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艺术史论专业的就业前景|方向|情况|怎么样|好就业吗?空镜子

艺术史论专业的就业前景|方向|情况|怎么样|好就业吗?

艺术史论专业的详细介绍:“艺术史论”(文中简称史论)又称“艺术理论”。我们拆开来看就是“艺术”“史”“论”。目的是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日后可能从事科研实践,考古、美术品鉴赏、美术评论和编辑、新闻出版、艺术管理、博物馆等艺术相关行业工作,此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大。艺术史论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就业方向?好就业吗?艺术史论一直是一个冷门专业,不被人知,很多人都不看好艺术史论的就业方向。其实呢,还是有很多艺术相关的工作可以选择:科研实践,考古、美术品鉴赏、美术评论和编辑、新闻出版、艺术管理、博物馆等艺术相关行业工作,此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大。艺术史论专业的就业方向|前景|好就业吗?可以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艺术史论专业好就业吗?就业前景怎么样?就业方向?当下任何行业,缺少的高精人才,因人技术而异。就业和运气也有关系,并非技术好就可以得到高工资。小美院 大梦想本篇内容由小美院专注艺术史论、艺术考研、考博、摄影艺考、传媒艺考搜集整理

林建明

“最不靠谱”七大专业!你中招了吗?

一般来说,专业越靠谱,就业就越有保障。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很不靠谱”,学习毫无动力,“所学无所用”。那“不靠谱”的专业有哪些呢?艺术史专业按理说,艺术是很高端的东西,学得好,毕业后能“走上路子”,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不少艺术史专业的学生都感觉“这个专业很水”,某同学说:“老师的专业水平一般,下课就见不着人,有空就在外面搞兼职挣外快。”其实,国内的艺术市场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艺术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同学为了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去国外“镀金”。有的“学成回国”就业也不理想,不少同学表示对此专业很失望。人类学当有人向你炫耀自己学识丰富的时候,你问一句“什么是人类学?”可以让他迅速闭嘴。其实,很多人类学专业的学生都无法准确表达这个专业的概念。有人说人类学是“社会学”,是“考古学”,是“心理学”,是“文化学”,是“语言学”……费力好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些学好,然而就业并不好。如果自己“不愁吃、不愁喝”,把人类学当成爱好、兴趣,好好的钻研它,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生物工程专业“远离生工、珍爱生命”,看上去非常“上档次”的生物工程专业为什么不受学子们的待见?从现实看,生物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不是很好,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几乎没有优势,最起码拿到硕士研究生学历,读到博士毕业更好,然后试着进入高校或某些研究生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如果仅仅是个本科生,那就只能尝试着考公务员啥的,或者找个药厂卖药。生物工程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不少大学纷纷开设这个专业,也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报考。然而市场并不能接纳如此多的毕业生。所以不少学生直呼“上当了”。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辩证……”,四年的宝贵时间,学生们思考着人生,也思考着未来,然后沉溺在自我的世界里。有的学到了一身“诡辩的本领”;有的一直在找“人类的方向”;有的在研究“世界到底是什么”。大家开心的度过了四年时光。毕业后,不少人待在家里继续思考人生。也有学生深造到博士,然后回到高校任教,带领新学子继续学哲学。葡萄酒专业家境条件很好的,可以报考这个专业,不用担心就业问题,每天酿酒、品酒,然后出国深造。到国外学葡萄酒多爽啊,不仅能切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还能经常品尝到当地美酒,简直跟旅游一样。学成之后,就是一个“有文化的富人”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就业。众所周知,国内葡萄酒市场就那么大,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很低。比如品酒师,如果是名气不大的新人,每月三四千元属正常。还有酿酒师,不仅工资低,工作压力还很大。市场营销众所周知,企业招聘营销人员看重的是营销经历和实绩,对于专业,根本无所谓。我有个朋友是数学专业的,在私立学校教了几年书,感觉没意思,就去了某房地产公司,成为一名销售经理,每月收入不菲。他说,销售部100多号人,营销专业出身的不到1/3。有营销专业大学生认为学校里学的空洞理论在社会实践上根本行不通,毕业后就把学的东西扔掉了。而且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专业的优势并不明显,让学子们感觉大学四年是“浪费了四年的生命”。物流管理学这个专业毕业后干啥?快递小哥!(开个玩笑)有了本科毕业证,也不至于让你送外卖,只是这个行业用到课本知识真的很少。那些非常先进的经验总结在国内很难用得上。找工作倒是不愁,毕竟现在物流业这么发达,不过想要混点样子,可就难了。有物流专业同学想报考公务员,发现“此专业不属于工商管理类”,只能报“三不限”岗位,心里是一肚子火啊。所以,专业选择一定要慎重,选了个“不靠谱”的专业,大学几年可不好过了!

两姐妹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有何偏重,专业课范围如何,就业情况如何?

清没艺术史论通过专业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较丰富的艺术史知识、美学知识、音乐文学知识,具备歌词创作、艺术批评或艺术管理的基本技能,一定的艺术分析、艺术策划能力。毕业生多从事艺术教育、艺术研究、音乐、网络媒体、出版社、影视等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入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深造。首先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的重点。清华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然,史论系的偏重当然也在工艺美术史。随着人才的引进,艺术理论方面的实力也在增强。近年来,艺术市场管理方面的内容不断发展。二是课程设置,本科通识教育为主,主要是学习各类历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艺术史、中外设计史、中国现代设计史、佛教艺术史、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等。在高年级本科阶段,重点将放在艺术研究理论和市场管理的学习上。近年来,暑期实习主要分为实地考察和艺术市场实习(如博物馆实习、苏富比拍卖公司实习等)。)。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方向的导师。这可以在官方网站上看到。不可否认的是,有6名教师在清美艺术史论系学习艺术(包括工艺美术、古代书画、佛教艺术、西方艺术等)。),但是老师年龄断层比较大,并且在不断地培训新人。另一个主要方向与实践有关,如艺术市场管理、新领域和巨大潜力(毕竟平台大,网络大)。哈,事实上,艺术理论的研究应该单独列出(*/ω *)第三,就业形势非常不同和有趣。艺术史论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ory)成立30多年(加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时间),该系之友的聘用可分为三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老校友基本上已经成为艺术史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基本上所有提到他们的人,如杭间等。(我不确定你是否知道,但基本上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大约在2000年,它们基本上更加实用。他们大多数来自博物馆、拍卖行、策展人和其他专业相关的职业,如进入艺术市场。毕业生越接近,他们就越会在艺术市场上为拼杀。当然,也有人去报社当编辑,甚至卖保险。各种工作因人而异。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专注艺术史论、艺术考研、摄影艺考、传媒艺考辅导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逍遥

你以为的所谓冷门专业,或许就是横跨多行业的真正热门!

在报考专业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一般是很盲目的,因为大多数家长,其实早已和学校脱节了,也早已不再接收新的知识,对现在的社会结构,也许也不是很了解了。所以如果学生询问家长自己应该报考什么专业的话,家长也只会按照自己陈旧的思想,给孩子一些过时的建议,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报考专业的时候,最好从性格出发,本身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社会上发展都会相对吃亏一些。更何况进入工作岗位了之后,除了个人能力很重要之外,在其他方面同样也很重要。行业真的要选对。报考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愿意去了解这些专业,愿意学的进去才可以,不然报考了不适合的话,转专业也挺麻烦。这些专业不仅就业率很高,而且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很大!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可以参考收藏一下:1、农学类专业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农学类专业包括: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七、草学类就业前景:在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推动下,当前农业科学不论在微观或宏观领域里都在继续向前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于许多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要求多学科、多专业的配合,农业科学在不断细分的基础上走向综合的趋势正在加强,从而催生了不少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当然农学类专业其实报考的学生是很少的,因为这类专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觉得比较“土”,但是其实农学类专业比较广,有些专业还是挺好就业的;农学专业专业大学排名:2、历史学类专业从专业对口方面来说,历史学职业需求相对较少,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从事教师工作,或者向历史学研究方向发展。而现在毕业生就业是双向选择或多向选择,不必将职业局限在狭窄的领域,这样来看,历史学专业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与历史学类专业相近的有民族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总的来看,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毕业生则彻底转行,最终从事了与本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全国历史学类专业高校排行榜:3、编导专业编导制作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编导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或者一个精致的新闻专题片,除了摄像、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编导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始终。过去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编辑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因此在各工作环节上容易出问题,而且制作时间比较长。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以编导中心制为主,在逐渐形成的采、编、播合一的趋势中,编导的作用举足轻重。编导制作具体都学什么呢?影视文学创作、影片分析、影视音乐鉴赏与制作、视听语言、中外文学、艺术概论、外国影片分析与鉴赏、影视导演表演课、摄影、影视美学、影视后期制作。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6.30%,近千家电视台及节目制作公司,每年上万集电视剧以及相关制作公司,上万家各类广告公关公司,各大集团公司广告部,宣传部门, 著名网站策划等。4、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阶段叫汉语言文学,研究生阶段总称中国语言文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5、教育类专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报考该专业的考生应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类专业正在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在此整理了教育类专业的六大从业方向,供参考。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教育管理和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管理专业是高校教育类专业中做的一流的。3、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就可以胜任这里的管理者的工作。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相当好。4、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5、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管理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6、管理类专业1、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主要是针对一些企业的管理,包括各个领域,比如可以提高企业的产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等方面。工商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应用性非常强,每年市场上对优秀的管理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这个专业如果肯努力学习还是很有前途的,前提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这个专业的就业面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广些,可以在企业的管理层次方面也比较多,因为毕竟这个专业学习的课程也是比较多的。2、财务管理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的思想已经改头换面了,原来人们只是有钱把钱存到银行里,但是加载更多的人选择把钱去做一些投资,因为人们知道把钱存进银行只是拿着利息根本不足以让自己去赚更多的钱,所以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现在也是非常热门了。财务管理毕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一些企业去应聘高级财务管理职位,也可以去以前专门的财务公司,更甚至可以去银行,这个专业同样缺乏的是优秀的人才。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这个专业的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口才,创新的思想,这样才能将公司的产品推销出去。为什么要有创新的思想?并且,还要有口才?首先市场营销,你必须要有一套很好的营销方案,另外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就肯定需要用到我们的口才了。很多学市场营销的毕业之后都是从业务员干起,口才对于们来说太重要,我们可以看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口才都是特别好,学习市场营销真的会让你在将来积累社会经验。但是只要你学习好,名校毕业还是很有前途的。4、会计学会计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会计专业的竞争力也是特别特别的大,如果你要是能考下来高级会计注册师证,工作肯定是没问题了,但是近几年来这个证书的难度也是逐渐加大了。但是这个专业依然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毕业后你可以去银行工作、或者去应聘一些企业的财政工作、要不就是去一些政府工作。这个专业同样也是去看经验的,看文凭的。所以说考下证书来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人才市场很缺,但是更多的是缺少特别优秀的人才,努力学习才是我们成功的王道,这些热门专业的确很火,但是无论在任何专业里都需要努力,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7、艺术类专业这类专业相对特殊一些,毕竟只有想要往这方面的学生才可以报考。不管是学舞蹈、美术等,只要自己有相关的兴趣和想法,都可以报考。所有艺术类专业均属于艺术学这一学科,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个本科专业:1.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2.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3.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特设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4.美术学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特设专业)、书法学(特设专业)5.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8、财务类专业例如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分类包括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法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1、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2、法务会计,即通过查验分析原始材料和账目数据来筛查假账,并能用易于被司法机关接受的形式保存做假证据、陈述做假事实,以达到提升账目管理水平、降低做假风险、固化违法犯罪事实、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3、成本会计: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4、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5、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9、土木工程专业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然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其行业薪酬水平近年来更是呈现出管理高于技术的倾向,而从技术转向管理,也成为诸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如何在大学阶段就为“钱”途做好准备,找到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呢?木土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与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职业生涯中,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总体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代表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不论是一切设施的规划,建造和维修都需要用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在大学期间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风雨之后见彩虹,如果坚持下来未来的前景将会极为广阔。2018学科评估最新排名发布: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与软件工程专业不分伯仲的专业必定要算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了。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技术更是不断发展,更新换代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这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谓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了。而且这一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推荐大家报考。以当今的互联网现状来说,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是持续性的,从就业的角度来说,方向没有问题,而且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也较高。就业方向怎么样,比如同样学习编程,也行情大不同,比如,你现在学习iOS或Andriod开发,不管你学的如何,确实就业面就是比以前窄了很多很多;比如,你要到北上广发展,你学习.net我就不太建议,在一线城市.net应用量很小。所以,你要选择的职业方向,一定是有发展前景和有招聘需求的,比如现在需求很多就业很好的,当属Python。2018最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11、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下中国软件工程专业最强的10所高校:1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这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各种机械厂,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厂)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发动机设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设备维护、生产管理、销售等。发展方向可以是:1.设计车间-夹具设计-车架设计-车型负责2.模具 车间实习-塑料模设计/铸造模设计3.编程 车间加工中心实习-编程随着大数据机器时代的到来,我们对更便捷的生活也越来越向往。需要的这方面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而且,近年来许多大型工业纷纷兴起,对这个专业的人才也是非常的渴求。更何况男生学机械也比较上手,未来工作也比较有保障。所以说,也是非常一个不错的专业。以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排名具体榜单:13、金融数学专业金融数学,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这个专业偏重数理金融,强调数学手段研究相关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既突出数学基础,也注重金融、证券、保险、经济等基本原理。金融学类专业包括: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精算学、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专业。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财务会计学、金融学、微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就业前景:如果你是对金融感兴趣的男生,那选择这一专业准没错,毕竟金融数学专业近年来十分活跃,毕业后就业是不愁的。况且现如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金融数学也会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就业方向:虽然投资银行是金融数学的主要就业行业,但是本专业技能也适用于其它的行业并且有许多研究的机会。例如,那些进行商品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钢铁公司、矿业公司及国际大公司)都会面临商品价格风险及外汇风险。他们便雇用金融数学家处理这些风险。主要有:银行、证券、保险业、基金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涉及金融的工作岗位。2018中国大学金融学专业排名(依次排名):我们上大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为未来找工作打下基础。起初刚进入学校时,很多同学都怀有理想和抱负,立志要在大学期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绝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的理想抱负早已抛之脑后,受环境的影响,其余同学都在大学里浑浑噩噩过日子,再加上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若是自制力较弱的同学,很难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曾经有一个同学自述,他本来是想在大学里好好学习,于是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图书馆看书,宿舍里的其他同学都是在宿舍里打游戏追剧,是因为自己太与众不同,所以被宿舍的其他人排挤。自己因为受不了被他人排挤的滋味,不得已也加入了他们追剧打游戏的堕落队伍中。希望同学们在大学不要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在大学里本就应该先学好专业知识,这样在毕业之后才会有企业愿意与你签订就业协议。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很迷茫,想要努力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从哪些方面努力。1.学好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我们毕业后的工作与我们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都是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那么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将一事无成,若是没有优秀的专业技能,一些好企业好单位,根本就不愿意招聘这样的毕业生。何况如今社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果我们不能好好把握大学学习的机会,毕业时一定会为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买单。2.多考取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毕业找工作时,一些特殊的岗位都需要提供相关的证书才能任职。证书相当于是一个就业门槛,如果我们没有证书,无论你能力再强,用人单位都不会聘用你。比如要想能够从事老师这份工作,就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但是考证书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盲目的去考证书,要考对我们未来工作有帮助,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并不是证书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实用价值和意义。想了解更多的高考资讯,尽在报考大学网!报考大学——最权威专业的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提供志愿填报指南,理想大学录取概率测试,大学专业分析,专家一对一指导,不浪费每一分,为高考考生解决如何报志愿、如何选学校、如何选专业!

忠也

选择艺术留学究竟对不对?别小瞧了它的就业方向!

ArtubeLab for Art ,Design & Communication.当你玩手机游戏时 可曾被强大的视觉效果所震惊?当你拿到新的iPhone X时是否被操作界面的流畅度所折服?当您翻阅书籍画册时可曾被图内插画吸引而留恋往返?当你……一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3153600秒,看到的广告,拿到的传单,身上穿的衣服,居住的场所,上班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乃至你喝水的杯子……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经被艺术与设计专业带来的影响所占据。从小米接连斩获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到成都万达瑞华酒店获得第七届英国SBID国际设计奖Best Hotel Public Space Design大奖。在中国,对于艺术与设计这类创新专业的需求越来越高。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小至柴米油盐,大至国家重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将视野投入到艺术与设计的相关专业。那么,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后,我们具体能做哪些职业呢?一起来看~▼ 1建筑师此专业必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设计部门从事各项设计工作,在房地产部门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广,工资待遇高。▼ 2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是指对服装线条、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进行艺术表达和结构造型的人。服装设计专业以时尚设计师为职业导向,学生将会在时尚设计的各个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包括草图,创造性设计,电脑应用,打褶皱,服装结构等,并学会如何利用图版和T台来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就业方向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陈列师、时尚买手、时尚顾问、造型师、制版师等。▼ 3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现如今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可选择的就业公司多样性,像广告公司,印刷公司,教育机构,媒体机构,电视台等等,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平面设计人才,平面设计涵盖的职业范畴也由过去的单一性,变成了如今的广泛性。平面设计师的薪金待遇属于国内高收入职位的前十之列,如果你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4 摄影师摄影师,泛指所有从事相机摄影工作的人。一般来说,分为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两个方向。毕业后可以从事新闻记者、时装摄影师、广告摄影师、自然生态摄影师、建筑摄影师、婚纱摄影师。此外,还有从事特技摄影、特殊摄影、团体艺术、字幕摄影等专业摄影师。▼5珠宝首饰设计师随着社会的进步,珠宝过去在人们心中的“奢侈品”己经成为了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当代的珠宝设计,除了要求设计师掌握设计程序、制作方法等职业技能,还涉及设计历史、商业、时尚、雕塑、纯艺术、画廊展厅和珠宝工业方面的知识。毕业后除开设个人工作室外,还能够从事珠宝设计师、配饰设计师、时尚买手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6 工业设计师在所有热门专业中,工业设计专业名列其中,也是与今日经济发展的态势相关联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在各个行业领域都不乏用武之地,例如当今的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产品工业设计的问题,可以说,工业设计有创新者则取胜,同时可以赢得更大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收入也高。▼ 7 室内设计师近年来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家庭开始考虑生活环境的舒适与品位,装饰行业也快速发展,室内设计人才需求自然旺盛。内外的房地产发展持续增长,推动了室内设计的发展。高水平的室内设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室内设计师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品位高尚的职业,被誉为"金色灰领"和“高薪一族”。▼ 8 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自然与人工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如今,园林的实践不再局限于街头绿地、大小公园的建设养护上,随着大地艺术的兴起,生态环境系统的营造,旅游经济的崛起,风景区建设、古城再开发与保护等工作也随之增加。▼ 9 家具设计师家具设计指以人体工程学、美学、材料学为基础对家具产品进行设计的学科, 需要把控家具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根据产品设计的不同方向,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实用性家具产品和概念性家具产品。中国乃至全球家具行业的大发展,为家具设计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现今,家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紧缺。家具设计师的就业面相对较广,除可进入较大型的家具设计公司和家具厂外,也可尝试做展厅设计和家装设计,比较接近的行业均可尝试。▼10展示设计师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就业方向一般包括室内创意设计师和展示展览设计师等。▼ 11 广告设计师广告设计,是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随着广告行业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新职业。该职业的主要特征是对图象、文字、色彩、版面、图形等表达广告的元素,结合广告媒体的使用特征,在计算机上通过相关设计软件来为实现表达广告目的和意图,一般是多人共同参与的,而且必须遵循严格的设计程序,不能完全依照个人的艺术追求自由创作所进行平面艺术创意的一种设计活动或过程。▼12包装设计师商品生产、流通领域,从事包装工艺设计、储运包装设计、销售包装设计的人员。包装设计风格各异,设计形式多样,从原始纯朴的民俗民族包装到先锋前卫的现代创意包装,从风格俭朴的传统包装到风格华丽,甚至豪华过度的包装等等。即便是同样的白酒酒瓶包装式样,也能设计成粗犷雄健或细腻柔美的两极化风格。▼13书籍装帧设计师书籍设计具有桥梁作用,它始终是优秀书籍的得力基石。书籍设计师将司空见惯的文字、图片融入新颖的形式、理性的秩序中去;从外观的开本到版心的内文,从天头到地脚、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到触觉,全方位地纳入设计的想象与创意之中,用书籍特有的“身体”——封面、版面、字体、色彩、图形、纸张、油墨,来传达文稿内容的核心。▼14游戏设计师游戏设计师这个职位指的可以是电子或电脑游戏(电玩)的设计者或传统棋盘游戏的设计者。游戏设计是一个高端小众的行业,游戏设计师是整款游戏的核心。在中国内地,游戏设计师有时也被称为游戏策划。一般来说就业方向包括:原画师、场景制作师、游戏特效师、角色制作师等。▼ 15 影视制作师很多电影学校的影视制作都是同一套系统交叉培养,即使在高度分工化的美国和欧洲,很多情况下电影和电视制作也是交叉的。不过专业的电影学校提供的更多的机会是整套的电影制作方案和解决方法,这点比一些传统的传媒学院或者艺术学院下的电影制作更专业、更商业。电影制作的学生可以选择性的专攻和从事一个方向,分为导演、制片、摄影、剪辑以及艺术指导。▼16数字媒体设计师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模式已由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向数字媒体转变,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而形成的艺术样式。数字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毕业后可以从事诸如,三维软件开发师、影视制作师、网站策划师等。▼17奢侈品管理者奢侈品管理,实际上还是管理学的一部分,也有的会去高端的汽车营销、高尔夫球场管理、高档化妆品公司之类的。所以,读这个课程最好是有经济管理学基础或者设计纯艺术基础的,管理的基础可以对市场和消费者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和预测,有艺术基础的话,在销售时你能解释奢侈品的设计内涵。▼ 18交互设计师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火热,交互设计师应时而生,用户界面设计属于高新技术设计产业,国内外大量缺少符合此专业的人才,像国内外众多大型IT企业(例如:百度、腾讯、Yahoo、中国移动、Nokia、联想、网易、微软、盛大、淘宝等众多企业)更是对其供不应求,再者互联网工资普遍比较高,相信交互设计师在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就业方向涉及:交互设计师、用户界面设计等。▼ 19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师这个专业主要分电影美术、舞台美术和视频包装三个方向。平时围绕电影美术做针对性的学习,最基本的就是平面三维及尺寸图软件的学习,还有电影场景气氛图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影视公司、剧院、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及广告等行业和领域,也可以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场景设计以及服装道具设计的工作。▼ 20玩具设计师玩具设计师是指从事玩具产品和玩具类儿童用具创意、设计、制作等工作的人员。玩具设计师作为玩具行业的灵魂人物,在玩具的外来加工到品牌的制作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虽是玩具生产大国,但由于玩具产品设计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市场拓展能力的缺乏,玩具设计师的职业发展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机会。▼ 21 插画师插画师是一个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职业,专家分析商业插画师将在未来17个热门行业中名列前茅,它与明星、律师、软件工程师、服装设计师等职业都将成为高收入人群。插画涵盖范围很广,在国外插画的风格很多,行业发展的也很成熟,插画已被广泛运用于广告、传媒、出版、影视等领域。就业方向涵盖:自由插画师、动画设计师、美术类导师、儿童读物插画作者、游戏插画设计、3D插画设计等。▼ 22 动漫设计师动漫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主要通过漫画、动画结合故事情节形式,以平面二维、三维动画、动画特效等相关表现手法,形成特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理性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能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工具进行三维影视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够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动画编辑、动画创作等创意任务。毕业后可以选择动漫设计师、3D动画设计师、网站设计制作、Flash动画师、原画设定师等诸多方向。▼ 23 化妆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人们在追求感性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形式美、个性美与知性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化妆的多样性应用也非常明显,化妆不再局限于艺术表演范畴,已经扩展到了商业摄影、体育表演、广告制作、影视生产、舞台、音乐制作、中外合拍片、模特时尚、服装服饰、期刊出版、化妆产品形象代言、公众人物形象顾问、明星私人化妆师等广泛领域。▼24艺术家纯艺是一个广阔的专业,包括:油画、雕塑、视频、装置、行为艺术等。 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更多地体现艺术的本质的一面。纯艺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自由而多元,可以创立个人艺术工作室,成为职业艺术家,也可以从事教师、作家等工作,或就职于画廊、艺术组织、在电影、广告等相关领域担任艺术指导。▼25歌舞剧演员音乐剧(Musical theater),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26 美术教育者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陶艺,版画,书法,装裱,刻印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等技能。▼ 27 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并有声音激发身体反应,使人达到健康目的。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目前,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 28 音乐表演者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声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中等专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29 艺术指导者艺术指导旨在探索设计与艺术领域中的实践、概念与管理技能,注重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职业发展方向可选择:设计师、制作人、创意、艺术指导、动态图像设计师、艺术与文化顾问、视觉营销经理、传播文案、社交媒体规划师、设计指导、编辑设计师、制作统筹等相关行业。▼30影视制作人专业的电影学校提供的更多的机会是整套的电影制作的方案和 解决方法,比传统的传媒学院或者艺术学院下的电影制作更专 业,更商业。电影制作的学习人员可以选择性的专攻和从事一 个方向,分为导演,制片,摄影,剪辑以及艺术指导。就业方向包括:制片人、摄影师、剧作家、电影和视频编辑、节目策划人等。▼31艺术史研究者艺术史研究实际上就是艺术理论,除了学术领域之外,庞大的艺术品市场,广义的文化、教育领域,都大量需要具有艺术思想和艺术眼光的人才,就业方向很丰富。▼ 32 艺术管理者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艺术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文化管理者,可从事艺术品投资咨询、拍卖行或画廊的经营、美术馆和文化部门的管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策划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制片管理和文化经纪)可从事影视艺术创作基础、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剧及电视栏目制片人。艺术市场管理可从事事艺术经纪人、艺术展览策划、艺术品鉴定、艺术管理、艺术拍卖等职业。还有更多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就不一一例举了。所以选择艺术留学,是社会的新潮流也是你的新开始。那么,ArtubeLab可以帮到大家什么呢?——END——艺术留学培训机构到底应该怎么选?我该怎么去做我的作品集?留学规划太乱怎么办?我想上1对1的课!咨询ArtubeLab客服,您将获得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作品集如何去做、留学规划等头大问题的一系列服务。一切只为你!ArtubeLab全程为您服务~ 只为你能接受最优质的艺术留学!此外,ArtubeLab作为市场的监督者。维护每一个相信并已加入我们的小伙伴。优秀的律师团帮你解决在艺术留学机构当中学习时遇到的某些不当规范、隐形规则。

鬼谋

清华、央美、国美,艺术史论专业谁更强?——清央美术史论

不少学生、家长都会有这种疑问,清华、央美、国美艺术史论专业哪个学校比较好?三大美院一直是艺考生心中神圣殿堂,是国内顶级艺术院校,各有千秋。从高考艺术史论的难度系数来看,清华美院难度指数最高,央美和国美相对好考一些,央美艺术史论专业分为人文学院和艺术管理学院,招生人数较多,考题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准备;国美的艺术史论专业校考出题方向更加灵活,国美艺术史论考试一贯的风格就是多变;清华美院艺术史论考试,除了对艺术史论知识(作品赏析)考察之外,还对语数外文化课有较高要求的考量。并且对高考的文化课总分要求非常高。中央美院下设人文学院和艺术管理学院,人才辈出,艺术史论专业泰斗级人物几乎都来自央美体系,毕业生就业社会认可度极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朱青生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张敢教授、现任央美院长范迪安先生、《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先生····都曾师从邵大箴先生。央美人文学院分为如下几个研究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下设四个专业系:美术史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和美术教育学系,两个教学中心:外语教学中心、人文社科基础课教学中心;此外还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尹吉男教授为院长,刘军副教授、李军副教授、余丁副教授为副院长。靳连营副教授为党总支书记。 人文学院与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院、斯坦福大学、堪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的东京大学,韩国的汉城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学院,俄罗斯的列宾美术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都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人文学院的本科生一、二年级为人文基础学习阶段,不分专业,主要有古代汉语、考古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世界美术史、中外美学史等基础课程。三年级进入各专业系继续学习。1、人文学院:美术史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是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它是集研究、教学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专门机构,多年来为国内外培养了大量的美术史、艺术品鉴定、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方面的特殊人才。2002年4月,人文学院的美术史专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规范学科,是由国际著名学者和国家级专家组成的学术集体。 2003年10月28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之后,美术史系成为人文学院下属的一个系。美术史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根据学科特点,按专业分为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美术理论教研室。由三个教研室分别编写的《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和《美术概论》,作为人文学院美术史论教学的基本教材,也在国内兄弟院校中被广泛选用。 人文学院成立之后,在本科教学阶段,美术史系承担的教学工作是:一、中央美院全院的理论基础课,即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二、人文学院本科生一、二年级美术史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三、美术史系三、四年级的专业课教学和学士学位论文的指导。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美术史系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也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术史系除继续保持已有的学科优势、推进其发展之外,也在根据国际学术发展的态势,主动扩充和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研究领域。近几年来,美术史学系在视觉文化,西方女性主义美术史,新中国美术史,东方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上,已初显其成就。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国开设的第一个美术史论专业,在美术史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传统。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再结合中央美术学院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的资源优势,尽职尽责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美术史论人才,如大专院校的美术史论教师,出版社、报刊、杂志的美术编辑,电视台、电台的美术编导,美术馆、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等。2007年本系在北京成功主办"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并率先倡导年会制度。2、人文学院:美术理论教研室 美术理论教研室成立于1957年。主要讲授美术理论、美学、中外美学史、美术批评和视觉文化理论。现任教研室主任是邹跃进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初期,著名美学家蔡仪、王朝闻曾在本院讲授美学和艺术理论课,对美术理论教研室成立之后的学术研究和教学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六十年代初期,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冯湘一、李树声、孙美兰参与了文化部《艺术概论》的教材编写工作,佟景韩参与了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工作。改革开放后,王宏建主持美术理论教研室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与袁宝林主编的《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成为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使用最广的美术理论教材之一,该教材在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王宏建受文化部委托主编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取代了六十年开始编写,八十年代唯一指定的高校《艺术概论》教材。 美术理论教研室承担着本系和全院美术理论的教学工作,它由基础理论和专题讲座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课程有《艺术概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专题讲座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座》、《美学系列专题讲座》、《美术理论系列专题讲座》、《中西美术比较》、《中国古代画论研究》、《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等。美术理论教学的目的是系统地传授中外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能力。 除了承担美术理论教学工作之外,美术理论教研室还承担相应的教学与学术方面的研究任务。现在美术理论教研室承担的国家研究课题有《中西美术观念比较研究》(远小近主持)、《毛泽东时代美术研究》(邹跃进主持)。 美术理论现任主讲教师有:王宏建教授(兼);邹跃进、远小近副教授;王浩讲师、李军副教授(兼);皮力讲师(兼)。特聘教师:吴雪杉讲师。3、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是在原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任教研室主任为杜娟讲师。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自1957年我国第一个美术史系成立之际就开始了教学与研究工作,经过王逊、张安治、金维诺、薄松年、李树声、汤池、李松涛、张同霞、王泷、杜哲森等前辈学者与现任的薛永年、罗世平、尹吉男、贺西林、郑岩、赵力、杜娟、史玲、邵彦、曹庆晖等学者教师的不断努力,已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两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中国文人画史、宋元明清绘画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2年4月,美术史论专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认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规范学科。 目前,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是一个拥有国际著名学者和国家级专家的学术集体。专业任课教师主要有:金维诺教授(返聘)、薛永年教授(兼)、罗世平教授(兼)、尹吉男教授、姜斐德教授(美籍,特聘),贺西林教授(兼),郑岩教授(兼),赵力副教授(兼),杜娟讲师,史玲讲师,曹庆晖讲师,邵彦讲师(兼)。 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的教学任务主要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本科学制4年,硕、博士学制3年,进修生、访问学者学制一年。本科生的主干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研究专题、中国美术史名著选读、中国美术考古学、美术考古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中国工艺美术史等。硕、博士研究生主干课程有:中国美术史方法论、中国文人史画、海外中国美术研究、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绘画、文化研究、中国美术知识学、中国佛教美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研究、明清地方画派等。 目前中国美术史招收的硕士和博士专业方向主要有中国绘画史、佛教美术、汉唐美术、宋元明清绘画史、中国近现代美术、中国现当代美术等。 中国美术史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文博系统、高校、美术研究院所、出版社、专业杂志社等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编辑。4、人文学院:外国美术教研室 外国美术教研室是美术史系的主要构成部门之一,担任着人文学院各系和美术学院 共同课的外国美术史教学工作。教研室主任为邵亦扬副教授。 该教研室由50年代留学前苏联归来的学者创立,并在近 年由留学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教学队伍,教学和研究的领域包括 从原始、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代和现当代美术史和美术思潮,教师们均发表有 各自的专著和论文。本教研室教师合作完成 的《外国美术简史》(1990,高教出版社,2007,中国青年出版社)是受国 家教委委托、为卫星教育美术专业外国美术史课程编写的教材、国家教育计划的重点教材。 除本科教学之外,该教研室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博士研究生十名左右。 任课教师:邵大箴教授(博士生导师),易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庸研究员(特聘);李建群教授,高火副教授,邵亦扬副教授;余丁副教授(兼),王云讲师,于润生助教。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 本科: 世界美术史,世界古代美术专题,世界现当代美术研究专题,西方美术史名著选读,东方美术史; 研究生: 后现代主义美术批评,外国美术史方法论,西方现代美术思潮,西方女性艺术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的视觉文化研究等5、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最古老的事业 最年轻的学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简介 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证。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身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化遗产从战略的角度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学学科应运而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创建于2004年,是以原美术史系和原民间美术研究室(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基础,由原美术史系部分教师、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教师、外派留学归国人员和适当引进的高级人才四部分人员构成,形成了文化遗产理论和管理、美术考古、书画鉴定、书画修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五个专业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目前在上述专业方向都占据着前沿位置。 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学系,她的学科范围以视觉文化遗产为中心,覆盖了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研究、鉴定,到保管、推广和修复的整个流程,形成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精英艺术与传统民间艺术、西方文化遗产先进理念与传统文化宝贵经验为一体的鲜明特色。 文化遗产学系提倡在具体文化环境(空间)和人类历史传承(时间)双重视野中考察视觉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和意义,强调从艺术作品的视觉实物、相关文化观念和实际操作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相应的审美感受、文化传承和文化推广以及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 文化遗产学系主要为国家教育、文化、文博、考古、民间美术以及新闻出版机构等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培养具备现代文化遗产基本理念,了解文化遗产流程,具有一定美术修养、实践能力的文化遗产专门人才,适合从事文化遗产的教学、研究、管理、保护、教学、策划、展示及艺术修复、鉴定和实践等方面的基本工作。现有本科生49人,硕、博士生30人,普通进修生10余人。《中国文物鉴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50人。 文化遗产学系还积极探讨与国外文化遗产机构合作办学的模式,目前已与法国国家文化遗产学院成功合作,举办《中法合作中国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七期,培训中国(包括港台)博物馆和文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200余人。 本系现有教师10人,为薛永年、冯鹏生、李振球、郑岩、乔晓光、贺西林教授;李军副教授;邵彦、魏为讲师;石东玉助教。现任系主任为李军副教授,副系主任乔晓光、贺西林教授。6、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个有关视觉艺术管理的专业系科, 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学科建设"重点扶持项目。 现任负责人是余丁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以人文学院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央美术学院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的资源优势,在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立了一套学科配套较完善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国美术馆馆长、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组负责人,与余丁和赵力副教授共同组成导师组,同时聘请了国内外教授和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和特聘教师,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的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要为文化行政管理部分、艺术博物馆、艺术基金会、拍卖行、画廊等赢利性和赢利性机构培训人才,包括艺术品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艺术机构的行政管理者等等。在与产业密切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艺术管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模块化课程系统。 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合作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书系",引进"哥大"艺术管理系五本教材,并合作编撰一本教材,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07年上半年逐步推出。同时,拟自编的6本教材中,4本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也将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陆续出版。 在科研方面,除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学科建设"项目的既定目标外,余丁博士的"西方艺术管理学研究"获得国家艺术科学年度课题资助。同时,赵力博士主持的"中国艺术市场数据分析中心"所提供的分析数据,已经成为研究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品投资的重要参照。 目前,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有研究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员100人左右,同时,三届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毕业的学员、两届本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已经分布在国内重要的美术馆、拍卖行、画廊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工作,逐步成为艺术市场与行政管理的中坚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在注重与艺术产业紧密结合的同时,还致力于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先后与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佳士德教育学院、索斯比学院以及许多国际著名艺术管理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该学科在起步阶段就能与国际接轨,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教育体系。7、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 美术教育学系于2002年建立,现任系主任由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教授兼任,曹庆晖任常务副主任。目前任职教师有5人,分别是尹吉男教授,陈淑霞副教授,曹庆晖、孟沛欣、郑勤砚讲师。 美术教育学系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的新学科"计划扶持的专业之一。自建系以来,按照教育部、学院批准的学科建设精神,并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课程设置的经验,构建起以美术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历史、方法、心理、博物馆、艺术实践等多层面交叉而又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开设出美术教育学方法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史、艺术发展心理学、博物馆与美术教育、艺术实践与教学转换等6门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对象为硕士研究生、助教进修班、研究生主要课程班。 美术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科建设,注意吸纳国内外美术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与美国、中国港台地区的交流,曾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美术与美术教育专业合作,举办"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研修班",亦曾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举办"义务教育美术教师研修班",并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朱迪斯?博顿(Prof. Judith Burton)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郭祯祥为客座教授。清华艺术史论系艺术史论系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3人(博士12人,硕士1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6人。艺术史论系任课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其中,艺术史论系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工艺美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史》获教育部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被全国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指定为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断代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工艺美术概论研究、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研究等,分别在全国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中获奖。美术学专业在西方美术史、苏俄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理论、佛教美术史等领域均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绘画基础,设计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壁画史,佛教美术研究,美术考古学,中国工艺美术史料学,中国古代美术典籍,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民间艺术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公共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史,艺术设计理论论著选读,美术理论论著选读,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美学,艺术批评学,编辑艺术学和专业写作等。硕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壁画史,公共艺术,艺术设计史论,中国佛教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研究,美术批评学,艺术市场与艺术策划和民族民间服饰等。博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外工艺美术史论,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论。艺术史论系每年分别聘请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扩大了本系师生的学术视野。艺术史论系历年的毕业生,就职范围主要为高等院校的艺术史论教师、艺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出版单位的编辑、新闻媒体的美术编辑和记者、艺术市场与画廊的专业人员和企业CI战略部门的策划及文案人员等。艺术史论系要求学生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的中外美术史和中外艺术设计史(含中外工艺美术史)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当代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创作、生产现状、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重视创作与设计实践的体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国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构筑代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高度的优质学科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十三五”规划“五学科十+ 学院”院系结构构建中跨学科的新型特色学院。学院以社会文化责任担当为己任,以社会美育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四通”人才培养为目标,顺应全球多元文化境遇与本土融合的发展趋向,以“艺术智性学”为基本内核,强调“一法多能”和“艺理兼修”,以艺术实践的上手经验和方法论研究联结为路径,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管理、教育、鉴藏、传播融汇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构,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学院设艺术管理系、美术教育系、艺术鉴藏系,成立有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包含艺术管理研究所、美术教育研究所、艺术鉴藏研究所、艺术教育综合实验室、艺术鉴藏实验室。现已建有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博物馆教育和网络美育的联合教学平台,以及全国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与国际知名高校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艺术管理教育协会等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艺术管理系是融贯多学科研究并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有序转换的新兴系科。通过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知识产权、文化法规、公关、广告等课程,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和跨文化视野,具有一定艺术创新能力,从事艺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承担艺术项目、专业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美术教育系致力于以艺术为媒介链接人与社会的艺术教育,通过对经典艺术认知与教育的智性模式作为切入点,展开艺术与美育在乡土建设、学校教育、社区(网络)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学科研究与实践教学,形成具有“国美”文脉的美育实践和理论的学术特色,培养具有艺术品鉴与创新能力,多元与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上手艺术实践与教育传播能力,以及具备人文教育情怀与理想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与传播人才。艺术鉴藏系以“活化传统”为导向,以“艺术经验”、“传藏信息”、“保藏技术”为研究模块,对卷轴画、壁画、造像及器物进行理论与实践合一的研究,探索化解艺术鉴藏领域“专”与“博”、“理论”与“实践”教学矛盾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传承、保护传统艺术的优秀遗产,唤醒传统艺术被遗忘的价值,培养具备从事艺术鉴赏、保护、收藏、传播、教育等工作的新型艺术研究与实践高层次人才。这三所学校的艺术史论专业哪个和文物关联密切?清华美院的工艺美术史更强一些,其他两个学校也有。哪个更接近市场(我知道央美的这个专业包括书画鉴定和修复)?中央美院的艺术管理学院,实践性更强一些。只有清美有工艺美术史吗?只是清美这个专业比较突出,美术史涵盖工艺美术史,其他学院也会涉及。江苏考生需要参加省统考吗?不需要参加省统考,直接以文科生身份报考即可。清央美术史论——高考艺术史论培训行业的领航者

离世异俗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工艺的艺术史论专业就业前景|方向|形势分析

山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全国目前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秉承“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为社会输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本次供需见面会中,学校积极遴选与我校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参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与学校专业对口率达100%。供需见面会精准对接学校各专业,有效保障招聘需求和专业匹配度,提供精准招聘服务。行业岗位前景更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文体娱乐业及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从行业分布看,上述3个行业的参会单位占比超50%;从地域分布看,近300家参会单位为山东本省用人单位,分布全省16个地级市,“服务山东”特征突出。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开展,省内传统产业纷纷渴望吸纳更多富有创意的专业设计人才,挖掘企业品牌新活力,促进企业升级转型;2018年以来,伴随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中小型企业求贤意愿突出,占参会单位的七成,并且向应届生提供优厚的待遇。“互联网+”参与更便捷近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顺应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求,学校积极打造“大型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按需推优+网络招聘会+设计艺术博览会暨毕业生推介会”五位一体的就业招聘立体化平台,致力于不断建立完善“线上+线下”的互补型招聘模式。本次所有参会单位全部采用了网上报名方式,参会单位按照平台要求上传资质证明、岗位信息等相关信息,学校通过后台系统进行企业遴选、岗位发布、展位安排,提高了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所有招聘信息被精准推送到每个相关专业学生手机端,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提前查看单位详情、筛选岗位、预约报名、投送简历,学生现场参会更可以实现“一键扫码,直达单位”,学生和企业联系更便捷高效。就业教育开展更全面供需见面会现场,除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忙于求职,还有不少大二、大三学生前来“凑热闹”,他们带着就业指导课上的思考,提前“考察”就业市场,观摩师兄师姐求职应聘。帮助并促成学生找到工作并非学校就业工作的全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潜力为目标,多年来总结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艺术类大学生“分层引领”“贯穿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在学生大一刚入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大二时结合专业内容,产教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供需见面会当日,正值学校“创意市集”开幕,很多同学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文创、绘画、手工艺品展览出售,新颖的创意、精湛的设计让前来招聘的企业代表频频驻足,更好地展示了自己特殊的“简历”;针对大三、大四学生踏入实习就业关键时期,学校为其提供了侧重实训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同学们了解就业形势政策、掌握求职技能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心理辅导。“校友助力”资源更丰富学校本着“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的原则,加强对离校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和指导服务工作,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求职需求,帮助其增强从业信心、职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获得历届毕业生的认可,为学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的开展收集了宝贵建议,同时也赢得了校友的支持,积累了丰富的校友就业市场资源。结合我校4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积极联络各届校友重返母校,共话发展,众多校友企业与母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就业基地。自2018年11月秋招以来,已经有一批校友企业走进校园举办专场宣讲会,本次双选会期间,多名校友企业创始人、校友中高层管理者返校招聘,为应届的毕业生提供大批优质岗位就业机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更好地服务广大毕业生,更好地为国家和全省输送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共计1905人。男生711人,占37.32%;女生1194人,占62.68%。硕士研究生49人,占2.57%;本科1620人,占85.04%;专科236人,占12.39%。2016届毕业实现就业1772人,学校总体就业率为93.02%毕业生源外省生源29.76%;山东生源70.24%就业情况男生实现就业659人,就业率为92.69%女生实现就业1113人,就业率为93.22%硕士研究生实现就业49人,就业率100%本科生实现就业1520人,就业率为93.83%专科生实现就业203人,就业率为86.02%以上数据来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请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工艺的艺术史论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校友说就业:校友(我补课)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本科:就业比较好,可选择的范围广 室内设计主要去装饰公司之类,景观设计主要是研究院建筑公司 实习期1800每个地方不一样校友(null)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美术学类 | 本科:就业情况较好,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北京上海一些大公司,也有一些会选择设计工作室,毕业生起薪6k校友(zq94100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公共艺术 | 本科:毕业之后一般都去了设计公司,或者是美术培训机构,从事教育行业。也有的自主创业,就业面比较广泛,薪资在4000以上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专注艺术史论、艺术考研、摄影艺考、传媒艺考辅导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私信。

藏尸楼

能砍掉全国一半的博士点和研究生规模吗?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ID:whzh_21bcr),已授权。文化纵横——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数十年里取得重要成绩,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争议。一种典型的看法是,研究生质量下降,原因是招生太多,应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点,压缩研究生规模。本文作者认为,这种“一刀切”的解决方式看似痛快,实际上行不通。他认为中国教育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不能仅从教育本身,还要从社会角度来考虑研究生培养问题,真正的要害是教育资源错配:那些无意以学术为追求而希望借高学历来实现升官、发财或出名者的大量涌入,那些不太有必要大搞研究却争着设硕博点的专业的增加,实际上对有志也有潜力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造成了无形的挤压。这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尽管本文发表于9年前,却对理解今天的问题依然具有参考意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尽管“文革”前——当时还没有建立学位制度——中国的少数著名高校就开始了研究生教育,但无疑,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过去30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就每年获得学位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而言,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做事就肯定会出问题;而且问题还不老少。其中一种比较普遍,而且很致命的批评是,目前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原因是招生规模太大,学位授权单位和“点”太多。而对应措施,除了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外,最主要是压缩研究生教育。例如有学者建议: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纯教学型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大学,只招收硕士研究生;少部分研究型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全国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这种看法在学界有一定代表性。他的某些判断和建议有道理,但我不完全同意他有关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判断,特别是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加强行政监管的思路。我认为,无论是分析、判断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提出必要和可行的调整,都应当基于中国社会的语境以及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基于抽象的教育理念或局促于某个学科;尽管我不排除政府的作用,但我认为,调整和改革必须更多交给事实已存在的(广义的)教育市场、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而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彻底整顿”。质量有问题? 中国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了,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后;毕业生的平均质量也确实下降了。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了?更重要的是,是否对中国社会很不利?质量下降和数量增加之间肯定有因果关系,但是什么样的?回答似乎一目了然;但我的分析会展示,答案并不那么确定;许多答案甚至取决于定义。从宏观上看,一个社会的无论哪个层面的教育,一旦开始从精英选拔向更多人扩展,无论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双方)做出何等努力,学生的平均教育质量都一定趋于下降。这个铁律,与社会的教育投资、教学软硬件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刻苦程度无关。关键是,教育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潜质,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虽然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提高自己,但人的天赋不同,通过教育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可能就总是有限度;即使天赋相近,由于求学者的偏好不同,对未来职业和收益的期待不同,也会影响他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投入。教师和其他外部条件不决定一切。同样面对孔子的循循善诱,弟子三千中,也只有七十贤人;颜渊“欲罢不能”,而宰予却大白天睡觉,乃至令孔子感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因此,虽自诩“诲人不倦”,孔子对那些思维不灵活的学生并不坚持这一原则;强调“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不认为人的自然禀赋或学习能力是相同的。假定任何社会全部人口中,颜渊类、宰予类以及介乎其间者比例大致稳定,那么随着教育的从精英向大众扩展,学生平均质量就一定下降。如果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只招收一位学生,碰巧招到了爱因斯坦或颜回,那它或他/她的教学平均质量就是任何其他学校或老师不可企及的;而既然并非所有求学者都是潜在的爱因斯坦或颜回,教育扩大导致学生平均水平下降则是必然。事实上,所有国家的无论所有层次的教育一旦从精英开始走向大众,是渐进地还是急剧地,其毕业生的平均质量都下降了。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正经历这个宿命,快速地;但原因之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更为迅速。20年前,我听到中国教育界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说,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比许多发达国家一点不差(隐含地是,还可能超过):而今天,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23%的中国,教育界人士就很少这么说了。这表明研究生平均质量与教育条件和导师有关,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关系那么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最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即所谓“人才”。数量增加,平均质量就下降。这似乎是教育的悲哀。但真是吗?也许用平均质量作为判断标准本身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教育界视野局促,对自身能力缺乏自知之明、夸大了教育功能。判断标准应是社会效用的;据此,更有意义的标准,无论对教师、学校还是国家,应当是也从来都是其“培养”的少数顶尖人才的水平。我们不是根据宰予,而是根据颜回、曾参来评判孔子的。若是关注顶尖人才,尽管缺乏经验调查数据,我还是推断,30年来中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很可能在不断提高,尽管若做得更好些,可以提高更快些。若是人才最重要,那么问题就是,现有的尽管问题多多的研究生招生体制是否把有潜力的人才排斥出去了?只要不存在或出现这个现象,那么问题就不是太大,因为这些人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社会科技学术创新具有决定意义。而教育规模扩大有再多问题,也不至于排挤了这些有潜力并有意愿的求学者,相反,一些在先前教育规模过小的条件下无法获得研究生教育的仍然有天分者很可能因此获得了这种教育,从而很可能是整个社会选拔培养的优秀人才绝对数量增加了;这就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收益之一。这不是说没有人才遗漏;有,一定有,任何时代的任何筛选机制都不可能将天下人才尽收囊中。而教育条件总体而言更是大大改善了。20年前中国的研究生尽管个体潜质很好,但实际所受教育培养比较有限;当时有一些优秀导师,但数量很少,整体而言高校科研院所经费严重不足,图书资料陈旧,实验条件缺乏,学术前沿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些学科的学术自由宽松度也显然不如今天。当时的研究生毕业后是大多比较出色,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培养的成果,令人怀疑。我更倾向归功于这些学生自身的学术潜质和意愿,加上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各方面急需人才,学科急剧地恢复性扩展,他们得以早早进入了教学科研一线,迅速成为生力军、开拓者甚至是领军者。今天尽管由于学生多了,不爱学习、学不进去乃至混文凭的人在数量上甚至比例上都可能比之前多了,老师关心学生不够,甚至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但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通讯都有了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强了,互联网使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人有了更宽更快的了解渠道,对于好学且能学的特别是有天分的人来说,我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环境还是改善了。因为,如果学术潜质和偏好是天分,那么这些变量就不大可能因为有其他某些同学不爱学习而改变。而导师也并非决定性因素,孔子、老子和柏拉图都是谁指导的?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期待规模扩大后的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超过20年前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目前这批人还没有获得充分的机会展示其实力,部分因为中国科研学术人口的年龄结构——文革后最早进入高校科研机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如今大都在壮年时期,占据着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学术科研位置。上面说的主要还是一些有学术传统的学科。但一定不要忘记,在过去30年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当年的无线电系哪儿去了?电机系又哪儿去了?一系列新的院系专业出现了。即使一些系或专业名字没变,但知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系;例如经济系的基础理论就不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价格理论。评价中国研究生教育,我们必须把学科发展和分工因素考虑进去。说这个因素,是因为这会对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中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某些学科中顶尖研究生数量和平均质量下降。20多年前,中国的顶尖文科学生大多进入了文史哲,理科则大多进入了数理化,这些学科产生了“一时间多少豪杰”的现象。而如今,文科高考高分学生更多选择了经济、法学、管理和金融,理科学生更多选择信息、生物、材料和各种工程。很自然,有些学科中培养的顶尖研究生数量会少一些,甚至有些学科“门庭冷落车马稀”,勉强保持招生数量导致平均质量下降了。但从社会角度来看,这表明学科不可避免的消长更替,实际上是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的重新配置,可能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新学科的创造和拓展,并因此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变动,应当从社会总体收益上看,从各学科的边际收益比较上看,而决不能固守本学科。上面的分析已表明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局促于本学科甚至教育圈。而坚持这一眼光更进一步,我们还会发现,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如今对许多人来说,几乎是一种社会福利或准福利了。我个人并不赞同把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福利,人人都有一份。但问题不是你我是否同意,而是社会上有许多人已把或正在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类似福利、要求国家和社会向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东西,因此,过去10年来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有一种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不论消费者是否真的打算并适合从事科研和教学。在此我不讨论这种消费需求对不对,是否理性;甚至我愿意承认其中有不理性的、机会主义的成分。但问题是面对这种需求,教育能怎么办?若有人感觉自己因“文革”失去了高等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机会,因此希望并强烈敦促自己并不打算从事研究教学的孩子考研和考博;有人恪守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理念,不管自己有无能力从事科研和教学,还是希望读研,拿个文凭留在手中;还有人为了便利自己在官场或学界晋升,想有个研究生文凭。怎么办?这种需求并非少数。教育是否有某种义务满足这种需求?我说没有;按照传统教育定义和我们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不应当,甚至感到讨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的研究生筛选机制根本无法有效甄别各类考生。怎么办?换用其他机制又很容易引发社会对公正的猜疑。这种社会需求和种种相关的社会心态事实上都在塑造着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而且,这些需求真的一点合理性、一点点社会效用都没有吗?教育真的不应有而且真没有满足诸多个体这种小小的个人幸福(包括虚荣心)的社会功能吗?我完全同意,教育界应当以培养更多高质量学生为追求,甚至是信仰,并以此判断一个教育体制、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的优劣。但对于社会来说,这个标准是不够的或如今不够了,更非惟一的;甚或社会主要不应采取这个标准,标准应当是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对社会来说,教育的意义总体上是功能性的,工具性的。 数量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扩张,从社会角度来看,有收益,但也要坚持从这个角度,考察这个收益的成本或代价。不能“一好遮百丑”。最明显的问题是,由于相当数量不打算也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这使资源本来就紧缺的高校和教师无法集中资源培养真正有能力、有潜力而且有意愿从事教学科研的研究生,并因此不利于对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和科教兴国具有决定性和指标意义的顶尖人才培养。这是我最担心的。还有一些高校或其中某些学科(特别是一些广义的文科)放松甚至可能是没有标准,招收了一些缺乏基本学术资质的官员、商人或其他人士读研、读博士,成了变相的买卖文凭,败坏了学风,败坏了教育。目前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批评意见,大多集中在这两方面。我都同意。但从社会角度来看,问题更大,更多。问题之一是社会资源浪费。研究生数量剧增,不打算或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他们耗费数年时间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强迫自己感兴趣或是伪装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加上他们为考研支付的时间和精力(有的连考多年),这是相当大的社会成本;不仅他们本人或家庭为此支付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有社会失去的他们若就业可能创造的财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研究生是公费的,这意味着纳税人(部分)支付着他们的学习费用;即使是全自费,从社会角度看,也同样耗费社会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还不能算很富裕的社会,这种耗费值得痛心。但人们更经常忽略的是研究生教育扩张对教育功能的另一种伤害,并因此是另一种社会资源浪费。这需要我们理解研究生特别是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信息功能。如果仅仅是为学习知识,哪怕是考虑规模效益,也未必需要办大学、办研究生院,设立各种学位。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制度以及相伴的学位制度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功用。功用之一是节省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陌生化,更需要劳动力产品标准化,而大学、研究生教育以及学位制度本可以向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大大节省市场上选择人才的成本。用人单位可以借助学历和学位大致或初步了解求职者的基本资质,缩小自己的筛选范围;求职者同样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节省费用。研究生教育数量剧增,平均水平降低,特别是研究生知识和能力严重参差不齐,研究生和相应的学位制度的信息功能就弱化甚至丧失了。这种状况如今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已出现。至少在某些行当,如今用人单位不再简单看学位,还看重甚至更看重本科是哪个学校,看重研究生毕业于哪个学校、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甚至哪位导师;许多人曾经迷信“海龟”,如今对“海龟”也不再那么盲目迷信了,道理都一样。当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种功能后,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和学历对社会就意义不大了,而只是或更多是对自己有心理暗示和满足的符号。这其中受伤最大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并愿意从事科研学术研究的毕业生,因为社会很难根据其学历和学位判断他或她的实力。生活中伯乐总是少的。有实力的研究生必须同实力明显不如他或她的研究生一起重新竞争本来对他/她更为合适的工作职位,他/她的就业变得更难了,而且可能失去,例如科研教学职位。当众多求职者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之际,这些学位对社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用人单位就不得不对每个求职者的资质重新严加审查,或借助其他更有意义的但不那么正式的标识来获得相关信息,就业市场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表现为一些隐性的但有效率的歧视。还有一个损失是,某些著名高校或专业多少年积累起来的学术无形资产因此被零打碎敲地出卖了。这种状况也伤害了研究生教育的消费者。物以稀为贵。当标准降低,很多人都能达标,只要有意愿或有钱或当了官就可以上,当然还会有人考研,但人们从考上和毕业中获得满足会大大降低。说的是研究生本人作为亲历者从中获得的固有满足感,而不是从社会对研究生的赞美评价中获得那种满足感。同样考试满分,在没有伴随其他收益的前提下,一个人凭真才实学,一个人请他人代考,只有前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才有骄傲和自豪,而后者也许会庆幸,却没有骄傲和自豪。人可以骗社会和他人,却骗不了自己。近年中国研究生消费意愿一定程度的降低也许部分反映了这个问题。还可能有一种潜在的长远伤害,对中国的伤害。这就是中国民众可能产生了一种普遍的错觉:即所谓“土鳖”不如“海龟”。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界都是不公平的。更进一步,这会造成某些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转向西方教育,求取满足自己或孩子的研究生教育的消费需求,国内大量财富会向国外流,进而造成中国高校教育资源进一步紧缺,需要国家,实际是纳税人,加大教育投资。这种情况其实目前已经有了,还不少;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都有。不少人花费了数十万人民币到某个西方国家的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读一年研究生学位,其知识含量并不比中国的主要高校甚至一般高校的某些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知识含量更高。再进一步,过度扩张的研究生教育有可能导致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甚至摧毁中国高等教育已有的无形资产。这会非常不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增强其科教文化的软实力。如果中国主要高校的研究生不能成为某种品牌产品和放心产品,即一听说毕业于北大或清华,各国科教机构都争着要——还不限于从事与中国有关的教学研究,如果世界各国还没有如今中国人对哈佛、普林斯顿、剑桥、牛津等西方高校研究生的那种迷信甚至迷恋(这都是有的),那么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软实力就不够。中国的软实力不可能仅仅靠多办一些孔子学院来有效增加。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转型已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却未必为这些看来本不该进入研究生教育的人提供了他们愿意接受的足够的工作机会。他们选择上研究生并非不理性,他们的选择对自己也许就是最好的。若这一点成立,那么,可以说,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毕业生的隐性失业;当然,鉴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扩张是一种必要的提前的人才储备。这一推论有一定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引发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作为对策之一,教育部就以多种方式扩招了一些研究生,还通过对某些职业导向的研究生限制收费来降低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就是一些典型例证。我还说了,一些没有从事科研学术的潜力和意愿的人进入了研究生教育;这个命题至少隐含了两个可质疑的未明言假定。一是有关受教育者,似乎所有人在进入研究生教育之前就可以也应当明白自己愿意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这个假定不现实。除少数天才为自己的强烈偏好驱动外,大多数人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甚或就没有稳定的职业偏好。职业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逐渐自我发现的,部分也是社会塑造的产物。我个人就有这样的经历。现代社会应当创造更大的空间,让更多人在社会生活(包括在学校)中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允许他们在职业选择犯一些“错误”。这不就是我们渴望创造的个人自由要素之一吗?并因此也是一种社会福利?其中的另一错误假定则是有关教育者,似乎教育者可以预先精确知道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成本和收益,据此确定最佳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并只选择或更多选择那些将从事科教工作的人进入研究生教育;否则就是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个假定同样错误。从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有时浪费是必须的,是效率的保证,并在这个意义上是有效率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研究生教育社会收益的整体价格的一部分。砍掉一点?中国教育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 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因此,真正的问题并非其平均质量下降了还是提高了,因此应予以简单肯定还是否定,不是应批评多一点还是应赞扬多一点。对这些问题,人们可以任意评说。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当初能否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收益,或以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大的收益——我认为从理论上看本来是可能的。但现在问题已经在这里了,还为撒了的牛奶哭泣没有必要,也没收益,再严厉的批评都是无的放矢。眼下的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改善。对于行动者来说,最有意义的问题是如何从这里前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根本反对上述学者的思路: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压缩研究生数量。我就从他的建议开刀。因为他的这一思路为学界不少人分享,甚至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大致倾向这一主张;也因为这个建议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不仅大快人心,而且似乎可以立竿见影,就看领导有没有决心。但我的分析结论是,刘先生的建议看似可欲,实不可欲,也行不通。不可欲,因为后果很糟,甚至会出人命。这绝非夸张。不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的博士点——其实也并非都强——谁能下手;即使那些近年来刚刚获得甚至勉强获得博士点的地方院校,也很难砍掉。这里有一个棘轮效应,或行为经济学上的禀赋效应,你给了人家的东西,很难拿回来了。某校可能是经过了十多年甚至更长久的努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个博士点,或是增设了一个点,现在你要砍它,砸人家的饭碗,人家会束手待毙吗?这涉及太多的既得利益(不带贬义)了。为申报博士点引进的教师;已经或期待获得博导头衔的老师;在读的和备考的博士生;若这个点是在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就涉及在任领导的政绩;若是前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则还要加上对前任领导的评价;甚至有关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结果会师资流失,当地民众和舆论的议论,当地党政领导的干预,甚至不能排除校方明里反对暗地默许和支持学生上街游行抗议。而请注意,该学者建议至少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而不是砍掉一半的博士点,这意味着全国至少要砍掉183所高校,假定一个城市大致有两三所高校失去全部博士点,这意味着要准备有60—90个甚至更多城市出现突发事件。谁敢动这个奶酪?教育部敢吗?但我的这些设想都多余了,是我太天真和较真了,因为事情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即使要做这事,教育部也一定要借专家评审。但专家下得了手吗?即使学术标准最严格的专家,一旦真到了某校,就可能就下不了手了,至少下不了那么多,那么快。所有的人在这类问题上都是,甚至应当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想想“批评从严,处理从宽”的政策。我这不是批评专家学者言行不一,而这是孔夫子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远庖厨”的原则。而且,评审是集体行动,人们大都希望自己做好人,别人当恶人;就算有个别铁面无私学术至上的专家,也不顶事。更何况我怀疑有没有这样行动而不是言辞的铁肩担道义的专家。并不全是推论,我也有这种经验。我参加过法学学科的评审,见过评审专家,我也是其中之一。大约在10多年前起,当时全国只有200个法学本科专业之际,在所有相关会议上,我都听见主要高校法学院校长建议教育部组织评审砍掉一批不合格的法学本科专业。但评审的结果是——全国如今有630多个法学本科专业了。评审意见中,最严厉的要求也就是整改。博士点会有例外吗?因此,这个“砍点”的事,就算教育部在社会、学界或上级压力下启动了,也行之不远。“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死在这些主张“出师”的专家学者手中。最多砍两三个点,做做样子。而大多数点会因此继续,而且经过评审后,这些点的正当性更强了。这其实不是全部的麻烦。别说真砍点,即使对博士点来一次全面的督促整改和检查,也可以预料,对许多学校也近乎灾难。相关学校和博士点会有大量动作,规定的和自选的,合法的、非法的和灰色的,耗费资金人力无数,而这些人力物力本可以也应当用在教学科研上的,高校的资金会进一步紧张。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上下合谋,你好我好大家好。会是这样吗?我相信必定是这样。想想前几年的全国高校教学评估中的一些情况。这是整顿吗?有可能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吗?这是折腾。“彻底整顿”则是大折腾。而建国以来,我们总结的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砍点”的建议出局了,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不可思议的建议会在一些著名高校的教师心中获得更多共鸣,会被《南方周末》当做有魄力的教育改革建议?这反映了在中国高校和媒体中,包括在许多一直强调解放思想、反对教育管理过度行政化的学者和教育家心中,包括一些标榜自己有改革意识的媒体,其实骨子里有强烈的计划经济和教育行政管理的情节。一遇到问题,他们不是从市场找出路,不是仔细分析内里的复杂因果关系,而是一拍脑袋,然后全力劝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政府来大动作。这其实是中国教育,不仅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研究生教育中至少有一部分问题就与教育行政管理有关。这不全是批评,我知道这是历史,也尊重历史。问题是当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却还试图走老路,走回头路,这就不太对头了。这里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更大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许多学者和教育家忧国忧民,有学术责任感,这很好。但还要问的是,什么环境塑造了他们以这种方式忧国忧民?会不会其地位和位置令他们有一种偏见?注意,忧国忧民和学术责任感并不自动消除偏见和盲点,有时甚至会强化某种偏见。我认为有。最重要的是,这种“砍点”一般不会落在自己学校,自己学院,自己头上,甚至不用自己去执行——波斯纳法官说过,若是让法官亲自执行,他判死刑就会更慎重。这个建议的背后或多或少有一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尽管看起来超然。我访问过一些边远省份的大学,那里的条件确实很弱,师资极为困难,不但难以引进,甚至留不住人;许多高校因此希望有一个博士点,在一定程度上就为了培养和吸引师资,也希望从当地或中央政府多获得一些教育资源。这些校长院长想获得博士点也许有个人的政绩追求,但这不是全部;他们也想尽可能为本校师生和当地人民谋求些利益,做些实事。一位只关心个人政绩的领导当然很坏,但一位连个人政绩完全无动于衷的校长院长有可能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利益吗?我们这些位于北京、上海、武汉的著名高校的学者也许会认为,这些学校的水平太低了,他们根本不应把精力放在争取博士点上,应当放在教学科研上。我同意。但如果当地教学科研在重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博士点,我们该怎么办?想想30年前,中国设立硕士、博士点之际,哈佛、牛津是不是也可以居高临下指责:“你们中国居然还想设博士点?”应当有一种社会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太坚持原则的人常常因为他没有或不愿换位思考。 来点实在且可行的 反对诉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彻底整顿”的方式来压缩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意味我主张维护现状,或拒绝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切行政措施。我只是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过了宏图大志,大刀阔斧的创业时期,需要更为精细审慎的雕刻和打磨。我在这里提出三项具体措施。具体并不意味着就事论事,缺乏一般性思路和方向。恰恰相反,我力求从具体中展示一种思路,反映我对中国研究生教育更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我的追求方向。(1)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令禁止各高校从非科研学术机构招收在职博士生。有关的弊端已经有很多分析讨论,我只简单再说几句。这样做不大可能因此造成人才的遗漏。因为只要不在科研教学结构,在职博士生,无论在官场还是在商场,都不大可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招收这类在职博士生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什么从事学术科研的前景。我不否认其中某些人对学术科研有一定兴趣,但这种偏好不必须在博士学习中满足,他完全可以自我提高或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博士教育既非业余爱好也非继续教育。此外,他既然不愿意放弃现有工作来攻读博士,也足以表明他/她的学术偏好还不够强,上或不上博士对他的满足都增减不大,也就不大可能过多损害他的幸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在职博士生往往是官员,通常高校对他们都降低了招生标准。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学校并非慈善家,它也是要回报的,被招博的官员也可能给予回报,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导师。这既会导致招收官员读博的学校或导师获得额外的利益,更多高校会就此展开竞争,对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造成重大损害;也会导致这些官员运用手中权力不公平地分配资源,其实是以权谋私。此外,博士招生名额目前是稀缺资源,在职官员占有了,在学术上可能排挤一些更有实力和能力的学术竞争者;到官场上或某些职场上,则可能排挤一些实际工作能力更强但没有博士学位的竞争者。这同时不利于中国的学术和中国的政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很难。招官员读博在理工科以及某些文科院系很少,倒贴钱让官员或商人读数学或物理学博士,他也不会读。这类院系事实上常常是博士名额招不满。只是许多学校为完成招博任务,便于向社会和主管部门交代,也防止下一年招生名额减少,便把这些空额转到一些所谓“好招生的”专业,那些学科知识不系统、不严谨、考试标准很容易放松的专业。据我所知,有的大学一个不大的学院每年博士招生名额超过150人,超过或接近该学院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可以想见(或不能想见),如此招收的博士生水平会如何,而在职博士生往往进入的就是这类学院和学科。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校已持续多年,也是这些学科研究生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学术声誉逐年下降的主要症结。就此采取行政措施,不会有什么不利的重大社会后果。(2)第二,除非是专门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在那些主要靠个人天赋、无法有效积累和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行当,不设研究生学位,或让市场逐渐将之淘汰。说得更明白一点,我反对在影视表演、戏剧表演、相声小品表演、绘画书法以及诸多体育运动项目设立研究生学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尽管可以在这些行当设立真正的“研究”生。多年来,已有不少学校设立了这些学位,甚至开设研究生班,我认为就学位制度而言,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并非轻视这些行当,恰恰相反,我非常尊重,甚至正因为尊重。因为在这些行当要想杰出需要的天分更多,而不是知识传授或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对这类人才成长基本没什么实际助益。这也并非否认这些行当有知识和技能,我只是说,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非常不同,这些行当所需要的往往是“无言的”或“默会的”知识,既很难通过训练来提高,也无法有效积累和传递。这些特点在艺术圈内非常典型:杰出艺术家的发生几乎是横空出世或旱地拔葱;即使从时间上看,似乎有前人,其实前人与后人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说句刻薄但真实的话,在这些行当中,往往是最没有希望成为顶尖的人才会努力争取学位。肯定有人痛恨我的这一分析,坚持认为广义的“艺术”可以拓展研究生教育。反对理由可以是,第一,之前有师徒制,并且曾出现过代代相传的辉煌。看似代代相传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问题是,这是否真的是代代相传呢?艺术中师徒制的核心并非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和累积,而是师傅借此发现有天分的人才,以及师傅的行界声誉为后辈天才提供崛起的便利,且交相辉映,师傅也会因此获益。赵本山有什么师傅?拜赵本山为师的人又有谁——至少就目前而言——达到了赵本山的水平甚至当年赵本山的水平。这也不是师傅不用心或学生不用功。常香玉不可能对孙女不用心;梅兰芳也不大可能对梅葆玖不用心,但小常香玉的艺术成能同常香玉相比吗?梅葆玖先生可以同梅兰芳相比吗?广义的艺术界,子女承父母业不算少,极少有人达到父母的水平,更不说超过了。如果看透了这一点,在广义的艺术(不是艺术史或艺术学理论之类的,这些其实并不是艺术)行当中开展即使是师徒制的研究生教育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种反对意见是,即使不能培养艺术大师,不会大大改善学生的职业表现,但些许提高也好呀——社会不仅仅需要大师,也需要一些“中师”或“小师”。这种观点仍然不理解艺术的特点,不理解艺术的社会需求特点。艺术大致是“武无第二”,是“一招鲜吃遍天”。极小的差别,有时甚至完全是个人特点,就决定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差异。你很难说葛优比另一位优秀演员强在何处,但到了市场上葛优的电影票房上亿,而另一位从各方面看都似乎不逊色的演员可能就几百万甚至没有票房。艺术需求的规律是很难接受替代。差一点就是差,只有最好,没有次好,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马太效应在艺术圈内非常显著,而现代媒体的发展使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就几乎占据了全世界的同类演出的市场。在当代,以培养“中师”或“小师”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没什么实在的意义。(3)第三,应逐步放开对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某些实际并非学术导向的所谓学术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的收费。中国近年来研究生数量激增和始终旺盛的社会需求,除了其他因素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育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协调供求。虽然一些学校的EMBA教育收费管制已经放松,但对其他一些职业导向的专业硕士学位收费还管的比较紧。2009年,为防止就业难,教育部推出了针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法律硕士项目(有学生称其为“法骡”项目,因其混合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特点),并且全国一刀切,把价格限定很低。这其实不利于这个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产生这类研究生的品牌,不利于优秀的毕业生。中国各高校的教育水平显然有差别,不仅在品牌上,而且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有差别,可调动的资源也不同;并且,至少有些学校对这类项目有比较长远的打算,希望创设品牌。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所谓的“民生”考量的措施打乱了各高校的规划;事实上是迫使各个高校放弃自我创新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划和追求。此外,至少有些职业导向或名为学术导向的研究生毕业后会有较高的收入,而当限制价格之际,他们为教育支付的货币费用不足以购买他们实际获得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他们至少花费了部分纳税人的钱来追求自己获利颇丰的职业。这种状况对于那些职业回报不高的但社会又不可缺少的专业的研究生是不公平的,不利于中国各个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理科中,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职业导向明确,市场需求较大,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其实都不从事教学科研,收入颇丰;而学数学的人较少,但国家需要,预期回报偏低;对这两类学生若不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作出学费调整,对整个社会不利,对这两类学生也不公平。但这不可能靠教育部来管,因为即使同一专业,各大学的研究生去向也不同。研究生教育因此一定要放权给高校,放权给高校就是放权给市场。不要总是担心市场会出问题,市场不理性。其实市场一定会迫使想生存下去的高校理性起来,只追逐货币收益的学校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前瞻 因此,我的建议并非是头痛医头的对症下药,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都基于我不大相信行政主导,而更信任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发展和实际存在的市场。许多学者都批评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我理解他们批评的实际是变相的买卖文凭,大肆办班挣钱这类对于大学来说近乎饮鸩止渴或杀鸡取卵的行为。这不是市场化,而是市场化不够的表现。而且不要以为不讲市场化就没有教育市场了。教育市场一直都隐性存在的,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教育需求——即使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想一想1977年恢复高考时,为什么考分最高文科学生更多选择了中文、哲学和历史,其次是经济,却很少有人选择法律。并不是那代人对文学历史哲学特别爱好,而是因为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三个学科的某些知识也似乎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有用,文革造成的收益想象实际上塑造了那一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而到80年代中期,尽管还没有提市场经济,文学就失去轰动效应,经济、法律、管理、金融等专业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尽管这时大学生就业仍然是国家包分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市场,需求和供给问题也没消失。据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数量的增减,就必须放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综合考察。上面三个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就考虑了当下和未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哪怕分析判断有偏颇,也并非出自我个人的好恶。在这三个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即使不采取积极措施,但只要不采取其他激烈措施,不按常理出牌,我估计,在这三个方面都会向我建议的方向变化。就总体和长远而言,中国人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会稳定下来,甚至可能下降。在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考研浪潮中,我的这个预言看起来很不现实。但我坚持这个预测。必须看到过去30年里,特别是过去15年来的研究生教育需求激增,是中国社会文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政策引发的。由于“文革”后必要的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政府官员的选拔上,在各个行业的职称晋升制度中,都强调了学历,由此引发了不仅是一大批政府官员考研和在职读研,事实上更大量的是高校领导和教师考研和在职读研。作为一个普遍社会现象,追求高学位,其中难买有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和因素,但更有传统中国社会关于教育和职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几乎每个家庭只要可能都会敦促孩子追求高学历。一系列特定的时代因素也夹杂进来了,一些因文革或自认为因文革失去高等教育机会的父母对孩子有特别高的学位期待;市场经济社会引发的激烈就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试图用更高的学历克服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高校对师资的需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调整;以及其他我在此不可能也不打算一一提到的具体因素,共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持续了将近30年。是,将近30年;因为近年来这个需求势头实际上已经弱化。首先是市场,然后是社会和舆论都开始改变那种一味追逐高学历的社会氛围。转折点或许已经出现。最重要的标识是,尽管近年来考研的考录比列下降——这标志着考研更容易了,成本降低了,教育供给增加了,但这个本应刺激研究生消费的价格信息并没有导致随后几年考研人数的增加。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考研人数就稳定了并有所下降。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教育部为保大学毕业生就业采取了某些应对政策,这个态势完全有可能持续下去。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的扩张,原先没有学位但希望获得学位的人,无论是在政界还是科教学术界,大都已经获得了学位。更年轻的一代的官员,特别是是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许多在进入职业前都已获得了硕士、博士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职学习这块需求已经大大减弱了。社会风气也已开始了某些变化。2004年7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党中央上报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在干部晋升上,学历的意义比之前降低了。国务院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的大专学历,已经受到媒体的关注,并且受到了甚至是过度的赞扬。受关注和赞扬表明还很罕见,但这有可能是一个风向标,意味着在各行各业,学历都不再是决定性的,人们更关注实力了。其他因素也在重新塑造着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职业的发展,就业和成就自己的渠道更多了,人们对自己的利益和偏好趋向有更多的自觉,对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考上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的社会评价仍然很高,但至少已不再具有“光宗耀祖”的传统意味了。新一代父母也许仍希望但不再像前一代父母那么强求子女获得高学历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大轻易接受父辈这类期待和要求了。简而言之,社会对研究生学位的需求日益务实了。这一点在艺术研究生教育市场上最为明显。尽管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艺术类研究生,但真正杰出的有市场号召力的艺术人才很少进入研究生教育(甚至根本就没进过高校,例如葛优),进入的对学位也大多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学历和学位并不有助于其事业或实质性收益,相反可能耗费他/她的一些成本,至少是时间和精力。也有跻身艺术界的人士试图通过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来改善自己的事业,但消费者对此是不买账的。谁关心迈克尔·杰克逊或麦当娜的学历?10年前不少人议论甚至谴责巩俐想读北大社会学系的在职硕士,巩俐放弃了,事业和成就毫无影响。未成明星的演员,即使获得了较高学历,大多是在艺术院校任教或“两栖”。研究生学位和学历对他们其实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个例子是90年代初设立的书法博士。据报道,就读者大部分为专业从事书法教学的大学教师,此外还有些日韩留学生。最重要的是,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书法博士孤独守望传统艺术”。我非常尊重这些孤独的艺术人士;但我们所有人都摆脱不了市场,而市场正减少这类研究生的需求。可预期的中国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进一步弱化就业竞争,进而弱化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一个最大的变量是中国的人口构成,几十年来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已经造成全国的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小学、中学生数量锐减;这个人口现象必定会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需求,然后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从供给的一面来看,全国主要高校的教师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专业化了,不再期望有许多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兴趣。真正的哲学家或数学家什么时候关心过社会是否关注自己呢?关注自己有多少学生呢?学术职业化和高校教师收入增加也促成了年轻一代教师更重视学术的传统和尊严,对研究生的潜质更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从关注招收研究生的数量转向了关注质量。如果这一代学人形成并确立了这一传统,可以预见,这会比刀切斧砍式的行政措施更能有效压缩或稳定研究生数量,并逐步提升研究生的质量。因此,我判断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转型期,至少为转型准备了一些条件。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主导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前这种情势下,政府主管部门采取某些稳妥的措施,不仅适时,更是可能。只要不出“昏招”,市场也会自我调整。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会有另一个重要发展机会。这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文化影响力的增加,外国来中国留学的研究生数量可能会急剧增加。这种状况在许多发达国家就出现过,至今仍在延续。美国至今吸纳着大批中国、印度等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留学生;在欧洲,在澳洲,加拿大,也都有这种情况。事实上,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其博士产出第二大国的地位,很大因素就在于其对外国留学生敞开了研究生教育的大门,尽管这个门太大了点。如果这一点为真,中国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也许会在这方面有新的发展。但所有这都只是预测。成事在天,我们只能谋事,也应当谋事。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化纵横”,作者苏力。本文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原标题为“数量与质量——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和回应”,篇幅所限,内容有编删。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鼻涕虫

清华美术学院专业方向与录取最详解

目前,清华美术学院设有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艺术史论系、基础教研室等11个教学单位,设有21个本科专业方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设计艺术),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设计学、美术学、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有教师190人,本科生1109人(其中国际学生90人),研究生816人(其中博士生171人,国际学生37人)。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的前身是染织美术系,是建院初创建的专业系之一。1980年开设服装设计专业,1984年成立服装设计系,1991年两系合并为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经数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下设教研室:纤维艺术设计教研室、室内纺织品设计教研室、染织CAD教研室、服装设计教研室、服装工程教研室、服装CAD教研室专业方向:染织艺术设计主要课程:室内陈设艺术与室内纺织品设计、服饰面料与服装设计、旅游纪念品与汽车织物设计、染织CAD应用、中外染织纹样史等专业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发展史、服装设计理论、服装CAD、服装市场营销学、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造型技术等染织与服装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应用性很强,面对的是广阔的纺织行业和服装行业的强劲需要,主要培养能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相关企业从事染织、服装设计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将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整体艺术设计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工艺制作技能,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就业方向推荐在服装行业,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陶瓷艺术设计系是我院最早开设的专业系之一。本系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有近一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系内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宽敞的工艺实习场地,为学生创造了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陶瓷艺术设计是一个凝聚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与人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在专业教学上注重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面向社会需求,立足科学研究和艺术探索,并通过经常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专业教学。专业方向:陶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从事陶瓷产品设计的能力,提高我国陶瓷设计的水平,增强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专业方向:传统陶艺目的是继承传统陶瓷的艺术和技术,发展传统的手工艺文化,并将手工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艺术引入生活专业方向:现代陶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现代意识,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探索陶瓷材料的各种可能性近几年来,陶瓷艺术设计系还将现代陶艺与建筑艺术、公共艺术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推动陶瓷艺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就业方向推荐毕业生适宜在陶瓷、工艺美术研究部门、陶瓷工厂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各级艺术院校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工业设计系建立于1984年。初创时设工业设计专业 (即现在的产品设计专业)。1991年起创办展示设计专业, 2001年增设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专业,形成设有四年制本科学位课程、两年到三年制普通硕士学位课程、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课程和艺术设计学下的工业设计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课程的多层次的工业设计教学建制。工业设计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工业设计教学的单位之一,我系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方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摸索。1991年的工业设计教学大纲曾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并成为当时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工业设计教育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2000年以后,在学院持续的教学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工业设计系在推行系定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两层本科教学结构,并着力实施了以主干设计课带动下的系列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思路。就业方向推荐本专业就业较为广泛,包括:汽车、飞机、工程机械、家具、广告、服装、传媒等行业。视觉传达设计系( 原装潢艺术设计系 )是学院成立时开设的三个专业系之一,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所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更加提升了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国际化学科发展所需的师资结构。专业方向: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较全面的涵盖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专业范围,并强调各专业方向交叉互动,提倡灵活的教学方式,注意实践案例教学,经常与国际著名相关院校进行交互式课程教学,以适应国际学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主要课程:综合造型基础、摄影基础、设计基础、专业理论、销售设计、品牌设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表现、广告战略、书籍形态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编排设计、插图设计、数码媒体交互式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系历来重视专业理论的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设计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性人才。就业方向推荐工业设计类(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逆向设计、展示设计等)、产品研发、大型生产企业,以及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环境艺术设计系是我国大陆地区最早设立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方向的系。其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先后更名为建筑装饰系、工业美术系、室内设计系,1988年定为现名。专业方向:室内设计为建筑内部空间装修、陈设的综合设计,涉及建筑、土木工程、造型艺术、产品设计、声光机电等专业门类。以“室内设计”系列课程作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五个环节展开主要课程:制空间设计概念、设计表达、人体工程学、材料构造与工艺、建筑设计基础、陈设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环境照明设计、环境色彩设计、环境绿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外建筑与园林史等使学生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通过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范例的教学,掌握室内空间造型、界面装修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确立完整的空间与尺度概念,具备合理运用材料与工艺的能力。专业方向:景观设计为城市空间视觉形象与建筑景观系统的综合设计,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绿化设计、造型艺术以及公共设施等专业门类。本专业方向以“景观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专业理论、实习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五个环节展开主要课程:空间设计概念、设计表达、地景勘测、建筑形态学、园艺基础、公共设施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与园林史、环境行为心理学等使学生了解中外城市、建筑、园林设计的发展史,具有良好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通过对传统、现代风格的设计典型范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总体平面规划、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等设计方法,具备对环境景观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设计实施、管理能力。就业方向推荐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信息艺术设计系倡导前沿性、交叉性、高起点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思想。本系秉承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将从人文的视角,在艺术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发展学生的原创能力、整合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面向信息时代,具有新的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综合型人材。专业方向:信息设计信息设计是基于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专门领域、是艺术设计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数字娱乐设计动画和数字娱乐设计是文化产业的代表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艺术与信息科技结合的新艺术形态四个专业方向面向社会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涵盖了设计、艺术、文化的前沿领域,代表了艺术与设计学科的主要增长点。就业方向推荐各级电视台、电视广告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影视制作机构、影视广告公司、门户网站、音像出版部门、网络媒体、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新闻摄像、电视节目摄像、动漫制作及游戏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绘画系组建于1999年9月,前身为装饰艺术系的装饰绘画专业。绘画系倡导以人类文化为凭藉,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提倡兼容并蓄,锐意创新。绘画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创作和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影响,并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奖项中获奖,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艺术设计,在国内享有盛誉。专业方向:中国画主要课程:白描、重彩、写意(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和篆刻等专业方向:油画主要课程:静物、肖像、人体、油画材料与技法,以及综合材料实验等专业方向:版画主要课程: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综合材料版画等专业方向:壁画主要课程:白描、重彩、金属工艺、漆工艺、纤维工艺、陶瓷工艺、综合材料和建筑风格导引等绘画系重视艺术史论的课程教学,除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史、艺术概论等课程外,还开设有各专业史的课程。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针,不以画种为界限,实行综合性的教学管理方式,培养热爱艺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能够从事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才。雕塑系成立于2000年,依托传统、立足当代、关注未来,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本系注重专业技能的系统化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理论学识广博,具有艺术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雕塑创作、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具象雕塑、抽象雕塑、环境雕塑和实验艺术材料实践工作室:木雕、石雕、金属雕塑和铸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和学术活动。注重与国外的艺术文化交流,经常邀请国外雕塑家来我系授课或举办学术讲座。就业方向推荐毕业生适合在建筑公司、装饰公司、设计公司、雕塑设计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塑设计、装饰品设计及相关的教育、管理等工作。工艺美术系的前身为特种工艺系,后改名为装饰艺术系,2000年更名为工艺美术系。本系师资队伍由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较高成就的艺术家组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教学体系工艺实验室:金属艺术、漆艺、纤维艺术和玻璃艺术主要课程:素描、色彩、绘画、雕塑、专业艺术史、图案与装饰、构成、计算机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金属艺术、金属雕塑、漆画、漆艺、纤维艺术、壁毯、玻璃艺术、首饰艺术以及相关的选修课工艺美术系的教学立足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兼容东西方文化,提倡以人为本的手工文化,关注人类生活品质,强化科技应用手段,探索新的领域。系统教授中外专业艺术史知识,关注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艺术创作和工艺美术设计、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艺术史论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工艺美术史系,现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二级学科,其中设计艺术学是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同领域内最早的硕士点和博士点,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于2000年设立硕士点,2003年成为博士点专业课程(本科生):绘画基础,设计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壁画史,佛教美术研究,美术考古学,中国工艺美术史料学,中国古代美术典籍,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民间艺术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公共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史,艺术设计理论论著选读,美术理论论著选读,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美学,艺术批评学,编辑艺术学和专业写作等研究方向(硕士生):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壁画史,公共艺术,艺术设计史论,中国佛教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研究,美术批评学,艺术市场与艺术策划和民族民间服饰等研究方向(博士生):中外工艺美术史论,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论艺术史论系要求学生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的中外美术史和中外艺术设计史(含中外工艺美术史)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当代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创作、生产现状、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重视创作与设计实践的体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就业方向推荐毕业后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或者任教,考研的也不少。学国画和油画的学生可以向实用美术方面的发展,从事平面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也有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仅供参考,不代表实际情况

侵暴诸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怎么样?清美艺术史论专业呢?就业前景好不好

清美艺术史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怎么样:清华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一起成长。原来的中央美术学院系被拆分为一个设计系。中央美术学院保留了它最强的造型,央工艺保留了它最强的设计。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从光华路迁到清华校园,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教师而言,教授与学生的比例是1: 1让我们以我们的服装课为例。总共有17名学生,相应的教学教授超过20名(教授,而不是讲师)。教授们确实围绕着学生转。此外,这些老教授在许多行业都是老前辈。不久我们的国家就建立了。他们在许多行业建立了设计标准,受益匪浅。这些老教授真的把你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班上只有几个人,所以和老师的关系仍然很和谐。除了老师,硬件也值得一提。我们的服装设计专业设备比较陈旧。工业设计、汽车造型等专业硬件设备比国内一线汽车制造商的设计工作室更先进。实验室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如果有必要的话,学校会首先更新设备,毕竟钱还不错。如果你在家里生活困难,你在清华根本不用担心。只要你向辅导员提起这件事并完成这个过程,学费就会减少,钱就会被放进饭卡里。学校不会让任何优秀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落后。这句话太令人心碎了。当我将来变得富有时,我会捐钱给学校。哎哟~你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学霸。显然,我觉得每个人的变化都是从我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拽得不行,非常低调。你真的不知道和你一起进来的人的背景和力量,无情是一个特别弱的表现。对许多人来说,到达清美只是爬山,在云层之外找到了一座更多的山而已。存在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许多系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专业课程,被学校的主要课程占用了。老师们也很无奈。每门专业课程持续一个月,但只有周一至周五的上午有空。时间真的不够,学生们学习非常困难。我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我希望能有所改善。网友评价网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动画 - 2014届和很多孩子一样,我从小就热爱动漫,所以选专业毫不犹豫。兴趣很重要。网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国际企业管理 - 2013届总体不错 有发展前景 但是企业管理针对学生来说 太遥远 没有实践经验去学习 需要天赋网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电脑艺术设计 - 2013届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与人相处的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其它兴趣与特长。因材施教,效果明显。如有的学生在服装设计方面有灵感,就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服装设计比赛;有的同学长于服装技术,就引导他们在服装技术方面下功夫,让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重视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服装专业近三年计算机一级通过率分别为98%。网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服装设计 - 2014届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搭配焦点,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设计”指的是计划、构思,设想、建立方案,也含意象、作图、制型的意思。”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专注艺术史论、艺术考研、摄影艺考、传媒艺考辅导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