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药品的市场分析是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大房子

药品的市场分析是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

【现场观点】田娟:药品的市场分析是企业“突出重围”的关键来源:药智网/田娟 T字型的知识架构、价值差异化的深度挖掘是医药咨询的重要法宝,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与学习携手并进!怎么做好药品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指的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有目的、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跟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信息,并且得出相应的结果结论,为企业的营销、经营决策提供支撑。在此理论基础上,如何从实际工作中做好市场调研?且调研过程中哪些工作最为关键?先来分析市场调研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工作流程,具体可分为几个环节,第一步是确定你调研的主题或者是问题,第二步是制定一个调研方案,第三步是收集市场信息,第四步是信息的整理分析,最后一步是撰写报告。总而言之,市场调研是以界定清晰的问题作为起点,符合包括行业逻辑、商业逻辑的大框架下做信息的检索、利用、挖掘,同时用方法论、相应得工具得出相应的结果结论、为决策提供支撑。药品市场分析的几个方向药品市场分析的主要方向包括目标产品、营销环境、企业内部的营销力量等。目标产品一般是指这个产品本身的一些功能、特点、定位等等情况;外部的营销环境,则是行业周期、政策环境、竞争情况及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等企业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企业内部的营销力量,包括企业的体量规模、资源、配置组合都有差异化。众所周知,说明书是目标产品直接的信息来源,也是分析药品的工具。其是药监机构核发的,具有法律效应和高度融合的文书,内容非常准确。比如组分、作用机制可以判断该产品的创新程度如何;通过靶点的成熟度分析竞争情况。而对于产品组合的类型(如下图),可以对产品管线尽心梳理,对营收/利润、研发投入划分梯度。接下来,说说药品市场分析中的药品市场准入、药品市场需求问题。目前在药智数据库里,用户可以通过下图中的链接迅速获取到基药、医保、重点监控类药品的相关信息。而药品市场需求指的是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营销环境和营销费用水平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量。其中“一定区域”是很重要的限定词,该区域的范围是全球市场、全国市场,还是区域性市场。而“一定时间”可以是研发时间、上市期限等。一般地,关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可以从这几个关键词出发,一是目标产品,二是产品类别,三是适应症,四是临床需求。其中,目标产品决定了产品基因。产品类别可以通过ATC分类法确定,但需要强调的是某些药品ATC分类不是单一的,在做调研数据或者是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否有遗漏的情况。关于目标适应症,用户在药智数据库上直接在“疾病”、“流病”获取信息(详见下图),或通过其它文献、美国CDC、诊疗指南等途径得到。临床需求满足与否,直接决定产品市场需求的天花板。此外,与市场需求分析相关的目标患者量、目标适应症的现有市场规模、市场预测。其中,目标患者量是基于样本处方数据分析,其能清晰地反映出患者入院之后的流向,如医院级别、用药类别等,以数据的形式窥探市场机会。市场预测的依据包括消费者意向调查法,问卷和访谈,销售人员综合意见法,销售人员指导客户的反馈信息等。除了上述几点,药品竞争对手的分析在药品市场分析中显得很关键。其考虑因素包括竞争程度、竞争者市场目标和策略、市场占有率、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实际上,产品的竞争格局会在不同的目标市场的占有率不一样的,格局也是不一致的。所以,该项的分析为企业的策略制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总体而言,药品的市场分析关注要点目标产品、市场监管方面的,同时药品临床需求、临床应用评价、需求竞争,目的让决策更有效率、更有眼光。

莫若无为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梳理—文字回顾

来源:雪球今年是医药行业投资的“大年”,内需驱动的刚需属性和长期成长的稳定性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投资价值。那么处于“聚光灯”之下的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如何?同时,医药板块子领域众多,各自具备不同投资逻辑。各子领域将如何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将如何?雪球联合机构间市场投教基地推出【看穿十大行业】行业分析课,本次嘉宾是兴业证券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黄翰漾做客雪球直播间,为我们剖析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梳理的投资策略及农业板块更多的投资机会。以下为路演实录:各位投资者下午好,欢迎来到由雪球社区,机构间市场投资者教育,证券食堂共同举办的“看穿十大行业:给聪明投资者行业分析课”投教活动,我是兴业证券的医药分析师黄翰漾,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的梳理。首先还是简单分析一下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当期行业这边的一些基本情况,坦率来说整个医药行业其实是一个由政策所主导的细分行业,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股价的走势和整个医药板块的走势跟政策息息相关,比方说早年间双信封制度,后续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大家讨论比较多,不尽相同的政策背后的契机和目的还是相同的,主要是为了把医药行业往更高端的产业上引导升级,在保质控费的大环境下引导整个行业向上层发展。比如早年的双信封制度,可能是把早期的普药向仿制药、专利药进行转型,当期我们看到带量采购的政策是把目前仿制药市场引导向创新药升级,这是政策推出最核心的目的。当期政策格局相对比较清晰了,2018年机构改革之后成立了国家医保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卫健委,三个部门各司其职,职能是比较明确的,医保局主要是分管医保相关的事宜和政策,卫健委主要负责医疗,药监局主要负责医药。这三块内容。我们这边用了英语时态划分了三连联动改革的整体进度:完成时:药监局。我们认为药监局更多偏向于“完成时”,2015年“722事件”之后,经过两年左右的改革,整个药监局的政策框槛相对而言比较明确了,那时候加入ICH、加速审批、清理积压等一系列改革之后,整个药监这边已经呈现出了非常好的活力,无论是申请速度还是当前获批数量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目前我们认为这块相对而言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善的改革,后续可能更多集中在执行层面,关注细节。进行时:医保局。2018年推出“4+7”当下推进医改的“主力军”,集采扩围、高值耗材集采试点、DRGS、医保目录调整/谈判,一系列政策都在不断推进,导引药品和市场。未来时:卫健委。主管医院相关事宜和政策制定,这是医保里相对难改革的点,卫健委后续可能会推出很多政策进行改革。这是我们对三医联动大概的分析。药监局在2015-2017年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去把药监这边向更好的方向印度,无论是审评数量还是获批上市的数量都保持加速趋势,改革基本在路上,后续的连续性可预期。医保结束了过去碎片化管理,无论是保质控费还是向创新转移升级,这可能是医保局未来主要做的方向。控费降价是当时市场比较担心的点,2018年底政策出台之后医药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调,大家担心价格的影响,但我们认为控费降价不可能结束了,也不可能有时点判断,后续是长期事件,但不用太担心,虽然老产品会降价,但不断会有创新产品推出来,那些产品会不断迭代,不断往更好层面发展,这块一定是整个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所以第二张图可以看到,单品现金流不可能长期向上,但不断有新产品往上冲峰值,这也是很好的成长周期,是未来医药这边头部公司的发展趋势。我们简单把创新药拿出来举例,过去大家更多关注仿制药,创新药关注度相对没有那么高,但2018年之后创新药快速成为了市场热点,过去大家的关注点是一些已上市产品的销售情况,后续创新药在上市前要考虑本身的立项、临床和注册等一系列因素,上市之后要考虑准入、市场营销和销售,我们看的关注点可能就不一样了,会出现新的变化,后面我们讲创新药时会详细说这方面的因素。以上是对政策的简单树立,下面一块我们想讨论一下,我们看一下整个医药板块,包括细分子领域的大概情况,整个医药工业盈利能力相对还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市公司高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整个医药工业行业增速会比整个中国GDP的增速更快,如果我们聚焦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头部上市公司,增速一定比整个医药行业更快,是这么一个市场格局。确实,回顾过去十年的板块走势,整个医药无论是创新+消费升级的长期成长逻辑还是业绩+政策双轮驱动的板块属性,都驱动板块有比较好的收益,以十年来看中信医药指数跑赢了万得全A、沪深300和中小板,也就是说如果长期持有医药板块,其实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收益。如果看细分子领域,相对而言市场关注比较高的一些板块就会取得更好的收益,这点其实也可以配合后面关于各个细分子领域的投资行业逻辑,这边能看到医疗服务相对来说是最好的,其次是生物制品、化药制剂、医疗器械,再次可能是商业、中药和原料药,基本是这样一个细分子领域的格局。来看整个布局水平,医药这边相对来说也不低,因为成长性和不错的业绩增速,但如果横向比较整个估值,比如万得全A和沪深300,应该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如果和中小板比的话,因为大家都有比较好的成长性,两者差异不是那么明显,都有比较高的估值水平。今年受特殊事件影响和医药这边在聚光灯之下,业绩表现比较突出,所以今年整个估值确实处于历史上的中高位水平。如果看细分子板块也是如此,跟前面相对比较匹配认可度比较高的医疗服务相对而言就会给予更高的估值,基于当期业绩层面的增速以及未来中长期成长性的估值溢价,再其次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本身的估值也相对处于中间的位置,其次像原料药、中药和商业估值就更低一些,基本是这么一个格局,和前面的还是比较相匹配的。这是整个板块的估值溢价率,前面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剂,再次是原料药和商业。这是我们对整个板块过去十年大概的梳理和报告,让投资者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各个细分子领域的认可度、估值和业绩增长情况的大概水平,之后我们简单跟各位投资者汇报一下各个细分子领域大概的投资逻辑和判断方式。坦率来说,医药虽然是一个大板块,但其中各个细分子领域的投资逻辑是各不相同的,大家会发现原料药包含了周期品的逻辑,OTC包含消费品的逻辑,化学制剂可能是偏向创新属性科技股的逻辑,其次还有药店这边可能是零售逻辑,整个医药虽然只是一个板块,但其中各个细分子领域包含了不同的投资逻辑,我们看的时候可能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区别判断,后面我们会一块来讲这几个细分子领域大概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样。我们还是从药品产业链开始讲起,药品最上游当然是化工原料,其次是原料药,再之后是生产成制剂,基本是这么一个简单流程。因为原料药分两个细分领域,一个是大宗,第二个是特色原料药。首先讲一下什么是大宗原料药。比方说VC、VE,大吨位的不涉及专利技术的产品化学原料药,产品相对的附加值没有那么高,而且我们看这个产业的属性,大部分这类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它们下游的需求增长一般比较缓慢,而且有一定的波动性,不算成长行业,因此我们才会认为它其实偏向于周期属性,产品价格的波动其实主导整个股价走势的核心因素,产品涨价的话基本约等于股价上涨的投资逻辑,这块确实比较类似周期品的属性。我们会发现这个赛道里的很多波动往往来自于一些突发事件带来的竞争格局变化,比方说产生一些生产事故,或者前两年的环保限产等一系列因素引发的供给端收缩,供需格局出现变化,供给不够行业的头部玩家就会带来比较好的收益。这个赛道PB/ROE是比PE更好的估值指标,整体来说就是周期股的属性。大宗原料药往下进阶就是所有的特色原料药,下游对应的是一些专利药或仿制药、特色药物,它们的上游产品,比如沙坦类,或是他汀类产品上游原料,相对而言会具备一些壁垒,因为下游产品具备一些生产壁垒,壁垒会比前面说的VC、VE产品相对高一些,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附加值。这个行业相对具备了一定的成长性,它们的成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下游药品的生命周期,比方说下游药品生命属于上升期,产品放量中,意味着上游原料药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利好和放量,所以我们更多是跟着下游产品的情况。这块的盈利模式一般其实是和一些海外头部的原料药企或当下的大企业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下游产品放量,上游会买更多原料药,基本是这么一个逻辑。当期如果我们单纯只是看一个逻辑,比方说看下游产品的放量,其实是很难驱动企业中长期成长的,所以转型其实是原料药企业的必经之路,比方说过去我只是做原料药,后续我不妨多做几步,我也开始做制剂,做制剂一体化的工作,或者我们再更进一步转型,做CDMO,去帮别人生产,可能这是当下我们讲原料药企业很核心的中长期逻辑。我们能够看到今年为什么原料药板块能实现比较好的表现,跟这方面的中长期逻辑也有一定的关联性,比方说华海、美诺华,其实他们都具备比较好的中长期逻辑在里面,这是当期原料药企业往后看的很大一点。前面有讲到,整个原料药的投资逻辑偏向于周期,得看价格的变化,同时我们得看到新的机会,来自大量采购政策带来的新机会,过去原料药在整个产业链中话语权是相对较弱的,目前在整个集采背景之下很多药品价格降幅是比较大的,这时候对原料药的成本控制就会显得越发重要,而且本身原料药产能的释放需要比较高的资金和设施投入,呈现出一定的规模效应,所以这块对整个原料药这边带来了一些新的契机,同时我们看到前两年所说的环保限产,这块淘汰掉了大量的不规范产能,行业壁垒变高之后也会对剩下一些头部企业,对环保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契机,这块可能是这两年出现的新变化和契机。简单补充一个点前面提到CMO跟CDMO是什么意思,这是未来原料药企业的发展方向,CMO(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它指的是合同定制生产外包。就是你没有生产能力我来帮你生产,坦率来说是这个意思,在整个药物发现和后面生产各个环节都会进行外包,现在当期整个创新药市场在发展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Biotech企业在逐步发展,药品上市,他们真正强的实力在于做研发,可能本身生产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甚至是没有工厂的,这时候就是契机,原料药企业过去有生产优势,经过了国内和海外认证的工厂,有产线、有产能,这时候不妨给这些企业做外包帮你们生产,这可能也是未来原料药企业的发展奇迹,这可能是中长期原料药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小补充。前面讲的是整个药品的上游,比如原料药的大概情况,偏向于周期品的属性。第二块我们讲一下处方药。先讲化学仿制药,在讲这个药品之前我想先跟各位投资者补充一个小小的点,我们分析一个企业,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企业,抑或分析疫苗企业、器械生产企业,分析的几个点其实是比较相似的,首先要看当期的产品线是怎样的,每个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未来空间大不大,这些产品未来大概是怎样的发展趋势,现有管线是我们需要分析的第一点。第二个当期越来越重要的点是未来的研发管线,创新药就是看它创新的产品线,现在也开始讲创新器械,包括疫苗也讲了后面待上市的产品线是怎样的,这块其实也是我们当期甚至往后越来越重要的需要考量的点,就是研发管线。还有一点其实不是显性是隐性的,是销售能力,每年投多少销售费用,整体来说销售团队到底是什么规模,覆盖是全国多少家医院,这块到底强不强,能不能把产品卖好,这块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点所以我们看一家企业其实主要就是分析这三个方面比较多,其次比方说财务、管理层情况等也要看,但前面我提到的三个点相对而言是更重要的几个点,一般我们是从这些方面判断一家公司到底是不是好企业,未来它有没有发展前景,我块是我想先汇报的一点。首先看仿制药曾经仿制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赛道,其实我们过去也看到一些很优秀仿制药企业的崛起,但当下仿制药整个板块的估值偏向于底部状态,而且整个估值的投资机会也没过去那么多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仿制药这边其实面临比较大的变革,这个变革来自于2018年推出的药品带量采购。带量采购之后我们分析仿制药企业现有管线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多考量点了,一是他们不太需要销售了,因为带量嘛,医院这边是绑定了销售量的。二是整个产品降价幅度相对还是比较大,更多的是从过去相对于高毛利的品种逐步变成了相对低毛利的品种,是稳定现金流,所以现有产品线和整个销售能力没有那么重要,对仿制药企业来讲我们更多要看在研管线,未来发展方向。其实我们这边也给这些公司大概区分了三条路径:1、转型创新。这一定是最好的路径,创新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因为创新药本身研发周期是5-8年,需要布局研发团队,支出比较大的研发投入,不是今年想布局明年就能做出来,所以转型创新虽然是一条最好的赛道,但需要时间。2、如果创新对他而言有一定难度,不妨考虑第二条路径,发展难仿药,比如说呼吸剂,产品专利已经过期了,但由于本身剂型上的难点,可能还是具备一些生产壁垒,这块可能是第二条路径,假设创新不行,可以考虑发展难仿品种,比较典型的健康元等公司都做得非常好。3、如果第二也比较难,第三条路径是延伸产品线,上市一款仿制药短期会面临集采,一款不行就生产10款、20款,最后总有产品能进入集采,带来增量,只要每年保证产品上市的梯队,未来也可以实现现金流、实现盈利,这也是一条路径,当期也有部分公司往这方面布局。可能这是未来创新仿制药企业的三个发展方向。对于仿制药企业我们总结来看,现有管线大家更多考虑集采未来的影响,未来是什么稳态的情况,我们会更多考虑未来新的管线、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向,是化学仿制药大概的特点和研究方式。前面讲的是化学仿制药,下一块我们简单讲讲中药处方药。这块也是当期整个市场关注相对没有那么高的细分领域,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药企业大部分在研产品相对偏少,可能更多是分析现有产品线的梯队,这块跟当下大家关注创新的方向有一些脱离,所以导致中药现在当期关注度不是那么高,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关注它现有的产品大的品类是什么,大品类的领域是不是大的领域,产品价格会不会有压力,往后看竞争格局怎样,是不是会进入医保,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当期整个中长期发展趋势,一方面很多中药公司目前也在做转型,比方说往化药、往生物药这边进行转型,比较典型的像天士力等一系列公司都在这么做,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可以去挖掘它现有的文号,尤其是一些老字号公司,比如同仁堂,有很多文号当期卖的不是很大,更多聚焦过去的现有大品种,我们对这些文号进行二次开发或推广营销可能就能实现比较好的增长,所以他们更多是关注现有产品有些什么梯队,这块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对中药这个细分领域来说,一方面是关注现有品种,另一方面是不是有强力品种未来可挖掘,这是两个方面。其次中药企业也需要看销售能力,同时还要关注政策,这两年整个中药板块受到一些压制,一方面是原研药,另一方面政策这两年也给中药带来一些影响,包括对中药注射剂的限制,我们相信未来在整个中药板块经历一些变革之后,一部分的落后产能淘汰之后,这个板块可能会重新崛起,一些头部公司产品具备循证医学知识药品的企业,我们觉得未来是具备潜力的,但可能当期受到压制。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中药材的价格,因为中药材的价格波动性会比化药波动性更大,同时他们这块相对来说占成本的比例也会更高一些,所以中药材价格也是需要关注的一点,会影响到成本。这些是当期我们能看到整个中药板块大概的情况和逻辑。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行业优势是独家品种(不讲价),国家医保也有覆盖。短板是新产品普遍匮乏,导致估值难有提升空间。市场现状是绝大部分中药产品降价压力不是很大,但销售增长也进入了相对偏成熟的状态,同时还有一些政策上的压制,这块是整个行业大概的情况。市场机遇是,可能过去很多中药没有经过临床验证,假设有像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等有循证医学数据支持的产品,凭借确切的疗效,未来也能走出来,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越来越高,这可能是行业发展的机遇。讲完处方药下面讲讲整个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赛道:创新药。因为医药整体来说是略偏防御性的板块,创新药是偏科技属性的,不是防御性板块,如果能诞生大品种空间其实是非常大的,比如海外10亿以上的品种比比皆是,同时本身净利率可以达到30%以上,这块一般波动性比较大,PE方式不太适用,更多可能是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如DCF的方式)进行测算,这块后面会讲。以吉利德为例,它们股价的PE走势有一定特点,他们整个创新药在上市之前,市场开始有预期的时候,他们这边股价会快速提升,那时候产品还没有上市,整个PE也开始上升,市值跟PE同步上升。之后整个创新药开始放量的时候,那个时候市值还在往上走,当快速放量之后整个PE快速提高也有快速下跌的状态,这时候整个PE和市值出现分化,之后药品逐步进入成熟期和稳定期,股价开始修复,整个PE也会回到比较稳定的状态,是这么一个趋势。在上市初期的时候,整个PE估值方式其实不适用,这也是我们看到当下为什么很多创新药企业,尤其是在港股、科创板很多企业估值很高的原因,因为产品还没有上市,所以估值看PE绝对值是比较高的。这些公司怎么合理估值?我们列举的方式是NPV估值法,就是DCF的估值法折现,我们把大概方式放在这里:如何把当下很多药的研发管线放进来,只能进行假设,因为药品还没有上市,首先我们假设它什么时候上市,上市之后对应的患者人群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适应症,这样就会假设出来患者的目标人群是多少。此后我们假设渗透率,这样能算出来整个药品一年能覆盖多少患者,因为还未上市,治疗费用未知,我们根据已知的同类型上市产品,或同类适应症的产品大概定价/海外产品的大概定价,然后假设国内这款新上市产品的治疗费用是怎么样。因为我们知道了目标患者,也知道了治疗费用,一乘就是它的销售额,这样假设它未来每一年的销售额是多少,此后我们假设净利率就能对应每年的净利润了,再假设它的成功率,这就是折现NPV的估值,产品值到底钱就算出来了。投资者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假设,因为没有上市,无论是未来的销售情况、放量情况、什么周期,成功率是怎样的、利润率多少、折现率多少,其实都是假设,假设非常多,微调一个假设对应的结果都不一样,也是为什么当期大家看到部分创新药这边股价有一定波动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在不停的变化,包括当前假设一款药品可能是今年上市,突然之间低预期了明年才上,股价就会出现波动,这是当期创新药明显的变化点,当期更多是研发管线这边给予比较高的估值。当期头部公司,比如大药企恒瑞,市场也是把比较多研发管线的估值放到了当期的市值中,这是为什么大家看恒瑞当前估值绝对额相对不低的核心原因,因为我们要考虑它的研发管线值多少钱,恒瑞确实是当期国内创新药的标杆企业,它的研发管线相对而言贡献了比较多的估值,这块也是为什么恒瑞能实现那么好股价走势的核心因素。当然只是举恒瑞的例子,别的公司都有比较好的股价表现。这是当期创新药的估值方式讨论,在传统估值方式的情况之下我们还需要把它研发管线的估值放入,同时还需要考量一点,包括前面我提到的,销售能力强不强、现有管线能不能稳定成长,有没有现金流,这块也是需要考量的,包括销售能力强不强也影响到整个创新药研发管线的估值。恒瑞为什么能有那么高的估值和它本身销售能力强也相关,这块放在前面我说到的DCF模型假设里考量,比方说它销售能力比较强,意味着它未来峰值会比别的品种高,这块也会放在我们的假设中进行估算,会是在假设中可以体现出来的点。当下整个创新药市场处于井喷期,我们可以把创新药进行价值重估装入整个价值体系中来,这是当下二级市场创新药可以这么繁荣的重要原因,它是价值的重估。这些点我前面大概提到了当下整个创新药估值体系,传统PEG走向PEG+pipeline,因为管线这边给它贡献了估值。以上是对创新药的简单讨论,怎么看一个创新药企业,除了前面讲到的点,核心多了一个方面就是对研发管线的估值,临床数据、推进时间节点等一系列因素都要考虑,相比前面讲的中药和化学仿制药需要多考虑这一点,大概差异就在这里,主要方式是通过DCF方式进行测算,做个DCF模型,能够算出来它大概值多少市值,这是我们对创新药的简单总结和汇报。下一块讨论OTC和中药消费品。对中药消费品简单举例,比如东阿阿胶、片仔癀、云南白药,它们具备比较好的资源禀赋,比如片仔癀是独家配方,片仔癀是OTC产品,本身具备提价能力。这块是OTC比较典型的特征。包括消费品和OTC都需要提高品牌力和溢价能力,此外管理层的能力、营销渠道、推广能力和横向扩张能力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些点,但最核心的还是我前面提到的点,本身的品牌力和本身的提价能力。当下来说,如果我们去看传统OTC企业,确实相对偏向成熟,成长性不佳,同时当下来看整个新产品相对少一些,所以我们更多考虑它本身的品牌力和本身价格上提价能力。中药消费品也一样,有提价可能,会带来增量,如果量价齐升就是更好的逻辑了。当下整个OTC行业成长空间相对而言是稳成长,成长性确实不高,未来更多保持小幅增长的状态,我们统计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是7%左右,不是很快,因为过去五年整个医药行业大概是10-15%的行业增速,比行业增速慢一些,确实是比较偏成熟的市场,传统OTC主要来自于提价带来的重要驱动力,如果是一些中药消费品,提价能力就更加重要,比较典型的是东阿阿胶、片仔癀,历史上它们都有比较稳定的提价趋势,我们也列举了片仔癀累计提价的情况,相对来讲甚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还要低一些,这意味着未来它会有比较好的成长空间,只要它提一次价,随着价格的增长,公司就可以实现比较好的成长。我们的结论是,品牌突出的中药消费品在低谷期时都是比较好的买入机会,长期看好,其它OTC行业需要看本身周期波段机会。这里以片仔癀为例讨论整个医药消费品的情况,大家会发现片仔癀这两年无论市场关注度、业绩还是各方面都很好,核心点在于一方面量价齐升,它是整个消费品最好、最核心的逻辑,提价还能放量,两者一叠加,公司一定会实现比较好的业绩成长,这也是这两年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其次是管理层战略布局很好,一核两翼持续发力,同时管控力非常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优点。此外,过去限制片仔癀的放量跟上游原材料(如麝香)有关,当期这块得到了解决,也意味着瓶颈没有过去那么明显了,这也是因素,这些因素一叠加就实现了比较好的成长,也是我们看消费品需要关注的核心几个点,一是量价关系,二是管理团队,三是原材料因素,这是分析消费品的核心逻辑。最后我们再讲一讲当下整个市场关注比较高的细分领域:医疗服务。先讲一下为什么医疗服务的关注度比器械、药品关注度更高、估值更贵、成长性更好,前面讲第一章也有提,整个医疗服务无论是涨幅还是估值都在整个医药细分领域处于很高的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在于:1、成长逻辑很好。2、不太受政策影响。前面我有提及,整个医药还是以政策为导向的行业,这样的话控费降价等一系列因素还是会给行业带来一些扰动,但服务领域整体来说受政策影响相对没有那么多,这也是这个行业为什么大家关注高的原因之一。首先我们讲医疗服务医院这块,当期全科医院的整个模式还不是很清晰,我们讨论比较多、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还是专科连锁医药机构,比较典型的是爱尔眼科,口腔科通策医疗,包括港股的锦欣生殖、海吉等一系列公司是比较典型的案例,他们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三个关键词:资产比较轻、可以实现快速的复制扩张、有品牌。只要具备这三个属性这就是很好的赛道,前面我提到的眼科、口腔科,包括体检,都符合这个逻辑。前面提到了很多因素:1、资产比较轻但折旧少,可以高ROE;2、科室比较好,一是不用跟三甲医院抢热门科室,二是科室比较好复制,眼科是很典型的案例。3、可复制性。这里讲的是完善的医生培养的机制,爱尔眼科有自己的学校培养医生,眼科医生也是相对比较好培养的领域。4、善用资本工具。比如通过一些并购资金实现快速并购和扩张。这是医疗服务比较好的逻辑。我们这里有个梳理,要兼顾举办门槛和可复制性,一是医生是否好培养,投入成本高不高,回报快不快,这是举办门槛;可复制性是指是否能在一个地方基于本身口碑和品牌实现快速的扩张复制,爱尔眼科确实落在它的中间区域里,这是为什么爱尔眼科这家公司有这么高的市场关注度、市场认知度,包括大家对它的未来成长性那么认可的核心原因就在这里,这确实是很好的赛道。简单举个例子,以爱尔眼科为例,包括前面提到的通策等一系列公司也确实是非常优质的公司,本身兼顾了举办门槛和可复制性的领域。第二个赛道是CRO&CDMO,其实指研发外包服务和生产外包服务两个赛道,CRO这个赛道其实是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首先我们得确认行业有比较高的景气度,再考量头部公司能不能比行业更快实现很好的成长,当期为什么CRO赛道有那么高的市场关注度,核心就在于整个市场保持比较好的扩张,同时头部公司这边订单非常饱满,产能非常投入,实现非常好的成长,这是为什么当下市场得到高关注的原因。怎么看这个市场的情况,怎么算市场空间呢?其实空间不难测算,整个算法就是研发投入、渗透率,这是测算整个行业空间的大概方式,细分研发投入这边,大药企来自本身的研发意愿,小药企来自于融资,因为还没有利润。我们看中国,目前能看到国内整个大药企和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比较快的增长,研发费用率也保持提升,包括融资数据也确实处于比较好的状态,能驱动这块的增长,投入变量是增长。当下虽然整个创新药市场在不断繁荣,但竞争也在加剧,无论是海外头部企业产品在中国的上市,抑或是国内仿制药企业的转型,再包括很多创新药企业不断加大对创新药的投入,竞争是在不断加剧的,简单举PD-1的例子,当下已经有六款产品上市了,后面还有很多企业在PD-1这个产品,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需要拼时间、拼速度、拼成本、拼效率、拼质量,这时候可能很多企业,过去他们不看重这些东西时可能会做比较好的研发,当下需要考量这方面,可能他们不一定做得到,那就会选择外包,越是恶劣的竞争格局反倒会促进CRO的渗透率提升,所以CRO也是一个增长变量,这是当下CRO得到高关注的原因。目前来看全球CRO市场大概保持5-10的行业增速,国内CRO行业是20-25%的增速,头部公司比行业更快,很多公司实现30%以上的业绩增长,往后看整个新药研发格局是可持续的,这样整个CRO行业的增速,三五年之内都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增长,这就是当下为什么CRO行业会享受比较高的估值,CRO行业为什么关注度高的核心原因就在这里,行业可以维持比较高的景气度,同时上游公司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成长。如果去看这个行业我们需要关注的点跟药品完全不同,CRO/CDMO是订单式的情况,也就是说,中短期看CDMO,看固定资产,看在建工程,只要看它产能的情况,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有比较好的短期指标。中长期要看客户结构、订单生命周期,销售峰值情况。CDMO的产能是来自于固定生产、工厂,CRO的核心产能是来自于人员,能效怎么样,各条线上的人员数量是它的指标,可以推断它的产能情况和对应的业绩。中长期也一样,订单情况和市场景气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这是CRO进行盈利测试需要考虑的很多因素,这是CRO大概的投资逻辑。最后一块是药店,药店市场相对而言逻辑是比较清晰的,短期整个药店市场,当下药店关注度比较高,是市场比较认可的赛道,核心就在于它的逻辑比较清晰,因为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目前我们看统计数据,前三家市占率大概是20%多的水平,跟美国比的话,前三家占了90%的市占率,国内大概率不会像美国那么高,但我们觉得前10家占50%的市场份额还是很有可能的,短期公司依托它上市之后的资本运作实现快速的并购驱动,这样可以实现业绩的确定性,中长期来自于医药分家、处方外流,过去很多药品是从医院开出来的,当下无论是控制药占比、集采等一系列因素,整个药品确实在慢慢往药店外流,这样的话逻辑上来讲,中长期处方外流药店拿的蛋糕会变大,同时提升集中度,分蛋糕的玩家变少了,这就是很好的逻辑,也是为什么当下市场对药店保持高关注度的核心原因。药店这边其实比较类似于零售,是店龄模型,前面讲到连锁医疗机构,它们的分析方式也是店龄模型,什么是店龄模型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店当期能开多少新店,关多少店,本来有多少店,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数据,也可以假设未来可能每年会新开多少家店,未来总共多少家店,不同店对应的利润水平、收入水平不一样。比如药店一两年就会实现扭亏为盈,这样你可以假设出标准化模型,比如一年店挣多少钱亏多少钱,两年店挣多少钱亏多少钱,基本可以假设出来,比方说2014年对应多少新开店,每个店的店龄是怎么样的,对应每个店可以挣多少钱,基于这个假设可以算出来每年对应的多少收入和利润,这就是模型大概的简单解释。包括前面的连锁医疗机构也是,当下有多少医疗机构,当下开多少店,未来假设开多少店,这样就可以算出来对应的大概每年收入和利润,通过这种模型我们可以进行预测未来这家公司会实现怎样的增长。我们这边简单举个例子,比如金域医学,它是做ICR诊断室的龙头公司,大概是从2018年开始,它之前大概是从2013年到2017年,从16家点扩到39家家店,这意味着四五年之后的当下很多店开始进入扭亏为盈的状态,也确实能看到金域医学从2019年开始业绩加速,就来自于这些店的扭亏为盈开始放量,可以预期金域医学这家公司往后看三五年都会保持比较好的成长,本身老店成长叠加一部分新店带来的利润,这就是当下店龄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判断出来什么时候这家公司可以开始实现业绩的加速放量,店龄模型,这是我们当下对这块的预测方式。还有一个赛道是医药分销,也是医药商业利比较大的一个方向,比如港股国药控股,A股的九州通、上海医药,集中度会相对高一些,前三家:上药、国控跟华润大概占40%多的市场份额,往后看还有提升空间,相对没有药店那么多,但还有空间可以提升,同时这个赛道上我们需要关注一点,一是总体销售规模怎么样,是不是全国龙头公司,毛利率怎么样,业务利润率怎么样,整个分销是偏向低毛和低利润率的业务,这块的变化是需要我们关注的点。在此可以开展新的业务模式,比如PDM、药房托管、医药电商等,这可能是中长期发展的点,这是医药分销需要关注的因素。总结来看是这几个词:1、稳定增长。2、行业存在集中度提升的逻辑。3、未来可能有新的模式进行尝试。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以上就是我们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大概梳理和各个投资逻辑的简单汇报。雪球联合机构间市场投教基地推出【看穿十大行业】给聪明投资者的行业分析课!9月14-25日已有十大行业金牌分析师讲解,带你穿透迷雾看本质!

容成氏曰

机构调研关注医药行业

来源:中国证券报Wind数据显示,上周(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上周,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上周,A股迎来2020年开门红,近几年来,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汇丰晋信基金认为,去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1月份行情的透支,基本面、政策支持等都对行情形成持续性的支撑。机构开年关注医药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景兴纸业、普元信息、奥佳华、辰安科技、博瑞医药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受元旦假期等因素影响,上周机构调研的频次有所降低。上周机构调研中,机构对医疗保健设备、西药、家用电器、机动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个股的关注度较高。其中,多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上周,机构组团调研了多家上市公司。以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上市公司睿创微纳为例,公司在上周迎来了深圳市君茂投资、北京开元国创恒誉资产管理、烟台远赢私募投资基金、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等十多家机构的联合调研。机构关注的问题有:公司销售存在季节性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如何看待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行业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等。在四川发展新兴产业投资、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镇江前沿启创财务顾问中心(有限合伙)等多家机构对辰安科技的调研中,重点关注了辰源世纪公开征集转让的相关情况。上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奥佳华、开立医疗、祥生医疗、丽珠集团、博瑞医药、海普瑞等成为机构集中调研的对象。其中,祥生医疗公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上海光大证券、兴业证券、睿柏资本、华宸未来基金、富恩德基金等多家机构集中调研了公司,机构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本轮股权激励的背景是什么、2020年公司营销重心将在国内还是国外等。在华泰柏瑞基金、中欧基金、海富通基金、睿远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对博瑞医药的调研中,公司就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创新药产品布局、仿制药产品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集采对公司业务影响等方面与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春季行情可期上周,A股市场迎来2020年开门红,回顾发现,近几年来,除了2016年外,开年大概率都是开门红行情。上周一A股再度迎来普涨,作为市场先导板块的证券指数上涨5.74%,释放出比较乐观的信号。上周上证综指上涨2.62%,创业板指上涨3.87%,中小板指表现突出,上涨5.06%。板块方面,受利好影响,上周除食品饮料类(酒类尤甚)受挫外,其余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提振,建材、农林牧渔、传媒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6.6%、6.4%和5.9%。汇丰晋信基金指出,2019年的A股市场较2018年相比呈现否极泰来的走势,主要指数均录得可观涨幅,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6.07%,创业板指数上涨43.79%。2019年市场风格上大市值明显占优,主要是大市值公司在业绩稳定性和估值两个角度均具有优势。行业方面,食品饮料、电子、农林牧渔涨幅靠前。对于下一阶段市场表现,汇丰晋信基金表示,2019年12月上涨之后,并不担心对于2020年1月份行情的透支,行情持续性的核心在于:基本面支持,经济阶段性企稳得到持续验证,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政策支持,元旦降准,外部环境缓和,风险偏好预计可维持;2019年12月上涨幅度有限(Wind数据显示上证综指涨幅约6%),春季躁动依然有空间。前海联合基金指出,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动态PE估值在16.62倍,历史的底部区域是在12-15倍。往后看,将维持“低估值+真成长+消费龙头”的配置思路,看好增量资金带动银行、地产等低估值修复板块,以及受益于2020年地产竣工复苏的建材、轻工、家电等行业。同时,投资者还可关注科技创新周期内的估值提升的优质龙头科技企业,如云游戏、5G、半导体、半导体设备、云计算、安防等领域;消费龙头在近期回调后有望迎来估值切换行情,值得长期配置。

从之

益丰药房调研纪要

出席领导:副总裁王永辉业绩:1-9月营收73.89亿元,+58%,净利润4.18亿元,+35.48%,扣非净利润4.12亿元,+42.75%。单三季度:营收23.41亿元,同比+39.9%,净利润同比+30.95%,扣非净利润同比+32.82%。销售增速内生外延贡献情况:销售的内生外延贡献,销售整体增长18%,内生贡献28%增速,外延贡献30%增速;内生28%增速,其中,老店贡献11%增速,新店贡献17%增速;老店同比增长13%,其中有5%来自增值税税收改革带来的贡献;去掉增值税影响,老店前三季度内生增长累计8%;外延30%,新新药房16%,其他并购项目药房贡献1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2%,分为三个层面,内生,外延,不可比因素部分;内生24%,外延32%,不可比因素-14%;外延中河北新新归母净利润20%,其他项目贡献12%;不可因素中第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1000万,税后对于利润的贡献-3%,并购贷款利息支出2430万,贡献-8.4%,新建和次新建支出造成的亏损今年比去年多850万,-3%,可以看成是内生范畴;股权激励和利息可以看成外延。老店内生增长分析:去掉增值税影响贡献后,老店前三季度内生增长累计8%,其中客流量和客单价贡献各占一半。老店同比毛利率增长9%,公司三季度毛利率增长是放缓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原因是公司新的员工、新的店长占比30%,尤其是三季度加大人才储备,内部员工激励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影响了老员工的积极性,10月公司进行了调整绩效方案。外部:医保因素,一是三季度医保在全国开展大范围检查,短期造成影响,二是部分地区刷卡限制,例如上海的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相通的,因此医保对于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管理是趋同的,在医保的精细化管理上做的很细,医保刷卡限制病种和限制用药数量(双限),4+7的影响较双限较弱;上海的政策复制到全国的概率很小,上海的医保政策很精细化,再其他省份很难有这种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通的政策,在分开的情况下,监管不会有这么严的需求,保留了个人的多元化购买需求。主营业务拆分毛利率分析:主营业务收入71.6亿,+59%,毛利率39.93%,较去年同期下降0.61%。下降0.61%主要是,增值税改革三个方面影响,1.增值税由16%降至13%;2.小规模纳税人;3.免税纳税人(小店),虽然提高了销售的同比增长,但是也拉低了毛利率,影响在0.4%。另外,阿胶今年去库存,促销拉低整体毛利率。主营业务分产品毛利率分析:分产品,中西成药70%,中药10%,非药品占比20%(包括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母婴用品)。毛利率中西成药下降0.29%,中药下降1.22%(主要是阿胶在品类中的影响下降1.51%,其他有增长,综合来看下降1.22%)。非药领域毛利率下降1.72%,主要是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均有下降1%左右,主要是市场竞争和增值税影响所致,主要是保健品的促销活动,长远看保健品的增速是下滑的,很多公司保健品占比权重下降主要是1.去阿胶去库存在内部品类结构上有调整,滋补类销售上升,保健类销售下降。主营业务分地区毛利率分析:中南华东和华北三个市场。中南华东市场基本上持平,华东特别是江苏并购较快,华东地区超过了中南地区,华北8.5亿,主要是河北新新。华东地区的毛利率从34%提升至36%,主要是小规模纳税人制度,和并购带来的净利润提升,所以毛利率提升60%来自并购效果,40%小规模。门店增长情况:1-9月门店净增加805家,全年计划是净增加1000家。新开直营门店579家,其中加盟166家,直营413家,收购门店307家,关闭门店81家,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4416,4081家直营店,335家加盟店。单三季度净增门店 289 家,新开门店 211 家(含新开加盟店 79 家,132家直营店),收购门店 103 家,关闭门店 25 家。81家关闭门店,占门店总数2%,主要原因是:1.并购门店和小店有重叠,策略性关店;2.道路改造;3.并购门店中关闭亏损的店,特别是7-8月集中关闭较多不盈利的小店,同时也影响了三季度销售情况。门店分布:4416家门店,门店数靠前的三个地区:湖南超过1100家,江苏新增近1000家,湖北超过700家门店,河北541家。这些门店中三季度并购的103家,实际有121家,18家门店还在交割中,四季度还会加快并购步伐。明年后年,战略是再1200-1500家的扩张速度,预计是1200家。自建并购6:4。河北新新情况:1-9月销售同比+13%,毛利率+2.33%,净利率+2.7%,综合净利润6800万,归母净利润6600万,符合业绩预期。增速分季度看:从三个季度同比增长来看,一季度同比+66%,二季度营收同比+77%,三季度营收同比+39%,主要是二季度有较多不可比因素,还有公司二季度做了18周年的庆祝促销活动力度,与以往相比,三季度较二季度淡,主要是三季度公司没有大型活动,并且5-7月公司关闭50多家门店,导致三季度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属于正常现象。管理费用增速较快原因:管理费用三季度增速较快,前三季度累计增长92%,主要是1.在技术上加大数字化运营中心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做中台开发,增加技术储备人员;2.应对未来的快速扩涨在总部管理人员、并购部门人员进行储备。信息化支出转无形资产摊销,精细化管理。公司正在推行慢病管理:承接处方外流,公司有200多家门店推行慢病管理,有十几万的慢病会员,慢病管理会推动慢性病会员的购买频次。在没有推行之前1.7次月购买频次,推行慢病管理之后,目前提高到2.4次月购买频次,1个专员对1000人做慢病管理。慢病多在大店,加强慢病专员的培训速度。慢性病病人痛点更多的缺乏全程的服务,定位成为身边的慢病驿站。慢性病用药的销售占比大约在17%。集采对药店和医院之间博弈的影响:未来集采的带量采购模式未来会持续影响行业,短期内会对零售药店的价格口碑造成影响,医院可能按招标价集中销售,应对上会有时间滞后,取决医院对待,药厂对待药店未来的态度对药店市场的影响,这个情况的认识。例如,慢性病有一些品种,药店会和厂家谈判,根据医院的售价对药店售价定价,4+7带量采购未来会促进医药分开和处方外流,厂家会更倾向于药店,增强药店谈判力度,未来药店处方药品种不断增多;加之带量采购破除以药养医,降低医院和医生对处方的控制,形成了处方外流的前提条件。造成处方外流有两种因素,1.自然流出,药店有医院没有的药物鼓励患者去药店购买2.药厂销售药品有时通过医院医生主动导流;3.通过互联网医院和处方导流平台逐渐导出处方。因此长期看带量采购会促进药店增加处方药,提高慢性病病人在药店的购买次数,是长期利好,短期看会有价格压力。药店会和药厂谈以集采价购买,在医保允许的加成15%的基础上加价。互联网医疗战略:公司今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战略定位围绕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提供远程的医药健康服务。在药品零售行业,线上平台对线下平台的认可,同时有助于延伸线下门店服务半径,线下供应链体系和线上流量配合,是好的开始。随着门店数量增加,第三季度收入绝对值下降的原因:去年三季度高于二季度主要是并表因素。并购新门店价格下降主要是两个影响因素:1.市场价格下调;2.寻求性价比,去年并购速度快,需要整合时间。加盟方面:老百姓加盟推进速度快于益丰药房,目前公司对加盟的模式还在进行评估和试点阶段,提高对加盟店的管理能力,提高加盟店与直营店的优劣势的评估。例如三环以外的城区不开加盟店等,也需要较多的精力成本。主要还是直营店贡献利润,加盟店的收入比重很小。河北地区毛利率:中标品种价格下降后,对于非中标品种价格调整,布局在OTB药店的品种,医院的品种会进行调整。河北地区毛利率还有提升空间,相同品种找供应商谈判,益丰药房有新新没有的品种做加法,逐步增加品种增加毛利率,净利润在8%,未来还有提升空间。

日凿一窍

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简版)

中商情报网讯: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医药行业产业链医药生产的上游行业主要是药用化学原料和中药材种植加工行业,医药生产的下游行业为医药销售行业,包括医院和药店,医药销售的下游行业为医疗卫生行业。中游是医药制造业,主要分为中药、化学药和生物药。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支持本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客曰

医药行业研究心得

来源:新浪博客【医药行业研究心得】通过吴伯庸讲解恒瑞医药的发展历史,厘清了医药销售的误区,再结合国内外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基本打通了医药赛道的投资底层逻辑,回看过去5年(2015——2019)的国内医药行业发展史,经过细分梳理,发展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市场也是很有效率的,各个子行业有的沉沦,有的徘徊不前,有的突飞猛进哈,比如,过去5年沉沦的就有品牌中药,除了片仔癀由于卡位精准之外,业绩还保持增长之外,其余的白药,阿胶,同仁堂都逐渐没落了,要么就是增长停滞,要么就业绩倒退,我想主要还是随着人们认知提高和医疗水平进步,好多以前不知道怎么办就只能吃吃中药,现在有条件的都改到去医院精准治疗了哈,总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哈。有些徘徊不前的,比如现代中药,除了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这次疫情出彩之外,其余的比如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FDA试验也无声无息了,而且随着市场份额的缩减,好多都不得不开拓生物制药和化药等别的领域去了,比如丽珠集团;还有仿制药受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政策影响,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哈,比如信立泰,双鹭药业等,突发猛进的比较典型的是生长激素,比如长春高新,费用挺昂贵的,但过去几年受益于需求提升,业绩也迎来爆发性成长,股价也翻好几倍;再比如疫苗,智飞生物受益于宫颈癌疫苗,也导致业绩暴涨;还有药物研发,从生意模式看,不是特别好,既有大量应收款,毛利净利也不高,但国内创新药风起云涌,业务量暴涨,对应营收净利高速增长,估值也持续高估,比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随着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应的各种专科,体检也爆发性成长,比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这种,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哈!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打低端化妆品的珀莱雅(因为化妆品基本都是制药公司的衍生品,所以也纳入医药赛道),居然也迎来爆发性成长哈,这就跟茅台与榨菜同桌,阿里与拼多多同台竞技是一个道理,可见中国经济广度与纵深跨度之大,所以,只要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在,那就一定有牛逼的逆行公司脱颖而出哈!搞懂一个行业,把行业内的公司都摸得透透的,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拿捏,再加上一定的洞察力,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或需求变化的角度,凭借常识都能在医药行业挣好多钱哈,其实医药行业如果说需要专业知识的话,就主要在创新药和生物制药这块哈,这个确实有专业判断难度哈,而更多的都是细分赛道寡头垄断,坐等需求爆发模式,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需要那么多,或比较强的专业知识哈!——2020.5.5

关云长

我国中药材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来源:农业农村部 由中国农业监测报告撰稿人:张东伟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王建连 甘肃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师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2807种。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组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中药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优良品种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中药材消费量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野生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风险需高度重视;三是加工流通趋于规范,但因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的中药材来源混杂、难以追溯的现状依然存在;四是进出口品种数量年际间波动较大,但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或仍将保持。五是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等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仍需防控。六是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成本高、种植效益不稳定依然是阻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的产量占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一)生产现状1.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1-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2566万亩,增长率90.35%;中药材行业产量增加141.1万吨,增长率46.19%。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406万亩,比上年增长7.16%(图1);中药材行业产量446.6万吨,比上年增长5.26%(图2)。图1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2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行业产量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药材贸易网2.生态种植模式逐步形成。全国已有21个省市区约60余种中药材开展了生态种植的探索和实践。如东北地区人参生态种植(林下参)模式,华北地区连翘“二保护、三不管、二混栽”野生抚育与生态种植技术模式,浙江省重楼、三叶青、金线莲、前胡、黄精等林下生态种植与仿野生栽培模式,宁夏蒙古黄芪农田栽培中形成的“春发草库、伏耕培肥、秋季播种、双膜覆盖、水肥一体、农机农艺结合”的农田生态种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等,均采用模仿野生生境的生态种植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提升了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二)消费现状1.中医诊疗量上升促进中药材消费量增长。2014-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增加了1207所,增长率32.3%,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长了9994.6万人次,增长率18.8%。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的消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为289.5万吨,2018年增长至420.3万吨,增长率42.5%(图3)。图3 2011-2018年中国中药材消费量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2.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量增幅明显。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图4)。其中以人参、三七、枸杞子、黄芪、当归、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增幅相对较高。图4 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需求总量年增长率数据来源: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三)加工流通现状1.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0.7%(图5),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提升20个百分点(图6)。图5 2014-2018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药材天地网图6 2014-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抽检合格率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立。2018年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养殖、中药材经营、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涉及全国18个省(市)约2000家企业、1.5万家商户。(四)进出口现状1.中药材进口额波动明显。2014-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进口额波动幅度明显。其中,2014-2016年,由于大宗品种量价齐跌,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下跌幅度较大,下降39.1%;2017-2018年进口额逐渐上升,2018年较2016年增长107.1%,较2014年增长26.1%(图7)。图7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2.出口额波动性下降。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降至19.8万吨,降幅11.3%;出口额10.3亿美元,降幅9.5%;2018年出口额较2014年降20.8%(图8)。图8 2014-2018 年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中国海关(五)市场价格1.市场价格整体趋于下行。2014-2018年,全国中药材价格走势整体趋于下行,且年际间波动明显(图9)。图9 2014-2018年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2.家种中药材价格呈整体下行趋势。2014-2018年,家种中药材价格整体下行,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价格虽有反弹,但总体下降趋势明显(图10)。图10 2014-2018年中药材家种100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3.野生中药材价格呈平稳上涨态势。2014-2018年,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上涨趋势明显(图11)。图11 2014-2018年中药材野生99价格指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六)成本收益(以甘肃当归为例)目前,农户种植当归成本约1350元/亩(主要含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初加工、材料等费用),人工成本基本不计;种植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进行种植,每亩种植成本约3300元。如按2018年当归鲜货平均每亩单产450公斤(折干货每亩129公斤),鲜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6元、干货统货平均价格每公斤30元计。农户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135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2520元;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和合作社种植当归,鲜货出售平均每亩收益约-600元,干货出售平均收益约570元。因中药材各品种种植方式不一,种植成本收益差异较大。就甘肃而言,农户自主种植(不计人工及土地成本)效益尚可,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二、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品种结构更加丰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种植机械改良,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二)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饲用中药原料品种快速增长。保健食品、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带动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市场的刚性需求增加;中药材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为相关中药材生产提供新的机遇,饲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饲料等所需中药原料的将迎来快速增长。(三)国际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将继续保持。“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了中药材贸易范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和特有疗效,给中药材带来长期需求上升的积极影响,助推中药材贸易顺差格局稳定。(四)价格总体小幅上涨,周期性波动明显。受农产品行情波动影响,国内中药材行情出现错峰周期性波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升,进而助推价格上涨;“植物抗生素”类药材受疫情影响,年度涨幅波动明显。三、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2018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40万亩,约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76%,中药材产业覆盖了全省87.9%的贫困县(区),涉及54.6%的贫困人口,中药材核心产区农民种植药材收益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超过50%;云南省88个贫困县中药材覆盖面积突破600万亩,药农人均年收入一般在3100元以上;贵州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60万亩,产值超过150亿元,带动11.63万户贫困户、37.1万贫困人口增收;河北省62个贫困县中,43个县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山西陵川县六泉乡西石盘村人均纯收入7120元,90%以上来自中药材。(二)主要经验1.注重产业扶贫,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将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脱贫带动作用,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区域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大手笔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发展新格局。2.发挥特色优势,强化产业培育。针对中药材道地产区的天然优势,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特色、放大优势,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目标,建立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源头管理,推进中药材产业向品种道地性、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形成道地药材独特优势;同时,注重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及多功能开发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3.加强配套政策扶植,建立综合保障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保障农户利益为核心,从政府财政补贴扶持、银行配套贷款支持、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等方面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机制。4.多种模式灵活使用,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采用“科技推广+扶贫”“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企业+劳务输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等多种模式,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全方位立体性地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三)典型案例分析甘肃省陇西县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基地”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作,脱贫效果明显。2019年全县16个乡镇86个贫困村的81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种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田11314.65亩,占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面积的22.8%;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555亩,带动7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收益。甘肃省渭源县通过“科技推广+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市场主体+新经济组织+农户”的企业帮扶增效增收模式,“企业+劳务输转”的就近用工务工模式,2018年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累计带动1800多人就业,户均年实现增收8600多元。四、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主要问题1.繁育种苗优良品种短缺,野生资源品种锐减。一是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不规范,繁育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优良品种短缺;二是对野生资源的无序化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的潜在风险。2.种植规范化程度低,药用品质和药材质量安全受影响。一是种植规模小,无序跟风种植造成药材道地性丧失、药用品质下降;二是种植管理模式粗放,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产品质量安全受影响。3.加工标准化程度低,仓储运输环节问题多。一是产地加工基础薄弱,标准规范缺乏,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容易造成产地初加工的模糊监管与监管盲区,加工过程易导致中药材质量品种受损;二是专业仓库缺少,仓储设施与养护技术落后,物流标准与行业监管不力,仓储流通环节人为造成变质、污染,影响药用品质。4.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经营销售杂乱多样。一是大部分中药材加工前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后则属于药材,生产、加工多头监管或监管错位,导致管理不到位,经营方式杂乱多样;二是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产品种植信息不透明,市场准入标准缺乏,中药材流通溯源难度加大。(二)风险分析1.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影响。气象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中药材生产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与气象灾害相伴而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中药材产业安全。2.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中药材生产周期长、道地性强,品种间不可替代,在市场管理工具相对缺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种植风险加剧。3.对外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国际贸易新关系的确定、新市场的开拓、贸易环境及形势的变化,都将给中国中药材进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突发的疫情可导致相关中药材品种市场需求迅速上升,拉动市场价格飙升,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收益。但相对于不能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材品种的各环节相关利益主体而言,则可能因为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产品流通受阻,面临销货流量下降、产品积压、固定支出增加等风险,对产业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五、政策措施建议(一)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和监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扶持,发挥市场活力;建立并完善符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组织协调、行业咨询、标准制定、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保障有序发展。(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药材生产高质量发展。加强布局和引导,建设国家和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有序推进道地中药材品牌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中药大健康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加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监管力度,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品质。(三)加快中药材市场培育,建立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现代中药材商业流通体系,完善中药材商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发展互联网中药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渠道;打造现代化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加快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确保中药材质量全程可控。(四)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转变发展思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创建综合实力强、国际影响力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扩大中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调剂余缺,保障供需基本平衡。

独见晓焉

医药行业重返机构调研“热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徐金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披露的信息,上周(9月21日至25日),两市共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关注。其中,医药行业在上周重返机构调研“热点”。 近期科创板、创业板表现较亮眼。受科创50 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无碍创业板反弹。 医药行业再受关注 Wind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共有兴齐眼药、德赛西威、开润股份、保龄宝、宝莱特等86家上市公司接受各类机构调研。在行业分布上,西药、食品加工与肉类、电气部件与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成为机构调研重点关注对象。具体来看,囊括西药、中药、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在内的医药行业重返机构调研的“热点”。 上周,医药行业个股兴齐眼药迎来海通证券、海通国际、三星资产管理、上海同犇投资等上百家机构共272人的组团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眼底用药和干眼症是全球专注点和投入点,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眼底疾病和年龄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逐渐被人们认识,一些公司都在开发单抗等产品,未来市场不止VEGF药物,小分子药物研究也是一种开发思路,还要开发预防眼底纤维化和眼底萎缩的药物。从个股走势来看,兴齐眼药自8月1日以来,已累计下跌29.01%,近期公司股价有活跃的态势。 另外,医疗保健设备行业上市公司宝莱特上周迎来浙江君弘资产、上海福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机构的联合调研。公司在调研中表示,血液净化行业空间巨大。公司是血液净化行业的新兵,但这几年公司通过自身努力进步很大。 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 统计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券商机构调研频次较高,重点关注的公司有滨江集团、泰和新材、开润股份、焦点科技、新农股份等。中银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招商基金、华安基金、华商基金等公募机构上周密集调研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云南铜业、激智科技、欣旺达、开润股份、苏泊尔等。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彤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长沙源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机构重点关注海鸥住工、苏泊尔、老板电器、欣旺达、保龄宝等上市公司。紫金财产保险、北大方正人寿保险、长江养老保险、天安人寿保险、国华人寿保险等保险及保险资管上周重点关注激智科技、开润股份、兴齐眼药、嘉泽新能、拉卡拉等个股。 近期表现较亮眼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受科创50ETF近期发行提振,科创板继续表现强势领涨市场。上周深港通大量净流出,但依旧无碍创业板反弹。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唯一收红的是医药行业,受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影响,表现相对坚挺。但板块内一些个股的高位下挫,也提示前期涨幅较高带来的风险。下跌行业中,跌幅较小的是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家电和非银金融业,跌幅较多的是有色金属、汽车、房地产、建材、建筑行业,总体呈现此消彼长的震荡行情。 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指出,近期,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逻辑,已从二季度的流动性刺激,在三季度转变为对疫情后复苏期基本面的验证。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反复,大量失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问题,意味着复工复产的趋势短期难以反转。而国内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较好,经济恢复势头正劲,且实体经济流动性继续向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外复苏共振逻辑还将继续,从而支持经济继续向上。从外部来看,美联储及主要国家或持续维持当前的宽松政策。因此,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凸显,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这一核心逻辑仍然未被破坏。即使外盘出现大跌,也无碍A股中期趋势。

灯谜篇

中国药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商店和药铺。中国零售药店数量稳定,药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目前,药店是药品消费第二大终端,增速逐渐快于医院端销售增速。处方外流,药店分级,人口老龄化加剧,药店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药店行业概况药店的定义和分类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商店和药铺,上游连接医药制造商或批发商,下游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医药健康产品。药店是药品消费第二大终端,增速逐渐快于医院端销售增速。药店分为三类: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网上药店。药品销售品类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7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的药品类居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81.8%,其中西药占47.7%(化学药品占39.9%、生物制品占7.8%),中成药占27.1%,中药饮片占7.0%;非药品销售占比18.24%.其中食品(含保健食品》占10.1%。医疗器械(金家庭护理》占5.7%,百药妆品、日用品、其他商品这三类占比不足3%。▌医药行业市场现状医药企业数量截止至2017年底,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已达769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48个。纵观2013-2017年我国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五年间共增加了1172个,增长十分迅速。医药产量近五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中成药产量整体较为稳定。2017年,我国化学药品产量达347.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中成药产量达364.6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5%。医药销量近几年,中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持续增长。2017年突破2万亿,同时增速有所放缓。药品零售额也不断增加。2014年突破3000亿元,2017年翻番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9.0%。但是,自2013年以来,中国药品零售额增速呈现下滑的趋势。医药企业经营情况近年来,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资本市场迅猛发展,医药工业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整体利润水平平稳增长,国内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17年全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2.82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14.1亿元。医药行业毛利率达到32.4%,与上年相比提高3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利润率达到11.8%。与上年相比增加1.1个百分点。▌药店行业市场现状药店数量我国零售药店的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成长速度快,零售药店网络已在全国铺开。2017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为45.4万家,相较于2013年增加2.1万家。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零售药店总数量处于相对稳定水平。店均服务人口经计算,2017年,中国药店店均服务人口为3064人/家,根据美日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美国的店均服务人口约5250人/家,日本药妆店的店均服务人口高达7052人/家,说明我国的药店服务能力以及大众对药店的消费认知与美日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药店连锁化率从2014年左右开始,药店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单体药店的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药店的连锁化率开始快速提升,药店发展从行业数量提升开始向集中度提升转型。2017年连锁药店数量首次超过单体药店,连锁药店数量为22.9万家,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49.4%升至50.4%。药店销售规模药店行业整体销售规模(包括非药品)2017年约为3700亿元,2010-2017年8年来基本维持两位数年增长(医院端降至8%左右),逐渐快于医院端销售增速。药店企业经营情况近几年,中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营收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2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6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9%,增速与上年持平。2017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平均毛利率7.2%,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相对稳定,2017年达到1.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药店行业发展阻力地域政策差异扩张难药店通常具有便利性、及时性等特点,连锁零售药店需要依靠规模与口碑吸引客流量,因此连锁药店通常通过跨区域扩张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而不同区域针对药店的设立以及监管条件不同,因此零售药店在进行异地扩张的过程中,需要应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对门店的设立批准与监管。医保店发展不平衡医保定点药店资格是医药零售行业重要的竞争资源。在我国零售药店发展初期,一些单体药店凭借在当地区的社会资源,较早获得医保定点药店资格,从而形成天然的竞争优势。而新进入药店如果不具备医保定点资格,在竞争上就相对较弱。目前各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放开关于零售药店医保资格审核,未来有望打破某些医保定点药店的“垄断”地位。执业药师配置不足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是零售药店增强患者体验,吸引客流量的重要因素。近五年,中国注册执业药师注册数量持续增加,2017年增至40.8万人,药店执业药师配置率82.2%。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营业时需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因此按照1:1(大型门店配置比例通常为1:2)的比例进行配置,我国执业药师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大型连锁药店注册医师配置率相对较高。受制于处方来源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公立医院拥有相对更优的医疗资源优势,通过医生的处方权,公立医院形成了以“药”养“医”的局面,因此我国零售药店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处方来源。2017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为16118亿元,其中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为68%,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为22.6%,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占比为9.4%。▌药店行业发展驱动力处方外流打开药店增量自从2009年新医改提出药品“零加成”到今天,政策不断加码,政策发布密度与推行力度都不断加强,未来公立医院更多利润的来源将从药品销售,向医疗服务转变。随着“药占比”、“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不断推行,公立医院门诊药房从“盈利端”逐渐向“成本端”转化,公立医院处方外流的动力逐渐形成,处方外流逐渐形成一种趋势。药店分级推动集中度提升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从而导致三甲医院出现“一号难求”的局面,而基层医疗机构则出现就诊率较低的情况。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基层医疗机构将逐渐分流出部分二三级医院对药品的需求。同时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同样具备了一定的“诊疗”基础,因此在“处方外流”的趋势下,有望首先受益。医保支付改革与电子处方政策推动随着政府推动处方外流的决心与动力(医保控费)加强,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使得零售药店承接处方外流的条件逐渐成熟。消费升级刺激医药消费消费升级基于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的大背景,民众开始从基本消费需求向高级消费需求切换。而作为马洛斯需求理论中安全需求的重要代表,医药保健是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国人医药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医药产品提价,产品结构升级:消费者从低端剂型向高端剂型转移。人口老龄化医药需求增加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近几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2013年突破2亿,占比仅14.9%,2017年达到24090万人,占比突破17.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带来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的急剧增长。慢性病患病率刺激医药需求快速城市化、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变化的饮食习惯以及日益增加的肥胖度加剧了慢性病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预期到2026年上述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0.7%、14.4%及27.8%,即发病率或出现翻倍。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产生长期用药及科学疾病管理成本,带动中国医疗开支增加。▌药店行业发展趋势药店线上线下销售融合药品属性特殊,网售处方药政策尚在讨论中,医药电商受限多,线下零售药店难以被电商取代。随政策放开医药电商有望逐步发展,以线下为主,线上辅助的O2O模式是药店新零售发展趋势。慢病管理服务提速慢病管理对于连锁药店来说就是提高顾客对于连锁药店企业和门店的忠诚度,这其实与其它吸客手段是一样的,知识慢病管理更显专业和特色,体现出连锁药店的经营水平,因为慢病管理对于连锁药店来说,满足的是顾客的核心需求。商品竞争将上升为供应链竞争连锁药店竞争的根本,是商品力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差异化的完美的商品体系,就不能体现连锁药店的整体经营水平,因此,毫无疑问,连锁药店低级的价格竞争将会逐步被业界同行抛弃,价值链竞争时代将来临。百度搜索“乐晴智库”获得更多行业报告。在整个商品体系的构建竞争过程中,强势大连锁获取供应商资源能力经进一步升级,马太效应将凸显。供应链上的产品资源与产品推广资源的获取能力成为取胜的关键,这其中包括独家经营产品的能力、特色产品经营权力。(报告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每一步

省市场监管局在宿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差异化配备专题调研

12月22日,省局药械流通监管处米华阳处长一行在宿州召开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差异化配备专题调研座谈会。市县(区)分管负责人、监管人员及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约60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参会代表就各县(区)零售药店分布现状、执业药师配备情况进行了交流,部分企业参会代表就零售药店应如何加强执业药师配备、开展现场药学服务进行探讨,对执业药师差异化配备政策的制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座谈结束,米华阳处长采取视频会议方式对全市药械基层监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主要针对全省督查中发现的药械经营及使用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随后要求监管人员通过“一看一问一抽一查三重点”的方式加大对药械经营使用单位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完作者:张李莉编辑:周晓楠审核:任长海 任莉【来源:宿州市场监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