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爱之谷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导读: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学生出国申请名校的需求增加,对学生的自主持续学习能力、思维创新与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变高。学生的课题研究经历,与高校新型的人才选拔关联度更高,因此,中学生做研究性课题,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背景提升的重要内容。那随之而来就有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一:高中生做课题有什么价值?中学生做课题,可以给学生带来3大价值:1、科创项目,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资料,背景提升资料;可以参加科创类比赛(比如:全国青科创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丘成桐评比、钱学森实验室相关项目等等),这些比赛都是高校(包括国外的学校)认可度比较高的,能够对升学直接有帮助。2、综合素质的真正提高。通过学生真实的做一个课题研究,学生必须自己发现课题、进行调查、设计解决方案并且实施执行,对数据分析,最终才能形成论文和结果。整个过程,能够很大程度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沟通表达能力。上述的这些能力,又正是高校比较重视和关注的,非常想要招到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有很好的课题研究经历,在强基、综评招生等面试机会的时候,才能够有所展示和表达,才能够取得优势。3、新高考下,考试题目更加的灵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设计能力有利于学生应对新高考全国卷试题的考试。问题2:高中生时间有限,怎么规划做课题呢?高中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怎么在这么紧张的时间内做课题呢?高中学生做课题,合理规划。特别是想要取得比较理想的研究结果,需要提前规划好。结合现在高中生必须有研究性学习的学分,必须有2个课题,我们建议:高一上学期,课题准备,通识学习;暑假可以参与到一些学长的课题或者参加一些科技类活动,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课题方向;高一下学期,开题,前置课题的完成(简单课题,课题1)高二上学期+暑假:课题深化,完成(课题2),比赛申报。高二下学期:比赛展示与成果取得。高三暑假:有需要的话为提前批次招生面试突击。tips:研究性学习更应该是作为一种项目式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科学习、知识应用都能起到作用。建议初中就开始储备,这样高中进行课题研究有基础后更能够取得成绩。下篇我们继续来说一说高中生做研究课题的另外三个问题:问题三:中学生做课题有哪些方向?问题四:没有科研资源,学生可以做课题研究吗?问题五:中学生做课题,要避开哪些坑?

莫泊桑

"研究性学习"五步曲

目前中小学都开设了研学课程,目的一:认真贯彻我国课程标准中提到每学期组织学生要参加不少于15%的社会实践课程;目的二: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强化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渗透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国内外风土人情等,为了使研学课程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用,组织者与参与者应该重视以下几面:研究一 、明确目标知道了研学地点与内容后,首先想清楚参与研学课程想要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要达到的目的。要达到目的不妨给自己设计几条具体的目标,目标要可实现、要具体。如:通过参与研学课程,我要提升团队参与度;我要学会使用统计学测量数据;我要学会写报告;我要克服在 众人面前害羞的心理?等等,总之目标聚焦、可操作。避免目标泛泛,如通过研学我要拓宽知识面,什么知识没有说;通过研学我要克服困难,什么困难也没有讲。目标不明确直接会导致研学的效果不理想。二、设计手册如果学校组织研学没有设计研学手册,自己就要设计一个研学手册,这个手册的设计一定是基于要研学的地点与研学内容而言。也就是要提前做足“功课”,这个“功课”就是要提前查找相关资料,掌握好研学地点与研学内容的相关的“原材料 ”。最后再根据“原材料”进行研学手册的设计。这样就做到有的放矢。如:组织学生到顺义鲜花港进行研学,我们就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进行了研学手册的设计,其中有一个手册是让学生统计鲜花港内占地面,有多少厕所,每天客流量,再根据统计请你给鲜花港提两条合理化建议报告。通过学生们查找资料以及实地考察,最后学生们形成了一份关于鲜花港占地面与厕所合理规划报告。这份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褒奖。三、记录过程很多学生们与家长认为研学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其实不然,研学一定是要真参与,真观察、真思考、真记录。研学过成中学生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主动参与其中,如有团队活动时,通过参与体会团队精神。另外参与研学过程中还要认真的思考与观察活动的过程,并将过程用纸介或者拍照、录影等方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使用。四、形成报告研学结束后,学生们要根据自己研学的内容以及感悟形成自己的一份研学报告,这份报告可以是纸介版;也可影视;也可ppt文本等,报告形成过程既是提升学生们总结能力的过程,也是自我内心对话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自我精神成长。五、分享成长分享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将自己的成长与他人分享。因此,报告形成后有必要组织一次研学成果分享会。这个分享可以是个人分享,也是是团队分享。通过分享既可以促进自我与他人的成长;也可以 发现资源有效的使用;还可以培养欣赏他人的品质等等。总之,要想研学学有所获就要做好这五方面工作。收获

你爱他

研究生迎来“新挑战”,论文不再是唯一的毕业标准,这些也很重要

文/教育新视线在毕业这件事情上,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论文作为横梁毕业的重要标准,只要学生的论文水平过关,在校期间表现也及格,顺利毕业就不成问题。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学生在本科毕业以后,还会选择加入研究生备考大军,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综合实力。研究生都要面对的“三大难关”不过关于读研这件事,一直以来难度就不低,首先是考研的难度,在2021年的研究生初试中,考生高达377万,按照这样的节奏增长下去,2022年考研的学生人数很可能突破400万,研究生的报考竞争日益激烈。其次,读研期间的学习也有不小的难度,人人都知道考研难,但只有真正考上研究生以后,才能发现考研才是整个研究生生涯中最简单的一环,研究生时期的课业负担比本科生复杂,沉重了许多。再有,就是研究生的毕业问题,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上研究生不算什么,只有顺利毕业了才是真的人才”,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把研究生的毕业难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一直以来,论文都是研究生毕业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大学论文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了,但研究生论文比起大学论文来,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一直以来论文都是研究生毕业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论文上,也有效增加了毕业的可能性。只要读研期间,论文没有造假或者徇私舞弊的情况,毕业基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近日教育部门的一则消息,却让广大研究生迎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论文作为毕业唯一标准的时代也迎来了终结。论文不再是毕业的唯一标准,课题研究更加重要在以后的研究生毕业中,衡量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核考核,论文只是其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除了论文之外,学生们还需要特别注意钻研课题研究。这也就是说,以后的研究生如果想顺利毕业,就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论文上,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专研课题研究方面,虽然看起来毕业难度越来越大了,但这点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学生们考虑,因为在读期间专注于课题研究,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发展都会很有帮助。研究生学历并不是不吃香,研究生也并不是不值钱,只不过是许多学生在读研期间,都把精力用错了地方,所以毕业以后的发展自然就不如预期了,以后毕业的研究生各方面素质应该会更高。除了论文,及课题研究外,研究生还要注意这几方面读研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最重要的是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所以在研究生论文,钻研课题研究之外,研究生在这几方面也要下好功夫。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良好的心态不仅对学习有帮助,也能帮助学生面对毕业以后的各种难关与挑战,即使遇到了挫折,积极的心态也会成为不懈奋斗的支撑。学习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也很重要,无论在哪个领域发展,如果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离不开“人情世故”,读研期间除了好好学习,也要学习一定的社交技巧,培养自己的社交经验,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本科毕业以后选择考研其实很需要勇气,因为读研这件事并不是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历练,在考研之前学生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再决定自己考研与否,对此,你怎么看?

不亦甚乎

一招教你优秀论文怎么写

园长幼师评级评优评职称,抓教学还要研究怎么写论文,今天“当代杯”教师大赛组委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论文写作的实用攻略与技巧,其中很多都是来源于当代杯教师大赛论文评审组的专家意见,跟着专家学习,专业成长有方向,一起来看看吧~01论文格式正确很重要论文格式不正确,歪歪扭扭,令人头疼!我们先来看下“当代杯”教师大赛论文格式基本要求,做个参考吧~1.字体要求:全文字数3500字以内,宋体五号,行距1.5倍,首行缩进2字符2.摘要:150字左右,不要直接重复引言3.关键词:一般3-5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https://ct.istic.ac.cn/site/organize/welcome)中选用。4.正文要求:可以图文并茂,一张图片或表格相当于300-500字符5.参考文献(是指论文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中一些观点的原文引用,也可以是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文中一般用[1][2]标注):[1]××××××××××××××××××××××××××××××[2]××××××××××××××××××××××××××××××示范格式如下:(1)专著格式:陈朝阳,王克忠.组织行为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期刊文章格式: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36):104-105.(3)报纸文章格式:丁士修.建筑工程管理[N].建设日报,2005-12-24(11).(4)学位论文格式:钱丽华.中职语文写作策略教学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103.6.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免),籍贯(省市或县),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划重点//:一份合格的论文首先要有完美的排版,字体、字号、间距、首行缩进,规范统一的排版就像一个着装整齐的精神小伙,令人眼前一亮哦!02论文内容很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简凝练的文章内容才是内涵的体现。那么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呢?“当代杯”教师大赛论文评审组专家建议:1.论文研究选题一等奖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较强。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且题目表述清晰完整,与论文的结构和核心观点相呼应。2.论文研究问题一等奖论文:研究问题清晰、阐述明确。3.论文结构一等奖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4.论文研究设计一等奖论文:研究设计科学,研究方法得当且操作性强5.论文研究结果一等奖论文:研究结果的呈现结构清晰、论点鲜明、论据得当充实、论述充分,语言逻辑简明清晰,符合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6.论文分析与讨论一等奖论文:分析讨论深入(能揭示背后的影响因素或发展机制),对教育建议有一定启发。//划重点//:“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不强;研究问题模糊、不聚焦;缺少研究方法;“散文化”的语言,行文缺乏逻辑结构,直抒胸臆的语言表达;没有深入的机制或影响因素讨论,没有教育建议的启发性,泛泛而谈;论点不鲜明,论据不充实,写作不流畅。”这样的论文是很难被欣赏的。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才是良策!03论文学术端正很重要不要抄袭!不要抄袭!不要抄袭!重要的事情说第三遍!如果论文中有参考借鉴文献的部分,参考部分不应超过全文的25%,并在作品表参考文献部分中注明清楚,以供读者或评审老师查阅。原创很重要,专业成长路上,好成绩一定是付诸努力,亲身实践,不断钻研总结的结果,切不可投机取巧。园长幼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启蒙者,是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愿每一次研究结果都能被珍视,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04一等奖论文欣赏最后分享一篇“当代杯”教师大赛一等奖获奖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评委点评//:该论文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格, 本文通过探讨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影响因素,选择了北京市某托幼机构3-6岁学龄前儿童306名,应用图形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后,采用自制问卷《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原因调查》对受检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视力低常的相关因素。除父亲视力和看电视距离外,其他因素均与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无显著性相关(P>0.05),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整篇论文的逻辑性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本流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包含个人见解,推荐为优质作品。“当代杯”教师大赛——助力幼儿园师资专业化成长!——05赛事进行时《第十八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报名中,比赛时间2021年2月1日-5月12日,赛事详情请关注“当代学前教育网”,感谢您的关注!

猎音师

高中研究性学习导学连载4——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发现和提出问题导学

第一节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一)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社会的所有名人,不管他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是政治家还是外交家,是哲学家还是数学家,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或是找到别人的发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获得成功的。(二)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学术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文艺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提出问题开始的。只要有人发现、提出了问题,就得回答。用传统的学说来回答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解决问题了,自然也就必须用新的事实、新的道理来回答。一旦新的事实被揭示出来,新的道理被阐述出来,创造也就开始了。1742年,德国数学家歌德巴赫发现,每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但是,他自己不能证明。他向大数学家欧拉请教。欧拉也不能证明。从此,这个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吸引了成千上万个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整个 18 世纪、 19 世纪也没有人能证明它。到了 20世纪 70年代以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哥德巴赫发现的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因为中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2004年,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旧金山市政当局悬赏1 000万元美金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问题。据报道,该青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缜密的调查,他发现了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现象不但具有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时间性,而且还具有上班时段进城方向发生堵车和下班时段出城方向发生堵车的方向性特征,从而追根寻源找到了同时发生时间性和方向性特征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郊农民上下班的车流太大”。最后他创造性地采用可改变“活动车道中间隔栏”的方法,巧妙地改变上班时段“活动车道中间隔栏”,使进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六个车道,出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两个车道,下班则反其道而行之,把问题轻而易举的以最小的代价圆满地解决了。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能力中,最可贵的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生活中伟大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为什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怀疑将引发很多的问题。(三)不追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完美性。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每一个都完美,都正确。因为好的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的。不过,我们提出的问题越多,出现好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多。爱因斯坦说过:“假如我每天都提了十个问题,即使九个半都是错的,但只要有半个有价值就了不得了。”牛顿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光学》中的最后部分,一口气提出了 3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瑕瑜互见,既有熠熠闪光的真知灼见,也夹杂着一些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谬误。但是正因为牛顿提的问题多了,才可能迸发出光辉思想的火花。微型案例1:微软公司面试人才出的“怪题”:1、为什么下水道井盖是圆的?怎样移动富士山?估算一下美国有多少辆汽车?2、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3、请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正确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些问题,都是通过猝不及防的一问、短时间内的回答,考察你的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精力集中程度,从而看出你全方位的能力。第二节 怎样发现并提出问题不少同学说:“我看了不少书,也经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我总觉得它们完美无缺,所以总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我该怎么办?”这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寻找产生阻碍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障碍的根本原因。阻碍同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障碍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欠缺障碍,二是同学自身的科学素质欠缺障碍。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去创设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以消除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欠缺障碍,还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去寻找产生自身科学素质欠缺障碍的内部原因,并设法予以克服。只要做到上述两点,肯定会使同学都能有所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有的还可能将提出的问题确定为研究的专题,再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一定能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同学产生自身科学素质欠缺的内部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观察障碍。多数同学未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二,思维障碍。不少同学思维深度不够,造成洞察力差。第三,找不到“切入点”的障碍。很多同学受传统经验束缚,发现提出问题方法不多,不知从何处“切入”。所谓观察,就是利用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方法。观察分两种:一种是对突发事物的观察,称为被动观察或自发观察;一种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即将出现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叫做主动观察或诱发观察。、观察的要领是: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两位同学同时同地观察蚂蚁的活动,一位同学既没有翻阅查寻有关蚂蚁的资料,也没有请教有关教师和专家,毫无目的、自以为是地观察蚂蚁的活动,除了取乐,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另一位同学在查寻了一些有关蚂蚁习性的文献资料后,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计划,重点观察蚂蚁在不同地形的行走方式的规律,坚持了两年,终于对蚂蚁的行走规律有所发现,提出并确定了蚂蚁行走的研究专题,经过专家指导和自己的悉心研究,他的蚂蚁在不同地形的行走规律的小论文因为专家认为对月球登陆车有借鉴作用获了全国金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上例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观察,都是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的。目的明确,准确地选择对象,进行集中的观察,就容易收到效果,发现并提出问题,甚至确定为研究专题。决不能盲目观察。弄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强化这一观察与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关系,把观察活动变成自己自觉的要求。另外,为解决知识不足、思维能力弱而给有目的的观察带来的困难,还应适当地补充观察必备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观察。(1)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观察者要对事实负责,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指有为无。尤其要防止预先抱有成见和偏见所造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犯主观主义的“误观察”错误。(2)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即要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观察对象,切忌把局部当成整体,一叶障目,由片面性导致未观察的错误。(3)还要把握观察的典型性。换言之,就是要使观察的事实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性,为此就要善于把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从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剥离出来,以保证观察结果更具有典型意义。观察要掌握正确的理论思维。爱因斯坦说过:“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传说鲁班和李时珍上山时都曾被茅草割破了手。经过对茅草叶和伤口的观察,鲁班发现茅草叶上有齿才能割破手,发明了锯;而李时珍则观察伤口状况而发明了一种快捷止血的自制草药。又例如,观察一只正在“唱歌”的知了,美术家运用美术理论观察知了各部位的色彩、结构、形态,而音乐家则运用音乐理论观察知了发音的频率、音调、泛音多少及和声效果、旋律结构。若生物学家运用昆虫学理论与普通人仅从观赏的角度去观察知了,他俩进行的理论思维也是大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必须掌握科学的观察要领,这是青少年观察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因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偶然发现都是在这种观察中实现的。对正在进行着的实验的兴趣,聚精会神地注视各种细节,发现那些意料之外的现象并进行研究,就很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否则将与可能到来的发现机会失之交臂而抱憾终生。例如,在伦琴发现 X 射线以前,很多科学家都有机会发现 X 射线,但都因为没有抓住实验中出现的短暂现象,而与 X射线的发现机会失之交臂。1896年 1月 23日,伦琴在自己的研究所里举行关于新射线的报告会上说:“关于放电研究,赫兹、雷纳特、克鲁克斯等科学家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我自己不过是重复了前人的工作,我的成功只不过比他们稍微细心一点罢了。”小问题:1. 小时候你是个旁边的符号(“小问号”)吗?是不是经常有许多问题呢?2.现在你问问题少了吧?是不是没有问题了呢?还是解决了?请回想一下,列出你想探究的问题吧。小资料1:微型案例2:高一(7)班黄同学一天在家吃晚饭时看到有人担水路过,发现两只桶里水面浮着树枝,来回好几次都是这样,不禁问他爸爸:桶里为什么要放树枝?他爸爸回答,使水不晃出来。为什么加了树枝水就不晃出来?作用原理是怎样的?爸爸回答不出他问老师,老师说,放树枝能减缓水的受迫振动的幅度,在高二《机械振动》一章知识可以解答,他还没学过,找来书看也没写这事,就自己动手做试验,多次观察、实验,结合书本知识,得到了最佳方案。

爱缤纷

学术论文走红全因“不必参考任何文献”,哪个作者敢这么写?

最近,一篇19年前的论文突然“翻红”,只因论文【参考文献】部分的第一句:“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不必参考任何文献”,是谁这么狂妄,敢在严肃的学术论文里夸下海口?可一看到论文的作者——钱伟长,评论区的画风立刻从质疑变成了:大佬,您随意。钱伟长在学术上的地位自不必多说。作为“三钱”之一,他在中国近代力学上的成就说是“开天辟地”都不为过:不但在北京大学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力学专业,还开创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而这篇标注“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的论文,用的正是他在1941年提出的“板壳内禀理论”中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这组方程,也被称为“钱伟长方程”。非线性力学,你吸引到我了钱伟长和非线性力学的关系,应该算是一场“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故事。1939年,钱伟长到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热力学方面的课程,其中也涉及一部分非线性力学的内容。跟非线性力学的交道越深,钱伟长就越明白这个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时的工业背景下。比如,当时大热的人造纤维和塑料材料的本构关系就是非线性的;“国之重器”航空工业里的很多固体材料,其本构关系也是非线性的;即便是当时西方大国研制的超声速飞机,要想达到跨声速范围,可能也要用到“非线性”。应用上来了,但当时国际上对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还不是特别到位。通俗地说,就好比一出好戏,大纲定了,但落实到具体片段上,该怎么处理?还需要更细致的把握。钱伟长旧照这是一个好机会。当时,还不到30岁的钱伟长几乎没怎么犹豫,就把“非线性力学”列入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幸运的是,几年后,“非线性力学”也回馈给他一个令无数人羡慕的成果。从“根”上下手非线性力学涵盖的内容很多,钱伟长知道“贪多嚼不烂”,就选了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方向来主攻。他选中的是“弹性板壳理论”,主要研究工程里的板壳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变形规律等等。但深入研究下来,钱伟长很快就发现了里面的“弊端”。当时针对板、壳的分析、处理,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同形状的板壳结构,比如柱壳、锥壳、球壳、环壳等等,基本都有自己的一套分析、描述方法,很难达成统一。最严重的是,这些处理方法大多都是基于一些先验性的假设。从理论上看,不够严谨;而落实到问题处理上,场面就更混乱了。当时钱伟长的下意识反应是:既然这里面“门道儿”这么多、这么复杂,那我能不能从根本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钱伟长在实验室什么才是“根本”?钱伟长决定从微观的角度着手,把弹性板壳结构中的微元体当作出发点。至于如何统一不同形态的弹性板壳结构变化规律,他则选择借助数学里惯用的方程。只要确定好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能建立起一套特定的方程,以此来解决过去只有“纯经验假设”的问题。而这,就是钱伟长最初的弹性薄板薄壳的内禀统一理论。强强相遇,最终成就不过,一开始,钱伟长对自己的理论并没有太大的自信。毕竟真论起来,当时他只是一个刚入“非线性力学”大门的小辈,真要说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理论”,钱伟长自己心里也没底。给钱伟长吃下一颗定心丸的,是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的导师——辛吉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景1940年9月,初到加拿大的钱伟长到辛吉教授家拜访。一交流,才发现辛吉教授也在研究非线性力学力的板壳内禀理论。虽然他用的是和钱伟长完全不同的“宏观方法”,但两个人的结论却出奇地一致。辛吉教授很激动,当即就建议,让钱伟长把两个人的方法、结论结合在一起,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初稿,钱伟长写了50多天。初稿完成后,师徒二人又针对里面的一些细节反复做了讨论、修改。最终,这篇题为《弹性板壳内禀理论》的论文顺利发表在了冯·卡门教授60诞辰的纪念文集中。有趣的是,钱伟长这篇初出茅庐之作,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冯·诺伊曼等人的大作,都被收在这本文集中。爱因斯坦看后甚至说出:“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随后,钱伟长根据导师的建议,对两个人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在1944年,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发表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回国后,他又把论文中关于宏微观方法联系的内容发表在了1948年的《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至此,“弹性板壳内禀理论”成了非线性力学领域里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之一,钱伟长的名字,也开始栖身“世界著名”之列。钱伟长曾说:“我主张探索新问题,要有新发现,有所创新”。20多岁探讨弹性板壳理论时,他是这样;90岁发“本文不必任何参考文献”时,他还是这样。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掷地有声。遭逢“卡脖子”时,科技之争,就是国力之争。此时,开创才是科技的底气。《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

富士山

研究性学习之民俗风情:小年

【导语】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三、灶上天”,这是东北年俗谚语的头一句。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过小年这天起,就算是正式开始了“过年”的筹备,“小年”相当于“大年”的序幕。在我国,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这源于人们对火神的崇拜。在我国古代,火神、灶神和炊神是同一个神。如炎帝,活着的时候是火神,死后则成为灶神,(管子·轻重戊》又说他“钻隧生火,以熟荤躁,民食之无兹之病,而天下生之”。还有一个掌管火的大神叫健人氏,《韩非子·五蠢》篇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缝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缝人氏。”由此可见,炎帝和隧人氏都被人们尊称为火神,这是因为他们发明了火种的采集方法。继而他们还是将食物由生变熟的发明者。所以他们不仅是火神、灶神,还是炊神。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这天,设案焚香以祭之。上古的小年祭灶活动十分简单,到了宋代,虽有仪式,但也仅限于在自家举行。到了明清两代,祭灶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清代,祭灶礼仪十分繁杂,讲究也多。清代东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锅台边的东墙上(或北墙上)供有灶王爷像。画像上一般不只是“爷”一个人,还有他的两位夫人“灶王奶奶”,有的还加上“金童玉女”和其他民间崇拜的神仙,都是木版刻印,单色或双色,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小年这一天,在灶王爷神位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上林米、谷草、一碗干净的清水,供品中最主要的就是灶糖。灶糖,也被称之为“糖瓜”,是以糖稀加麦芽、江米等做成的怡糖或称“场”,民间称为“灶糖”。东北各地在“小年”之前有专门的小作坊制作贩卖,正宗灶糖其特点是甜、脆、黏。这种糖之所以要做得黏和甜,是因为祭灶时人们要用它抹在画像中灶王爷的嘴上(还有的抹在灶门上方),意思是让他上天后“嘴甜”,多说几句“甜言蜜语”,多汇报所在之家的好处,而到说“坏话”时嘴就被糖粘住,张不开嘴,为供灶之家“隐恶扬善”。所以,东北民间的顺口溜说得好:“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这也是人们对灶王爷的希望和祈求。总之,灶王爷作为联系人间与天堂的使者,是这一天最重要的被照顾对象。由于灶神是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正月初一五更回来,所以腊月二十三便被定为谢灶日。当日掌灯时分,人们在灶神像前点灯焚香,然后向灶王爷磕头。人们在送灶时,要特意用林秸(高粱秆)做成马、狗、鸡,为给灶王爷领路和代步之用。烧香、跪拜、抹糖等诸项仪式结束后,就把灶神像取下,连同这些狗、马、鸡一起焚烧“升天”,并放鞭炮为之“送行”。过去东北新媳妇过门第二天正式下厨房做饭之前,首先得给婆家的“灶王爷”磕头行礼,对其恭敬有加。按理说,整天围着锅台转、烧火做饭的家庭主妇,是和灶王爷“朝夕相处”的人,祭灶应以她们为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辞灶”的规矩。传说,灶王爷长得英俊潇洒,女人辞灶,有“男女之嫌”,所以祭灶只是家中“老爷们儿”的事,妇女没有资格参加。过去雇长工、伙计的人家,一般都是从这天开始放假回家,准备过年。而自家在外地的人,也都在此后陆续归来,准备团团圆圆地“过大年”了。俗语说:“二十三,把猪杀”。这一天,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并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将此举动称之为“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过年和杀年猪吃肉的心情。祭灶日既然是“过小年”,当然全家人也要吃一顿比平日丰盛的晚餐,有的人家还要包顿像样的饺子吃。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排骨、后锹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前不能动刀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缓”(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食用,则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应“不断肉吃”。编者按:发布高中综合实践之研究性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与学习、研究者探讨交流。12.5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平台及成果之一。创新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时尚前卫的创客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创圣

研究生最头疼的学位论文调研,其实普遍存在这“四个窘境”!

来源:募格课堂 作者:浴火凤凰所谓调研,就是调查研究,即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调研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环节。全面而扎实的调研,是研究生选好论文题目、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对提髙学位论文的实践应用价值,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各院校以及研究生个人对学位论文调研的作用认识不深,导致调研普遍存在“四个窘境”,严重制约了调研工作的有效开展。01、约束机制不强——研究生不想调研无论是研究生本人还是指导老师,甚至是学校管理部门,往往对调研活动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大多数院校将其定位于“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后进行的一项必要的教学活动”,而对其意义和作用缺乏深刻的阐述与理解。特别是在调研工作成效的检查方面,普遍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很多研究生存在“不想调研”的现象。即使是制度要求,“迫于无奈”去调研,很多研究生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移花接木,甚至借调研之名,走亲访友、游山玩水、休闲娱乐。导致研究生不想调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缺少严格的调研工作专项检查制度,这是直接原因。目前,研究生管理制度中对调研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对调研报告的质量,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监督机制,一些研究生采取修改他人调研报告、冒充调研单位签名,甚至花钱请专业公司来代写等方式,就能轻松蒙混过关。许多研究生本着走形势、走过场的态度,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调研搞与不搞一个样”“调研质量好与不好一个样”等不正风气。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评审中对调研工作缺少必要的考查,这是根本原因。目前,在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中,往往只看重发表的小论文和学位论文本身质量,基本没有对调研工作质量和成果进行考查的硬性要求,导致研究生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专门调研。02、实践能力薄弱——研究生不会调研对大多数研究生来说,与“不想调研”相比,更为普遍的问题是由于自身实践能力薄弱,根本不知如何去调研。很多研究生对调研工作的共同感受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在实际调研过程中,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思路不清晰、目的性不强、时机选择不当、方法运用不科学、调研成效不高等问题。有些研究生片面地以为,调研就是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抄一抄,甚至简单地把调研当成到相关单位拷贝资料的过程,而忽视了调研工作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本质。导致研究生调研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首先,缺乏系统的专门训练,这是根本原因。很多院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大多没有专门开设科研方法训练课程,有的则只是简单地开设几次专题讲座,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少系统和训练。其次,实践经验的严重不足,这是主要原因。很多研究生在读研之前,基本都没有系统地从事过科研工作,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普遍欠缺,导致不知道“调研什么、如何调研、调研到什么程度”。第三,导师指导的不够到位,这是重要原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部分导师忽视了科研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指导和训练,认为“压担子、给任务、干干活”,学生的科研能力就提高了。当然,这并非全无道理,但会使学生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浪费大把珍贵的时间。有的导师则干脆任由研究生自由发展,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致使沉重科研学术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03、沟通渠道不畅——研究生无处调研扎实有效的调研工作,既取决于研究生想不想调研、会不会调研等主观因素,也取决于调研渠道是否畅通、调研单位是否配合等客观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调研渠道不顺畅、接待单位不配合等现象较为普遍,使很多研究生感觉到无所适从、不知调研的路在何处。调研渠道不顺畅,使研究生无处可去。许多研究生是高考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读研,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工作经历。在没有送学单位的情况下,大多缺少与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公司、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渠道,导师又往往不能提供有效帮助。调研时,研究生普遍会感觉无处可去,或者无合适之处可去。接待单位不配合,使研究生劳而无获。即使研究生拥有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也能够获得学校和导师的大力支持,但还需要到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单位去调研。由于在选择、接洽、管理等环节统筹协调不到位,许多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往往会以任务繁重、工作繁忙、资料涉密等理由,进行各种敷衍和推脱。这导致研究生在调研过程中,根本得不到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从而影响了调研的实际成效。04、经费来源有限——研究生无力调研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调查研究往往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特别是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问卷制作、复印费用等开支较大。因此,要想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然而,充足的调研经费从哪里来,这对研究生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据了解,目前,研究生每年可使用的学术经费不是很多,去除购买研究资料、发表论文版面费、学位论文打印装订等开支,可用于调研工作的经费已经不多。如果再考虑到物价上涨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些经费就更显得捉襟见肘,基本不足以支持研究生开展细致、深入、广泛的调研。与此同时,很多导师自身也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指导研究生数量较多,根本无力为研究生调研提供经费支持。研究生要想进行充分、全面的调研,只能个人承担部分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进行深入调研的积极性。综上可知,为改变学位论文调研工作中存在的“四个窘境”,院校相关部门及研究生个人应提高思想认识,从严格约束机制、加强能力培养、理顺调研渠道、增加经费支持等方面入手,共同为研究生开展扎实有效的调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兵马俑

青春文学的作品很多,但是,研究性的文章很少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青春文学的话题。青春文学,不应该只是年轻人的话题。因为年轻人也会老去,青春文学应该属于历史,属于时代,她是于文学园地里最新鲜的花朵。现在,在出版行业,可能除了教材、教辅之类的学生用书之外,青春文学书,应是最畅销的书了。这也说明这类文学有更广泛的接受人群和市场基础。青春文学的范畴非常广,是当代文学流派中异军突起的一支。类似于30年前的港台武侠小说,是年轻人的最爱,但是,真正研究这一文学现象的人和文章并不多。我搜索了网络,对于青春文学的论述文章对象才从韩寒、郭敬明开始,而像最新流行的新书作者如巫哲、木苏里,木瓜黄、淮上、栖见等作家,论述的文章不多。不像一些知名的作家,如莫言、刘震云、贾平凹、方方、铁凝,只要一有新作面市,就会大量的研究和解读文章。不知是研究者对这些青春文学作家的有意忽略,还是没有关注到这一现象,网络上非常 难以见到对青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论。通常情况,一个普通水平的作者,写出一本书,都会有研讨会或者评论文章。而这些青春文学,用读者的选择来验证市场。而且,通过影视的运作,去拓展商业市场。个人认为,书是精神食粮,滋养或者影响着阅读者的情感和思想。因而,对于青春文学类图书,不应该只是编辑出版,但但的有一个不错的市场反应。这些书,更应该有一些专业的解读,或者说是客观的分析。从今天起,作为一个70后,一个快50岁的人,我将读一些青春文学书籍,写一些有关青春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以期能给更多的阅读者换个视角来端详自己的最爱。这是我个人真实的 看法,我的观点不只是情感方面的喜恶,更加之有个人的理性分析,也许年轻的读者可能感觉有些老旧。愿意看,就关注!这不是跟风蹭热度,而是,我只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碧血剑

研究生迎来“新挑战”,论文不再是唯一标准,这些也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和你们一样爱好教育,每天关注教育新闻的【琳琅的秋友】,跟着我带你们每天看最新资讯。关于毕业这件事,大学生和研究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论文作为毕业的重要标准,只要学生论文水平过关,在校期间成绩合格,顺利毕业就没有问题。为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还会选择加入研究生备考大军,成为研究生的一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和综合实力。毕业生将面临的“三大困境”但是对于读研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难度都不低,首先是考研的难度,在2021年的研究生初试中,考生人数达到377万人,按照这样的节奏增长下去,2022年考研的学生人数可能会突破400万,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二,读研期间的学习也有不小的难度,大家都知道考研很难,但是只有真正的考上研究生后,才会发现考研是整个研究生生涯最简单的一环,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要比本科生复杂、沉重得多。还有,就是研究生的毕业问题,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上研究生不算什么,只有顺利毕业才是真正的人才”,这短短的一句,就把研究生毕业的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论文始终是衡量研究生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许多学生来说,大学论文已经够令人头痛的了,但是研究生论文比大学论文更令人头痛,因为一直以来,论文都是衡量研究生是否毕业的重要标准,所以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专注于论文,也有效地增加了毕业的可能性。只要在读研期间,论文不存在造假或徇私舞弊的情况,毕业基本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最近教育界的一则消息,却让广大研究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作为毕业唯一标准的论文时代也宣告结束。毕业不再只有论文标准,课题研究更为重要。今后的研究生毕业考试,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要经过多方面的考核,论文是重要标准之一,除论文外,学生还要特别注意钻研课题研究。这就是说,以后的研究生如果想顺利毕业,就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论文上,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专研课题研究上,虽然看起来毕业难度似乎越来越大,但这确实是要学生考虑的问题,因为在读期间专注于课题研究,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发展都会有帮助。学位不是没有吃香,研究生也不是没有价值,只是很多人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都把精力放错了地方,所以毕业后的发展自然不如预期,以后的研究生各方面素质应该会更高。除论文和课题研究外,研究生还应重视这些方面的工作。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更重要的是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除了论文、课题研究外,研究生还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好功夫。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仅对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毕业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也有帮助,即使遇到挫折,积极的心态也可以成为不懈奋斗的支撑。学会社交,建立一个好的社交圈,如今社交也很重要,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发展,如果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都离不开“人情世故”,读书期间除了学会社交,还要学会一定的社交技巧,培养自己的社交经验,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大学之后选择考研其实很需要勇气,因为考研并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一种不断完善自己的历练,学生在考研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再决定自己是否考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以上是(琳琅的秋友)为大家介绍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评论哦~了解更多的教育资讯,请关注(琳琅的秋友)!本文由作者(琳琅的秋友)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