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武汉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十大高分考生无为

盘点武汉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十大高分考生

初试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一/数学、专业课二。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2020年全校专业课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49分第2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48分第3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47分第4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47分第5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47分第6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46分第7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专业 145分第8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45分第9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43分第10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43分

霹雳舞

武汉大学所有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武汉大学最全复试信息汇总

202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已经告一段落,考生们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复试线分为【国家线、校线、院线及专业线】其中专业线直接决定了考生是否有资格参加复试,因此也最为关键。在目前2020年考研复试线尚未出炉的情况下,近三年即2017-2019年度的复试线具有极高参考价值。因此,为便于考生们参考,考研逆袭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理了包含武汉大学在内各大高校的【所有学院所有专业】2017-2019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 。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结合往年复试分数线,提前做出判断,从而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其余【所有学院所有专业分数线】及【复试方法】信息,请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更有独家武汉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助你成功上岸,圆梦武大!

恶恶从短

考情分析|武汉大学2020年中文考研考情最新分析

2019年9月以来,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2020年考研在9月24日进入了预报名阶段。9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了招生简章,同时各院系招生目录相继公布。据悉,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今年发布较晚。作为双一流、985重点高校以及中文类名牌院校的武汉大学,历来是中文考研考生关注的目标院校,加之今年以北师大、川大为代表的9所主流高校更改初试科目为中国语言文学大综合的情况,也让武汉大学的初试科目备受瞩目。下面,文研青年为大家分析2020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情,请各位研友参考。2020年招生简章武汉大学中文类招生情况解析一、初试科目基本稳定,略有微调从初试科目设置上来看,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九个学术型二级学科、一个专业型二级学科的初试科目,基本没有变化。文学类依然沿用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两科目;语言类稍有变化,科目一仍为语言学基础,但科目二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上,今年新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是初试科目中的唯一变化,报考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所)的同学,需要重视,提早准备。文研青年将在语言学类冲刺班中为增加文献学科目的内容。二、招生规模平稳,报考热度不减从招生规模来看,武汉大学文学院今年计划招收125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2人,比去年少3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33人,比去年少2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招10人,其中文学类古代文学专业招收2~3人)。相比2019年,文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缩减5人。但从公布情况来看,保研名额,由2019年计划保送74人(实际保送79人),变为2020年计划保送63人(实际情况未公布,文研青年持续跟进),2020年统招名额近30人,比去年有所提升(以最终录取人数为准)。因此武汉大学文学院统考整体难度和去年基本持平,学术硕士有很大希望增加统考比例。在国内985高校的报考难度上武汉大学文学院居于中等偏上水平,难度大致和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相当,大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的难度,小于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的难度。报录比远远高于大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报录比(1个岗位动辄成百近千人报名)。三、招生计划调整,专硕更需努力从学制上看,今年招生全部为全日制学位,取消了持续招生三年的非全日制汉硕专业。文研青年考试研究中心专业人士分析,该情况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解读:第一,取消非全日制,有利于规范研究生教学秩序,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相比,入学后要缴纳上万的学费(所谓的“全成本收费”)且没有助学金、不安排住宿,毕业时候学位证、学历证“双证”上会注明“非全日制”。第二,去除“非全日制”,不仅提升全日制学位含金量,而且免除复试被调剂“非全”的尴尬境地。此外,当前国内就业,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时依然会明确招收全日制学历人才,因此取消“非全”,对考生有利。当然另一方面,名额减少,竞争更激烈,专硕同学更需努力。四、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被爱遗忘的角落今年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依然保持了10名左右的招生规模,保研率暂定50%,其中古代文学专业有两个方向,预计会招收2~3名研究生。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考生了解较少,报名人数也较少,有不少年份没有考生上线,成为了考生调剂的去处,沦为“被爱遗忘的角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于1996年4月成立。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报考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也是不错的选择,初试科目(古代文学)和文学院文学类也是一模一样。声明以上数据和信息来源均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本文仅代表文研青年分析和预测观点,实际招生和录取以院校最终结果为准。请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报考院校,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之用。目前,文研青年中文名校网络全程班之冲刺班(详细查阅文研青年2020年中文名校考研冲刺课听课安排,报名从速!)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报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中文名校的考生报名听课。

海芋

盘点武汉大学2020考研数学一单科十大高分考生

数学是很多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要考的科目,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科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为数学三。数学一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的考试内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2020年全校数学单科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36.0分第2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33.0分第3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33.0分第4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33.0分第5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28.0分第6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27.0分第7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25.0分第8名: 报考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23.0分第9名: 报考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121.0分第10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专业 121.0分

过江龙

盘点武汉大学2019考研数学二单科十大高分考生

数学是很多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要考的科目,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科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为数学三。数学一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的考试内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2019年全校数学单科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学专业 142分第2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42分第3名: 报考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学专业 139分第4名: 报考测绘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7分第5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6分第6名: 报考测绘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6分第7名: 报考测绘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5分第8名: 报考测绘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5分第9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5分第10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35分

秘密人

盘点武汉大学2019考研数学一单科十大高分考生

考研数学包括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数学一,通常是报考理工科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通常是报考农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只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数学三通常是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2019年全校数学单科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测绘学院 地球物理学专业 137.0分第2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6.0分第3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5.0分第4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5.0分第5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3.0分第6名: 报考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32.0分第7名: 报考测绘学院 地球物理学专业 131.0分第8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1.0分第9名: 报考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 130.0分第10名: 报考测绘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 129.0分

慧明

盘点武汉大学2020考研数学二单科十大高分考生

考研数学包括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数学一,通常是报考理工科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通常是报考农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只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数学三通常是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下面是考研数据帝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大学2020年全校数学单科十大考生排名。第1名: 报考测绘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 147分第2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学专业 139分第3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8分第4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6分第5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5分第6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4分第7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4分第8名: 报考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能源动力专业 133分第9名: 报考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学专业 132分第10名: 报考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学专业 131分#考研高分#

麻丘

2021年备考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考生复习指南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教育学学硕为统考311,教育硕士专硕333为自命题。近年来教育学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多,文都比邻整理2021年备考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包含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和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进行分析。下面先来看文都比邻推荐2021年武汉大学教育学统考311考研参考书单2021年武汉大学教育硕士333考研参考书单文都比邻官网会对各书单和详细科目进行解读,同学们可以进行参考。接下来重点分析一下武汉大学教育学考研院校特色:1.武汉大学教育学学硕311武汉大学2020年教育学采用全国统考311教育学基础综合试题进行考试。①311统考的题型每年比较固定,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②历年的311考题都相对比较灵活,各学科分值分布为: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科研方法共计100分,其中最后一道为教育心理学或教育科研方法选做题,从分数回报率高的方面来说,建议考生选做教育科研方法。③311考题的难度及灵活性以及知识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增大,需要各位同学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密切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培养运用教育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武汉大学教育硕士专硕333①题量相对较大,注意控制答题时间,按照不同题型作答技巧,合理分配答题时间。②武汉大学333教育综合不考察教育研究方法。③由于武汉大学近三年来,首次招生,因此只能分析2020年真题出题特点。④武汉大学333真题考试内容涉及范围广,考生在备考期间,在夯实基础知识及抓住各学科的重难点的同时,也要对各学科知识的加强理解,更好应对考查知识点分散的问题。⑤考生在备考期间,注意回归教材,找出不同教材的共性与特性,对其特性的内容要格外注意理解并掌握,同时及时关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考动态,准确掌握最 新信息,并且适当参考一些重点院校333真题,发现其中命题规律,在备考2021年武汉大学333中发挥参考作用。

曾琦

考研初试4门科目考试中我的心理历程

#加油考研人#2021考研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紧张的12月份,作为一个在2020年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研一学长,相信很多一战的考生对于考试当天的过程和我的心理历程一定也是充满了好奇,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考试历程。01我的基本情况我是一战的考生,报考的是武汉大学,考试的4门科目是政治,英语二,数学二,专业课。应届生,所以我在是本校考,但是我的考场是在文科楼,平常也只有大一上英语和政治课会去那栋楼,对于考场的位置分布也不是很清楚,在考前特地去看了我的考座,在5楼一个比较绕的教室,坐在教室的第二排。02进考场的流程在2019年12月22日的早上,我大约在8点钟到达的文科楼,需要在外面等待,大约在考前20分钟左右,在文科楼门口设置的是人脸识别和身份证识别,并核实准考证。之后才让进去。进去之后是不可以直接进考试的教室的,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学习资料,在考前的那一段时间在读一读政治的热点话题等知识点,早上刚起来便于转换一下思维。一般在考前5分钟左右才可以进考场,进考场是需要检查准考证还有身份证等物品,同时还会检查你是否带了违规物品进考场的。进考场之后需要签到。之后就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考试的到来。03政治政治我考的是73分,政治是先发的答题卡,然后再发的考试试卷,在拿到答题卡后要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有问题,我确认无误后,老师会发条形码,记得一定要贴正确条形码,一共是有2张条形码,之后是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和2B铅笔涂答题卡,在政治考试开始时,我记得政治第一个选择题就不会,主要是考的第一个知识点完全没有看到过,心态有一点点小沉重,但是我在反复确认几次后直接随便蒙了一个选项,之后后面的题还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家在政治考试过程中一定不要因为第一个题不会就心态炸掉,出题老师就喜欢玩一些这样的小伎俩,在做大到简答题的时候,因为我的政治大题是背全了肖秀荣的4套卷,然后又去看的过一点徐涛的简答题的视屏课,然后政治大题我基本上是按照徐涛视屏课里面讲的答题的方式,运用肖四的知识进行的答题。2者结合起来感觉还是挺好的,做简答题除了感觉时间有点紧张外,没有什么太大的思路卡顿。04英语英语我考的是67分,考研英语一直都我的弱势科目,在刚开始发完答题卡和试卷后向政治一样涂完了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条形码,我一开始上来是直接写的小作文然后是大作文,我在考试前,是自己先总结好了作文的大小作文模板吗,当时觉得写的很流畅,也给我节省了很多做题的时间,具体作文有多少分就不清楚了,之后我是直接去做的大阅读,阅读刚开始做起来我觉得文章读的不是很懂,选项也是选的是是非非,感觉没有太大的把握,当时最让我糟心的是坐在我前面的第一排的同学放弃了英语考试,然后那个监考老师就坐在我的前面的座位上,背靠在我的座子上,一遍喝茶一边左右晃动观看监考我们,记得我在那个时间段心里是非常烦躁的,然后我差不多当时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没有看进去任何东西,看文章完全不进脑子,之后我向老师反映了一下他打扰到了我做题,然后老师就离开了我前面的座位,之后经过慢慢的沉浸我才慢慢的进入了状态,最后考完之后我对阅读答案的时候也是发现第二篇阅读是直接错了4个就对了一个,说实话感觉老师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我心态上的影响特别的大,同学们在考试的收获如果遇见了老师坐到了自己的旁边座位上面,一定要后直接和老师反应,不管有没有影响到你,老师坐到旁边就是一种心理压力。昨晚阅读后我是做的新题型,然后是翻译,最后是完形填空,在做完形填空的时候因为前面阅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做完型的时间非常少,基本上是跳着读然后选的,很多选项也是直接猜的。考完英语出考场后,我的心态其实是有一点蹦的,心里比较沉重,晚上还特地发了一个QQ说说吐槽了一下老师。05数学数学我考的127分,数学差不多应该是我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复习的最好的一门科目,但其实,有时候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再加上前面的英语考试有点搞心态,数学卷子发下来填写完基本信息后,开始数学的答题,刚开始做的时候我觉得题目还是比较顺手的,基本上没有遇见不会的题,但是就是有点心里放不下,老是做一个题就容易返回看看自己的草稿进行检查一下,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前面我觉得自己做的非常的稳,就是做的太慢,在我翻开答题卡最后一面,还剩下3道大题的时候,发现还剩下了最后的30分钟,但是还有1道高等数学大题和2道线性代数大题,心里突然有点慌,其实按照我平常练习的速度,只要是正常的题半个小时做3道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当时是直接做的线代大题,然后就发现直接的第一道线性代数大题不会,做了一半直接卡主,然后又去做了第二道线代大题,然后发现又不是那么好做,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吭吭哧哧的做了出来,发现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了,最后晃晃张张的做最后一道高等数学大题,然后这个时候就发现自己老看错题目,做着做着我就发现自己看错了题目,一道非常基础的题我直接是杠掉了答题卡一半页面的答案,在下面一小页面上挤挤的做了出来,导致卷面也是特别的难看,然后在交卷的时候我也是突然想起自己没有写函数的取值范围,但是也没有时间改。最后我在网上对了答案发现自己错了一道填空题,然后就是倒数第二个线代大题,和高数的一个函数的取值范围,估分觉得应该能到135,最终127还是感觉到有点低于自己的预料的。06专业课专业课我考了124分,专业课应该也是我复习我的时间仅次于数学,然后自我觉得复习的比较好的科目,专业课与其他3门科目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专业课的试卷是需要自己从信封里面取出来的,不是老师给你统一发卷子,然后在做完交卷子的时候是将试卷和答题卡一起装进信封密封的,我报考的一个工科专业,所以专业课是10个计算的大题,每个大题,最少10分,最多20分,15分居多,可以使用计算器,考试的时候第一个大题又向政治一样来了个下马威,第一个题看起来不太难,但是我列写了9个方程9个未知数,因为计算器最多只能求解4元方程组,所以我需要先自己进行手动化简,但是专业课考场提供的草稿纸很小,我第一个大题还没有化简完,草稿纸已经打满了,找监考老师要,老师让我要先把草稿纸上交,这样我之前的化简就白费了,所以我最终是在试卷上面的空白区域进行了最后的化简,虽然做了出来但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一个题做了半小时,心里也是有点慌,然后做了3道大题后又感觉到了一个计算量很大的题,有2问,第一小问我是直接把计算过程给略过瞎写了一个答案,然后进行了第二问的作答,这也给我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一直到最后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时候,发现了一道自己不会的大题,题目主要是自己没有什么做题的思路,所以我想了一段时间后,就直接按照最原始的方式,设了未知数进行了一个正向的求解过程,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过程分,然后最后一个大题,是出到了我的一个知识盲点的大题,自己也是刷过很多的习题书,也做过很多学校的真题,都没有遇见过这种题型,最后应该连过程分都没有怎么得到。07考完心态在初试4门科目考完之后,我的心理还是比较沉重的,这主要是来自于一个是公共课英语是发挥的非常不好,一度以为自己可能会不及格,还有就是专业课我也有好多大题没有做出来,预估自己的总分也是370左右,但最后查成绩的时候也是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考到了390多,所以大家在考完研以后,也不用太过于说自己预估了多少分最终就是多少分,往往自己的预估都是没有给自己算过程分,我预估专业课100过一点,最后124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的。最后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考研顺利。

其书五车

武汉大学考研第一,分享我的思维导图学习法

(一)法考与考研兼顾可行性在准备考研初期,我最纠结的(也可能是很多人也在纠结的)就是法考和考研应不应该尝试兼顾这件事。以武大为例,2020届考研为其改革元年,改革后的法学考研初试科目囊括了民法、刑法、国际法、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科目,与法考考察内容实质上相差已经不算太多,仅商经、国经等方面未涉足学习。正是因为考查科目大多重合,我才最终下定决心尝试兼顾法考与考研。如果想要兼顾两者,一定要预先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课科目与法考科目的重合程度,再粗略计算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复习量的差值,如果兼顾难度较高,不如认真准备考研,在研究生阶段再进行法考学习,这也是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1.法考科目与考研科目复习顺序安排对于法考和考研科目复习顺序的安排,我遵循了“互补”原则。例如考研复习顺序为民法、刑法、法理,我的法考复习顺序就会调整为理论法、民法、刑法。以此类推,保证一门科目复习结束之后,马上轮至相对应的考研或法考科目,以保证知识能够在记忆曲线时间内进行较高质量的重复。2.两者复习时间安排兼顾法考与考研最大的关键在于时间。许多经验贴都强调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但想要兼顾两者的话,就得尽力确保自己能够保持长时间高效学习的状态。许多经验贴所谈的8—10小时学习时间、6小时高效时间,或许更加适合单纯准备考研的同学,如想兼顾两者,12小时、14小时复习时间恐怕是一个常态。3.网课、机构选择因为本人英语确实不大好,所以在考虫买了一个英语全程网课班,不能说确有奇效,但确实让英语成了一门可以让我稍稍提分的科目。法考选择了瑞达法考,在学习过程中也对比了几个机构,发现相对于技术流备考,瑞达法考更注重于体系思维的构建和知识点的全面讲授,这也让他们的课程学习起来颇有难度,但我个人认为非常适合要兼顾考研的选手。武大考研的专业课对比了东湖武大、珞珈三三法、珞珈法驿等机构的笔记,最后发现还是自己整理比较舒服,所以都没有选择,不过硬要排名,应是珞珈法驿——东湖武大——三三法,最不推荐三三法的原因是笔记逻辑稍显混乱,百度痕迹蛮严重,明显质不值价,性价比过低。(二)费曼学习法——整理电子版笔记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在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或讲述将要学习的概念。而电子笔记的整理就在于“记录”层次。本人在第一轮考研复习时采用了看书的同时整理电子版背诵笔记的复习方式,利用整理电子笔记的方式,梳理整本书的理论体系,将书上的某些生僻表达转化成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当然还是要注意法言法语,不能变成大白话)。在这个阶段我整理了武汉大学全部推荐书目的背诵笔记,确保背诵笔记囊括所有能够考察简答、论述或名词解释的完整知识点,拥有这份笔记之后,接下来的几轮复习就可以将几本“砖头”放在寝室了,如果在看笔记的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部分,用便签纸记录下来,回寝室后再着重看书进行理解即可。(三)递进式思维导图复习法利用电子笔记完成第一轮复习之后,本人采用了手写不同详细程度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后续的复习。1.详细的“背诵版”思维导图详细版思维导图用于第二轮、第三轮复习及背诵,大致是在背诵电子笔记的同时,将整体框架和详细知识点以自己的语言习惯加以整合。整合完成之后就拥有了一份较之笔记更为精简的背诵资料,在保证基础概念的含义完整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尝试着用背诵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提升效率了。背诵的时候还可以借助铅笔等做必要的记忆提醒,在熟悉知识点后就可以把铅笔提醒擦去。2.中等详略程度的“抽背版”思维导图“抽背版”思维导图用于第四、五轮循环背诵时使用,是在背诵版导图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而来,其仅保留概念名称和大体框架做必要的提示,方便最大程度地激活记忆,减少背诵时对于笔记的依赖性。3.一页纸“速记版”思维导图“速记版”思维导图用于考前第六轮复习,大致是12月18号开始的最终版本。原则上一页纸的思维导图应当囊括该门科目的全部知识点,采用默写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快速复习。本轮结束后,差不多就到了上战场的时间。(四)费曼学习法——自问自答费曼学习法的核心还在于“讲述”层次,即无论是看书还是背诵,总体上都属于知识输入阶段,如果始终作为“被输入方”而缺乏输出,对于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进入更高的层次。因此,“自问自答”就成了一个妙方。我大概在第四轮开始进入自问自答的复习阶段。这个阶段,我结合“抽背版”思维导图,于背书时在脑海里给自己设置许多概念问题,简单地罗列在便签纸上,然后一一加以解答,尽可能地做到完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积少成多,久而久之,对于整个知识体系和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就能更上一层楼。作者:肖家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