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绩达到300分难不难?300分在所有的考生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考研满分500分,如果按60分及格来计算,刚好300分及格,从这个角度来说,300分也就是刚刚及格的水平,远远称不上高分。但是你也不要觉得300分简单,要知道考研有许多科目的国家线甚至还没有超过300,就与去年为例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体育学这些学科门类国家线连300分都不到。如果你能考到300分,你就过了以上这些学科的国家线。有人说300分还不简单,我闭着眼睛都能考300分,要我说不一定吧,要么你没考过研,要么就是在吹牛。300分虽然就是百分制中及格的水平,但是也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就以英语举例,满分100分,60分及格,你觉得60分好不好考?事实上如果考研英语能考到60分以上,全国任何一所学校包括清华北大,这个分数都够用了。考研真实的情形是2019年考研英语一的全国平均分才48.59,连50分都不到。考研不同的科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就以英语来说,大部分人刚开始看到考研英语的真题都会一脸懵逼,5个选择错了4个这不是你对错答案了,承认吧就是你做错了。没有接触过考研英语真题的人,上来一篇阅读5个做错4个,做错3个太正常不过了。就算你把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查出来,你也不一定能够做全对,你的表情可能会变成下面这张图。考研34所自主划线院校分数相对要求较高,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复试线,还有着自己的校线和院线。但是除了这34所学校,其它学校都是按照国家线来录取,对于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学校,由于报考人数少,只要你能超过国家线,那么基本上就能录取。所以不要瞧不起300分,更不要看不上国家线。
来源:王修慧科学网博客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549465.html研究生的招收与培养,是导师们永远关注的话题。撇开培养单位行政命令式的“硬指标”不说,那研究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今天倔人说说自己的理解。首先俺把研究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想做科研,也能够做好科研。 这类型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假以时日,定会成功——不是指研究生一定会得到巨大的科学成就,而是指培养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2)想做科研,但不会做——愿望是好的,但缺乏能力。 这一群体数量繁丰,特别需要导师给予良好的指导。当然,在获得必要知识储备和能力提高的同时,对科学问题的感悟可能也很重要。如此一来,这部分学生中,或许还存在一小部分不适合做科研的人。 (3)根本不想做科研,当然一般也不会,更不用心。 这一群体读研究生的目标明确——就是文凭!不过,这里并不乏适合做科研的脑袋!要想使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够做科研、能够做好科研,需要导师的点化——这种点化不同于导师引导下对“科学问题”的感悟,而更像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俺一直认为,在培养学生做科研方面,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目标。本科生学套路,硕士生学思想,博士生搞创新。 下面聊一聊俺对硕士生培养目标的理解,供大家商讨或拍砖。 这里就不讨论(1)类学生了,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硕士毕业的条件,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至于(2)和(3)类学生,培养或提升的方面大致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已有理论知识的感知与应用。 有一句成语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一条辩证规律是“量变引起质变”。 读研究生、学做科研,常规做法都是从阅读文献开始的。这里的文献不仅仅指从最新的相关期刊中查到的研究内容近似的文章,也包括研究课题可能涉及的理论与方法的书籍。许多研究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后者的重视。要清楚地知道,它们才是你今后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而前者(期刊中的文章)仅仅是路标或甚至风景而已。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你的学科知识体系即便不是空中楼阁,也会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一遇风雨就摇摇欲坠,令人胆战心惊的。 研究生们自己判断这方面的方法就是,能否真正正确理解导师给定的课题——即能够正确、有理、有据、准确回答这么几个简单的问题:课题的意义何在?或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该课题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或不足或研究空间?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在某些具体细节问题上,一般要超过导师对课题的了解。 如果到毕业时仍然不能做到这些,那么俺看似武断地告诉你:你不合格! 第二,对实践手段、过程与结果的分析判断。 在文献阅读做好的前提下,开始着手实践(大多数工科叫实验)过程的进行。这里注意两个概念的清晰内涵:科学性和合理性——至于正确性与准确性是有待于后人或时间检验的。在评审论文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人用“试验”二字;在与同行讨论问题,也有人建议用“试验”二字。鄙人认为甚是不妥。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倔人认为“实验”有“有比较确定的预期目标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验证”之意,而“试验”更近于“不太清楚结果如何的试一试”的意思,有些“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味道,当然这也不一定意味着“不科学”。如果汉语表达不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于英语(呵呵,英语还有这个功能)。“实验”是Experiment(其实这个词中文释义中也有“试验”的意思),而“试验”更像是Try。再看看Experiment,与Expert有着同样的词根,是不是显得更“专业”些呢? 关于这方面的判断也有一个成语可以表达:熟能生巧!你在实践中“熟练”到了“巧”的程度吗?这里的“巧”是不同于“悟”的另一种境界。大家都学过《卖油翁》吧,老人家说“无他,唯手熟尔”,就是这种境界。如果至此还不理解,(俺不说你抬杠),再告诉你一个实例:研究或发明汽车的科学家,驾驶汽车的能力不一定超过出租汽车司机——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巧劲儿”! 还有一个就是合理性,最起码做到自圆其说。有人可能会说,仅仅合理不够,还必须正确与准确。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事。回想一下伟大的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性就知道了。 有人说科技论文只有20%是正确的,这是有道理的。不用说50~60%以上的正确率,就是超过30~40%以正确的“产出率”也够吓人的啦!对照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来讲,20%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喽! 第三,对获得实践结果的归纳、总结与凝练。 这是对前两个方面程度的体现与输出,前两个方面的收获直接影响这部分的效果;而且即使前两个方面做得足够好,也不一定说明这部分一定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前两个方面做得不好,那这部分做得好者鲜有所闻。 这部分做起来很难,但判断比较容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位论文(学生们称之为“大论文”)的编写。这是水平显示度最直接的方面。 如果发挥得好,甚至可以遮掩前两个方面的不足。如果把好好的一个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写成一个简单实验结果的罗列与描述——本科生论文的味道。那你危险了!最起码说明你对研究课题的把握不够,没有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说实在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感悟到“文献阅读不足”所致还是要得的——“边学边卖”也许还来得及。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连这个“感悟”都没有,那你完蛋喽,哈哈!(2)发表论文(学生们称之为“小论文”)的编写。这是研究工作或课题学术水平的最佳体现。这个方面既好把握,又不好把握。 说好把握,一方面是格式属于“八股文”类,照着现成的论文格式“套一套”即可。需要注意的倒是这方面最好不要“创新”,好论文因为格式不符合所投期刊的要求被拒者数见不鲜。另一方面内容已经摆在那里——现在一般都在计算机硬盘里装着。 不好把握的说法就是如何把内容有机的组装起来、把问题说明白、让读者看明白——这才是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硬功夫。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力(包括很给力的导师)的话,实现达到一篇SCI高度的论文对硕士生来讲,并非绝对不可能之事。 经常遇到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具有SCI高度Idea,只用了Ei高度的功力,最后写成了核心期刊水平的Paper。这恰似“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最新网络流行语——其非遗憾也欤?(3)做口头报告(学生们称之为“答辩”)音频的输出。有一个俗语叫“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有些方面,你内秀可以,做研究生论文不可以,而且绝对不可以!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对不起,你不合格。 宣讲论文与老师讲课不同。老师讲课目的是让听课者听懂并部分记忆,既不能以老师的科研水平做衡量的标准,更不能以老师当年的学习甚至考试水平做基准。 宣讲论文就是要体现自己的课题学术水平(包括创新性)、实验手段的先进性、结果或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等,只要阐述明白即可。至于台下的人能否听明白,那不是答辩者的事儿!如果宣讲者自己讲着讲着把自己绕糊涂了(这可是司空见惯的哟),说明什么?——“短炼”!说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研究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俺有! 别人的学生,俺只能看到学位论文。前两个方面俺主要从“错误数量”上判断。如果论文漏洞百出,编号和页码驴唇不对马嘴,柳树上打一棍槐树上去了皮,挂羊头卖狗肉,图表比较乱套等等,这能是一篇用心做的论文吗?俺虽然从来没有枪毙论文,但遇到这种情况总是拿着铅笔到处划划,以示警示。至于答辩,老师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往往“很容易进入角色”,忘记了答辩的真正目的——是在考查学生的程度与水平,不是单纯的科学辩论。所以,一旦“试出”学生的半斤八两,俺就会替学生解围、打圆场。 至于俺自己的学生嘛,嘿嘿,论文或课题的内容都在俺的掌控之中,所以要么三个方面都得6分以上(满分以10分计),要么其中之一超过7.5分(另两个方面也不能离6分太远),这是底线——俺的要求真的不算高吧?为什么一个7.5分也可以呢?不是还有一句成语叫“举一反三”嘛,是不是可以用在学生毕业后,摸爬滚打中走向成熟呢?
本来二月份是考研初试成绩公布的时间,但各地出现疫情,导致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都在推迟,前面有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调整,后面又是很多省市的考研初试成绩推迟公布,但这些都没有影响辽宁省高校的初试成绩公布。在昨天,辽宁省大部分高校就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的初试成绩,报考相关学校的同学就可以通过研究生招生单位查询自己的初试成绩。随着成绩的公布,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自己今年的成绩,其中有一位同学问道:2020年考研工科成绩229分,在全国是什么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想法。其实,无论是A区还是B区,工科初试成绩229分,进入今年的复试基本上不可能,因为往年的复试线都在255-270的范围内,229分的初试成绩,与近三年最低分的差距都在26分,今年的工科复试线,就算是降低了,但也不可能一次性降低这么多,所以,你应该明白的!我给你整理一下近三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工科专业的复试线,因为A区和B区的分数是10分的差值,所以,这里不再给大家罗列B区分数线,大家心里有数即可。在A区国家线中,2017年工科复试线为265分(不含工学照顾学科),工学照顾学科的分数线为260分;2018年的复试线为260分(不含工学照顾学科),工学照顾学科的分数线为255分;而2019年本专业国家分数线为270分,工学照顾学科的分数线为260分,比前两年都要高一些。所以,我给这位同学的建议是想想其他办法,如果自己一定要读研究生,可以做好二战的准备,如果想着没有必要说再读研究生,就准备一下自己的简历,等学校开学之后早点找工作。
按照全国大部分高考分值来说,高考总分值是750分,考研的总分值因考生的专业不一样。高考是由国家统一出题,统一划各省份的分数线,考研则是根据不同学校的考试标准和评分来划学校的的分数线。国家也会给出各学校考研的指导线,并分为一曲线和二曲线,高考和考研的分数以及评分制度都不一样。有一个朋友也考研,听他说考研的难度是看自己所考的学校,每个学校的命题和改卷的标准不一样,国家给的分数指导线也不一样。举一个例子,如果有学生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也有另一个同学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大家都知道北京外国语的研究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出的考试题目不仅很难,而且学校给出来的分数也非常低。考过研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考研的时候,因为考试题目很难,认真昨晚一道题目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导致很多考生是没有办法做完考试的题目。如果能考到350分,已经很庆幸了,都知道拿到这个分数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看这个这所学校的专业课难易程度了,并不是说把所有希望寄托于专业课以及政治课就可以了的。如果能在北京外国语拿到130的分数,在北京大学拿到的分数会远低于北京外国语。这样来看,参照研究生调剂事,很多学校是不在乎你考了多少分,而是你报考的学校以及考的分数段。如果你报考了北大的考试考了350,服从调剂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考生报考了211高校考了400分,其中英语分数不达标,最后都不能参加调剂,这两个人最终谁被录取,谁也不能确定。这样看来考研和高考的录取机制不一样,所以就无法衡量考研350分是高考的什么水平了,但考研分数肯定是越高越好了。
文/喵喵萌宝成长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对于学生党来说,考试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的一个难题,特别是那些具有筛选意义的考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考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们的一生。其中,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筛选考试的代表,这两种考试都凭借其超高的难度让无数学子感到挠头犯难。可这两项考试的“难中之王”比较起来,到底谁才会是最终的王者呢?或许过来人的经验才最有说服力。“高考”和“考研”哪个难度更大?网友们为此众说纷纭【高考的难度更大一些】投票高考难度更大的人认为,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认知是会随着个体的年龄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当学生面临考研时,他往往已经步入成年,并且经历了大学4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在高中时期远远不能比较的。相比之下,高中阶段的他们,对于高考的认识程度并不深,要想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研的难度更大一些】有人认同就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考研究生是在众多本科生当中,进行一场“掐尖儿”的选拔性活动,这种考试的性质就决定了考研的难度要比高考难上好几个档。另外,考研学生不像是高三学生那样,完全不需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安心读好眼前的圣贤书即可,相反,越来越多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让考研党心神俱疲,在这种状态下要想成功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考和考研到底哪个更难?网友之所以在这个话题上出现很多不一致的意见,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立场和出发点的不一致。为此有些网友专门做出了考研和高考区别的比较,两场考试的难度对比一看便知。“考研”和“高考”谁难?过来人多方面进行比较,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区别一】:考试的内容存在区别高考考的是智力,考研考的是努力。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知识面的扩展也相对较窄,考试试题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在考试内容有限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增加试题的难度是最好的方式。相比之下,考研在复杂性上要比高考更胜一筹。包括了公共课、专业课、考研初试、考研复试,相比较于高考,研究生的录取更加专业化,区域化,系统化,要求的不是全面学科的良好而是某一学科的优秀。【区别二】:考试的过程存在差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果高考是一个团队的共同攀登,那么考研就像是一个人的砥砺前行,毕竟考研不像是高考,没有那么多老师和家长来为你保驾护航,从你复习开始,就注定了你一整年的孤独。届时,你将无处求助,无人帮忙,只能依靠自己的脚步,一步一趔趄地在考研的这条路上挣扎泥泞地前进着。特别是对那些二战三战的人来说,你没有高考复习生时那么多的伙伴,你只有扛着压力走下去的自己。另外,即使当你终于熬过了笔试阶段,面试也会是你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拦路虎,要想顺利地绕过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考研的考生终于熬过了笔试,要怎么做才能在面试上独占鳌头呢? 平稳心情,表达自己考研面试的环节,面试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衡量,在面对多位面试官时不要紧张,要自信平和的表达自己,充分向面试官展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在面试的过程中,如果考生的英语能力比较强,很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在多数的科研当中国际文献都是以英文的的形式发表的,英语语言能力无疑是复试的一大优势。 掌握基础,重点展示基础课题的研究的方向会成为你的专业领域和技能,所以这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可能更容易在面试的部分脱颖而出,取得不错的成绩。教育寄语:你觉得是高考难度大还是考研的难度更大一些呢?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距离研究生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大多数考研学子已经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毕竟如果你没有做好就业的打算,考研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可是研究生考试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而且现在随着每年考研人数的增加,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想要考上自己的理想的学校,那就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因为距离考研时间已经不长了,有一个参加今年考研的985学生就说了他最近的苦恼,他一直给自己的目标是初试拿到400分,但是他最近有些松懈了,因为压力太大了,把自己逼得太紧了,而且也不太了解400分能不能上岸国内知名高校。因为只剩下两个月时间,我也就鼓励了他,没有说得太多,因为会影响他的判断,最后时段很容易受到影响!#知识分享奖学金#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考研录取分数线的那些事情,因为每年都有人不了解考研的分数情况,提出很多问题,比如考研400分是什么水平等等,接下来就给大家来解疑答惑!01考研400分什么水平?从往年的分数线来看,入过考研能够考到400分,基本上你已经属于高分段人才,而且很多人总喜欢把考研和高考作比较,其实两者的没有什么可比性,高考属于同一命题,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考研很多大学都是自主命题的专业课,而且不同学科的分数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并且不同种类的学科之间的国家线也相差甚远,文学和农学的就差了将近100分,如果文学成绩400和农学400分的地位是不同的,总的来说400分在考研中也算比较高的分数,也是在录取中有很大优势的!02录取分数越高,竞争还在增大最近几年的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各个专业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很多毕业生都不想出去直接就业,考研还可以让自己在学校提升几年,并且学历含金量增加,对于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研究生的录取名额每年都是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的考研人数已经将近400万,虽然说录取名额有所扩招,可是总体来看依旧是“不够分”。并且就业形势由于今年的特殊原因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说竞争在无形中还不断地在增加。03初试高分,复试加持研究生考试要经历两个难关,初试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你在初试中能拿到很高的分数,这无疑给你的复试带来了很优势,400以上一般来说是非常难考的,并且从大多数情况来看400分的学生基本上就是各科均衡发挥,称得上是全面发展,如果你的初试分数高,再有你的复试加持,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基本上就很容易了,毕竟初试满分才500分。在两个“难关”面前都表现优秀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什么了!考研难不难?考研之前你必须要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想要考哪里?你的目标院校录取难度大吗?你的心态如何?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你才能够做到有目标的复习,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准备好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计划,做到事半功倍,一定要有非常人的耐心,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在竞争比较大的情况下,有时候熬得过别人也是一种胜利!
考研350分的难度,相当于高考的什么水平?还记得那些大学生都能分配工作的日子么?那个时候大学生很少,研究生就更少了。而现在,求职市场里面几乎已经成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专场,除了某些特定的专业,本科生很难找到一份像以前一样的工作了。那么你有没有考研或者有没有打算考研呢?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的话,不知道会不会了解一下考研的成绩,在考研过程中,你们知道350相当于高考的什么水平么?从综合数据来看,考研的350分其实跟高考中中上层成绩比较接近,大概属于一些比较好的一本学校的水平。但是如果你真的打算考研的话,还是不能单纯看分数的,考研和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已知排名的状况下选择学校,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判断自己的成绩阶层,进而选择一些跟自己的考试水平比较相近的学校,而且高考选择学校可以多重选择,但是考研,是在不知道自己排名的前提下选择好相应的学校,然后在一群竞争者中去争得这个名额。所以分数在考研时就显得尤其苍白,我们只能根据大数据做一些概率的判断和推测,但是没有办法把它当做唯一的标准。考研时还有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因素决定了350分的不确定性。考研时的考试其实考核方几乎全权变成了学校,在不同的学校中,不同考试科目的要求和题目的难度都不一样,有的985可能初试一提档就要370分。而且不同学校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复旦有的专业分数线才310左右,但是不能说这个专业没水平。还有的水平低一点的普通一本院校,最后分数线也就国家线的样子,但是370在有的学校中就已经是第一名的成绩了,但是这个成绩在有的学校就是十几名。总的来说,不同水平学校的不同专业考研分数差距很大。所以如果更往细了说,其实考研的分数和高考是没有可比性的,考研350分不能清晰的说明什么问题,也不能说明这个学生比考320分的学生优秀,因为考的学校不同,专业课不同,就会有难易的差距,有些好学校专业课可能变化偏大,而有些一般学校变化不大可以达到140以上满分150。所以具体怎么衡量与高考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很多学校在复试环节会把专业课去掉重新排名。最关键还是取决于报考的学校,但是大概上350的分数还是可以的。那么大家认为呢?
考研400分难不难,或者说考研成绩达到400分是一个什么水平,这个问题要分学校和专业。就拿985大学来说,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分数差别巨大,有些学校分低的专业接近国家线,但是有些学校高分专业复试线就达到400分。比如此前武汉大学就公布了计算机专业的复试分数线。2020年的分数只有290分,反观2019年这个分数是380分,为什么一个985的计算机专业分数会暴降90分,后面查到的原因是2019年这个专业招了60个人,但是59个是保研,只留了1个考研名额,导致第二年没有学生敢报考。再比如说此前北京大学公布金融复试分数线,总分要求就是400分,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没有达到400分,连进入复试的资格都没有。查询学校的招生计划,发现一共有25个招生名额,最后学校让29个人进入了复试,可以看到他们的成绩全都在400以上,最高分数更是达到了451分。从上面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分数相差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应该是大家普遍接受的,那就是不管什么专业,如果考研成绩能达到400分,绝对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就算是有些专业的分数超过400分,那400分也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但是今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高分考生特别多,这与去年12月份考完研之后大家普遍抱怨数学难,英语难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幸存者偏差”。后面仔细想一下也能理解,考完年之后抱怨题目难的都是分数比较低的学生,考得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说话。今年大量高分考生的出现,也预示着考研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2020年的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341万,2021年的考研人数更是会逼近400万。上图中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最高分的同学考了455分,而且考455分的东西还不止一位。有网友评论到这个分数都快赶上我的高考分了,考研真的是越来越魔幻了。对于34所自主划线院校来说,400分算不上特别高的分数,几乎每一个专业都有超过400分的学生。但是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全国还有大量的普通高校,如果考生能够考了400分,意味着考生政治、英语要达到75分,数学、专业课要达到125分,就这个分数在绝大多数学校来看,依旧还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365分这个成绩,属于什么水平?能进什么样的大学?这几天,正是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密集发布的时间点。虽然不同的学科及专业,考研成绩的“含金量”大不相同,但根据近年来考研国家线来看,13个大的学科门类的国家线都不超过350分,也就是说,考研达到350分,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研资格。能考到365分,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当然,不同的学科,365分所对应的含义是大不相同的,能有机会进入的学校也是差异较大。对于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应专业来说,因为考试的科目难度较大,无论是数学一二还是专业课,往往难度较大,所以考生平均分数不高,国家线也相应地较低。从最近几年的国家线来看,基本上在260~280分徘徊。很明显,365分这个成绩已经是很高的分数了。通常来说,除了一流名校的热门专业,比如电子信息类、通讯类等专业,其他大多数学校的大部分专业,都是有机会进入的。比如,北京大学2018年的理学和工学基本分数线是310分,分数其实并不高(当然,这个只是基本线,实际录取分数则需要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会远高于基本线)。从理论上说,365分这个成绩就很有机会考研北大的理工科类专业成功。但如果是经济类、管理类、文学类、教育类等专业,则365分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过,往往只是比国家线高二三十分,能进入的学校大致就是普通一本院校及部分211大学。这个成绩应该属于较高水平。所以,关键在于这个365分属于什么学科及专业。不同的学科差异较大。另外,所报考的院校不同,也会有一定差异。我们都知道,考研初试的专业课是报考的学校出题,不同的学校,出题的难度及水平是有较大差异的。大体而言,学校越好,专业课难度越高。所以,如果报考的是名校,则365分的“含金量”无疑较高,这个时候,就已经可算是很好的水平了;如果是报考的普通院校,则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含金量无疑会有所降低。你觉得这个成绩怎么样?难考吗?
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国家线已经公布了,对于已经在笔试中淘汰的人自不必说,对于一些已经过了笔试线甚至笔试分数达到370分的同学来说,相信他们都希望可以上一个好学校,那么他们的分数对于一流的大学是什么水平呢,据说,370分的高分对于立志要考上研究生的人来说依然要做好二战的准备。之前自主划线的34所985大学已经全部公布了本校的分数线,而且有可能在近期就要开始准备复试了,对于想要报考这些大学的学生来说,竞争也能会非常激烈,毕竟跟自己同台竞争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学生。那么重点来了,笔试分数达到370,在复试中会有优势吗?这个当然不会有肯定的答案,但是小编有一些自己对这个分数的理解仅供参考。首先,370对于进入复试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想要报考的是985这样的一流大学,那么370可能就会排名靠后了,毕竟对手也一定是经过几轮认真的复习才走到这一步,实力不容小觑,想要成功上岸,对于面试所要付出的努力一定要比别人更多。其次,今年考研分数线整体上调,这对于分数不尽如人意的同学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想要看自己在复试中有没有优势,就看看报考学校的招录比,然后再对比一下自己的排名,就可以推测出自己是否有优势了。当然,在此小编依然要鼓励奋斗在复试之路上的同学,就算笔试分数低,也一定不要丧失信心,不到最后一刻是不可以放弃的,相信经过周密的复习,对自己笔试所留下来的不足是有所补救的,不要因为失去信心而给自己平添遗憾,当然也有网友表示,370对于普通院校来说算是高分,但是对于一流名校来说还是不够看的,如果立志就要上一流名校的话,还是做好二战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