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这几所“985”被“211”悄悄超过!油鬼子

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这几所“985”被“211”悄悄超过!

我们国内高校众多,各个省份都分布着高校,其中我们常说的“985”院校和“211”院校可以说是国内的优秀院校,每年能考上的学生也是比较少。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份高校的排名和研究生院的排名,每年的排名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不会特别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新版的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榜单,都有哪些高校上榜!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份研究生院排名,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发布的。他们已经连续16年发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其中都会包含研究生院的排名报告,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的是清华和北大,却很少听人提起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它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在各种大学排名榜单上却频频出现,报考热度和难度都很大。为什么这所大学会有这样的实力?其实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和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均是出自这所学校,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研究生院的排名,它会排到榜首。这所学校是在2012年6月才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而且之前也是不招收本科的,所以我们以前很少听说这所院校也是有原因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考生去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其中包含了很多“985”和“211”的同学,该所院校的科研实力确实吸引了大批的考生前往。在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面的基本上还是我们所说的“985”院校,不过有这么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表现比较优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这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暂时排在了几所“985”院校的研究生院前面。当然也并不是说后面的这几所“985”不好,之所以能够成为“985”是有原因的,实力当然不容小觑。而上面所说的这几所“211”院校,近些年发展的确实比较好,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这些院校都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马产平

全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

目前,上了大学的莘莘学子其实也不轻松。其一是,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强本科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本科大学的管理加强了。其二,202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达到了874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第三,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一个出路就是继续用两年的时间,读第二本科学历;不过,绝大多数学子会考硕士研究生,继续努力深造,提高自己的能力。第四,当前,即使是中学,也有许多单位,招收员工都至少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各大学教师,至少要博士研究生毕业。因此,读研究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重要的是工作就业的一个手段。那么,读研究生应该选择哪个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呢?请看《2020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从中,就可以看出您的最佳选择了!目前,全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竟然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以很小的差距,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距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仅仅只有0.34分之遥,排名第四。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仅有0.08分的距离,排名第五。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分别排在第六到第十名位置上。我们也可以发现,非985高校研究生院也进入了前60名排行榜。(1)北京科技大学(211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三十七。(2)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三十八。(3)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排名第四十。另外,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211大学研究生院,也进入了前60名。总而言之,在选择读研究生院时,还是要选择985以上的高校,或者选择211以上的大学,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绝对化,读不了985、211、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也可以选择非985、211、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只要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请勤奋努力,天道酬勤!

双瞳

2020软科硕士点高校排名,第一名是一所“国字头”高校

软科又大学排行了,软科最爱大学排行,喜欢大学排行,各类稀奇古怪的大学排行都能搞出来,比如没硕士点大学排行,双一流大学排行,双一流学科大学排行等等,今天又推出了:有硕士点高校大学排行,这些高校都没有博士点,只有硕士点。第一名令人大意外,竟然是一所国字头高校:中国计量大学,让人知道,原来这所高校竟然没有博士点?国字头高校,没有博士点,很没面子,到底为何呢?国字头大学一般都是特别的牛。中国计量大学,以前是部属高校,目前是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浙江省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牵头单位。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国字头高校,地处江浙,没有博士点。温州大学竟然是第二名,令人意外,温州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和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历经“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沿革变迁,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觉得温州大学没有这个实力。第三名是国际关系学院,令人意外,这个大学非常有名,分数非常高,原来没有博士点啊。国际关系学院是部署高校,背后是国家安全部,名义挂靠教育部。没有博士点,令人太以为了。其他高校看看就行了,老铁们,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妻执巾栉

中国研究生院榜单,中国研究生院校排行

高质量的人才往往侧面衡量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研究生院就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之地的摇篮。研究生院,是学校中独立的学院,一般只有国家重点高校(985/211)才有实力去申请成立研究院,是教育部以及国家对这个院校实力的认可。研究生院只要承担研究生培养业务的开展与实施,是国家人才供应聚集之地。而一般的院校则设立“研究生部”或“研究生处”,有些院校会把研究生归属到本科所属院系中。在我国改制之前,研究生院批准5批院校名单,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如果能考入到拥有独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侧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天,小族长带大家去了解一下拥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排名不分先后】其中北京共有15所大学上榜,一家独大,其次江苏共有7所院校上榜,上海有6所院校上榜。科普:第一所研究生院校是在1977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所属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建了我国第一所高等院校。后在1984年国务院批准后,印发了关于包括北京在内的22所大学试办研究生院的通知开始,经过不断地改革发展壮大。直至今日,已经有超过100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院。【体制改革,“报批”改为“报备”,众多大学都申请了研究生院】欢迎关注,您的关注与收藏是对小族长最大的支持。

心心念念

基于985建设高校:2020年中国研究生院校排名!

近日CNUR基于“985工程”建设高校编制了“2020年中国研究生院校排名”。不同于国内排名规模至上的情况,此次排名依据学术科研、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等因素,“文理并重”、“精度规模”统筹考虑。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应用ABC分析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本文综合自“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

魏牟

全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前500强,各类型院校第一均在北京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榜单:《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该榜由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杭电)和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大)、金平果科教评价网共同研发。本次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对象为中国内地的58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含部分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共包含62个研究生院(2011年以前国家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院和国家级科学院的研究生院,以及军事院校的研究生院除外)、576所普通高等学校(含56所具有国家级研究生院的高校)。本书从31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29个中国一流研究生院、62个研究生院、576所高校、12个学科门类、99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392个学术学位专业(含34个自设专业)和38个专业学位一级学科8个角度,对中国内地的58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评价,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评价。全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位列理工类第一,北京大学位列综合类第一,中国人民大学位列文法类第一,北京师范大学位列师范类第一,中国农业大学位列农林类第一,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第一,中央财经大学位列财经类第一吗,中央民族大学位列民族类第一,北京体育大学位列体育类第一,中央美术学院位列美术类第一。#大学排名#可以看出:各个类型院校研究生教育排名第一的高校都无一例外都位于北京。可以说北京汇集了我国各类型研究生教育的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最优质的资源都汇集在了北京。因此也建议各位同学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地理因素,如果这个地区高校的综合实力都很强,高校林立,那你在研究生期间所感受到的学术氛围是更加浓厚的,接触到的学术平台是广阔的。完整排行榜重庆地区高校排名汇总重庆大学排名第29、综合类排名15西南大学排名第39,综合类排名16重庆医科大学排名第109,医药类排名第7重庆邮电大学排名第217,理工类82西南政法大学排名235,文法类第5重庆交通大学排名248,理工类93重庆师范大学排名266,师范类34重庆工商大学排名187,财经类16重庆理工大学排名323,理工类120四川外国语大学排名398,问答类第10四川美术学院排名4477,艺术类15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分:4个一级指标、17二级指标、56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为:办学资源、教研产出、质量与影响、学术声誉,二级指标包括:科研基地、一流大学、学位点、杰出人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生获奖、论文质量、科研获奖,国家一流学科、ESI全球前1%学科和上年度优秀学科等内容。(内容整理自网络,侵删)

慎子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双非院校前30强公布,这两所院校位居前五

大家好,我是大聪,这里和大家聊聊国内双非高校的故事,大聪在这里祝大家往后余生,生活就是你想要的样子!近期,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双非”高校30强名单公布了,所谓的双非院校现在一般指的是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软科大学排名作为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根据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双非高校分别为: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五所大学的了解程度怎么样:南方科技大学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所高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达到了中等985高校水平,号称中国斯坦福,深圳大学位居我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很多211高校,深受考生的欢迎,录取分数也是中等211水平,江苏大学这几年的发展尽头非常迅猛,连续几年在校友会排行榜上位居双非高校第一名,相比于前三所高校,上海科技大学和扬州大学的知名度却没有这么高,下面咱们就来看一下这两所高校究竟有何实力进入排行榜前五名:1.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三方共建的全国重点理工类大学。这所高校可以说是一所没有童年的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的性质差不多,是在2004年,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在2014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距今只有六年的时间,可谓发展神速。这所学校虽然至今只有5个学院,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9个本科专业,但是师资力量却超过了国内很多211高校,拥有493位教授,35名两院院士,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外籍院士22人。全国排名靠前的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所高校是一所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高校,想要进入这所高校的学生一定要达到985高校的水平才能够进入,在未来一定是中国高校一颗璀璨的新星。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的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我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张謇这个著名的实业救国者,而扬州大学的前身就是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在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等六所学校合并组建称为如今的扬州大学。这所高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7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农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等专业排名国家前列。以上这两所学校虽然都是双非院校,但是综合实力却一点也不弱,想要进入这两所高校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我认为这两所高校实力足以排进双非院校前五名,不知大家如何认为?

何为

2018年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实力当之无愧,网友:都很厉害!

如今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多,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什么样的大学才能在全国各大高校中脱颖而出,下面来介绍下我们当今被社会所认为最优秀的5所高校,而各大高校的实力也是让很多网友都赞叹不已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一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北大也是由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北大设有硕士点312个、博士点263个。至2017年3月,学校共有实验室15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北大师资力量雄厚,自2014年,北大有6441名专任教师,包括1701名教授,2037名副教授以及院士100多名,院士总数排名在全国第一。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如今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不计其数的。清华共有院士91位,本科专业78个,科研流动站48个、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6个主要奖项有,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29项(至2016年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9项(至2016年底)。杨振宁、邓稼先等人都是清华的知名校友。3、浙江大学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这块宝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截至2017年底,硕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留学生6843人、教职工8657人,其中包括院士41人。设有二级学科硕士点30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73个。学校有14个以及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竺可桢、陈独秀、路甬祥等都是浙大的知名校友。4、复旦大学复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设有243个硕士点。其中含有41个一级学科,和154个博士点其中含有3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4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19个,实验室共有63个,其中包括设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0个...。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获博士学位的教师2202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5、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一所在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武大设有博士后流动站42个、博士点250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8个、专职院士工23人、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以上就是2018年我国排名前五的名校,大家由介绍可知,名校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比如创办时间早、由中国教育部直属、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优质的教学资源,所以说,建设一个一流的高校很困难,那么像这样双一流的高校的存在,像是奇迹般的寻在了!

撒妙

中国拥有硕士点的大学排名(无博士点高校)!

在2020年的中国大学排名中,有这样一类大学排名,就是拥有硕士点但无博士点的大学排名,这类大学排名的主要参考点就是根据各个学校的硕士点的个数,包括学术学位以及专业学位的整体数目来进行排名,排除了那些拥有博士点的高等学府,仅仅通过硕士点来进行排名的,这个排名是比较直观的,没有掺杂任何其他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各个学校的硕点的具体情况,也能够给同学们带来一点有用的信息。这也是这个民间机构第一次根据设置点来进行排名的情况,也是正式的进行大学排名名,虽然有其他民间机构对其类似的排名公布,但是最为权威的还是没有进行公开,2020年都说了点的排名中中国计量大学据于首位。中国计量大学是位于中国浙江省,虽然是以国字头命名的大学,但是其整体的声誉和办学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也不是特别优秀,但是通过综合比较以及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以硕士点的来排名的时候,中国计量大学位于第一,这充分说明了其整体的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些大学排名都是来自民间机构,并不是什么官方的数据,没有一点参考性。但是虽然不能作为一个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但是可以从一方面来比较详细的了解学校的是一个处于什么水平和类型的大学,这对于大部分同学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有一些存在价值的。在此榜单中位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是温州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位于第四名和第五名的是武汉纺织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每一个大学排名都是有争议的,也是有不同的见解,这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的一方面。大学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黄金的时刻,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把握住这最为宝贵的时光,不断的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来贡献社会。这些拥有硕士点的各个类型的大学,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这些大学的优秀质量,在未来的发展区域间和空间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排名情况来进行做个比较选择适合自己报考的高等院校。

快乐星

最新软科2020中国大学硕士点排名,中国计量大学排名第一!

什么是硕士点?硕士点,是指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增列以应用型硕士为主。软科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有硕士点的高校共计97所,其中中国计量大学位居第一名。此外,温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武汉纺织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分列排名前五。中国计量大学,简称,中量大((CJLU)),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是一所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校,2011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计量大学共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14个,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产品质量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浙江省优势专业(5个):工商管理、产品质量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内容来源网络,软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