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学点心理学:三大情绪理论一手一足

学点心理学:三大情绪理论

身体反应理论首先,你可能会想,每个人都会同意情绪先于反应。例如,你会冲某人大叫(反应),因为你感到气愤(情绪)。然而在100多年前,威廉.詹姆斯就争辩道,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这个顺序是相反的你的感觉晚于你的身体反应。如詹姆斯所说,“我们感到难过,因为我们哭泣,气愤,因为我们打斗,害怕,因为我们颤抖”。情绪来源于身体反镜的观点被称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体验到一个刺激引起的自动唤醒和其他身体反应后,才会产生特定的情绪。詹姆斯-兰格理论被看作是外周主义的理论,因为它将情绪链中最重要的角色赋给了内脏反应,而控制它的自主神经系统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中枢神经过程理论 生理学家沃特-坎农视情绪为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坎农(和其他批评者)指出了詹姆斯-兰格理论的一系列不足。例如,他们提到,内脏反应同情绪无关——即使通过手术切断内脏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实验动物仍然会继续存在情绪反应。他们还辩论道,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显然太慢了,不足以成为引发情绪的源头。根据坎农的看法,情绪反应要求大脑在输入刺激和输出反应中起作用。来自丘脑的信号到达皮层某一位置,产生情绪感觉,到达另一位置面引起情感的表达。即内脏反应在情绪反应中并不重要。相反,唤醒情绪的刺激同时产生两种效应: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身体上的唤起;通过皮层得到情绪的主观感受。这些生理学家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该理论说明了情绪刺激产生的两种同时反应,生理唤醒和情绪体验,它们没有因果关系。如果某事令你生气了,你的心跳加快的同时,你会想:“太可气了!”但是,既不是你的身体也不是你的大脑导致了愤怒反应。坎农一巴德理论预测了身体和心理反应的独立性。认知评价理论 由于在许多不同的情绪中,唤醒症状和内部状态是相似的。因此在模棱两可或者新异的情境中体验到它们时,很可能混淆不清。斯坦利-沙赫特提出情绪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人们对此种不确定性的应对情况。根据斯坦利-沙赫特的理论,情绪的体验是生理唤醒和认知评价两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它们对于情绪的发生都必不可少。所有的唤醒都被假定为普遍的、没有差别的,而且唤醒是情绪序列的第一步。个体先要对生理唤醒进行评价,从而决定具体感受是什么,哪个情绪标签最为合适,以及在情绪体验的特定情境中,你的反应意味着什么。即,情绪体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个人或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而要考虑和评估前者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该理论还强调了评价通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当你拥有和产生情绪的情境相关的过去经历时,你就无须再刻意对你的唤醒进行环境上的解释。这种主张被定义为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绪体验过程,做出这样的结论可能是最为安全的。在某些情况下,你实际上会考虑情境的影响(至少是无意识地)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你的情绪体验可能受进化而来的天生机制控制。生理反应不需要任何解释。情绪体验的这些不同途径显示,情绪对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具有各种不同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心境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结果。

圣人在乎

《情绪》深度解析到底什么是情绪

关于作者莉莎·费德曼·巴瑞特,目前担任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巴瑞特教授还是美国东北大学心理学系知名教授,TED演讲人。她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及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任职,负责精神病和放射病方面的治疗研究。关于本书传统情绪观认为,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外界活动激发了我们内在的情绪反应。因此情绪是难以控制的。但是,本书的作者巴瑞特教授基于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情绪建构理论。作者认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有效地管理情绪,控制情绪。核心内容第一,情绪建构论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为什么说情绪是我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第二,在情绪管理方面,巴瑞特教授提出的“情绪建构论”,都会带给我们哪些启发?你好,我是袁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要为你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情绪》。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解释了人的情绪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掌控情绪。乍一听这个问题,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天生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具体的事情,情绪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激发出来。比如说,你正在看一部恐怖片,虽然你努力告诉自己,要保持镇定,但只要一出现吓人的画面,“恐惧”这种情绪,还是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你很有可能心跳加速、浑身僵硬,如果你的耐受力再差一些,还会发抖、尖叫,甚至直接拔掉电视的插销。你看,从你见到恐怖的场景,到激发恐怖的情绪,再到一系列具体的反应,这个过程好像是自然发生的,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控制情绪,也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情绪不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被动产生的,而是我们在头脑中主动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这个观点,称为“情绪建构论”。我们不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了解这个理论的意义更多在于,它不但能拓宽我们对于情绪的认知,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控制情绪。关于情绪建构论的具体内容,我在后边会为你详细讲述。这本书的作者巴瑞特,目前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美国东北大学心理学系的知名教授,长期专注于情绪的开创性研究。接下来,我将分成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重点来说说,情绪建构论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为什么说情绪是我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第二部分说的是,在情绪管理方面,巴瑞特教授提出的“情绪建构论”,都会带给我们哪些启发?第一部分好,先来说第一部分,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理解情绪?一般来说,我们都会认为,情绪是当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感受。当某件事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自动出现,并且通过特定的面部表情或者身体动作展现出来。比如我们高兴时会微笑,愤怒时会皱眉,惊讶的时候会张开嘴,瞪大双眼。这就好像是,每种情绪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指纹,特定的情绪,对应着特定的行为表现。通常,你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就能够判断出他此时此刻有着怎样的情绪。科学家们把这种观点叫做“情绪指纹”。“情绪指纹”这个观点,并不是科学家们凭主观感受,拍脑袋想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是经过了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位叫做汤姆金斯的心理学家,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汤姆金斯精心设计了一组面目表情的照片,这些照片分别代表了6种不同的情绪,包括愤怒、恐惧、厌恶、惊讶、悲伤和快乐。在实验中,汤姆金斯要求参与实验的人先看一张照片,然后从这六个词汇中,选出一个符合照片中人物表情的词语。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把表情和情绪正确地对应起来。后来,还有别的科学家,专门跑到了新几内亚岛上的一个部落里,找到了当地的土著,法尔人来做这个实验。法尔人几乎和西方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在这个遥远的部落,面部表情和情绪词汇的搭配,也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性。通过这个实验结果,科学家们得出了两个关于情绪的认知:第一,面部表情的确是可靠的,是可以识别的“情绪指纹”。第二,情绪表现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不管你在哪里长大,处于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你都可以猜出照片中那个美国人有着怎样的心情。总的来说,我们的感官接收到外部的刺激,自然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不同的情绪,有着各自特有的表情、动作,或者其他的生理表现。这种传统情绪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大众和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巴瑞特教授指出,汤姆金斯的实验中,照片上的表情是专业人员摆拍的,并不是真正的情绪流露。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情绪指纹”并不存在,情绪表现也并没有普遍性。这种特定的情绪对应特定表情的观点,很有可能是我们后天才形成的刻板印象。有两个研究,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先来看第一个,关于情绪指纹是否存在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在判断情绪的时候,很有可能不仅仅是通过表情或者行为,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会倾向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具体来说,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PS等技术手段,把不同的表情,拼接在了做不同动作的身体上。比如说,一个皱着眉头的,很愤怒的表情,和手里拿着很脏的垃圾的身体拼在一起,再让受试者来判断图片中人物的情绪。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这个人应该是有着一种厌恶的情绪。这说明,大多数人是根据表情和动作以外的其他信息,也就是手里拿着脏垃圾这个细节,来做出判断的。相对于识别特定的情绪指纹,我们更倾向于推测产生情绪的原因。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很多情况都是,当我们注意到一个人的表情时,同样也会看到他的身体动作,听到他发出的声音,你还可能知道他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是这所有的信息加在一起,才让你的大脑,模拟和推理出,面前这个人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所以,似乎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表情或生理反应,与某种特定的情绪相匹配。情绪指纹,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再来看情绪表现是否具有普遍性。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情绪表现,的确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那么来自世各地的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应该更有可能用皱眉来表示愤怒,用撇嘴表示悲伤等等,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在受到外部刺激时,更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反应。但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婴儿出现情绪波动时,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有他们的生理表现,并不是相同或相似的。比如说,有些科学家用一只咆哮的大猩猩玩具吓唬婴儿,想要激发婴儿的恐惧感;他们还抓住婴儿的胳膊不让动,想以此激怒婴儿。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研究者用摄像机拍下了婴儿们的种种反应。结果,研究人员在观看录像时,完全无法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婴儿是在被大猩猩玩具吓唬,还是在被按着胳膊无法动弹,或者是在经历着别的什么事情。所以,情绪表现似乎并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巴瑞特教授说,人们的情绪表现和社会文化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这也就是说,你所生长的社会群体,你从小接受的教育、身边的文化等等,共同塑造了你对情绪的认知,以及你的情绪表现。比如说,在日语中,有一个情绪词叫做“arigata-meiwaku”,意思是别人给你帮了倒忙,添了大麻烦,但你还不得不表达感激时,那种纠结又无奈的心理状态。你看,这种对于情绪的认知,就有着深深的日本文化烙印。在其他文化中,我们很难发现类似的情绪概念。除此之外,巴瑞特教授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脑科学研究,来考察人们产生不同情绪时,是否会刺激到特定的大脑区域。研究结果发现,任何大脑区域都不会负责单一的情绪活动。比如说,当人们产生恐惧感时,脑中杏仁核的活动会增强。但是,当人感觉痛苦、学习新东西、遇见陌生人这些时候,杏仁核的活动也同样会增强。因此,巴瑞特教授认为,即使我们把目前所有的科学证据都放在一起,也无法给出任何确定的理由,来证明“情绪指纹”的确存在。情绪也不存在普遍性。她还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产生,不是收到外界信息后,被激发出来的,而是由你主动创造的。这种观点,就是巴瑞特教授主张的“情绪建构论”。那么,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情绪具体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巴瑞特教授提醒我们,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只会对外部刺激做出机械反应的机器。人类大脑有一个核心能力,就是对未来进行主动预测。这种预测能力,是确保人类生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你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评估和预测着你正在做的事情,来计算它需要耗费多少能量,通过改变心率、血压等指标,满足你的生理需要。巴瑞特教授认为,这种预测能力,就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说主动预测这种能力,是如何构建出“恐惧”这种情绪的。请你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周末的下午,忙碌了一周的你,独自开车来到野外,想接触一下大自然,放松心情。但是,偏偏你的运气很不好,你遇到了一条响尾蛇。以往的经验告诉你,这种蛇有剧毒,被它咬一口,可能活不过半小时。请注意,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已经开始了和这条蛇有关的预测。你会自己脑补,如果被蛇咬到,不久就会没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跑。这时,大脑会向身体的各个区域传达这个信号。于是,你的心脏会通过血管扩张,加快血液的流动,以便给肌肉输送更多的葡萄糖。这个过程还会改变你的血压,让你的心率加快。你体内所有的这些的生理变化,你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巴瑞特教授将这种感觉称为“内感受”。不单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只要你的生命在延续,你就时刻拥有这种内感受。我们还是继续回到遭遇响尾蛇这个场景。到目前为止,你依然没有产生“恐惧”这种情绪。这中间还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这种感受和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相匹配。根据你以往的经验,以及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肯定已经知道,“恐惧”这种情绪,指的就是这种心跳加速、呼吸短促,精神极度紧张,特别不舒服的感受。这个时候,大脑的主动预测、你的实际感受完全对应上了你头脑中“恐惧”的概念。到了这一步,恐惧这种情绪,才算是真的诞生了。所以,情绪建构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情绪的产生,有三个关键要素:大脑的预测能力、我们身体的内感受,以及储存在头脑中的不同情绪的概念。整个过程是,我们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从而调节自身的系统,产生内感受。当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原有的情绪概念相匹配时,便构建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总的来说,情绪建构论的观点是:第一,情绪指纹并不存在,每种情绪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典型的生理反应;第二,情绪表现不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你的情绪表现,和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第三,情绪的产生,不是被动的,不是被激发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大脑通过预测,主动建构出来的。第二部分当然了,关于情绪机制的研究和理论还有很多,巴瑞特教授提出的这个“情绪建构论”,也只是其中的一个 ,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权威和真理。对于我们来说,情绪建构论的意义更多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拓宽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不但如此,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巴瑞特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控制情绪。接下来的这部分,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掌控情绪的能力。巴瑞特教授告诉我们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这个“粒”是颗粒的“粒”。“情绪粒度”,指的就是我们在不同情况下,区分并识别出自己感受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情绪专家。他们能够准确识别并且描述出自己的情绪。打个比方,情绪粒度高的人看待情绪,就像是专业的品酒师品着一杯红酒,是可以有很多层次和细节的。比如说,同样是高兴,在情绪粒度高的人看来,就可以分成开心、愉快、得意、振奋,以及欣喜若狂等等。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很轻松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的情绪有着非常细致的认识,也能够针对自己的情况,更加准确有效地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而情绪粒度相对较低的人,对于情绪的识别,就会粗糙很多,没有这么细致的分层。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种很笼统,很模糊的感觉。比如说,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他们也许只能说:“我感觉很糟糕”“我现在觉得不太高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的感受好像都差不多,自己也搞不清楚,现在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然也就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会很容易让他们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在巴瑞特看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绪粒度。有的人本来就很敏感,能够轻易分辨不同的情绪,精准地识别自己的感受;而有的人可能会相对迟缓一些,不那么容易对情绪进行分层。但是,你也别担心,巴瑞特教授说,情绪粒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不断提高的。而且方法并不难。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呢?巴瑞特教授给出的一个建议是,去尽可能多地掌握和情绪概念相关的词汇。比如说,同样是表示糟糕的情绪,就可以有生气、愤怒、惊恐、暴躁、窘迫、焦虑等等。但是,光是知道这些词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知道这些词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去体会它们之间的那种细微的差别。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时,你就可以看看哪种概念,更符合你当前的感受。耶鲁大学情绪智能中心还做过一项研究,每个星期,学校都会抽出二三十分钟时间,专门教学生有关情绪的概念和词汇。结果发现,学校里的孩子仅仅通过学习更过多的情绪概念,就能够有效地改善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提高。关于掌握更多的情绪词,你可能还会有些感觉,那就是母语对我们来说太过熟悉了,我们每天都在用,反倒不太容易体验到情绪词汇之间那些细微的差别。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巴瑞特教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升级版的方法,那就是去学习外语中的那些表示情绪的词。比如,英语中有个词叫做wanderlust,意思是想要探索世界的强烈渴望。你如果正在准备托福、雅思考试,准备出国读书;又或者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读书、听课,你虽然很辛苦,但是让你坚持下去的那种情绪和感受,可能就是这种想要探索世界的强烈渴望。还有个词叫做eudemonia,它的意思是,因为理性而积极生活,所带来的那种幸福感。不单是是学外语中的情绪词,你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出一些概念,来描述自己的情绪。虽然只有你自己明白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但是,也只有它们最能表达你此时此刻那种独特的感受。总而言之,你头脑中关于不同情绪的概念越多,你就能越容易识别自己的感受,从而找到合适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你的情绪粒度越高,对情绪的掌控感就越好,就越不容易陷在一种情绪里无法自拔。提高情绪粒度,在很大程度上,能让你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提高我们的“情绪粒度”以外,巴瑞特教授也在书中提到,想让情绪更加稳定和健康,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其实这点也很容易做到,无非就是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观点听起来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有点老套。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的情绪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刚刚我们也提到了,我们身体的内部感受,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体验。比如说,有项调查发现,患有慢性病的大多数人,想法都相对悲观,经常会有沮丧、焦虑的情绪。但是,当服用镇痛剂之后,随着身体疼痛的减轻,他们的情绪多数都会有所好转。当然了,长期服用镇痛剂并不能完全减轻痛苦,甚至还会上瘾。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当你早上起床,站在清晨的阳光下,你的身体很放松,同时又充满了力量,这个时候,你的情绪也一定是轻松和愉悦的。总结相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上对于情绪的认知和理解,巴瑞特教授从一全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情绪建构论”。“情绪建构论”认为,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你的情绪表现,和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同时,情绪不是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才被动产生的,而是我们在头脑中主动建构出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巴瑞特教授进一步指出,想要更好地掌控情绪,我们可以试着提高自己的“情绪粒度”。你的情绪粒度越高,对情绪的掌控感就越好,就越不容易陷在一种情绪里无法自拔。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更多、更准确细致的情绪概念,来优化自己的情绪粒度。此外,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对于情绪的稳定和健康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撰稿、讲述:袁泽脑图:刘艳脑图工坊

积渐

情绪心理学:学习情绪的产生原因,应对负面情绪

在所有的物种当中,人类的情绪最为丰富。当面对压力,情绪使我们精神集中;当面对危险,我们会心跳加速、步伐加快;当听到不好的消息,我们会眼含泪水;当收获期待已久的成功,我们会手舞足蹈、语无伦次。情绪从何而来?情绪的构成是什么?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篇文章就给大家学习分享“情绪心理学”。人类的情绪最为丰富情绪的组成情绪(emotion)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心理表现,而是一种混合物。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情绪由生理唤醒,行为和意识组成。比如恐惧的情绪,生理唤醒就是心跳的加快和血压升高等自主生理活动;行为就是愣住或者逃跑等身体行动;意识就是知道自己害怕的思维和认知。电影《罗拉快跑》但我们是因为害怕才心跳加快并逃跑,还是因为心跳加快才意识到我们在害怕呢?情绪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因为伤心所以哭泣,因为生气所以发抖,因为害怕所以心跳加速,因为爱所有爱。总之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因为有了情绪才有了身体的反应和行为。然而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情绪是在生理唤醒之后才形成的。当身体平静时,情绪也会平静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有两种解释情绪产生原因的理论。其中一个是詹姆斯-兰格理论,它揭示了有的情绪是由生理唤醒产生的。比如突发的危险,我们往往是瞬间做出规避危险的举动,然后才会有心跳加快的生理唤醒,并逐渐感觉到害怕;当我们面对黑暗的陌生环境,缓慢的脚步、屏住的呼吸和放大的瞳孔是适应性的行为,而后我们才会先害怕。心跳的变化导致了恐惧的情绪对这个理论我是深有感触的。曾经我并不知道自己恐高,直到一次兴致勃勃的和朋友去玻璃栈道游玩,在我无所畏惧地向玻璃迈出第一步之后,心跳突然加快,整个人忽然就像中了葵花点穴手一样动弹不得,这时候我才知道我原来是害怕的。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唤醒产生的情绪。国内某地的玻璃栈道双因素情绪理论另一个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沙克特和巴德提出的双因素理论(wwo-factor theory),双因素理论认为有时生理唤醒和认知共同导致了我们的情绪形成。一项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个理论:当被试组在不知情时被注入肾上腺素——这会引起心跳加快,而对照组则是被注射生理盐水,当被试组和对照组同时处于愤怒的环境中或者开心的环境中时,被试组由于生理唤醒和不同的认知更多的报告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心跳加速可以是愤怒也可能是喜悦由于双因素效应的存在,我们就可以理解情绪的外溢效应(spollover effect),来自不同情绪的生理唤醒会有溢出,在一定认知下转移成另外一种情绪。溢出效应体现在容易被煽动的情绪,比如球迷的砸电视、球场群体暴力冲突等行为。观看球赛时的兴奋的情绪会带来的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生理唤醒,这时当出现球队失误或者其他人不友好的举动,就会让球迷的兴奋情绪转移成为对愤怒的认知,继而让事件升级。足球场的暴力是典型的外溢效应负面情绪的成因心理学家伊扎德的理论认为,人类有10种基本情绪:快乐、兴奋、惊讶、悲伤、愤怒、厌恶、轻视、恐惧、害羞和内疚。这些情绪大多在我们的婴儿时期就已经发展完成,而除此之外的情绪,诸如:懊恼、悔恨、自卑等等复杂情绪都是10种基本情绪的混合体。复杂情绪是基本情绪的混合由双因素理论可以知道,复杂的负面情绪来自于人的自我解释和自我预期,特别是高强度的负面情绪体验大部分都是由于自我解释造成。我们会将普遍事件个人化,比如:长期的加班是因为领导欺负你老实、表白失败是因为你是个穷小子,然后又会将情绪泛化,比如:当朋友开了几句玩笑就认为他也欺负你、你认为不会再有爱你和关心你了。忧伤的背影来自忧伤的情绪事实上,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消极事件产生的情绪可能完全不同,这取决于我们的归因方式,当归因在自身就会产生自卑、懊悔等消极情绪,当归因在外部就会产生愤怒等负面情绪。如何控制负面情绪?当认知到消极事件的普遍性并合理分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后,往往我们就能平静地接受消极事件,可以理性地处理负面情绪。而当理性无法控制情绪时,我们如何处理呢?詹姆斯-兰格理论告诉我们,生理唤醒会生成情绪。利用这个理论,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困扰时,我们要做的不是让悲伤逆流成河,因为尽情的发泄情绪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因为你的生理唤醒一直保持在激发状态。宣泄负面情绪只会让负面情绪增加真正能摆脱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理状态。就像五月天的那首《悲伤的人别听慢歌》,绝望时擦干眼泪并开始运动,懊恼时深呼吸并开始冥想或睡上一会,自卑时看场恐怖电影或听听摇滚乐,当你的行为和生理状态有所改变,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消退。世间纷扰转瞬即逝,而自然却有一种永恒的魅力,当我们专注于阳光、风雨、城市的噪音和脚底的摩擦等细微感受,消极情绪会慢慢地转移和消散,我们就能学会更积极地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平静的心和感受会让我们更加积极

天下服矣

教养方式不对,却生孩子气,他不过是家长错误方式下的受害者而已

由吃饭引发战争的思考前两天休息在家,与铭宝呆在一起时间久,发现他基本都不好好吃饭,除非开始时很饿,自己动手吃,然后基本不动手,等着别人喂,看他吃饭的状态,真是又气又恨。不想给他吃,他哭,不想理他,过后又于心不忍……一岁左右有意愿自己吃,妈妈让他自己挖,奶奶经常不给他自己吃,总嫌弃吃得到处都是饭菜而选择喂饭,到现在2岁多了,饿的时候吃一点,吃的差不多就不愿意自己再动手,要么玩、要么就双手别在后面等人喂。为他喂饭的事不知道跟奶奶沟通了多少回,甚至还发生口角,老人家根本听不进去,总担心饿着了,怕长不了肉,别人谁谁家的孩子不都是喂大的,老大小时候喂过,现在不也是自己在好好吃饭吗……育儿书里经常有提到培养孩子独立性,不好好吃饭,就不要给他吃了,让他饿着,等到下顿饭再吃……所以生孩子的气,不想给他吃,不想理他;生奶奶的气,也生自己的气,可是细思回想过往,2岁的孩子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凶他有什么用呢?大人教养方式不对,总是不给他机会自己动手,他不过是家长错误方式下的受害者而已。父母错误教养,孩子沦为实验牺牲品,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哭声免疫法有毒几天前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被闷死,原因竟是妈妈进入一个付费群训练睡眠,训练孩子独立入睡能力,才三个月大就与妈妈分房而睡,孩子哭了不是首先去看孩子而是去请教别人,结果脚被夹摇篮栏杆,趴睡翻不过来被闷死。睡眠训练的理论指导竟是哭声免疫法,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即孩子哭了不抱,延迟满足,不哭才抱,从而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宝宝。而这套理论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 华生,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其理论核心就是程序化、机械化训练孩子,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缺少爱的滋养,导致心理扭曲和异常,轻则自卑内向,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他本人的三个孩子,正是倡导与践行“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而不得善终,大儿子童年情感匮乏,30多岁自杀身亡;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离家出走,常年流浪。悲剧甚至延续至第三代,华生的外孙女也酒精成瘾,心理异常,多次考虑自杀。他的这套理论影响了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在人们痛定反思摒弃后,却又传入中国当成宝贝,睡眠训练机构,某些育儿书中都可见如此理论:孩子哭,任其哭个够后自然停止,下次再不会拿哭要挟父母。明星马伊琍曾经也是哭声免疫法的实践者,致使大女儿很黏人,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教养二女儿后才痛定思痛将之摒弃,给予二女儿更多爱与关怀。孩子的哭闹意味着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生理的或精神上的,长期置孩子的哭闹不理,实际是要求孩子情感上的断离,隔离孩子对父母产生依恋关系。辨别育儿经网上也好,书上也罢,育儿经众多,真伪难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持有辩证的态度去审视,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哪一种育儿观念适应于任何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教育的本质应该修行自己,及时反思。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给孩子爱,幼小的心灵才能富足,才会健康成长。二娃宝妈,看书学习,思考育儿,欢迎关注

其名为槔

心理学:是怎么进行情绪调节的?

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并不会自发产生,而是由客观事件引起。比如当你走在小区楼下时,突然有人从楼上仍垃圾正好落在你身上,这可能使你恼羞成怒或是不屑一顾。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和条件下,同一件事引起的情绪可能会不一样。虽然情绪是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引起情绪。在生活中,只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才能引起情绪。通俗的讲,就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事关自已情绪控制不住”。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它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更是复杂,因此人的情绪也是复杂的的,甚至有时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带笑,笑中带哭,就是这种矛盾情绪的写照。所以情绪调节的方法并不能做为万能公式来套用,只能做为参考。说到情绪调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调节消极情绪,但实际上积极情绪也需要调节。大量事实 证明 ,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黄帝内经养生经有这样的说法:“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现代生理 学研究也证明 ,忧郁、恐惧、愤怒、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人生理活动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或功能抑制,如果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就可能导致疾病。美国 耶鲁大学医学家曾做过统计,发现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因此通过情绪调节,让我们保持在适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调节是指,个体管理或改变自已情绪状态以及他人情绪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情绪调节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某种具体情绪的调节具体情绪包括所有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很容易理解,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积极情绪除了需要调节大喜过度这种情绪外,还有给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的积极情绪。比如部门只有你拿到奖金时,在同事面前就不能表现出太过高兴,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在其它同学面前也不能太兴奋,以免引来敌视或是其它人的情绪变化。二、唤醒水平调节唤醒水平调节是指个体对自已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能识别自已情绪高低,并能有效的把它调节到适度水平。三、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但情绪调节的范围很广,除这3种成分外,也包括调节情绪系统之外 的认知和行为活动。比如:参加比赛紧张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自已。比别人赚钱多时,不要表现得太过开心,要控制自已的情绪,以免别人羡慕嫉妒恨或是向你借钱。压力大时,把困难放一边,出去旅游放松放松。具体怎么调节情绪呢?一、理性情绪疗法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性质与我们对客观事件的认知评价密切相关。比如你昨天刚责怪男友下班回家不煮饭,今天一进门,看到的依然是冷锅冷灶,你气不打一处来,把男友骂了一通。但事后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男友早已在外面订了晚餐。知道真相的你又喜又愧。再比如:当一位同事交上去的稿件一次次被驳回后,同事觉得是领导跟她过不去,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时你从客观角度帮他分析,其实领导是对工作负责,对同事负责才会这么严格,同事意识到自已的能力不足后,接受领导的做法,从而认真修改稿件。美国心理学家,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即是理性的,同时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绪是伴随着思维而产生的,正是一些不合理的情绪导致了人们情绪上的困扰。所以当我们出现不良情绪时,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来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能实现情绪调节。比如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讲道理、摆事实、灌心灵鸡汤和理性情绪疗法就有异曲同功之妙。二、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互脱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种个体愿意接受的良好状态去抑制不良状态的出现。系统脱敏法分三步:第一步:学习放松技巧,让自已或求助者处于轻松的环境中,比如做游戏、听音乐、讲笑话、深呼吸等。第二步:建构恐惧或焦虑梯度,根据恐惧对象设计一系列恐惧情境,这些情境需由弱到强构成一个梯度。让受助者像爬楼梯一样,先克服最弱的恐惧,再慢慢上升到最高恐惧。简单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从简到难,让受助者有成功体验后觉得自已可以应付,从而增加自信心来应对后面的高级恐惧。比如:为一位电梯恐惧者设计如下恐惧梯度1、在大楼的外面2、到大楼门口,听见电梯声3、看见电梯4、走近电梯5、电梯门打开6、走进电梯7、当一个人时,关闭电梯门8、适应电梯发出的可怕声音9、体验电梯升降第三步:实施系统脱敏法。脱敏法有想象脱敏和现实敏法两种。想像脱敏法的步骤:让自已或求助者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根据设计好的恐惧梯度进行想象,如果想象完没有恐惧表现,就进入下一个梯度,如果有恐惧,则需要进行放松训练,反复实践,直到不再表现出恐惧为止。剩下的恐惧梯度按以上方法操作,直到所有的恐惧梯度不会出现恐惧为止。现实脱敏法简单理解就是想象脱敏的实操。比如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照片,再接触毛绒玩具狗,最后摸真实的小狗。每种刺激情境大约持续15—30分钟左右。直到所有的恐惧梯度没有恐惧为止。三、表情呼吸调节法情绪产生时,一方面能够引起一系列生理 变化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体态等外部表情变化 。比如:人高兴时会笑容满面,心情沉重时会垂头丧气,肌肉松弛无力 ,内部情绪与外部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意识的改变外部表情来调节情绪。具体做法:当情绪紧张时,可以按摩面部肌肉,使面部肌肉放松,不要咬牙,不要握拳,同时两手伸开,也可以照着镜子做出微笑的表情,努力让自已从焦虑和郁闷中摆脱出来。还可以通过呼吸调节法来调节紧张情绪,除了深呼吸之外 ,我们可以在心里默数呼吸的次数,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1、注意转移调节法:比如分手很伤心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或学习上,累到倒床就睡,根本没时间去想分手的事。2、活动调节法:大脑与肌肉之间的神经冲动是双向传导的,也就是说,神经兴奋即可以从大脑传向肌肉,又可以从肌肉传向大脑。活动调节法是利用不同速度、强度、幅度、方向和节奏的动作练习 ,来控制自已的情绪。比如情绪过分紧张时采用强度小、幅度大、速度 和节奏慢的动作练习 ,以此来降低情绪的兴奋性;情绪低落时可采用幅度小、强度大、速度和节奏快的变向动作练习 ,以此来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即,兴奋时,我们的肌肉动作就要放松、缓慢。低落时,肌肉动作是激烈、快速。3、音乐调节法:研究表明,音乐能调节人类神经系统的活动,可有效地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改善身心状态,增强记忆力。运用音乐调节法时最重要的是音乐的选择,节奏欢快的音乐 可以增加人体肌肉 的力量,节奏缓慢且和谐的乐曲可以平衡人的呼吸,优美动听的音乐 可以调节人的大脑,有利于消除疲劳。比如当你在遭受挫折而垂头丧气时,听一首贝多芬的《命运》或许能使你振作,当你疲惫不堪时,听一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能让你在大自然 的天籁之音中得到舒展和放松。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转换情绪,比如 生气时先听摇滚乐,在强劲的节奏中使情绪得到宣泄,而后转换为自已情绪平稳时爱听的音乐。并由低沉向欢快过度,最终实现音乐调节情绪的目的。4、表象调节法:表象调节法是指在大脑中回想各种画面来调节情绪。比如当你和对象闹情绪时,就回想一下当初你们两在一起开心的画面,想想对方对你的好,想想他优秀的地方,你就更容易原谅对方,和好如初。当情绪紧张时,在脑海中呈现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让自已身临其境。比如,想象自已漫步在一片充满春色的田野上。采用表象调节法时,所想象的环境应是自已曾经历过的,且体验较丰富的环境。5、暗示调节法:暗示调节法是运用语言或手势表情、其它暗号来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语言暗示有个技巧,暗示时要用积极语言而不是消极语言,比如多用“我很镇定、我充满能量”等积极语言,而不是”我不紧张,我还没有疲劳”等消极语言。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个人所适应的调节方法也不一样,可以结合自已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有意识的调节和改善自已或他人的情绪状态。NED以上为学习《《青少年心理卫生》》初次心得体会,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以后观点!-作者-坏坏小懒猫,自媒体小编。以梦为马,随处可牺的心理学爱好者。

八尾猫

心理学:总是情绪化?是时候了解一下ABC理论了。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会情绪化的处理许多事情,事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一阵哭闹,冷静下来之后才觉得自己刚才很失态;比如止不住地陷入悲伤情绪,导致耽误了许多正事;比如一时冲动发了脾气,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情绪化还是理智?其实我们都明白:儿童失去了自己的洋娃娃,他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悲伤,然后哭闹;但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失去了心爱的玩具,悲伤哭闹,只是处理方式的一种,他还可以选择其他更好更冷静的处理方式,比如要回来、再买一个、或者“移情别恋”……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偏偏会止不住那种悲伤的情绪,然后哭闹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人格里面所秉持的观念,这个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不合理信念。曾经有一位作家,获邀到纽约911双子大厦遗址去进行一场励志演讲时,一位消防员站起来对他说:经过了这些事,我们对什么都已经不在乎了,你还要告诉我们早上应该如何起床这些所谓积极行动吗?沉默了许久,作家才开口说:伤痛不可避免。这个世界上,好人总会遇到坏事,战争总会发生。我们不可能毫发无损地躲过这次悲剧。但我们如何应对伤痛,才能够反映出我们是什么人,也是我们能否成功跨越障碍的关键。然后作家说到自己人生第一次几乎无法接受的悲痛,因为一次车祸,作家同时失去了他的女儿和外孙女。在她们的葬礼上,这个作家几乎崩溃。直到有次他看到办公室里的一幅画。画中是美国西部草原,一对西部拓荒者的夫妇站在家人的新坟前。而在他们的远处,还有其他坐着马车上的拓荒者,在等待着这对夫妇埋葬好他们的亲人。而这个细节,作者之前从未注意过。他开始明白到这幅画的寓意:为什么其他拓荒者会等待着这对夫妇呢?而这对夫妇又会怎么想呢?原来那就是,他们必须继续生活下去,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而正因为他们有了这种决定,把西部建立起来,后世的生活才得以改变。作家说:尽管现在还会为失去女儿和外孙女悲痛不已,但他必须生活下去。如果他一直陷入悲痛无法自拔,这不仅仅会毁掉其他人的生活,也会毁掉他自己的生活。我们选择用什么信念去面对生活,我们就会如何去应对生活。很明显,作家并没有以情绪化的状态去面对失去女儿和外孙女的悲痛,而是以一个理智的状态去处理这件事。信念如何影响我们?我们的信念,有的是小时候被灌输的,有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无论你承认与否,我们的信念有的对,有的错。而这些信念,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行动。先举个例子:——假如你坐在候车室里,你的包放在脚边,这时候过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直接踢倒了你的包。这时,你会怎样想?……我会很气愤,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没有礼貌呢?——这时,他坐在你旁边,你才发现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哦——原来他是盲人。他肯定不知道我的包在地上!幸好只是一个包而不是别的什么硬东西,或者幸好他没有摔倒!——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当然不会,他看不见,是我的包挡住了他的路,盲人也很不容易的。我甚至有些同情他了。——同样的一件事情——踢倒了你的包,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经提出了有关情绪的「ABC理论」。它是指:某个外部的事件(A,Activating event),并不是引起我们情绪的直接原因。 我们是先有一个内在的、固有的信念(B,Belief),借由这个信念对事件进行解读,才造成了情绪反应(C,Consequence)。从某种程度而言,情绪和习惯,实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大脑的解读和决策过程。某个事件发生以后,我们的大脑会迅速地对事件进行解释,从而指导我们对外界事物迅速做出反应。有个原始人碰到一只老虎(这是A——外部事件),然后他借助以前通过经验而形成的信念“野兽是危险的”(这是B——信念)对他遇到老虎的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迅速做出反应——肾上腺激素激增、心跳加速、肌肉紧绷、血压上升——为逃跑或者搏斗做好了生理上的准备(这是C——情绪)。可是,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复杂信息的灌输和干扰,从而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抱有一些不合理、有所偏倚的认知,再用这些认知来解释外部事件,这就很容易让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陷阱里。如何辨别自己信念是否合理?信念却可以分为“事实性信念”和“价值性信念”。不同的信念,会对我们造成不同的影响。戒烟对身体有好处这是事实性信念,这种信念经过科学验证,我们所有人都能接受它,它是无可辩驳的。人必须要出人头地这是价值性信念,这种信念从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形成,每个人不同。我们接受它,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追求地位的人。那怎么才能识别我们所持有的信念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我们那个信念,有没有满足到我们最基本的需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戒烟对身体有好处,这符合生理需要,这是正确的。而秉持着应该出人头地的信念,如果地位无法满足到你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导致你出现负面的情绪和行动,这个信念就是不正确的。想要改变自己,你首先要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透过自省,找出导致自己当前这样子的核心原因——不合理信念,接着引入新的信念,以此代替那个错误的信念,最后利用新的信念重复行动,让大脑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一旦你的不合理信念改变了,你就建立一个新的行事原则。我相信,当你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你的反应就不会像个小姑娘,而是会以更为成熟的成人状态去处理这件事。问一问自己,你是不是经常以不合理信念为你设定好的模式去行动呢?是想一直悲观逃避,还是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呢?如何建立新的合理信念?1.培养你积极的自信心。当初因为不适应沉闷的工作,我毅然从体制内辞职,投身商海,走入一个全新的行业,我身边亲朋好友们纷纷反对,甚至有的人对我各种冷嘲热讽,说“好好的工作,说辞就辞了,以后有的是苦头吃”或者“你以为你是谁,出来能干成什么事?”我从最基础的培训班开始创业,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和艰难困苦,但现在,我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学校,徜徉在校园里,看着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找到了自己最惬意的生活方式,这不是好事吗?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听信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建立了不合理信念,你就很难继续坚持下去。2.从负面语言句式开始改变。想要获得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方式,你的语言句式也必须积极起来。对比一下这两种句式的差别,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心理有种微妙的变化感受呢?A:尽管现在还有点冷,但毕竟已经四月了,所以天气很快就会暖和起来。B:现在已经四月份了,天气怎么还没暖和起来?还要等多久呢?A:这个办法不错,只是我做起来很困难,很难成功。B:这个办法我做起来很困难,不过如果仔细想想,我应该可以找到更适合的办法。看了这两个句式,尽管都是描述同一件事,你的感觉是不是也不一样呢?再讲一个故事: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甚至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我没有办法教导你怎么调整心态,但我可以教你如何调整句式,让你自己去调整心态。用积极的句式和消极的句式,就算是描述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用什么句式去描述自己遇到的事情呢?如果多数用负面的句式去描述事情,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句式吧。3.从小事去积累你解决问题的积极思维。问题的发生,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去解决。任何逃避,都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于事无补的。谁都没办法一下子就能做到众人敬仰的地步,都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想要改变自己的“负面假设”的心理,你就要做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小事。然后在解决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一次一次地去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因为当你能够解决一件又一件自己之前从未觉得做到的事,你就会对外界扭转评价,发现很多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困难或者无法击破。一旦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你的心态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不要坐以待毙,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吧。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鼓起勇气去行动而已。

无衣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和研究领域

一、实践意义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例如,根据亲子关系对情绪发展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婴儿的健康情绪;根据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帮助人们改善记忆的效果;根据视觉缺陷与大脑损伤的关系,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根据颜色视觉的规律,配置所需要的颜色;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改善团队管理,优化组织结构等。这些研究都有助于促进人的毕生发展,维护心理健康,减轻职业压力,增进人际交流,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花生心理工作室二、研究领域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相互影响,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下面介绍一下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1)普通心理学这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人的需要和动机情绪等。普通心理学概括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脑、内分泌腺等对行为的调节机制,以及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例如,损伤海马会引起遗忘,刺激颞叶会使人回忆起童年的事情。(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个体发展。研究种系发展的心理学也叫做比较心理学,它将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进行比较,从中确定他们的差别和联系。例如通过比较脑结构,研究言语的进化;还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如蚂蚁的嗅觉、蝙蝠的听觉等促进了仿生学的产生与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揭示各年龄阶段之间发展的规律。例如,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而且现今老年人口比重增多,因此老年人的心理适应和老年病也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花点时间 从心开始(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改革、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与教育心理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是学校心理学,它研究儿童、青少年及各阶段学生与教学过程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特别关心学生的各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学习能力缺失,智力落后、多动症,孤独症等。(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包括心身医学和身心医学,前者研究致病的心理因素,后者研究疾病和体残对心理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还有健康心理学,研究人的思考、感受 、行为方式与其生理健康的联系。并通过心理-社会干预来促进健康,防止疾病。临床心理学也属于医学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变态心理与变态行为的矫正与治疗,如对各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6)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业劳动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所研究的问题又可分为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在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相互适应、新兴仪表的设计、人员的特殊训练和选拔、工作制度的安排、工作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组织管理的改进、人力资源开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需求等。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实现人、机器、环境的最好匹配,保障生产安全,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花生心理(7)军事心理学研究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军事职业特点的分析、军队中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它还研究负面影响的冲击、极端环境(例如高山缺氧)对行为的影响,预防战斗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失调等。(8)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大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群体气氛、领导与被领导、群体的团结与价值定向等。每个人在心灵的成长上都会遇到问题,无论对于自己还是他人都会产生困惑,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遇到了亲子关系问题、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夫妻关系问题、恋爱情感问题、职场压力问题、与父母关系问题、个人成长问题与财富的关系问题等。可以去花生心理工作室,其地址是沈阳皇姑区亚洲大厦A座1203室;另一个地址在沈阳和平区长白二街浑河天地207室。工作室整合了国家认证的家庭指导师、国家中级拓展训练师以及资深二级心理咨询师等优秀师资力量。致力于家庭教育咨询、青少年心智成长咨询、一对一心理咨询等。为大家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使生活更加美好。

不言则齐

情绪与创新 |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热点、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在商业环境加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 创造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在促进企业转型和维持组织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 无论是管理实践还是学术研究,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摒弃传统中将创造和创新人为割裂的做法, 而聚焦于融合了创造与创新各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思想, 创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企业创新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另一方面, 在关注企业组织创造创新“硬件”因素的同时, 与“人”相关的软因素, 诸如“文化”、“氛围”等也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重视。大量文献表明, 个体情绪及其衍生的组织情绪氛围在创造和创新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探究情绪在创造与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已然成为热点议题。尽管如此, 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首先, 自Weiss和Cropanzano (1996) 提出“事件-情感-行为”模型以来, 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 实证检验相对缺乏;其次, 现有的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主要聚焦于不同的理论, 产生了缺乏共同知识基础且较为分散的文献, 进一步地, 减弱了文献的互联性与理论的相通性, 限制了相关理论的发展。最后, 由于学界未能有效地检验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条件机制, 已有的关于本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鉴于此, 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 从研究热点与知识演进的角度, 全面梳理了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文献, 试图从较为分散的研究热点中归纳及构建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理论研究框架, 为国内该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索提供基础。一研究方法(一) 分析工具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用于分析科学文献以探测理论发展趋势与演进的可视化软件。它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 寻找开创性和标志性文献、主流主题、演变趋势及研究领域间的关联, 以探索学科演化的潜在动力机制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籍此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某一研究领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以共引分析 (co-citation analysis) 和寻径网络算法等理论在某一时区内寻找文献共现关系、形成共现网络, 然后将众多小的网络按时间顺序合并, 最终得到大的递进的可视化网络。在CiteSpace绘制的图谱中, 节点 (圆圈) 的大小表示在网络中出现的频次, 节点越大频次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关系, 连线越粗表示共现强度越大;节点的颜色表示第一次出现的时间, 从冷色逐渐变为暖色, 蓝色表示较早的年份, 红色代表最近的年份;中介中心性、突显频率指标能用来寻找关键节点, 以紫圈标注的节点有较大 (≥0.1) 的中介中心性, 以红色标注的节点表示某文献 (或关键词) 在某一时间突显。借助CiteSpace的可视化功能, 采用文献共引分析及关键词共现的方法, 我们绘制出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以把握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演进动态, 籍此梳理出该议题研究的研究热点、理论框架及发展脉络。(二) 数据来源与检索数据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 的网络数据库Web of Science, 它是国际上最重要、最有学术权威性的引文信息源[10]。我们围绕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主题, 限定“主题=emotion and innovation”或者“主题=emotion and creativity”, “时间跨度=1980—2017”, 对英文文献进行检索, 共检索到1076篇文献。通过对无效文献的逐一剔除, 最终有效文献为293篇, 并按照CiteSpace的要求, 导出全部有效文献及参考文献, 以作为该研究的数据池。运用CiteSpace进行分析时, 以1为时间片段, 选定数据池中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等进行数据处理。二分析结果(一)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聚类特征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 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学问或专题[7]。我们采用了CiteSpace的关键词聚类的时区视图的呈现功能和探测突变功能, 探寻1980至2017年该议题研究热点的变化。本文数据库囊括的有效文献中共包括参考文献11885篇, 剔除无效参考文献43篇, 形成整合的情绪与创造创新知识网络中包括了194个节点, 498条关联路径。通过参数设置及阈值选定, 我们对生成的网络进行关键词的LLS聚类, 绘制了以时间维度来表示的聚类时区图 (Timeline view) 。该图谱呈现了30年来本议题在心理与管理学领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图1) 。我们发现, 本议题包括了9个主要聚类群 (以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特征描述) , 分别是:活化 (activation) 、情绪调控能力 (emotion regulationability) 、团队工作 (teamwork) 、自主权 (autonomy) 、积极效应 (positivity ratio) 、创意团队环境 (creative teamenvironment) 、动机 (motivation) 、工作资源 (job resources) 和真实领导力 (authentic leadership) 。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研究主题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 透过聚类图谱的关键节点 (图1中以圈标识, 圈越大表示共引文献越多) , 我们发现截至2017年, 9个聚类中有5个聚类一度成为研究热点, 分别为活化、团队工作、积极效应、创意团队环境及动机。其中, 活化聚类主要是以Baas、Dreu和Davis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且George和Zhou于2002年在心理学领域的顶尖杂志JAP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when badmoods foster creativity and good ones don't:The role of context andclarity of feelings”的文章, Fredrickson和Branigan于2005年在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Evidence for the broaden-and-build model”的文章, Bursts值分别为4.57、4.55, 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参考文献, 成为本议题在该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及核心;团队工作聚类以Yuan和Anderso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其关键文献 (中介中心度≥0.1) 在2010年和2014年分别成为了研究热点;积极效应聚类是以Luthans、Ilies和Lyubomirsky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其关键文献在2010年成为了研究热点;创意团队环境聚类主要是以Elfenbein、George和Bledow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且其关键文献在2007年、2009年和2013年分别成为了研究热点;动机聚类是以Hirt、Kaufma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且关键文献在2008年成为了研究热点。图1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聚类特征进一步地, 聚类图谱中各节点的连线越多, 表示两个时区节点间传承关系越紧密。从聚类图谱我们可以发现, 活化聚类、动机聚类与创意团队环境聚类跨节点联系较紧密, 而自主权聚类、团队工作聚类、情绪调控能力聚类及真实领导力聚类相互间的联系相对甚少, 各自形成小聚类, 基本上处于孤岛状态, 这表明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研究主题相互之间存在不均衡的关联关系, 充分反映了当前相关研究的非凝聚态特征, 暗示其核心理论以及一般性的研究框架尚不成熟, 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二)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知识演进基于上述发现, 我们进一步利用CiteSpace绘制了关键词时区视图 (Timezone View) , 以研究本议题的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客观地呈现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我们不仅能在时间维度上掌握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发展脉络, 还能更直观地了解该研究关键词在不同时区的分布特征。在CiteSpace分析界面中, node types选择keyword, topN=50, 当节点与连线属性达到以上阈值时, 其数据信息才能在图谱中呈现。运行软件生成了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见图2) , 在此基础上, 对全部关键词进行LLR算法聚类, 最后截取了TOP20 (引用频次大于10) 的高频关键词, 同时列出了各自对应的中介中心性 (见表1) 。图2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知识演进 表1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出现频次TOP20的关键词图2描述了相关研究热点随着时间动态演化的基本特征。从中可以看出, 学术界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呈现了突变式的演化特征。当前的文献证据显示, 最早出现于1996年的较为零星的文献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孤独的冷落状态, 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学术反响。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10年, 直到2006年前后 (考虑到从研究到发表的时间延迟) , 本议题的研究文献骤然增多, 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文献统计表明, 仅仅2006年至2008年3年时间, 国际权威期刊就发表了16篇相关主题的文献, 而到2017年, 该领域累计文献已经达到了162篇。另一方面, 图2显示, 本议题的研究热点随着时间呈现了多样化的演化特征。对本议题研究关键词的统计表明, 仅仅10年的时间, 关键词 (频率阈值达到6及其以上) 迅速增长到30余个, 并在整体上呈现了J型增长模式。从时间分布来看, 以每3年为一时间切点, 2006—2008年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成为热点, 主要围绕情绪 (积极情绪) 、创造力 (绩效) 、行为与动机等关键词展开;2009—2011年则主要关注本议题相关机制的研究, 包括情感效价、创新、活化、员工创造力与组织等成为热点主题;到2012—2014年, 学界则主要关注了情绪前因的研究, 出现了认知、个体差异性、性格等关键词。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这期间出现了关于消极情绪的讨论话题并成为了热点;2015—2017年期间, 学界则更为深入地探究了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理论与模型议题, 出现了自我效能、决策及双调谐理论等研究主题。进一步地, 利用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进行排序, 我们选取了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 并列出了每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 (见表2) 。其中, 中介中心性的大小反映了该主题词的学术关注度, 是测量节点占据网络重要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 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是研究不同领域的关键枢纽, 在网络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中可以看到, 创造、情绪 (心境) 、绩效、行为和创新等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1, 这意味着这些关键词在本议题研究中一度成为了研究热点。进一步地, 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主要分布于2006年至2013年期间, 且从整体上看每年的关键词呈上升趋势。结合图2与表2, 我们可以发现, 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知识演进, 呈现出了S型的知识演化模式。我们可以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萌芽期 (2006年以前) 、突变期 (2006—2008年) 、快速增长期 (2009—2013年) 、平稳发展早期 (2014—2017年) 。我们发现, 前20位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2006年至2013年期间, 2013年以后的研究关键词是对前期研究的“漏沙式”聚集, 也就是说, 该阶段的研究既注重于对前期研究的总结与归纳, 又正在逐步地挖掘重要的研究主题, 但是由于该议题的研究理论不够成熟, 研究主题仍呈现出“平铺式”的增长趋势。因此, 当前正处于该议题平稳发展的早期, 这深刻地暗示了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正逐步进入理论成熟期, 亟需学界总结归纳相关研究议题, 完善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三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综合相关文献, 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种视角, 即情绪信号功能视角和情绪动机功能视角。其中, 情绪信号功能视角涉及到情绪信息理论和情绪投入理论, 而情绪动机功能视角则涉及到情绪扩展理论及情感事件理论。这二视角四理论构成了当前相关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见图3) 。图3 情绪与创造创新研究理论框架 基于情绪动机功能视角研究认为, 情绪伴随着动机性行为产生, 积极情绪会强化行为动机, 消极情绪会削弱行为动机。基于该视角, 目前较有影响的理论, 一是以Fredrickson (1998, 2001)为代表的积极情绪扩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 积极情感能够促进个体思维的灵活性, 有利于个体创造创新的发挥;而消极情感则会缩窄个体思维的活动空间与认知范围, 因而会抑制创造创新的提升;二是Weiss和Cropanzano (1996)提出的“情感事件理论”。该理论认为, 情绪反应源自于对事件的评估, 也就是说, 引起工作环境变化的事件诱发员工的情绪反应, 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活动与任务绩效。这两种理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关注到情绪在创造创新活动中的动机功能, 成为了本领域广泛采用的研究基石。例如, Isen (1999) 以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 通过实验研究方法, 发现由某些刺激物, 如特定事件、电影片段或节选音乐, 诱发的积极情绪, 拓展了个体的认知灵活度, 会使得个体产生更高的绩效水平及创造力;Rhee (2007) 依据积极情绪扩展理论, 认为当组织中具备积极情绪氛围时, 组织内部会出现更多开拓性或扩展性互动行为, 该互动行为更益于员工认知与情感系统的开拓与延伸, 进而强化了个体的行为动机, 最终推动了个体的创新行为。基于情绪信号功能视角的创造创新研究则强调情绪伴随着倾向性行为产生, 积极情绪会弱化行为倾向, 消极情绪会促进行为倾向。该视角衍生出两类理论:“情绪投入理论”和“情绪信息理论”。情绪投入理论认为, 人们以当前体验到的情绪作为反映当前环境的一种信息提示, 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情绪信息理论认为, 情绪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线索直接影响个体当前的判断, 即个体对事物或环境进行认知评价, 首要参考的信息就是情绪。情绪投入理论与情绪信息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者均强调情绪的信息功能, 但二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强调情绪信息与任务情境的匹配对创造创新的影响, 而后者强调情绪与特定认知加工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创造创新的影响。情绪投入理论已经得到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当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则意味着周围环境一切正常、当前状态良好, 反而会促使人们放松下来, 更少地付出努力去改变现状;而体验到消极情绪时则意味着当前状态存在不足之处, 人们需要系统地对现状加以分析, 弄清楚哪些方面出了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另一方面, George和Zhou (2007) 基于情绪信息理论, 表明积极情绪传达出一种安全信息, 接收到安全信息的个体由于缺乏危机意识而极易懈怠, 进而沉浸于当前的舒适圈以致停滞不前;而消极情绪暗示着一种问题状态, 这种“病态”会激发个体的危机感, 进而迫使个体采取行动解决当前的问题。此外, 从发展的最新动态来看, 当前的研究正在转向于复杂情绪研究, 即衍生情绪与动态情绪。衍生情绪主要包括情绪创造力、情绪劳动与情绪智力。Schaubroec和Jones (2000) , Ivcevic、Brscket和Mayer (2007) 以及Fuchs、Kumar和Porter (2007) 等的研究表明, 衍生情绪能有效地预测员工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 个体的情感体验总是动态的, 情绪总是随外部事件而“起起落落”, 这就意味着动态情绪状态才是“常态”。进一步地, 情绪波动总伴随着个体关注焦点与思维模式的转变。Bledow、Rosing和Frese (2013)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多重设计, 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比喻, 验证了先体验高消极情绪, 而后消极情绪减弱同时积极情绪加强———即体验情绪变换过程的员工能实现创新。总体而言, 情绪影响创造创新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情绪通过认知路径直接作用于创造创新, 即通过情绪信号功能视角进行阐述;二是情绪通过动机路径间接作用于创造创新, 即通过情绪动机功能视角展开研究。此外, 当前在创造创新研究领域, 学界开始转向于对复杂情绪的探究, 从而使得创新情绪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四结论与展望依据科学计量方法论, 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涉及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主题论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 描述了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演进规律, 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 从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聚类图谱我们可以发现, 该研究主要形成了九大热点, 即活化、情绪调控能力、团队工作、自主权、积极效应、创意团队环境、动机、工作资源和真实领导力。进一步地, 我们发现, 活化聚类与动机聚类、创意团队环境聚类跨节点联系较紧密, 而自主权聚类、团队工作聚类、情绪调控能力及真实领导力聚类相互间的联系相对甚少, 各自形成小聚类, 基本处于孤岛状态, 这表明关于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并不均衡, 该议题尚处于不断演化的状态。第二, 研究演进的知识图谱显示, 在2006年之前, 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文献较为零星且处于冷落状态, 直至2006年才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10年的时间其研究关键词 (频率阈值达到6及其以上) 迅速增长到30余个, 并在整体上呈现S型演化模式。进一步地, 我们发现情绪与创造创新的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萌芽期、突变期、快速增长期、平稳发展早期。第三, 在科学计量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二视角四理论”展开, 其中, 二视角是情绪动机功能视角与情绪信号功能视角, 四理论包括情绪事件理论、积极情绪扩展理论、情绪投入理论与情绪信息理论。进一步地, 前两种理论聚焦于情绪是通过认知路径直接作用于创造创新, 后两种理论侧重于情绪是通过动机路径间接作用于创造创新。这些理论已然成为本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研究内容方面, 要重点关注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的情境嵌入性, 因为情景因素不仅会影响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还会促进或抑制个体特性对创造创新的影响, 检验不同情景因素在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势将成为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焦点之一。其次, 在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 要聚焦关注多理论视角的探讨。现有情绪与创造创新关系的研究多以某单一理论为基础, 这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鉴于情绪与创新行为间的复杂性特征, 多理论视角探究可能是保证研究结论稳健性的关键。最后, 在情绪内容研究中, 还要更多地关注复杂情绪的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简单情绪研究, 对复杂情绪的研究相对甚少。事实上, 真实组织情境中总是存在着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复杂组合, 仅对单一情绪的关注无疑会阻碍我们对其在组织创新中复杂的作用规律的理解。作者:谢荷锋邹洁。原载《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19(05),72-78

大堡礁

情绪管理心理学: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管理情绪,管住内心的猴子

01刚才在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玩pia戏,先后演播旁白和女主,入戏出戏,突感这就是管理情绪啊,按照角色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当时的场景,表现当时的情绪、情感和感情。这是顿悟吗?情绪管理真是一个大问题,对人类来说也是世界性难题。用鞠强教授说:自我情绪管理和个体的幸福密切相关,并影响到家庭幸福,也影响到职场和事业成功。说的简单、透彻、在理。这句话出自鞠强教授的《情绪管理心理学》。这本书具体描述了导致个体主观幸福度下降的15个认知错误,这些知识错误不但存在于意识层面,而且存在于潜意识层面;批判了导致个体和周边亲密人群产生巨大负面情绪体验的5个负面人格;也介绍了基本的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情绪有多重要?鞠强教授是管理心理学专家,同时兼任公司董事长,有着理论和实践双重经验。他的研究和答案,能给我们提供详实数据、真实案例,让我们治服内心的情绪猴子。这本书也不仅仅是关于情绪问题的书,现代医学技术发现,年纪轻轻罹患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类病、皮肤类病、风湿类病、头痛、全身酸痛、瘙痒症、不孕症、肥胖症、足皲裂以及免疫力低下引发的各种感染等,都是心理状况和生理疾病密切相关的证据。心理状况的改善会使得许多生理疾病有所缓解。作者鞠强教授提醒大家:人的认知和情绪要从根本上变化,不仅要调整意识层面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调整潜意识层面的认知。看到这句话,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香港警匪片巅峰之作《无间道》系列影片,其中最著名的桥段是梁朝伟饰演的卧底警察,与陈慧琳饰演的咨询师催眠和对话一段。陈永仁卧底,本身善恶冲突,造成角色内冲突,从而引发心理问题,进而从情绪上无法疏解,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以期解决心理困扰乃至生理疾病。02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对错程度二元论: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对错。这是是非观与幸福感的关系。是非观存在于如何对待他人和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对他人是非对错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会让周边亲友非常痛苦,人际关系质量差,社会支持系统力量弱,个体自己也很痛苦,人们常说他们样样看不惯、较真、心眼小、钻牛角尖、心胸狭窄、一根筋、倔驴、为人刻薄。这类人基本都有各类身心疾病。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呢?作者给出的答案令人信服:在工作中以讲究对错为主,无对错为辅;在生活中以不讲对错为主,有对错为辅;回望我们工作和生活本身,确实是,工作中要有认真的精神,甚至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生活中呢,无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牙膏放在洗漱间哪个格子里,不能说放在左侧第三个格子里就正确,放在别处就错误。正如徐峥早期电影《爱情呼叫转移》开场演的那样。而且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影片中徐朗经受不住七年之痒可以离婚,可现实生活中夫妻不是想离就离的,婚姻不是过家家。问题来了,夫妻一方对生活专门分对错,非黑即白,怎么办?答案是:夫妻一方做出改变,或者双方共同成长。03跳出本书,笔者介绍一个多年我视为行之有效的调节情绪方法。通过呼吸调节情绪,是世上最好用的武器。“通过呼吸调节情绪,通常都会觉得这怎可能呢?”实际上通过呼吸调节情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或者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吧!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搞体育训练。跑一次就战胜自己一次,对呼吸几千次还不是再深深体会一次?而跑步后那种胜利、愉悦是多么自在呦!有时候不得不这样想哦。还有跑步的快感不是炫耀,而是分泌多巴胺的高潮,使跑者产生幸福的感觉,从而抑制负面情绪。再加上呼吸调节情绪,这是多么值得实践的事啊!谁不希望有个好心态好心情呢?实际上,我们没有掌握跑步和呼吸的要领。有些跑得舒服或者愿意跑的,则神采飞扬,信心十足。尤其到终点前300米的姿势,无论是谁都是一种情绪的发泄,都是完成任务的喜悦,都是一次战胜自我的过程!几年后,我在研究跑步和呼吸并实践后,这种畅快淋漓不止一次地激发我,定时换上跑鞋和简便的服装,冲到外面毫无顾忌地跑起来。及至看了高妻容一先生的“一流人才能靠着呼吸来调动自己的情绪”一文,始才发现,个中观点,比我的还高明。人类在听到如进行曲或者运动员入场曲等让情绪高扬起来的音乐时,呼吸的节奏会加快。而呼吸的节奏一加快,我们的紧张度和兴奋度都会迅速提高,原本松散的心情会迅速得到收敛。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好情绪都是正面的、正能量的、积极的、向上的。数年之后,还在一本成功学上看到,有一种高效健康的呼吸方法,是增强健康和舒缓心理、控制情绪的最好方法,我时而用之,大有裨益。有时还用在跑步后的放松上,很管用。该呼吸方式的呼吸时间比率加如下:用一个单位时间吸气,然后屏住呼吸4个单位时间,再用两个单位的时间呼出。即倘若你用4秒的时间吸气,便屏住呼吸16秒,然后再用8秒的时间呼气。后面解释了为何呼气的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因为这段时间是你的淋巴系统在消除毒素。为何要屏住呼吸四倍的时间?因为这样你便可以将氧气充分地进入到血液,从而激活淋巴系统。因此,呼吸时应该吸足气,就像一个真空吸尘器一样将空气深深地吸入到胸腔中,以便血液循环系统排除所有毒素。推而广之,深呼吸能够使我们缓解紧张、焦虑、激动,变得沉稳、理智、理性。涉世未深的年轻朋友们,当你想发火时、发怒时、发泄时,请运用深呼吸的方法,调节情绪,往往会冷静、沉静下来,因为你的激动是在被情绪控制,而不是你自己能控制情绪。换句话说,只有控制情绪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或者说是到达成功彼岸的人,才是悟透人生、了解人性的人!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是否愿意早日成为能够控制情绪的人?答案不言自明。推而广之,愿与你们一起分享这些干货呦!世界第一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总结了十大有力情绪,对我们来说可资借鉴。1.爱与温情2.感恩3.好奇4.振奋与热情5.毅力6.弹性7.信心8.快乐9.活力10.奉献这些有力情绪,通过呼吸就能够做到哦。让我们一呼一吸,还原真实的自己!请看看《情绪管理心理学》这本书吧,特别值。

果孰是邪

梦的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梦

“白日做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魂牵梦萦”,关于梦的成语数不胜数,关于梦的故事也令人津津乐道,古代的周庄梦蝶,南柯一梦,都是比较有名的典故。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各种光怪陆离的梦总是令我们久久难以忘记。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吧。我们每天经过白天的辛勤工作,夜晚都要睡眠,它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的,循环的,接近完全丧失意识的一种状态,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而梦就是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做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入睡前意识漂移的幻觉状态,并非真正的梦境,一般发生在浅睡眠时,说明此时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第二种是栩栩如生的梦境,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第一种说明睡眠浅,后者代表睡眠质量好。关于梦的学说理论比较多。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做梦是睡眠的异相阶段产物;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梦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自我调整和激励,以及对未来的目标的设定: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梦的功能是探讨做梦者的人际关系,并帮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弗洛伊德在1900年提出《梦的解析》,以大量梦作为实例,提出了下列学说: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 2.梦总呈现视觉形象,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 3.梦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于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 4.梦有相当的象征意义关于梦的理论还有很多,现在还有心理学家在不断深入研究,梦的一些事实是1.梦有性别区别,男性的梦更加有侵略性,而女性则更容易记住梦的内容,更加容易做噩梦。2.梦大多数是消极的,焦虑是梦里常见的情绪,而其他情绪还有悲伤,愤怒。3.我们每个人每晚大概会会做2个小时的梦,一天大概会做7个不同的梦,只是我们不能完全记住,我们一生大概会做超过10万次梦。5.我们只能在有限短时间内记住梦 我们做的梦,两三天以内的新经验的梦占大概75%,遥远的童年时代经验的梦占大概15%,和过去经验完全无关的梦只占10%。为什么人会形成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呢,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梦表达了人的潜意识,尤其是清醒时被压抑的欲望,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和这个差不多。二来,人体在夜间经历很多事情之后,会在大脑里面存在有大量杂乱的记忆碎片。做梦就像在清理内存,把你白天发生的记忆拼凑起来。第三,梦其实也和你在睡梦时期遭受的刺激有关,也有你在睡前经历的令人激动的事情,如看了恐怖电影等。那么做梦是好还是不好呢,其实正常的做梦是有益身体,有益大脑以及记忆的存储的。联邦德国脑神经专家科思.胡贝尔教授提出,做梦是对大脑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利于锻炼大脑的功能。日本的山梨大学研究人员也提出,做梦有益延年益寿。而人们之所以有时候觉得做梦影响睡眠,身体,大部分是因为受到梦里情节和梦中的情绪所影响,把梦中故事和现实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让自己思想觉得负担,情绪也受到压抑,因此会觉得疲累。梦是我们一生都会经历的,也是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所以现在关于梦的研究也一直在继续,心理学家也会提出更多关于梦的事实,希望大家正视它,不需要因为做了噩梦而一直介怀。今天就讲解到这里吧,大家可以在下方一起讨论,说说你们做过最特别的梦吧。今夜,祝你们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