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两所行业院校,470—530分左右可录取!性价比很高,值得报考!高地方

两所行业院校,470—530分左右可录取!性价比很高,值得报考!

【了解更多 信息,请点击上方 关注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一切都进入了倒计时!该如何为孩子们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是家长们最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分数不太高的学生家长们。昨天给大家介绍了两所非常好的学校,但多数专业适合男生报考,今天介绍两所即适合男生、又特别适合女生报考的高校,最重要的是录取分数不太高,地理位置还很好,就业也很不错的学校。河北金融学院~简称“河北金院”,位于素有“首都南大门”之称的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保定银行学校,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为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被誉为华北地区金融界的黄埔军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校园面积虽然不大,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而且学费不贵,多数专业3500元左右。设有11个教学院、4个公共教学部门、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27个本科专业,教职工777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留学生共计13000余人。拥有1个金融硕士专业型硕士授权点;金融学、会计学是学校两大热门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经济统计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金融学、财务管理、保险学、工商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河北金院2019年全国录取分数线如下:廊坊师范学院~位于首都“后花园”城市、河北省廊坊市,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为1946年建立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2000年经由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市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廊坊师范学院。2004年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学校,组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学校为双学士培养单位,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分廊坊、固安两个校区办学,占地近1800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廊坊市区,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校园环境非常优美,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系),开设本科专业62个,高职专科专业40个,涵盖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汉语言文学是学校的王牌专业,英语、教育学、学前教育、历史学、生物科学、数学、化学、物理等师范类专业也都是学校的比较有优势的专业;相对来说学校的文科更强一些。廊坊师范学院2019年全国录取分数线如下:两所学校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河北金院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达2000余人,在河北省高校中位居首位,学校与十几所境外高校签署了专本连读、本硕直通车、硕士海外培养等跨国双校园培养项目合作协议。廊坊师范学院也与10余所国外高校在教学、学生交流、学分互认、教师培养、合作科研等领域开展了合作。两所学校各具特色,河北金院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文、法、理、工相互支撑,金融专业学科特色鲜明;而廊坊师范学院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汉语言文学为国家级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两所学校都是公办本科学校,学费也都不高。两校学习氛围都比较浓厚,学生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所以考研率也特别的高。就业方面两校40%以上毕业生去往北京工作。河北金院毕业生多数就业于银行、金融投资行业,学校多年来培养出近万名精英人才,担任金融行业中高级管理职务,上百名校友担任省级以上金融机构主要领导职务,学校被业界誉为“金融人才摇篮”。而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多从事教育行业、培训机构、互联网、房地产等各行各业都有。这是两所性价比很高的二本院校,录取分数不太高,值得考生选择。每天更新,欢迎 关注 留言!两所特殊高校,450—520分左右可录取,就业率很高,值得报考!全国51所财经大学排名!中南大第4名,性价比很高,值得报考!这两所高校,460—530分左右可录取,就业比较好,值得报考!中国100强大学排名,武汉大学第9、人大排名18、中国农大位居30两所470—520分左右录取高校,一二本招生,性价比很高,值得报考

逮德下衰

答疑:大学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有啥区别?没想到差别如此之大

周末借着假期回老家一趟,被家有高考生的家长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当然,我不是在吹捧我人气有多好,而是证明大家关于高考后大学与专业选择的疑问还是比较多。家长们问的都是关于高考志愿的问题,比如:“我孩子今年被xxx大学录取了,这所大学怎么样啊,好就业吗?”还有:“我孩子报的是xxx专业,这个专业毕业以后能干啥啊,好找工作吗?工资高吗?”当然,大部分问题都比较简单,但是,有两个关于专业的问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相信很多家长与考生都会有所疑问,也傻傻分不清,只是觉得都是跟“钱”打交道的,仅此而已。这两个问题就是:“大学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要是将这两个专业进行深究,就会发现,差别其实非常之大。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为大家详细剖析下,毕竟选择这两个专业的同学每年都比较多,虽然今年有点意外,但是,总体来说依旧不少。下面主要从专业归属上、培养目标上、就业方向上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归属区别首先,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看出,经济要比金融范围大一些,所以,大学里的专业划分的时候,将经济学划分为一级学科,而将金融学划分为经济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分支。我们再看一个识别方法,那就是通过专业代码,很多同学不会看专业代码,以为专业代码只是一个标识,其实,专业代码所蕴含的信息也不少,每一位都有着特殊的含义。我们看这两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分别为:专业名称: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1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专业代码:020301 看到了吗?大家可以已经有所发现,这两个专业代码的前两位一样都是02,所以,他们属于同一个科学门类,这个门类本身就叫做“经济学”。因为,专业代码的前两位代表的就是该专业所属的科学门类,而所有的科学门类有以下13种:01哲学 02经济学03法学 04教育学 05文学 06历史学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10医学 11军事学 12管理学 13文艺学。我们再看看后面的4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紧跟在科学门类后面的两个数字代表所属的一级学科在科研门类中的排序。而最后的两个数字代表该专业在所对应的一级学科中的排序。我们将这两个专业按上面的列在下面:金融学专业代码经济学专业代码相信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已经可以看出来,两者的所属关系了,金融学所属于经济学。培养目标上的区别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能进行金融实际业务操作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注重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成为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可以从培养要求上看出,两个专业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经济学专业比较宏观,学习的知识也比较抽象,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则比较细化,具体在金融的实际操作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等基本能力上。金融学一般院校的培养细分方向为:CFA、投资、国际金融、国际银行、金融理财、金融统计、证券投资、证券与期货、商业银行金融、保险理论与运营等。经济学一般院校的培养细分方向为:信用、城市经济、电算会计、国际投资、航空经济、经济计量、金融与会计、能源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金融服务与理财。从以上培养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金融学专业比较注重实际应用,比较具体,而经济学专业比较注重理论,偏理论研究一些。就业方向上的区别根据上面两个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同,就业方向也大不相同。经济学由于比较宏观,所以来说,就业也就比较宽泛,可以说是一个“万金油”专业。可以涉及领域比较多。比如经济学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有以下几个:公务员、银行柜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司产品经理、会计人员等等。而金融专业,则比较具象,就业方向也比较明确,比如有以下几个:银行、信托、券商、基金、投行等机构。所以,可以看出,金融专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具体的专业,就业面相对经济学窄一些,但是性价比要高。最后将两者的区别进行总结:经济学包含金融学,可以将金融学理解为经济学下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培养目标上,经济学要偏理论研究一些,金融学偏实际应用一些。在就业上,经济学就业面更广泛,各个行业都能设计到经济学问题,而金融专业就业就非常具体,性价比也比较高一些。而这两个专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考研专业上,对于有考研打算的同学,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考研难度的话,金融要大于经济,但是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感谢您的阅读,关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一些科普知识,由于不是这两个专业出生,有点班门弄斧的意味,有不对之处还望指正,原创不易,您的点赞与分享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那些年扎堆进金融圈的年轻人,现在正扎堆挺进体制内

有人说,看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直接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这话一点不假。我前两天回学校参加这届毕业生的职业导师会,就猝不及防地感受到了。说起来,我加入学校的职业导师项目已经四五年了,前几年每年选我当导师的学生都排着长队,还要我纠结选谁不选谁。今年呢?收集上来的结果,只有2个人选我。学院的老师安慰我,“不是你实力不行,是咱们这届学生的职业目标变了。”“变成什么了?”“你看看大家选的导师结果不就知道了。选的最多的都是公务员和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导师。”原来如此。图源:妙笔生花不过,就算学院老师不说,我也有明显感受。这两年,我身边那些当年扎堆进金融圈的年轻人,都开始扎堆往体制内跑了。有人刚毕业就上了岸,有人工作了几年终于上岸,还有人是早早上岸现在已经享受红利的“既得利益者”。科普下“上岸”这个词,学弟学妹们告诉我,它对应的是30年前的一个热词“下海”。感受下,30年前,“下海”的大潮有多汹涌,30年后,年轻人“上岸”的决心就有多强烈。图源:迟开的向日葵作为一个没上过岸的中年人,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趋势和决心。但我知道,这个选择,对年轻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为此,我采访了3个我身边进入体制内的朋友,想和你分享下他们的经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必须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体制内”,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三种类型。一句话总结:就是有国家管饭,国家兜底的单位。01A女,25岁,应届金融硕士考公进入某沿海城市税务局,现已入职A女是今年刚毕业的金融硕士,也是去年选我做导师的一个小师妹。其实刚做她导师的时候,我明显能感受到,她对自己未来干什么这事并不清晰。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全都一窝蜂跑去面了。考公,则完全是她爸妈的主意。她在体制内工作了一辈子的父母,一直都在强调稳定的重要性,身边学习好的同学也都在全力备考,而面试时遇到的竞争者,更都是985名校毕业生,这一切,都让自小习惯了被安排好生活的A女,开始相信考公一定是一条捷径。很顺利,凭借扎实的考试功底,和父母帮忙选定的高门槛单位,A女一次就考上了某沿海城市的税务局。被录取的时候,她已经拿到了另一家基金公司的offer,正在实习。但几乎没有任何纠结,仅仅是父母的自豪,和同学们掩饰不住的羡慕,就让她放弃了基金公司,选择了公务员。现在A女成为公务员半年了,工作稳定也没有太大压力,她一直和我说,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多同学今年毕业就失业,各种金融机构也在裁员降薪,而她刚好抱上了铁饭碗。之前她本来对公务员的收入不报期待,但上班后,她发现,每月收到的工资和和杂七杂八的收入加起来,也没比之前拿到的offer少多少。还有一个额外收获,进入税务局后,她发现自己找对象的覆盖面扩大了不少,同事们给她介绍的对象整体素质也都很高。目前,她正在抓紧时间相亲中,期待她找到一个优秀的另一半吧。02B女,31岁,前银行职员裸辞3个月,考编进入高校B女是我的一个读者,去年看了我的文章《我身边离开金融圈的人,目前没一个后悔的》给我留言,我们就此认识了。在二线城市当银行柜员的她,一毕业就进了银行,整整呆了五年。她和我说,她以前也对体制内的工作不屑一顾,总觉得自己应该搞金融,做高管,但后来被社会狠狠打了脸。在银行,天天被困在一平方米的柜台,天天受领导和客户的气,除了使用点钞机啥技能都不会,还要一边承担违规处罚,一边保持微笑服务。周末还经常值班,考试,工作时间比996还多一天。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她再也忍不了了,开始着手换工作,可毕竟不是刚毕业的小孩,转行到哪都要相关工作经验,而且,已婚未育的她,面试还要被一顿审问。绝望的时候,无意中和其他同学交流,她才知道当老师有多好。于是,铁了心要当老师的B女,决绝地从银行裸辞了,在家昏天黑地复习了三个月,2018年5月,她终于以29岁的年纪考上了广州的教师编制,进入了一所职业高校。虽然工资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但她并不在意,擅长算账的她早就算过了,除以一年两个假期,和每天不到8小时的工作时间,她的时薪比从前还高出不少。而且学校有食堂,有荤有素随便吃,家里有事请个假,领导也不会给眼色,不扣工资、不扣年假、不算考勤。这一切都让在银行当惯了惊弓之鸟的B女感到满意。她和我说,这两年每次和老同事聚会,大家都一边抱怨银行一边羡慕她,也想学她考编。她每次都满口鼓励,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29岁进入高校,想干出一番事业,是不太可能了。她能图的就是一个安稳舒服。凡事总要有舍有得。03C男,36岁四大工作两年后,考入公务员,至今11年C男是我的本科同学,当年本科毕业后,也跟风去了四大做审计(对,当年我们本科毕业时,四大绝对是毕业生的理想职业)。熬夜加班做了两年项目后,他和我们说,再也不想过那种非人的日子了,铁了心要考公务员。我当时还劝他,外企职业经理人多有前途。哎,狭隘了狭隘了。从四大裸辞后,他在家复习了半年,先是考国考没过,又去考了市考,最终考入北京一个区政府做公务员。别看C男上学时挺不正经,当上公务员以后,特别有模有样。因为文笔不错,一年后,他被借调到区政府办公室,后来又给区长当上了秘书。现在已经8年了。他和我说,和四大那种一切靠自己的环境不同,在政府机关,能干活、会听话、能办事的年轻人,领导都会给到足够机会锻炼,还会手把手帮你改。毕竟行政单位人员固定,你越早能独挡一面,领导就越早轻松。而且,组织也会逼你学习,单位时不时就发一些书,上级部门还经常组织各种培训班,都是免费的。至于待遇,C男赶上了好时候,低价分到了一套市郊福利房,他没自住一直收租。平时公积金按最高标准缴,公费医疗报销90%以上,未来他孩子上小学,还能享受政保待遇,有热门学区的对口学校可以去,一路解决到高中。算是医疗,教育,住房三座大山一下子全解决了。父母安心,老婆欢喜,孩子有前途。当公务员到底好不好?他从没给过我们一个正面回答。但有件事很明显,今年疫情后,我们大学同学聚会,别人都在抱怨市场行情不好,公司裁员降薪,在家办公折磨,只有C男,面色红润。同样是中年男人,他看起来至少比别人年轻5岁。▼▼▼风水轮流转。想当初十年前,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金融行业正是红利期,银行和证券是香饽饽,我们系的同学,90%都去了金融圈。考公务员和进体制的只有2个人。过了几年,进入到资本活跃期,社会上开始流行起全民创业和互联网高薪,那几年的毕业生,都一头扎进了充分的市场竞争里。18年开始,资本逐渐收缩,许多人开始悄悄往体制内跑。等到今年疫情过后,更是人人都感受到了体制内的好,再加上政策利好,国家兜底,各地基层公务员一股脑扩招了70多万,能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大家当然抓紧机会,扎堆往里挤。前几天刚结束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我看了眼数据,全国计划招录2.57万人,共有157.6万人报名,平均竞争比达到61:1,不少岗位甚至千里挑一。但就算这种机率,也丝毫挡不住年轻人想“上岸”回到体制羽翼之下的决心。为什么这么拼?体制内的工作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从上面三个人的经历,我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稳定。一旦进入了体制,你就好像买了一份终身不会失业的保险,你不用再关注自己的业绩,自己每个月是否完成任务,在机关里是没有这些考核的。对于厌恶风险的人来说,体制内一定是最好的职业,因为即使你是个小科员,也没有被裁员的风险,而在西方,这种待遇只有高校终身教授/军队军官才有可能。年轻时,每个人都有过海阔天空的梦想,但在经历了一次次社会毒打之后,总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安全感才是终身想追求的东西。图源:超市夜未眠第二是性价比。进入体制内工作,享受到的从来不是高薪,而是性价比。是你不用风吹日晒,不用996加班,不用担心中年失业、不用担心未来养老,工作强度不高,又能照顾家庭,家人孩子还能借光享福的性价比。年轻时谁都无所谓,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后,就会知道“性价比”这三个字,价值千金。图源:天气预报员第三是体面。虽然很多有能力的人,看不上体制内的工作,但不可否认,在家长眼里,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眼里,这份工作是首选。谁家孩子要是考上了公务员,父母差不多会把认识的人都告诉一遍,亲戚也会各种巴结高看你一眼。就连恋爱结婚,在丈母娘眼里都是加分项。毕竟,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一来旱涝保收,二来不易出轨。不是有一个段子么,某丈母娘招婿,点名要公务员,相亲前,有人问她,打听清楚小伙子了吗?她说,不用,公务员都是政审的,国家审的比我们严。图源:四重奏总体来说,体制内工作就是一份中庸的职业,对应着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的社会声望。那么,什么样的人最适合这份中庸工作呢?大多也是中庸性格的人。因为,当你去评价一份工作的时候,真正决定你评价的其实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中低风险偏好,知足常乐的人更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而这类人大多乐观。而高风险偏好,不甘现状的人,则更倾向于选择体制外的工作,这类人对现状的评价通常是不甘。所以说一千到一万,最重要的还是苏格拉底那句话:“认识你自己” 。图源:四重奏不管体制内工作有多香,也不管身边有多少人一窝蜂涌进体制内,每个人在做出选择之前,都必须认清自己。盲目跟风只会耗费你的时间,毕竟大部分人在跟着风口摔成猪头之前,是不知道自己没有翅膀的。更何况风口一直在变,那些年扎堆进金融圈的年轻人,现在都正扎堆挺进体制内。可说不定再过几年,他们又要重新拐回金融圈。再问一次自己想要什么,绝对比盲目行动,来得更加重要。全文完,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哈珮

西财以下无金融?学金融专业,只能读名校?

西财以下无金融,这句话来历比较早,是学习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们总结的,大致意思呢,现在金融专业特别热门,但读了不同的大学,区别却很大,高端金融岗位,极端重视学历,西财以下无金融,或者说西财以下,绝大多数金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们,都是去做柜员、大堂经理或者保险之类的销售工作了。这里面,没有歧视的意思,而是说出了一个现状。也就是说,如果高考生想毕业出路好一些,又想学习金融专业,那么,最好读一所名牌大学,别去普通大学读金融。毕竟,顶级金融毕业生,是除了医生和高校教师之外,最吃学历以及学校背景的。诚如过来人讲:金融领域对毕业生所就读大学院校的要求最严,没有之一,除了清北人复这类最顶尖的高校,再就是那几所财经院校,如两财一贸开武中夏浙南等,其他所有学校都不行,金融领域求职时,这些学校出身和非这些学校出身,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是一个天一个地!举个简单的例子,像百度、阿里这些大公司投资部招聘,最后录取的投资部成员,都是清北毕业,并且有哈佛、耶鲁等常青藤名校背景的。而且,金融这个专业有很强地域性,校友资源也很重要。比如,浙财虽然学术一般,但是在浙江省银行和财税体系内被称为黄埔军校。再比如:上海的券商营业部,基本被上财垄断了!优势太大了!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是上财校友筹建的,第一代交易撮合系统就诞生在上财的机房。上海证券交易所六任理事长中,有四位是上财校友。有位一本大学生,想考研继续读金融,咨询哪些大学性价比高?网友推荐的,大致就是名校国商、两财一贸、人大,像这些大学读研毕业后,优秀的同学能涉及投行证券,银行总行也比较普遍。和两财及以下的诸如西财等等金融硕士相差不大。关于学金融专业,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有句戏谑之言,是这样说的:清北复交之下无投行、人大之下无券商、一财一贸之下无总行!虽然有点残酷,但毕竟反映出一个现实。有位山大经济研究院的硕士毕业生,就十分感慨,他以自己的经历证明:像山大这类在金融圈没有人脉的中流985,大部分也就只能去个银行之类的单位,跟普通一本的就业差别不算大,远小于清北复交这类顶尖985与普通985之间的就业差距。真的这样可怕吗?因此,对于想报考金融专业的高考生来说,清北复交人是首选,两财一贸也可以选,还有西财、中南财大这类大学院校,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了,如果就读当地的财经大学研究生,也是有机会可以进入本地券商信托这类金融单位的哦!就看同学你怎么选了!

水旱不知

最需要也最值得考研的专业!考研才有光明出路,薪资远超本科生

自己的专业到底需要考研究生吗?这是所有学生在考研究生之前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有些专业实践技术性较强,毕业直接就业是最好的选择,高考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花不必要的钱,但是,一些专家必须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方向,特别是本科生泛滥,专业供过于求,招聘公司更重视学历高的毕业生,今天给大家介绍:最需要也最值得考研的专业!考研才有光明出路,薪资远超本科生。今天想说的是这些专业,真的需要,本科毕业后马上就业,就业不仅难,工资也比较低,但是,上了研究生院以后就业,不仅仅是选择工作,工资也会直接翻倍,如果你是以下专业的学生,建议你早点考研究生。一、法学专业法学部并不是就业难,但是大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个专业相当重视学生的学历水平,学历越高工作越好,除了有名的政法系的大学和法学系实力强的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以外,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面对就业时的竞争力很低,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要选择大学院继续深造提高自身能力的水平和学历,才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一些通过考研考上名校的学生,就业形势一变,选择就业的人变多了,工资也增加了一倍。二、医学类专业医学专业必考研究生,几乎已成为一种定势思维,目前,中国公立大医院招聘时的最低要求一般是大学院的毕业生,如果本科生想进编制内的医院的话,那就不行了,而且因为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参加考研,只有继续更大的学习,才能达到实践性的工作水平,所以,医学生一般早就准备考研究生,顺利考上研究生后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并且工作稳定后工资又很理想,但是工作比较辛苦。三、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作为未来的主流之一,近年来成为了比较受欢迎的考试选择,但是,实际上生物工程学在国的就业状况比想象的还要不好,特别是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相当难的,这个专业对员工的水平很高,因此,考生只有选择大学院学习,或去海外学习,才能得到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旦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工资水平和待遇都很高。四、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作为长期受欢迎的考试选择,近年来也有很多学生参加了考试,但是,由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多,所以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了选拔真正的金融领域的人才,一般所要求的学历并不低,硕士以上是基本要求,特别是一些高层的职场,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更高,所以,考研后的就业活动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工资的起点也会更高,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以上专业的考研的性价比都很高,考生可以早日准备考研的相关事项,但是,如果有大学实力的话,也可以考虑直接就业,以上就是:最需要也最值得考研的专业!考研才有光明出路,薪资远超本科生,欢迎评论留言!

严严实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大王牌专业,全是国家重点学科,性价比很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前身为1948年创建的中原大学,2000年的时候,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有在校生3万余人,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是该校的主干学科,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哪些专业能入选四大王牌专业呢?1 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很早就是国家重点学科了,是会计学科的传统强校,在全国的位置排在前五,实力仅次于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这些会计学科顶尖学校,综合实力强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科是一个独立的学院,该学院也是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院。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95%以上,35%的人进入国内外名校深造。2 财政学财政学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大王牌学科,大批著名学者在财政学科任教,如吕调阳、蔡次薛、吴俊培、许建国、杨灿明等,吕调阳、蔡次薛为上世纪末我国财政学界著名的“七校八老”中的“二老”,吴俊培、许建国、杨灿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称为我国财政学界的“三驾马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全国大学中第一个设立中国财政史研究所,财政史学研究在全国也是领先的。3 金融学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各行各业对金融学人才需求暴增,金融学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实力是相当不错的,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等6所大学,是第二批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四所高校之一。金融学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就业质量也非常好。4 民商法学法学学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该校的法学一级学科获评A-,实力不容小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院是学校最大的学院之一,下设理论法学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诉讼法学系、民商法学系等,其中民商法学最强,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也非常知名。喜欢“习与智长”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和分享,你对什么什么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鲸鱼座

性价比高,专业实力强的老牌财经院校——东北财经大学

一直以来财经院校都是报考的热门,每年报考的学生非常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所性价比高,专业实力强的老牌财经院校——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历史变迁东北财经大学曾经是财政部直属高校,实力强劲,但在评选211的时候,财政部只得到了一个211的名额,这个名额给了实力最强的上海财经大学。后来学校下放地方,正值高校合并潮,财政部与教育部为了多评选出几个211,985高校,也想让东北财经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合并。当时大连理工大学的领导非常同意这次合并,但是东北财经大学的领导没有同意,毕竟当时大连理工大学是副部级别的高校,东北财经大学只是正厅级,如果合并了大连理工大学就占主导地位,所以东北财经大学就错过了这次机会。即使没有得到211,985工程资源的扶持,东北财经大学凭借自身的努力还是在辽宁省以及全国都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学校的工商管理(MBA)项目曾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学科建设东北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有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本科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入选专业数量居辽宁省属高校首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金融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东北财经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应用经济学A-:统计学、工商管理B+:管理科学与工程B: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C:法学总的来说,东北财经大学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错失了一些机会,但是作为老牌财经院校,学校还是一直坚持发展并保持着不俗的实力,在专业的强度和精度上不输一些211院校。随着新一轮双一流高校评估的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东北财经大学的表现吧。大家对于东北财经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大渡河

考研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

教育部根据地区经济、教育水平,把大学院分为A区和B区,报考了哪个区的大学,那么属于哪个区的考生,由于A区省份比较多,经济、教育水平比较发达,而且著名的学校林立,每年有大量考生报考A区的高校,因而A区的国家线虽然比B区高,但是,很多A区的“落榜生”也在B区的大学不想调剂,那么,研究生考试A区有什么好的大学?下面介绍大学院考试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比南学还好,适合大学院考试的调剂。一、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属于“四非”大学,开学起点相当高,综合实力不亚于普通985大学,全职院士有12人,现在南科大学也接受少量优秀的大学院考生,当然,作为以国家化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南科大学,学术性的人才有偏差。二、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同样是深圳有名的大学,不是其他211,深圳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大富翁”,和南科大学不同,选择深圳大学的学生都是为了“金钱之路”而来的,如果大学院考试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的话,深大是个很好的选择。三、北京语言大学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系大学里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北和外,但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学生的比重相当高,属于国际大学,其中,值得报考大学院的专业有英语、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等。四、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原本应该是“211”大学,但在原财政部直属大学中211个指标不多,很遗憾落选了,虽然地理位置不好,但是适合大学院考试的调剂,特别是“二财一贸”的落榜生。五、江苏大学江苏很多好的大学都是从原来的“国立中央大学”中分解发展起来的,江苏大学不是这样,镇江的江苏大学的前身是三江师范学校,尽管如此,江苏大学的实力不容小觑,不是211大学的话综合能力也是前十名的大学,当然,除了以上五个大学,考研究生的A区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多,以上就是考研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

这14所金融专硕考研院校,性价比高!

说句实话,考研选择清华北大、央财、人大等高校,难度确实很高,名校大多有名校情结,即使进入这些“豪华”院校,过得生活和自己想要的也有所区别,那有没有性价比较高的院校呢,一起来看看这几所适合金融专硕考研的学校吧!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多同学看到这个名字,都会认为这所学校的语言类专业比较厉害,其实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融专硕发展也比较快,导师的实力都比较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科研机构,金融实力比较强,导师的社会资源也比较广泛,如果能进入成为一名研究生,获得的实习机会比较多,前景不错。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地处北京,具有一定实力,主要分数线相比名校要低一些,想一次考研成功的同学可以了解下!上海外国语大学该校位于上海,金融专业教学实力比较高,毕业生具有相对的优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据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业课难度不大,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考试大纲来复习备考,成功几率比价高。上海大学据了解,上海大学金融专硕考试范围是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因此考这所学校要了解这所学校的考试范围,总之,他怎么考,我们就怎么学。辽宁大学辽宁大学性价比很高,作为一所211高校,辽宁大学专业能力比较强,这所学校不能错过。安徽大学安徽大学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别人都北上广时,我们选择一所师资实力比较不俗的安徽大学也不错。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发展速度比较快,其金融专硕师资实力强,实习机会比较多。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虽然不是211大学,但就业情况比较好,如果基础一般,选择南京财经大学还不错。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指定了不少专业课参考书,考题相对简单。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难度比浙江工商大学还低,如果基础一般,可以选择这所学校。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每年招生人数不多,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干调其他竞争对手。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考试难度不是太高,如果想在南方发展,想要学金融学,江西财经大学是不错的选择。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4所金融专硕考研院校,大家了解了么?

爸爸

金融专硕择校:同济和华师大的金融专硕哪个性价比更高?

魔都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院校是金融考研同学们报考的热门院校。很多金融专业考研同学们读研想在上海,复旦上交财大分好高,担心自己考不上,所以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专硕和同济大学金融专硕是广大金融考研同学们报考的热门院校。但是考研的话同济和华东师大这两个学校大家很纠结,同济好像名气更大,在网上看很多同学说同济的金融实力不如华师。那么同济大学金融专硕和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专硕这两所学校的金融专硕哪个更容易考?哪个就业更好?下面金程考研小编就来和大家介绍一番。纠结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金融考研的同学们请收好!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内地师范大学中的重镇,著名的985高校,地处位置优越的魔都。该校虽然以师范类专业而闻名,但最近数十年,一直致力于走综合性路线,文、理、工、经管等协调发展,是华东地区一所重要的大学,在名校众多的魔都,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也名列前茅。从金融学科实力来说,作为985高校,又一直致力于走综合路线,而且地处金融业发达的魔都,所以这些年华东师大的金融学科发展较快,实力蒸蒸日上,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作为重点985的工科强校,学校名气够大,就业质量很好,但是工科和管理学是强项,金融不是传统优势专业,名气没有近邻的复旦财大那么响。2017年同济大学的金融学硕录取最低分为355,金融专硕复试线只有320,一部分是因为面临复交财大生源的竞争以及专硕的认可度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济大学规定金融专硕限招非全日制。在上海的金融界,就业招聘的时候,还真是很少碰到同济的人,可以说是同济金融一直没有多大动静,招生规模不大,自然也没有成规模的校友圈。但是因为同济大学的名气,加之同济也在积极地顺应市场需要,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立志在上海金融界就业的已经工作的同学,可以把同济大学作为一个可考虑的选择。另外顺便说一下,上海地区院校的金融硕士在职方向,上档次的只剩同济了,隔壁的复旦和上财都把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转移到青岛去了。虽然华师就业比不过复交财,招生很多时候也是比不过同济大学。但就金融学的专业水平,华东师范大学毫无疑问是超过同济,可比肩财大的。华东师大身为985院校,在就业的时候也是一个门槛保证。就金融学来说,华师大在上海的就业也是只逊于复交财,和同济在伯仲之间,如果实在觉得自己没有很大的信心考复交财,华东师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点,最近几年同济大学的招生情况来看,同济大学金融硕士都是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预计近几年年考研情况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想要报考非全日制金融专硕的同学们,同济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