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考研最后选择华科双一流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由

2018考研最后选择华科双一流专业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理由

谈到考研大家都可能选择的是全日制研究生,很少有人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同学在成绩出来后学校会主动打电话问要不要选择调剂到该校的非日制研究生,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放弃,然后去调剂了一个双非的全日制,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聊的这位同学他就在最终选择了华科的双一流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下面我们来看看他选择的理由。一、本来已经联系好b区某211调剂,最后华科教授的一席话改变了我的选择,华科这位导师说:以后全日研究生基本靠推免,非全的学生越来越多,非全分也开始高涨,但是是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所以大家都不敢赌。但你不得不承认,以后最多不超过10年,非全一定普遍,那个时候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报非全可就不像这么简单啦。很多公司已经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指出,不收非全,但是后面括号是17届后除外。如今就业的非全,是还没改革前的在读生,所以不被接受,但是等17届的毕业后,谁说的准?人们对未知都有恐惧,不敢拿未来当赌注,都希望一切在自己掌控之中。正如你刚考研前期,多么希望有人告诉你什么好考,什么就业好。但是,等大家都发现这个东西的优点,好处之后,就会蜂拥而至,那个时候难度就不一样了。其实,你要竞争的真的不是分数,而是与你一起考研的人。如果非全有派遣,和全日一样对待,那么被认可只是时间问题。二、和我一起非全复试的一名考生,不是应届生,本科中科大,工作了一年以后,回来考的非全,而是390的分数。我问过这个同学,他说他的公司认可。所以,我更加坚定了非全确实可以选择一读。教授说,反正我考的这个专业的学硕推免已经将近90,以后会只收推免。但是,专硕的名额就那么多,而且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以恐怖的数量提升,所以,读非全的越来越多。当一个群体具有一定数量的时候,认可程度可想而知。三、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确实能力不足,没那些大神厉害,但却不甘心,不想读个一般学校一般专业研究生,那么985研究生真的是一个可能给你重生的赌博。还有要注意,非定向的非全比定向非全好很多,选择非全一定要看是否收非定向,就比如今年武大,不收非定向非全了。四、我是二战,去年也是报的华科,复试被刷。第二年就找了个兼职,边做边看书。考上非全后的工作我的导师已经帮我推荐了,和专业相关,对以后有帮助。关于这几点很多同学可能都认同,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觉得要慎重,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终于看到一句明白话了。其实企事业的招聘中写着非全日制不要,那是是针对之前的在职生所做的限制。改革后的非全日制要等到2020第一批非全日制毕业才知道。一群人瞎带节奏。二、毕业只要3年 那个时候非全认可度如果不能普及。是有很大可能,但是如果可以,那么之后在靠非全的难度也会大增,因为别人也觉得非全不错。所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三、华科非全掉档和派遣证,那挺不错 这个可以读 非全就是曾经专硕 个人感觉很快就会被认可。四、第一志愿华科全日专硕,进入复试后,开大会的时候给了每个人改志愿的机会,我改了非全,然后最后算第一志愿录取了,那些没改志愿的,无法直接调剂非全,因为非全也有名额限制,按成绩录取,并且还要增加一次面试。五、就算以后都认可了 感觉中下游985的非全 怕是比不过中上211的全日制哦。 如果其他条件一样的话。六、让我们考研而去接受非全都比较困难,更何况那些公司的hr呢,简直不敢想象。不怕读非全自己花钱,就怕读出来之后找工作没有相应的回报。七、我不愿意读非全出于一个比较现实的理由,即钱的问题,高学费会给我一种挫败感,但学历本身,作为一个考研,我觉得还可以。八、好学校,好专业的非全还是值得读的。至少资源在那里。九、很想读个985的非全,但是我想去的那个学校没有调档跟派遣,,,,而且周末上课,所以我得好好考虑可行性。十、说非全认可度的,想想八年前的专硕就行。十一、我觉得非全现在真的是每个学校搞自己的,有的就搞的很好,像楼主华科这样的,但是有的完全把非全搞臭了,这种会不会对非全的认可度造成影响呢?十二、我去年工科326 第一志愿某985非全。都不要我。十三、我的情况和你的相似,我也选择了非全。十四、明天985复试,复试前说也要开一次会,我猜也是让我们调剂非全,我想好了我本科二本能进复试是因为我初试努力了,但复试就不单看我能力,里面道道太多,我如果复试失败凭我本科二本我能去双非一本都算烧高香,很可能只能回本校,所以我明天也选择非全。十五、985非全分也不低吧。刚复试完,工科非全初试平均分也到了320到330吧。复试平均分要求在350以上啊,不觉得今年这个分好考,觉得非全按现在的录取情况来说 认可度应该会越来越高的。再就是好学校的好专业的学硕,基本都是推荐,综测,单招。专硕,非全日制名额这种面包应该只会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来分的,大家觉得如何??十六、有一个问题,上非全的有一部分是已经工作的,上非全等于给了一次校招机会,这个在有的行业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社招进BAT的难度远远大于校招,这个就是非全一直让很多人困惑的地方,今年暑假校招就知道非全怎么样了。十七、唉,学费太贵,还有住宿的问题家庭负担不起。十八、我的感觉就是把,起码在这三年内,非全都会很好考,很好调剂,17届毕业生毕业后那年,就是2020年,估计非全难度会陡增,但是咱们都是18届,而且初始今年不算低,有能力再考就再来一次,我有个偏点的211给我通知了,但是我不想去,感觉还是再来一次,明年不管什么样也不知道,但是起码不后悔,如果985非全我还是觉得可以的。十九、华科1万8一年,加上教授月补贴和自己找份兼职,一个月按3000来,一年赚1万6,其实主要只有生活费开销。但是有的学校非全3.4万一年的就承受不了啦。二十、主要是现在一些体制内明确说要全日制,我是想以后入编,所以不考虑,可能以后会改,但是这几年的时间我感觉改不过来,如果是企业,我觉得无所谓。二十一、考虑二战吧,你说的那种情况确实会存在,但是至少需要5年,或者10 .年,你毕业需要几年?你的学历只有在第一次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用,毕业3年后你从哪里毕业的已经不重要了。二十二、今年调剂非全的人数比去年多了很多,明年可想而知。。。。。同985非全。二十三、985的非全还是可以读的,毕竟985,有些211非全也可以读,其它的基本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所以在选择非全日制的时候,要注意几个点:985、211、双一流、学费贵、调档案、派遣证、导师帮忙找工作。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孝弟

2018年考研初试这个分数真的有必要二战吗?

2018年复试已经开始了,那么没有过线的同学现在应该已经考虑要不要准备二战了吧,今天就有一个同学把分数发出来,让我们一起讨论,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同学计算机专业的,考852,一战数学二41,总分280。七月份开始准备的,考成这样总有一些不甘心,现在想二战。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咋分析的吧,另外一起看看二战后大家的情况都咋样。一、同是天涯沦落人啊,分数差不多,数二45,准备二战了,不过是在职,考专硕计算机。二、你这成绩必须二战,你英语不缺项,专业课也可以,就数学不好,,数二考的内容少一点,正经努力半年,一定会突破,既然数专硕,可以报个更好一点的学校了。三、你有基础了,压力更多的是心理压力。四、考数学的时候晕车难受着,选择填空做的不顺手,就慌了,脑子一片空白。五、风险大不大看个人,17年我一战差国家线9分,这次二战高上一年国家线80多分。六、风险大,我一战工科学硕350多,今年330多,没换学校没换专业。已经认真准备了,感觉看运气吧,一年一年政策变化太大。七、老哥我数二70,报的211,实在心里不甘心努力一年,打算二战了。八、数二70,可以调个一本,能走尽量别二战,我就是二战的,今年数学75,总分311,也是个极其尴尬的分数,希望能进复试吧,真的是身心备受摧残,唉。九、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考上的实力,如果觉得不甘心还想上,如果能挺得住二战的压力,那不妨再来一年。十、二战巨痛苦,如果二战目标别定太高了要不然很难受,考个稍微容易点的。十一、我二战直接考本校过了,然而看那些考985的今年都抢着调剂过来。十二、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去考场晕车晕的特别严重,考试的时候晕晕乎乎的,二是平时做题的时候太难的就直接放弃了,结果今年数学难度比较高,选择填空做的不顺手就慌了。十三、难题得靠平时题量的积累和经验,简单题靠计算能力,楼主多看看难题吧,不会就放,直接最快速度写完简单题,最后会剩不少时间的其实。十四、自己考虑一下自己的数学能力,觉得到底是自己底子还是努力程度还是方法问题,底子问题不建议二战。十五、二战可以的,第二遍学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一战220,二战340,在自己学校复习,心态主要是我家里不催我工作,而且自己也想要考研,甚至抱着二战不行再三战的心态,给自己一个余地,不逼的那么紧,但是复习的时候还是按必须考上的心理复习。十六、别二战了,有学就去上吧(如果让我重新选的话)…我英语一直不好,去年57,今年43英语认认真真学了一年…我都想笑了。十七、去年没好好复习数学,考55,今天用半条命复习大半年数学,考了59,在专业课今年变态的情况下,总分至少了到了280多,所以我这波经历说明了,考数学还是要有些天赋,没天赋宁愿挑个文科或者不考数学专业,慢慢学,今年的数学,考的高不高跟你下多大功夫没有必然关系。十八、今年数学对于那些平时做题过刚100的人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今年题的难度普遍上升,对于平时做题130、140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做题用的时间久了些。十九、一战394,二战344,一战数学135二战89,还战不战了?二十、16年老哥我一战,过线了,可是没敢去复试,17年二战压根没努力,如今18三战这分数估计也只能进复试露个脸,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样坎坷。二十一、一战录取的武大非全,退学回来重考,结果二战数学炸穿,二战需谨慎。看了大家的真实案列我想你们都已经明白了,要不要考虑二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经济实力、家庭支持、心态、目标。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自诒

这四所985高校2019年硕士生将减招!报考需谨慎

2019年研究生报名进入尾声,有一些同学至今仍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报考哪所高校,还有一些同学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报名参加考研。回顾近十年的考研报名情况,除少数年份有波动外,报考人数基本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增长。尤其是近三四年,考研生数量增长很快。2018年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238万人,相比2017年增长了18.4%,为历史最高水平。有媒体预测,2019年考研人数很可能会突破250万,三年后预计会有超过300万。考研生数量一路飙涨,硕士研究生名额是不是以相同比例在增加呢?从目前公开的数据看,我们只能了解到大多数高校硕士招生名额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计划招录硕士研究生五千五百余人,比2018年计划招生数多了五百多;复旦大学2019年计划招生数为六千三百人,比2018年的五千六百人多了七百名;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计划招录硕士研究生一千三百余名,相比2018年招生计划,增幅超过50%。不过,也有部分高校2019年计划招录硕士研究生人数与2018年持平,甚至有所下降。比如今天介绍的这四所985高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相比去年都减少了一些,报考这些高校需谨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2018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六千四百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千四百名(含一千七百名推免生),非全日制三千名;2019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六千一百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三千四百名(含一千七百名推免生),非全日制两千七百名。总体上看,北航今年招生计划减少了三百,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减少的是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武汉大学武大2019年计划招收各类研究生六千六百余名,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四千九百二十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为三千三百五十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为一千八百五十名),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千七百余名。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中涵盖了两千六百名推免生。而2018年武汉大学计划招生硕士研究生人数为六千九百多名,其中全日制五千二百名(推免生两千六百名),非全日制一千七百多名。减少的三百多个招生名额全部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五千二百名,与去年相比,减少了约三百名。北大也有大量名额留给了推免生。据统计,推免生人数占了北大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部分院校推免比例为100%。比如北大体育教研部、燕京学堂,2019年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数全给了推免生。浙江大学浙大2019年计划在三百多个学科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五千名(推免生两千七百名),在三十多个类别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千六百余名;而2018年浙大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五千五百余人(推免生两千七百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千六百人。今年的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一下子减少了四百人,且减少的全部为面向社会统招名额,这无疑增大了统招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以上四所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有些高校减少的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有些高校减少的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但无一减少推免生人数。而且它们的推免生数量均占全日制计划招生数至少50%。高校如此青睐推免生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绝大多数推免生的确是本科阶段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考研不太难,然而考取好大学的研究生是越来越难”,所以,考研生们要更加努力了!

三者若得

2019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排名,华科第1,北大武大缩招

2018和2017年的考研数据相比,报名人数增加了37万人,但不仅仅是考研人数在增加,每年的录取人数也是在增加的,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是在不断考研扩招的,部分高校在公布考研招生简章的同时,也公布了招生总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数以及推荐免试生的预计招生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9年各大高校的考研招生人数都有什么变化吧。从统计来看,大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普遍招生数量较大,招生人数均在5000人以上,少于5000人的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从考研招生人数变化看,2019年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总体呈上涨趋势,扩招的大学名校多于缩招的大学。第一名:华中科技大学位列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招生人数为8500,较之去年没有变化,华科大的实力有目共睹,学校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但要知道计划录取的学硕人数在3800人,剩余的是专硕和非全日制硕士,尤其是非全日制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不小的。 扩招的大学:像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有着明显的扩招,比例甚至超出了10%左右。国家对人才培养最为重视,如此大规模的考研扩招也说明了学校在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科研经费等方面有着重要支撑,各个学校的实力也会随资源的增加不断上升。缩招的大学:与扩招的大学相比,缩招的大学明显少了很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缩招的大学中,很多都是历年考研学子非常青睐的大学,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不过,缩减的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硕士人数,而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并没有明显减少。招生人数的缩减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注重对硕士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招生人数变化不大的大学:招生人数不增不减的高校有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不过,考研学子也不能放松,人数没有变化不代表硕士组成和竞争力没有变化,同学们还要从高校的招生人数、报名人数等数据上综合分析。2019研究生招生特点:近年来,由于考研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专硕持续火热,报考的人数出现明显的增长,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报考专硕超过了学硕人数的现象,这也是考研招生人数增加的一大原因。另外,各个学校也都是本着招收更多起点高、基础好的学生,所以在很多学校存在着一种推免生比例非常高的现象,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擅长考试,推免算是一种捷径,既能让更适合做研究的学生有学上,更能让学校把人才留住。各位同学在选择学校时,也要注意招生人数的变化,毕竟招生人数对考研的竞争力和考研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考研人数的增长率越来越高,考生们也要多多注意高校的政策,以便有报考计划的应对。

大地震

武大法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30人,北大9人,清华2人!

10月8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示了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示的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一共接收推免学生165人,其中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30人;来自同城的另一所法学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各有9人,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各有6人,还有许多来自其他高校的学生,一共来自47所高校。为保护隐私,就不公布具体的名单了,只公布统计结果,具体如下:从整体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推免生来源学校基本都为985/211大学,除了法学强校西南政法大学之外,都是211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领域中,武大法学还是基本排名前五,在国际法领域享有盛誉,在环境法领域也很不错,在行政法和宪法领域也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之前统计了一下,武大法学院出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也不少,虽然今年有一位长江到华中科技大学当法学院院长去了,不过今年公示的2018年的长江特聘名单中,武大法学院又上了一个长江特聘,师资力量可谓非常雄厚。另外,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82人,除了接收推免165人之外,还有统考名额117个。武大法学院2020研究生统考名额:END!

果孰是邪

武汉大学发布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快看看武大毕业生出路

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武汉大学也发布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武汉大学可是国内的著名大学,在各大排行榜上长期处于有利的位置,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站发布的2019年大学排行榜上,武汉大学位于第9的位置。学校景色也很美,经常和厦门大学PK中国最美大学的名头,而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常年数据较为领先,那我们就看看武大2018届的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如何?武汉大学2018届共有13195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48%。其中本科生7015名,就业率为93.81%;硕士生5121名,就业率为97.64%;博士生1059人,就业率为96.03%。该校男女生比例大致在1:1左右。通过就业率可以看出来,本科生最大的追求是升学(国内/境外),占比高达本科生比例的60%,签约就业的仅占30%。而研究生则主要是以就业为主,占比高达80%,至于升学或出国,占比的比例很低啦!国内升学:武汉大学2018年本科毕业生有2809名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数的40%。其中1616人选择在武汉大学继续攻读,1193人到国内其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攻读,就读双一流大学的比例高达88.64%。其中人数最多的其他高校是北京大学(13.08%),中国科学院大学(9.56%),上海交通大学(7.8%),清华大学(7.29%),浙江大学(6.37%)。出国出境:武汉大学2018届有1411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0%。毕业生人数位居前十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中国澳门。其中进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的有781人,占本科生出国总数的55%。就业单位性质:截至到12月10日,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2361人,从就业单位性质上看,企业是本科生的就业主体。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66%,其次是事业单位和机关。共有5540名研究生参加就业,其中硕士研究生4640名,博士研究生900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5537名,其中硕士生4519名,博士省858名,该校研究生主要集中在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和党政机关。就业地域分布:本科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就业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广东(27.36%),湖北(24.14%),浙江(6.4%),上海(5.93%),北京(5.84%)。毕业研究生就业同样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布比较集中的有湖北(34.03%),广东(19.6%),北京(8.24%),上海(6.1%),具体就业单位:根据《财富》杂志2018年发布的2018年世界500强的名单,有1168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占协议就业人数的16.27%;根据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名单,有1268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工作,占协议就业人数的17.67%(包含世界500强的人数);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492人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工作,占协议就业人数的6.85%(包含进入中国500强的毕业生数)。应该说,作为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的就业率还是不错的,不过进入优质企业的毕业生人数不算太多,我们看看哪些专业就业率较低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武汉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真是很多,专业特别全面,同时也会出现有些冷门专业的就业率较低的情况,关于薪酬等数据,武汉大学没有披露,看到武汉大学的就业单位,相信薪酬应该不会差。好了,武汉大学的就业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有想法,可以在下方讨论区留言一起来讨论。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剧中情

30岁2018年考研考上了34所自主划线院校,但是高兴不起来

2018年考研复试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考上了的应该高兴,没有考上的心情不开心,考研中我们都知道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是很难考的,但是今天刚好有一位同学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今年总算是考上了(34所),比考上更磨人的事是分不清对错。家人朋友分为两派,(支持,与不太看好)。他年龄偏大,三十岁,是工作了七年多再回来考的,去年运气不好,题目偏僻,考研失败了。因此今年又多花了了一年时光。现在仅有存款十万元。算是赤贫,未婚。现在相亲都是初中毕业的,还有给介绍二婚的呢。自信心受到巨大的伤害。所以他想听听大家的声音,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大家是咋说的吧。一、34所出来收益一定大的 再说你是男的,不忘初心,如果没有女朋友,正好在学校谈一个,研究生最多三年,难道你三年可以赚非常一大笔钱?二、我觉得你已经有了工作经验,如果读研期间有个好的规划,对以后的发展肯定比现在要好,认识更深。毕竟大多数考研的都是没什么经验的学生。当然是你读研期间的压力肯定也会比别人大,毕竟要面临的问题更多,毕业后的发展,成家立业等等。。。三、我也25了刚考上,读完毕业28,自己很想去读博,有机会读博念出来也30多,还有就是养家的问题,毕竟父母快退休了,至今单身等等这些问题我都有考虑过,毕竟对于我来说时间和金钱都宝贵。四、都考上了为什么不念?而且有奖学金不用学费了,十万块钱省着用再苦两三年应该是值得的。五、我老爷子单位,本科生外派到埃塞俄比亚,研究生派去英国德国好的单位你如果想提升快直接考个高学历那是最直接的办法资源都是没法比的老哥你参考下。六、你想下,你不读五年能赚多少钱?拿了985学历后2年又能赚多少钱?人生不只有35岁,还有40,45,长远收益要看。七、想想不读还是现在这样的生活,读了三年出来可能换一种生活方式,我哥结婚都三十多了还准备考研,本科生尤其现在的本科生,根本毫无竞争力,除非名校或者几个特殊专业,而且现在研究生有个东西叫做奖学金,三等奖学金覆盖率百分之九十多,很好拿的,自己再兼职,学杂费根本不愁。八、我27了,一直在读书,现在还在。毫无工作经验。父母倒是支持,可家里有些亲戚觉得我应该早点步入社会。我自己也觉得脱离社会太久。我想毕业去大学,不想去企业。peer pressure很大,同学几乎一半都结婚了。我还没定,不知以后去哪个城市。九、加油,人生也就几十年了,我建议你还是读下去,长远看肯定利大于弊,现实经常让我们妥协,但是多一点信念和自我会活得更快乐些。现在研究生学历尤其985在很多城市都有购房优惠政策,你在45岁以前成家也不算迟,我现在22就让父母不要催我30岁以后再说。十、你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考上吗?十一、嗯,上了年纪了,要考虑一大堆事情。我27。也是快三十的人。十二、无论哪种选择 都会有遗憾,很多时候伤心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我毕业工作两年才深刻体会到的。十三、别人眼里是不是loser又怎样呢,至于姻缘,30岁也真的不大,男人40一枝花,不必用所有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结了婚不合适还得离,变成更好的自己,娶个舒心一个水平的女孩子开启幸福生活很多人还不是经历了许多才过得幸福,有些女孩子眼里,年龄大的男人有韵味担当。十四、不敢相信,我也才失去一个我很在意的人,4.5号第一天,哭了一个下午,现在只想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拿来考研,提升自己,有的人离开是缘分已尽,是财不散,是儿不走账走了的或许也注定不是我们的无奈人的宿命论,可是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十五、咱俩不同的点是,我是主动型人格,我会主动争取想要的一切,除非真的争取不到了就释怀。介意小哥哥多交往点女性朋友,接触不同的观点,了解女生的想法,不可一概而论,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十六、有个朋友的朋友关系远~ 30岁当爸了,考上武大 不过没有辞工作,家庭条件也不错。十七、没有对错之分,成年人只看利弊。很多人看似很轻松的事情,在我身上就会很难。我的女朋友羞辱我,我的领导坑我,我的同事排挤我。我觉得这些事都不重要,我这么大年龄,我还能像我少年一样学习,这就是我的过人之处。唯一让我闹心的我都想去改身份证。年龄真的是太闹心的。十八、你考之前应该思考这个问题考上了还想啥,咋的你也会去读。十九、没有到30岁的学生根本无法感同身受,,不过研究生阶段学校每月有补助导师也给,还有奖助学金。基本不用花自己的钱了。二十、26了,才考上一所双非,存款0,没谈过恋爱,但我确信这是我要走的路,也很庆幸终于能跟着自己的心走,做自己想做的事,别人的声音我都听不见。二十一、我工作两年,今年考上的,虽然还没到你的年纪,但考虑的和你差不多。农村出来,家庭条件也不好,父母根本帮不了,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想想读研出来快三十了,一无所有,还要考虑那么多现实的问题,头疼。二十二、我们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一堆二十七八岁的都在考,考不上接着考。你已经考上了,这么好的学校就读读呗,毕竟男的,40岁单身都算“钻石王老五”呢,到时候娶个20的,让别人羡慕去吧。二十三、你要是不念你这两年不是白复习了,再说了,你这工作又不是多么好,你也不是诸葛亮会预测,万一你念完出来找个好工作呢,那挣钱不是快多了,你不如走一步看一步。想这么多干嘛。二十四、老哥好强是11年毕业的?我12年毕业,工作已经6年了,27岁,刚上岸某个末流211,跨考的,面试差点被逆袭了,幸好扩招。存款比老哥稍微多点,我觉得读研有方向很重要。女朋友随缘,我以前在上海好几个35岁+的同事都还是单身…最主要还都不是很急。认识一个30岁大学教师跨专业(学生物的)跳槽到私企做IT,他刚出来工资也不高,那时候他说压力巨大,但是他自学能力超强,熬到现在工资很高,好像现在35了还单着。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不晚,只要你能明确目标,并不断努力,方向一定要把握住。二十五、考上了就上呀。我是女孩子,正在准备考研,和男朋友异地恋五年了,他工作了五年,存款也不多,普通211毕业。我不认为我应该为了他放弃考研,虽然我的理想是做一条快乐的米虫(勿喷),然,现实很骨感。我倒觉得大多数女孩子还是很好哦,额,有可能不同地方的妹子差异有点大吧。二十六、上啊,研一下学期你就出申请出去工作。叫你导师推荐一个公司叫你去实习,你上你的原因,毕竟年纪有点大了,想去实习老师都是可以理解的。上次就有收入啦,然后就有工作经验,而且老师推荐的实习不会差的。如果你一直在那里做的话,到时候直接留下来就没问题了。二十七、既然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就不要追求那些世俗的东西了。人只有一辈子而已,况且你都已经30岁了,该为自己而活了,自己觉得舒坦就行,理别人的看法干什么。但求问心无愧这一生。二十八、加油,看到你三十岁都在坚持,我24岁,工作三年了,还在犹豫考不考,看到你突然鼓足了干劲,加油!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考研信息请关注我们,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不知说生

逆袭:他从民办院校考研到武汉大学!专业排名第4,还是跨专业!

心怀梦想、奋力追梦。2020年考研落下帷幕,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考取武汉大学的陈芃熹、李丛;收到国外4所名校offer的谢慧敏;曾因家贫休学创业赚得30万、复学后考上中南民族大学的“传奇女生”闫珍;互帮互助一起成功“上岸”的4名励志退伍大学生;携手共进、考入同一所名校的学霸情侣薛梦园和张晓虹等优秀学子,还有一大批考取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985”“211”高校的学霸们。他们都是武工商的追梦人,在考研征途上奋力奔跑的身影,是留给大学最美好的记忆。武汉工商学院优良的学风,敬业的老师,先进的教学设施,贴心的书香环境,学长传帮带,“战友”齐努力,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带动着学子们追求深造的步伐。接下来,我们将会为大家带来系列优秀毕业生的青春考研故事。“考研是一场耐力赛,需要挑战的勇气、坚定的信念、长期的努力付出、巧妙的学习方式,缺一不可。”6月初,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广告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陈芃熹向学校老师报喜,畅谈了自己的考研经验、体会,他以专业总排名第四的成绩,跨专业考上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编导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敢于挑战自我,瞄准武大电影编导专业谈到自己的考研经历,陈芃熹感慨万千。2018年,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陈芃熹有幸结识了学校一位成功考取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长,并和学长一起工作相处了两个月。在这期间,陈芃熹被学长身上的诗书才华气质所打动,心中不由自主地也冒出了考研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像学长一样优秀。就这样,2018年10月,陈芃熹决定考研,在进行了一番择校信息搜集后,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武汉大学。“人生就是贵在挑战,选择了武大我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即使一战失败,二战、三战我还是会选它的。”他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陈芃熹之所以跨考电影编导专业,源于陈芃熹心中的一个导演梦。在平时的专业学习中,他对视频拍摄类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萌生了当导演的想法。由于专业实行“三学期制”,每年暑期他都会参与专业实习,曾担任过摄影师助理等职务,这些实习经历提升了他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加上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的历练,让他更加坚定了从事该行业的信念。“我很喜欢一些广告专业出身的导演,比如大卫·芬奇和中岛哲也,他们用极具风格化的视听语言使内容生产具备文化性、思想性,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导演,拍出有思想深度的电影作品,这是我的目标。”巧妙运用学习软件,争分夺秒备战考试在确定好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后,2019年3月,陈芃熹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备战之旅。备考期间,为了争分夺秒利用一切有限的时间来复习,陈芃熹早上起床时间一改再改,从最开始7点到6点再到5点,起得越来越早,睡得也越来越晚,常常凌晨12点多才睡,每天学习近14个小时。由于英语基础不够好,陈芃熹只好下苦工,早上5点,天还很黑,图书馆门还没有开,为了不打扰到室友,陈芃熹便在宿舍楼下记单词,他已经记不清书本上和记单词APP里的近万个英语单词被他背了多少遍。△陈芃熹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证书由于是跨专业考研,对于专业课的学习,陈芃熹只能通过自学和看网课的方式,他表示:“电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起来不算很吃力,但考试范围很广,两门专业课考察内容涉及到了中国电影、外国电影、东方电影、中国话剧、中国戏曲、欧洲戏剧、电影理论、视听语言、表演理论、产业热点等,尤其是话剧、戏剧和戏曲的学习花费了很长时间去摸索。”在备考过程中,陈芃熹渐渐地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框架和逻辑是他的两大法宝:“‘幕布’和‘ANKI’在我在复习期间常用的软件,‘幕布’APP用来建立框架,将各科知识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纵向和横行的梳理,形成整体知识体系,解决‘答什么’的问题;‘ANKI’APP则用来快速回忆其中的某个知识点,我称之为‘快速反应’,将框架内的琐碎知识导入软件,走路、吃饭和睡觉前刷一刷,前期背细节,后期背逻辑,到了12月,基本上说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能瞬间想起来回答几点,解决‘怎么答’的问题。”△陈芃熹在校期间参加实习实践活动获奖证书文科生考研,背书不可缺少,为了不打扰到图书馆其他学习的同学,他经常在2楼消防器材旁的一个偏僻座位上背书,对着一面墙复习了4个月。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大脑时刻保持兴奋状态,陈芃熹对自己“下狠手”,在备考期间喝了近五百袋速溶咖啡。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在备考中期,陈芃熹还是遇到了自己的“灰暗时刻”:总是害怕知识点背错背漏,也对自我能力产生了怀疑,常常反问自己“别人也那么努力,凭什么我能胜出?”但最终他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了迷茫期,他说:“一定要找到一个雷打不动的考研理由,一心备考,心无旁骛破釜成舟;其次,不和过去拉扯,如果当天计划没完成或模拟成绩不理想,就赶紧找到原因,进行针对性解决;其三,多和身边认真备考的人交流、沟通。”初试成绩413分,专业总排名第四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芃熹用他骨子里的那股拼劲战胜了考研路上的重重阻碍,今年2月20日,他通过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查成绩,当看到初试成绩413分排名第三的时候,他在家里兴奋激动地抱着母亲原地转了五圈,为了纪念这一幸福时刻,陈芃熹还用手机录了屏,他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陈芃熹正在参加线上复试“今年武汉大学电影编导专业专硕全日制最终只录取5人,有30人进了复试,当时压力还是有的。”由于疫情原因,今年考研复试由线下改为了线上,复试内容大改,这一变化让陈芃熹更加紧张,在短暂地享受了初试成绩的欣喜过后,他又迅速投入到了复试的准备中。“当时我准备了三个月的PPT突然就用不上了,而且老师们更加着重于对专业问题的考察,万一不会就得重头再来了,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过了初试就证明我是有实力的,让情绪稳定下来,调整好心态准备复试。”“当复试群里依次叫号的时候,那种等电话的心情让我非常焦急。”回想起复试时内心的煎熬,陈芃熹至今仍记忆犹新。“英语面试算是比较顺利,老师也很和蔼,谈到某些话题时,老师也会开怀大笑,但专业课面试偏难,有一道题是自己的盲区,我几乎乱了阵脚,底气都变弱了,声音都有点颤抖了,但我努力让自己稳定情绪,按点作答,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最终陈芃熹以专业总排名第四的成绩,顺利被武汉大学录取。 陈芃熹的室友王旭,目睹了他考研的全过程,对于陈芃熹能够成功考取武汉大学研究生,他表示这是意料之中的。“陈芃熹身上有一股奋力往前奔跑的劲头,他对待考研无比认真,付出了特别大的努力,实在令人佩服。”对于未来,陈芃熹目标清晰:“在实践上,希望自己多读、多创作剧本;多走,多感悟生活;多学,向有参加扶持计划的青年导演虚心请教,谋求合作机会,努力创作出一些具有市场价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成为一名合格的‘跨界导演’。”来源:武汉工商学院网络新媒体中心 文字:孙伊珞 北辰 编辑:糖不吃

丘则陋矣

武汉大学排名为何高?比一比数据、看一看事实就知道了!

无论是校友会的高校综合排名还是武书连的高校综合排名,武汉大学都会被排进前十。以最近三年为例,在校友会排名中,2017年第3名,2018年第9名,2019年第9名;武书连排名,2017年第7名,2018年第7名,2019年第5名。对于这些排名结果,有一些人不服气,认为武汉大学的高排名来自炒作,是一所网红大学,而且还拿出了一些“事实”。比如,有的拿理工科院校的国家科技三大奖来说事,有的拿某个地方的录取分数来说事。不能否定这些吐槽者所说的事实,但是排名者未必没有事实。应该肯定一点,各种排行榜虽然各有侧重,与整体情况有些偏差,但也是源于数据和计算,而且排行者数据远比吐槽者更多更广更可靠。如果打一个比方,排行者见的是森林,吐槽者见的是树木,尽管都不是整体情况,前者无疑比后者的视野要大得多。武汉大学校园风景说到网红,如果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能够成为网红的,往往是一些知名高校,名不见经传的高校,想网红也红不起来。说到炒作,对于名牌高校来说,根本没有精力也不屑这个,到是一些没有名气的民办大学喜欢这个。再说,一时的网红也许可以操作,但长时间的网红就是一种实力了。你想啊,即使一些高校刻意炒作,也得有足够多的话题,而且这些话题还要能够引起公众的足够关注和各类媒体的自动传播,没有看点是炒不起来的。谁见过哪所没有实力的高校通过炒作而成为名校的!顾名思义,红本身就是正面的,否则就是黑了。不知吐槽者查过没有,哪些高校上了网红高校之榜?从2019年知乎高校话题热度排行榜来看,清华大学以关注者125478,问题数13287牢牢占据网络话题热度榜首的位置,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紧随其后,此外还有上海交大、中国人大、中大、武大、中国科大、厦大、南大等。你看,这些高校哪所不是中国的高水平?他们成为网红,凸显的是各自的实力。武大成为网红高校,并不是只有漂亮的樱花和校花,关于武大的话题都充满正能量。下面按照吐槽者的思维方式,也列举一些武汉大学最近一些亮点,从中一窥武大的超强实力(在此声明,本编与武大没有渊源,只是习惯追求真相,不信请看本编所发的所有文章)。武汉大学校园风景1、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高校第一。2019年3月31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哈工大举行,武大共获8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囊括了非数学组和数学低年级组两项第一名,超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一等奖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别小看这个单项比赛。此赛由中国数学会举办,每年10月举行预赛,次年3月举行决赛,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此次数学竞赛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复旦大学等高校的503名学生参加,而他们又是从全国31个赛区784所高校、近14万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此次大赛武汉大学夺得全国高校第一,充分显示了这所高校强大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实力(没有夸大吧)!武汉大学校园风景2、国际大专辩论赛场上的明星高校。国际大专辩论赛是华语辩论的最高赛事之一,是大学生最关注的名副其实的“汉语奥运会”。从1993年举办第一届起,至今已举办了十届。在这十届辩论赛中,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都夺得过冠军,但于1999年才成立的武汉大学辩论队,却是唯一一支两次夺冠的团队。3、2019北大接受的保送研究生,武大数量最多。保送研究生的数量体现出接受高校对保送高校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在2019年研究生考录中,北京大学接受外校保送的研究生,以武汉大学最多,达到58名,第二名是中国人民大学,为57名,其他高校保送生都在50名以下,差距较大。2018年,北京大学接受了武汉大学保送研究生73名,远高于中国人民大学将近20名,足见武汉大学本科教学的质量(没有夸大吧)。武汉大学校园风景2019年最吸引眼球的博士生是清华大学的白蕊,她只用了四年就完成了硕博连读,而且在四年时间里发表了8篇CNS主刊论文,而白蕊就是武汉大学输送给清华大学的本科生。2019年3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与结构研究,于《细胞》(Cell)杂志再次发表重大研究成果。至此,施一公研究组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捕获并解析了RNA剪接过程中所有完全组装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系列成果的团队。白蕊及其师姐万蕊雪为文章的共同一作。4、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全国第一。好的学生也需要好的教师。从教学方面看,武汉大学也是拨尖的。2019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杭州正式发布“2012-2018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武汉大学以奖项数量97项、总分100分的成绩蝉联第一。这说明什么问题,武汉大学教师在培养人才方面下的功夫绝对是一流的。应该看到,这个数据是2012-2018年六年之间的数据,而不是某一个时间点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武汉大学校园风景5、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双视影像语义3D挑战赛”冠军。4月3日,2019年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全球数据融合大赛结果揭晓,武汉大学两支学生小组分别获得了双视影像语义3D挑战赛的冠军与单视影像语义3D挑战赛的亚军。两支队伍应邀将于7月在日本横滨召开的2019年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RASS)上作成果报告。武汉大学学生队,曾于2014年包揽该大赛的冠亚季军、2018年获得该大赛全球总冠军。 这样的成绩,确实有些惊艳。6、第四批“万人计划”公布,武大相当惊艳。现有的教师实力强不算真正的实力强,只有现在与未来的教师实力同时强才是真正的实力强。未来的教师能力强弱看什么?就看青年教师中的人才。2019年,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已经公布,与高校相关的共有三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类),教学名师。经过统计发现,在这三项人才中,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大并列第四,其中尤以青年拨尖人才最为突出,武汉大学以13名之多高居各高校榜首,超越了清华和北大。武汉大学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惊艳7、中国高校8个学科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就有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2018年7月17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正式发布。这个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美国大学在35个学科中夺冠,中国内地高校有8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这8个学科分别是清华大学的通信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仪器科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实际上,武汉大学的测绘科学技术也是世界第一,但是由于测绘学科的杂志比较少,软科没有将其当成一个学科去排名,实际上在学科分类中测绘科技技术是一个学科。其实,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排名世界第一,也包括测绘方面的科学论文,测绘科学技术发表的论文统一算作武大遥感学科范畴。在世界上测绘学科的高校中,武大不仅是国内顶尖水平,也是世界顶尖水平。武汉大学具有的A类学科数量与排位8、2018年度中国遥感十大事件,武汉大学“珞珈一号01星成功发射”入选。“珞珈一号”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由武汉大学团队与相关机构共同研发制作,在2018年6月2日,受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运载,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珞珈一号”搭载了高灵敏度夜光相机,夜间能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获取精度远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该卫星将监测中国和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用于开展低轨卫星增强“北斗”等高轨导航卫星的试验。2019年3月22日,“珞珈一号01星成功发射”入选2018年度中国遥感十大事件。相关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发射过卫星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国防科大、哈工大、南京航大、浙大、青岛科大、南京理工,但是只有国防科大和武汉大学的卫星是投入实际使用。武汉大学卫星入轨9、国内期刊高被引论文数量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武大位居前列。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整理了自2006年至2019年3月,国内984所本科院校在各学科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这是反映高校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数据。按照高被引论文数量降序排列(各学科汇总),武汉大学位据第7。高被引论文排序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也是排名第7。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是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体现。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是评价高校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校当中,武汉大学以3个排第7位。国家实验室数量与排序10、从社会认可度上,武汉大学也是很高的。作为中西部高校,武汉大学被划归到中坚九校的行列,足见其实力。从2018年18省份的高考分数线来看,武汉大学招生规模虽然比很多高校要大很多,然而各省的综合分数线却保持了中坚九校第一的位置。这也说明,全国考生对于武汉大学的认可度也是很高的。11、强大的校友团支持武汉大学聚集人才。许多人并不了解武汉大学的辉煌历史。作为民国四大高校之一,武汉大学历史上大师云集,引领全国新思潮,培养了无数大师级别人才。这些人才极力支持母校建设,武汉大学校友捐助额曾经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18年在中国大学社会捐助排行榜中也高居第五,2019年为第六。正是因为校友大量捐助,武汉大学才有雄厚的资金引进顶级人才,各项人才引进数量都位列全国前十。最近三年校友捐款数量归结一下:武汉大学除了具有最美的校园之外,还有出色的学生和出色的教师队伍,也有排名世界第一的学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质量的国家实验室、很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不仅在历史上世界知名,而且现在也是世界知名,不仅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校,而且现在的也是中国名校。武汉大学排名靠前,数据和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名牌高校一流学科统计一些人对武汉大学的排名提出质疑(包括对其他高校的质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心理上不服气,二是思维上主观性,三是事实上不了解。一些人总以为哪个地区的经济发达,哪个地区的高校实力就强,位居中西部的大学如果排名靠前,心理上就不服气,加上将这种思维方式作为标准并去衡量一切,根本不愿意一下真相、看一看数据、查一查事实、对情况作一番了解分析之后再说话,而是直接吐起槽来。这些人往往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用个别事实或是自己的想像否定整体情况,充分暴露出吐槽者思维方面存在的缺陷。高校入选万人计算人数统计这说明,一个人的思维一旦固化,一旦陷入主观,一旦自以为是,是多么的可怕。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高校实力的强弱,虽然与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有些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成正比的。同处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除了武汉大学之外,还有华中科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川大等,此外东北也有吉大、哈工大等,实力都是很强的,他们能够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本来就是一个证明。(图中表格是为作者制作。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苏舆

2018年湖北省大学最新排行榜出炉!武汉大学位居第一!

湖北省有多少所大学,最新大学排名排名如何,比较好的大学是哪几所?是众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搜集整理如下,供大家了解参考。武汉大学湖北省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共129所,其中本科68所(2所985、7所211大学),专科61所。关于大学排名有诸多版本,不同版本侧重点不同,排名有所不同,我们以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为参考,大家了解即可。2018湖北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华中科技大学前三甲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详细榜单如下:排名2018湖北省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武昌首义学院前三甲分别是,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具体榜单如下:2018湖北省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前三甲分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具体榜单如下: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谢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点击关注!华中师范大学