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极微

北京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北京大学工业设计考研经验总结简要说说各个科目的准备情况吧。政治复习不多做介绍,主要看一下其他各科。英语一复习个人觉得英语一真的比英语二要难上15分左右。准备英语二的时候,我只背了核心单词,做了老蒋阅读180篇的一小半,考试最后一个月做了近年的英语二真题,最后的分数还不错,81分。总体来说,英语二的难度大概是6级的水平。对于英语一,由于时间紧张,以及英语二曾经取得的不错的分数让我有点膨胀,所以英语一准备的很不充分,只背了点单词,真题也没做完完整的一套,所以我个人的经历不太具有参考性,大家们随便看看就好。不过,作为一只看过无数经验贴的老油条,我觉得以下几条经验应该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1.单词。单词是基础,但没必要拿着一本单词书死背,可以直接上手真题,把真题里面所有题型(完型,阅读,新题型,甚至翻译和作文范文)里面遇到的不会的、不熟悉的单词摘抄在一个小本本上(因为每年考的单词大部分和这些是重复的),记下他们常用的释义,每天有空翻着看看即可,循环往复,单词就不是问题了。2.阅读。还是那句,“真题是王道”,其他所有的模拟题都比不上真题,英语和其他科目不一样,就是要拼命地研究真题,把真题研究个5遍都不为过。悄咪咪地说一下,阅读具体题型的方法可以看看唐迟老师的视频。3.新题型。新题型是我的痛。其实很多人都疏忽了新题型的难度,建议大家买本小册子多练练,很多人把核心放在阅读理解上了但忽视了新题型,其实新题型也不能丢啊,往往是它耗费了大家非常多的时间大家还是要勤加训练哦…(此处流下了悔恨的泪水)4.翻译。建议多背一些重点的词组搭配,注意调整语句顺序,平时参照真题多进行翻译即可。(反正喵喵喵是没怎么看嘻嘻)5.作文。作文性价比挺高的,不过这个重点在于平时的积累,千万别考前半个月才准备。平时把喜欢的好句子抄在小本本上,复习完数学和专业课等其他科目拿出来背一背就好。然后,考前一个月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这里可以参考下何凯文的模板(其他老师的也行)。小作文分为各种类型,比如建议信、申请信、邀请函等,大家阔以根据他们的模板,每种类型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考前背的滚瓜乱熟,平时也拿真题模拟、练手,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机应变了。大作文也是如此,总结出自己的框架,考试的时候套用就行。6.完型。有时间就看完一遍文章再做题,没什么时间就边看文章边做题,一点时间都没有,那就全选A吧,优秀。嘻嘻…数学一复习说下我的数学背景。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一大二学过很多数学专业的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复变),但谁让我是学渣呢,除了数分80+、高代90+,其他大多是60飘过,所以我的基础并不好。刚开始看全书的时候,整个人是懵逼的,各种不会诶,极限那一单元看了快20天,所以我该是有多笨?效率真的可以说是特别低下了,这样下去可不行。所以,我在论坛上看了各种经验贴,总结出适合我这种菜鸟的数学成长教程:看视频+做笔记+做题。数学的复习我是这样做的,先看一下李永乐王式安的全书,做一点全书上的基础例题,然后看方浩的强化班视频,边看的时候边做笔记(他的例题都很经典的),最后再做全书后面的习题或者汤家凤1800题巩固。宇哥的视频也不错,他是很厉害的一位老师,不过个人风格可能不太适合我。方浩主要讲如何快速地巧妙解题,讲课风趣幽默,所以我很喜欢嘻嘻嘻。对了,全书有两种,区别其实还是蛮大的,基础一般般的推荐大红色的李王版本,基础好的可以看粉色的李范那本,不过那本难度确实大很多。第一次考跟着浩哥的视频我复旦数学三考了130,不高不低,马马虎虎的,我也算满意了。其实我那时候准备的挺充分的,9月中就开始大量做模拟题了,基本一天一套,后来效果不错,均分140+,最后一个月有点膨胀,没有做题,把时间都花在政治和专业课上了,考数学的时候手很生,也犯了很多小错误,最后的分数确实不高。今年呢,因为之前专业课的惨痛教训,所以把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上了,对数学的重视严重不足。我是10月中旬才准备的,到考前只浏览了下以前看浩哥视频做的笔记和最近5年的真题,数学最后勉强及格,差点挂了,哭唧唧……教训是:一定要重视数学,还有要大量做题,考试之前一定要坚持每天至少刷一套题,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天晚上,手感真的很重要…专业课894计算机技术综合基础复习专业课大概是我最头疼的科目了,因为是第一年全日制招生,所以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但是这样的风险其实蛮大的,面临着巨大的未知。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专业课考什么,我疯狂地找学长学姐,在各种平台上,比如考研论坛、百度贴吧、qq群、工学院公众号,甚至在知乎上搜索18级录取的学长学姐的名字,可是还是一无所获,难受的很,一头雾水的感觉真的有点绝望,真的是个傻狍子了。好吧,既然找不到学长学姐,那我自己好好看书做题吧(其实心里还是想说mmp,很绝望…)。因为刚开始我准备的是软微的计算机,所以已经有了3本王道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参考书。对比了下我们工业设计工程的专业课参考书,觉得吃透王道三本书对工学院的专业课绝对是绰绰有余了。但是时间太紧张,只剩下两个月的复习时间,还要准备其他三门课根本不足以我吃透王道,此外我有点侥幸心理,工学院第一次招收全日制,这个也算是个冷门专业,给的参考书也很简单,所以我有点侥幸心理,这次工学院出的题肯定不会太难。所以,当前的重点是吃透两本参考书。两本书我都仔细翻了一下,发觉王海燕的这本要比另外一本更加详细(哈哈其实我是觉得这两本书内容差不多,但是王海燕的这本书重点内容说得更加明晰),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几乎只看了这本,考试前看了三遍,也做了笔记,做到能够清楚每章说的是什么内容,重点是什么,以及不清楚的难点在哪里。对了,一开始跨专业的同学数据结构那章可能入门比较困难,建议在B站上看看小甲鱼的数据结构教程,讲得挺清晰明了的,不用过多纠结算法。此外专业课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论述题。计算机专业课还是要多做题的,考试之前我找了不少习题,下面这本书还是很好的,和专业课的内容很契合,值得做几遍,名字叫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测试,清华大学出版社紫色封皮。在学习中的一切投入在成功后都是浮云,考学是一条艰难的路,所有的过程都无人看到,唯有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希望这个结果是100%通过,那么小美院将是唯一选择。(二战三战不可怕,却不可取,一年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时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衷心希望可以一战登岸!)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清华毕业生团队专注美术、设计、电影、戏剧等考研 研究培训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天无私覆

2020迎新|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数据大揭秘

今天是2020级研究生新生到燕园报到的日子金秋在即,芳华绚烂一起用“大数据”认识一下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北大人吧!新生概况202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总人数9301人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新生当中内地生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在校本部学习的同学有7866位在医学部学习的同学有1435位(以下数据均以校本部为统计口径)学习形式2020级研究生新生全日制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学位类型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3923人为专业学位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男女比例从性别来看这级研究生新生男生4430人,占56%女生3436,占44%整体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分布从年龄上来看校本部新生平均25.9岁其中硕士生26.5岁,博士生24.5岁博士生平均年龄比硕士生平均年龄要低,一方面因为非全日制硕士新生往往是事业有成后求学的,另一方面本科起点的直博生基本是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群体,占博士生比例较大(50.2%,超过一半),一定程度拉低了博士生的平均年龄。民族地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分布在2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93%少数民族近7%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新生人数位列前五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有66、58和17人国际学生来自90个国家来北大深造的人数超过20人的国家有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基斯坦和法国生源院校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本校的同学最多(1572人)占比约20%然后接下来各个高校比较平均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大数据就看到这里啦!新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充满期待了呢?北大欢迎你们的到来祝愿你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充实而独特的回忆九月的燕园秋光正暖,时节方好且歌且行,欣喜相逢很高兴与你初见北大2020级研究生新的研习旅程正将起航

没好死

中国“最好的”5所研究生院!第一不是清华和北大,但毫无争议

研究生院的设立是为迎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管理机构。在我国近代的教育历史上一共有56所高校被批准设立了研究生院,这些学校基本上包括了我国所有的985大学和顶尖211高校。据有关机构统计,这56所研究生院承担了全国60%左右的博士和40%的硕士培养任务,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立了研究生院,可以说高校的研究生院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中国最好的5所研究生院,第一并不是清华和北大。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型高等院校,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近年来,学校改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并开始招收少量本科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以分布在全国的100多个研究所为依托,以北京的研究生院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生教育王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开创了多个第一,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等,可以说将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排在第一是毫无疑问的。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于1984年正式成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培养格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0多人,其中630余位教授和研究员被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有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清华大学有博、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40 余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00余个,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一二级学科。并且依托于清华大学优秀的师资以及资金扶持,发展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跻身世界级名校。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培养研究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国内首先开始招收研究生的大学,虽然当时招生人数较少,但已经是所有高校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大学,并且毕业生在当时基本都能够成为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北京研究生院共有300余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10余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并且学校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自行决定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取得明显进步和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高层次人才。四、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的大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所高校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就已经正式设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大学正式设立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新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目前在读各类研究生30000余人。五、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目前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50余个,其中有30余个国家重点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余人,并且浙江大学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仅2017年,全校共选送2400余名研究生通过多种渠道公派出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或者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对于以上5所大学的研究生院,您怎么看呢?您更看好哪所大学的研究生院呢?欢迎您的留言。

王栋

北大研究生比不过本科生,是因为第一专业太差?差距在这几个地方

大家好,作为一个平凡农村人来说,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高考,第二条是考研。如果高考失利,那么你还可以努努力去拼一把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但是即便是北大的研究生,却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往往被HR拒绝,那么为何在招聘过程中,HR更看重第一学历呢?第一,本科生和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差距本科生期间几乎是本专业的所有内容都要学,而且学习的难度虽然不比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要深,但是课程内容却十分的扎实,其实论难度来说,高考的难度是比研究生的难度要大,而且相对来说更公平一点。研究生的选拔,在专业课方面,一般是由自己院校的老师进行阅卷,因此并没有非常公开透明,尤其是在面试上,更多的时候是根据考官自身的主观意愿。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考上的研究生确实不如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扎实。第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的差距作为一个研究生,你会经常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而本科生参加的是各种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那么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说实话,很多第一专业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和本校研究生进行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而且有很多导师也往往觉得二本院校上来的研究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不够过硬。第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有很多大公司非常看重第一专业,985院校的本科生和普通院校的研究生,HR们往往会选择前者,一来是因为本科生的工资要求比研究生的起薪往往要低,但是专业素质和技能却比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要高,因此性价比十分的高。但是请大家放心并不是所有的HR都会看第一学历的,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或者是用机器进行简历筛选的公司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往往是一个硬性标准。看完以上,小编不得不再说一句,即便有些公司更看重名牌大学的本科生胜过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学历越高意味着你毕业后的优势更大,起薪也会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公司来说,学历几乎决定着你的晋升,有些本科生毕业的人才几乎没有升职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还是能够希望大家能够考研,祝这次考研大家能够成功上岸,砥砺前行!

此上德也

2018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高校名额排行,来自这108所高校!

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知名的学府,是很多学子学习的理想之地。然而,由于这里聚集了最一流的生源,想考取北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相对于高考,考研报考北大会容易一些。然而,还有一种方式更为简单,那就是所在高校的推免。每年北大都会接收大量来自全国高校的推免研究生,相对于推免,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取北大的名额就少的可怜。那么,都有哪些高校的学生有希望得到北京大学的推免名额呢?小编对北京大学2018年接收的推免学生本科高校进行了梳理,得到了详细的统计数据,现分享给大家:通过上表可以得知,除了北京大学自己外,另外得到北京大学推免名额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些高校推免研究生名额都超过了50人,排名第一的武汉大学甚至超过100人。武汉大学能得到最多的推免名额确实比较让人惊讶,说明北大对这些高校还是比较认可的。从C9高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被保送北大的人数都不少,这些重点高校之间认可度比较高。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去北大的名额也能说得过去,都有二三十人。但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能保送北大的名额就少的可怜了,不知道是北京大学不认可还是其余原因,这些名额确实不多。这也可能和上海高校自身有关系,上交和复旦的学生更喜欢留在本校读书,而不是选择北上去北京。其余几所值得关注的高校有兰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郑州大学等,这些高校在保送名额上都很不错。虽然兰州大学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但在重点高校内还是比较受认可的。其余三所高校都是211工程高校,尤其是郑州大学,在入选了双一流高校后,保送北京大学的名额上也有了不小的提升。普通211工程高校保送北大名额基本都是个位数,和重点大学的名额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的同学们,你理想的高校有多少名额能保送北大呢?

频道

在北大的研究生生活,以及你想知道的关于读研的事情

关于在北大读研的经历,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总结。希望给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或者已经处于研究生学习中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和。01 研究生生活2017年9月2日,是我的研究生报道日!那一天,真的超级激动!激动的在办手续的时候少看了几行字,导致后期又重新去办了一趟。爸爸妈妈在邱德拔体育馆外面和其他的家长聊天,各家都在夸自家的孩子,大佬们是真的优秀!我是真的有待提升hh我的专业属于大家说的“搬砖“专业,大部分时间是要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想起来刚入学,和我同为搬砖工的同学吐槽,别人天天新中关五道口,我们天天实验室一日游。但这不能说明我们搬砖工的研究生生活惨!研一上学期主要完成课程学习,实验方面比较多的是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操作,为自己的研究打基础。研一下学期,继续完成课程,但也要开始对自己的课题有深入的想法了!研二在完成学分后,整个人都是天天泡在实验室的,做实验不仅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这一年,我买了按摩仪、血压仪以及一些保健品。师兄调侃我老气,提前老年生活了。为此,痛定思痛,报名了学校的综合体能社,强身健体。研三主要的工作是完善实验,撰写论文,还有求职。在接下来的几个模块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02 研究生课程入学后,教务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邮件通知,选课事宜,培养计划,学分说明。不会选课没有关系,可以多多请教师兄师姐和导师,师兄师姐会非常热情的为你介绍各科课程特点,分享课程经验。我当时是把课程列表打印出来,征求导师意见,导师会给你圈出你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然后询问师兄师姐他们之前所选课程。这里有个建议,就是导师为你圈定的必修课程一定要选择,推荐的相关课程就要看你自己的兴趣了,我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门课,哪个老师是他在开会时认识的,结果那门选修课当时上的真的很懵,课上大部分时间“在聊”,也没说考核方式,底下学生基本都在各忙各的,看文献等,属于的的确确的人情课(一些课程不满5人,是不允许开课的)。师兄师姐们说她们之前也没上过这个课,当时刚入学,一想老师都推荐了,那就咬牙把课程上了吧。也许你会问,既然是人情课,就得选啊,不然老师生气了怎么办?其实研究生主要还是在研究方面,对于课程选择,你的导师不会有过多的限制,有些推荐课程很有可能就是随口说说,当然你也可以和老师解释,对那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者选课时间冲突等。开学前两周,会有补退选课的操作,这两周一定要好好把握,认真听听这门课程老师讲课内容、考核方式等,以便最后确定选择课程。只有学分修满了才可以,不同课程考察方式不同,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教务的通知,我们当时就是有些课程不算做学分,比如有些课程备注的本研合上,我们院默认不算学分。不放心的话可以去教务查询,不然课程堆到最后对毕业会有影响。03 文献阅读文献是科研的第一步。阅读文献可以让你知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而找到你感兴趣的课题,避免重复劳动,少走一些弯路。同样的,选择文献也很重要。限定研究主题,了解课题的历史发展。可以读一些综述类文献,对于里程碑式的文献一定要认真地细读。刚入师门,那课题组的文献也要好好阅读,了解实验室的研究。选择有权威性的期刊阅读。阅读文章可以先从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入手。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占比并不大,过分追求全文会有些浪费时间, 不要走极端。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做笔记可以帮你有效加深对文献的记忆。无论何种形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可以用文献编辑器标亮或者添加备注。04 社团活动研究生是可以参加社团活动的,但是经历不如本科多,建议还是第一年多参加一下,多挖掘兴趣,认识伙伴。一般同学们参加的都是研会、团委、各大社团,当然身边还有好多同学自创社团。志愿活动也有很多,大家可以积极参加。当然各种比赛也少不了。每学期学校都会有百团大战,各家社团在摊位都及其热情,社团会收取一些社团费,我最开始真没少报名,但是好多交完钱,我一次没去过,建议大家还是好好思考一下,社团贵在兴趣,不在多哈。我在研一的时候加入了学院研会,做了创业部部长,虽然本科也一直在学生组织工作,但比较偏文职,不搞活动。研究生就寻思尝试一下,一上来就接了个对我来说是个大活动的比赛,虽然是院内发起,但面对的是全校,初赛、复赛、决赛,记得当时天天捧着电脑看资料,熬夜到两三点,对于活动小白来说,那个时候真的不容易,但好在还有热心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指导,遇到困难有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在那硬挺着,适当寻求帮助没啥不好的。在这个活动中,接触了各学院同学,交了好多朋友。研一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一些比赛,创赛、建模、MF行业研究比赛,这些比赛耗时不会太久,集中精力一段时间都会弄完,在此,再次鼓励大家多多参加比赛哦,跨专业搞起来还是蛮有趣的~志愿活动各个学校都会有好多,各种类型,没有必要为了凑时长去做志愿,做一些自己觉着能贡献力量的。安利一下我参加的SK SUNNY,我们学校当时主要针对敬老方向,团队没有太多人,但每个人都有当活动策划的机会,除了定期去敬老院服务以外,每期都会有主题活动,我当时的是同理心实验。SUNNY会给大家提供各种支持,在大部分学校都能看到SUNNY的身影哦~05 与师门的相处先来说导师,见到导师紧张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这样,主要还是要放平心态,平时多去和老师沟通,慢慢也就学会了和老师的相处之道。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脾气,我身边的朋友也会偶尔和我吐吐槽。有的导师喜欢打乒乓球,她们全师门就都去学乒乓球。和师兄师姐们的相处也是这样,平时多交流交流,就熟了。师兄师姐们平时看着高冷,可是走近了也就会觉着大家没啥代沟,天天在实验室办公室天天见的,总会有共同话题,聊聊科研或者一些趣事。我这点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师门就特别和谐,师兄师姐们爱护有加,所以大家也都这样传承着,我们对比自己小的师弟师妹也是这样。偶尔实验室有个别冲突,但也不会伤了和气。大家实验不顺的时候,会一起出去聚餐喝酒,打打牌,打打游戏。06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点选题要小,不要题目很大,太大的题目内容少就显得很单薄,自己也无从下手。写作前要大量阅读文献,平时注意学术积累。选好主题后,做好框架,进行规划,写作的大体思路。撰写按照框架进行书写,书写需要指定计划,适当微调结构框架。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要突出一个“新”字,来反映我们文章具有的创新性,论文分层深入,逐层剖析。说别人实验不足时,要说具体,最好能呼应,从而突出我们的文章。07 关于组会组就是指你的导师还有导师团队的其他老师,你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组成的一个课题组。而组会就是每周或每两周导师和学生一同参加的研讨会,学生汇报进展状况或文献汇报。对于实验类的学生来说组会并不陌生,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老师觉着定期学生单独汇报的效率更高,就会定期挨个找学生谈话。我们师门就是一周文献进展,一周实验进展,这样交替的开组会。关于组会的准备,一般都是学生做PPT,写清自己的实验进展,论文进展,实验结果,后续计划。组会上最主要的还是要表达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你提出建议。在汇报文献之前,一定要读懂文献内容,老师往往会问一些细节,答不上来可就不好啦。08 休闲娱乐大部分的研究生时间都在实验室或者办公室,人文类学科我不是太了解,有一些学科不需要天天待在固定地点工作。对于做实验的人来说,有个好体力是成功的关键啊,建议大家每天留出固定时间运动,可以晨跑或者夜跑。喜欢健身的朋友,可以每天去健身房打打卡。不喜欢机械的朋友,可以看看Keep。我个人不是太喜欢机械,所以一般都是跑跑步,跳跳操,健身操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有的人说研究生生活枯燥,其实并没有,没有必要完全一整天就想着实验,要学会适当放松。我们师门就喜欢一起参加跑步类的活动,男生们爱打篮球,师兄爱踢足球,所以总有比赛可以让我们去捧场!总之要记住,有个好心情才能愉快的搞科研!不要总自己一个人把事情憋在心里,要学会倾诉、也要学会倾听。你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总有人在你身边,或远或近。

瑛士

2020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统计,这所211成黑马!

最近,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推免研究生的名单。从整个名单来看,北京大学的生源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名单共有165所高校上榜,其中多数高校入选人数为个位数。而从北京大学的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入选情况的统计来看,北大对不同高校学生的认可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么,都有哪些大学推免名额最多呢?请看下面的统计结果:以上是近2年北京大学推免研究生本科高校的统计情况,从入选人数方面,北京大学可谓是遥遥领先,近2年北大本校的推免研究生人数都过千人。要知道,北京大学每年本科毕业人数也就4000人左右,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还有一部分选择了本科直接就业。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基本上有近80%的同学可以拿到推免资格,这就是重点大学在升学就业方面的优势。从总数来看,北大本校的推免生占据了总推免名额的1/3以上。其余高校中,有10所高校2年推免人数过百。但从总人数来看,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南开大学无疑是北京大学推免生的重要生源地。除此之外,通过这些数据还有另一个发现: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高校的推免名额在逐年减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都是如此。相反,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名额在逐年增加。从整个的排名来看,前20名高校中仅有1所非985工程高校,那就是中央财经大学。不过央财虽然不是211,但高考录取分数要比很多985工程高校还要高,从这一点来看,央财入选人数多也实属正常。清华大学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作为国内的TOP2高校,每年仅有30多名学生可以推免北大,这似乎有些少了。与清华同样尴尬的还有上海的3所985工程高校,复旦、交大和同济,这3校每年得到的推免生名额也仅有20人左右。在这份榜单中真正让人意外的是南昌大学,与其余高校相比,南昌大学虽然也是211工程高校,但知名度要差了不少。但从名单来看,南昌大学每年都能有20多名学生成功推免北大。与其余高校个位数的推免名额相比,南昌大学确实是显得鹤立鸡群。如果各位小伙伴们高考发挥不是很好,可以考虑一下这所高校,毕竟在北大研究生推免方面,这所大学有比较大的优势。

目擊者

本科是普通二本,但考上北大研究生,还是被多家企业单位拒绝录用

本科是普通二本,但考上北大研究生,还是被多家企业单位拒绝录用近几年高考各省的高考人数都在增多,而复读生占据了一大半。往届的学生不是因为考不上大学而选择复读,是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随着复读生人数的增多,对于应届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浪费了资源。不得不说,现在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本科人才了,所以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更是不好找工作。有很多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由于分数并不是很好,在本科阶段读的是一所很普通的本科院校,但由于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继续深造,提升学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就业。本以为现实就是这样,在提升自己的学历后,就业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顺畅,但现实却很残酷。我有一位同事,她的女儿在本科读的是一所普通的大学,本来是想复读一年考985或者211这一类大学,但是又害怕复读之后考得更加差,所以就直接选择报考省内的一所普通二本。因为我这位同事的女儿知识功底还是很不错的,在大学的时候也还是非常刻苦地学习,大学四年期间,每一年都能拿到一等奖学金。学院里的老师也是非常看好这位女同学,说她在大学毕业后肯定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的确,同事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都知道北京大学是国内最牛的学府,与清华大学堪称国内顶尖大学。高考能够考上北大或者清华的学生,那基本上都是各省的高考状元,毕竟这两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非常高,竞争压力也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当然,想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也是非常的困难,一般的学生都不敢报考,并且北京大学录取的研究生人数不多,所以考上的学生都是真正的学霸。很多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校不是985或211名校,所以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同事的女儿已经完美地提升了自己的学历,从北大研究生毕业那含金量已经与本科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同时也已经超越了那些985/211的本科毕业生了,就业找工作那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她的女儿是今年毕业的,从今年的5-6月份就一直在投简历,本以为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投的那么多简历,被很多家单位无情地拒绝录用。并且给她的答复是,单位只招收第一学历是985或211高校的学生,而她女儿的第一学历只是一个本普通的二本,尽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也还是被拒绝了,家长也是为此担心,都哭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得不说,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单位,只看重求职者的第一学历,如果达不到要求,不管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还是北京大学的,统统都直接否决掉。有人说用人单位之所以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是因为第一学历才能够证明学生是真才实学的,也能看出一个学生的本领。而考研究生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所以不看读研是什么大学。本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考研也是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的努力,并且考研的难度可以说比高考还要大,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就已经证明了学生是一位人才,而不应再被拿第一学历说事。对此大家是怎样看待的呢?欢迎你们的留言与评论。#加油考研人#

黑暗之

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5大生源地,山东高居第一,北京遗憾未上榜

北京大学据了解,北京大学2020年共迎来了9301名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生6333人,博士生2968人,研究生新生当中,内地生有8541人,港澳台生160人,留学生600人。01.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今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中,在校本部(燕园校区)学习的同学有5806人,在深圳研究生院学习的新生有1254人,在医学部学习的新生有1435位,在大兴校区学习的新生有806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校区分布大兴校区主要是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深圳研究生院是北大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国际法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2.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全日制研究生6137人,非全日制1729人,北京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比例在双一流高校中还是比较高的,这些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分布于光华管理学院和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学习形式北大2020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有3923人为专业学位(硕士生3870,博士生53),有3943人为学术学位(硕士生1727,博士生2216),硕士生专业学位新生规模是学术学位新生的2倍有余,博士生则以学术学位培养为主。03.北大研究生新生生源地及主要毕业院校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山东籍新生有801人,高居北大生源地第一,河南籍新生有619人位居第二,河北籍新生有534人位居第三,湖南籍新生有397人位居第四,江苏籍新生有393人位居第五,其中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稳居前三,第四和第五位在江苏、湖南、湖北三省之间来回变化。比较意外的是,北京是北大本科生的第一生源地,但却不在研究生新生五大生源地之中。北京大学研究生各省新生人数TOP5从新生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北大本校的学生最多(1572人),占比约20%,除了北京大学以外, 研究生新生来源比较多的3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185人、南开大学162人、中国人民大学161人,这三所名校都是工科实力相对较弱,但人文社科和理学学科实力比较强,这和北大的学科优势也相符合。

萃乎芒乎

2018北京大学研究生新生报到现场:1万多名新生阔步迈进北大!

2018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及留学生新生陆续前来学校报到。9月10日是研究生新生的报到日,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数据,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硕士新生7372人、博士新生2642人,其中校本部8544人,医学部1470人。让我们步入迎新现场,走进他们正徐徐展开的燕园新生活。笔法遒劲的“北京大学”,郁郁葱葱的未名博雅,习习秋风送走了暑意,百廿的她迎来了年轻的他们从此,他们踏过新起点,迈步新征程,追逐新目标,收获新成就,年轻的心,永不停歇!学长学姐的悉心指导,抚平了新生的小紧张,不管是初入燕园、再入燕园,亦或是又入燕园,报到那天踏入这方土地,神圣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与君初相逢,他双眸中的坚定,带着书生意气,她眉眼中的笑意,沾染未名波光,他们开启了一段段燕园情,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数字化的报到注册,少不了“刷脸神器”,这古朴安静的燕园,更孕育着新鲜跃动的声音,你们,就像是新生的激流,在宽阔稳定的河床上前行激扬!有条不紊的报到背后,是他们在提供保障,各个院系、部门早早地做好了准备,秋日里的汗水,蒸发在笑容洋溢的面庞,一日的辛劳,消散于新生的一声“感谢!”,穿梭在树影婆娑间,略显瘦削的身影,也是新生们难以忘记的初遇迎新逐渐结束,燕园又回归她的静谧,在这处园子,沉下心来,迎接新的挑战,克服新的困难,新北大人,都准备好了!(文字:吕成敏,图片:李香花、刘月玲、曹倩倩、校园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