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命运的目的是什么?而游无朕

研究命运的目的是什么?

鲜知知 / 文凡是对你说,他可以帮你“改命”的,比如要给你摆个什么“风水局”、画个什么“符”、念个什么“咒”之类的,多数是骗子。如果能用这种方法将命给你改了,那他自己为什么不把自己改成富贵之命?何必还做这个营生?命是我们的先天“身体”,体质好坏,身体里到底有什么病,你是个什么基因,都是很难改变的。运好比我们出门将遇到什么样的道路和天气一样。命运分析,就是研究你是个什么样的体质,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以及将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将遭遇什么样的气候。命运研究和预测的目的,是让我“明进退”。知道前面有个陷阱,你才知道绕一下路以免掉下去;知道今天要下雨,你才会备好雨具或者选择不出门。夏季我带家人去云南自驾游,原计划从泸沽湖、经西昌、由雅西高速返回成都,但后来看到天气预报说西南地区持续暴雨,如果走原定路线会很危险,于是临时调整为经云南昭通返川,这样,安全得到了保障。天气预报的作用,理论上与命运预测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我常说,古人研究命运,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而趋吉避凶的真正方法,是明进退。比如,预测你今年财运不好,你就应该放弃投资,这样才不至于失败,减少了损失。此乃避凶。预测你婚姻上将在某年有危险,该年及该年前后就不要做影响婚姻的事情,加强隐忍包容,并时刻提醒配偶,才能减小婚变风险。此乃避凶。如果预测你某阶段财运很好,你就可以加大投入,其回报自然也会更大。此乃趋吉。如果预测你在某个阶段或年份适合恋爱结婚,或某个阶段最适合争取升迁,就应积极争取,其结果一定是特别理想的。此乃趋吉。所以说,通过命运分析,知道何时该进,在哪方面该趋进,何时该退,在哪方该退避,就是最好的趋吉避凶!命,谁也改不了;运,可以在其基本框架下,做出一定幅度的调整和改变。

落山风

如何提炼选题和解释研究目的?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是需要通过专门研究或专业人员参与才可回答或解决,有些则随着时间推移而自我发展和自我解决。由此说,作为专门的人文、社会和自然或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论文或报告,其并不是也不可能覆盖上述所有问题。事实上,哪些问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是有一定原则的。与此同时,特定的问题往往有时候就自带特定的研究思路或某种约定俗成的研究方案。但是,重大的创新性研究却不是这样的。一、题目来源对于想申报一项基金项目或撰写一篇论文的研究者而言,选择一个好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简洁准确的题目陈述对项目评审或论文能够获得发表机会也是很重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个人的外表形象一样。假如编辑或审阅人读不懂一篇论文的题目或是不能快速地从论文题目中明白该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或内容的话,那该篇论文或申请书就离“回收站”不远了。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呢?无外乎两个:一是直接经验,另一个是间接经验。这两种来源并无优劣之分。事实上,间接经验其实还是来自直接经验,只不过因为经验感知者发生了变化而改变了称谓。由此,也可以说,问题的来源最终是直接经验。可是, 对专门研究者或是院校教师来说,因为时空的限制,他们不能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或感知直接经验。于是,间接经验有时便成为一种现实之举。就教育教学研究而言,有关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和师生交往等教与学的存在就是典型的直接经验。相对而言,基于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教育政策及管理议题则既有直接经验的成分,也兼备间接经验的某些特征。现实中,院校教师们在申请研究项目或撰写论文时,往往喜欢或倾向于选择那些宏大主题。这种做法其实是不明智的,它不但没有发挥出教师们的特长和优势,恰恰是启动了劣势按钮。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这样的题目就根本不适合教师们去研究和撰写,它适合于智库或校长去研究。概言之,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教师们应该尽量去选择那些与自己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议题并在其中选择值得研究的问题或对象。这些议题对教师而言,就是鲜活的直接经验。有时候,研究者也会从间接经验中选择议题或问题。这么做,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因为研究者缺少直接经验或没有机会获取直接经验。在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们就是这种情况。正因如此,研究生在选题时经常会把真实的假问题作为论文题目。有了可靠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能够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也至关重要。一般而言,课题或论文名称在表达上首先要简洁。为此,要尽可能地用最简单的句式和最少的字。假如研究对象是 A 的话,常见的句式可以是:A是什么?为什么是A?如何成为 (或改革、变革) A?影响A 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其次,名称的表达要力求准确。准确的要求是指不能让读者产生歧义或疑问。最后,论文名称一定要使读者感受到清晰的问题。任何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一定要试图回答或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可是,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缺乏问题意识的论文名称。例如,素质教育研究。试想,假如你第一眼看到该名称的论文,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作为期刊论文的名称, 这种表达太宽泛了, 没有恰当、直接地反映出作者在该文想要回答或解决的特定问题。除非你的研究对象或问题涉及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或是你的研究“容量”较大,抑或是一本专著。否则,就不能用这种边界模糊的表达作为论文的名称。恰当的表达可以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评价、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等等。二、问题分类可以按照某种规则将所研究的问题予以归类。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为不同类别的研究课题或论文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或是结构。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描述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通过描述、归纳等手段和方式来揭示教育教学中的未知现象,其最终目的在于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有关信息。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障碍研究,等等。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相比,描述型研究是研究中最基本的也是初学者入门的研究类型。描述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其所揭示或归纳的结论或发现必须是前人未曾完成或留有研究不足或缺陷的。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 “是什么”或“怎么样”。2.预测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对某教育现象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或时段的状态予以预测。预测的前提和基础是依据该教育现象在当前或之前某一时段的表现状态或基本信息。如,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趋势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趋势研究,等等。预测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基于当前看未来,其所给出的结论在当前是没法验证或判断的。但这并不是说,这种研究没有价值。相反,科学的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而来的结论恰恰能够准确地预测未来,从而帮助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地减少失误。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未来“会怎样”或“成为怎样”。3.改进型研究这类研究旨在通过寻找和发现那些阻碍或促进某教育教学现象存在或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最终给出改进性的建议或方案。这类研究更多时候是聚焦于教育政策或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些方案或制度。如,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促进策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及促进策略,等等。改进型研究的关键特征是寻找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因此,该类研究更多时候涉及的是政策咨询或管理咨询。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怎么做”或“如何做”。4.解释型研究这类研究重在对教育教学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予以总结、概括或归纳。其关键特征是揭示出抽象的规律或对现象予以概念化的命名以便人们能够更为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如,慕课的本质与理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征研究,等等。解释型研究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研究, 其本质是有关教育教学现象 “为什么”或“为何这样”。一般而言,某教育教学现象如果能够被解释或发现规律的话,也就意味人们已经能够对其描述、预测和使用介入因素。由此说,解释型研究是建立在以上三种研究类型基础之上的。研究者一旦将其所研究的问题按上述分类予以定位的话,这将有助于其接下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也将有助于其设计研究方案。因此,可以说,对问题类型予以定位在研究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作者韩映雄,马迁。原文标题为《如何选题和陈述研究目标》,本文节选了如何选题这一部分,转载:社科学术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炼金术

科学研究是什么

百科: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小编认为,要正确理解“科学研究”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呢?试问,人们为什么要在有关“科学”的杂志上投稿?显然,人们之所以要在有关“科学”杂志上投稿,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获得人们的充分认可。试问,人们为什么要办“科学”杂志?显然,人们之所以要办“科学”杂志,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试问,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观点是不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比如,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其实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牛顿的观点。因为,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观点也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在量力科学范围内就不适用。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科学”完整、正确的定义了,即:科学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由此,科学研究的定义也就昭然若揭了,即:科学研究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为了获得“被人们充分认可观点”的研究。由此,科学探索的定义也就水落石出了即:科学探索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为了获得“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的探索。

名色

哲学研究目的就是要显现人们意识思维中的瞬间共时结构体系

哲学研究目的就是要显现人们意识思维中的瞬间共时结构体系把世界作为现象描写出来,是让看,是让人们看显现在世界之内的人的思维身上的东西。第一步是把在世界之中,所有的那些东西罗列出。我们可以把人的思维的外观描绘下来,并把在这个人的思维身上以及随着这个人的思维一道发生的各种事件叙述出来。这种描写还停留在人的思维身上。这种描写是人的思维层次上的。要追寻的却是言语所表达人类思维方式的集合。从现象学的意义来看,现象在形式上,一向被规定为作为言语所表达人类思维方式的集合及言语所表达人类思维方式的集合结构显现出来的东西。把世界之内的现成人的思维方式展示出来,并从概念上范畴上固定下来。世界之内的人的思维是时物,自然物和有价值的物。这些东西的物性将成为问题之所在。而且只要有价值的时物的物性建立在自然物性之上,自然物的存在,自然之为自然,就是首要的課题。自然物的言语所表达人类思维方式的集合性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自然物的这种存在的性质,实体的这种存在的性质,就是本体性。什么东西构成本体性的人类思维方式集合的符号语言表达意义呢?这样一问,我们就把哲学研究工作带到明白无误的方向上来了。

蹲循勿争

谢伦灿:艺术产业研究目的包括四大内涵

从艺术目的上看:艺术目的艺术产业运营目的内涵中的一个分支,艺术产业运营目的实现的同时,也带来艺术目的的实现,艺术产业的运营中,艺术成分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成分。艺术是人类最进本的活动之一,从客观上方面来看,艺术的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它能创造出一种意识对象,这个对象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让人们精神世界快乐。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的真理,将真理依托到物质艺象当中。同科学用公式、方程、定律、公理来揭示宇宙的奥秘一样,艺术家利用音符、线条、色彩、图形、语言、文字等形式来揭示世界之美,来表现艺术家对生命、社会、生活的理解,并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到这一过程当中。艺术目的更多涉及到的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对美的需求,对美的感受。艺术目的的实现,意味着艺术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意识价值的实现。同样,实现这些艺术价值也是艺术产业运营的任务,是实现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一个标准。从产业目的来分析:产业目的也包含于艺术产业运营目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而且也带来了中国文化艺术形态和文化艺术建设的巨大变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及其理论与政策建设响应了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同样,艺术产业运营也要响应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构建完善的艺术产业理论与政策,细化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使文化市场运营更加准确,更加有效率,加速文化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艺术产业运营的产业目的的产生,使得文化产业更加完善,便于管理,就艺术产业自身而言,能提高艺术产业纵向文化高度、扩大艺术产业横向关联度。从社会目的来看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内涵。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产生,调动了术产业运营理论研究者、艺术产业运营实践者、艺术家、艺术消费者等人群的积极性,因为它们的目的依托在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身上,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实现,这些人群各自的目标也会跟着实现,艺术产业运营目的很自然的成为了这些人群社会实践的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艺术产业运理论研究者构件艺术产业运营理论与方法,服务于艺术产业运营实践者,让实践者将艺术家和艺术消费者实现最大限度的成功沟通,直接产生社会效益,满足社会目的。从经济目的的出发点来看,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成功实现,产生经济效益,满足艺术产业运营实践者、艺术家等人群和其他相关人群,维持艺术产业继续向前运营发展,不断完善。经济目的的实现,是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根本,是艺术产业运营维持的保障。如果艺术产业运营文化企业单位缺乏足够的资金,就无法使艺术产业生产运做起来,相关从业人员无法从艺术产业运营项目中得到工资保证,会大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对艺术产业运营失去应有的信心,弃之而去,艺术产业运营主要是人的运作,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艺术产业就不存在了。而且,艺术产业在运营时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资金的全力支持,才可顺利进行下去。这些就使得艺术产业运营一定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来维持艺术产业运营中的各项开支,这也是艺术产业目的的根本。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微信公众号:文化工匠(每日更新,用匠人的脚踏实地与你一起重拾文化自信)

研究生遍地可见,那么,你辛苦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前不久还听到这么一句很经典的话:研究生烂大街了,考了有什么用?是的,2020年考研形势挺严峻的,以前听到研究生遍地可见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未曾注意到冲击视觉的数字,因此一笑而过。但今天不得不说,2020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万,这么一个吓人的数字,可想而知考取研究生的竞争力有多大。今年相比去年的285万人增长了约60万人,增长率17.60%。那么当这研究生遍地可见的年代,你还辛苦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逃避,因为这样可以再晚几年进入社会,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将来想干什么,又能做什么,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足够与他人一较长短的技能或者有点,因此害怕竞争不过。所以考研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们最终都是要进入社会工作的,研究生学历可以为我们求职加分,提高我们的求职竞争力。尤其是大型企业,直接要求研究生学历。为了将来升职加薪学历的提高是一辈子的,不像我们学习某一项技能,技能学会了,久了不用就会生疏,但是学历不会,证书考下来了,即使现在放着不用,将来也不会贬值。当我们在职场中打拼的时候,两个人能力,人缘都相等的情况下,公司想提拔一个当主管或者经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都会优先考虑学历高的人才。所以学历高升职加薪更容易。考研是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有三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高考之后,第二次是大学入学之后,第三次就是我们考研的时候。很多人在高考之后选择的专业并不喜欢,但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专业选择,因此就可以选择考研,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进行学习。那么,考研有多难?我们该选择放弃还是继续?考研不能知难而退考研是很难,今年报考人数340多万,比去年增加了了17.60%,而研究生录取概率大概在25%左右,所以可以想象成功考研是很难。但是这个概率却是考公的十倍甚至更高,那么相比较而言,考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考研贵在坚持和努力的方向,这两样选好了就全力以赴吧。既然考研那么难,还有必要坚持吗?很多人说研究生录取概率这么低,连三分之一都不到,那希望不大,因此选择了放弃。那么,考研这么难,到底是放弃还是继续?这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把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做出选择,假若你现在还是在校大学生,那么最好的建议就是好好准备考研;假如你已经毕业多年了,自己又还想考研,那就建议考取在职研究生;假若你在校又不想考研,那你就进入社会工作两年,然后再考研。因为你最终大概率还是会选择考研,因为今年340多万的考生,在职占比率不会很低。所以,当研究生遍地可见,烂大街的时候,我们就更需要变成这烂大街中的一员,不然你会连烂大街的机会都没有。考研虽然很难,但是为了将来能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为了升职加薪,为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为了某一个人,都需要我们坚持下去。不管每一个人考研的目的是什么,都不会因为自己曾经为了这个梦想奋斗而后悔过。

小一

研究国学与哲学的最终目的

研究国学与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与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及个人成长发展的体系。按现在东西方思想的特点,可以简称其为“德育”,包括公德的普及与内德的修养。公德:这里的公德,是指广义上的受法律保护与普及推广的人类共识。包括法律、婚姻、合同、保险,环境,信用体系,等等。公德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认同。例如:1. 婚姻。大学时就该增加这门课程,让所有学生都知道未来夫妻双方相处的基本原则,以及应该付有的责任。现在离婚率高,不就是因为对如何相处和责任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吗?应该在修完课程之后才允许结婚。2. 合同。大学时就该增加这门课程,课程内容受法律保护。所有合同都必须遵守课程里的原则,若有不同或补充,则必须与当事人说清楚,并且合同里用醒目的方式提醒。3. 保险,大学时就该增加这门课程,课程内容受法律保护。法律规定保险基本的操作流程、规范和基本协议。如若有不同,则必须与当事人进行说明和文字醒目提示。4. 信用体系。应该建立一种与职业有关联的信用体系。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必须满足一定信用等级的个人或公司才有资质进行生产。如若因一些原因信用等级降低了则变成无资质要停止生产。等等。内德:这里的内德,不仅仅是思想品德上的修养,而是关于个人修心方面的内在人格和素质,如勇气,意志,稳重,体魄,专注,等等。公德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共识,而内德则属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等方面。

无染

研究将探讨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找到目的,以及是否找到目的

在过去的15年里,威廉·达蒙一直是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断言的主要学者之一 - 即,在生活中有目的,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好处。在戴蒙的案例中,他展示了有目的的年轻人如何具有足智多谋,富有弹性和积极进取的能力。达蒙的研究调查了父母,学校和其他人在培养年轻人目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被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现在,在安德鲁·梅隆基金会的一项重要资助的支持下,达蒙正处于首次研究的早期阶段,该研究将探讨联合国高等教育的各种背景(以及是否)。国家促进学生的目标,特别是在文科课程中。这项研究将持续五年,将重点放在美国10所私立和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文科课程,从大型研究型大学到小型大学。达蒙,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斯坦福青少年中心主任,将研究高等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课程和课外活动,如运动队,宗教团体,校外实习,甚至深夜宿舍里的哲学讨论。达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将依赖类似于他们用于研究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方法。达蒙说:“我们将在高等教育中尽可能广泛地看待是否有特殊的经历可以改变年轻人在生活中寻找积极方向的方式。” 他补充说,这项研究标志着第一次以“严谨,经验的方式”研究高等教育背景下学生目的的发展。价值主张这项研究正值高等教育价值受到质疑的时候。许多学院和大学,不仅仅是文科课程,长期以来都确定了整个人的准备,以实现他们的使命的核心。然而,近年来,随着学费和其他费用的增加,这一命题 - 以及普遍受高等教育的其他感知益处 - 受到越来越多的攻击,将学生债务推向创纪录水平。评论家还挑战了就业市场本科学位的价值,除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之外,还经常权衡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由教育途径在内的教育的收益。达蒙的研究旨在研究大学经历的每个相关方面。“我们可能会发现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影响,”达蒙说。“或者我们可能会发现积极的结果来自某些经历或背景,而不是其他经历或背景。我们将报告我们发现的内容。“目的是什么?对于像达蒙这样的发展心理学家来说,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有意义的事物,同时也是对超越自我的世界的结果。例子包括决定上医学院以期挽救生命或为了艺术而追求爵士音乐家的职业生涯。寻找镇上的停车位或试图抢劫银行并不算作目的,Damon将其定义为“最终关注点”。换句话说,“目的是问题为什么的最终答案?”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但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才将目的研究转化为科学。例如,老年学家写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较低。达蒙的研究团队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员已经记录了各个年龄段人们的信心,动力,能量和适应力等特征。“这是一个目的,”达蒙在其2009年有影响力的着作“目的之路:年轻人如何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呼唤 ”中写道,“可以组织一生”。高等教育是审查目的的特别好的环境。达蒙已经表明,许多在生活中发现他们“呼唤”的人在20至30岁之间这样做了。例如,他发现,到22岁时,只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完全有目的”,但这一比例在这十年的生命结束时显着上升。“目的是一种需要大量反思和经验的能力,包括失败的经验,然后从中反弹,”达蒙说。“如今,在我们日益复杂的世界中,许多年轻人正在花时间寻找他们的目的。但重要的是要有前进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漂移 - 速度不是关键问题。”

则殆

哲学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哲学的意义与人的存在无法相分。在其现实性上,人的存在主要展开为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成己即认识人自己和成就人自己,成物则表现为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二者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处境。理解哲学的意义,难以离开人的以上存在处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认识世界和成就世界包含不同的视域。大致而言,这里可以区分知识的进路和哲学的进路。在知识这一层面上,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说明主要侧重于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对象,其特点在于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把握这个世界。相对于知识的进路,哲学对世界的说明和把握首先以跨越知识界限的方式展开。以特定的领域、对象为指向,所达到的往往是彼此分离的存在形态。然而,世界在被知识分解之前,并非以这种相分的形式存在。真实地把握世界,相应地不能仅仅停留在分解、分化的层面,而是需要跨越知识的界限。在这里,哲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知识的视域。人与世界的关系既涉及“是什么”,也关乎“应当成就什么”,对世界的理解和说明主要与前一问题相联系,对世界的成就则进一步指向后一问题。在成就世界这一层面,“应当成就什么”所关切的,主要是世界变革的价值方向,即成就何种形态的世界。从总体上看,知识性的进路更多地体现于在事实层面“是什么”的问题,价值层面的“应当成就什么”则并不构成其题中之义。尽管知识也与特定对象的变革相联系,但它主要在技术的层面、经验的环节方面牵涉相关问题。比较而言,哲学则不仅关注世界“是什么”或“何物存在”,而且也从价值之维关切世界“意味着什么”以及世界“应当成为什么”。在“应当成为什么”这一层面,问题涉及的首先是成就世界的价值方向。哲学既关注人的理想和需要,也关切变革世界的价值方向,由此,哲学也从不同的角度为人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某种引导。广而言之,在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哲学本身又内含不同的进路。首先是“以物观之”。这一进路的特点在于从“物”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它所指向的,主要是对象和世界的本来形态。相应于此,“以物观之”主要以世界实际是什么为关注之点,其侧重之点在于对世界的观照,而不是对世界的变革。与“以物观之”相对的是“以心观之”。在理解世界这一方面,“以心观之”趋向于对象向“心”的还原。这里的“心”可以取得不同形态,包括感觉、理性、直觉、意志、情感等等。从“心”出发理解世界,固然涉及对世界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多地着眼于观念层面的构造,而不是对世界的现实变革,所谓“以心法起灭天地”,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事实上,在“以心观之”中,对象向心的还原与世界的思辨构造,往往相互交错。20世纪初以后,哲学又经历了所谓语言学的转向,与之相联系的是“以言观之”。“以言观之”注重的是语言中的存在,它固然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分析,但其关注之点主要在于我们言说对象时所运用的语言,语言之外的存在,往往处于其视野之外。与上述基于物、本于心、诉诸言的进路相对,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还可以有另一种形式,后者具体表现为“以事观之”。作为中国哲学范畴的“事”,广而言之也就是人之所“作”或人之所“为”,亦即人所展开的各种活动,包括知和行。“以事观之”的前提是区分本然世界和现实世界。本然世界尚未与人发生关联,现实世界则是对人呈现多样意义的存在,它形成于人的实际活动,而人自身则生活于其间。“以事观之”意味着走向以上论域中的现实世界:在肯定通过“事”而扬弃世界本然性的同时,它也基于“事”而赋予世界本身以现实的品格。二与“成物”(成就世界)相关的是“成己”,后者以认识人自身和成就人自身为具体内容。在认识人自身这一问题上,同样存在知识的与哲学的不同进路。人既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品格,又有心理学意义上的规定,还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属性。与之相应,对人的理解,也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之维展开。知识性进路对人所作的理解,主要限于人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相对于此,哲学对人的考察更侧重于把握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历史地看,从先秦儒家的人禽之辩,至近代康德所提出的“人是什么”或“何为人”,一直到晚近随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出现而发生的人机之辩,等等,都涉及从哲学层面理解何为人的问题。在儒家那里,道德意识被视为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对康德而言,相对于受因果关系支配的现象界的对象,人既具有为自然立法的理性能力,又包含自我立法的善良意志。从人机之辩看,可以进一步区分自然之人(natural human being)与人工之人(artificial human being)。自然之人也就是没有为外在技术所改变的人,人工之人则是与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相联系并受到这些人工因素影响的人。作为广义技术的产物,以上视域中的人在什么意义上仍是与物分别的人?这是需要反思和回应的问题。仅仅以知识性的考察为进路,显然难以对以上问题获得深入的理解,这里,哲学的视域同样不可或缺,而它所关涉的“何为人”或“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则往往被哲学家视为“哲学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在宽泛的层面,可以把人看成是追求意义的存在,这种意义追求又通过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而实现。就此而言,人无疑因“事”而在:不仅现实世界生成于人所做之“事”,而且,人自身也因“事”而在。正是在“从事”多样活动的过程中,人取得了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参与政治活动,人逐渐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的动物;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人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人员;以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为前提,人逐渐成为艺术家;如此等等。从这一视域看,所谓人工之人(artificial human being),更多地表现为“事”的产物或“事”的结果,而不同于作为做“事”主体的人。如上所述,知识对人的理解,侧重于人的不同规定,包括生物学规定、心理学规定、社会学规定等等。从哲学层面看,具有不同规定的人又呈现相关性和统一性。正如哲学对世界的理解趋向于跨越知识的界限达到世界被知识分化之前的统一形态一样,哲学对人的理解也侧重于跨越知识对人的分离,由此达到对人的真实把握。宽泛而言,在哲学的视域中,与人的存在相关的理性与感性、存在与本质、个体与社会乃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展现,这种关联同时构成了人之为人的真实形态。从成己(成就人自身)这一层面上说,问题不仅关乎实然,而且涉及当然。“当然”所指向的是人的理想形态。就精神之维而言,在实然的层面,知、情、意在人的存在中相互交融,在当然或价值理想的层面,知、情、意的这种交融同时又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紧密联系。同样,前面提及的理性和感性、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联,不仅仅表现为人之实然(人的真实形态),而且也构成人之当然,与之相联系,就成己或成就人自身而言,在更为自觉的层面达到人的以上统一形态便成为内在的要求。进而言之,在哲学的视域中,人的更为终极的走向,体现于对自由的追求。事实上,人类历史的每一演进,都表现为在一定层面上向自由之境的迈进。从成己这一角度看,人的自由同时意味着成就自由的人格,后者并非抽象、宽泛的精神形态,而是具有实质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一视域中的自由人格可以理解为德性和能力的统一。此所谓德性不同于狭义上的道德规定,而是表现为综合性的精神形态,它与中国哲学所讨论的本体和工夫中的“本体”具有相关性。以对工夫的制约为指向,“本体”包含认识、审美、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从不同方面引导着工夫的展开。比较而言,与德性相联系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自由具体展现于价值创造的过程,正是这种创造,使人不同于仅仅受制于因果必然性支配的对象。以人的自由为指向,价值创造既涉及价值方向的确立,也离不开化价值理想为现实的内在力量。自由的人格一方面以具有价值内涵的德性引导价值创造的方向,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生成的能力为价值创造提供内在的力量。作为自由人格的相关方面,德性与能力彼此交融:能力如果缺乏德性的引导,往往会失去价值方向;同样,德性如果缺乏能力的依托,则容易导向玄虚化。正是德性与能力的统一,赋予自由的人格以现实的形态。三前面所述,大致关乎“何为哲学”。与“何为哲学”相联系的是“哲学何为”,后者体现于对世界和人的根本性问题的关切和。人作为人,总是有大的关怀或终极性的关切。从何物存在、如何存在,到何为理想的存在、人自身为何而在,等等,都属于人需要关切的根本性问题。历史地看,西方哲学很早就形成了哲学起源于惊异的看法,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惊异或好奇。如所周知,“惊异”涉及对世界的理论兴趣或认识兴趣,以“惊异”解释哲学的起源,相应地着重从人类的认识兴趣或理论需要来探讨哲学的产生。与这一思路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哲学家更多地从忧患的角度来理解上述问题。中国最早的哲学经典之一是《易经》,在、探讨《易经》如何产生的时候,早期哲学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下》)事实上,这是用问题的方式提出一个正面的见解,这里的“忧患”相对于“惊异”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从价值的层面对现实和人生的关切,以“忧患”为哲学之源,相应地主要是从人类的现实需要、价值关切这一角度讨论哲学的起源,这与前面所说的惊异着重于认识兴趣和理论兴趣,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视域。不过,在对世界的终极性方面,二者又呈现相关性:“惊异”所体现的认识兴趣并不是对寻常之事的好奇,而是对世界的根本性;同样,“忧患”所展现的价值关切,也不仅仅与日常活动相关,而是涉及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人道等本源问题。这些根本性的和关切从不同方面构成了哲学的问题。就个体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总是会涉及各种超越性的问题。陆九渊在他四岁的时候就向他的父亲提出了一个很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天地何所穷际?”[3]481换言之,天地的界限在哪里?这一问题从今天来说,涉及世界在空间上的无限性问题。朱熹也问过类似问题。幼年时,他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是天。”朱熹便进一步:“天的上面是什么?”这既关乎时空的无限性,也涉及所谓超越的问题。王阳明在十二岁时,曾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曰:考取功名(“读书登第”)。王阳明对这一回答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第一等事应该是成为圣贤(“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对“第一等事”的以上,同样表现为根本性的关切。相对于世界在时空上的无限性而言,以成就圣贤为第一等事更多地具有社会价值关切的意味。以上事实表明,不管是在社会层面还是个体层面,人总是面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哲学的关切则以这一类问题为指向: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包括知识学科,很少表现出上述本源性的关切。宗教固然也涉及某些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它主要是以信仰的方式来面对这些问题,相形之下,哲学对以上问题则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从哲学的历史衍化来说,20世纪初以来,似乎出现了某种与哲学作为智慧之思偏离的趋向。以分析哲学而言,其特点逐渐表现为把哲学引向形式化和技术化。分析哲学讨论问题,往往并非基于现实存在,它对人生的意义等问题,也常常缺乏实质的关切,其推绎每每建立在思想实验之上,而不是以现实存在为根据。此外,分析哲学在研究方式和表述方式上,也渐趋技术化的走向,即使其所作的日常语言分析,也需要以语言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为前提,这种技术化的工作,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沉思。与“做哲学”方式上形式化、技术化相联系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或多或少的忽略,它往往以形式上、局部性的清晰,模糊了实质上、根本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分析哲学对技术层面细枝末节的关注,已压倒了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关切。晚近尚可看到所谓“实验哲学”。实验哲学强调哲学的实证化,它所借助的工具,一是所谓问卷调查,一是所谓科学实验。但是,以哲学家的身份来做这些调查和实验,在相当程度上是以业余的科学家、业余的社会学家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这种进路,似乎很难真正从哲学的层面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根本性问题。哲学当然需要关注经验事实,但它既不是以经验还原的方式,也不是以实验科学的方式展开自身的研究。哲学的实证化趋向对古希腊以来通过理论思维的形式世界与人生根本问题的哲学进路,显然有所偏离。四从形式的层面看,哲学的意义与人在知行过程中的理性化追求相联系。这里所说的理性化的追求,首先表现为“说理”过程。“说理”在总体上以理性或逻辑的分析、推论为内涵,其具体内容大致展开为两个方面。一是“使之明晰”(make it explicit),当代哲学家布兰德的一部著作,即以“Make It Explicit”为题。作为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使之明晰”既体现于概念的界定、辨析和澄清,也表现为思维过程的条理化、脉络的清晰化。这一意义上的“说理”,是把握世界、处理日常事务的必要前提。二是给出理由,所谓给出理由,也就是在提出某种观点或看法之时,提供一定的根据,进行相应的论证。这一给出理由的过程,使哲学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于随意的感想或独断的议论,而是表现为一种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过程。个体性的内在感想可以见于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之中,但是哲学却很难接受这类缺乏理性根据的感想或断言。与“说理”相关而又有别的是“讲理”。“说理”和“讲理”之别与“合理”和“在理”或“有理”的区分相联系。这里的“合理”主要是在于合乎理性规则或存在的法则,“在理”则表现为既合情又合理;“说理”更多地与“合理”相联系,“讲理”则较多地关乎“在理”。“合理”相对于不合理来说,所谓行动计划、施工方案等等,便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其中的实际内容涉及是否合乎存在法则。“在理”或“有理”是相对于无理而言,它具体表现为通情达理或合乎情理。通常所说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便与上述意义上的“在理”或“有理”相联系。具体而言,合情合理意义上的“合情”之“情”,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情,即实际的情形,引申为情境;一是情感。从前一层涵义来说,“有理”首先要求合乎真实情形或事物的真实状况,在这一意义上,“讲理”与“说理”是相互联系的,“说理”需基于实然,“讲理”同样不能罔顾事实。进一步看,合情同时关乎情境,而情境总是具有特殊性,由此便发生了普遍之理和特定情境的关系问题。一般而言,普遍之理无法涵盖一切特殊的情境,唯有对特定情境加以具体分析,才能为普遍之理的运用提供比较切实的前提和根据,使实践过程既不拘泥于一般的抽象原则,也不囿于特定的情境,而是趋向二者的具体沟通。这一意义上的合情合理,同时表现为前文所说的“合宜”。普遍之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基于“情”的实情义。合情合理中“情”的第二重涵义关乎情感,与之相联系的“讲理”不仅仅要求其中的推论、言说有事实的根据并合乎逻辑,而且也意味着所言合情合理,能打动人,并使人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在此意义上,“讲理”与“合乎情理”彼此相通,其内容关乎理性和情意之间的关系,而“合乎情理”则蕴含着与人的内在意愿之间的一致。进一步看,人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的所言所行,不仅应当合乎逻辑规范或理性程序,而且需要合乎通常所说的“天理良心”,就其实质内涵而言,这里的天理良心可以视为一定共同体在价值观念和价值情感方面的普遍共识,合乎天理良心相应地意味着所言所行与这种普遍共识的一致,后者构成了合情合理的具体要求之一。五以上所说的讲理,同时渗入了价值内容,事实上,合情合理意义上的讲理,已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推论过程。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哲学总是包含价值关切和引导。在知识的层面,可以主要着眼于逻辑或事实,但在哲学的视域中,没有价值关切的说理、讲理最终都将趋向于空泛。前面曾提到,成己与成物既涉及“如何做”,也关乎“做什么”,其中“做什么”便与价值关切相联系,这种价值关切同时规定着人的知行活动的价值方向,包括人应当追求什么、人自身应当成为何种存在形态,以及更普遍意义上人与世界应走向何方,等等。以实质层面的价值关切为指向,哲学在个体之维进一步关联人生意义的探讨,事实上,古今哲学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讨论这一问题。孔子曾认为:“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其中所肯定的便是:就存在意义的而言,生相对于死具有更为优先的地位。换言之,对孔子来说,唯有真正把握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人才能对死的意义有更具体的了解。与之相对,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理解为“向死而在”的过程,这一过程又与对死之“畏”相联系,在他看来,正是对死的这种“畏”,使人领略到个体存在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从而回归真实自我或本真之我。这一思路可概括为“未知死,焉知生”,相对于“未知生,焉知死”,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人生进路:如果说,“未知生,焉知死”注重的是人的生命存在,而生命存在又构成了价值创造的前提,那么,“未知死,焉知生”则缺乏这样一种创造意义,二者内含着对价值创造在人生过程中意义的不同理解。人生意义的关切同时也涉及什么是好的生活,从古至今,哲学家们都在不同层面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儒家来说,好的生活就是合乎仁道的生活,仁道原则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具体展现。与之相对,对于道家来说,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是合乎天道意义上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往往被视为理想的存在状态,这里同样体现了对好的生活的理解。儒家在后来衍化过程中所展开的“理欲之辨”,进一步涉及感性存在和理性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同样关乎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如何趋向好的生活。不同个体、学派对好的生活的理解,当然存在差异。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比较普遍的层面,对何为好的生活形成某种共识。在基本的价值方向上,可以将好的生活理解为合乎人性的、有利于自由走向的生活。就人的存在形态而言,合乎人性既意味着道家所注重的天性和儒家所注重的德性之间的沟通,或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关联,也表现为感性和理性、存在和本质、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相互协调。进一步看,这一意义上的人性化存在,同时意味着避免或超越人的物化。人的物化可以视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挑战。晚近以来,资本、权力、技术等等从不同方面构成了导向人的物化的可能根源。如何应对资本、权力、技术对人性的可能扭曲,是现代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社会的层面,往往面临和谐与正义的关系问题,“和谐高于正义”或“正义高于和谐”,则体现了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事实上,社会的合理的形态,离不开正义与和谐之间的沟通。如所周知,正义以“得其应得”为本源的内涵,尽管罗尔斯后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对正义的理解便涉及以上方面,这一意义上的正义,以个体权利的尊重为核心。比较而言,和谐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内在存在价值的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说即以彼此承认内在的存在价值为前提。从社会存在来看,以上两个方面,即仁道的关切和个体权利的尊重,都是理想的社会形态应有的内涵。从更宽泛的层面来说,这里同时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其逻辑前提是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使之无法共存。由此进一步考察,则面临什么是好的文明形态、如何处理和应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回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对话,而且离不开从哲学层面上对文明的形态和内涵作深层理解。概要而言,把握哲学的意义,既涉及对哲学本身的反思,也关乎对世界和人的理解,这种反思和理解,无法离开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本文系作者于2019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哲学教育与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记录。)

况爵禄乎

谈谈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体会

开题报告,就是当论文题目确定之后,开题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它主要说明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论文重点研究的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写作进度安排以及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等。蓝译编译认为,在写开题报告之前,要做好一些前期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自己能够了解自己所选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存在的不足等,这就需要去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文献综述。其次,要掌握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就很难深入研究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要认真地复习总结;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也要通过补课的方式,把它理解掌握。这样在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开题报告才能更科学、更完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便于按项目填写,避免遗漏。其内容主要包括论文题目、课题的目的及意义、课题的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进展计划等。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标题或名称。在给论文拟定标题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一是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准确地把论文所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二是用词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写论文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三是名称要简洁,简洁是指论文标题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在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要讲明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即有什么人研究过该课题,还是没有人研究过;如果有人研究过,他们研究的成果有什么问题或缺陷,为什么你还要研究该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等。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的写法,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研究它有什么实际作用;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等。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三、课题的任务。课题的任务其实也就是论文研究所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课题的目的及意义而言,任务必须是具体、明确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一一列出。只有任务清楚、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干扰。确定任务时,要紧扣论文主题,目标不能定得太多、太高,在用词上力求准确、精练、明了。四、基本内容或重点内容。有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论文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它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论文选题想要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一般来说,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加以介绍。五、论文的实现途径。指完成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一般来说,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在开题报告中,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在学术论文中常用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功能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综合研究法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第三步,撰写论文提纲;第四步,撰写开题报告;第五步,写成初稿;第六步,论文修改;第七步,论文定稿。第八步,英文翻译。六、进展计划。即论文的写作进度,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明确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且要依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自己的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