务,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推动双方共赢发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琳)

其知情信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助推包头转型升级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由中国工程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24日在包头市成功举办。这期论坛旨在搭建军政产学研融合交流平台,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吸纳各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意见,探讨包头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论坛上,6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平台建设总体单位”的作用,以“需求牵引、政府搭台、航天推进、企业唱戏、基金跟随、民众受益”为思路,以太空技术转移转化为抓手,遵循“建、连、转”的三步走路线,由浅入深推动包头市的转型升级。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与包头市政府深入对接,全面助推包头市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及产业能力提升,形成“高质量军民融合”和“创新发展”示范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我国在额济纳旗境内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与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包头市有关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做精做强军工主业、深入拓展军转民、加快培育民参军三大领域,着力构建以“一区、五平台、五园区、五基地”为支撑的总体格局,全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辐射引领周边地区乃至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图文:林年香、薛昱)

六号门

定了!中国系统、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4月25日,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网络安全、信创、现代数字城市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合作。中国系统总裁陈士刚、副总裁李知谕、副总裁周崇毅、中央部委北京公司总经理李卫、中央部委北京公司总监蔡亮,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党委书记雷刚、经营发展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李宁、十二所总工程师王若冰、十二所技术部主任贾福凯等出席签约仪式。陈士刚在签约仪式上表示:“50年来,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激励着国人自力更生、勇攀高峰。在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接下来的合作中,中国系统将积极学习和发扬航天精神,坚定进行技术和业务创新,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在信创、现代数字城市领域的优势,促进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对接,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雷刚说:“昨天(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成立两周年生日,很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与中国系统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系统、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分别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信息化产业的重点单位,此次战略合作,可谓是2018年两家集团公司建立卫星移动宽带互联网战略合作的进一步落地。希望接下来,双方继续推动两家集团公司层面的更多合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钱学森高端智库、国家先进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建设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成为中国航天先进技术转化平台抓总建设单位”三大使命,是中国航天的智库总体、数据总体、网络与信息化总体。目前已形成了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国家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中国全球卫星服务联盟、钱学森数据推进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平台和30多个行业级平台,能够实现跨领域、跨层级、全链条的资源聚合与优化配置。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系统)是中国电子数字与信息服务业的核心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现代数字城市和高科技工程服务。中国系统作为中国电子现代数字城市业务的牵头企业,践行“安全为先、需求牵引、数据赋能、迭代发展”的现代数字城市建设理念,积极发挥在信创和现代数字城市技术服务+数据运营综合能力的优势,致力于服务中国数字经济,为世界提供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卑尔根

站在太空 许多原有模式都将被颠覆——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

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人类已经超越‘全球化’,进入‘世界化’阶段,站在太空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发展,许多原有的模式都将被颠覆。”16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系统科学与工程在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当中是什么样的定位?有什么样的使命?系统工程,中国航天组织管理的精华薛惠锋说,1978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对系统工程的概念、内涵、应用前景等作了说明。这是他受周恩来总理所托,对中国航天组织管理方法的经验总结。钱学森指出,航天总体设计部的实践,体现了一种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就是“系统工程”。薛惠锋表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并指出系统工程在国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是系统工程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说,伴随着近些年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取得的巨大成果,航天系统工程理论被越来越多地研究、讨论和应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这里面最核心的词就叫作系统工程。我们积极建设钱学森智库,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推广航天成功做法,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薛惠锋说。时刻准备着进入太空6G新赛道2018年,也就是薛惠锋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之初,就申请到了一个立题。这个立题即倡议就是“星融工程”构想。“具体而言,‘星融工程’旨在建立一个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一个共通网络协议、一个共享资源平台。”薛惠锋介绍。薛惠锋说,纵观网络空间发展,也已经从以地面网络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进入到太空网络时代,打造“天地一体化”网络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他指出,为了争夺太空优势,建立或维护太空霸权,航天大国甚至私人航天企业,纷纷布局天基互联网,抢占天基网络资源。据预测,未来10年全球将发射数万颗小卫星。太空领域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地悲剧”。“现实如此,并非理应如此。”他说,“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面对当前的挑战与困境,我们要从更高起点布局网络空间的未来,必须运用体系化的方法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为此,我们提出了‘星融工程’构想。”“星融工程”是一个以天基网络为核心,建立的天基、空基、地基多网一体,星间、星地、星船泛在互联,天空地多维全域空间覆盖的自主可控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天空地、通导遥、军民商等三大统筹,提供“全域无缝覆盖、全维均衡服务、全元随遇接入、全时随心而至”的高智能融合信息服务,最终建立“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也体现了钱老系统工程的思想,不能就现在的技术谈技术,现在的产业谈产业,而是要瞄准未来,瞄准明天的明天。”薛惠锋说,我们现在的5G推广了很多,但是“星融工程”提出的理念实际上是6G的概念,是把地面上的铁塔、基站、WiFi全部搬到天空中去,这是一个颠覆式的革命。“我们率先在国际宇航科学院从学术上把这个概念提出来。”薛惠锋表示,系统工程不能局限于一个点,它既要摒弃还原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要摒弃整体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是要把它结合起来,追求一个全局最优化,这是系统工程要达到的目标。

其名为窃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畸形人

集训营回顾丨创客对科学和创新的热爱永不停歇!

亲爱的创客小伙伴们,半个月的时间,满满当当、干货多多的集训营圆满收官了。创客大赛也即将进入专家评审和复赛投票阶段,欢迎持续关注~营养要吸收,知识需回味。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本届集训营5场活动的精彩内容吧~深入浅出·干货不断第一场:“与时俱进的科普创作”线上讲座活动现场↑为回馈广大创客、帮助创客们提升科普创作能力,2020年12月20日,举办了“与时俱进的科普创作”直播讲座活动。活动当天,国家一级作家、科普教育家、中国科普作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霞子老师,线上直播开讲科普创作课,直播活动人气冲至242万。讲座课件↑霞子老师从“科普该怎么写”“科普告诉读者什么”“科普的重点在哪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普作家”等方面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普创作要点。创客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多,是堂进击的科普创作精品课~精致匠心·情怀满满第二场:“自然观察笔记中的科学与美”线上讲座为予以创客们专业的创作指导和科学、审美意识的塑造,2020年12月25日,举办了“自然观察笔记中的科学与美”直播讲座活动。直播课件↑活动当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杂志专栏作者、博物绘画师李聪颖老师,线上直播开讲博物手绘创作课,课程在线学习人数达到300余人。颖儿老师从自身博物创作之旅切入,为创客们分享了如何细致观察大自然、如何开始对大自然的图文记录、如何展开与自然深度交流等丰富内容。讲座为创客们深刻感受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自然智慧的好奇、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对手绘匠心的感受等起到了良好的启迪作用~航天体验·魅力无限第三场:云游航天探索体验中心活动现场↑2020年12月27日,创客大赛集训营采用云游的方式走进了航航佳佳·航天探索体验中心,带领创客们感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沉浸式航天体验。直播活动人气冲至333万。航航佳佳·航天探索体验中心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携下属航天网信公司历经3年打造的深度参与式的航天模拟体验基地。中心秉承讲述航天故事、普及航天知识、孕育创新氛围和激发爱国热情的四大理念,为大家呈现的从火箭的组装到发射,再到空间站对接,甚至是对外太空的探索等一系列深度参与式的航天模拟体验。活动当天,讲解老师现场直播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航天通识课。内容从古代神话传说到现代科技科幻,从火箭基本原理到太阳系基础知识,十分得丰富有趣长见识。活动现场↑活动现场的亲子创客们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空间站生活、重返地球、月地驾驶、星际骑行、神来之笔等项目,亲身感受了航天探索的魅力、科技的神奇之处~惊喜连连、体验感十足!ps:在这个“硬核”的体验中心内,装载了满满的航天科技,充盈着浓浓的航天情怀,为爱科学、探索科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墙裂打call!博物之旅·惊喜连连第四场:云游北京植物园活动现场↑2020年12月31日,创客大赛集训营采用云游的方式走进了北京植物园,带领创客们开展了一场植物知识学习的美妙之旅,直播活动人气冲至257万。活动当天,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北京植物园温室。植物科普讲师、花卉园艺师花妖妖带领大家辨认百科植物,在“久在藩篱中,复得返自然”的美妙感受中潜移默化获得了博物知识~环保之梦·在线等你第五场:“垃圾分类知识及科普创作”线上讲座为予以创客们专业的创作指导和科学、环保意识的塑造,2021年1月9日,举办了“垃圾分类知识及科普创作”直播讲座活动。活动当天,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张红樱老师,线上直播开讲垃圾分类主题科普创作课,课程在线学习人数达到200余人。直播课件↑张红樱老师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切入,为创客们展示了开展垃圾分类科普的丰富方式,从文章创作到视频制作、从小话剧创作到情景剧策划、从垃圾处理相关电影到垃圾分类相关书籍~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视野大开。END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责编/心与纸向左滑动,查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新媒体传播体系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冬日蝶

“钱学森学派”系统工程专家薛惠锋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钱学森学派”系统工程专家薛惠锋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叶涛(中国航天社会系统工程实验室)(北京实现者社会系统工程研究院)2018年0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公布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全世界共有105位专家当选。其中,正式院士58位,通讯院士47位。105位当选专家首先来自世界三大航天强国的美国、中国、俄罗斯;其中,美国以23位排名第一,中国以18位排名第二,俄罗斯以15位排名第三。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官方网站关于2018年新当选院士公告:http://iaaweb.org/content/view/752/989/“钱学森学派”(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系统工程专家薛惠锋教授,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院士(Members Social Sciences)。薛惠锋教授,现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军工代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2研究院)院长、中国航天社会系统工程实验室理事、主任,《中国航天》(China Aerospace)杂志主编,社会系统工程专家组(EGSSE)成员等。国际宇航科学院(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最具权威的、非政府的国际宇航学术组织,于1960年8月16日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秘书处设在法国巴黎。倡导创建国际宇航科学院并出任其首任主席的,是推动火箭科技进步最重要人物之一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他因为美国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个“国家科学奖”(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获得者。”钱学森学派“(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与国际宇航科学院创始人冯·卡门的渊源甚深。冯·卡门是工程控制论之父、中国航天和系统科学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导师。钱学森是20世纪30年代在加州理工学院被人戏称为“自杀俱乐部”的火箭小组的5名最早成员之一;也是冯·卡门1944年发起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的共同创始人之一,该实验室现为美国宇航局(NASA)旗下由加州理工学院代管的美国联邦资助研发中心(Federally 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s, FFRDCs)之一。根据章程,国际宇航科学院的目标是:■ 以和平为目的推动宇航科技发展;■ 表彰与宇航相关的科学、技术分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提供计划,与各国科学或工程机构合作,促进宇航科学的国际努力和合作。国际宇航科学院奠基于17世纪罗马、伦敦和巴黎的伟大的古典学院传统,它们在现代科学早期岁月促进了科学探究以及思想和新信息交流。用该院第2任主席、弗兰克·J·马林纳(Frank J. Malina)博士的话来说,“在人类理解自然并运用这种理解来造福人类的新方法方面,古典学院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取得了非凡进步。”马林纳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加州理工学院“自杀俱乐部”5名最早成员之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及第2任主任、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及好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由那些在航天学的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科学分支中作出卓著贡献的个人组成。获选IAA院士,是对某个人的服务和成绩记录的承认,IAA院士均是各国空间和航天活动的先导。新的院士由IAA中的同行选出,正式院士终生当选,通讯院士2年后有资格转成正式院士,但5年后退休。成为IAA院士后,须与同仁一道致力于运用航天科学的方法和知识造福人类。国际宇航科学院创始人冯·卡门在其自传《风及风之外——航空先驱和太空探路者西奥多·冯·卡门》(The Wind and Beyond)中专列一章《红色中国的钱学森博士》讲述“我最出色的学生”(冯·卡门语)和“挚友”(冯·卡门语)——钱学森在美国的故事及其对钱学森的评价:■ “在1945年我向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推荐的专家之中,我的朋友钱学森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火箭专家之一……” “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火箭小组早期的成员,第2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国的火箭研制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他36岁时已是一位公认的天才,其研究工作大大推动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 “他经常会提出种种新奇的建议。我记得,他在导弹试验初期便已敏锐地感到导弹的重要性将日益增长。他半开玩笑地提出,美国应设立一个名为喷气武器部的新机构,专门研究遥控导弹。他当时还指出,控制导弹与控制常规武器的技术要求完全不同,因此,必须由军事部门的一个新组织,以崭新的思想方式进行管理。后来事实证明这个设想是完全正确的。他甚至还建议我们成立一个学会,来促进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他还半开玩笑地补充说,‘如果说比利·米切尔是空军之父,我们将会成为导弹军之父’。”■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2年左右,便返回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戈达德讲席教授,兼任丹尼尔·弗洛伦斯·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是丹尼尔·弗洛伦斯·古根海姆航空基金会主席黑里·古根海姆创立于1949年的新机构,旨在鼓励研究全新的推进技术。千对发展核动力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感兴趣,期望能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适当研究。事实上,他在1949年便已写出第1篇论述核动力火箭的杰出论文,时至今日,此篇论文仍被认为是该领域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小编注:在此前的1946年,钱学森便在美国《航空科学杂志》第13卷第4期发表了《原子能》一文,系统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等价性”、“原子结构”、“核反应”、“原子核结构——结合能”、“恒星中的能量产生”、“核裂变——链式反应”、“实现核反应的工程途径”,并强调了尽人类最大可能在工程途径中消除危险和浪费的“半经验方法”。另外,钱学森在1956年的美国《喷气推进》杂志第2卷第7期上发表过《热核电站》一文,系统论述了“热核反应速率”、“例子:氘反应”、“热核反应室”、“热核电站”、“点火”、“热核动力产业”,讨论了热核电站的某些独有特性和技术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报刊传言,他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这也许并非事实,但钱早期对原子能火箭的兴趣,可能使他在中国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一预测被证明使完全正确的。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一枚核导弹。取得这项成果的功绩被归于钱学森。这样,通过短短的10年时间,这位原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使中国成了潜在的导弹强国。——原书注) 不管怎么说,美国在事实上无缘无故地将我们的一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给了红色中国。”…… …… ……薛惠锋教授认为:以人民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科学思想家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开路者们,在特殊历史时期,面对经济一穷二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科研条件极其落后、专业技术人才极其匮乏的艰苦条件下,创立了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科学意义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这使得中国能够利用较少投入、较短时间,把成千上万机构和人员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突破了系统复杂、技术密集、风险巨大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辉煌成就,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奇迹,也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奇迹。没有先进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就不会有中国航天的持续飞跃发展。钱学森作为“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关键人物”,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在新时期实现“中国梦”、“世界梦”,呼唤着更多钱学森式的关键人物。薛惠锋教授领导的“钱学森学派”大本营——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军工代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2研究院),是由中央批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编办”)发文,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5家单位基础上进行重组,于2016年04月24日(中国首个“国家航天日”)正式挂牌成立,肩负三大使命:(1) 建设钱学森智库;(2) 支撑航天、服务国家;(3) 实现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自1986年起,人民科学家、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在该院前身单位之一航天710所,创办了轰动国内外的超专业、超领域“系统学讨论班”,连续7年半,每周一次亲自参加讨论并进行总结。这使该院成为钱学森学派(系统中国学派)的发源地和大本营。该院专注于复杂系统,成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及“大成智慧工程”的探索者和第一实践者。该院从事的“年度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模拟和经济形势分析”获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1等奖,“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管理的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综合集成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MSMEDSS)”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该院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现由钱永刚(钱学森之子)担任。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中国航天发展主要的咨询研究和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中国航天科技军民融合抓总单位;拥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促进中心、系统论证中心、知识产权中心、软件测评中心、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以及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分中心等集团公司级中心;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1级保密资格、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资格以及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等;建立建立了中国第1个实现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通过北京-维也纳卫星数据线路成为中国第1家开通国际互联网的单位;自行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器集成化设计与制造系统(AVIDM)、航天综合信息系统,为航天信息化作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11月,该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该院还拥有《中国航天》(中文版、英文版)、《数字军工》、《国防科技情报》、《航天工业管理》、《科学决策》、《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等一批核心刊物。2015年11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

天钧

孙建新已出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政委

据“装备科技”微信公众号消息,2018年4月17日上午,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举办的“钱学森军事系统工程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航天演示楼顺利召开。消息提到,中国工程院、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军委战略规划办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军事科学院贺福初副院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总工程师李锋研究员,原总参谋部张黎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孙建新政委,以及各军兵种、军事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党、政、军、企近二百余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上述官方媒体证实,原任防化研究院政委的孙建新已出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政委。公开资料显示,孙建新曾任海测基地政治部主任、防化研究院政委等职。2017年8月3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曾刊发孙建新的署名文章《道理讲清楚,一切都好办》。文章提到,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官兵面临不少实际困难,有的遇到发展的“天花板”,有的面临换岗的“不适应”,有的因单位调整不得不两地分居,有的因深化改革不得不脱下军装……解决好这些问题,既需要各级讲道理、讲法理、讲情理,又需要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在上述《解放军报》的文章末尾,作者单位标注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2017年7月,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此次重新调整组建后,军事科学院由八大研究院、一个研究生院、两个中心(评估论证中心、军事科学信息中心)共同组成。目前担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的是王庆宗少将。

撒隆

2019北斗高分遥感融合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央广网科技3月27日消息 为加快北斗在民用市场的深入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互动, “2019北斗高分遥感融合应用高峰论坛暨’开创牛军民融创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于3月26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本次论坛以“军民融创,共享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支持下,由智枢军民融合众创空间、云海慧服(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云海新媒(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明漫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北斗高分遥感技术是中国自主开发的先进技术,其开拓民用领域正处于启蒙上升阶段。从国际范围看,空间技术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因而我们正置身于一个伟大时代中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希望各位’开创牛’发挥创新创业的奋进精神,通过北斗高分技术军民融合,再创造一个改革开放40年那样的伟大成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郑砚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大数据产业专委会首席专家郑砚农表示,“北斗是中国科学界乃至于整个国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围绕着’北斗+’所开始的一些’创新、创业、创造’值得我们钦佩,只要是符合‘三创’,只要是符合中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都要大力支持。”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霞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李霞表示:“2016-2018年,全区实施市、区级科技创新项目400余项,支持资金近3亿余元;累计国内专利申请16931件、授权11038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9.14%和19.62%;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优秀奖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1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1024家。”同时,李霞对智枢众创空间的创新模式表示支持:“智枢产业基地围绕’北斗高分遥感’国家级核心高科技,采用‘社群+互联网+新媒’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聚集应用领域的行业龙头作为‘开创牛’种子企业,甄选优秀的上下游供应商入驻产业园,提供科技、管理、金融、品牌等赋能服务,升级打造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协同发展的第四代产业园。作为北斗产业军民融合孵化器,智枢产业基地必将为北斗高分遥感技术产业化带来加速度,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夏建中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夏建中指出,军民融创是北斗高分遥感技术通过产业化进入千家万户的必经之路。“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重要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这要求我们将两大战略结合起来,互为动能,协同创新,加快’军转民’ ‘民参军’的步伐,深入推进北斗高分技术产业化进程。”“开创牛”企业签约智枢军民融合众创空间“开创牛军民融创产业联盟”于同日正式成立,首批4家“开创牛”企业代表与智枢军民融合众创空间运营方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正式宣布入驻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同时,北京亦庄科技创新商会秘书长况旭与智枢军民融合众创空间运营方负责人王珏签订了“开创牛加速营”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科技创新发展与军民融合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升车

第十八期钱学森论坛举行 专家建言警惕硬科技可能引起的危机

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10月31日在西安落幕。大会期间举行的第十八期钱学森论坛上,多位院士、将军围绕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供图中新网西安10月31日电 (王登 阿琳娜)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31日在西安落幕。大会期间举行的第十八期钱学森论坛上,多位院士围绕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专家在肯定硬科技对国民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也提醒要警惕硬科技可能引发的危机和焦虑。本次论坛以“钱学森智库聚焦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联合主办。论坛上,20余位院士、将军受邀出席,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硬科技前沿领域开展研讨,共同谋划中国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路径。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10月31日在西安落幕。图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作主旨报告。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供图西安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明远表示,钱学森科技报国的精神与西安的科教文化有不解之缘。此次论坛的举办,将有助于更好地应用系统思维和钱学森智库力量,加速释放自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西安硬科技的创新力、辐射力、竞争力,形成更多硬核技术,打造更多硬核产业。原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刘顺达说,网络化、信息化和信息物理融合,是一个值得聚焦的技术方向。在管理层面,应该聚焦价值导向、组织协同、加强考核,加强钱学森大成智慧与总体设计部思想在管理层面的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也谈到“两化一融合”。他说,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是孕育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航天等领域有许多典型应用。CPS还有系统结构与模型,系统智能性的规划设计,系统整体控制、决策、优化、运营理论与方法,系统综合安全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作了题为《防止技术突袭,排除技术陷阱,用科学理性的系统思维引领硬科技发展未来》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硬科技的实质是在基础科学引导下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对国民经济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产生其他技术难以望其项背的巨大威慑力,要警惕硬科技可能引起的危机与焦虑,必须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硬科技的未来,运用科学理性的系统思维赋能硬科技,攻克难点、疏通堵点、治疗痛点,才能领跑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5G+北斗”既是智能时代实现区域和广域乃至全球精确感知时空事件和目标信息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实现支持广域和全球智能协同控制的赋能技术。该技术在车联网、智能能源、机器人、军事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建民介绍了风云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对未来风云卫星的改进建议和发展前景展望。他说,与全球同期发展的同类气象卫星相比,风云卫星具有中国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整体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会上还举行了《Science》“钱学森智库专刊”全球发布仪式和钱学森空天动力(西安)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