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82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遥遥无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82哲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

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爱智[厦门大学2011研]答:爱智即哲学,从语义上来说,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从哲学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行,哲学是对这种规则的反思,也就是对其“思想前提”的。只有这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武汉大学2015研]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讨论问题时,往往总是说自己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向别人请教。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进行反驳,使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里本来就有,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未能显现出来。他的作用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苏格拉底把最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形象地称为“思想助产术”。这个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启发式教育的典型。3感性[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答:感性是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是最起码的认识能力。康德把知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感性知识由两种成分构成:①用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②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包括知觉、印象、感觉等。康德认为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一切外部现象最终都要纳入到内部来感知,时间是感知一切内外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4人是万物的尺度[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是指对每个感知者而言,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命题中的“人”主要是指单个的人,也可指某类的人。普罗泰戈拉认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他反对“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5方法论原则[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答:方法论原则是笛卡尔提出的哲学概念,其观点主要有:①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②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③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渐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④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第一条说明分析的必要性是为了找到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特点”;第二条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分析的结果要尽可能地细致;第三条是指综合的过程,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定的真理推导到复杂的道理;第四条是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要彻底,综合要全面,才能达到完全的真理。在方法论原则基础上,笛卡尔建立起理性演绎法。6存在就是被感知[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四川大学2014研]答:“存在就是被感知”由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中提出,是指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贝克莱以不同的感官印象为出发点,把事物说成是来自不同感官的各种观念的集合。他认为事物都是可感物,可感物由各种可感性质集合而成,可感性质不可能离开感觉而独立存在,观念是可感性质与感觉的统一,事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是把洛克的经验论原则向前推进一步,否定不可感知的“物质实体”,把观念的原因和支撑者归结为“精神实体”。他把事物说成是观念的集合,又把观念说成是精神、心灵、自我的结果,整个世界只不过是精神或自我的一种感知。贝克莱陷入与常识相悖逆的主观唯心主义。7启蒙运动[河北大学2014研]答: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思想解放和历史进步的运动,这场运动以哲学为核心且声势浩大。“启蒙”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的意思。启蒙理性是17世纪的哲学与科学精神的继续,是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是现代理性。启蒙主义的纲领就是现代主义和现代化的纲领。启蒙运动是遍及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有苏格兰、德国等国的启蒙运动,但法国的启蒙运动最为彻底,影响最大,法国大革命是它的直接结果。法国的启蒙学者可分为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温和论者和以百科全书派其他成员为代表的激进论者。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8实践知识[四川大学2014研]答:实践知识即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分类的一种。实践知识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其对象是个别的事件。它还是长期经验和积累的结果。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知识,思虑和选择是其明显特征,其作用是在生活的具体境遇中,为我们在处理与道德有关的事务方面提供行动指导。9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四川大学2014研]答: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是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是指哲学成为了神学的附庸,哲学的作用被限定在证明、解释和保护信仰的范围中,神学借助哲学是为了把它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这句话表面上探讨的是神学和哲学的关系,实际上表现的中世纪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阿奎那把理性变为信仰的驯服工具,理性是信仰的补充;坚持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理性的立场。这虽然遵循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一贯特点,带有浓厚的信仰主义特点,但是逐渐肯定了理性的作用,有助于近代理性哲学的崛起。10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四川大学2014研]答:“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是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观点,阐释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巴门尼德以“存在”为认识对象,通过对“是”具有表述思想和指示存在的功能的分析而得出这一结论。思想的对象是存在而不能是非存在,而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而非靠感觉。在感性认识中不能确立知识与对象的同一性,唯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这一点。该命题不仅是他对概念性认识的本质的第一次规定,还对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我思故我在[中山大学2013研]答:“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思想,是笛卡尔哲学认识论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其意为: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能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笛卡尔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然而他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该理论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12主体和主体性[复旦大学2015年研]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表现为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13认识[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①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②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③认识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即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14反映论与可知论[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反映论与可知论统一于认识论这一哲学范畴。①反映论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②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坚持可知论。前者坚持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后者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15真理[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研]答: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它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从总体上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认识会更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不存在的。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阿拉伯

复旦大学826外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才聪学习网

2021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826外国哲学史(从古希腊到现代)》考研全套资料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2)神人同形同性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3)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3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1)“自然”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2)“本原”本义是“太初”。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基质”或“原则”。(3)“宇宙”①含义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更重要的是指这些事物的秩序。②“本原”和“宇宙”的联系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4)神认为自然是非人格的本原。虽然有时自然被等同为神,但这不是神话里与人同形同性的神,而是统摄世界的最高抽象原则。并且,作为本原的自然是运动变化的自因,就是说,世界依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1诧异与思辨哲学家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2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1)静观希腊哲学家习惯于用不变的原则统摄运动变化的世界,万事万物都被归结为静止的、永恒的存在。希腊哲学的这种静观特征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毋宁说,它反映的是超越现实的理想。(2)辩证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如一和多、静和动、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永恒和变化、存在和生成、原因和结果、纯粹和杂多、理智和感觉、形式和质料,等等,都是对子。对子就是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辩证法的原意是指对话,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提倡,后来亚里士多德把它发展为辩证推理。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是二元对立与一元中心的统一。(3)演绎①希腊哲学的样板是欧几里德几何学。演绎逻辑是几何公理体系的形式化。希腊哲学中的论证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形式的论证都是逻辑推理。②三段论演绎是希腊哲学论辩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式有时是明显、严格的,有时是暗含、模糊的。(4)理智“理智”是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nous),又译作“心灵”(Mind)。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圣人不出

考研政治:徐涛老师带你解析马原哲学大题

哲学大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一般我们可以从哲学原理找出相关的方法论从而指导实践。而大题给的题目一般是反着来的,材料一般都是发生的事即实践,然后问考生涉及的原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着推从这件事你分析它的方法论,然后再去找哲学原理。以这道题为例子。特别要说明一点,不要想当然,一定要看清楚问题问的是什么?正如这道例题,问的是材料为什么能去指导其他的事情,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也就是举一反三。这里给出一些方法所涉及的原理。请读者自行记忆,在这里正好用于解题。分析:从发生的事情(实践)分析出运用的方法(方法论)找出相应的原理(哲学原理)。这样的话,一道材料题就大致分析清楚了,就可以展开书写了。这里给出徐涛老师提供的答案的书写,先给出分析出的原理,然后把原理展开写,然后结合材料加以说明即可。说明一点:马原的哲学大题一般都是结合材料给出两个问题,考生大题篇幅最好达到相应答题纸给出范围的2/3,字数大概在200-300为最佳。另外还有一些会有所涉及的哲学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法两大特征、质变量变定律、辩证法五大范畴、真理与价值、历史规律与人的主体选择、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请读者自行记忆。

北京人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静业学习网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2.非命3.元气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2.庄子“逍遥游”三、论述(30分)朱熹心性论西方哲学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米利都学派2.笛卡尔3.《精神现象学》二、浅析(15分一个)1.洛克的经验论2.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三、论述(30分)四、因说与四假象说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10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正名答:正名是指辨正名称与名分,以使名实相符。孔子提出“正名”主张,力求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局面公孙龙将正名观点应用于名实关系,认为正名是为了实现名称合乎事实。墨子认为,正名在于使彼此之名各得其当《管子》则把正名看作使形名相符的手段。韩非认为,实行法治,必以正名为原则。荀子的著作《正名》篇,提出要使名实相当2.非命答:非命是墨子关于社会政治理论的十大主张之一。“非命”论极力反对定命论,目的是为了高扬人的能动精神。墨子反对“定命论”的原因有:①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受破坏,社会出现混乱;②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他认为天鬼是宇宙的主宰,其赏善罚暴的根据在人的行为:行善者得赏,作恶者受罚。他的非命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非命论反映了墨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元气答:元气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①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为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东汉王充《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②是指人世间吉祥之气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王正则元气和顺”③是指人身之中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春秋繁露·天地之行》:“元气之流皮毛腠理也”二、浅析(15分一个)1.反者道之动答: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关于“道”的运动特征的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老子认为道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表现了他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征在老子那里,“道”不仅是创生万物的本源,而且还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动力。在老子看来,从“道”到万物的生化就意味着“道”的运动。“道”创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最终还要复归于“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1)“反”的含义①相反“道”之动向自己的反面转化。“道”生万物的过程即由无限落实到有限、从没有形质转化到有形质,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②反复“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道”生万物,但万物最后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运动。在“相反”和“反复”之间,老子显然更重视“反复”。(2)“道”的运动变化①“道”广大无边,万物均由“道”而生(“大”);②万物从“道”分离出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逝”);③万物的这种运动离“道”越来越远(“远”),远到极处,物极必反,万物又回到了“道”的本根(“反”);④对万物而言,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3)“反者道之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不但决定了老子整个思想的基调,而且成了他观察纷纭的现象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政治问题的法宝。(4)老子以“反者道之动”思想观察现象世界所获得的洞见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一切事物均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无论天地也好,人也好,现象的世界都像那飘风骤雨一样瞬间万变,没有什么能够持久长存。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变动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有区别、有对立。在经验的世界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的对立面经常相互转化。本源之“道”能够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再从有形质恢复到无形质,充分说明对立面相转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规律。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老子对“道体”和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抱有一种相当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的辩证观念对后来的许多学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庄子“逍遥游”答:(1)“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道”,是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差别与对待而确立的,“道”作为一种精神意境也必由超越经验世界的对待关系中求取。

戒断期

考研政治:马哲答题分析题万能模板

考研政治中,马原的分析题是第34题,10分。哲学部分的内容相比其他几个部分是比较难一点的,所以下面的答题的模板大家可以看看!分析题常考的无非也就那么些内容,大家好好背背,做题的时候套进材料里面,其实得分都不会太差的。但重点是,看到材料你得知道用什么原理,方法论等来解答这个问题,再结合材料答题。如果高中是文科的童鞋应该都比较清楚,但是理科的童鞋也不要怕,好好背,理解了答题也是很简单的哦!还有最后的一个月啦,冲冲冲!

白桑

马理论考研每日真题解析:简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理解

【真题在线】【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学习】简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理解。【思政君讲解】这一理论是2018版教育部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第一章部分最基础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各大马理论院校高频考点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知识点的考题都有哪些形式。【真题鉴赏】简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理解。(首师2011年研;中南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论述题,四川师大 2018年研)【2018版马工程教材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的变革,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方面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具体来看:(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首先,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是对其来概括和总结, 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哲学对各门具体科百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最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度是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2)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视角】(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指出,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探讨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地吸收。(2)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评价费尔巴哈: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从而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列宁在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所说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时,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两种社会关系的内涵分别作了界定:“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是“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上层建筑),则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列宁把马克思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所用的方法概括为“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他指出,马克思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列宁还说明了两种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说:“他们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只有正确理解这两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列宁同时指出,历史唯心主义者之所以不能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是“因为他们只限于指出人的社会思想和目的,而不善于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这最鲜明的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敖德萨

中西美学史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2021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822中西美学史》考研全套资料说明:本全套共包括3种电子书、2种题库、5种打印版(赠品)。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全国名校美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3.参考教材配套题库朱光潜《西方美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一部分北京大学美学原理及美学与艺术理论考研真题201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6美学原理(含哲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画理探微》2.实践美学3.移情说4.距离说二、简答1.简述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2.简述美感的基本特征3.简述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4.简述美与科学的关系三、论述1.阐述美与人生的关系2.阐述艺术在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01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6美学原理(含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画理探微》答:《画理探微》是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所著的美学著作。它从美学、哲学上分析和论述中国绘画与历史,并提出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架构。2.实践美学答:实践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派,李泽厚为其学派的代表。李泽厚在20世纪50年代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实践美学的理论含义有四个方面:①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根本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亦即人类能动地探索、征服、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实践;②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③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④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3.移情说答:“移情说”是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是“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他真正从心理学出发,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明的。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把审美对象与审美欣赏都视为同一个自我,即没有自我的欣赏、没有自我的移情,也就没有美的对象。移情现象是一种“外射”作用,即把我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4.距离说答:“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美学理论,又称“心理距离说”。它要求人们自己与外物分离。“距离”这种审美现象完全是超脱人的实用功利目的的,从实际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即客体才成为审美的客体,才有对客体的审美的欣赏,在欣赏中才有审美的愉快。因此“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心理距离说”成为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二、简答1.简述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答:现实丑与艺术丑的关系表现为:(1)现实丑与艺术丑的联系①艺术丑是对现实丑的描写艺术丑是艺术美的重要类型,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艺术丑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中的反映。这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对现实丑的肯定,另一类是对现实丑的否定。其中,对丑的肯定经历了由肯定其威力巨大到肯定其个性伟大的转变;对丑的否定则经历了由否定其外在形象的丑,到否定其内在的恶,再到否定其本质的假的转变。②现实丑是艺术审美批判的基础由于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基本特征,所以美与丑也可以互相转化。自然丑、生活丑经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愉悦之感。当它转化为艺术之后它的背后就隐藏着艺术家对美的歌颂与揭示。艺术丑包含着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批判。抑恶扬善是艺术美的道德准则,揭示生活中的丑恶,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塑造艺术丑。(2)现实丑和艺术丑的区别①现实中的丑只有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赋予其一定的含义,才能称为艺术丑。②艺术中的丑可以使美个性化,可以使善回归;现实丑虽然对人的感官刺激是负面的,但对人的意义却并不是仅限于负面影响。自然界的丑更能刺激人类的感官系统,激发人类的求知欲、好奇心与陌生感,丰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丑则更具独特性、深刻性,也更富人文价值。③当现实丑通过艺术加工成为艺术丑的时候,它就典型化了。这种艺术典型,并不是对丑的讴歌或赞颂,而是对它的无情嘲弄与否定。这种否定可以使人们追求美的愿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产生美感。2.简述美感的基本特征答:美感的基本特征为以下几方面:(1)美感具有形象直接性的特征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把握的方式,和其他认识一样,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人要认识对象的美,必须以形象的直接方式去感知对象。美感总是首先通过一定对象的感性状貌,一定的色彩、形体、线条和音调等直接的感知或表象来进行的,即以形象的直接性的方式来进行。(2)美感具有精神愉悦性的特征情感是美感的又一主要特点和最显著的标志,它使整个审美过程都带上愉快的情感色彩,而美感的愉悦性是由审美需要的满足而引起的。(3)美感具有潜伏功利性的特征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形象的直接性和情感的愉悦性的统一,是有社会功利目的的。美感功利性来源于美的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4)美感具有想象创造性的特征美感认识充满了想象的认识。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欣赏,都带有想象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能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这种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就是想象创造性。3.简述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答: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表现在:(1)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相同之处形式美的形成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社会内容的,经过长期重复、仿制,使原有的具体社会内容逐渐泛化成为某种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即由此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2)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不同之处①美的形式和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不同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②美的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方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兒说

2021考研专业课真题大全——苏州大学历年真题

来源:大学答案帮手1、苏州大学物理学(602)高等数学(F)2010年真题2、苏州大学政治学(652)政治学原理2009年真题3、苏州大学政治学(802)中西政治思想史2009年真题4、苏州大学金融431金融学综合2011真题5、苏州大学金融431金融学综合2013真题6、苏州大学金融431金融学综合2014真题7、苏州大学教育管理(333)教育综合2012年真题8、苏州大学(883)高分子物理初试笔记9、苏州大学政治学652政治学原理2013真题10、苏州大学政治学652政治学原理2004真题11、苏州大学政治学652政治学原理2005真题12、苏州大学化学(629)无机化学(F)2015年真题13、苏州大学植物学(621)生物化学(自命题)2015年真题14、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2015年真题15、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43)材料科学基础2015年真题16、苏州大学材料冶金(833)钢铁冶金学2015年真题17、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837)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2015年真题18、苏州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42)自动控制原理2015年真题19、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72)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15年真题20、苏州大学建筑学(501)建筑快题设计与表现2015年真题21、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867)化工原理2015年真题22、苏州大学医学系统生物学(627)专业综合(1)2010年真题23、苏州大学化学(861)高分子化学2010年真题24、苏州大学植物学(621)生物化学(自命题)2010年真题25、苏州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2010年真题26、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844)纺织材料学2010年真题27、苏州大学公共卫生(353)卫生综合2010年真题28、苏州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661)教育经济与财政2010年真题29、苏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852)土地资源管理2010年真题30、苏州大学机械工程(840)理论力学(机电)2010年真题31、苏州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827)信息资源管理2009年真题32、苏州大学艺术学理论(823)艺术史2009年真题33、苏州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626)预防综合2009年真题34、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651)哲学概论2009年真题35、苏州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42)自动控制原理2009年真题36、苏州大学其它(829)综合俄语2009年真题37、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807)微观与宏观经济学2009年真题38、苏州大学法律史(810)法律史2009年真题39、苏州大学民商法学(813)民商法学2009年真题40、苏州大学其它(833)电路与信号2009年真题41、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45)德语2009年真题42、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42)俄语(自命题)2009年真题43、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42)俄语(自命题)2014年真题44、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43)日语(自命题)2009年真题45、苏州大学其它(620)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2009年真题46、苏州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623)生物综合2009年真题47、苏州大学其它(804)管理学与管理信息系统2009年真题48、苏州大学803思想政治教育学2019通关宝典49、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7真题50、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6真题51、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5真题52、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4真题53、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3真题54、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2真题55、苏州大学工商管理808管理学2010真题56、苏州大学水生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4真题57、苏州大学神经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4真题58、苏州大学遗传学845细胞生物学2014真题59、苏州大学免疫学845细胞生物学2014真题60、苏州大学生理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1、苏州大学水生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2、苏州大学微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3、苏州大学发育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4、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5、苏州大学生物物理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66、苏州大学体育346体育综合2016真题67、苏州大学养殖340农业知识综合二2016真题68、苏州大学政治经济学807微观与宏观经济学2017真题69、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03思想政治教育学2011真题70、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03思想政治教育学2016真题71、苏州大学教育管理333教育综合2016真题72、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6真题73、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7真题74、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2016真题75、苏州大学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6真题76、苏州大学植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1真题77、苏州大学植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3真题78、苏州大学植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4真题79、苏州大学植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5真题80、苏州大学植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6真题81、苏州大学英语笔译357英语翻译基础2016真题82、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5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6真题83、苏州大学(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初试笔记84、苏州大学(884)高分子材料化学讲义85、苏州大学应用心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0真题86、苏州大学应用心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1真题87、苏州大学应用心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5真题88、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18真题89、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05真题90、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06真题91、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09真题92、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10真题93、苏州大学应用心理204英语二2014真题94、苏州大学中国史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2017真题95、苏州大学渔业340农业知识综合二2016真题96、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1真题97、苏州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1真题98、苏州大学实验动物学845细胞生物学2011真题99、苏州大学免疫学845细胞生物学2011真题100、苏州大学生理学845细胞生物学2012真题

静居则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专业2021考研资料历年真题

文章转载自:大学考研帮手公众号因篇幅限制,仅保留没目录部分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其它-99语言学基础知识22016真题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44语言学概论2017真题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其它-99语言学基础知识22014真题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431金融学综合2012真题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431金融学综合2013真题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802管理学原理2012真题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播学897新闻传播业务2004真题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883人口学(含人口统计学)2012真题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行政管理892公共行政管理2012真题1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1真题1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3真题1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会计学(802)管理学原理2016年真题1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史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区域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1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产业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2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贸易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2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劳动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2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2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3真题2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4真题2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1真题2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管理802管理学原理2012真题2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思想史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2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2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区域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政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3真题3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3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3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3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4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04真题4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348文博综合2016真题4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2真题4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3真题4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4真题4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1真题4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2真题4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3真题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0真题4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437社会工作实务2013真题5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2014真题5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437社会工作实务2014真题5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会计学802管理学原理2012真题5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437社会工作实务2015真题5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4真题5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原理2015真题5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会计学802管理学原理2004真题5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2真题5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883人口学(含人口统计学)2011真题5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政治826俄罗斯东欧中亚概况2016真题6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2真题6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6真题6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1真题6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2真题6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3真题6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7真题6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理论666政治学理论2015真题6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348文博综合2012真题6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4真题6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5真题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哲学819宗教学原理2017真题7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4真题7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5真题7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713宗教通史2016真题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348文博综合2014真题7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348文博综合2015真题7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1真题7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理论666政治学理论2012真题7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理论668法理学2012真题7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679社会学原理2011真题8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1真题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1真题8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2真题8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2真题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2真题8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3真题8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4真题8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2014真题8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672哲学综合2012真题8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伦理学672哲学综合2012真题9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819宗教学原理2011真题9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819宗教学原理2014真题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1真题9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2真题9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2真题9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3真题9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3真题9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民间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3真题9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4真题9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62文艺理论与评论写作2014真题10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刑法学668法理学2012真题

不一定

马理论考研真题解析:马克思主义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在线】【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政君讲解】今天思政君解读的知识点是马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含义,这一理论是2018版教育部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第一章部分最基础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各大马理论院校高频考点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知识点的考题都有哪些形式。【真题鉴赏】马克思主义(华中农大2016年研;青岛大学2015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研;广东财大2015年研;陕西师大2012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中财2009年研) 华中师范2016年、2019年研相关试题: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浙江理工2017年研)【2018版马工程教材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无产阶级的立场,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拓展一——史论结合】1. 理论介绍(1)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广义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在《反杜林论》中做了说明。他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的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基本概念1913年,列宁为了纪念马克思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指出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根据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论》也可作此分类)。他们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同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原则斗争。通过这些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确立了统治地位。另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对其哲学分别做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的解读。由于马克思学说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分别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其进行阐释,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分工考察其内容。“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2. 当代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注意四个关键词: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3)不断学习(九个方面)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九个方面”指导我们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座思想宝库,博大精深、常学常新。193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