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藏其身也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作为最为世人所知、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人物之一(甚至没有之一),黑格尔之理论不但泽被后世数百年,同时也因为这种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而备受反感------(其理论)甚至被穿凿附会至极。当然,如今站在哲学门外之人对黑格尔的“反感”,仅仅只是来源于学术界中指隙漏沙的只言片语,非但不能对其知言论人,甚至都难以“知言”。我们首先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即虽然黑格尔被称作“大哲学家”,但他并非是纯粹的哲学家(甚至可以说哲学部分并不算出特),而是一位绝代的“历史哲学家”(牟宗三语)。这么听起来大家是否会觉得“悖论”?其实并不会,首先哲学并非是独立的学科,它是非常具有关联性的,中文的哲学本是日文对philosophia的翻译。(西方著名哲学家们)philosophia((热爱智慧、追求真理))------如何追求真理?无非是在普遍问题之上的思辨,即如此,哲学是可以、或者说必须关联到人文、理性等多元化角度方能阐述,而且大哲学家也都是这么“身兼数职”的:莱布尼茨是数学家也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更是科学家、哲学家;罗素又是数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逻辑学家....甚至于说在各哲人的哲学体系都是在继承和批判中不断绞合又各显特性的。简单的了解哲学的关联性,我们再来就比较好谈关于黑格尔的“合理性”问题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存在即合理”是《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一段截字,我们显然不能空中建楼的去谈合理性,必须将之放在“历史性”的角度中、黑格尔的学问中去思辨这个问题。黑格尔的学问,牟宗三先生称之为“辩证的综合”,但如果用一句玄幻小说的术语来说,就是黑格尔妄图“一念生万法”。我们谈辩证,往上说,需要一个总引、一个综合;但光是形而上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形而下的分解、使得条例清晰。这么说罢,如果把哲学比作一本书,那么这个书名就是哲学体系的综合表述,而目录则是对这个综合的分解,其作用便是让人能循序渐进、清澈明晰的去了解这个综合。黑格尔的问题就是:他的哲学只有一个书名和内容,没有目录,甚至就连内容都是滚雪球一般将所有东西都糅杂到一起,却又生人勿进--------纯思辨的阐述很容易让学人走到魔道上去。显然,我们单看黑格尔的纯哲学体系,是谈不了“合理性”甚至都很难去听讲他的哲学内容-----因为大家(包括我)是很难受用这些东西。那么怎么看他的合理性?是从他博雅的涉猎,从他对人文世界方面的哲学去看待“合理性”。什么是人文哲学?即法律、文化、历史、艺术、国家等等方面,且我们更需要在人文世界中找到“具体的解悟”。有具体的解悟提起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建立真正的历史哲学,正视人文世界价值世界之真理,乃当今开辟生命理想之途径以御魔之唯一法门。 ---------一九五四年《政论周刊》虽然这段摘句带有一些不可明说的历史背景,但却是“具体的解悟”最好的诠释。非如此,不能明白黑格尔的Concrete whole(具体的整全)、Concrete universals(具体的普遍者)。譬如,我们知道个体和普遍性是对立的,但黑格尔讲国家,是将国家看成了“独体个体”集合的整体,是文化上、精神上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由真实存在的、各有个性的个体而构成的--------这是建立在唯心和唯物中对个体和普遍性互相独立对立的消融。我们从人文角度上看显然是合理的,但脱离现实又是不合理的。以上,就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性的一些较为浅显的阐述,然则虽然浅显,但如果没有将人文实际和黑式哲学辩证结合,也会云里雾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穿墙人

中国哲学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从黛玉葬花和苔丝杀鸟中,可以看出!

中国哲学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不行就打仗,就改造和征服自然。事实上,我们读过的名著中,早已经埋藏着答案了。在名著《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小姐迷路了,躲在森林里。一场大风大雨过后,好多小鸟被吹下来受了伤,奄奄一息。苔丝小姐很同情它们,于是,就把它们一个个掐死了,为什么掐死?好让鸟儿不痛苦。在《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小姐,看见满地落花,感觉很悲伤,觉得自己就像这一朵朵凋零的花儿一样,于是,林姑娘把花儿都埋葬了。这就是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中国哲学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对于自然界,采取的是一种和谐的视角,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特别是古希腊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中国哲学在阐述问题的时候,往往用比较模糊的、诗一样的语言去描述,而西方哲学则不同,是用严格的逻辑语言去推理论证。这是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是世界的本原,所以他们发展出高度发达的物理学、数学和逻辑学等,而中国哲学则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和人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中国哲学发展出高度发达的伦理学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思考的是如何让人达到一个非常高明的境界,这在古代叫“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哲学思考的是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总结下来,中国哲学的核心精神有以下但不仅仅只是这四条:第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国哲学是现实主义的理性主义哲学,他没有彼岸世界,只有现实世界。既然生活在现实中,就要脚踏实地的奋斗。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第二,厚德载物的人生精神。厚德载物的理念同样来自易经,易经告诉我们,在向前跑的时候,也不要跑的太快,要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要象大地一样宽容,可以容纳万物,要有大地一样的胸怀。第三,是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的人生精神。“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同样是《易经》中所说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要小心谨慎,要随时警醒自己。同时,还要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随时校正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这叫做与时俱进。第三,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人行事做人的总原则,也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原则。这种人生的精神,是追求不过头,不偏执,不极端,做人做事要理性,要温和。

猎鲨者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他研究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他研究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理念论理念,即各种具体事物的一般形式。柏拉图把这种存在于人们主观世界的一般的东西称为理念。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他研究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独立于人们的认识和事物之外,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任何个别事物只是理念的“分有”。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理念,是理念的“影子是“分有”理念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有:第一,绝对实在。只有理念是真实存在且不变的。第二,多中之一。理念是许多个别事物之共同本质。第三,事物的目的。理念是绝对完满的、纯粹的,是具体事物追求的目标。第四,知识的对象。具体事物是感官的对象,从中只能获得意象,只有从理念中才能获得知识。第五,真理的标准。事物真实性的评判视距离理念的远近而定。越近者越真实,越远者越虚幻。柏拉图主义柏拉图主义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建立的以其“理念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其基本理论是,1.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2各种理念构成客观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3.具体事物构成的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4.人性由各有其德行的三个部分组成,即情欲、意志和理性。5.为了不使这三个部分互相冲突,需要有正义的美德在意志的作用下控制情欲,这也是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禀性。犬儒主义“犬儒主义”一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另一人物第欧根尼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他们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至于这个称谓是不是肯定来源于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犬儒学者相信,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的优势。每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失去。人无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犬儒学派对之后的斯多喝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怀疑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怀疑论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而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原子论原子论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它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通过具有不同形体的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的组合,解释自然现象的五光十色和千变万化,是西方性哲学史中唯物主义观点的最早代表。原子论的仰奠基人分别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原子论者认为充实和虚空是本原。充实是这二者一起构成了方物的质料因。原子间的区别是生成不同事物的原因。这种区别共有三种,即形状、次序和位置。原子非常小,以至于它们不能为感官所感它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无神论在古希腊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证明神不存在之前,整个世界早期人类的思想几乎都被有神论支配着伊壁鸠鲁认为:神或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既有能力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如果神愿意而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神的恶意,而这种恶意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又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唯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世间还有丑恶呢?因此,神根本不存在。逍遥学派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所学校,从事教学十多年。他常和学生一起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因该学派为亚里士多德所创立,因此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亚里士多德死后,其学生继承了他的思想,其中许多人能够独立思考,“逍遥学派兴盛一时。公元前269年,吕科接替斯特拉图作为领导人以后,“逍遥学派”失去了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被人忽视。到公元前1世纪,该派继承者安德罗尼科重新开始了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研究,对亚里士多德著作进行校勘、整理、编纂和注释。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底年下令禁止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传播,该派因而瓦解。因信称义因信称义是德国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提出的反对中世纪教会神学的宗教哲学。他以为上帝是信仰的唯一对象,而不性的对象,上帝的旨意是超越理性的,只仰,不能理解,他反对天主教对个人信仰预,强调信必须以个人的内在心灵为基个在他看来,每个基督教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用不着以教会和僧倡为中介,也不必经过那些烦琐的宗教仪式,这就是所谓的“因信得救,不靠事功”。马丁·路德还把《圣经》作为最高的权威。主张每个信徒都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他认为对《圣经》的解释,应完全以个人理解为基础,任何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主教教皇,都无权把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强加于人。他强调个人信仰高于一切,宣扬信仰自由。四假相四假相是培根反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理论种族假相。这是人类天性中共有的缺陷学说,其主要内容是人在认识自然时,不是以自然为尺度,而是以人的主观性为依据。这就使得人类往往把自己的特征、天性附加于自然之上,于是就出现了洞穴假相。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洞拟人观、目的论等思想穴”,使自然之光发生曲折和改变颜色,即每个人都从自己所特有的性格、爱好、环境出发来观察事物,带有个人偏见。假相这是由各种哲学教条以及错误的证明法则移植到人心中的,人们未经批判而盲目顺从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权威而造成的错误。流行的哲学体系就像舞台上演出的戏剧它们以一种不真实的幻景来表现哲学家自己创市场假相。这是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造的世界。概念上的不确定、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就如同市场上的叫卖者以假乱真。

背若泰山

中国哲学的主要论题与核心范畴

2020-08-13 14:01:4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必然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思想体系。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主要有:理念、存在、对象、本质、精神实体、形而上学等。中国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构筑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范畴体系。这一范畴体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在自身内在逻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和认识外部世界水平逐渐深化的过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同一时期,在世界不同的文明点上,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巴比伦等,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被称为“轴心时代”思想家的群体。这些思想家不约而同地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思考,提出了一系列人类无法回避且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人类今天的思考,本质上并没有超越“轴心时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思考范围,是对古人思考的一种延续。在“轴心时代”的思考中,古希腊思想侧重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由此产生的思想多具科学性、实证性特征;古印度思想、希伯来文明侧重于对人与神关系的探讨,由此产生的思想多具宗教性特征;中国思想则侧重于对人与社会、道德、人生等问题的探讨,由此产生的思想多具道德性、伦理性、人文性特征。有学者概括说,中国哲学就是人学。如荀子所说,“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知古一定是为鉴今,推天道一定是为尽人事,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与西方哲学重天人二分、思辨、知识、分析、逻辑推演、探求客观世界的真相相比,中国哲学则表现出了重天人和谐、内圣外王之道、人的生命价值、辩证思维、道德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等特点。在夏商时期,社会的总体特征是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祭祀与战争,是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但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国以后,打破了延续千余年的天命观,开始实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制礼作乐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崇“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靡常”的价值观,开启了中国文化远神权重道德、远鬼神重人伦的大门,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和格局。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在对人与自然、社会、人生、人性问题的探讨中,究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呢?通过梳理可以看出,思想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包括:天人关系、王霸义利关系、天下国家关系、德治法治关系、人性善恶问题、有为无为问题、仁爱兼爱问题等。汉代以后,中国哲学在继续探讨先秦时期所提出问题的同时,还探讨了天人感应、知行合一、天理与人欲等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哲学探讨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社会而展开的。这些范畴体系可概况为五个方面:一是宇宙论方面的范畴:如天人、天道、乾坤、阴阳、五行、道器、理气、无极、太极等;二是本体论方面的范畴:如有无、本末、动静、体用、一多、形神、因果、虚实等;三是知识论方面的范畴:如知行、能所、言意、名实等;四是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范畴:如王霸、义利、理势、理欲等;五是人生道德方面的范畴:如仁、义、礼、智、信、诚、心、性、情、欲等。在中国传统哲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概念和范畴被不断地运用、充实、丰富,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直到今天,这些概念大部分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阴阳、五行学说仍是中医理论的最主要概念;一些成语、俗语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如扭转乾坤、天道酬勤、因果报应、本末倒置、避实就虚、言简意赅、形神兼备、仁至义尽、名实相副等;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则更是我们社会大力提倡的一种传统美德。再譬如,传统哲学中的以人为本、天人和谐、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为贵、和而不同、民贵君轻、与时偕行、变易维新、求同存异、民胞物与、协和万邦、经世致用、重德重教等思想以及荣辱观、廉耻观、节俭观、正义观等,都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制定治国方略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成为当今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编辑:迟语洋

老物件

哲学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哲学的意义与人的存在无法相分。在其现实性上,人的存在主要展开为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成己即认识人自己和成就人自己,成物则表现为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二者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处境。理解哲学的意义,难以离开人的以上存在处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包含不同的视域。大致而言,这里可以区分知识的进路和哲学的进路。在知识这一层面上,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说明主要侧重于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对象,其特点在于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把握这个世界。相对于知识的进路,哲学对世界的说明和把握首先以跨越知识界限的方式展开。以特定的领域、对象为指向,所达到的往往是彼此分离的存在形态。然而,世界在被知识分解之前,并非以这种相分的形式存在。真实地把握世界,相应地不能仅仅停留在分解、分化的层面,而是需要跨越知识的界限。在这里,哲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知识的视域。人与世界的关系既涉及“是什么”,也关乎“应当成就什么”,对世界的理解和说明主要与前一问题相联系,对世界的成就则进一步指向后一问题。在成就世界这一层面,“应当成就什么”所关切的,主要是世界变革的价值方向,即成就何种形态的世界。从总体上看,知识性的进路更多地体现于在事实层面“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层面的“应当成就什么”则并不构成其题中之义。尽管知识也与特定对象的变革相联系,但它主要在技术的层面、经验的环节方面牵涉相关问题。比较而言,哲学则不仅关注世界“是什么”或“何物存在”,而且也从价值之维关切世界“意味着什么”以及世界“应当成为什么”。在“应当成为什么”这一层面,问题涉及的首先是成就世界的价值方向。哲学既关注人的理想和需要,也关切变革世界的价值方向,由此,哲学也从不同的角度为人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某种引导。广而言之,在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哲学本身又内含不同的进路。首先是“以物观之”。这一进路的特点在于从“物”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它所指向的,主要是对象和世界的本来形态。相应于此,“以物观之”主要以世界实际是什么为关注之点,其侧重之点在于对世界的观照,而不是对世界的变革。与“以物观之”相对的是“以心观之”。在理解世界这一方面,“以心观之”趋向于对象向“心”的还原。这里的“心”可以取得不同形态,包括感觉、理性、直觉、意志、情感等等。从“心”出发理解世界,固然涉及对世界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多地着眼于观念层面的构造,而不是对世界的现实变革,所谓“以心法起灭天地”,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事实上,在“以心观之”中,对象向心的还原与世界的思辨构造,往往相互交错。20世纪初以后,哲学又经历了所谓语言学的转向,与之相联系的是“以言观之”。“以言观之”注重的是语言中的存在,它固然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分析,但其关注之点主要在于我们言说对象时所运用的语言,语言之外的存在,往往处于其视野之外。与上述基于物、本于心、诉诸言的进路相对,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还可以有另一种形式,后者具体表现为“以事观之”。作为中国哲学范畴的“事”,广而言之也就是人之所“作”或人之所“为”,亦即人所展开的各种活动,包括知和行。“以事观之”的前提是区分本然世界和现实世界。本然世界尚未与人发生关联,现实世界则是对人呈现多样意义的存在,它形成于人的实际活动,而人自身则生活于其间。“以事观之”意味着走向以上论域中的现实世界:在肯定通过“事”而扬弃世界本然性的同时,它也基于“事”而赋予世界本身以现实的品格。二与“成物”(成就世界)相关的是“成己”,后者以认识人自身和成就人自身为具体内容。在认识人自身这一问题上,同样存在知识的与哲学的不同进路。人既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品格,又有心理学意义上的规定,还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属性。与之相应,对人的理解,也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之维展开。知识性进路对人所作的理解,主要限于人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相对于此,哲学对人的考察更侧重于把握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历史地看,从先秦儒家的人禽之辩,至近代康德所提出的“人是什么”或“何为人”,一直到晚近随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出现而发生的人机之辩,等等,都涉及从哲学层面理解何为人的问题。在儒家那里,道德意识被视为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对康德而言,相对于受因果关系支配的现象界的对象,人既具有为自然立法的理性能力,又包含自我立法的善良意志。从人机之辩看,可以进一步区分自然之人(natural human being)与人工之人(artificial human being)。自然之人也就是没有为外在技术所改变的人,人工之人则是与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相联系并受到这些人工因素影响的人。作为广义技术的产物,以上视域中的人在什么意义上仍是与物分别的人?这是需要反思和回应的问题。仅仅以知识性的考察为进路,显然难以对以上问题获得深入的理解,这里,哲学的视域同样不可或缺,而它所关涉的“何为人”或“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则往往被哲学家视为“哲学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在宽泛的层面,可以把人看成是追求意义的存在,这种意义追求又通过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而实现。就此而言,人无疑因“事”而在:不仅现实世界生成于人所做之“事”,而且,人自身也因“事”而在。正是在“从事”多样活动的过程中,人取得了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参与政治活动,人逐渐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的动物;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人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人员;以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为前提,人逐渐成为艺术家;如此等等。从这一视域看,所谓人工之人(artificial human being),更多地表现为“事”的产物或“事”的结果,而不同于作为做“事”主体的人。如上所述,知识对人的理解,侧重于人的不同规定,包括生物学规定、心理学规定、社会学规定等等。从哲学层面看,具有不同规定的人又呈现相关性和统一性。正如哲学对世界的理解趋向于跨越知识的界限达到世界被知识分化之前的统一形态一样,哲学对人的理解也侧重于跨越知识对人的分离,由此达到对人的真实把握。宽泛而言,在哲学的视域中,与人的存在相关的理性与感性、存在与本质、个体与社会乃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展现,这种关联同时构成了人之为人的真实形态。从成己(成就人自身)这一层面上说,问题不仅关乎实然,而且涉及当然。“当然”所指向的是人的理想形态。就精神之维而言,在实然的层面,知、情、意在人的存在中相互交融,在当然或价值理想的层面,知、情、意的这种交融同时又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紧密联系。同样,前面提及的理性和感性、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联,不仅仅表现为人之实然(人的真实形态),而且也构成人之当然,与之相联系,就成己或成就人自身而言,在更为自觉的层面达到人的以上统一形态便成为内在的要求。进而言之,在哲学的视域中,人的更为终极的走向,体现于对自由的追求。事实上,人类历史的每一演进,都表现为在一定层面上向自由之境的迈进。从成己这一角度看,人的自由同时意味着成就自由的人格,后者并非抽象、宽泛的精神形态,而是具有实质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一视域中的自由人格可以理解为德性和能力的统一。此所谓德性不同于狭义上的道德规定,而是表现为综合性的精神形态,它与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本体和工夫中的“本体”具有相关性。以对工夫的制约为指向,“本体”包含认识、审美、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从不同方面引导着工夫的展开。比较而言,与德性相联系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自由具体展现于价值创造的过程,正是这种创造,使人不同于仅仅受制于因果必然性支配的对象。以人的自由为指向,价值创造既涉及价值方向的确立,也离不开化价值理想为现实的内在力量。自由的人格一方面以具有价值内涵的德性引导价值创造的方向,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生成的能力为价值创造提供内在的力量。作为自由人格的相关方面,德性与能力彼此交融:能力如果缺乏德性的引导,往往会失去价值方向;同样,德性如果缺乏能力的依托,则容易导向玄虚化。正是德性与能力的统一,赋予自由的人格以现实的形态。三前面所述,大致关乎“何为哲学”。与“何为哲学”相联系的是“哲学何为”,后者体现于对世界和人的根本性问题的关切和。人作为人,总是有大的关怀或终极性的关切。从何物存在、如何存在,到何为理想的存在、人自身为何而在,等等,都属于人需要关切的根本性问题。历史地看,西方哲学很早就形成了哲学起源于惊异的看法,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惊异或好奇。如所周知,“惊异”涉及对世界的理论兴趣或认识兴趣,以“惊异”解释哲学的起源,相应地着重从人类的认识兴趣或理论需要来探讨哲学的产生。与这一思路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哲学家更多地从忧患的角度来理解上述问题。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是《易经》,在、探讨《易经》如何产生的时候,早期哲学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下》)事实上,这是用问题的方式提出一个正面的见解,这里的“忧患”相对于“惊异”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从价值的层面对现实和人生的关切,以“忧患”为哲学之源,相应地主要是从人类的现实需要、价值关切这一角度讨论哲学的起源,这与前面所说的惊异着重于认识兴趣和理论兴趣,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视域。不过,在对世界的终极性方面,二者又呈现相关性:“惊异”所体现的认识兴趣并不是对寻常之事的好奇,而是对世界的根本性;同样,“忧患”所展现的价值关切,也不仅仅与日常活动相关,而是涉及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人道等本源问题。这些根本性的和关切从不同方面构成了哲学的问题。就个体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总是会涉及各种超越性的问题。陆九渊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向他的父亲提出了一个很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天地何所穷际?”[3]481换言之,天地的界限在哪里?这一问题从今天来说,涉及世界在空间上的无限性问题。朱熹也问过类似问题。幼年时,他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朱熹便进一步:“天的上面是什么?”这既关乎时空的无限性,也涉及所谓超越的问题。王阳明在十二岁时,曾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曰:考取功名(“读书登第”)。王阳明对这一回答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对“第一等事”的以上,同样表现为根本性的关切。相对于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而言,以成就圣贤为第一等事更多地具有社会价值关切的意味。以上事实表明,不管是在社会层面还是个体层面,人总是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哲学的关切则以这一类问题为指向: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包括知识学科,很少表现出上述本源性的关切。宗教固然也涉及某些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它主要是以信仰的方式来面对这些问题,相形之下,哲学对以上问题则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从哲学的历史衍化来说,20世纪初以来,似乎出现了某种与哲学作为智慧之思偏离的趋向。以分析哲学而言,其特点逐渐表现为把哲学引向形式化和技术化。分析哲学讨论问题,往往并非基于现实存在,它对人生的意义等问题,也常常缺乏实质的关切,其推绎每每建立在思想实验之上,而不是以现实存在为根据。此外,分析哲学在研究方式和表述方式上,也渐趋技术化的走向,即使其所作的日常语言分析,也需要以语言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为前提,这种技术化的工作,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沉思。与“做哲学”方式上形式化、技术化相联系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或多或少的忽略,它往往以形式上、局部性的清晰,模糊了实质上、根本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分析哲学对技术层面细枝末节的关注,已压倒了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关切。晚近尚可看到所谓“实验哲学”。实验哲学强调哲学的实证化,它所借助的工具,一是所谓问卷调查,一是所谓科学实验。但是,以哲学家的身份来做这些调查和实验,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业余的科学家、业余的社会学家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这种进路,似乎很难真正从哲学的层面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根本性问题。哲学当然需要关注经验事实,但它既不是以经验还原的方式,也不是以实验科学的方式展开自身的研究。哲学的实证化趋向对古希腊以来通过理论思维的形式世界与人生根本问题的哲学进路,显然有所偏离。四从形式的层面看,哲学的意义与人在知行过程中的理性化追求相联系。这里所说的理性化的追求,首先表现为“说理”过程。“说理”在总体上以理性或逻辑的分析、推论为内涵,其具体内容大致展开为两个方面。一是“使之明晰”(make it explicit),当代哲学家布兰德的一部著作,即以“Make It Explicit”为题。作为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使之明晰”既体现于概念的界定、辨析和澄清,也表现为思维过程的条理化、脉络的清晰化。这一意义上的“说理”,是把握世界、处理日常事务的必要前提。二是给出理由,所谓给出理由,也就是在提出某种观点或看法之时,提供一定的根据,进行相应的论证。这一给出理由的过程,使哲学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于随意的感想或独断的议论,而是表现为一种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过程。个体性的内在感想可以见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之中,但是哲学却很难接受这类缺乏理性根据的感想或断言。与“说理”相关而又有别的是“讲理”。“说理”和“讲理”之别与“合理”和“在理”或“有理”的区分相联系。这里的“合理”主要是在于合乎理性规则或存在的法则,“在理”则表现为既合情又合理;“说理”更多地与“合理”相联系,“讲理”则较多地关乎“在理”。“合理”相对于不合理来说,所谓行动计划、施工方案等等,便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其中的实际内容涉及是否合乎存在法则。“在理”或“有理”是相对于无理而言,它具体表现为通情达理或合乎情理。通常所说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便与上述意义上的“在理”或“有理”相联系。具体而言,合情合理意义上的“合情”之“情”,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情,即实际的情形,引申为情境;一是情感。从前一层涵义来说,“有理”首先要求合乎真实情形或事物的真实状况,在这一意义上,“讲理”与“说理”是相互联系的,“说理”需基于实然,“讲理”同样不能罔顾事实。进一步看,合情同时关乎情境,而情境总是具有特殊性,由此便发生了普遍之理和特定情境的关系问题。一般而言,普遍之理无法涵盖一切特殊的情境,唯有对特定情境加以具体分析,才能为普遍之理的运用提供比较切实的前提和根据,使实践过程既不拘泥于一般的抽象原则,也不囿于特定的情境,而是趋向二者的具体沟通。这一意义上的合情合理,同时表现为前文所说的“合宜”。普遍之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基于“情”的实情义。合情合理中“情”的第二重涵义关乎情感,与之相联系的“讲理”不仅仅要求其中的推论、言说有事实的根据并合乎逻辑,而且也意味着所言合情合理,能打动人,并使人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在此意义上,“讲理”与“合乎情理”彼此相通,其内容关乎理性和情意之间的关系,而“合乎情理”则蕴含着与人的内在意愿之间的一致。进一步看,人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的所言所行,不仅应当合乎逻辑规范或理性程序,而且需要合乎通常所说的“天理良心”,就其实质内涵而言,这里的天理良心可以视为一定共同体在价值观念和价值情感方面的普遍共识,合乎天理良心相应地意味着所言所行与这种普遍共识的一致,后者构成了合情合理的具体要求之一。五以上所说的讲理,同时渗入了价值内容,事实上,合情合理意义上的讲理,已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推论过程。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哲学总是包含价值关切和引导。在知识的层面,可以主要着眼于逻辑或事实,但在哲学的视域中,没有价值关切的说理、讲理最终都将趋向于空泛。前面曾提到,成己与成物既涉及“如何做”,也关乎“做什么”,其中“做什么”便与价值关切相联系,这种价值关切同时规定着人的知行活动的价值方向,包括人应当追求什么、人自身应当成为何种存在形态,以及更普遍意义上人与世界应走向何方,等等。以实质层面的价值关切为指向,哲学在个体之维进一步关联人生意义的探讨,事实上,古今哲学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讨论这一问题。孔子曾认为:“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其中所肯定的便是:就存在意义的而言,生相对于死具有更为优先的地位。换言之,对孔子来说,唯有真正把握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人才能对死的意义有更具体的了解。与之相对,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理解为“向死而在”的过程,这一过程又与对死之“畏”相联系,在他看来,正是对死的这种“畏”,使人领略到个体存在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从而回归真实自我或本真之我。这一思路可概括为“未知死,焉知生”,相对于“未知生,焉知死”,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人生进路:如果说,“未知生,焉知死”注重的是人的生命存在,而生命存在又构成了价值创造的前提,那么,“未知死,焉知生”则缺乏这样一种创造意义,二者内含着对价值创造在人生过程中意义的不同理解。人生意义的关切同时也涉及什么是好的生活,从古至今,哲学家们都在不同层面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儒家来说,好的生活就是合乎仁道的生活,仁道原则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具体展现。与之相对,对于道家来说,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是合乎天道意义上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往往被视为理想的存在状态,这里同样体现了对好的生活的理解。儒家在后来衍化过程中所展开的“理欲之辨”,进一步涉及感性存在和理性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同样关乎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如何趋向好的生活。不同个体、学派对好的生活的理解,当然存在差异。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比较普遍的层面,对何为好的生活形成某种共识。在基本的价值方向上,可以将好的生活理解为合乎人性的、有利于自由走向的生活。就人的存在形态而言,合乎人性既意味着道家所注重的天性和儒家所注重的德性之间的沟通,或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关联,也表现为感性和理性、存在和本质、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相互协调。进一步看,这一意义上的人性化存在,同时意味着避免或超越人的物化。人的物化可以视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挑战。晚近以来,资本、权力、技术等等从不同方面构成了导向人的物化的可能根源。如何应对资本、权力、技术对人性的可能扭曲,是现代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社会的层面,往往面临和谐与正义的关系问题,“和谐高于正义”或“正义高于和谐”,则体现了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事实上,社会的合理的形态,离不开正义与和谐之间的沟通。如所周知,正义以“得其应得”为本源的内涵,尽管罗尔斯后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对正义的理解便涉及以上方面,这一意义上的正义,以个体权利的尊重为核心。比较而言,和谐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内在存在价值的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说即以彼此承认内在的存在价值为前提。从社会存在来看,以上两个方面,即仁道的关切和个体权利的尊重,都是理想的社会形态应有的内涵。从更宽泛的层面来说,这里同时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其逻辑前提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使之无法共存。由此进一步考察,则面临什么是好的文明形态、如何处理和应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回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对话,而且离不开从哲学层面上对文明的形态和内涵作深层理解。概要而言,把握哲学的意义,既涉及对哲学本身的反思,也关乎对世界和人的理解,这种反思和理解,无法离开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本文系作者于2019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哲学教育与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记录。)

几天后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哲学的终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它是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主观能力性的整体,必须是整体。这就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而其它心的规律,意识如何作用于物质就是具体的方法,前者是存在论,后者是本体论,二者同时也是整体的,是实践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终极的哲学就是实践性,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客观整体的宇宙是客观的性质,是整体的性质,而不是任何学说所论述的存在,不是任何人类意识及深入的概念设定的、所表述的存在。客观整体哲学,是人类真正的认识世界,是哲学的,是因为它是仍然需要用人意识来论述它,是客观与整体的世界观,是属于文字、语言等所表述的世界观,是“道者无名”的有名。因此“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观”是主观的、意识的,而形成的整体的世界观。《传习录上》王阳明说:汝未观花时,汝心与花俱归於寂。当汝观花时,汝心与花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外。这里哲学观点被误解很多:你看花时花才存在,你不看花,花就不存在。说是主观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还有的认为,王阳明在文中并没有否定花的存在,只是说没看花时,花是寂寞的,你看花儿,花儿就变的鲜艳明白起来了。没有否认花的存在,但是他说花的鲜艳是因为你看。仍然是一种意愿和行为决定了花的颜色这个客观实在,这是典型的意识决定物质存在论。上面的结论都是认为这是意识决定物质,精神决定论,如果按我们现在人的观点来看,特别是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花的颜色取决于花瓣细胞的色素成分与光线,无论你看还是不看,都一样。看不看的意识,意愿、行为改变不了花的内在细胞的结构,色素成分以及光线。以上都是错误认识这里的哲学道理。花是客观存在的,但此花与人的联系是整体,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才能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外。”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解释它,而应从整体的观点去评价它。难道“此花”不是你看到、想到的吗,这有什么错呢!“花”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此花”却是你这时看到想到的。所以花的客观存在与这时看到想到构成了整体,也是世界的整体性,客观的整体性。“花的颜色取决于花瓣细胞的色素成分与光线,无论你看还是不看,都一样。看不看的意识,意愿、行为改变不了花的内在细胞的结构,色素成分以及光线。”花的细胞大小、光的波长等等这些细分、同花一样都是客观实在,都是属于物质,但不仅是物质,因为花是客观的整体,而颜色是人类通过概念、观察后等等一系列的定义的,细胞、光线等等都是虽然属于物质的客观存在但不仅是物质了,而是花的整体的客观性下的各种细胞、光线、波长等等归属于于科学分析的部分,是构成花的整体的客观细分,是包含了通过人的意识的细分,而花的不属于人的意识的部分仍是花的整体,花的整体才是原本的、客观的物质的,而细胞、色彩都已被人类定义有了意识的成分。所以细分了包含有人的意识,而不是花的客观整体,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存在。“汝心与花一时明白起来”就不是什么意识决定论,而是整体性。现代科学的观察,与古代人类的观察都是人的意识观察,人的意识观察赋予花的美丽、诗意,与现代科学的人的意识观察所赋予的细胞大小、电磁波波长等等在哲学意义上都是一样的属于“意识”范畴。离开了人的意识观察,细胞大小、电磁波波长等仍将不存在,与花的美丽、诗意一样将不存在,存在的仅仅是“花”,或者“此花”的整体,而不是那些细胞大小、电磁波长的独立存在的客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整体才是客观,客观也应是整体的,因此世界就是这四个字,整体、客观,哲学也就只有这四个字。整体客观的才是辩证唯物的,但因为现代多数人只记得了唯物而忘记了辩证,只说物质第一性而不知道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因此用客观整体两个词来理解。东方哲学观,可以从“元,亨,利,贞”《周易》始以来就是万物一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黄帝内经》,均为整体观。因此用西方哲学唯物论与唯心论都是很错误的,因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而不是用来评价其它理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东方哲学是理与用的结合,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它将人的思维放在理论中一起讨论。只有人的思维通达之后的应用。东方哲学是研究实践性,是不同的研究方向,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理论的存在。现在网络上中西医之争,乃至东西文化之论争,都源于此。西方分析思维方式分唯物与唯心,似乎是站在唯物立场,却失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将物质与意识关系割裂。因此实践中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生活形态形成以金钱、权势为标准的价值观,拜物主义,成为“唯物的拜物主义”,而物质与意识的分离则又使宗教现象越来越突出,而本该唯物的意识形态,应随着科技发展而得到补充,却被当成政治说教式的信仰。另一类是社会交流变成为机械无创造力的科学主义,妨碍真正的科学思维的传播。教育中的表现就是如填鸭式的接受,注重量而不注重质,把知识量的多少当成质,不传授思维规律的科学,不辩证思考学生的社会经验、生理、思维能力的短板,而使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些都是不客观不整体的表现。更有用客观数据的指标等也是意识的部分,过分追求数据指标等也是同样偏离了客观整体性,这种貌似科学的客观分析的方法,越来越远离客观的实际。辩证唯物主义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因其产生之初是为了与唯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其唯物的性质,使其唯物的性质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边倒的理解,而对使意识的能动性,辩证性的理解与使用不足,虽然有其发展的先进性,但它仍然是人类观察思维总结而成的,不能就认为是客观实际,应是客观的理论形式,因此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与发展。而对其理论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片断理解与体会,形成机械与唯心式的教条,而在于人的意识能力性把握不够。意识第二性在这里成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外在的物质形成的观察包括科学分析等都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意识的能动性的错误应用,而使得物质观察、实践所形成的原理、理论就有错误或不足,科学研究、文化创作等都是人的意识的活动,要做到客观实际、主观意愿都是人的意识的作用。“阳明心学”更多的是这种对客观世界的把握的知识,锻炼内心与现实的实践。

妃子笑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遗言为什么充满火药味

鲁迅在去世前一个月写了一篇杂文《死》,写了自己的遗言: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礼仪,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的战斗风格都死都是别具一格,人之将死其言也不善。鲁迅的遗言充满火药味,被很多人认为是“褊狭”、“不宽容”、“缺乏度量”等等。朱大可在《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中,把鲁迅看作是独自开辟着"仇恨政治学"的险恶道路,“他灵魂中的全部恐惧和怨恨,只有在口水暴力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平息。他杀机日炽,心力交瘁。晚年的鲁迅犹如陷入受虐妄想症的精神病人,充满恐惧和仇恨,靠话语海洛英苟延残喘。”鲁迅的七条遗言被朱大可总结是鲁氏仇恨政治学七项基本原则。朱大可把鲁迅的决绝态度看作是仇恨政治学,很显然上纲上线,意识形态的语言风格妄下结论。朱大可严重误读鲁迅。鲁迅为什么不宽恕?鲁迅向来主张“拳来拳对,刀来刀挡”的“直道”,认为人被压迫且退让到无可退避之地的时候,反抗和斗争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的怨敌都是谁呢?叶灵凤讽刺鲁迅“阴阳脸的老人”;“正人君子”陈西滢,“只要不合自意的,便说是赤化,是共产……甚至于到官里去告密”;梁实秋诬陷鲁迅“到××党去要卢布”;还有“浙江台州人许绍棣,温州人叶溯中,首先献媚,呈请南京政府下令通缉”。王得后、钱理群在《<鲁迅杂文全编>前言》中有这样一个比较:“历史记载的就是这样:人们攻击鲁迅的,是‘学匪’,‘学棍’,‘赤色作家’,‘汉奸’,‘双重反革命’,‘法西斯蒂’,明说是同志的也还是‘右倾’,‘危害联合战线’,‘助长着恶劣的倾向’,都是含着杀机,可以遭到通缉,撤职,逮捕,监禁乃至杀头的诬陷和谣言。而鲁迅的反击,给论敌定的大多止于‘正人君子’,‘绅士’,‘叭儿狗’,‘资本家的乏走狗’,‘鹰犬’,‘洋场恶少’,‘才子+流氓’,无一有生命的危险,就是直斥为‘帮凶’,也分明和他们的主子划出分明的界限。”鲁迅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不但遭到对手的攻击,同时还有自己战友时不时放出来的冷箭。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家,骂鲁迅是什么“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法西斯蒂”等等。当时跳下四条汉子,周扬等人挑起两个口号之争,徐懋庸“更是雄赳赳打上门来”,鲁迅是何等艰难。鲁迅宣言,“没有私仇,只有公敌”,“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1936年7月,鲁迅和冯雪峰说:“看出我攻击章士钊和陈源一类人,是将他们作为社会上的一种典型的一点来的,也还只有何凝一个人!我实在不大佩服一些所谓前进的批评家,他们是眼睛不看社会的,以为总是鲁迅爱骂人,我在战场上和人斗,他们就在背后冷笑……”鲁迅骂人很少是纯粹为私人恩怨而发的,多半也都还与公共论域相关。鲁迅一直处在他人围剿的环境中,免不了情绪有时候偏执,绝不是李敖说鲁迅“只有情绪”。鲁迅可不是靠骂人成为文坛巨匠的。鲁迅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呢?是反抗,是反抗绝望的哲学。鲁迅曾说过:“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反抗者难,比希望而战斗更勇猛、更悲壮”(《书信·致赵其文》)。鲁迅在《两地书·二四》说:“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吧罢?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是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鲁迅的遗言,“一个都不宽恕”的愤恨,鲁迅真是不宽恕那些骂他的人吗?鲁迅是不宽恕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实际上是反抗绝望的表达,“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能爱,才能文。”(《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北大教授钱理群说,“鲁迅内心是非常绝望的。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之后,人们还可能出现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既然一切都如此,都看透了,那我就什么事也不做了,就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还有一种态度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因此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著名学者林贤治是当代少有读懂鲁迅的人,”就整个时代而言,他走得太前了,就整个知识阶级而言,他的精神居所留在下层而个体反抗的思想又使他腾越其上,总之太不合群了。他注定是一个孤身的战士。然而,无论整个社会历史的态度和趋向如何,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鲁迅完全可以蔑视我们而岿然存在。“ (林贤治《鲁迅的反抗哲学及其运命》)

漠风

什么是哲学?哲学有什么用?让我们听听人民大学教授怎么说

最近一些年来,相当一部分哲学工作者不是直面社会现实,而是退回到所谓的纯粹学术研究之中。在哲学的研究中,注重的是哲学史、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或某一专题,对于哲学经典文本,愿意下大力气去进行背景介绍、概念分析、意义诠释,却不注意哲学研究在当下对社会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的研讨。这显然是把理性的分析和批判与当下社会实践割裂开来,哲学家不是现实生活的实践者,而是所谓哲学史的仲裁者。这样,当下的中国哲学就表现出明显的与社会现实相背离、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倾向,哲学被社会边缘化也就成为必然而然的事实,出现了所谓“哲学危机”。面对哲学界的这种现状,我们重新思考哲学的本质、职能、作用,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或许对当下中国哲学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一何谓哲学?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命题。但一般而言,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是人类特有的理论自觉。而且从整个世界而言,哲学大致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至前2世纪。在这几百年内,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哲学流派,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在中东产生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而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更是开启了“哲学的童年”。对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以“轴心时代”来形容其文化成就之辉煌:“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注]这就是说,无论哲学史家们对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哲学有多么不同的定义和判断,但从哲学起源上来说,哲学是人类在其文明进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所的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解答,但它又不是宗教神学的附庸,而是人类依据理性对这些问题的探寻和反思。此后的数千年,各个国家的哲学发展各有特点。以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学术而学术”的传统,突出了“爱智求真”的特点。这样,在西方哲学中,首先是要确定一整套严格求证的方法:先是界定概念,然后是假设前提,制定逻辑推理规则,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个前提和规则的层层分析、详细论证和真伪的判断。所以,西方哲学虽然五花八门,但其本质就是在热爱智慧的大旗下,积极探寻事物现象以及隐藏其后的本质,追求为万事万物奠基的“本相”,而不论这个“本相”是观念上的还是经验上的,表现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即形而上学。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哲学出现了明显转向,不再像古典时期那样把哲学当作一门科学,也不像中世纪那样甘作“神学婢女”。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西方哲学终于重视对人的研究,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高扬了“人是目的”的大旗,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思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近现代以来,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全人类的解放当作自己的使命以外,大多数西方哲学流派受经验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主张仿效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以严格的逻辑推理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内容,以获得实用效果为目的,希冀建立一种排除形而上学、以获得知识的确切性和可靠性为追求的学问。由此就产生了实证主义思潮,经过“内在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持续推进,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为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于是,出现了著名的哲学语言学转向。20世纪40年代后,分析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一个主要倾向,并由此表现出与欧洲大陆哲学的人文主义传统截然不同的目标和风格。在他们那里,哲学不再是关于观念论、本体论、认识论、世界观的学问,而是集中于语言、分析、逻辑、意义等问题,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语言意义的澄清和辨析。分析哲学在充实、完善哲学的分析手段、提高哲学表述的精确性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由于把逻辑和语言看作整个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把哲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当作了哲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大大降低了哲学探寻事物本真、追求真理和人文关怀的本质。还是在20世纪,不少欧洲大陆哲学家就对此提出异议,指出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虽然推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但它们取代不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超验问题的关心,更阻挡不了人们对绝对真理的追求。也就是说,它们不能代替形而上。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就是要“直面生活世界本身”,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是把“拯救地球和人类”当作自己的使命,及至列维纳斯,更是基于对“他者”的尊重而要求把伦理规范当作“哲学的第一本位”。进入21世纪,英美哲学家对哲学的本质及其作用有了新认识、新理解,出现了实用主义的回潮,同时又注重“心智问题”的研究,因为哲学的语言问题归根到底是出在“人心”这里。最近几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哲学家们强调,传统的认识论、本体论研究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成果,才能形成新的研究范式。这些新趋向当然是对单纯依靠科学技术的经验主义的一种纠正!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中国古代虽然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学说,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哲学学科,人们过去常常把哲学思想称之为“道学”“玄学”“理学”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虽然也有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等内容,但并不把这些内容截然划分开来,而是平行组合在经、史、子、集之中。我们的学问,重点是基于经验事实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理想的塑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修齐治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把学术研究与个体体验和社会实践始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注重对人的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教化,注重家庭和社会伦理纲常的保护,注重个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奉献,恰恰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很大意义上说,即使在五四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这个观念仍然是我们的精神核心和价值基础。此外,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古今变通、知行关系、形神关系、名实之辨等问题的探讨,涉及的这些基本哲学问题,在世界哲学版图上也占有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这里之所以提及五四运动,是因为到了明末清初,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大,西方学术开始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有为的知识分子为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面貌,大胆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不少人会通中西,开创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道路。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我们是全方位地向西方看齐,在学术方面更是摒弃传统,提倡新文化、新学术,在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照搬西方经验,哲学社会科学体制建设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我国最早的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门,是在一百年前才建立的,它实际上是套用了西方大学的哲学系的做法,其授课课程唯独有中国特点的,只是增设了一门中华哲学史,其内容却零碎不堪。由此来看,20世纪初的中国哲学初创时期,其内容既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也包含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方法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间,我们几乎完全受前苏联的影响,照搬照抄联共哲学教材的观点,把哲学简单地归结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军对垒,这实际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图式化的解释,也是导致当代中国哲学不能前行的思想阻碍。但无论怎么说,经过中国哲学人的百年奋斗,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哲学确实形成了既有自身特色、又包括外来文化的包容兼蓄的特质,为推动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个简单的对比,我们立即看到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异同,而且还看到中国哲学思维强调的“文以化人”这个主题与西方哲学中“人文主义”观念是高度契合的。这是因为,东西方哲学虽有差异,但不论是描述性的表述,还是规范性的要求,说到底,哲学的本质和作用就在于促进人的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再看远一些,还会认识到,世界各国国情不一样,哲学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但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面对的都是人类的既具体又共同的问题,只是不同国家或民族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答,表现出哲学的多样性。所以,哲学既有同一性,也有多样性;但从根本上说,哲学绝对不是限于书斋的学问,而是与人类实践生活密切相连的思想及其理论表达,这是哲学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前行的基本动力。哲学一旦脱离开这些基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放逐,就一定会被社会所抛弃。二在我们承认哲学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总结和概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的、以理论形态呈现的文化自觉的时候,同时也承认了哲学是大智慧,而不是某门具体的科学或知识,它研究和改变的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以及认识自己的方式,它关注的是世界的普遍性,它是在把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去关注如何使用科学知识,并对科学加以反思或超越。从人类社会发展方面来看,哲学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说,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表明,哲学为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哲学之所以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军事等产生很大影响,就在于它能够对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努力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提供理论支撑。可以说,人类思想文化里最精致、最核心的东西都体现在哲学思想之中。正是在此意义上,哲学是人们借助理性思维来促进对自然界、对社会以及对自身的把握的一门科学,其宗旨就是为人类一般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为科学认识历史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理论和方法。但是,哲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质标志是,哲学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以人类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成果为基础,把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思当作自己的职责。这样,与其他门类的学科相比,在知识的演进中,哲学只能退居于黑格尔所说的“密纳尔瓦的猫头鹰”的地位,这就是说,哲学是一种反思的学问,它的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之道总是与现实有些距离。与此同时,哲学的这种优势也是劣势,它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普通大众,而它的问题又是人们始终会遇到的普遍性、永恒性的问题,而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之迅速则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哲学在对普遍性与特殊性、永恒性与时代性问题的处理上常常捉襟见肘,在创新能力上相形见绌,哲学研究的成果往往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出现了与现实生活不相匹配的所谓“灰色理论”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强调哲学“是精神的整个形态的概念,它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自觉和精神本质,它是时代的精神、作为自己正在思维的精神”。从黑格尔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认识到,一方面,要发挥哲学的功能,让哲学回到实践中,并且去指导实践,中间是要经过一些环节的。哲学不是简单地跟在实践后面,人云亦云,而是要经过不断思考和分析,以特有的反思方式去关注、分析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最终提出自己的判断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我们切不可以此为借口,让哲学脱离现实实践。哲学是面向现实的、正在思维着的精神,它是社会现实生活在我们思想中的反映和观念表现,其反映越深刻,表述越准确,对社会实践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所以,哲学往往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理性程度。我们由此就看到哲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认识到哲学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某种遐想,不是简单的文本分析,不是抽象概念的堆砌,不是所谓逻辑语言的表达。哲学能够成为一门绵延几千年而不衰的学科,恰恰是在于它努力联系实际,直接面对现实,能为现实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哲学的概念和范畴都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现实概念和现实范畴,也都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哲学的理论决不是抽象概念的集合,也不只是关于一般现象的理论,而是由具体概念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反映现实的本质理论。我们在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哲学反对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主张从一切思想教条中解放人类自身。哲学所说的反思,其宗旨就是要从思想中发现洞察未来的认识能力。所以,哲学的这种深刻性就表现在,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生活越是丰富,时代变革越是剧烈,人们就越需要哲学的指导和帮助,越需要哲学的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次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都是以理论的转换和变革为先导,以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前提;而吹响人类思想解放的第一声号角的,往往就是代表时代精神和先进方向的哲学。马克思为此高度评价哲学在此一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他说:“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由此来看,哲学就意味着“头脑的解放”,哲学的重大发展一定会推动人的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解放就会引导人类事业的前行。哲学的这种重要而且特殊的作用,在现代中国已经彰显得明明白白。20世纪初,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之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共产党人的理论武器,而且在实践中开启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成功。四十年前,在教条主义、个人权威盛行的年代,首先是哲学界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并且由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如何使哲学无愧于时代,发挥哲学原本就应当完成的历史使命,就要求我们不是退缩到学术象牙塔之中,而是要让我们的哲学工作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重大的时代课题的敏锐反映、深刻解答,既不辜负时代的使命,同时还要推动哲学的新发展!三在讨论了哲学的本质和作用之后,就必然会对中国哲学现状作出我们的判断,必然会感受到当下中国哲学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脱离社会实践的问题的严重性。如此,哲学的转型也就必定会发生。按照库恩所说,这是科学进步中必然要出现的范式和概念的转换,而引发转换的关键因素就是一些新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的出场。库恩这样说:“科学家面临反常或危机,都要对现存范式采取一种不同的态度,而且他们所做研究的性质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相互竞争的方案的增加,做任何尝试的意愿,明确不满的表示,对哲学的求助,对基础的争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常规研究转向非常规研究的征兆。”[注]哲学的进步也同样如此,即从前科学进展到常规科学,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发生科学的革命,再产生新的常规科学。但是,要实现哲学的进步或转型,关键是需要一种真正的思想范式的转换,一种在认识论、方法论和整个思想观念上的创新,然后才能做到学术上的重构。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要克服我们自身的思想僵化,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中树立创造性的精神和勇气。中国古老的《诗经》曾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哲学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但我们相信,只要人类还在,人的精神追求就不会停歇。中国哲学不仅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一定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做出贡献。其次是要正确对待当下哲学存在的问题,不能把人民大众和国家的期待与哲学学科的内在学术要求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有让哲学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建言献策与述学立论达到内在统一,我们的哲学才会有生命力。再次是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当代的哲学家只有不断努力创造,推动哲学事业不断前行和发展,才能使哲学真正配得上“时代精神”这个称号。当然,我们在实现哲学转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处理好这样两种关系:其一是哲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系问题。对我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行合一,儒家文化关注的重点就是对人们的道德品行的教化和培养。因此,国人的思维向来是重实践、轻思想。但是,哲学是一门理论科学,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哲学的实践性,不重视理论的提高和概念的凝练,就会抹杀哲学的理论特色,甚至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反过来,如果我们过于突出哲学的思辨性,而不注意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所以,重视理论,同时也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发挥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其二是东西方哲学相互学习和会通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对我们影响很深。在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中国哲学就是在外部文化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但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之间存在着一个文化间性的问题。反过来说,西方哲学在当下的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对中国学者来说,如何学习和继承东西方文明中的精华,用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并以此影响世界哲学,确实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使命。我们既要考虑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同时也要注意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结合,既要体现中国的原创性、时代性的创造发展,也要兼顾哲学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从中外哲学发展的进程来看,哲学的转向从来都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深刻的反思、艰苦的创造和具体的学理来实现的。在当下时代,哲学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知识体系意识为主导转变为以问题意识为主导,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带动学科的新建构;二是从单纯的民族视域转变为世界性视域,以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三是从哲学学科的分裂转变为学科融会——哲学不是一门具体学科,而是各门学科的总结和精化,所以,打破二级学科的分立,是实现这种转向的必要举措。当下,中国哲学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推动和发展我们的哲学事业,展现中国哲学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原作者:谢地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啮缺睡寐

古代哲学的核心是阴阳五行

秦始皇称帝三年后,东巡郡县,他先到泰山封禅,之后又到临淄天齐渊祭天。人类文化的创造,就是意显现为象,象著明为言,任何文化之象,都有一个核心,天,便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因为,不知天,便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表象的生生体验,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丧。由于是万物之理,人则受命于天,因而人必须“法天”。无论是八个经卦还是六十四别卦都是阴阳爻组成,但阴阳和五行的来源比较复杂。阴阳的含义和来源有哪些?阴阳据传在夏朝的时候就有,是简朴的古代哲学,也是揭示了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道理。周易的符号是“—”和“--”,每卦三爻,组成八卦,蕴含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也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可以具体的表现这个空间之中的万事万物,以及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易以道阴阳”的说法,晋太康二年,在汲县魏襄王的墓中出土了殉葬的竹书几十车,其中有《易繇阴阳卦》二篇,它与晋代出土的《阴阳说》都已经亡轶了,其实并非《易》以道阴阳,二是以阴阳道《易》。从表面上来看,十翼用阴阳解周易,但实际上将周易纳入了阴阳思想体系,周易成了阴阳思想的注脚,这个变化过程,可以从《彖》、《象》、《文言》中找到明显的痕迹。在易传中可能最先产生的是《彖》,其中说阴阳的地方有两处。地天泰,内阳而外阴。天地否,内阴而外阳。“内”指内卦,也就是下卦。“外”指的是外卦,也就是上卦。地天泰内卦为乾,故乐“内阳”,外卦为坤,故曰“外阴”天地否反之。《彖》已将乾、坤各个确定为阳卦、阴卦了。《象》较之《彖》后出现。《象》辞中道及阴阳者,见于乾坤两卦的初爻。乾为天,初九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坤为地, 初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文言》只解乾坤两卦卦辞、爻辞。《乾丶文言》解乾卦初之爻曰:“乾龙勿用,阳气潜藏。”《坤丶文言》解坤卦,上爻曰:“阴疑(读作拟)于阴必战,为其嫌于无阴也。总之,《彖》、《象》、《文言》中言及阴阳处甚少。一共仅有六处,然而其言虽微,却意义重大,仅此六处,就将整个《周易》纳入了阴阳体系。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五行能生成万物并发展演化。那么五行来源于什么时候呢?在夏代人们就有了五行的概念,但没有十足的证据,是不是夏代先姑且不论,但是汉人整理秦火之余的典籍时就窜出了很多关于五行的词句。左传中也有一些关于五行的确凿记载。在《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中记载:“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这些记载说明了,在春秋时期已经流行了五行概念,无论多么复杂和庞大的事物都蕴含了阴阳,任何简单和微小的事物也包含了阴阳的道理。万事万物因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统称五行。它们并不光是具体的五种实物,也是宇宙所有东西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或者说是五种能量。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也有阴阳的两个方面。阴阳不只是大家理解的对立,而是相互牵制,一方面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面太过,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此盛彼衰,此消彼长,不断地在运动变化者。阴阳不但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因此,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又如,再以阴阳来说明物质的“体”与“用”或者,“质”与 “能”的概念,那么质就是阴,能就是阳。体就是阴,用就是阳。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阴阳两者,不断的变化,到了一定阶段,阴可以转为 阳,阳也可以转为阴,而这一阶段,一般都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就拿奇门来说揭示了事物不断更新的变化,生生不息,无有止境,永无重合的规律,奇门预测根据天上的日月星辰的明晦盈亏,地上山川草木的沧桑变迁和人生的生老病死的规律来预测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具有相似性,但是没有相同性。《易》几乎无所不包,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何谓中德

高中总复习政治-学霸必学-哲学核心知识及其运用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哲学核心知识及其运用一、考情分析下列是两份高考试卷中,连续三年的《生活与哲学》模块试题考查【全国新课标卷】(考题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结合材料 ,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考题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考题3)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12分)【北京卷】(考题1)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考题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嵩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12分)(考题3)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2分)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4分)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6分)结论1:哲学设问既注重宏观板块的考查,又注重知识的具体化、知识的横向联系的考查。——知识点、知识串、知识面结论2: 哲学设问所依托的材料和情境是多元的。——哲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因此,《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复习,首先要注意知识点、知识串、知识面清晰、系统,抓住、细读、熟悉课本;第二,牢固掌握知识,要经得起、知识能细化;最后结合材料是永恒的答题要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基本原理、方法论要求及与时事的结合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核心知识聚焦】一、把握哲学知识体系复习要领——梳理知识、巩固方法【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编织知识网。绘制(《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框架,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整个教材来看,可以分为哲学概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即:哲学知识概览哲学通论辩证的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认识论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 真理观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价值论(价值观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观)在教材中,具体知识分布为:哲学概论——第1、2、3课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巩固方法】回答哲学试题,关注设问角度考查的范围至关重要,如设问用唯物论的知识回答上题,此时要调动的最主要知识为两个原理(物质和意识关系知识;规律的知识)及两个大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如设问是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大块知识先有四个: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如设问是请用发展的观点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是发展实质、发展趋势道路、发展状态,但有可能也会调动发展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有规律的,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而发展的条件、发展与运动变化的知识运用较少。如设问是请用认识有关的观点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是实践和认识关系、真理观。如设问是请用哲学有关的观点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范围相当大,此时一方面要注意调动知识范围相当大时,所需回答知识就一定对设问材料要求相当高,可理解为答案就在材料当中。另一方面同学应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快速过主干知识方能答好。再次,哲学生活主观题切入口,还有按课本标题的问法,请同学注意课本大标题,按课本知识归纳。  (1)如设问是请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关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是第四、五、六课即唯物论和认识论。  (2)如设问是请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是第七、八、九、十课即辩证法知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3)如设问是请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的知识回答上题,需要调动的主要知识就是第11课和第12课即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知识。  另: (1)哲学生活主观题切入口有时特别小,如设问是请用“系统优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上题,那么此时更需要的是对细微知识也要把握清晰。  (2)哲学生活主观题切入口有时会表面特别大实际上是特别小,有明确指向。如设问是用哲学知识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那么此时表面知识调动需要全本书,实际上设问因为“对立统一关系”几个关键词知识调动切口已非常小,仅指向的是矛盾的含义相关知识点。二、哲学核心知识提醒(一)、辨证的唯物论(包括4、5课)包括三观: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1.原理一2.原理二【典型例题】(2014.浙江卷)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意识的能动作用,题目类型属于体现类。解答本题,思路容易局限在意识能动作用本身,即意识在认识世界中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而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应包括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明确上述知识点后,回到材料进行信息提取,与上述理论进行一一对应即可,即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体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答案: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5分)。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2分)。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作、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的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3分)。(二)认识论(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第6课)(包括3个原理)(2015全国I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解析: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原理限制是认识论,侧重考察认识主体的不同,主体的差异性的不同,需要学生有理有据回答。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功能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记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包括7、8、9、10四课)有四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联系观: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2.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分析事物发展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3.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4.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含义:矛盾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还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同时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例如:“两手抓”“既…又…”矛盾具有特殊性:(1)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普遍性是指共性,特殊性是指个性。(2)辩证关系1)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是具有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2)方法论:我们认识和研究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5.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创新的观点:1、辩证否定观1)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2)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3)创新的意义: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例题1】(2015广东卷)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改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该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结合材料,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12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矛盾观。解读材料,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发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采取的经营战略不同,创业之初走专业化经营,企业步入成熟期,走上多元化经营,但每个时期都是以地产为核心,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企业步入成熟期之后,仍以地产为核心,同时向其他领域扩展,体现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企业是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体现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答案: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中推动事物发展,专业化与多元化两种经营战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该企业在把握和解决这一矛盾中不断推动自身发展。(3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企业选择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经营战略,是由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3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事物的发展,该企业走多元化经营后,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坚持核心竞争力,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其他产业。(3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分清主支流。该企业在创业之初是专业化地产企业,在成熟期是以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3分)【例题2】(2015北京卷)材料: 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明星”产品。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格外青睐,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位于大别山茶区的某茶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市场以中亚,中东地区为主,该企业希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 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材料,并审清楚题目要求。结合材料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要考虑用哲学观点回答本题,并且不要求阐述原理,而要清晰地表述方法论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本题答案设置开放,同学们可从题干要求“企业如何抓住…战略带来的机遇”中寻求关键信息,那么要有发展的观点、创新、抓住机遇;再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点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打开市场等。答案示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调整制造标准,积极开拓新市场。(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4山东卷)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 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知识限定范围是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根据设问的方向确定最终理论分析点,设问的方向是“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对设问全面分析,可知之所以修改法律是因为现实的要求,也就是社会存在的要求;修改法律其实就是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修改的是环保法,关系到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切身利益,所以可以考虑人民群众的知识。综合以上信息就可以全面作答此题。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五)、人生观、价值观部分1.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即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方法论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地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要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我们的价值观念也要与时俱进(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方法论: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注意:我们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去进行个人的价值选择,但不能认为凡是适合个人需要的都是对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定要看两条:第一,合不合规律;第二,是否与人类、人民的根本需要相一致。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多种途径,离不开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也只能在对他人的贡献中在社会中实现。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追求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指引。(2015四川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12分)解析:本题属于知识切入较小的题目,小切口的题目,需要把理论分出层次,逐层分析,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范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特征以及与实践的关系,都应该加以考虑,要注意不能遗漏。涉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答案:(1)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2)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3分)(3)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分)(4)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3分)三、掌握《生活与哲学》考点知识的核心词句和典型设问的答案结构【复习要领】首先,总结哲学原理的表述特点,可从“特征、作用、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的核心词语去理解哲学原理,并形成基本句式。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客观物质性、物质依赖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主体能动性等。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指导人生、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等。关系:辩证关系、决定、前提、基础、能动反映、反作用等。在全书中,常见的关系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真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与规律的关系)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矛盾普特关系;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个人与社会;~~~~~~方法论要求:用……观点看问题;要把……和……结合起来等等。其次,将考题设问概括为几种基本设问角度,形成答案结构,考试时灵活调动运用。设问角度:明问和暗问、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结合材料等等。是什么:阐述观点,说明理由、特点、关系,谈谈看法等等。为什么:说明、分析依据、理由、必要性,分析作用、变化、正确性,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论述为什么必须坚持等等。怎么样:说明如何体现、促进、坚持、正确态度,提出解决思路,谈谈启示、应有的态度,举出体现的哲学道理,论述如何,列出提纲等等。综合设问:辨析命题,说明过程,分析哲理、政策依据,评述观点等等。答案层次:一含义,二特征,三作用,四(辩证)关系,五(方法论)要求。同时,要仔细分析、揣摩材料结合点,提炼、概括、浓缩、恰当结合材料。注意,多数题目,只要求答一个或几个方面,不能每个题都机械地求多求全。(2015浙江卷)祠堂是崇宗祭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10分)解析:本文为原因类非选择题,回答为什么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运用社会意识的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起到不同的作用。具体可从祠堂文化的局限性和礼堂文化的先进性的角度分别加以阐述。答案:W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四、把握现实生活中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关注经济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控制物价、扩大内需、税收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房地产业调控、高速铁路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与汇率改革、农村经济、粮食问题、全球汇率摩擦、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包容性增长等。关注政治热点:党的建设、世界多极化趋势、综合国力竞争等。关注文化热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建设工程、公益性文化事业等。关注社会发展:“十二五”成就、社会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完善等。关注人与自然:自然灾害应对、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关注会议:党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重要国际会议等。关注文献: “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法律法规等。关注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0周年等。进行题目化训练:对于时事热点,仅仅停留在耳闻、知道、关注的层面和程度上远远不够。必须辅以一定量的题目化训练,才能深化对时事政治的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