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6岁的浙大硕士张韫喆辞掉月薪过万工作重新高考,你怎么看?重言十七

26岁的浙大硕士张韫喆辞掉月薪过万工作重新高考,你怎么看?

对于26岁的浙大硕士张韫喆辞掉月薪过万的工作重新高考,大家都对他表示理解,并赞赏其为了梦想而努力。我倒觉得他明白太晚了,浪费了大好青春,浪费了父母血汗钱及国家教育资源。一、有梦想去追求没错,但干嘛浪费七年呀。2011年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后又考入浙江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说你报大学志愿时为什么不报医科大学,就算你高三毕业不了解,难道上了一二年大学后还不了解自己专业。还有直到研究生毕业才发现自己专业不对口,真是笑话,连这都不了解,你读的什么大学?要追求梦想就应该在大一就退学重来,不是有很多同学大一时觉得专业不喜欢就退学回去复读了吗?这时回去还来得及,也比较合算。二、26岁硕士重新高考浪费巨大。从2011年到2018年,七年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习,不仅需要父母负担十多万的费用,也浪费自己七年的大好时光,还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试想2019入学,上完四年大学都30岁了,你正常的恋爱、成家、立业都会推迟,还得父母帮衬,父母欠你呀?是不是有点自私呢?三、药物化学专业一样会有作为。张韫喆读的研究生专业是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药物的发现设计,然后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去合成。如果能研制开发一些新药,能治愈一些疑难杂症,不一样能救死扶伤吗?甚至我觉得比一般的医生作用更大,为什么非得要当一个用药的医生呢?真有点想不通,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总之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赞成,我觉得太浪费,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升毅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缩减规模,撤销10大本科专业,保持学科精度!

扩招研究生的高校2019年研究生浙大缩减规模受到中国教育部鼓励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2019年中国很多高校都扩大了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复旦大学为首的高校甚至扩招规模超过10%,然而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却削减了自己的研究生规模,根据各大高校官网的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减少了400多名,而北京大学招生人数减少了300多名,说明中国的名校开始像美国名校学习,不再追求办学规模,开始重视学生的培育质量,世界名校加州理工大学,所有的在校学生一共才2000人,而中国好多巨无霸高校一届本科生就接近万人!撤销的专业全国学科最综合的高校2017年学科评定中,浙江大学的A类学科超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成为国内学科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然而在2019年很多高校申请教育部开设新专业学科的时候,浙江大学却背道而驰,主动撤销了自己的10大专业学科,十大专业为:1、教学技术学院、2、应用化学、3、材料化学、4、通信工程、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中药学、7、护理学、8、管理科学、9、农村区域发展、10、电子商务。从撤销的几大专业来看,有传统的学科专业,也有热门的电子商务等学科,浙江大学撤销这些学科和自己的高校定位有关联,例如浙江大学医学院虽然最近几年发展迅猛,甚至进入中国医学C9联盟,但是和几大老牌医学院比,还是有差距,每年的招生分数线拉低了浙江大学的分数线,特别是护理学科,就连北京大学护理学科分数线都很低,因此浙江大学撤销护理学也是为了生源质量所考虑!令人羡慕的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有两所名校,一所是浙江大学,另一所叫其他高校,虽然有调侃的意味,但是说明了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受到的重视程度,受到浙江省大力的经济支持,浙江大学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尤其是科研平台的建设和人才引进上,很多去浙江大学开会的985高校教授们都羡慕不已,浙江大学靠着优秀的科研平台,引进了大量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科研平台就是梧桐树,面对宽大的实验室和先进的仪器,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只要参观了浙江大学的科研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就基本被拿下,这也是为何浙江大学在学科评定中A类学科全国第一的重要原因。缩减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撤销本科专业,也是浙江大学冲击清华北大地位的战略部署,目前浙江大学的科研平台属于世界级别,并不比清华和北大差,只是每年的生源质量和清北差距很大,甚至浙江省的高分学子都宁愿选择上交大、复旦和同济大学,2019年武书连高校排行榜,浙江大学超越北京大学,排在了全国第二的位置,就像浙大网红郑强教授公开发表的言论一样:“在创新领域,浙江大学不满足小三的位置!”

平待

浙江大学各院系“保研率”排名:医学院最低,最高的是这个系

家长考生在关注学校保研数据的时候,都特别注重各学院、专业的保研人数,保研人数越多的越吸引家长眼球,给人一种感觉,好像这个学院实力不一般,然而有时候,这只是一种错觉,保研人数多,可能只是因为学院毕业生人数多,这样一分下去竞争同样很大,所以大家在看保研数据时,最好结合学院毕业生总人数来看。比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届保研人数最多,有129人,但是学院的保研率却不是最高的。校园据博雅数据库显示,浙江大学2021届免试研究生有1549人,全校保研率为24.54%。浙江大学各院系保研率排名中,医学院最低,最高的是这个系,就是化学系,虽然化学系保研人数仅有33人,但是2021届化学系毕业生总数并不多,仅97人,由此看来,该院系有超过1/3的学生被保研。保研数据浙江大学有几个系的保研率均超过30%,比全校平均保研率高6个百分点,这几个院系分别是化学系、地球科学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物理学系等。浙江大学医学院保研比例不高,从上面的数据里也可以看到,医学院的比例仅为13.88%,低于全校平均保研率约10个百分点。毕业按照往年的数据,浙江大学海宁校区也是有推免生的,今年不知何种原因,没有学生被保研。浙江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多,很多都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计算机、软件这些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都是A+,想要去浙江大学读书,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高考录取分数真的很高。#浙江大学#

平易恬淡

他是浙大硕士,月薪过万,却辞掉工作重新高考,网友:不值得

时间进入八月份,各省份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考生们正在面临着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回首今年高考,出现了多位“高考红人”引人热议,其中既有颜值与智商双在线的杨晨煜与武亦姝等,也有哗众取宠看似“学霸”实则“学渣”的杭高考生“林欢”。近日,又有一位考生“火了”,他就是山东省淄博市考生张韫喆。今年高考,张韫喆以511分的成绩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他的经历却相当“复杂”。2011年,张韫喆第一次参加高考,由于分数不够没能考上自己一直喜欢的医学院,在父母的建议下报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四时由于表现出色被保研至浙江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毕业之后,张韫喆很轻松地就在上海的一家上市医药公司谋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份工作非常轻松,月薪过万,按理说张韫喆应该满足了。但是,张韫喆觉得自己并不开心,他的理想仍是成为一名医生,为此他寝食难安。最终,张韫喆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辞职重新高考,弥补遗憾,圆梦中医,即使遭到全家人的反对。这令我想起了去年高考的一位考生李一峰,他大三时从中科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后考出了712分的高分,他拒绝了清华北大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一位从名牌大学退学,一位辞掉月薪过万的工作,这样的行为值得吗?许多网友表示:张韫喆太任性了,不值得!原本他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本科时转专业,或者修双学位,也可以考研考医学专业,但是他这些大路不走,却走了复读这条小路。而且,张韫喆今年26岁了,5年本科,3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都34岁了。而且,山东中医药大学相对来说,在我国各医学院中排名靠后,毕业之后的前途有保证吗?放弃高薪工作,赌上自己的前途,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很多网友表示:这位考生太任性了!其实,我觉得网友们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决定权毕竟在张韫喆自己手中,只要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值,那就肯定值!同时,也给那些今年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的考生一个建议,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一定要早做好打算,这是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你觉得张韫喆的行为值吗?欢迎留言交流。

绫野

高考志愿填错会怎样?浙江大学研究生重新参加高考只为曾经的梦想

浙江大学研究生重新参加高考2019年高考湖北省高考状元来自北京大学的退学学子,其实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有很多的复读生,有很多还是985名校的退学学子,然而2019年还有一名已经浙江大学的硕士毕业学子重新参加高考,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从985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到普通高校学子的角色转变,因为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中医的梦想,2018年拿到硕士毕业证后,重新拿起已经放下8年的高中课本,靠着心中对中医的热爱,让他在2019年顺利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阴错阳差的化学专业从小有一个做医生的梦想,却因为高考分数不够与心仪的医学院失之交臂,进入了应用化学专业,虽然大学有转专业的机会,但是想要从化学专业转入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似乎非常的难,因此放弃复读的机会攻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成为他最后悔的事情,虽然在本科阶段的化学专业和药学有很强大关联性,因此在大学中努力学习,获得了浙江大学药学院的保研资格,结果发现药学专业和自己心中理想的医生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药学专业是设计和研发药物,而不是给病人开药看病,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多么的出彩,对于毕业后的未来充满着迷茫。不希望自己过一个不喜欢的人生路,认为自己还年轻,于是下定决心重新参加高考,最后圆梦自己曾经的梦想,进入了中医专业进行学习。中医药中的宝藏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藏,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屠呦呦教授,就是从众多的中国中医药书籍中获取灵感,最后发现了青蒿素,让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元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虽然中医药由于不明确的药理和缺乏明确的数据支持,传统的中医药很难被欧美发达国家所接受,但是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文化圈,中医药流传很广泛,其中以日本汉方医学最有名,日本借助中国中医药的理论和中草药,申请了很多国际专利。曾经的日本社会曾放弃过中医药的发展,大力发展西方医学,但是在80年代后期,发下西方医学很难对老年人的慢性病有好的质量效果,反而中医药却对这些疑难的慢性病治疗有奇效,因此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研究,最后才有了现在汉方医学在国际上的口碑。作为浙江大学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从新学习中医理论,希望这名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学,为中国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水之乡

这所大学尴尬了,今年竟被撤销10个专业,居然还是所985

社会的经济、科技的水平正在不断的发展,各大高校也是一样。就近些年而言,高校专业优化调整屡见不鲜,每次都会有新闻报道,说某某某学校又被撤销了专业,某某某学校又新增了什么专业,其实在这个大趋势中,也很容易看出来当下市场和科研内最需要什么种类的人才,高校很多时候会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调整方向。这其实也导致了一些不太健康的发展方向,一堆高校会在现在最热门的行业内“扎堆”,如果某个时间段哪个专业特别好就业,所有的高校都一窝蜂的设置这个专业,比如前几年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不管是财经类高校、师范类高校还是农林类高校,都开设类这门课程,然而几年后又因为招生或是师资的问题被撤销。因此,专业撤销在我国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仔细想想,谁最吃亏?肯定是那几年入读该院校该专业的学生们。高校撤销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如招生困难、就业前景较差等。但是,专业的撤销并不能狭义地只看招生指标或就业率。想必这也是许多高校深有所感的经验之谈。有关专家分析,本科专业的停招、撤销甚至增设,也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系。一些热门专业有可能会过剩,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对一些新兴专业产生需求,这就要求高校随时对专业建设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今年,有这么一所985大学有点尴尬,因为该校有大量的专业将被撤销,这所大学就是浙江大学,今年护理学、应用化学等10个专业将要被撤销,也是我国本年度撤销专业最多的大学。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撤销的专业里,居然有着“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当下极为热门的专业,按理来说浙大这样一所名校,这种热门学科也弱不到哪里去,为什么会被撤销呢?我们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子分析:虽然浙江大学通信工程学科的学科评估不算很好,但学校平台够好,依然算得上通信工程强校。要知道,学校实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专业实力,看看该校该专业的投档线,基本上只低于清北复交等名校。其实,浙大被撤销专业的原因是“五年没招生”。让我们来看看浙大发布的公告:关于2018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的情况公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现设专业连续5年不招生的,原则上按撤销专业处理。经征求院系意见,并经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校务会批准,学校决定撤销教育技术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等10个停招5年及以上的本科专业。现将拟撤销的专业进行全校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7月18日至7月25日。去年公告、申报,今年通过审批。当然,这也是与如今的大学招生方式发生变化有关。像浙大这类名校越来越倾向大类招生,讲究本科通识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倾向宽口径,比如浙大撤销通信工程专业并不是真的取消了这个专业,而是将通信工程合并到信息工程专业了,会作为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个培养方案。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浙大并没有撤销掉这么多专业,在该校还是能学到这些知识,只是突然出现10个专业被撤销,属实是有些尴尬。你以为这就完了?不!实际上还有一些专业确确实实是因为遇到了一些问题而被撤销的,最具代表意义的一定是护理学:有媒体专门采访了浙江大学相关负责人,据该负责人表示,撤销护理学本科专业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几乎为零。包括一名浙大研究生护士表示自己也根本不想学护理专业,她的理想职业是做高校老师或者到从事科研工作。随着我国医疗行业招聘护士条件的越来越高,护士这条路变得越来越难走,相信有这种看法的人将越来越多。即便是如浙大这般的名校,也有一些专业是很难招到人的。所以,考生们在报考志愿的时,也一定要保持理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风教

浙江大学化学有多强?网友:培养19名院士,网红校长郑强是系友

浙江大学,曾经是著名的工科院校,号称“南方小清华”,当年工科实力可以和清华大学一较高下,后来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成为综合性大学,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学工科实力很强,那么浙江大学的理学怎么样呢?尤其是化学?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浙江大学化学系最著名的校友是郑强教授,很多人都知道郑强教授,对浙江大学化学系培养的其他人才都一无所知,可以说,浙江大学化学系,郑强教授在里面都不算接触人才,因为郑强连个院士都没混上,光混了几个大学的校长,副校长,书记了。那么浙江大学化学系有多牛呢?可以说浙江大学虽然是工科立校,但是化学系是国内第一阵营。浙江大学化学系,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唯一一家既是“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是“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化学院系,并拥有多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其中理科基地来源于原杭州大学,而工科基地来源于原浙江大学。一个化学系,两个基地,太牛了2007年,化学学科成为全国首批认定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浙江大学化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也就是说,目前化学系把该有的头衔都拿来了: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基地班,博士后流动站,双一流建设学科等等,唯一就缺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系培养了19名院士,这个实力,国内没几个大学能比得上。浙江大学的化学,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价,实力非常强。所以一句话,浙江大学化学系,很强,值得报考。当然最后咱们也得体香一下,化学,化工都是基础学科,找工作不很容易,最好是去海外读个名校博士,回国内当大学老师。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不离于精

浙江大学撤销了10个本科专业,对考研有何影响

浙江大学作为国内著名院校,也一直走在在专业动态调整前列。该高校在2016年学位调整中一次撤销34个博士硕士学位点,撤销数量在当时堪称全国高校之最。近期教育部公布的专业调整,其中浙江大学新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两大热门专业,同时也撤销了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学等10个本科专业。浙江大学专业调整在许多高校中已经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一些以往热门专业随大学扩招和盲目开设,造成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一些传统专业确实不太适合在本科阶段培养。目前大家所熟悉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听起来既有数学又包含计算机,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本科阶段学生来说,综合型越强,专业程度会越低,在编程方面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也不如数学专业。该专业处境也是很尴尬,成为2018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之一。网友称“生化环材”为“四大天坑”专业,一些过来的前辈在网上公布扎心到底的劝退指南。在国内TOP2高校的生物科学研招中计划招21人,但仅有2个志愿生报考;化学专业计划招10人,2人第一志愿报考;环境科学专业计划招9人,实际第一志愿报考考生5人。“生化环材”这几大专业目前到了一个很尴尬地步,研究生是打底,混出成绩的都是博士生毕业,浙江大学撤销的十大专业中就包括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此外,浙江大学撤销了中药学、护理学、电子商务等专业,此次浙江大学经过多年高考招生统计做出沉痛决定才撤销这些本科专业。很多考生在高考填志愿都不敢勾选服从,怕自己被调剂到这些专业中,浙江大学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果断直接撤销,把有限的师资力量投入到更需要的热门专业。对于一些就业形势差的本科专业缩减招生规模甚至在本科阶段撤销,将其专业划分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样的做法不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浙江大学此次撤销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如今浙江大学招生是以大类招生,和其他高校一样直接将护理学作为招生专业,医学方面设有医学实验班,这样的招生方式也受到考生青睐。近年来各大高校被撤销的专业中有不少属于当初热门专业。这几年这些专业就业前景也会有些下滑,如果本科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考研时可以考虑选择跨考其他专业,但是如果对大学专业感兴趣,也可以继续在这个专业继续深造。小编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应该根据自身实力和复习情况做合适选择,切不要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相信市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

其道桀驳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连小梅:2年发13篇SCI论文,第一作者就有5篇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凭借着自身的优点,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上发光发热,成就不比男性差。甚至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女性研究者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斩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然而今天介绍的是,浙大的一名2017级硕士在读生连小梅。她不仅在读研两年间,获得不少的成就,还得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赞扬。读研两年的成果: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参加了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获评优秀实习生;荣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以上仅一个成就,都足以让她成为实至名归的学霸,然而她都占全了。那么,她的学霸之路,是如何造就的呢?钟情数学的学霸,高考失利改学化学连小梅出生于1993年,是泉港区前黄镇凤山村北洋自然村人,父亲在凤山村村委会工作,而母亲是家庭妇女。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展露出这方面的天赋。而且学习非常勤奋,写完作业就自觉看书。尤其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每次数学考试基本都是满分。2009年,连小梅参加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并获得福建省赛区二等奖。高中考入泉州实验中学并留校住宿,因为成绩好有奖学金,所以三年高中基本是免费的。然而高考失利,连小梅只能放弃心爱的数学专业,在家人的劝说下,选择了湖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穿实验服泡实验室,忘我研究斩获专利上大学后,小梅依旧保持高中的学习态度。而且,拥有较好数学思维的她,在化学研究上,一路攻城掠阵,收获匪浅。“针对一个实验,我能想到别人考虑不到的方面。”2017年,连小梅考上浙大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真正的科研之路。此时,同龄的女生大都醉心于化妆打扮和约会。小梅则不然,她喜欢做实验,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穿着实验服,泡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而且每天不少于12小时,经常是别人都走了,她还留下来通宵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读研的两年时间里,她总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而且,她的论文还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编辑评为TOP10%且受邀成为封面论文。同时,她还申请了3项中国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拿下浙大最高奖学金,考虑读博今年暑假期间,连小梅获得华为中央硬件工程院的实习机会,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华为内部的研究项目,还参加了多个国内外知名会议。在今年十月份,连小梅作为研究生,获得浙大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3万元)。“原本我想硕士毕业后工作,但发现自己更喜欢科研,会继续读下去。”虽然连小敏的团队,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她表示还要继续努力,接下来会去以色列做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事业不同

2021考研调剂信息,已更新40所高校,包括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等!

2021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当然了,还有些考得不是很理解的同学,已经在开始寻找调剂的目标院校了。之前我们也更新过一些院校,而这次也是将目前所有信息进行了汇总,累计有30所高校的调剂信息!首先是今年的热门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其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分别为工学中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招收15人;以及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也是招收15人。太原理工大学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潜力很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为211高校的郑州大学,其材料科学与工程招收6人。211阵营中的中国矿业大学,其工学共招收2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其工学的化学工程共招收5人。老牌理工强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其4个学科目前正在招生。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5-8人)、信息与通信工程(4-6人)、智能科学与工程(3-5人)和材料加工工程(5人),总体来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招生缺口还比较大;南昌大学的化学与应用化学也正在招生,但是招生人数不清楚;华南师范大学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招收2人;其次是985高校山东大学,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药工程分别招收5人。在985大学中,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其理学的物理化学共招收1人,招收人数少,竞争会比较大!老牌强校同济大学,也出现在了名单中;其材料学招收2人;此外,浙江大学的力学也招收2至3人。中山大学的医学人工智能正在招生,招生人数未公布;中国海洋大学的生物学招生人数也不清楚;还有一所特殊的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研究所,开始第一轮申请为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其发放的学位证书是伍伦贡大学学位。除此之外,还有双一流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其工学的木材科学与技术招收2人;以及苏州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合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江汉大学、佳木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大连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也正在招生。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发现,目前公布的所有正在招生的调剂专业都是工学,小部分理学,这说明我国对工科学生的需要仍然是很多的!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