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常态女儿国

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常态

近日,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今年频繁进入公众视野。是什么原因导致多所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清退能否产生警示效果?在把住“严进”关口之后,“严出”的尺度该如何拿捏?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被退学的主要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今年3月,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随即,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大学加入清退不合格学生行列。而上周末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41万。一边是考生绞尽脑汁复习备考;另一边,研究生却成为清退的主要对象。记者发现,这些研究生被退学的主要原因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延边大学日前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对该校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这136名被退学的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有14名,硕士122名。延边大学《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提到,延边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存在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的情况。记者从被退学学生名单中看到,有一名学生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事实上,高校清退违规研究生早有先例。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清退300余名研究生,原因无外乎长期不来上课,超过规定修业时长。“研究生被清退的主因大部分与延期毕业有关。这些研究生都是延期毕业后,达到了最高修业学制,仍未完成学业,不得不按照规定被清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分析。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根据国家对学籍的要求,研究生学籍一般是3年到6年。选择延期,仍未完成学业,被清退的可能性有多大?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的数据,情况并不乐观。《报告》显示,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其中,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报告》显示,除研究兴趣、学术能力以外,导师指导频率及指导学生规模、科研成果发表规定、论文选题等因素成为研究生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清退工作背后没有硬性淘汰机制作为支撑,各高校在执行中标准不一,而最高修学年限是唯一的硬杠杠。”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楼世洲分析,目前我国用求学期限作为主要标准清退超期研究生,与传统的学制观念有关。我国对研究生、博士生的生均经费拨款,是按学制进行;如有大量学生延期很长时间毕业,学校运行将承受较大经费压力。清退只是分流退出的一种方式虽然清退超期、不合格研究生是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方式,但被清退显然不是学校和学生愿意看到的结果。毕业出口是最后一道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几年时间,在校期间学校还能为研究生培养做些什么?201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2019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再次重申,“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清退只是分流的一种方式,分流的主要手段大致包括:研究生肄业、研究生结业、降格培养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吴合文介绍,目前研究生降格主要是硕博连读生不适合博士研究生培养,就再回到硕士培养阶段。在公开报道中,记者没有找到研究生降格培养的事例,只发现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的新闻。“高校和学生更关注毕业论文的考核,而学生的课程学习管理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吴合文认为,对于长时间不上课,无视学校纪律的研究生,必须通过强化课程管理,有效实施清退等分流手段,进行警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只依靠论文来评判,课程学习的过程质量也非常关键。需要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重视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顶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首先就要落在研究生教育上。”楼世洲表示,“让严进严出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常态,更应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硬约束作用。”(记者 陈鹏)

日以心斗

“成也考研,败也考研”,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学子们的抉择2021年研招初试平稳落下帷幕。三天时间让考生们经受了一次重要人生考验,“春江水暖鸭先知”,其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者真正明白,大起大落的刺激,悲喜交加的幽默,考研过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竞争的残酷。但不管怎样,今天早上他们终于能美美地睡上一次懒觉,迎来了一段难得的休整时光,备考以来的焦虑、痛苦、孤独与无奈也终于得到了暂时的释放,能够静心地享受几天清闲的生活。辛苦了,孩子们!面对考研大军所经历的残酷竞争,作为局外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冷静地反思一下,当前这种局面是否应该与合理呢?孩子们这样火拚到底值不值得、他们的选择是否恰当,能不能拉近他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呢?竞争是一种优用劣汰的选择机制,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丛林法则,它是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本身是积极正面的,更是无可厚非的。考研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引进这种竞争正确合理,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积极推崇提倡。因此我们的反思不在竞争本身,也不在它残酷性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反思其考研群体成分、培养过程、培养结果是否合理,这才是质疑的本身。我们看到,近年来考研大军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庞大,虽然国家的招录人数也在逐年扩大,但总体竞争程度还是在不断加剧。从竞争的角度来说这是正面的,残酷性的增加也就意味人才选拔初始质量的提高。但从自然增大研究生毕业的人数与质量来看是否也能达到正面效果呢,这个就大大值得商榷了。毕业生的准备首先,我们从考研群体的角度来看。实事求是地说考研人群应该有这么几类:追求上进与更高知识层次的是第一类,这类人有完善的人生规划与奋斗目标且有良好的知识基础,这一类应该是主流;第二类是对个人职业生涯作出重新修正的毕业生,这一类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本科阶段大学档次或专业方向不符合自身规划,意欲通过再竞争来打开自己的职业通道,这一类人也无可指责。这两类人是积极正面的,也是社会应当提倡与鼓励的参与竞争者。第三类则外界力量劫持去考研的被动者,他们并没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其实目标很明确、思路很清晰,本身也不泛优秀,本科毕业也能顺利找到职业出路,但是屈于社会、家庭的压力或虚荣心,随波逐流违心地去考研;他们中另一部分人,本身很普通,大学期间也没有学到多少东西,高不成、低不就,碍于面子及家长的要求,只好顺水推舟去考研,这些人显然准备不足,他们的绝大部分只能成为考研的陪衬。这一类人总体来说是不宜参与考研竞争的,前者尚能勉强接受,后者明显是滥竽充数,这样于己是自讨苦吃,于社会则是资源的浪费。这一类人毕业之后本应去工作,寻找自己合适的社会位置才是正途。第四类是一些消极逃避者,这一类人本科毕业之后,技能没有又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工作找不到或找到又不满意,只好用考研作为一个逃避的理由;最后一类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他们可能是错估了自己的实力,盲目加入考研队伍,因实不济、初试不中,但心又不甘,骑虎难下,再战甚至多战。这两类人虚推了考研的烈度,浪费了社会资源、也浪费自己青春,于己、于国家、于社会都没有好处,他们应重新省视自己,及时回头去参加社会一些技能培训,及早找到自己合适的社会位置才是出路。知识来源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的角度来看,除了名校之外,目前我国许多普通大学也获取了研究生招收资格,这些大学他们本身只具应用型教学能力,根本不具备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无论是从学科带头人、师资力量、科研队伍,还是从科研设施、资金、项目等上考虑,他们的招生条件与实力很欠火候,是典型的德不配位。这样情况国家每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高水平的不多,徒有虚名的不少,其结果不仅虚耗了社会资源,也耽误孩子们宝贵的青春年华。从人才供需的角度来看,研究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不仅存在数量、质量上的不对称,还存地域上的失衡。上个世纪末期之前,精英教育模式下,普通大学生甚至是中专生都是社会稀有,研究生的地位简直是神圣,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社会对此倍加珍惜。而如今,研究生遍地都是、屡见不鲜,于是便衍生出许多奇怪的现象与矛盾:研究生毕业后,求职困难不少,用非所学、用非所强更是比比皆是;需要的地方、行业没人去,愿意去的地方又不需要。凡事种种,这无不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至于造成这类现象与矛盾的因素有许多,层次也很深。除了学生自身及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用人方面的原因。上述这些问题应引起社会更深的思考,也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去解决!(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揽蔓其枝

研究生培养 严字当头|教育部: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以退学。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通知,要求各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中指出,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  有教育学者就表示通过对研究生严格实施限时毕业的做法,就是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操太圣:以前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好像入学比较难一点,但是出口相对来说比较松一点,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但现在从教育部一些政策的出台中,我们能够看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比以前强调得更多了。  今年以来包括中山大学、北航、中传等不少知名院校都发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今年10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了名为《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称根据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分别为5年和7年,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学期开学前,称67名博士和8名硕士研究生已超过最长修读年限,经研究不再保留学籍,按退学处理。  今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即将达到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籍预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 詹亚力:出台这个《规定》也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如果你没有或者不是为了搞研究,你赶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规定》将起到非常好的督促作用。   来源 央视网编辑 吴春生  编审 胡莹

乃亚

「研究生培养 严字当头」教育部: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

央视网消息: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以退学。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通知,要求各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中指出,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学术不端、论文作假等问题发生,暴露了导师责任还未完全落实,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主动性还不足。有教育学者就表示通过对研究生严格实施限时毕业的做法,就是在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操太圣:以前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我们大部分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说他好像入学的时候比较难一点,但是出口相对来说比较松一点,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但现在从整个教育部一些政策的出台,我们能够看到,对于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关注是比以前可能是强调的更多了。今年以来包括中山大学、北航、中传等不少知名院校都发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今年10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布了名为《2019年秋季学期超过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公告》,称根据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分别为5年和7年,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学期开学前,称67名博士和8名硕士研究生已超过最长修读年限,经研究不再保留学籍,按退学处理。今年3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了《关于对2019年即将达到学习年限研究生的学籍预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 詹亚力:出台这个办法也是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如果你没有或者不是为了搞研究,你赶快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起到非常好的督促作用。

梦之队

「研究生培养 严字当头」高校人才培养需系统设计

央视网消息:对在读研究生毕业设年限 “紧箍咒”,有助于让整个学习氛围“严字当头”,同时有教育学者也建议在管理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既保障整体质量也重视个体的需求。对于多所高校使用“超过学习年限”作为清退的理由,有教育学者表示,学习年限是管理的手段,在执行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措施,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毕业年限,尊重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成才,走正道提供制度的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具体的分析要做。我觉得我们的制度里关于学生申诉,老师要帮助他们申述,我觉得这是一个配套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对于各地高校接连公布清退研究生的公告,教育学者表示,高校也需要在研究生遴选上做足功课,要选择合适的学生,避免发生大规模清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研究生的遴选应该高度重视学术志趣和专业认同,而不是一般性的能力,要设法增加学术性和应用型的研究生,减少只追求文凭的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对于显然不适合的学生及早地做积极引导,不要在自己不喜欢又不胜任的道路上消耗青春。

汗流至踵

研究生“严进严出”培养成为新常态

本文转自【法制日报】;● 目前我国用求学期限作为主要标准清退超期研究生,与传统的学制观念有关。我国对研究生的生均经费拨款按学制进行,如有大量学生延期很长时间毕业,学校运行将承受较大的经费压力 ● 高校在自主权范围内,要有底气和自信,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 要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需要高校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健全导师制。通过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用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本报记者 赵 丽 实习生 邢懿铭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关于对黄某某等16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11名博士、5名硕士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学校作出自动退学处理。 此前,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也曾清退多名研究生,原因多为研究生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教育界专家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相关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时寄望各高校更应该在招生与培养上下功夫,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传递出研究生招录及毕业情况出现转变的信号。过去,研究生只要进门就相当于拿到学位了,相当于拥有“铁饭碗”。如今,管理方式有了改变,对研究生的考核更加依据实际情况,有规则地淘汰和进入。 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多名研究生被清退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对部分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2020年6月,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200多名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2020年5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发布通知,拟清退85名硕士研究生,清退原因有“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 2020年4月,吉林大学多个学院相继对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上海交通大学一次性清退21名研究生,多数为留学生。 2019年11月,延边大学对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2019年10月,复旦大学一次性清退12名研究生,主要是留学生,原因是“学习年限届满仍未达到毕业或结业要求”。 2019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对28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原因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8年,硕士研究生5年)内未完成学业”。 2019年6月,清华大学劝退两名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对61名超期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国地质大学一次性清退52名研究生;宁夏大学对29名超期未毕业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 《法治日报》记者总结发现,上述高校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多与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有关。 选择延期,仍未完成学业,被清退的可能性有多大?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的数据,情况并不乐观。 《报告》显示,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其中,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 《报告》显示,除研究兴趣、学术能力以外,导师指导频率及指导学生规模、科研成果发表规定、论文选题等因素成为研究生延迟毕业的主要原因。 “清退工作背后没有硬性淘汰机制作为支撑,各高校在执行中标准不一,而最高修学年限是唯一的硬杠杠。”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楼世洲分析,目前我国用求学期限作为主要标准清退超期研究生,与传统的学制观念有关。我国对研究生的生均经费拨款按学制进行,如有大量学生延期很长时间毕业,学校运行将承受较大的经费压力。 盲目扩张或现弊端 教育质量亟须提升 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将突破300万人。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 根据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5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14.54万人,本专科在校生290.64万人。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在学规模在25年间增加了20倍,今年的在学研究生数,超过了25年前的本专科在校生规模。 正因为如此,也有不少人将研究生“被清退”原因指向了扩招问题。有网友称,盲目扩大研究生的在校生数,对学生来说弊大于利。学生无法毕业,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管理、研究生教育团队出了问题。 对于这种说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姚金菊认为:“有的学校其实是在做探索。比如,从学科设置来说,在学科数量整体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增加学科,就需要内部调整;从招生人数来说,一些是整体扩招,一些是部分专业扩招;从现实来说,高等学校办学需要探索,尝试不一定成功,但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体现。” 不过,姚金菊也提到,确实存在个别学校盲目追求扩招研究生数量,这涉及高校投入机制问题,学校的教育资金是按照学生的数量进行配置的,高校在扩招时会考虑到学科建设、评估等因素,而很多时候学生数量也是评估的衡量标准之一。 在储朝晖看来,高校主要受行政部门的政策驱动。在管理上,包括招生指标的确定上,行政部门与高校依然是一体的,但又没有明确界定各自的责任,所以就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责权关系不明晰,导致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到底淘汰多少并不是一个高校能决定的。 “培养一个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需要许多相应的资源配置,师资资源、硬件配置等都存在教育成本。纵观许多单位的招聘要求不难发现,单位用人的学位需求在不断攀升,但如果培养的质量足够好,这种需求其实是非必要的,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提升教育质量。”姚金菊说。 姚金菊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而近年来许多政策的提出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当前大学生、研究生被退学等问题的出现,可以说是提升培养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这也正是对高等教育本质、初心的回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过去10年来,我国大部分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已经采取清退超期研究生的做法来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做法无疑让在读研究生有更大的求学压力。 严进严出成为趋势 高校自主权做保障 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这也被不少人视为多家高校清退研究生的原因之一。 在储朝晖看来,最近频繁出现清退超期研究生的现象,显示了从“严进宽出”向“严进严出”方向转变,这一转变涉及教师、学校、管理部门等。要想获得高效健全发展,必须经历这个转变过程。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只是提供了支持。事实上,有一些学校,在教育部没有发出文件之前,也严格遵守了“狠抓学位论文”等要求。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举棋不定,教育部的文件为这些举棋不定的学校吃了定心丸。 姚金菊认为,是否“严进严出”实际上取决于高校管理者,未来“严进严出”会成为一种趋势,“至于谁会成为这种趋势的引领者,则要看高校自己的魄力、行动力。不管是‘宽进严出’还是‘严进严出’,严把质量关一定是一个趋势。哪个高校未来更愿意做这种探索,也意味着它将在高校建设中占据更好的地位”。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之前教育部已有明文规定,不合格的学生被清退也有制度的硬性规定。比如,有的“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自然该被清退。不过,一些高校对清退研究生工作尽可能“小心谨慎”,担心学生无法毕业或导致负面影响。 “如果学校有充分的决定权,我相信很多高校都会选择‘严进严出’。如果学校的自主决定权不大,还是会受其它因素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严进严出’能不能成为常态,与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高校自主权的大小、有没有充分的招生教学评价的自主权等直接相关。”储朝晖说。 在姚金菊看来,高校在自主权范围内,要有底气和自信,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当前,本科生的管理比较完善,研究生的管理则需要进一步规范,比如进行研究生入学教育、学风教育、定期警示提醒。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高校要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要求释放出两层信号:一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把握好质量,不能因为扩招就牺牲质量;二是执行好“严进严出”,也即保障培养质量,不仅要把好“出口”关,也应该提升培养过程中的质量。 建立健全导师制度 全方位全流程管理 虽然清退超期、不合格研究生是控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方式,但“被清退”并不是学校和学生愿意看到的结果。毕业出口是最后一道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几年时间,在校期间学校还能为研究生培养做些什么? 201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再次重申,“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吴合文介绍,清退只是分流的一种方式,分流的主要手段大致包括研究生肄业、研究生结业、降格培养等。目前研究生降格主要是硕博连读生不适合博士研究生培养,就再回到硕士培养阶段。 在公开报道中,《法治日报》记者尚未找到研究生降格培养的事例,只发现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的新闻。 “我国用求学期限作为主要标准清退超期研究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过学制年限之后就不再有生均拨款。”熊丙奇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另外,我国对研究生提供的后勤服务也非社会化,而是由大学提供,如果有大量学生延期很长时间毕业,大学的服务压力也巨大。 熊丙奇认为,在当前,用求学年限作为清退标准,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会有一定作用,至少学生不能在考上研究生后,就做“挂名学生”混日子,但对全面提升研究生质量的作用有限。比如,超过学校规定期限不注册的学生,很可能本来就不想读了。另外,也有部分因超期被退学的学生,把责任推给学校和导师,认为他们平时管理、要求不严格。如果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评价,那么也就不必等到集中清退了。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求各培养单位“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同时要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 在熊丙奇看来,教育部提出的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是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对症下药,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来说,简单清退超期研究生的操作太省事了。 熊丙奇认为,要做到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需要大学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建立健全导师制。目前大学对教师实行量化评价,因此教师更重视可以量化的课题、经费、论文指标,对人才培养投入不够,只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引导教师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指导、培养学生,而不是有的学生要么因导师忙而被“放养”,一年见不到几次导师,有的则被导师当作“打工仔”,给教师的课题、项目“打杂”“跑腿”,引发各种纠纷矛盾。 “健全的导师制,是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用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熊丙奇说。 姚金菊也建议,要分清层次、分清责任,进行精细化管理。高校需要好的研究生管理团队,导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明确学生、导师之间的权利义务。导师的职责、管理团队的职责都要进一步明确,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未来的培养方案。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研究生的相应权利。 “另外,通过清退事件我们也可以进行反思,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追求高学历?这就要求个体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高等教育。未来也许会有学位上的相应调整,比如职业教育是否也需要相应的学位,从而从不同需求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健全我国学位机制。”姚金菊说。

所假而行

清华大学修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硕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案、课程(环节)学习、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基本要求。《规定》的修订是清华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和学位评定标准的重要举措。2014年,清华大学召开了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术学位硕士生根据学科特点或作为博士生培养的补充与准备阶段,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并提出完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生日渐成为学校硕士生培养的主体,原《规定》已不能适应硕士生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2016年7月,学校将《规定》的修订工作列入《制度建设五年任务分解方案(2016-2020年)》,2017年1月正式启动修订。本次修订历时四年,这一期间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清华大学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和科技评价改革等文件的要求,并贯彻落实到《规定》修订工作中。学校还针对硕士生教育开展了广泛的研讨和调研,凝聚师生共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全校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规模和实现路径”研讨会,并列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议题之一。经过广泛研讨,学校形成了一流硕士生教育体现人才培养的活力、是培养行业人才的主渠道和深度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抓手的共识。2019年4月,学校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完善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工作,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研讨,于2020年6月在全国率先完成。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后,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活动,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形成举措,并于2021年2月出台了《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修订稿充分吸收了历次研讨的相关成果,并在成稿后在全校范围公开征求意见。坚持立德树人《规定》遵循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将硕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硕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硕士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并增加了“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规定》及时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调整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设置。强化分类培养《规定》进一步突出硕士生分类培养的理念,均衡体现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硕士生“在本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学术学位硕士生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生培养方案“应当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方案还应当参照相应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在课程(环节)设置上,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职业伦理课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或学术活动”等。完善学位评定《规定》坚决破除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依据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20年制定的《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促进交叉创新近20年来,清华大学开设了生物信息学、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项目、苏世民学者项目、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等交叉学科以及学科交叉和跨专业学位类别学位项目,促进交叉融合创新,积累了培养经验。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本次《规定》修订增加了学科交叉和跨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生培养的要求,此类硕士生“在学位课程(环节)基本符合主修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选修所涉其他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课程(环节)”。在个人培养计划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专家参加。强化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破除“唯论文”倾向的同时,2020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加大分流力度。对于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环节,《规定》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选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完成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环节”。同时,《规定》要求“在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期,所在院系应当按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组织考核小组对其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方可继续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规范体例术语2017年起,学校加强了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按照新的体例要求,采用条文式表述,分七章二十一条。同时,结合学校其他改革举措修订相关术语。例如,将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考核小组的表述由“3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修订为“三名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此外,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规定》附则中明确“国际学生硕士生培养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学校将结合2021级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面向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展宣传和培训,确保各项新要求落实到位。来源 | 研究生院摄影 | 霍元东排版 | 李沫潼编辑 | 赵姝婧

竞技场

研究生培养 严字当头|高校人才培养需系统设计

对在读研究生毕业设年限 “紧箍”,有助于让整个学习氛围“严”字当头,同时有教育学者也建议在管理手段上可以更加多元,既保障整体质量也重视个体的需求。对于多所高校使用“超过学习年限”作为清退的理由,有教育学者表示,学习年限是管理的手段,在执行的同时也需要配套措施,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比如对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毕业年限,尊重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保障学生的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程方平: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成才,走正道提供制度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具体的分析要做。我们的制度里有关于学生申诉的条款,老师要帮助他们申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  对于各地高校接连公布清退研究生的公告,教育学者表示,高校也需要在研究生遴选上做足功课,要选择合适的学生,避免发生大规模清退事件。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陆一:研究生的遴选应该高度重视学术志趣和专业认同,而不是一般性的能力,要设法增加学术性和应用型的研究生数量,减少只追求文凭的研究生数量。在培养过程中,对于显然不适合的学生应及早地积极引导,不要在自己不喜欢又不胜任的道路上消耗青春。   来源 央视网编辑 吴春生  编审 胡莹

立乎北极

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曲解:不能只看发表论文,更不能只看论文页数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从评审看研究生论文质量》,文章作者说,今年评审到一篇长达300多页的硕士论文,文字高达几万,中文文献177篇,英文文献303篇,图表100多幅。就凭这些外在的花拳绣腿,作者竟然就评价说这篇论文内容充实,工作量大,论述完善,还没有任何理由地相信这篇论文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才能写得出来。但是让人怀疑的是,这篇300多页的论文,居然在读研究生期间没有一篇论文发表出来,着实让人吃惊。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篇论文300多页的内容真的能算详实和可靠吗?这位作者很明显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曲解,简单地以字数和页数来判断研究生工作量多少,甚至以此来评定研究生的优秀与否。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阅读这么多文献,发表不了一篇论文是不可能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所以这列出来的将近500篇论文,这位研究生真的都仔细阅读过了吗?还是仅仅为了凑大论文的字数和页数,强行加进来的“多余”文献?如果没有阅读这么多文献,那这篇300多页的论文都是怎么写出来的?是简单翻译其中几篇综述论文(Review Papers),还是直接胡扯出来的?如果是胡扯出来的观点,没有经过同行评议,那论文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呢?如果一味地鼓吹研究生页数要多,才能证明研究生工作量大,才能证明研究生能力突出,那未免太偏激了。按照过去的评价标准,能发表一篇以上的论文是硕士区别于本科生最直接的评价依据,也是最有效的评价依据。当然,也不能只看论文就简单判断这位研究生是不是优秀,因为现在确实存在不少研究生发表了一堆垃圾论文用来凑数。但是,相比于看论文300多页,笔者认为,看有没有发表高档次论文更加直接和客观。

高举爱

教育部发文,着力提升这类研究生培养水平,是你的专业吗?

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教育部官网截图)现状:AI领域人才教育未成体系我国于2019年在35所高校设置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覆盖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共1082个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布点,相比2018年增加了86%,已经形成了一批“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但是,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其中,美国拥有168所,占据全球的45.7%,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位于第二梯队。课程方面,国外系统完善,学科交叉精耕细作。对于本科来说,主要课程包括数学和计算机课程。而国内目前尚未成体系,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师资力量严重欠缺,存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改变:“人工智能研究生”成重点培育对象为缩短差距,《意见》提出要求,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1、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健全学科设置机制,以学科重大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2、是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3、程体系建设强调“精密耦合”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4、评价机制强调“组合创新”以成果评价为突破口,科学评价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多种成果形式,推进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评价机制,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人才评价机制。人工智能人才的壮大,是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的过程,它的发展和变化大家目共睹。高校作为AI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要阵地,更需要应用好自身学科优势,加快培养符合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方能让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可能面对的新问题,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德诺智造温馨提示:复工复产之际,仍需佩戴口罩、勤快洗手、拒绝扎堆、配合检查、拒绝谣言。我们共努力,定能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