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破冰同舟,扬帆起航,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展素质拓展培训灰色人

破冰同舟,扬帆起航,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展素质拓展培训

10月31日和11月1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40位2020级硕士研究生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和高效能习惯课程培训。素拓活动第一天,随机分出的三组同学领到的第一项任务是:在短时间内熟悉组员,选出队长、队秘和旗手,并设计小组队名、口号、队歌和队旗。各组成员群策群力,脑洞大开,“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队、“什么都不”队和“欧皇”队先后亮相,分别为大家演唱了《找朋友》、《生日快乐》和《两只老虎》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各组口号天马行空,画着小组队徽的旗子更是各具巧思,团队间的PK在一片笑声中拉开帷幕。三队成员分别身着红、蓝、黄色队服初创小队们面临的户外第一项挑战是“超音速”项目:同花色的13张扑克牌扣在场地上摆成任意图形,团队成员依次从决策区走去翻牌区翻牌,必须按从A到K的顺序翻牌,如果所翻牌的顺序不符,需把扑克牌继续扣过来,成员返回后让其他成员翻牌,最先按顺序翻牌成功的队伍获胜,游戏共三轮。每队一次只能派出一名队员翻一张牌活动中,三支队伍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战略误判、信息缺失、分工不足等问题,同学们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找到解决之策,才能齐心勉力通过考验。每轮比赛前,团队成员在决策区的讨论非常重要游戏结束后,梁山教官带领大家复盘过程中各组表现的亮点与不足,切中肯綮,寄语同学们要在活动中领略团队合作的真味、学习高效合作的真理。下午,同学们领到眼罩后便意识到“大事不妙”,“盲人方阵”的挑战随着教官的一声令下开始了。大家要在戴着眼罩的条件下找到组员,并一起把绳子摆成规定的图形任务看似容易,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决定边长、拉成直角、图案组合等等,都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在队长的统筹安排和组员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漫长的盲人摸象一般的尝试后,三支队伍终于合力摆出了一间由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房子”。虽然形状略微扭曲,但在摘下眼罩看到自己的成果后,大家都满意地为它打出了一百分的成绩。在总结中,梁教官强调了沟通在团队中的重要性。经过沟通统一意见和方法后,成员各司其职地执行,团队才能高效率地实现目标。众人同心,合力“盖房”回到教室,第一天素拓培训的最后一项环节——智拼天下,要求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尽量多地完成拼图目标得分。同学们被重新分为七个小组,每组只分到了五块七巧板,互相传借七巧板就成了各组之间合作共赢的手段。“借我们一块正方形可以吗?”“行,一定要记得还啊!”集齐七块蓝色板便可召唤神龙资源有限而时间紧张,结束后小组之间甚至出现了60分和130分的悬殊分差。而当梁教官公布结果实际上是看大家的总分时,这个小小七巧板游戏背后的玄机总算水落石出。经过教官的指导和大家的反思,大家在这个环节中学会了资源共享,也学会了要在行动前顾全大局,及时沟通,避免因重复工作而低效率。一天的素拓活动进入尾声,比起成绩和名次,用心体验、耐心陪伴、全心投入、真心成长才是此次活动的真谛。学员于小凡在反思交流中说:“大家作为一个班集体,集体的荣誉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与大家多多沟通交流,合作完成各种报告和项目。”第二天,吴海东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自出版以来高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在全球以32种语言发行共超过一亿册。课程从一个问题开始:图片上这些角色,你想成为哪一种,你现在是哪一种?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人想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顺利毕业,有人想旅游,有人想用工作充实生活。老师总结说道,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各行各业总有一些居于金字塔塔尖的人,他们的成功实际上是有法可寻的。实践证明,七个习惯对个人人生和事业乃至团体绩效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授课时间有限,吴老师着重讲解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三个习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与我们的反应之间,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的。选择积极主动地应对刺激,避免消极被动行为带来的危害,“我是我自己选择的结果”。“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即目标决定起点。在“要事第一”的解说中,老师先分析了大部分人在确认事情优先级时常犯的错误:我们往往被一些虽然紧急但并不重要的事情分散了精力,而无暇去做那些真正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接下来引出了时间管理矩阵,以目标为导向管理时间,就要将事情有效分布在四个象限中,尤其是高效地活在第二象限——专注于重要(但还不紧急)的事情,在它慢慢变得紧急之前完成它。如此“要事第一”的思维,对同学们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非常有指导意义。想要改变习惯,原则、价值观和思维定式是三块难啃的骨头。“所有重大的突破,都是摆脱旧思想造成的。”吴老师援例他大学时期的军训,说明从行为层面发生的改变对一个人的作用往往只是有限的,最根本的转变都是从思想观念层面上发生的。思维引发行为,行为渐成习惯,习惯塑造品格,品格决定命运。此次拓展培训不仅记录了每位同学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我、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更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增强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同学们表示要把拓展培训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到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和事业发展中,继续发扬“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团队精神,携手谱写青春朝气。

是国马也

湖南大学法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30100 学科级别: 一级一、培养目标培养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基本法学研究素养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和法律,德法兼修,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2.掌握从事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基本的从事法学研究的学术能力,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和原理解决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问题。3.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从事法学研究的学术能力。4.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二、研究方向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创业、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四、指导方式1.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注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督促和检查研究生课程修读;指导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必修环节;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3.按学科方向建立导师组,导师组在组长主持下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等环节工作。4.学院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单位,实行全培养环节的规范管理、全程监控、自我评估,切实做到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完善教学评价检查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强化学业预警机制;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论文内容创新性、论文写作规范性;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5. 课程与其他必修环节的学分要求如下:五、课程学习六、必修环节及要求1.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沙龙、听学术讲座、组织参与读书活动、案例讨论等。累计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6次。参加学术活动,须本人亲自填写《法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及时、准确、完整地纪录学术活动的内容,经导师签字或经研究生会学习部盖章后交给研究生教学秘书存档。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暂行规定》。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研二第一学期末(每年12月)或第二学期期末(每年6月底)进行。未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不得申请开题。开题报告会由学科组组长或指导教师组织相关导师组成。未通过开题报告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其他要求参照《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3.中期检查开题后半年,由学科组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资料收集情况、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中期检查通过者,方可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没有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或者重新开题,或者推迟一年答辩。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应根据学术规范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具体格式规范按照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文件执行。千年学府END百年法学来源 /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审 核 / 李龙保编辑 / 李龙保图片 / 李龙保湖南大学2021年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湖南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合影同等学力申硕相关问题答疑

纯色

新东方发布2022考研白皮书:预计未来考研人数将持续增长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当前,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任务对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助力研究生培训教育改革与发展,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携手易观分析,发布考研培训行业研究报告,对中国考研培训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洞察,并从2022年考情分析和备考策略两大维度入手,深度剖析考研趋势和原理,推出《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为备考学子保驾护航。4月10日,新东方《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出席发布会并面向现场700余大学生发表励志演讲,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易观分析总裁刘怡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入解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资深考研教师王江涛分享了考研备考攻略。本场发布会从考研趋势到备考指导,再到个人成长与发展规划,多维度为大学生指点迷津。研究生学历成求职“硬通货”,多因素驱动考研热2021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自2016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考研热”备受关注。为了帮助考研学子更准确地把握趋势、科学备考,新东方自2017年首次发布《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以来,已连续发布四年,凭借大数据优势和教学教研积淀,呈现考研发展历程、方向趋势及备考经验,为考生指点航向,在大学生中产生良好反响。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有两大亮点。首先,由一本增至三本,内容更加丰富详实。其中重新编排的《考纲篇》汇集了过去几年的考研真题解析,从各科目考情分析到备考策略,为考生提供详细指导;《考研志》则通过全国26个城市考研成功学子的经验和心得分享,解答考研学子最关心的话题,并给予其精神的鼓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东方首次联合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分析,发布《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从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用户洞察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四个层面对中国考研培训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洞察。该报告历时94天完成,调研样本覆盖全国25个城市,力图呈现中国考研行业的真实图景,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更加客观权威的数据参考。4月10日,易观分析总裁刘怡莅临发布会,就考研热的背景、考研培训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解读。刘怡表示,考研人数的逐年攀升,是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切换引发人才需求变化,叠加疫情后经济放缓,导致企业招聘规模缩减,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灵活用工”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体和组织的关系发生变化,人才的高频流动意味着口碑等软实力的效力减弱,简历上的“硬通货”背书愈发重要,而研究生学历就是其中之一。政策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且结构不断优化,带来了更多机会,2020年招生突破100万人,其中专业硕士招生占比超60%。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提升和研究生学历的薪资优势,也令研究生学历备受追捧。易观分析预测,在上述因素驱动下,未来研究生报考人数还将继续保持增长。往届生占半数,“三跨”生占比高,考研难度加大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考研人群特性、院校选择有哪些新趋势?考生的需求有哪些变化?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结合白皮书进行了深入解读。许顺康表示,近年来考研人群有两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往届生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往届生占研究生报名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9.1%,部分院校往届生报考比例约六成,而往届生群体普遍缺乏学习资源与备考环境,另外,重点院校研究生推免比例居高不下,导致以重点院校为目标的考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二是“三跨生”占比较高。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报考考生占比分别为48%、78%、63%,这部分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辅导,更需要系统的规划和方向指引。随着在线学习方式融入新生代学生人群,学习场景正在发生改变,而疫情进一步改变了学生的备考习惯。《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在考研培训授课方式上,用户更加偏好OMO授课模式。易观认为该模式能够融合线上线下教培优势,形成完整的备考链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据此判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考研培训行业主流。《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还显示,21至24岁的青年是考研大军的绝对主力,随着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考研主体,学生考研需求更加复杂多元,从以上课接受辅导为主,变为包括院校信息、试题、复习方法甚至心理辅导在内的综合性服务,信息接收与获取方式也呈现个性化趋势。许顺康表示,为满足考研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近年来,新东方深耕一站式服务与OMO模式,通过产品与模式的升级,不断提升考研培训的体验和效果。一方面,在英语优势科目的基础上,实现考研培训全学科均衡发展,并基于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积累,为学生指导考研目标制定和各阶段复习计划,制定个性化考研方案,力求提升学生备考效率。另一方面,发力OMO模式,将线上线下资源全面打通和复用,实现全场景、全阶段的高效融合。如线上可以满足学生在线课程、题库刷题、背单词等高频需求,而线下则提供重难点答疑、模拟测试,保障学习氛围及效果。目前新东方考研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产品体系:通过考研无忧计划、考研集训营、考研全科课程等产品矩阵,以及“新东方考研APP”、"新东方在线APP"等在线工具,搭建起一站式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据悉,2020年新东方考研服务学员数量超40万人次,位居行业头部地位。除考研外,新东方的教学与服务已覆盖四六级、托福、雅思、GRE、GMAT等国内外升学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财会考试等职业考试,针对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发布会上,新东方资深教师王江涛分享了2022考研英语高分攻略,即攻克词汇、精研真题、适当模考,他分别就三方面为考研学子详细答疑解惑,并以三位学生“逆袭”名校的故事,鼓舞大学生逐梦前行,风趣、励志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新东方关注大学生学习,更致力于其终身成长作为大学生的“老朋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再次登台开讲,为考生注入信心与力量。俞敏洪表示,人生的两个要素,第一是抓住当下,第二是关注未来,而设定目标便是连接当下与未来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来说,考研便是一个“务实”的目标,能够引领其迈上更高的台阶。“不过,上不上研究生,不能决定人生的河流能流多远,想爬的山能爬多高,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变动的、开放的、有着无限可能性的社会。”在充满机遇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拥有奋斗的动力和奋斗的精神,他勉励学生塑造专注、大气、乐观、向上的素质和品格,并养成自律的习惯,用奋斗实现理想。正如俞敏洪所言,大学不仅是求学的黄金时期,更是锤炼职业竞争力、塑造人品人格的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新东方整合优质资源,在2020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在提供升学、求职类教学服务的同时,更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不仅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测评、丰富的实习产品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未来的职业竞争力,更通过公益活动、主题讲座,引领大学生在学好知识、增长才干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受益一生的精神和品质。事实上,新东方始终将提升青年的精神力视为己任,并付出坚实行动,如连续16年开展“梦想之旅”系列活动,俞敏洪率领团队以边走边演讲的形式,把励志火种洒向全国;先后出资1亿元,已连续13年在全国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激励大学生自立自强;连续7年发起“百日行动派”,带领学生在一点一滴的坚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今后,这些活动还将以创新的方式深入开展。目前,新东方已在全国27个城市建立了118个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未来,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将坚持践行新东方“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的核心教育理念,继续完善教学产品和教学模式,助力大学生成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具备全球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洛阳桥

清华大学修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是清华大学硕士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方案、课程(环节)学习、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基本要求。《规定》的修订是清华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和学位评定标准的重要举措。2014年,清华大学召开了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术学位硕士生根据学科特点或作为博士生培养的补充与准备阶段,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并提出完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生日渐成为学校硕士生培养的主体,原《规定》已不能适应硕士生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2016年7月,学校将《规定》的修订工作列入《制度建设五年任务分解方案(2016-2020年)》,2017年1月正式启动修订。本次修订历时四年,这一期间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清华大学及时学习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和科技评价改革等文件的要求,并贯彻落实到《规定》修订工作中。学校还针对硕士生教育开展了广泛的研讨和调研,凝聚师生共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全校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规模和实现路径”研讨会,并列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议题之一。经过广泛研讨,学校形成了一流硕士生教育体现人才培养的活力、是培养行业人才的主渠道和深度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抓手的共识。2019年4月,学校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完善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工作,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研讨,于2020年6月在全国率先完成。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后,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研讨月活动,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形成举措,并于2021年2月出台了《关于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修订稿充分吸收了历次研讨的相关成果,并在成稿后在全校范围公开征求意见。坚持立德树人《规定》遵循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将硕士生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硕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硕士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并增加了“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规定》及时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调整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设置。强化分类培养《规定》进一步突出硕士生分类培养的理念,均衡体现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要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硕士生“在本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学术学位硕士生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生培养方案“应当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方案还应当参照相应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在课程(环节)设置上,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职业伦理课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或学术活动”等。完善学位评定《规定》坚决破除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依据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2020年制定的《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促进交叉创新近20年来,清华大学开设了生物信息学、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项目、苏世民学者项目、临床医学交叉人才培养项目等交叉学科以及学科交叉和跨专业学位类别学位项目,促进交叉融合创新,积累了培养经验。2018年,学校修订通过了试行三年的《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理顺了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机制。本次《规定》修订增加了学科交叉和跨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生培养的要求,此类硕士生“在学位课程(环节)基本符合主修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以选修所涉其他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课程(环节)”。在个人培养计划给予灵活性的同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把关,要求在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等环节聘请所涉其他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专家参加。强化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破除“唯论文”倾向的同时,2020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加大分流力度。对于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环节,《规定》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选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完成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环节”。同时,《规定》要求“在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期,所在院系应当按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组织考核小组对其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方可继续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规范体例术语2017年起,学校加强了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按照新的体例要求,采用条文式表述,分七章二十一条。同时,结合学校其他改革举措修订相关术语。例如,将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考核小组的表述由“3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修订为“三名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此外,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规定》附则中明确“国际学生硕士生培养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学校将结合2021级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面向院系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展宣传和培训,确保各项新要求落实到位。来源 | 研究生院摄影 | 霍元东排版 | 李沫潼编辑 | 赵姝婧

慧能

教育部发布通知,“研究生”迎来大变动,无数考生欢呼雀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1071万人,对比2019年增加了40多万人,去年的毕业生达到了847万人。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本科的含金量下降,所以大家就把目标放到了考研上面,到了研究生这个等级,未来不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就业,那都是要比本科生要吃香的,学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科生想要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随着我们对学历的重视,很多岗位也是要求变高,大专生想要寻找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导致很多学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找不到优势,这也就是为何会造成“就业难”的现状,考研就成为了最热门的第一选择。要知道考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过初试的笔试,然后还有复试,可能还要不停的调剂,也许因为跨专业或者跨学校导致没有通过,每年都有人不断的陪跑,似乎陪跑已经成为了常态。学生迎来好消息,研究生上岸之路更加容易研究生可能迎来这三大变化,让很多学生拍手叫好,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好消息,可能会改变自身的发展。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扩招非全日制的招生规模研究生是分为两类的,一类是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比较高,需要在学校中修完研究生所有的课程才能够毕业,也是最受企业青睐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就是非全日制学生,时间会比较自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含金量可能不如全日制,但是没有那么难,上岸率还是比较高的,非常适合上班族报考,如今也是要扩招非全日制的规模,让更多想上学但时间不充裕的人,实现自己的考研梦。第二个好消息就是研究生录取将会更加公正参加考研的人都明白,在面试过程之中,导师更喜欢学历背景好的学生,比如说名校生,如果你是985、211那肯定会增加录取率,如果只是一个二本院校,可能会直接刷掉,这就让很多考生感到欲哭无泪。所以为了维护学生们的权益,国家要求录取考生的时候一定要公平,不能够徇私舞弊,每一场考试都要录像,也不能够把第一学历当成最重要的审核因素。第三个好消息就是对学术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这也是为了提升研究生的水平,不能让有些人蒙混过关,在研究生的学习环境中,经常有人学术造假,因为自身的原因不足不能够顺利毕业,这就造成了研究生的含金量不足,如今针对这样的事情也是严格审查,如果发现学术不端或者信用不好,一定会进行严肃处理,甚至会取消学位。研究生学历依旧是当下的高学历,不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考研,提升学历也是最快提升自我价值的办法。

连属其乡

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征程丨西电提升质量内涵,打造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培养质量不仅事关一所大学的发展高度,更影响着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双一流”。“十三五”期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面对电子信息行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紧迫需求,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扎实做好新时代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书写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奋进之笔”。赓续红色基因 砥砺家国情怀“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面对“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西电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姬红兵表示,“西电坚持走以红色基因为魂,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核,以提升质量内涵为主线的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努力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科技创新的后备军和生力军。”这一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十三五”期间,西电研究生人才培养持续在家国情怀上下功夫,将爱国主义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这门课程专题设计、逻辑安排、讲授方法等都很到位,不仅使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了新的认识,还启发我对科研产生了新的思考。”这是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申宇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最深的感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西电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上不断改革创新,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打造“一个核心、两个贯穿、三个结合”的博士研究生思政“金课”,教育引导研究生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此外,自2016年起,西电立足新时代研究生思政工作特点,深入挖掘以导学团队为载体的育人优势,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不断激发师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内生动力,以“师德师风好、师生关系好、培养模式好,有先进文化、有出色管理、有突出业绩”为标准,构建起“三好三有”研究生育人体系。目前,西电“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已连续举办5届,吸引了上千名校内师生参与,培育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育人成果荣获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提升了团队文化氛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励着我们继续扬帆远航,为建设网络安全强国事业作出西电贡献。”第四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之赛博长安团队博士生李佳旻表示。思想立魂、创新立身、规矩立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一流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引领广大研究生胸怀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奋斗,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科教同频共振 赋能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组织研究生科研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廖桂生教授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读博期间师从“雷达裁判长”保铮院士,从那时便参加了我国“八五”期间军事电子重点预研项目攻关研究。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围绕国家对雷达装备的重大需求潜心攻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雷达领域的难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为国家贡献力量,要把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这是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体现。”将自己的研究致力于国家建设,并悉心为国家输送人才是廖桂生教授不变的信条。正是这个坚定不移的信条,见证了一个个奔向国家急需人才岗位的“得意门生”。廖桂生教授所培养的博士生杜文韬,通过在校参与课题,将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系统学习并掌握了相关技术的概念和方法,毕业后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学以致用,在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为SAR-GMTI技术方面的带头人。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十三五”期间,西电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定位,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的育人功能,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现实,引导研究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攻克电子信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最后得分87.47分。”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现场,西电“雅芯-天图”项目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如果我们所研究的技术,能够成为我国在探索未知宇宙时的眼睛,将西电的红色基因注入中国的航天事业当中,这将是我们团队的骄傲。”“雅芯-天图”项目团队负责人、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秦皓楠表示。在导师李云松教授的指导下,他较早进入图像传输与处理研究所,参与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西电对标国家急需学科、交叉学科,创新性实施电子信息关键领域未来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电子信息急需学科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吸引优秀学子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实行“一人一计划”名师大家团队一站式指导,依托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持续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帅才”和科技领军“将才”。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在核心科技研究中,鼓励并大胆启用优秀博士生担任重大重点项目PI,攻克“卡脖子”难题。“第三代半导体微波器件”成为华为中兴的自主关键器件,解决5G通信核心微波器件关键问题,航天级图像压缩芯片应用于探月工程,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中多个科学载荷的图像和数据压缩任务……这些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成员中60%是研究生,80%高水平成果出自研究生,2015至2020年授位1600余名博士研究生中,论文选题来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比例为76%。“十三五”期间,西电把促进研究生成才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一大批勇攀科技高峰的“登山队”。产教深度融合 多方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为推动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西电在“十三五”期间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拆除了阻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篱笆墙”,疏通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连接的快车道。“希望同学们做与时代同频的奋斗者,将西电基因和广州优势充分结合,做与发展同行的创新者,在科技角逐的新战场上有所作为,做与湾区同向的实践者,用生动实践在大湾区书写奋斗人生。”这是2020年9月,侯玉清校友在西电广州研究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上对师弟师妹的寄语。2020年,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国家急需领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西电与广州市政府携手共建了西电广州研究院,打造产教融合、科教并举的“西电样板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十三五”期间,西电更主动、更及时精准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切中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脉搏”,瞄准国民经济产业需求,着力培养适应电子信息行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学校先后与广州市、杭州市等地方政府共建异地研究院,与中国电科、华为等著名企业共建100多个联合培养基地,深入探索由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新模式。近年来,西电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以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项目制”培养新模式。学校优秀教师作为专职教师,与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导师组成“校企双导师组”指导研究生学业,通过企业项目牵引,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增长才干。值得一提的是,西电牵头共建的“西电—昆山研究生院”和“西电—中电集团54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形成了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长效机制,有效支撑了研究生培养。基于上述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西电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为典型代表进行发言。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长期以来,西电坚持以红色基因为魂,聚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西电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深耕国家电子信息领域,坚持走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核、以提升质量内涵为主线的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续写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篇章。(来源:西电新闻网)

实体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据澎湃新闻报道,《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应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扶正祛邪”,重视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开发,可有效应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发展。而且,国家“十四五”规划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远景目标和新时代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也都决定了急需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一方面,选取信度效度良好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和心理健康问题测评,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分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分类分级标准,针对心理健康的不同类别和程度给出不同的教育建议;筛选出有问题倾向和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监测和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建立宿舍—院系—学校三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科学的危机干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促使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另外,开设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共分为六大维度、20项内容。培养、开发研究生积极心理品质,可根据各年级特点和学生不同水平分层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培养创造力、收获幸福生活。在必修课设计方面,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学分纳入研究生学业考核体系。举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和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研究生提升情绪调控和心理复原能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渗透,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习任务或者研究项目中;实施“做中学”,鼓励学生通过在创新研究方案、合作形式、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获得满意感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建立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支持体系,发挥家校社协同共育作用。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督促导师切实履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建立导师与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家长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机制,建立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及时向导师反馈研究生心理测评结果和心理咨询情况,并结合研究生新入学、学习和科研、毕业就业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突出问题给出专业的教育建议。尤其是针对有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制定个别化教育干预方案,定期监测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跟院系和导师沟通反馈结果。必须看到,朋辈心理互助在三级支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不可替代。若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研究生院、院系和实验室三个层级的研究生朋辈互助制度,并定期进行朋辈辅导员选拔、培训和考核。在研究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及时向院系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所长)

相对

研究生迎来好消息,大幅减轻毕业压力,学生们喜出望外

都说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在当今这个角逐异常激烈的时代,追求高学历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毕业后选择考研来提升本科学历的人也比比皆是。据统计,2021年考研人数为377万,比起2020年增长了36万人,考研失败率更是高达70%。这也意味着,如果不够努力,比起成功上岸,当陪跑员的几率可能会更大。即使初试高分,如果复试表现不佳,上岸依然可望而不可即。哪怕足够幸运和勤奋,成为成功上岸的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投身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研究生教育将有大变革?相关部门作出回应,有人欢喜有人忧众所周知,就像大学生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一样,研究生想要毕业,在学刊上发表论文也必不可少。一些研究生甚至因写不好论文而延毕,像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因此,很多研究生为了顺利毕业,会采用一些“旁门左道”来达成目的。比如总是围着导师转,无论是不是学习方面的事情,都会帮导师处理。或者直接花钱买期刊版面之类。这些不正当的方式不仅会影响教育公平,而且会干扰学术风气。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和规定,以保证研究生学位的公平性与纯洁性。其中,规定高校不得以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作为判定学生是否能取得学位的唯一标准。这一消息意味着,研究生能否毕业不再仅仅以发表论文为唯一依据。学校将综合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知识储备做出判断,这样一来,浑水摸鱼的学生也很难再“滥竽充数”,在一定程度上肃清风气。同时,对广大研究生来说,这也意味着毕业压力将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很多学生对于这则消息也是喜出望外,拍手叫好。当然,这一消息也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就不再重要,而是强调要分清主次,关键在于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如果学生实力不够,即使发表论文也难以毕业。而且,相关部门也表示,对于毕业论文的审查工作也会加大力度,一旦发现学术造假和抄袭现象,将进行严肃处理。因此,想要走“捷径”的研究生也难免感到忧心。总而言之,虽然发表论文不再是学生毕业的唯一标准,但作为一名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学术能力还是不能松懈的。毕竟大多数人当初为了得到它,也曾秉烛夜读,而或闻鸡起舞,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如今,考研成为十分热门的选择,竞争自然也越发激烈。那么,如果想要成功上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考研成功上岸,需要注意些什么?1.选择大于努力考研和高考不同,你是自由的,也是受限的。自由在于无人催促,考不考完全是个人选择。受限在于无论你想去哪里,终点都有且只有一个。也就是说,由于各大高校的标准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参考书目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选择你真正想考的学校与专业,需要多方面考虑。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衡量自己的能力与理想院校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其次,院校的招录比,专业排名以及复试程序等都需要认真了解。2.找寻真正的目的虽然考研人数逐年递增,但其中真正明确自己考研目的的人其实并不多。有些人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些人是出于从众心理,有些人是除了读书不知道该干什么。这些不明确考研目标的人,很容易半途而废,沦为陪跑。因此,在选择考研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为什么考研?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以及能否承受失败的代价?如果不能,该如何尽力避免这一情况?找到自己的答案,以此为基础做出最终的选择。在这里提醒大家,道路千万条,从心第一条,考研有风险,报名需谨慎。在人生的选择上,不要跟风,要找到自己的路,哪怕没几个人走。若无人同行,不妨自得其乐。关于这一话题,您有何意见和看法?欢迎和大家讨论和分享。(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里是素儿学姐,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能侗然乎

新东方发布《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考研培训行业主流

来源:证券日报网本报记者 桂小笋4月10日,新东方对外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从因素助推之下,未来“考研热”仍将继续,而在新技术、考研人群需求变化的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考研培训行业主流。多因素驱动考研热2021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自2016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考研热”备受关注,也使得考研教培行业的关注度得到提升。今年,新东方首次联合易观分析,发布了《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从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用户洞察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四个层面对中国考研培训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洞察。易观分析总裁刘怡介绍,考研人数的逐年攀升,是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切换引发人才需求变化,叠加疫情后经济放缓,导致企业招聘规模缩减,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灵活用工”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体和组织的关系发生变化,人才的高频流动意味着口碑等软实力的效力减弱,简历上的“硬通货”背书愈发重要,而研究生学历就是其中之一。政策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扩大且结构不断优化,带来了更多机会,2020年招生突破100万人,其中专业硕士招生占比超60%。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提升和研究生学历的薪资优势,也令研究生学历备受追捧。易观分析预测,在上述因素驱动下,未来研究生报考人数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用户偏好OMO授课模式随着在线学习方式融入新生代学生人群,学习场景正在发生改变,而疫情进一步改变了学生的备考习惯。《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在考研培训授课方式上,用户更加偏好OMO授课模式。易观认为该模式能够融合线上线下教培优势,形成完整的备考链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据此判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考研培训行业主流。《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还显示,21至24岁的青年是考研大军的绝对主力,随着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逐渐成为考研主体,学生考研需求更加复杂多元,从以上课接受辅导为主,变为包括院校信息、试题、复习方法甚至心理辅导在内的综合性服务,信息接收与获取方式也呈现个性化趋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事业部总经理许顺康表示,为满足考研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近年来,新东方深耕一站式服务与OMO模式,通过产品与模式的升级,不断提升考研培训的体验和效果。一方面,在英语优势科目的基础上,实现考研培训全学科均衡发展,并基于技术手段和大数据积累,为学生指导考研目标制定和各阶段复习计划,制定个性化考研方案,力求提升学生备考效率。另一方面,发力OMO模式,将线上线下资源全面打通和复用,实现全场景、全阶段的高效融合。如线上可以满足学生在线课程、题库刷题、背单词等高频需求,而线下则提供重难点答疑、模拟测试,保障学习氛围及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新东方整合优质资源,在2020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在提供升学、求职类教学服务的同时,更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不仅通过专业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测评、丰富的实习产品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未来的职业竞争力。除考研外,新东方的教学与服务已覆盖四六级、托福、雅思、GRE、GMAT等国内外升学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财会考试等职业考试,针对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对大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务实”的目标,能够引领其迈上更高的台阶。“不过,上不上研究生,不能决定人生的河流能流多远,想爬的山能爬多高,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变动的、开放的、有着无限可能性的社会。”在充满机遇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拥有奋斗的动力和奋斗的精神,他勉励学生塑造专注、大气、乐观、向上的素质和品格,并养成自律的习惯,用奋斗实现理想。(编辑 李波)

而视全人

会计专业跨考社会工作研究生,考研学习规划分享!

您好,我是奇趣社工,一名做社工的社工研究生,这是我当年的社会工作考研规划,供您参考。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包括必考科目英语二、政治以及两门专业课,一共四门课程,考两天。1.关于考研很多人说考研时间不宜太长会疲惫,很多人说考研时间不能太短,不然复习不完。其实我觉得考研复习长短是看个人的,如果你基础不好,还三跨,你学别人本身985院校且本专业的人的复习计划,那肯定结果是不好的。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不要一味去看别人的计划。计划只是参考,根据自己情况自己量身定做。其实计划永远只是计划,也很好制作,难得是你能不能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只要你能坚持,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2.关于英语和政治英语和政治是两门考研必考课程,英语社会工作专业是考英语二。我一直觉得英语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考取院校的档次。政治这门课程想考高分很难,想考低分也不容易,所以其实分差不大。但是英语的分差很大,英语好的能到90+,英语不好的国家线45左右徘徊,这是一倍的分差,所以要重视英语的学习。而且语言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因此英语的复习要贯穿考验始终,因为停下来之后你的语感也会消失。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如果基础不好。你从大一就开始带着学都可以,但是很多人都是到了大三才决定考研的。笔者是英语渣,说实话,我过了考研英语,考了70+,对我来说我很满足。因为我英语真的很差,过了考研,研究生期间我的英语四级一直没过,因为笔者听力更差,而且运气也很差。我没有说考研英语比四级都容易,但是考研英语是很有套路的,也很靠语感。以我自己学习英语辅导班和学习的经历,我特别推荐新东方田静老师的核心语法精讲,唐迟老师的英语阅读,王江涛老师的英语写作,文都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划重点这是对于基础和我一样差的人。因为笔者旁边有个小伙伴,英语很好,大学期间四六级一次过,英语复习就是最后一个月,而且是考英语一,成绩下来也是70+,所以我不否认任何人的差距。至于政治,对于大多文科生来说,其实会比理科生容易。政治学习就认准肖秀荣老师就对了,如果政治基础好,只需要在最后一个月冲刺,把肖老师的试卷都做做,把要求背的都背背。笔者就是政治还行的人,把更多精力投入在专业课和英语上,政治最后一个月学习,也是70+。笔者上述那个英语好的小伙伴是理科生,政治不好,所以他学了三个月政治,前面两个月用了小红书和一本习题册,至于习题册随便买哪一种都可以的,所以自己选择,政治学习投入不需要太多。3.关于专业课专业课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它决定你是否能考上研究生。关于专业课的复习,辅导班我觉得必要不太大,找个靠谱的学长学姐更重要。他们可以给你专业课的建议,重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心得。笔者是跨考生,之前没接触过这个专业课。所以在专业课上时间很多,笔者从3月开始学习专业课,3-6月学习了第一遍课本,每天保证学习专业课时长8小时,一周学习6天这样。7月把所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在书籍上标注一遍,这样可以看出哪些章节是重难点,把有历年真题的章节看了一遍。因为笔者记忆力不是很好,背书全靠抄书。所以8月开始把课本上的重难点(除了历年真题,还有学姐的传授)抄一遍,全部整理完到9月中旬了。抄完第一遍可能很多不记得,但是多少会有印象。从9月中旬到10月,我做的事情是拿着摘录重难点复述。笔者是另外用一张纸被重难点标题记录,然后对着标题自己复述,记得的划掉,是复述,不是背诵,不用一字不错,只需要意思对,能成为完整句子写出来即可。这种好处在你把课本知识变成你自己的,很难忘记。10月到11月快速过一遍书,有印象,不至于考到不是重难点就一脸懵。最后一个月就是查缺补漏,用历年真题在看看有哪些被遗忘了,把重难点在过一遍。4.关于时间因为笔者是个三跨生,通过第一次考验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二次笔者备考的一区211院校。笔者从3月开始,所以作息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除去睡觉吃饭活动,一天大概学习11-13小时,一周这样的时长为5-6天。挡自己烦躁看不下去给自己一天放松来调整状态,找小伙伴出去逛逛吃吃,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真的有不是很努力成绩就很好的天才,但是这种天才不会走考研路,早就保研直博去了,会和芸芸众生挤吗。所以笔者不信哪些说着我没怎么复习啊,很简单啊,大多这些装作天才的人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努力而已。笔者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就是胜利。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记得给我一个赞和关注,公众号:奇趣社工,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