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系列文章(一)掇而不岐

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系列文章(一)

41:16有效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策略探究摘要: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努力钻研的一个课题,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我想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要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个是学习速度;第二个是学习结果;第三个应是学习体验。接下来,我以这三个方面为核心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例来探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关键词: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有效性;学习结果;学习体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相应的科学测量方法和学习的情感体验。一、提升学习速度学习的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实际上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学习效率越高,同样完成一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所花费的时间最少,并且达到的学习效果较好,这样的学习效率就高。我校高中生物常规性授课的一节课时间是40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40分钟内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达到最大化或能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上精心打磨,对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学习效率角度出发的。例如,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的设计就考虑了学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具体设计如下: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复习了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大家思考:什么是植物激素?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什么?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如何?用简洁的语言精心设计问题串,意图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在较短时间内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活化高三一轮复习的生物课堂。二、科学诊断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检测指标应该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检测的方式通常是设置习题进行习题巩固。在《其他植物激素调节复习》这节课中我精选了几道例题,选题的原则是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也要切实的考虑到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基础做到有针对的性的设置习题。在学生看来应该感觉到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稍有不注意就出现审题及规范答题方面的问题。课堂巩固的习题同时兼有教学环节过渡的辅助作用。因此习题设置的有效,既能做到对学生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又能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一)设置有效的课堂巩固习题例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问题设置意图:A项考察了生长素的合成原理;B项考察了生长素的运输;C和D考察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及其表现。从以上实例来看,这道例题考察了学生对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检测结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容易接受,并且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课堂的反馈效果较好。在检测学生对五类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及相互作用关系方面我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例2.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检测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能选择出正确答案,但在分析例题的时候,能发现个别学生运用的是排除法作答,对有些选项涉及的知识还不够理解,因此我要求个别学生描述分析过程。这样对学生的检测既做到了全面又关注了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表格类的问题在高考中考察的比较多,曲线类的问题也是常见的题型,如何分析曲线,分析曲线类问题的一般程序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在高考中的得分率及答题速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精选了一道曲线类的例题。例3.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检测结果: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集中的表现出基础知识掌握的还算可以,但是思路不是很清晰,不能按照一定步骤解答。解题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解题效率低。客观题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若想很好的检测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应该设置一道主观题,在本节课的最后为了进行综合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设置了如下例题:例4.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检测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能分析作答,但是答案有些不规范,突出表现出还不能运用较为专业的生物学术语来书写答案。正因为设置了样一道有效的例题,才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今后的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最终大大提升了复习的效率。(二)布置有效课堂任务由于是高三一轮复习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不爱动手参与,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具体情况如下:下面大家拿出作业纸从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主要作用三个方面列表比较。 巡视,待学生完成后用手机拍照上传大屏幕,大家看大屏幕,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加以补充完善,强化说明。列表比较只是一个层次的要求,反映出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但不能很好的测量学生对知识间联系的程度,因此我进一步追加任务:进一步要求学生来分析表格:说一说,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强调: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而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例如小苹果长成大苹果体现发育,青苹果变成红苹果体现的是成熟。引导分析:大家注意在细胞伸长方面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表现出相同的促进作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协同作用,而在细胞分裂方面,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又表现出相反的作用,我们称之为拮抗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三)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布置是高中生物教学常规性一个环节,如何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是提升课内和课外学习互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本节课结束时我出示了两个方面的课后学习任务。第一个属于巩固习题,第二个主要是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加强知识网络的构建。三、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体验什么是学习体验?可以用两个词来简单概括。第一个是“伴随”第二个是“生发”一节精彩的高三生物复习课应该是课堂气氛生气勃勃而不是死气沉沉。有些同学在课上表现出积极主动,有些同学则习惯沉默寡言,但是这些同学也在思考,也在参与学习活动,虽然过程中表现的不是很积极,但是他们注重的是学习结果,或者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学会了哪些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就是“生发”伴随着生物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会是越来越强,这样的富有成就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轮复习课的有效性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无论课前备课还是课中的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都应该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短期教学目标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长期育人目标。主要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4]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5]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

有效教学的思考

谈到有效教学,不得不思考何为“有效”?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授课的对象也是学生,课堂的有效性更多的在于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课堂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规律进行。知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不断深入的,那么在课堂设计方面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已知---未知”的循序渐进,这样可以减少课程的难度,让学生学的容易一些,正所谓深入浅出。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教师不仅仅是依赖课本进行教学,还可以对课本内容进行提升,提取每堂课的核心要义,提取每堂课的灵魂主旨,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开展一堂课的主线设计:导入新知、新知讲解(材料导读、观看视频、生活事件、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学生活动(角色扮演、感情朗读、小组讨论、辩论赛、情境体验、阅读感悟等)、学生展示、教师总结。在主线设计的时候一定是注意知识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启发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以及在知识的升华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完成一堂课的主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 对教学背景的分析这堂课的主题是什么?它在单元中处于什么地位?这课与单元的关系?这单元跟上下单元间的关系?在备课时要把这课的定位搞清楚。此外,是对于学生的分析,学情怎么样?现阶段的学生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状态?即教材体系与学情要分析透彻。二、 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目标引领方向。一堂课要依据素养立意、课程标准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可检测的目标。让学生明确这堂课在学什么,可以通过复述、简述、情境选择等方式进行检测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从而来检验教学效果。三、 对重、难点的分析本课重难点的确立更多的是分析学情得出来的,是按照学生所处的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最需要的知识来确定的。在教学设计上就要考虑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提炼出适合学生的知识进行重难点的教学。完成以上因素的分析,还需要教师对教材有全面的把握:整本书的立意、设计意图、设计背景;每单元的立意、设计意图;每堂课的逻辑结构、落脚点等。宏观上把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微观上琢磨教材的文字、材料、图片与拓展,思索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步步深挖教材知识,才能学会取舍得当、主线明朗。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让教师有了多媒体辅助工具,这让教学更加丰富起来,晦涩难懂的文字可以用视频讲解、段落性内容可以用一幅图片进行描述……但要学会用多媒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渡使用就会变成“人灌”到“电灌”的升级。所以,既然一堂课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那就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学生的手中有教材,那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展示书上没有的、书上难以操作的,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下来,一堂课才是丰满的、生动的,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总之,不管是教学的设计环节还是思维深入的过程,学习与教学都是创造性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的有趣,永远是“有效教学”探索的着力点。

卖花女

读《有效教学》一书的一些思考

近日,研读《有效教学》一书,把自己感觉有用的记了下来。希望一线教师们看到,希望对你们有用。第一章 什么是有效教学1、什么是教学?教学相长是最初对教学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教学最真实的表达。“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2、什么是有效教学?我个人认为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教学的五个特征——充满热情;教学清楚明了;精心准备合理组织;善于激励学生;知识丰富。鲍里奇认为有效教学应有以下特征——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确保学生成功率。你认为你的教学有以上特征吗?第二章 有效教学的研究这章叙述了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过程,对一线老师们意义并不大,我只是摘取了一些有用的语言,与大家共勉共思!1、以有用代替有效,以有效代替价值,有用是指会做题,会应试,会得分。但更具价值的是会思考,会提问,会创造,会想象!2、请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或教师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家长,你会培养什么样的孩子?3、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可以让老师们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让学校少些喧嚣,烦厌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4、尽可能在较少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的最大的效果。5、好老师应具备的品质清单:热情与理解;有组织与有条理;有刺激与富有想象。绝不仅仅是以上因素就是好的老师,但好老师应具备以上重要的因素。6、9项教学行为与成绩相关:(重点推荐)清晰明了;充满变化与灵活性;以教学和学习任务为中心;热爱学科,充满热情和激励学生;给予学生机会;运用有条理的争论;多种水平的提问和讨论;批评(负相关);不诚实(负相关)。7、有效学习行为的特征:学习行为的能动性;针对性;多样性;选择性。能动性是指学生是不是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学习状态。针对性是指教学做合一。多样性是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性是指能力分层。第三章 学习目标每个校长都要思考以下问题: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育人方向)2、提供哪些教学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能力)3、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课堂教学)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教学检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主动、多样化发展,着眼于帮助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应试教育的实践却做得踏踏实实。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他步入社会那一刻才明显的显现。我个人认为,学校的素质教育要做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待续)

青苹果

有效教师成长研究一一有效教师的教学艺术

言传身教是对教师职责的生动表述,言传也就成为教师的第一功夫。言传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言传首先要入耳,让学生听得进去。其次要悦耳,让学生听的开心。再次要顺耳,让学生听着明理。优秀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一种直指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拥有情感共呜、感人肺腑的魅力,起到点拨思路、启迪思维的作用,传承家国情怀、文化认同的影响。可以说有效教师的语言风格体现教师的情感气质、道德修为,反映教师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所以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第一形象,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第一品牌。教学语言不同于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要做到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既形象生动又富于内涵。通俗中选择生活事例,形象中寓意深刻道理。著名学者汪曾祺说,语言浸透了内容,浸透了作者的思想。如果教师只会背教材说教材,讲习题练习题,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忽略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忽略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它就难以生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认知共鸣,那一定是低效教学、短效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苍白就是思想的苍白,语言的丰富就是知识的丰富,语言的感染就是情绪的感染,语言的魅力就是思想的魅力。我告诉诸位修炼语言艺术的六句格言:语言因提炼而生动,观点因碰撞而犀利,表达因条理而清晰,说明因案例而生动,思想因交流而丰富,学识因思考而深刻。

睡莲

7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将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具有各种能力和个性。因此,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需要实施创新和创新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无论您是教授两个月还是二十年,都很难知道哪种教学策略最适合您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因此,您可以使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您的课堂练习。 1.可视化通过视觉和实践学习体验将学术概念变为现实,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校教育如何应用于现实世界。例如,使用交互式白板显示照片,音频剪辑和视频,以及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和当地实地考察离开座位。 2.合作学习通过推广小组或全班活动,鼓励混合能力的学生一起工作。通过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回应他人,您的学生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提高他们的终身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难题,进行科学实验 和制作简短的戏剧草图只是合作学习如何融入课堂教学的几个例子。3.基于探究的指导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自我思考,成为更独立的学习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调查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更深入地了解学术概念。这两者都是重要的生活技能。查询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基于数学的,例如“为什么我的阴影会改变大小?” 或者'是两个奇数的总和是一个偶数?'。然而,它们也可以是主观的,并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独特的观点,例如“诗歌必须押韵吗?” 或者“所有学生都应该穿制服吗?”。4.差异化通过根据学生的能力分配任务来区分您的教学,以确保没有人落后。根据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分配课堂活动意味着具有较高学术能力的人会受到拉伸,而那些正在挣扎的人会得到适当的支持。这可能涉及将不同复杂程度的工作表分发给不同的学生群体,或者在教室周围设置一系列工作站,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任务供学生选择。5.课堂上的技术将技术融入您的教学是积极吸引学生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在21世纪的年轻人围绕数字媒体时。交互式白板或移动设备可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可视化新的学术概念。当使用技术时,学习可以变得更具互动性,因为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进行身体参与,并立即研究他们的想法,从而发展自主性。移动设备(如iPad和/或平板电脑)可以在课堂上用于学生记录结果,拍摄照片/视频 或仅作为行为管理技术。此外,将Quizalize等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也是使形成性评估变得有趣和吸引人的好方法。6.行为管理实施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对于让学生尊重并确保学生有充分发挥潜力的平等机会至关重要。嘈杂,颠覆性的教室不鼓励有效的学习环境,因此通过纪律和奖励的结合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对您和您的学生都是有益的。例如,年轻学生的有趣和互动奖励图表,其中个人根据行为向上或向下移动,最高学生在一周结束时获得奖品。“黄金时间”也可以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选择各种活动,如游戏或没有家庭作业,以奖励他们的辛勤工作。7.专业发展参加定期的专业发展计划是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好方法。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参加可以从其他教师和学者那里获得灵感的活动非常有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走出教室,和你一样和其他老师一起工作!会议可以包括学习新的教育技术,在线安全培训,如何使用您的助教的建议等等。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是一项挑战,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通过结合教学策略,您可以解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术能力,并使您的课堂成为学生充满活力和激励的环境。您使用什么策略来成为有效的教师?你有什么重要提示吗?以下评论 - 我们很乐意听取您的意见。

适来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式的探究

为贯彻落实县教委科学质量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我校以推进《农村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市级规划科研课题为契机,开展了“聚焦课堂”、“三动模式”等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使各学科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重点,教师们信心倍增。作为基础学科中的语文学科,初中语文组的子课题是《农村中学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高中语文组的子课题是《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反馈研究》。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齐力探究下,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效果显著。改变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互动课堂、全员发展,关注个性。教师以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力求实现“以学得促进习得”的效果。如今班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转化成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知识、创新知识、自主探究、共同发展的大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老师一起交流,展现自主个性,老师已经由讲授转变为帮助合作,课堂教学的格局已经由过去的“几十个学生跟着老师学语文”转变为“老师帮助几十个学生自主探究学语文”。 学生确实成为了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这些语文教师,立足于课堂常态教学,用科研的方法来深入教学,探究适合我校学情的教学方式,尤其是阅读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对于学生,培养探究精神并鼓励学习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越来越被摆到重要的位置。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得以切实提高,也只有让学生充分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探究学习,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语文智慧,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有效的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这种方式充满了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索,也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充满了师生的讨论、交流和理解,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交往中成长。这种方式使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初中组王老师执教的个性化阅读课题下的阅读课《品读<冬天的橡树>中的美》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学生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首先,情境导入,初步探究感知文本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给文章拟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理由。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同时板书点评;然后,范读文章,引导学生将文中能想象成画面的情节深入理解并个性表达;再次,走出文本,升华主题:将橡树、小男孩、老师整合在一幅画面中,以《最美的 》为题,完成一篇随笔。最后,体味阅读,形成能力:回忆了整个阅读过程,总结出阅读方法:“文章题目很重要,主题与它离不了。边读边想效果好,情景再现疑云消。关键词、上下文,理解大意有窍门。真情阅读是根本,积极思索来求真。”整节课,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实践阅读感悟探究,在亲身亲历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色彩的学习过程。二.对于文本,找到突破口和找准价值点:教师深入探究文字教材,找出文本中的关键点(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以这一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课型跨度大,但省时间,收效大,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设计这种课型,教师要注意把握“两种思路”,即教材中作者的思路,学习心理所能承受的理解思路。做到“两个结合”,即本篇课文教学重点与单元训练目标的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教师要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这个“点”,才是体现教和学的思路的“亮”点,才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突破点”。如:初中语文组赵老师执教的阅读课中,对小说《亲情呼唤》一文就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聚焦,抓住两则启事的对比写作手法,一下子让学生就把握了文章作者借儿子寻狗和老父寻儿两则启事来呼唤亲情的主旨。对比手法就是此文的有效“点”。找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这样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理解与探究。又如《月迹》(贾平凹):月迹,月亮的踪迹。文中的孩童们是怎样寻觅到的?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寻觅月迹呢?再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阅读课文后,同学们能够根据文章内容拟出下联和横批吗?一点突破,高效阅读。三. 对于知识,优化整体设计并整合各知识点: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一个单元内容也好,讲一篇文章也好,讲一节课也好,就是一节课中的问题设计也要从整体上去考虑。即要从整体出发,全面构思。要研究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优化整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校各语文备课组在假期至开学前,都把新教材梳理,筛选、添加成适合我校学情的新校本教材。“牵一发而动全局”,单元内容选好代表性的点,再巩固、迁移,就会提高教学效率。如七年级上册的《蝉》一文,单元主题是对生命的感悟,写法上采用了“欲扬先抑”法,老师们就以本课为圆心,扩充外延,延展了运用此法的《荔枝蜜》(写物)、《摆渡的老哑巴》(写人)的文章来扩充教材,又跟进了作文训练:欲扬先抑法写人。学生在一系列从读到写的实践过程中迁移巩固,形成了能力。一个学生在题为《爱是那一声亲切的呼唤》一文中就自然地用此法写了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自己从反感到理解的心路历程,体味到了浓浓亲情。经过系列的训练,方法自然地转化为能力了。变教本为学本,就要破“例子”为主旋律的框架结构,使课本由原来的封闭型、例子型、教型的课本,变成为“开放型”、“公理型”、“学型”的课本。教师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延伸,对教材进行二次或多次开发,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文中内容或课外的相关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四.对于学案,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并关注学生学习个性: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中任务驱动式地把教师的体验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导游”而不是“替代者”。学案是学习平台而不是学习套路。如赵秀华老师的个性化阅读课题下的阅读训练课,在学案中这样设计“感知文章内容”这个环节:教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朗读个性,用不同的方法读文章,感知内容;参考老师提供的句式,概括文章内容。活动内容:1.用我喜欢的方式来读文章,感知大意。2.读完后我参考老师所给句式,组织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我积极主动地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概括的参考句式:本文写了 人的 事,启发我在生活中要 。每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其参与探究。教师只是导,不替代学生的自主探究,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每个环节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方法,并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自然地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中来了,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五.对于教学资源,以广阔的生活链接为手段,把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堂外: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本教材,外延无数。教师要具有课内链接课外链接生活的本领,将学生由课内语文学习链接到自然中,链接到文物古迹中,链接到图书网络影视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在各个层面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材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如:高中的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就引领学生设计“介绍家乡景----我做导游”、“了解家乡史----我讲历史”、“共品家乡味---我做小吃”、“抒写家乡情---我写感受”等系列学生喜欢并能参与探究的活动,将课堂和生活链接,丰富了教学资源。当学生品尝着亲手学做的山药沓子、傀儡、火勺等延庆特色小吃,品味着大庄科的核桃、栗子,张山营的苹果等特色食品时,那热爱家乡的情愫就油然而生了,写起文章来当然情真真意切切了! 六.对于课题研究,根植于课堂并回归课堂:课题研究不只是理论的种种翻版和修改,而是扎根于课堂这片沃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认识----回归课堂。语文教研组,备课组,教师都以课题为中轴来实施研究,教学实践的。如,高中语文教师田成清老师上的检测反馈课,就是基于高中语文组的课题《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反馈案例研究》的课题下的研究,抓住反馈,提高实效。研究中,通过对所收集的每次反馈研究的教学设计和原始听课笔记的检查、分析,通过对课堂监控录像的观看、比较,我们发现经过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之后的教学设计,90%以上被教师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这正体现了科研兴教的思想,使课改研究这这棵大树根深叶茂,茁壮成长。展现了我校教学改革的勃勃生机。课堂有了魅力,教师少了倦怠感,学生少了厌学情。 总之,语文教师的正确地认识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了。现在,全校每一位老师都在循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认识到行动,从理念到实践,不断实现新的追求和新的跨越,逐渐成为有思想的老师,有行动的老师。学校也逐渐在转变,办有内涵的学校,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莫若黄帝

有效教学及其特征

课堂教学效益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而能衡量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一种指标是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就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比值,换言之,在确定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度之和与全体学生应达教学目标之和的比值,即:课堂教学效率=每个学生的实际目标达成度之和/全体学生的应达目标x100%。[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载《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就是针对“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而提出来的,指有一定效果,效率和教学吸引力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即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载《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本课题在提到的“有效教学”,既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还涉及到教学管理等方面。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实施有效教学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有效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去而上仙

读《有效教学》一书的摘录与思考

第五章 学习方式一个故事:美国教师教画苹果。一个发一个苹果,先看、再闻、而后吃、最后画,画出的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教师讲画苹果。先讲注意事项,再范画,最后是学生照着画黑板上的苹果。画出的是老师的苹果、书上的苹果。从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方式的不同,学到的结果是远不相同的。1、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接受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它们各有其优点。接受学习的优点是系统和高效率,促进认知能力发展,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培养动手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效率比较低下,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学习内容,时间,设备设施条件等。合作学习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但有时候会陷入优秀生讲,学困生听的困境。要让学生知道是“我们”,而不是“我”。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等特点,优点多多,但现实中影响探究学习的因素过多,比如:课时不足,班额过大,资源贫乏等。2、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也就是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它们更合乎儿童的天性。3、学习方式的选择的原则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4、满堂灌是教师最轻松的一种教学方式。第六章 教导过程这一章研究内容更多侧重于教师的行为——导。1、当代中国教师角色转变四大趋势: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变;由复述者向研究者转变;由技术操作范式向人性化范式的转变。作为教师要注意这四大趋势,并自我对照。2、国内外专家观点赞科夫认为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一般发展的统一。有实际操作中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全班学生都得以发展。巴班斯基则注意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也就是效率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重要的多。国内则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实践说和交往说等观点。王策三的主导主体论提出无差异的教学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民主关系,成长中的互促关系。3、依学定教少教多学:洋思中学提出的课堂教学15分钟,杜郞口中学的10分钟等。

胡宏

“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

我这次讲话是谈“有效教学”的事。“有效教学”这个字眼儿最近一年来在全国有蔓延的趋势。现在“教学是不是有效”是最大的一个话题。“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我们这次课改的始作俑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最早在去年六月份公开提出来的。我的报告题目含义是指“有效教学”导致了实际上教学的无效。为什么呢?因为,“有效”本身就可能是无效的。我本人一直提倡“高效”的说法,“高效”指的是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不是仅仅“有效”。“有效”可以是有一点“效”,可以是有坏的“效”,也可以是有好的“效”,都叫“有效”。“有效”(effective)这个词是个很中性的词,所以“有效教学”这个说法恐怕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说:“科研就是质疑,就是提问题。”所以我这里要质疑“有效教学”。一、历史轨迹我们先看一下英语教学法历史轨迹。最近一百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化当中,两种思想、两种理念在博弈,在互相争斗。一个是发源于西方的行为主义。以行为主义为主导思想的一些英语语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最近一百年来,由原来反语法翻译法的听说法、视听法这类的直接教学,到后来的交际法以及后来的人文法,再到后来的任务型教学,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西方的行为主义。这些教学的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因为中国不是西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还有全世界差不多有一百个这种外语国家,属于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第三个circle,就是说我们属于外圈,我们不属于母语国家内圈(inner circle),也不属于第二圈——二语教学,我们完全属于expanding circle,我们完全是外语教学。由于直接法总是强调natural environment(自然语境),强调自然又真实的materials(材料、语料),而它的教学环境与我们的大相径庭,所以它在中国行不通。另外一个就是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的儒家的理性主义。最近几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研究它,在不断地谈论它。他们认为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的儒家文化的教学思想,强调理解记忆、思维,这个方法要比他们自己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学习语言更加高效。这是最近几年来全世界都在谈论的话题。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这个话题谈的越来越多了。理性主义提倡的是“高效教学”(high effective teaching),而不是仅仅“有效”。我们是外语教学,是正规的学校课堂的外语教学。在缺少英语环境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在课堂上和课外营造环境,怎么能够耗时短、高效的,又能够互动的、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能过于理想化。外国人有环境,学母语学得快,二语学得也快。但是我们中国人在中国没有环境,学得就慢。你让中国人去看电影,字幕里面那些大写的人名、地名看不懂,也没有必要看懂,能看懂意思就可以了。恐怕我们学外语不是为了到国外给别人打工去的,我们学外语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文化,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学习人家的技术。东方的儒家的理性主义强调重视语言规则(语法),重视语言形式(词汇和语音),也就是重视知识;重视翻译,就是两种文化的迁移和比较,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母语的作用,强调认知。因此最近十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折衷法”。“折衷法”就是有优选的(eclectic),把各家的长处都拿来。我所提倡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English Four-in-One Teaching Approach),就是立意中西结合,择优的,但是又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教情与学情的一种英语外语教学法,所以它才是高效的。因为它是建立在中国这种教学场景之上的。我们说营造语境,那都是假的,都是捏造出来的,我们还是在中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折衷法”其中的一个。我们一直坚持教育要以教学为主;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要以间接的经验、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为主,这并不排除师生的互动,不排除体验,不排斥合作和探究;坚持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坚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强调理性地进行外语教学。所以说儒家的中国式的理性主义的理念才是真正高效的。二、“有效教学”是个噱头“有效教学”因何而盛行?我个人认为,它可能是一个stunt,即噱头。所谓的“有效教学”是以钟启泉为首的课标派在不到一年前提出来的。他主要是用了西方的一些教育思想,比如说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他强调“儿童中心”,“儿童一切”,“教育就是儿童”,“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儿童”。再就是四十年代的西方自由主义,到后来的人本主义,再到后来七十年代的信息编码理论,还有八十年代的社会建构主义,这些都已经在西方被证明是错误的、非主流的思想,仅仅是一派之言,现在在中国又死灰复燃。这些思想落到语言教学里面,就出现了一些shibboleths,就是谬论。一个是随着自然主义出现的这种自然主义的教学方法,自然主义本身就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方法。还有一个“二语习得”(SLA),它也是一个dogma,就是错误的教条。“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学习外国语,英语怎么能成了中介?外国语就是外国语。在欧洲国家非常盛行,把英语作为族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另外,现在英美国家把英语作为international/global/world English,即国际英语或全球英语,就是推广英语要作为“英语帝国主义”(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a global English)占领全世界,消灭所有别人的语言和文化,这是一个大的政治阴谋。还有一个“双语教育”(bilingual ecation),是一个小小的伎俩,还不能算是一个大的谬论,在我们外语国家是搞不了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是可以的,但是真正的“双语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赚钱的,是个招牌。那么“有效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效教学”这个提法是课标派为了挽救这次课改失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根稻草也救不了它的命,因为它的很多理念到实际操作都可能是错误的。钟启泉老先生的良苦用心,他的一些陈词滥调,几乎都是不值得一驳的。虽然他现在还雄赳赳气昂昂的义无反顾,还要吹响什么进行曲,那都是没有用的,历史的车轮已经走到今天,实践已经证明了他的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他否定了规律,忽视了我们本国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有效教学”产生的后果既然“有效教学”是个噱头,是谬论,那么它必然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都有哪些呢?我下面举出了二十二个,但这二十二个并不全是“有效教学”所产生出来的,因为“有效教学”仅仅是最近一年提出来的,和它有关的那些理念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有效教学”仅仅是一个沿袭。它产生了以下二十多个低效后果:1. 重能力,轻双基。“双基”本身就是能力,知识本身也是能力,技能也是能力,综合能力也是能力,运用能力也是能力,不能说这些东西不是能力。重“能力”为什么错了呢?关键它的“能力”是空谈的能力,它过分的强调了空的能力,而忽视了能力的基础,忽视了基本的能力,即知识能力。2. 重感性,轻理性。行为主义强调行为、行动,强调实践,强调体验,强调感悟。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办学校呢?为什么还要教师?为什么还要上学?我们都去社会上体验不就行了?3. 重学生,轻教师。它过分的重视学生,轻视教师,“学生第一,教师第二”,甚至“教师第三”(电脑第二),颠倒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本教学规律。现在有人提倡教师的“转变”,说教师有十几个“转变”,最后教师都变成了导演,变成了演员,都不是“教师”(teacher/instructor)了。另外一些非典型经验现在正在全国泛滥,提出了“先学后教”、“砸烂讲台”等等这样的口号。我们要警惕这些东西,我们国家这些办教育的如果打乱了教学秩序,就等于是给我们的政府和党添乱。这都是为了赚钱、为了出名而树立的典型,我们不能学,也学不了。4. 重习得,轻学得。关键是在中国的外语环境下根本就没有习得。什么是习得呢?做练习、看电影都不是习得。习得是在natural language environment/real life context中的无意识的自然习得。在我们国家根本就没有习得。不强调学得,不强调教和学,外语教学自然要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了。5. 重表演,轻内涵。在刚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教育部的副部长讲了,我们的基础教育从现在开始要内涵式发展,要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不要老搞什么表演、做秀、展示,我们要上课,而不是演节目、演戏。另外语言本身就是内涵(I-language)的。6. 重意义,轻形式。形式(form)指的是语音和词汇。它轻视了知识,过分的重视了意义(meaning)。这个在外语情况下,而不是在二语、母语的情况下,正好反了。7.重功能,轻结构。过分的重视功能、意念、方式(manner),轻视结构(structure)、句型、句子和篇章,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个著名学者叫里奥,去年写了一本书叫《Learning English》。他在书中说道:“Not all functions are equally available to all speakers.”意思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功能对于所有说话的人都能注意到的。咱们很多人并不注意功能和意念,特别是学习一门外国语。所以,以话题为中心,以多元的功能为主、结构为辅的方法编教材、搞教学,是方向性的错误,正好是一种颠倒。8. 重输出,轻输入。如果不输入就输出(doing things / using the language / proction / outputs / outcomes)了,那还需要记单词、讲语法吗?输入和输出最简单的关系是先有输入后有输出,课堂上不能搞反了。而且输入并不见得全部都能接受(或摄入),输入以后还要储存、理解、对话、组织、加固、内化,最后才能输出,因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processing的过程。它正好给颠倒了。9. 重活动,轻训练。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把英语课变成活动课,变成唱歌课、体育课,而语言本身的训练太少。语言仅靠notice和感性认识是不行的,还要进行练习巩固。10. 重语境,轻语篇。因为语境是捏造的、假设的,不是真的,所以语境是没有多少作用的。那是假交际,不是真的,所以它没有效果。它轻视语篇,缺少语篇的分析(analysis)。11. 重口头,轻文本(重听说,轻读写)。语言教学,无论是母语、外语还是二语,重点一定要落到读写上。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一部分。外语教学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听说没有多少交际上的实际用途,所以还是要重视读写。过分的重视听说实际上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我们很多著名的语言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听说、口语教学,把听说当成主要的目的和手段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12. 重人文,轻工具。它太强调人文性,比如说课改中的“三维”,怎么能把知识和技能颠倒,把技能放在前面、知识放在后面呢?怎么能把“第三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东西放到优先的地位呢?他们重不重要?重要,但它们是虚的东西,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怎么能把它们跟知识和技能放到一个纬度上呢?所以说这个“三维”是非常混乱的。它过重的强调人文性,强调多元智能,强调间接学习策略,强调非智力因素,这在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上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这是抓住了末,丢掉了本。13. 重内隐,轻外显。它不重视显性,就是不直接讲规则、讲道理。总是隐喻,就是不告诉学生什么意思、为什么、在哪用,让学生自己去生成,去体验,去构建。这样的话还要老师有什么用呢?14. 重电脑,轻人脑。电脑等电子教学手段,包括网络教学等视听手段都有用,但不能滥用,喧宾夺主,代替教师,代替教学。语言教学主要是靠老师与学生在对话的教学,电脑等仅仅是辅助手段。15. 重归纳,轻演绎。其实演绎也是一种归纳。教学方法有两种:一个是演绎(dective),先告诉你规则,就是明示、外显;另一个是归纳(inctive),先让你操练,先不讲规则,最后再告诉你。它过份的重视归纳,轻视演绎。演绎其实是比较好的,一开始学生就明白,不是糊里糊涂的。16. 重编码,轻解码。编码就是把信息编制成一套程序。不解码,不理解,连词都搞不清楚,连读音和拼写的关系都解释不了,发声的符号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能编码呢?17. 重建构,轻解构。解构就是学习一些陈述性的知识,就是书本知识,人类留下的文明、文化、科技,先把这些东西读懂、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了,有质疑了,然后就有思想、有问题了,才能建构,要不怎么能建构呢?这和其它的学科的解码、编码是一样的。18. 重生成,轻教授。没有预成和教授就不可能称之为教学。不教授怎么能生成呢?自己就能生成吗?我们没有那么多不用教就会的好学生。19. 重流利,轻精准。它过分强调流利(fluency),轻视精(accuracy)和准(precision)。如果英语说得既不得体也不准确,那么说得越多就越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在精准的基础上强调流利。现在我们中考和高考的改革就是这样,强调精准。20. 重体验,轻传授。它认为老师不应该讲,学生太被动,认为知识往往是活的,是不定的,要通过体验社会去获取知识,要参加社会实践。如果上的是高职、中职这类职业学校,如果学的是某一项技能,这是可以的。但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为了以后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所以我们既要传授又要体验、实验,但是一定要以传授为主、以体验为辅。21. 重交际,轻认知。首先“交际”这个词它就翻译错了,communication这个词最好不叫“交际”,叫“交流”、“交往”、“沟通”更贴切。它轻视认知这方面的活动。如果在中国倡导任务型教学(TBL)就是吃错了药。22. 重语用,轻用法。知识、用法和语用是离不开的,在学校教学期间,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主要并不是做事和应用,不能用目的代替过程,太急功近利了。这就是所谓的“有效教学”为什么实际上是无效的。但是,这些不能完全归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所有这些谬论的沿袭,是一个新的说法罢了。四、课堂教学的弊病我们这次是上课,“课堂教学主战场”,我们谈到“决战课堂”,其实不要这么讲。其实“课堂”有两个。有一个“大课堂”,还有一个“小课堂”,校外的课堂叫“大课堂”,校内的每天的四十分钟叫“小课堂”。但是只有“小课堂”我们负责,法律规定我们要上课,老师是说了算的,可以教授英语。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怎么样,是不是“高效”,而不仅仅“有效”,是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搞这次活动要探讨的主要课题。那么现在的英语课堂都有哪些弊病呢?近几年全国有三轮媒体的攻势批判优质课、表演课,现在这三轮攻势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有人在大搞特搞。虽然下面有需求要打造一些名师和优质课,也可以搞一些这样的活动,但是要不断的矫正。有人把这些课堂教学的弊病叫做“教学腐败”,说的很严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我们的这种“赛课”、优质课竞赛是“少数专家、名师出了名,多数学生受了害”。所以我们这次的课就是在想改革的办法,也要用这种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方式来改变这种“教学腐败”,所以我们这次评课跟它们是不一样的,虽然活动过程当中也可能产生大量的弊病,也有“腐败”,但是内涵是不一样的。那么课堂教学的弊病有哪些呢?除了我刚才列出的22个“三字经”之外,还有如下一些具体的问题:1. 课型不准。就是这节课不知道是什么课,课型不准是由教学类型不准造成的,课堂教学的弊病主要产生于教学类型不准,就是把外语教学当成二语和母语教学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课都上成了听说课,老师和学生都是在对话。有人讲,上课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恐怕有些绝对了。“有效教学”就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强调互动。师生是要有对话的,但是如果所有的课都上成听说课那就麻烦了。2. 目标不清。这节课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节课的目标好像太大,无所不包,什么“三维”,每一“维”都要到位,其实“三维”目标是宏观的,不是每节课都要有“三维”目标。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该干什么,要教什么、学什么。3. 重点不突出。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教了些什么,本来应该讲几个语法点,讲几个单词,或者讲一个话题,结果没讲,一带而过了,把语法给淡化了。词汇也是,最多下面画一条线,根本就没讲。4. 活动太多。一节课只有40-50分钟,不能安排那么多的活动环节,做那么多的步骤或任务,搞得师生整节课忙碌。课堂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否则就会失控。5. 讲解不到位。这节课没有语言点、重点,没有语法规则、用法修辞,没有语篇分析,没有功能、意义,没有句型。完全就是整体的(whole)、综合的(integrative)教学,没有细节。有些专家总是讲,上课不要讲语言点,不要讲语法但是又不要淡化语法。我就搞不懂这是什么诡辩。上课老师该讲的几个“W”,就是why(为什么)、what(什么东西)、how(怎么用)、where(在哪用)讲不明白。上课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要老师还有什么用?上课还有什么用?怪不得教学的科目培训班(学校)那么火爆,就是上课误人子弟所造成的恶果。6.忽视过程。没有教和学的过程。一节课过程非常顺利,上的没有冲突,学生全会,才是“成功”的。不教就让学生开始表演、对话,学生是不是原来也不用教?是不是也在课外参加辅导班?7. 以考代练。每节课都要搞形成性评价。怎么能每节课都考试呢?如果每天都用“尺子”去“量”学生,那就是每天都在打击学生。“堂堂清”是错误的,教育是百年的事,学习是长期的过程。你这一节课只是整个课堂教学上千节课中的一小节课。另外,绝对不能用高考、中考的题型来进行课堂检测,这是伤害学生的。想要中考、高考一步到位,这是非常错误的。评价方式还有很多种,不能只用考试这一种评价方式。8. 疏于纠错。上课不纠错,老师自己的错误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也不纠正,怕打断学生,影响流利,伤害学生感情。有错误必须要纠正,二语学得、二语习得,包括母语习得都需要纠错。9. 不用母语。上外语课不用母语,害怕用母语,以为用母语就不是优质课了,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了。你又不是外国人怎么能不用母语呢?我们中国的老师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方面差,理念也差,赶不上人家外国人那种时髦的教学法。不用母语怎么能获得国外的文化?怎么能进行两种语言差异的比较,找到外语的难点?怎么能达到文化和语言的比较和迁移?所以要用母语,但是要限制用,适当的用,尽量多说目的语。该用母语的一定要用,组织课堂、句子分析、解释概念、讲解语法规则和修辞,这些都要用母语,都离不开翻译手段。10. 表演做秀。上课不是少数人的表演,不是老师和少数好学生的盛宴,而是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和差等生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自己水平的途径。老师和少数学生整天表演、做秀,必然会损伤大多数中下等生和学差生。老师和学生要有互动,但是,前提是教学秩序不要打乱。11. 电教干扰。现在有种教学法叫做Blended Approach,就是综合的使用各种电化教具,这是应该提倡的。但把外语课变成了电化展、电教展,不好。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主要靠一个好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讲课就可以了。那些东西可以使用,但是不要用得太滥、太多。上课用投影、powerpoint可以,但是不要弄的太多、节奏太快,学生跟不上。另外,不要以为用这些电化教具就能提供authentic English,或是real life、real English。Standard English有许多种分支,“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也正在进入这个行列,但是中国式的“洋泾浜”英语(Chinglish)不是。所以不要以为搞电教、用电脑、用powerpoint就是“真实”的,其实不是,那是两码事。12. 不用板书。有的课堂上根本不用黑板或白板,只用实物、纸条。有的用板书也用的不合理、不科学。课前准备那些东西浪费多少时间?还不如多读点书去,把课堂教学做好。13. 强求真实。在教课环境下,所有的“真实”都是不真实的。为什么?因为你都是在中国教英语,即使是外国人在中国教英语,也是不真实的。因为外国人教英语也需要根据中国人的水平、“中国英语”的习惯把英语语速放慢,他们说的也是一种interlanguage,是一种中介语,也不是真正的authentic English。他们都根据中国人的特点、中国学生的情况放慢了速度,都不是真实的英语了。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反驳不了。14. 语言错误。教师上课语音语调、单词拼写错误太多,给学生输入的信息是错误的,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赶紧纠正。15. 草草结束。课的最后急急忙忙的给出什么homework、什么所谓的任务就完了,学生不会认真去做。总而言之,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病现在还有很多,通过这两天我们活动当中的这些课,大家可以看看到底有什么毛病。他们上课肯定是很好的,都是成功的,但肯定不是完美的,是前进、发展中的不足。我们在业内,在“家”里还是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这些差距,反思我们的教学,不断调整和提高。这样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才能真正“高效”,而不仅仅是“有效”。以上观点和看法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仅供大家研讨、批评。五、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四位一体”就是英语的外语教学,或者中国式的英语外语教学(China-TEFL)这样一种理念。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素养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个“金字塔”:知识(knowledge)是“金字塔”的底座;技能(skills)是读、听、写、说、译各项基本技能;能力(ability)是综合运用能力;素养(faculty)是语言的高水平的能力。我这个“金字塔”缩写就叫做“FASK”,从上往下读是F-A-S-K,从下往上读就是K-S-A-F。所以我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主要理念就是以“双基”为基础,先保住学生的底线,打好基础。2. 教学模式准备—教学—训练—产出教学模式就是四个“P”:第一个“P”是准备(preparation),课前和刚上课的前五分钟主要是准备,而不是简单的warming或warming-up,如果课前不准备,上课只是warming是不够的,课前课后都要有preparation;第二个“P”是教学(presentation),就是实际的授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第三个“P”是训练(practice),讲授完知识、技能要巩固、操练,要训练,讲的什么、学的什么就练什么;最后一个“P”是产出(proction),或者叫应用(application)。产出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要求太高,但是要有一个高度,就是要求这节课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这四个“P”就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3. 新的TBL(TBLT)输入—练习—训练—任务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些学者倡导“任务型教学”(TBLT)——task-based。下面我要介绍的是香港语言学家William Littlewood,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当中他提出“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即先输入,后进行练习,然后再进行训练,最后再做任务。他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是对“任务型教学”的诠释,但是一种新的“任务型教学”,不是那种极端的“任务型”。咱们国家有一些人一直提倡的这种“任务型教学”是错误的,一开始就要求“真实”,就要做任务,那是不可行的。4. 新的语言观词汇—语法—功能—意义《英语辅导报》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教辅类报纸,作为《英语辅导报》的社长兼总编,作为外语“学得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我相信我的理念是对的。我坚信中国的英语教学(ELT)是外语教学(TEFL),是需要“学得”的,是需要“理性主义”的,要靠课堂的正规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我认为我们编的《英语辅导报》以及《考试与评价》杂志是最好的报纸和杂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言观是正确的。不同的理念办的报刊,内在质量是不同的。我们的语言观就是“以语法为纲,以词汇为目,以意义为主,以功能为辅”。词汇和语法是sub-skills,即knowledge,是语言知识,是获得语言能力、技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所以我们的教材、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教法和学法要以语法为纲,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全世界已经做了一场大辩论,最后多数人认为我们的教材不能以功能为纲,话题要有,功能也要有,但是要以语法为纲。所以我提倡“高效教学”,而不仅仅是“有效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往往是无效的,我强调一遍。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大家讨论批评。谢谢!(原文发表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第7期)

王峰

怎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怎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 刘明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什么是一节有效的课?从务虚(更长远)的角度来解读,思维--课堂要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提出审辩式问题;主动--能主动提出问题,愿意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课讲完后不管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对课堂的某一问题仍然愿意探讨;生成--有自己备课所没有料到的、随机的、独特的课堂生成。从务实(现实)的角度讲,会做题、会考试、学生能得高分,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有效。要让课堂有效,其前提必须是备好课。本节课你打算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还是创新,不同的教学目标,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会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也就是说,在备课知识你的方向很重要。备课时多问一些为什么?为什么讲这个知识,这个知识从哪里来,我打算用什么方法讲,我这样讲学生能听得懂吗,我要讲到什么程度等等,做好必要的准备,预设很重要。学生的情况你了解了吗?通过学生的作业,学生提前预习的学案以及学生课下问的问题,以及课前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很重要。影响有效教学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教师教的有效。传道--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数学,教学生如何学会思考问题;授业--审题和运算是学生高考的两大杀手,就是除讲授基本知识外,应教给学生如何审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算;解惑--通过问题引导、创设情境、问题转接等形式对课堂中学生产生的疑惑进行点拨引领。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学的有效。首先,课上是个大舞台,要倡导开放,敢于留白。鼓励学生提出审辩式问题,如有效的补充、否定答案、创新性解法、提出所回答问题的相关性问题、超越性思考等,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由于课堂的开放,学生的回答不是按老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用好手中的粉笔,简化上课的课件。其次,课下是个小舞台,可以安排数学激情诵读、限时做题、生生师徒结对与问题单活动、写数学研究报告等活动来促进学生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