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一战,二战or三战占比多少?叔齐

考研一战,二战or三战占比多少?

现在考研应届生的比例越来越小,那么也就意味着往届的考研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往届的考研学生包括第一年没有考上的同学,甚至第二年也没有考上的同学,还有在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一段时间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往届生占当年考研的比例逐渐升高,有很多同学都为自己下定一个目标,非考上研究生不可,从侧面上也体现出了考研的竞争之激烈。在最近的统计数据中,第一次考研的占比为64.92%,第二次考研的学生的占比为28.33%,第三次及以上的考研学生的占比竟然达到了6.75%,也就是说100名同学中有65人第一次考研,有28人第二次考研,有接近7个人考研次数至少有三次,这个比例还是非常惊人的,并且随着年份的往后推迟,考研二战三战的同学们会越来越多,考研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有很多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并且能够找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都选择了考研考研这条道路,虽然说非常的艰难,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非常的向往,学历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应届毕业生们来说,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找工作肯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对于我们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有的同学在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想到学校里面的种种的好处,所以很多同学们都辞职考研。也是非应届考研学生逐渐增多的原因,他们对于本科应届的考研学生们来说,更加渴望能够上岸,更加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研究生,他们的思想所背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你认为往届的考研学生越来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你会选择二战考研吗?

东方剑

数据告诉你,每年考研二战的人到底有多少?

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20考研人数达到340万。在考研人群中,往届生考研人数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不乏考研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究竟有多少考研二战、三战的考生呢?小编在查阅研究生报考数据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湖北省河北省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往届生报考人数增幅已经超过了应届生。据统计,往届生占了报考人数的40%,成为了考研的一大主题。往届生不等于考研二战,那么考研超过一次的又有多少呢?我们接着看一下数据。据2019考研调查数据,超过70%的考生是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占比约20%,三次及以上占比各约3%左右。考研二战或以上的考生占了30%左右。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也许,至少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了一纸学历和未来就业的筹码。小编总结上面这一段话的意思:考研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缓解就业的压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研学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备考,他们实际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他们的复习当然就不可能完备,“裸考”现象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考研每年这么多人弃考也就不让人惊讶了,今年就有40万人弃考。教育部2016年颁布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代替在职研究生的新政,这意味着自2017年开始,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为同卷统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职考生考研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难度增加,导致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很少。为弥补招生人数的缺额,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主要是统一划一个较低的复试线,复试后将总分排名较低的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中。高校的这种做法实际上令在职考生的考研难度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在职的考研学子第一年考不上,那就第二年再考吧,不仅如此,第三年再来考一次,这种现象也大大增加了。当今的考研热表明社会对知识人才和专业素质人才的重视与尊重,同时也表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业压力逐渐增高,文凭的信号带来较高的收益。所以,为了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和较高的收入,较多的人选择本科后继续教育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弊端,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种跟风随大流的现象。因此,小编认为,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最好能够将考研的目标与个人的社会理想和兴趣相统一,将自身所学与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怎么说,考研是集多种因素于一体的一个过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考研动机会带来不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将来的就业。小编建议: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考研目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地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陶斯

每年大约有多少人考研?考上的大概有多少人?

26年前,中专的文凭都是非常稀罕的学历,有个中专生来某个单位上班,单位负责人都会乐不可支;如今,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本科生数量似乎出现“饱和”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于是,很多本科生都想通过选择考研这条“绿色通道”来加强自己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每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有多少?大概有多少人能够顺利考上?我们先来看一看2009到2018这10年来关于考研人数方面的数据:2009年的报名人数是124.6万人,招生人数有44万,差不多十个人当中有3个人能考上;2010年报考人数马上增加了15.4万,达到了140万,考研报录比2.8:1,稍微有点回暖,录取人数47万;2011年考研人数151.1万,比上一年的报考人数又增加了11.1万,但录取人数只比上一年增加2万;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14.5万,录取人数增加3万;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176万,录取人数只有54万,比上一年只增加了2万人……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只有68万人,考研报录比是3.5:1,三到四个“考研党”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通过考验。到了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了285万人,报考人数比上一年整整增加了47万,而考试通过的人数却只增加了4万人。从上面这些数据不难得出,近年来参加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近五年来报考人数更是拾级而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双非学校或者普通的211大学的竞争可能要小一些,但39所985大学的保研率都高得惊人,在推免生占据一大片名额的情况下,其他外校生想挤进去,没有差不多的实力,难如登天。不仅985如此,一些顶尖的211大学同样在保研率让人瞠目结舌,比如北邮本科生的保研率高达5成左右,这样一来,外校的“考研党”的名额和机会就更少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很激烈,大学生考研的竞争更是不容小觑。就拿前几天刚结束的2019年考研初试来说,285万人报名,居然淘汰了213万人左右,淘汰率为75%左右,“主角”只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高考那是有老师盯着,有家长陪着。而考研的残酷性又何尝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考研的路上,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家长的跟踪,完全靠“考研党”发自肺腑的自觉。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考研,你会成为“考研党”中的一份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孤恋花

为什么有些人考研似乎很容易考上,而有些人考研多次很难成功?

考研现在已经成了大热门,无论是主动希望自己读研学习提高,还是被动地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乃至看到周围人都在考研,自己也应该考研的随波逐流的人,反正考研的人是越来越多。而且,现在考研第一次失利,二战乃至三战的也大有人在。很多人就在感叹,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很容易考上,一次就可以考上,而更多的人,往往多次也很难成功呢?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主要是以下几点。一、考研难度确实较大。以2008年为例,根据小编的初略测算,2008年的考研全国平均录取率只有大约25%,在这样的一个考研录取率之下,大部分人都只会名落孙山。毕竟,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的最高级别的选拔性考试,考研确实是有较大竞争的,这个选拔性就注定了考研不可能人人都上,只会少部分最适合的人考研成功,并接受研究生教育。二、目标选择问题。合理的目标选择是考研容易成功的关键之一,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目标。如果目标情况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则应适当调整。小编知道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一个考研学子,大学是专科毕业,后面自己自考升本,拿到了本科学历后考研,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问题是,这位学子非要跨专业考top5的大学,而且跨的专业是该校非常强势也非常热门的金融专业。身边有人劝他合理选择目标,但被他屏蔽,最终考了三四次也没有成功,而且因为金融专业特别热门,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调剂名额,调剂都调剂不到好的学校,何况,他这种自考学历在调剂中也受到某种歧视,最终调剂都没有成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合理选择目标,过于执着于过高目标,而很难成功的例子。而考研容易成功的,一次就考上的学子,通常都是合理选择目标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很有道理的。三、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这个问题是考研能够考上的关键之一,本质上说,也就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几年前,小编在考研那会,遇到一个也在备考的学子,发现他的学习是在“读老爷书”,什么意思呢,就是拿一本书在那里看来看去,既不动手做笔记,也不做题,而且每科都这样。当时小编就纳闷了,还有这样学习的?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他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习惯,方法也就是不断看书。小编当时忍不住说,你这样学习,这个效率肯定很低。后来这个考研人考得很不好,最终名落孙山并不意外。通常来说,在考研这个阶段,都是已经学习十几年了,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基本已经定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真正好的方法,即便是不同的人,往往还是大同小异的。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当然,这些也是可以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考研能成功,且容易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很重要。而那些看起来考研很容易成功的人,往往也是习惯好、方法好,效率高。那么,你准备考研吗?你的目标合理吗?学习习惯和方法良好吗?

乃召庄子

那一年,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考研

我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样,当初我考研的时候,学院会组织经验交流会,邀请高中金榜尤其是名校金榜的学长学姐向懵懵懂懂且满心羡慕的学弟学妹介绍他们考研成功的经验乃至秘诀。虽然当时的我更希望听到教训,但没有人愿意去跟你分享自己的教训,没有成功的人,也不会受到邀请。而成功的人,经验是经验,教训也是经验。有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很务实,告诉学弟学妹们,尽量早点准备,笨鸟先飞早入林,又或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有些学长学姐志得意满高谈阔论,说自己其实只准备了三/两/一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考研。更有甚者,有的人会说他们压根就没有准备,然后就考上了。我也曾作为考入名校志得意满的学长给学弟学妹们传授过考研的经验,我也说过——其实,我只准备了三个月就通过了考研。我是2013年参加考研的,虽然那个时代考上研究生的人如今已经很少再就考研发声了,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那段时光早已泛黄,他们大都步入而立之年,说得更残酷一点,他们老了。我也老了,只是初心还在。2009年,我自安徽省来安县中学考入安庆师范大学(那会儿还叫安庆师范学院),第一志愿国贸,第二志愿法学,第三志愿心理学,最终被调剂到了小学教育专业。开学以后我虽然人在小教,但也没忘自己对国贸和法学的向往,于是我加入了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隔三差五去经济学院和法学院蹭课,蹭了几次就不去了,因为我发现他们本专业的学生都不怎么去上课,于是我开始了自学。一开始重心是国贸,但觉得涉及高数的国贸还是有点难,地摊上买来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没怎么看懂,所以就暂且放下了国贸,把重心转移至了法学。2010年,大一下学期,在青年志愿者协会,我第一次听说了司法考试(如今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说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很高,虽然难度有点大,但其是法学专业的必考证书也是法律行业的入门证书,我至今还记得我听到这席话时的场景,在学院艺术楼后面的那条走道,那时是黄昏。回到寝室以后,我就开始着手研究司法考试,买了传说中的“三大本”,通过各种渠道下载了司考的培训课程,那以后的几年我每年都会买一遍新版的三大本,下载一遍网络课程,尽管都是盗版的。如今作为法律人,我虽然发自肺腑且义正言辞地认为,必须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但我也必须承认没有盗版就没有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二、大三、大四,准备司考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我的备考也很简单就是听各个网校老师们的讲课音频,一个一个的听,比如说刑法我先后听过五六个老师的课程,当时基本上市面有的我一个没落。有的老师讲的确实有趣,我就拿来当相声听,都舍不得很快听完,虽然真正听完后发现自己只记住了段子。大二我退出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又跑去大龙山镇上的司法所做法律志愿者调解民事纠纷,期间顺带着考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关于司考,还是经常听音频。我们班56个同学,48个女生,8个男生,大学里好像主旋律我们就是三三两两,各种吃饭喝酒聊天逛校园出去玩,我也是。但茶余饭后,我会把司考当作休闲娱乐,安慰我空虚心灵的药方。大学的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用心对待过小教专业课,但因为大家都同样不用心,所以我还是每年都拿奖学金,三好,优干,入了党,毕业的时候还被评为了优秀毕业生,这些让我觉得,我虽然不务正业,但正业也没有荒废。2012年,我备考司考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我暗恋的女生在图书馆考研,为了每天能多看她几眼,我也每天都去图书馆坐在她的旁边。当时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不动声色地对她好,为了她理所当然地接受我的好,我每天给在图书馆的我们班的十几个女生买早餐(当然钱是她们自己付的),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送到她们的桌位,早一点怕饭凉了,晚一点怕她饿。后来,为了她我也考了研,再后来,我考上了,她们没考上,造化弄人。2012年9月,大四上学期,图书馆开始每天清场,我们都离开了图书馆,我开始转战学校食堂继续听司考的音频,之所以选择食堂,是因为她每天都会去那儿买早餐。同样是在9月,我参加了2012年的司法考试。2012年9月末,我正式报名了2013年的考研,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2013年1月初参加的笔试,从12年国庆假期后开始备考,前后一共耗时三个月。我当时之所以选择西政,是因为它是全国排名前十的法学院校当中英语复试线最低的一所。此后,我也可以云淡风轻的和学弟学妹说,我仅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顺利通过了考研,只是事实上法硕考研除了专业课就是政治、英语,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低于司考,而我听了三年司考的课程;而政治,中学时代的政治我几乎每次都是年级或者班级第一,而考研政治主体内容和中学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表述深邃了一点。我差的是数学和英语,但数学不考,所以英语就成了我考研三个月中的重中之重,另外顺带着背背专业课和政治的书。即便如此,那年考研的日子,漫天大雪,我在考研的前一天晚上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拟定了二战北大的计划,再加上暗恋的女生发来了祝福,我才安然睡去。可是后来,居然就考上了。所以,我一直喜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老话。那些告诉你三/二/一个月就顺利通过考研的人,或许他们说的是真的,但可能这背后有别人一大堆与众不同的故事。三个月只是表象,真正的内涵在于其后的整个大学。考研必考英语,也许那个三个月就通过考研的人,高中时代英语就达到了专四的水平,而你只看到了他考研那三个月就没怎么看过英语,于是你就能觉得英语很简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然后考研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然而终究,我也见过大一刚入学就一门心思考研,最终却没有考上的例子。于是就有人说,这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后劲不足,但我想说准备三年没考上的人,你就能肯定,他要是准备三个月就能考上?如果运气是既定的,我还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不,可能是方法不对又或者选择出了问题。那考研越早准备越容易成功,我们真的要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吗?我同样不以为然,我也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我们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使命,本科四年也不能全为硕士三年服务,如果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那么我认为准备考研从两个时间点开始比较合适,第一个你觉得你应该且能够开始的时候;第二个,考研笔试前一年。至于更早的时间,你还应该有更多值得做的事情去做。当然在这期间,你也可以认认真真的背背单词,学好专业课知识,如果你以后选择了考研,这些就可以直接助力你的考研,哪怕以后你没有考研,这些也可以助力你的人生。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我,偶尔回首往事,十分怀念考研那段岁月,也许经历时你会觉得迷茫会觉得挫败,会有焦虑和不安,但人生永远迈不过去的才叫坎,迈过去的都是垫脚石。考研很值得,值得就别错过。愿你今天面对的所有的坎,都会成为你明天的垫脚石。

云紫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半边天

考研史上的4次扩招,都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对于各位考研党,尤其是觉得自己发挥不理想的考生来说,最为关心的话题,莫过于国家线什么时候出、国家线到底是多少、复试以何种方式进行?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预计增加18.9万。这个消息让一些发挥不理想的考生们重新获得希望,尤其是想报考医学卫生,人工智能等方向的考生们。他们可以就此上岸,不枉费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不留下遗憾!但这不是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大规模扩招,在考研史上一共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扩招,每一次扩招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第一次:2003年非典事件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即使已经过去了17年,也时常被人提起。因为当时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疫情,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没有经验,民众一开始也不重视,再加上当时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比较低,对经济,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那一年研究生扩招了6.63万人,拟录取人数达到21.7万人,而考生一共79.9万,录取率接近1/3。第二次: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中小微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是直接倒闭,就业形势严峻。于是在2009研究生扩招了6.45万人,录取总人数达到44.9万人,那年报名人数124.6万人,录取率再次超过1/3。同时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从此专硕学位诞生。第三次:2017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前两次因为经济吃紧或者就业形势严峻不同的是,2017年的研究生扩招是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招生人数达到72.22万人,报名人数201万人,录取率再次超过1/3。可能有人会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不如全日制研究生,但对于提高自己的学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第四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了缓解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困境,双重因素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相比于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83万人多了大约五分之一。相比于2019届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的3.49:1,今年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约为3.34:1,想上岸的考生们可要抓住机会。由以上4次研究生扩招,我们可以看出,除了2017年的那次扩招,研究生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紧紧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是为了稳定就业而打出的组合拳之一,不过研究生扩招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你们是怎样的看法呢?最后祝愿考生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兜圈子

你在考研这一年的经历有多深刻?8个真实事件,让我终身难忘!

简单介绍一下我,本科普通二本,考研目标华中科技大学,三战,本科机械,跨考华科软件工程。考研这一年经历有多少深?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己租房子,自己复习,从来没有这么拼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幸运过!1、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备考2003年的清明节,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决定,我要去华科复习备战考研!一张火车票,一个行李箱,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只身一人来到了武汉。我的目标是华科,所以我想着能亲自感受一下自己要报考的大学,并且在这里开始备战考研!2、朋友是你奋斗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在华科大有我本科已经考上管理学院的同学阿迪,在地大有我高中同学在读研,所以来到这里后,首先就是投奔他们。阿迪帮我在多人联合实验室找了个座位,从此那里成了我复习的革命根据地!这些朋友都是我考研路上最宝贵的财富!3、体验了一堂研究生的课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阿迪说,要不要去跟我一起上堂课感受一下?我欣然答应。他们上课的人总共12个人,老师讲课的内容我基本上都是听不懂的,因为不是一个专业。班上还有一名来自蒙古的同学,上课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同学去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业,然后老师一一予以点评。阿迪说他们的作业都是比较开放性的,别看在讲台上没讲多久,但是课下要查很多资料,有时候要熬夜才能做完。这是我读研之前,第一次体验研究生的课程,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里读书的决心!4、喻家山承载了我很多心路复习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跑到后山喻家山去,那里空气新鲜,人也少。而且一层一层的台阶拾阶而上,也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感觉。我喜欢在山顶眺望整个华科校园,看郁郁葱葱的树,看图书馆、校史馆、教学楼,心里想着,我一定要留下来,成功上岸!5、十一国庆去了趟长沙考研复习其实很艰苦,我基本上每天8点半准时到实验室,然后跟着管院的学子们一直学到晚上10点半,直到实验室关门,保安来催大家离开。我想我能考上研,也受了华科管院实验室里大家的学习氛围影响,而且我超级珍惜实验室的位子。十一国庆的时候,阿迪和我地大的同学,我们一起去了长沙,去了橘子洲头、火宫殿、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看了湘江烟花。考研复习期间,唯一一次放松就是这个假期,这个假期回去后,我复习得更加卖力,因为我觉得读研实在太好,我也希望像阿迪他们一样,每年能外出旅游。6、现场确认在食堂我把我的报考信息全部写到了华科,所以现场确认的时候,也是在华科里面进行的。我抽了上午复习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去了老的东一食堂二楼,有人引导秩序,从核验信息到采集头像,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由于当时头发很长,自己也没在意,导致这个头像成了我考研准考证和入学后饭卡上最丑的头像!7、圣诞节的实验室和光谷步行街当年的考研都是安排到元旦之后的,圣诞节那天,已经接近了考研最后的尾声。阿迪在实验室也学不进去,实验室里零零散散没多少人,于是他提议,要不咱出去转转,我正好也学不进去,正好出去散散心,于是我们跑到了人最多的光谷步行街,真的全是人,出来后就后悔了,阿迪说走路都费劲,黑压压一片全是人,我说考研的人估计不亚于这些,还有几天,东九那边也是这样了。8、准考证落到实验室可能是太紧张了,考试前一天,我晚上10点离开的实验室,却单单把准考证落下了。一大早起来把我急坏了,骑着自行车,从东校区一直跑到西校区,没有一个打印店是开门的。实在没有办法了,8点的时候管院大门开了,我找到了保安,跟他们说明了情况,然后他找了个管事的,二话没说领我去楼上。拿到准考证的那一刻,我不住地对他们说谢谢,因为还没到实验室开门时间,所以他们看着我拿到准考证后又把门关上了。我觉得自己真的无比幸运,要不是保安和管理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后面的故事就是初试和复试了,有空再分享,感谢曾经努力拼搏的自己,这段经历,这些事情,毕生难忘!

病间

2020年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年”,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想要参加?

2020年应该是考研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当然在之后的考研当中,不知道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至少从历年考研来说,2020考研的人数之大,难度之高,这是很多同学不能想象的。在2020年考研人数没有统计出来之前,可能很多同学都抱有侥幸的心理,希望今年考研的人数能够有所降低,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功上岸。如果考研的人数太多了,对他们容易造成一定的影响,竞争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今年考研人数超过341万,不管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不可预料的,其实2020年也被大家称为最难考研年,但即便如此,为何还是有这么多同学想要参加考研呢?这12个字,让考生甘于考研,那就是:提升学历、获得高薪、更大成长。提升学历考研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当今学历和文凭越来越吃香,学历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早在几十年以前,大学文凭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存在,只要村里谁考上了大学,可能街坊邻居甚至周围几十上百公里的人都会前来道贺。如今大学文凭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学历了,走在马路上可能随便找一个人都是大学文凭。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历,大学生们不得不参加考研。考研是大势所趋,时代的需要让他们不得不参加考研。获得高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也变得非常繁荣,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也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学校上学。在以前大学还没有疯狂扩招的时候,真正上大学的人都是一些有实力有水平的人,但现在大学扩招,只要在高考当中有一定分值,基本上都能够进入大学。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哪怕你在高考当中只考了两百分,同样可以进入大学的校门。因此,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影响就是海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无疑会造成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导致部分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但是考研之后成为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更加容易,薪资待遇也更高。更大成长每个人从小学再到大学,不仅在年龄上有所增长,同时在知识上面也有所增长。我们随着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们也在得到不断的成长,因此大部分人想要参加考研,也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去体验研究生的生活,我们就不能够体验待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进行研究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就没有办法去体验当科研结果出来之后,每个人身上所带有的喜悦感,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们值得去体验的。因此参加考研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成长。虽然2020年考研被称为最难考研年,但是不要担心,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我们兢兢业业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收获理想的果实。预祝2020考研学生成功上岸,实现你们的人生梦想。

太素

即便考研结果不尽人意,也要相信努力不会白费

考研是落在人一生中的雪三年考研的时间里,第一年复习抓不住重点,专业课砸了,第二年完完整整地复习过后也没有考出满意的分数,调剂从19年2月底就开始看一直到19年4月中旬,期间只要是收调剂的学校基本都填报了,没有一个学校发复试通知,当时就是无比的挫败和自卑,再加上周围质疑的声音,觉得自己十分差劲,连考两年连一个一般的学校都没考上。4月中旬之后,我觉得调剂无望,意志消沉,沉默寡言,自我怀疑,逐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我从四月初的时候开始准备的法考,当时只要想到和考研有关的事情就会情绪崩溃,无法遏制自己的难过,完全不想碰考研的书,但是当时也在纠结要不要 三战,连续两年失败的我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考不上研了,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3个月有余。后来在准备的法考的时间里,发现法考考的东西实在太多,实在是没空情绪崩溃,同时我一边准备法考同时一边背英语单词,当时想的是先考法考,要是法考过了,考研再考不上还有个退路,不至于像第二年搞得自己措手不及,就这样又过了有两个月上了考场。19年9月考完客观题,被商经的大段题目搞的心态爆炸,以为自己又失败了,又消沉好几天,后来拖拖拉拉去查了成绩,却发现自己过了!当时激动得哭了好一会儿,觉得自己又有希望了,之后就决定考主观题再试一把,当时已经决定考研报考北师大的法硕,周围人劝我说放一放主观题,先把考研考上,因为客观题现在有两年有效期。我当时对于考研的那些知识,心里有数,毕竟第二年真的复习很多很多遍,觉得考完主观题在考研也来得及,于是我还是毅然报考了主观题。19年10月中旬终于考完了主观题,自我感觉并不是很好,又消沉了好几天没有看考研的东西,之后就着手准备考研的专业课、政治英语,当时也没有觉得时间紧张,每天做很多很多计划,每天都保质保量的完成,直到主观题分数出来知道自己通过之后,又激动得哭了好一会儿,觉得自己又行了,就这样在法考客观题主观题全部通过的鼓励之下,我斗志昂扬的复习考研,一直持续到了考试。第一天研究生考试还算相对平稳,第二天考完专业课民刑之后,下场对了一下刑法案例的答案,简直给了我一击重锤,我以为自己刑法案例题15分全写错了,当时情绪又崩溃了,在家里哭了一中午,也没睡觉,下午差点弃考,后来还是去考了试。之后就是等成绩,到查成绩那天,自己紧张害怕的上吐下泻,网卡得一个小时之后才把成绩查出来,当时觉得挺满意的,毕竟复习了不到两个月,心里预估的分数是350,结果是368,又觉得自己考上研有戏了,激动的又哭了一会儿。之后因为疫情的发展,复试时间延后了,考试形式也改成了线上。在经历了三次考研的我,深知初试通过学校分数线有多困难、激动和珍惜,因为害怕自己在复试表现得不好而被刷下去,一直在准备复试的相关材料,这样一直到了五月中旬,网上面试,面试完之后,自我感觉还行,发挥也算稳定。直到拟录取名单公示,才知道自己复试成绩第三,当时还挺激动的,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其实人的一生,总会有诸多不顺,当你觉得人生毫无希望的时候,或者说觉得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可能下一步我们就会向上走了。如果考研结果不尽人意,会让你觉得浪费了时间、金钱、精力,让你觉得一无所有、一无所获,这些感觉都是很正常的,选择了考研,就得学会承受,但是如果你心里有梦,心里有光,再大的黑暗都不会吞没你,你只要相信自己,循着那点点微光,慢慢前进,就算是走了很长很长的弯路,还是会到达终点。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它能盖得住来路,也能隐得去去路,但只要你心中有路,就能看见。作者:刘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